国际经济学 凯伯版 第4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贸易模型的扩展与应用

到目前为止,我们强调了不同国家间的相对价格差异作为贸易直接基础的重要性。由于相对价格由供给和需求条件决定,因此需要考虑资源禀赋、技术、口味和偏好以及收入水平等因素。在本章中,我们将首先介绍解释相对价格差异的主要理论,然后分析运输成本的作用及其对贸易流的影响。

要素禀赋论

如第2章所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够从专业化和贸易中获益的原因。然而,该原理本身并没有说明,不同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形状不同,为什么一个国家会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二具有比较优势,而其他产品没有。

李嘉图认为,比较优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即技术水平的不同。但他并没有说明这些差异的基础。实质上,李嘉图的理论模型已经预先假定了比较优势的存在。此外,由于使用了单一生产因素(劳动)的假定,李嘉图的理论也不能说明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为什么某些社会群体支持自由贸易,而其他群体却反对。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谢尔(日i Heckscher)和奥林(Bert Oh1in)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回答了李嘉图未能解释的两个问题:(1)比较优势由什么因素决定? (2)在参与贸易的国家中,国际贸易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有何影响(收入分配)?由于赫克谢尔和奥林认为要素(资源)禀赋是构成一国比较优势的基础,所以他们的理论被命名为要素禀赋论(factor-endowment theory),也称赫克谢尔一奥林理论(Heckscher-Oh1in theory)e。奥林因其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要素禀赋论认为,比较优势只能从相关国家的供给条件差异进行解释。该理论尤其强调一国的资源禀赋(例如劳动和资本)作为比较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的作用。在要素禀赋论看来,巴西出口咖啡是因为巴西拥有适合种植咖啡的大面积上地和气候条件;美国和加拿大出口小麦是因为它们拥有丰富的非常适合于小麦生长的温带土地;印度和中国成为服装和鞋类的出¨大国则是冈为它们拥有大量的劳动力。

要素禀赋论基于以下几点简化的假设:

(1)各个国家拥有相同的味和偏好(需求条件);

(2)它们投入的要素是同质的;

(3)它们的技术水平相同。显然,最后一条假设明确排除了国与国间的技术差异作为贸易基础的可能,而倾向下认为,之所以发生贸易,完全是由于劳动与资本供给上的差异。

根据要素禀赋论,不同国家间的相对价格有所差异是因为:

(1)国家之间要素投入禀赋存在差异;

(2)不同的商品在其生产中对投入要素的使用密度不同。

由于这些原因,一国就会出口那些使用大量相对丰富(便宜)的要素投入的产品,而进V1那些需要大量使用相对稀缺(昂贵)的要素投入的产品。这就是为何土地丰富的国家(像澳大利亚)一般出口肉类等土地密集型商品,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像韩国)则出口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例如纺织品。

要素禀赋论可以用图4-1加以说明。图巾显示了法国和德国的生产nr能性曲线。假设汽车生产是资本密集型,需要大量的资本和较少的土地;而小麦生产是土地密集型,需要大量的土地和少量的资本。假定德国拥有丰富的资本,而法国的土地相对充裕。德国资本的丰富性导致了其生产叮能性曲线向代表汽车的横轴倾斜,法国土地的丰富性则使得其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于表示小麦的纵轴。


艾利。赫克尔对要素禀赋论的解释见其论文要素禀赋论认为,资源禀赋差异决定了贸易模式。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雹集型严品中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

在要素禀赋论中,各个国家的需求条件被假定为完全相同的。图4-1中法国和德国拥有共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曲线1和曲线Ⅱ)说明了这一点。在图4-1(a)中,社会无差异曲线1与德、法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代表了两国的均衡位置。在无贸易情况下,德国将处于其生产可能性曲线的G点,而法国则会处于其生产可A日,性曲线的FA。这两点的相对价格比率表明,德国生产汽车具有比较优势,法国则在小麦生产方面有比较优势。

图4-1(a)形象地说明了赫克谢尔一奥林理论的如下观点:给定相同的需求条件和要素生产率,不同国家在资源相对丰富性上的差异决定了相对价格和贸易模式。资本充裕的国家资本会相对便宜,而土地丰富的国家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因此,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土地丰富的国家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

现在看一F图4-1(b)。在存在贸易的情况下,每个国家会专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直到其价格与他国同类产品的价格相等。生产的专业化将一直持续到法国达NF'点,德国达NG'点。在这两点上,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都与同一相对价格线t,相切。

通过贸易,法国用10蒲式耳小麦交换12辆汽车,沿着社会无差异曲线Ⅱ达到贸易后的消费点H,从而实现福利最大化。与之相似,德国用12辆汽车交换10蒲式耳小麦,到达贸易后的消费点H。与无贸易时相比(社会无差异曲线I),贸易使两国都获得了更高的满足感(社会无差异曲线Ⅱ)。

要素价格均等化

在第2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剑,自由贸易使贸易伙伴国间的商品价格趋于相同。要素价格

是否也是如此?如果进行贸易,一个国家会发现,大量使用便宜的充裕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产业产出不断膨胀,结果增加了对这种充裕要素的需求,导致该要素价格上升。同时,昂贵的稀缺要素被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释放出来,除非它的价格下降,否则生产者将没有动力使用这种要素。由于这一过程在两国同时发生,所以每个国家都将经历充裕要素价格上升和稀缺要素价格下降的变化。贸易因此使得贸易双方的相对要素价格趋于平衡。

在前面的例子中,法国对德国廉价汽车的需求增加了德国对其充裕要素--资本的需求;从而使德国资本的价格卜.升。因为法国减少了汽车的生产,所以对资本的需求相应收缩,资本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因此,在贸易的影响下,两国资本的价格会最终相同。同样,德国对法国低价小麦的需求增加了法国对土地的需求,法国土地的价格就会上升。随着德国小麦生产的减少,导致其对土地的需求萎缩,土地价格相应下降。通过贸易,两个国家的土地价格也趋于相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贸易通过改变一个国家的要素使用方向,使需求从稀缺要素转向充裕要素,从而导致不同国家的要素价格均等化(factor-price equa1ization)。每个国家的廉价要素都会变得越来越贵,而昂贵要素则会变得越来越便宜。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不同国家的要素价格是存在差异的。例如,美国非熟练劳动力的平均工资高于韩国。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资源价格之所以不完全相等,部分是因为支撑要素禀赋论的假设条件在实际生活中无法满足。例如,如果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技术,或者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那么要素价格就可能只达到部分均等。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也可能阻碍产品价格的趋同。诸如此类的市场不完全性降低了贸易量,限制了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程度。

关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汽车产业。20世_垒E80年代初期,美国汽车工人的报酬大概是日本汽车工人的两倍。1981年,与日本汽车工人平均10.70美元的收入相比,通用汽车的工人每小时赚得的工资和福利收入平均为19.65美元。由于受美国经济衰退、汽油价格上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美国对其国产汽车的需求减少。然而,美国消费者却继续购买日本汽车,甚至达到了进口限额的上限。为了避免失业,美国汽车工人联盟(UAW)被迫接受了降薪的要求,以使陷于困境的汽车企业能够继续经营。毫不奇怪,美国汽车工人联盟要求政府制定贸易法规,进一步加强对进入美国的外国汽车的限制,从而把国内汽车工人的资与国外竞争引起的市场压力隔离开



贸易与收入分配

我们已经知道,自由贸易如何增加贸易国的产出水平和收入水平。然而,贸易不仅影响一国的总收入水平,也会影响一国内部资源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distributionofincome)。

要素禀赋论指出,出口包含大量相对便宜的充裕要素的产品会降低国内市场上该要素的充裕度。对充裕要素需求的增加又会导致该要素的回报上升。同时,主要用于进口竞争型产品生产的稀缺要素回报随其需求的减少而降低。一个国家充裕要素回报的增加是以稀缺要素回报的减少为代价的。

理论上,即使一国整体收入提高,贸易的增长也会加剧工资的不公平。例如,美国有相对丰富的熟练劳动力,因此在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模型表明,美国将会出口需要使用大量熟练劳动力的产品,而进口对非熟练劳动力需求大的产品。国际贸易增加了美国经济中非熟练劳动力的供给,与熟练劳动力相比,美国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减少。已经处于收入分配上端的熟练劳动力会发现,随着出口的扩大,他们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而非熟练劳动力为了同进口产品竞争,却不得不接受更低的工资报酬。因此,在要素禀赋论看来,国际贸易会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至少在美国等熟练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是这样。


资料来源:

根据赫克谢尔一奥林理论,要素禀赋是国家间比较优势的源泉。正如我们所知。美国的人力资本(技术)丰富,而非熟练劳动力稀缺。相反,中国则拥有大量的非熟练劳动力。因此,赫克谢尔一奥林理论预测,美国将向中国出口富含大量熟练劳动力的产品,而中国则会向美国出口包含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产品。

上表为中美1990年的贸易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于一项旨在验证赫克谢尔一奥林理论的研究。研究者根据技术密集度将131个样本产业分为10组。第·组中的产业技术含量最高,而第十组的产业技术含量最低。

中美贸易模式非常符合赫克谢尔一奥林理论的预测。美国对中国的出集中在高技术产业;第1组至第3组占美国对中国出口的78%。相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集中在低技术产业,中国对美国出口的41%集中在第9组和第10组。

从一个非熟练的美国劳动者角度来看,无论他们的工资是因为移民政策放宽而使大量低收入国家的劳动力涌入而直接降低,还是受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进1的影响而间接降低,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贸易的扩大以及进口产品的竞争使得稀缺要素的供给者陷入困境,他们希望对进口征收关税或者实行限额。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美国劳动者(如钢铁工人或者汽车

工人)主张对受外国进日品冲击的产业进行保护。毕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劳动相对于资本而言是稀缺的。充裕要素会从自由贸易中获益,而相对稀缺的要素则会受到损失,这一观点是建立在资源在一国内部可以完全自由移动而在国家之间完全不能移动的假定基础之上的。然而,在短期内,要素的移动可能是不完全的,相应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本章的附录将讨论在短期内资源无法移动时放开贸易的影响。

贸易会使穷人变得更穷吗

你的工资是由墨西哥或中国决定的吗?这一问题加剧了许多美国人对其未来经济状况的担忧。他们担心,低工资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的增长可能会减少美国本土对非熟练工人的需求,从而导致美国工人失业和工资下降。

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美国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这摧毁了许多美国人对经济制度的信心。例如,1973年,一个高中毕业生每赚得1美元,一个大学毕业生可以赚得1.48美元。而到了2000年,对应于高中毕业生的每1美元收入,大学毕业生可获得的收入为1.78美元。这期间,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也在上升。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贸易是否损害了低技能工人的利益?如果是,那么这能否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论据?经济学家们的回答是:贸易、技术、教育、移民和工会软弱的共同影响确实降低了美国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但由于收入不均已经非常普遍,所以对这些可能造成非熟练劳动力工资下降的因素而言,追究其责任十分困难。

贸易和移民首当其冲成为指责的对象。美国的大公司纷纷在国内裁员而在国外建厂,或者雇佣来自墨西哥的移民。这方面的例子很容易举出。然而,一些研究却发现,能够衡量到的贸易对工资分配的直接影响很小,工资差距的扩大主要归因于国内的因素。针对贸易对美国收入差距负面影响的许多研究表明,贸易只能解释收入不均净变动的10%一20%,详见图4-2。


资料来源:

外国工人并不直接与美国工人竞争,而是通过他们生产与销售的产品。进口能否降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要取决于商品的相对价格和生产这些商品的投入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如果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降低了主要使用非熟练劳动力的商品价格,那么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会被迫下降,收入不均加剧。而在20世纪80年代,包含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商品的平均相对价格实际却在上升,这使人们对这个观点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

而且,相对于整个美国经济来说,贸易和移民的冲击还没有大到足以对美国劳动者的工资产生巨大影响的程度。截至1999

年,移民大约占总劳动力的9%,进口商品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在美国进口的非原油产品中,大约60%来自于德国、日本等劳动成本更高的国家,美国企业要与这些进口产品竞争,根本用不着削减工资。此外,国际贸易对美国绝大多数从事服务业的工人--技术人员、顾问、职员,也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最后,在贸易的作用,一个低工资的竞争对手会变成一个高工资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工人的工资还不足美国工人的一半,而到1999年,他们的工资却反而高于美国人。

当然,如果美国经济的国际化也间接地影响工资水平,那么贸易对工资的影响就会更大。例如,日益加剧的进口竞争的威胁,或者企业到国外建厂,都会伤害工人的讨价还价能力。这种影响的程度到底有多大,目前还不得而知。

如果贸易或移民等影响劳动力相对供给的因素是导致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国内企业就应当多雇用非熟练劳动力,充分利用低成本的优势。而美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在大多数产业中,相对于非熟练劳动力而言,熟练劳动力的雇用量有增无减。这表明,决定企业对工人需求的因素更有利于熟练工人,这些因素要比相对工资更有影响力。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贸易确实对美国工资的低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不如技术变革的影响那么大。在他们看来.产业内部对低教育劳动者需求的减少是他们工资下降的最主要因素。而促成这种转变的则是整个经济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组织变革。近年来,计算机在工作中的运用明显地增多。计算机化不但替代了部分传统的机械性工作(用电子打字机打信),而且使能够操作计算机的工人比不会使用计算机的工人工资要高。参加工会的工人比例下降,而且最低工资实际价值的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工资的差距。

即使影响很小,贸易也确实对工资差距的恶化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在许多方面,贸易与技术进步比较类似:两者都增加了国民收入,但也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正如同限制技术进步并不能解决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收入不均一样,大多数经济学家指出,贸易保护政策也不能提高非熟练工人的工资。较好的解决方法是改善教育以及提高培训,让低收入的劳动者充分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变革。

要素禀赋论能够解释实际的贸易模式吗

里昂惕夫是第一个尝试从实际的角度研究要素禀赋论的人。在里昂惕夫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相对稀缺。根据要素禀赋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为验证这一结论,1954年,里昂惕夫利用19

47年的美国贸易数据测算了美国200个进出口产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发现美国出口产业的资本/劳动比率(14000美元,人)普遍低于面临进口竞争的产业(18000美元/人),如表4-1所示。里昂惕夫据此得出结论:美国的出口商品较进口商品资本密集度更低。这一发现与要素禀赋论相矛盾,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1eontief Paradox)。

表4-1美国贸易的要素构成:美国国内生产1百万美元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所需的资本和劳动实证研究。

资料来源: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1947年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年份,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重建还未完成。针对这一批评,1956年,里昂惕夫利用1951年的贸易数据进行了同样的研究,并又一次证明了美国的进口竞争产品较出口品具有更大的资本密集度。继里昂惕夫之后,很多其他的研究也对要素禀赋论进行了检验。尽管这些研究还没有得出结论性的成果,但却为一个更一般的要素禀赋模型提供了支持。这个新的理沦不仅考虑了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因素的很多变形,还认识到,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会由于投资和技术进步而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美国的贸易模式来分析一般性要素禀赋模型的要点。表4-2给出了美国1980年的世界资源占有率。与其他的生产投入相比,美国的实物资本相对丰富(占世界资本的33.6%),研发科学家(50.7%)和可耕种土地(29.3%)的禀赋状况也相对较好,相对稀缺的是半熟练劳动力(19.1%)和非熟练劳动力(0.19%)。


注:①根据世界上最大的34个经开俸计算

资料来源:

1.因为美国的实物资本和研发科学家的占有份额高于其资源总量占世界的总份额,要素禀赋论预'狈0,美国应当在包含更多科技和实物资本的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这一预测与美国1980年的出口/进口比率是一致的,这从表4-2中可以看到。美国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如运输工具)和服务(如金融服务和借贷)的出口/进口比率大于1(即美国是净出IZ1国),这是美国技术水平和过去实物资本积累的反应。而对于标准化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鞋和纺织品),美国则是净进口国(出IZ1/进口比率小于1)。表4-2反映的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早期的赫克谢尔一奥林理论强调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的相对禀赋是比较优势的源枭。时车今日.研究者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劳动者的技能在创造比较优势中的重要性。

如同用于设备的投资能够创造实物资本一样,对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投资也会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创造出人力资本。如表4-3所示,与许多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本,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

熟练劳动力。因此,美国主要出口需要大量使用高技能劳动力的商品,如客机和计算机软件等。


尽管教育只能反映人力资本的一个万面,但其非常容易衡量。

注:①因为有些学生的年龄可能大于或小于某一教育水平的国家标准年龄,所以在校比率可能超过100%。②三级教育包括所有的中级教育之后的学校,如技校、专科学校、学院和大学。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与技术和土地的相对供给之间的关系,见图4-3。他们的研究包括了126个1二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85年的出口数据。横轴的数值表示一国 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与土地面积的比率,纵轴表示出口的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比率。图中,根据每个国家的分布点得到一条回归线。该回归线表明,熟练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趋于重点发展制成品的出口。与此相反,土地丰富的国家则偏重初级产品的出口。


图中的回归线表明,拥有较多熟练工人的国家在制成品中具有比较优势,而土地丰富的国家在初级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

尽管要素禀赋论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并非所有的经验研究都与其预测相吻合。许多经验研究已对这一理论的有效性提出了置疑。经济学家们似乎达成了共识,要素禀赋论只能解释贸易模式的一部分。其他决定贸易模式的因素包括技术、规模经济和经济政策等,我们将在本章中继续探讨。

规模经济与专业化

对贸易模式的另一种解释是,大规模生产的效率能够降低企业的单位成本。这种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1e)在使用批量生产技术和资本设备的产业中表现的非常明显。规模经济的经济学依据是,一个大的组织可以通过设备和劳动力的专业化、采用流水线生产、开发副产品以及在原材料采购中获得数量折扣来降低成本。

规模经济如何形成一国的比较优势呢?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给出的解释是,劳动的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国际贸易通过扩大企业的市场规模,使得企业能够利用更长的生产过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波音公司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近年来,波音已把超过一半的喷气式飞机销往海外。如果没有出口,波音公司将难以弥补设计和制造巨型喷气式飞机的庞大成本,也可能根本生产不了喷气式飞机。

图4-4说明了规模经济对贸易的影响。假定一家美国汽车公司和一家墨西哥汽车公司每年都能在各自的国家销售100000辆汽车。再假定两家企业的成本条件相同,共用同一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AC。注意,因为规模经济,在汽车产量达至U275000辆之后,汽车的单位成本开始下降。


通过扩大

国内市场规模,国际贸易允许国内企业进行更长的生产过程,从而提高效率,降低单位成本。

最初,贸易的基础并不存在,因为每家公司一辆车的成本都是10000美元。假设美国国内收入增长,汽车的需求量上升为200000辆,而墨西哥的汽车需求保持不变。需求的扩大使得美国公司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利用规模经济。该公司的成本曲线下滑至每辆汽车的成本为8000美元。与墨西哥公司相比,美国公司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汽车。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美国现在将向墨西哥出口汽车。

规模经济从成本角度为生产的专业化提供了额外的激励。与其只少量生产国内消费者希望购买的所有商品,一个国家更愿意专业化于少数几种产品的大规模生产,而通过贸易获得其他的产品。专门生产几种产品会延长生产过程,降低平均成本,使制造商获益。贸易如何推动规模经济呢?图4.5给出了美国和韩国对于计算机和钢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请注意,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都向内凹(凸向原点),这表明用牺牲的计算机数量衡量的钢铁生产成本越来越少。曲线上每一点的(绝对)斜率代表了以计算机表示的钢铁成本。


一国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中实行完全专业化可以降低成本。在钢铁(计算机)生产中投入额外的资源,将产生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通过专业化,韩国在C点生产100吨钢铁,而美国在D点生产125台计算机。

假定韩国和美国均对计算机和钢铁存住需求。在无贸易的情况下,两国不得不每种产品都生产一些,它们的产出组合将位下无效率的点1,例如韩国在A点生产,美国在B点生产。比较生产叮能性曲线[:这些点的(绝对)斜率可以发现,韩国生产钢铁具有比较优势,而美国住计算机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国不应当长期处在这些低效率的生产点上。他们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降低成本。

当韩国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A点的右侧移动时,钢铁的相对成本持续下降,直到C点,此时韩国将专门从事钢铁的生产。同样,随着美国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8点的左侧移动,计算机的相对成本会不断下降,直到美国达到D点,实现计算机生产的完全专业化。在存在贸易的条件下,美国的计算机将按照均衡贸易条件(未标出)与韩国的钢铁进行交换,两个国家的消费点都会优于无贸易时的情况。

需求重叠理论

林德。分析了需求条件与国际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要素禀赋论对初级产品(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贸易有相当强的解释能力,但却不能说明制成品贸易,因为影响制成品贸易的主要因素是国内需求条件。由于很多国

际贸易涉及制成品,所以需求条件在解释整体贸易模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德指出,国内企业一般会选择生产在本国有很大市场的产品。当这些企业开始出口时,国内市场决定了它们将销售什么样的产品。因此,最具潜力的出口市场将是那些口味和偏好与本国消费者相似的国家,而一国的出口可以看做是国内市场生产的延伸。

从更深层次上看,林德认为消费者的偏好与他们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由于这一原因,一国的平均收入或人均收入将决定一种特定的偏好方式。人均收入高的国家会需要高质量的制成品(奢侈品),而人均收入低的国家则会对低质量的产品(必需品)存在需求。那么一个国家最可能与哪种类型的国家进行交易呢?林德假说给出的解释是,人均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需求结构存在重叠之处,可能会消费相同类型的制成品。因此,富国(工业化国家)将希望同其他富国进行贸易,穷国(发展中国家)则可能与其他穷国结成贸易伙伴。由于林德从重叠需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模式,其假说被称为需求重叠理论(theory of over1apping demands)。

林德并没有否认富国和穷国之间发生制成品贸易的可能。由于国内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不同国家的需求结构总会有某些重叠的地方。毕竟,穷国也存在一部分富人,而富国也会有穷人。但不论怎样,当需求重叠少时,国与国间开展制成品贸易的潜力是较小的。

林德的理论基本符合实际。制成品的国际贸易很大一部分发生在高收入(工业)国家:H本、加拿大、美国和欧洲国家。而且,多数贸易交换的是类似的产品,每个国家的出口产品都与它的进口产品很相似。不过,能够支持该理论的详细的实证至今还未发现。

产业内贸易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贸易模型涉及的只是产业问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国与国不同产业产品的交换,比方说,计算机和飞机与纺织品和鞋类的贸易,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贸易等。产业间贸易交换的商品具有不同的要素需求。熟练劳动力供给丰富的国家将出口复杂的制成品,而拥有大量自然资源的国家将出口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多数的产业间贸易往往发生在资源禀赋差异巨大的国家间(如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这可以用比较优势原理解释(赫克谢尔一奥林模型)。

产业间贸易以产业间专业化(interindustry specia1ization)为基础:每个国家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特定产业(譬如钢铁)进行专业化。随着资源转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他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像电子)将会萎缩。这样,资源就会从不同的地方流向比较成本最低的产业。作为专业化的结果,一国的进口品和出口品的差异将

越来越大。尽管存在着一些产业间的专业化,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国家普遍进行的专业化却并非这种类型。这些国家采取的是更为狭窄的专业化,而不是整个产业面面俱到。它们集中生产产业内的某种产品或产品群(如微型汽车而非所有汽车),从事产业内专业化(intraindustry specia1ization)。这种产业内专业化扩大的贸易通常不会导致整个产业在一国内消失或者大规模萎缩,但各国生产和销售的产品范围会发生变化。

工业化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相似商品的双向贸易。例如,IBM制造的计算机在海外销售,而美国也进I:1 日本日立生产的计算机。表4-4给出了美国产业内贸易的实例。如表所示,美国在药品和汽车等许多制成品中都参与了双向贸易。


产业内贸易的存在好像与前面讨论过的比较优势模型相矛盾。在李嘉图和赫克谢尔一奥林模型中,一国不可能同时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然而,加利福尼亚就既是法国酒的主要进口地,又大量出口自制的酒;新西兰进口露恩不朗啤酒,同时又出口喜力。通过产业内贸易流动的商品具有相似的要素需求。一个国家是高技术含量的制成品的净出口国,同时也会从其他国家进口类似的商品。大多数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工业化国家之间,尤其是资源禀赋类似的西欧国家之间。生产这些商品的企业多为寡头,少数几家大企业就构成了整个产业。

产业内贸易既包括标准化产品的贸易,也包括差异化产品的贸易。对于标准化产品,产业间贸易的原因很容易理解。一个国家会出于运输成本的原因而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例如,美国和加拿大有着数千公里的边境线,为了使运输成本(transportationcosts)最小化,纽约的一个购买者可能会从魁北克的公司进口水泥,而华盛顿的一个制造商也可以把水泥卖给英属哥伦比亚的某一买主。之所以会发生这类贸易,是因为把水泥从魁北克运输到纽约的成本要比从华盛顿水运的成本更低。

标准化产品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另一个原因是季节性。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正因为如此,巴西可能会在一年的某些月份向美国出口季节性的商品(像农产品),但在同年的其他月份却又从美国进口同种商品。电力的供应同样也受时间差异的影响。由于电力生产固定成本投资巨大,发电商总希望设备能够满负荷运转。在国内需求不足以消化全部生产能力的非高峰期,出口电力比较划算,而在用电高峰期则会发生电力的进口。尽管一些产业内贸易以标准化产品为对象,但资料表明,大多数的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差异化产品之间。在制造业中,产业内贸易水平

明显偏高的是机械、药品和运输工具。属于同一产品大类的差异化产品在现代经济的产出中有着很高的占有率。在汽车产业,福特不同于本田、丰田或是雪佛兰。因此,在同一产品大类的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也会发生双向的贸易流动。

对于工业化国家,当各国的生产者只考虑本国大多数消费者的口味而忽视少数人的偏好时,各具特色的制成品间就会经常进行产业内贸易,未满足的需求由进口产品填补。例如,在丰田汽车和通用汽车之间,日本消费者中喜爱丰田的居多,但也有一些消费者愿意购买通用汽车,同样丰田汽车也出口到美国。产业内贸易扩大了各国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不问国家同类产品的生产商之间的竞争程度也更加激烈。

差异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可以用贸易国之间的重叠需求进行解释。美国制造商拓展海外市场时通常会发现,他们找到的目标市场国与美国有着类似的细分市场,例如卖给高收入阶层的豪华小轿车。正如林德的重叠需求理论阐述的那样,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口味和偏好比较相似,因此会有相当多的重叠的细分市场,它们之间将发生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除市场因素之外,与差异化产品相关的规模经济也是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一个原因。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一两个特色品种(例如,具有标准传输功能和可选配配件的小型车)会使一个国家在与国外竞争对手的较量中享有成本优势。同样,国外竞争者也可以通过同种产品其他方面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具有自动传输功能、空调、录音机和其他选配装备的小型车)获得成本优势。这种专业化使生产过程延长,产生了规模经济,进而降低单位成本。每个国家都向其他国家出1:1自己生产的特殊风格的汽车,导致了汽车的双向贸易。与用比较优势原理解释的产业问贸易相反,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是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

产业内专业化可能引发的调整问题要少于产业间的专业化,因为资源的转移只发生在同一产业内,而不是不同产业间。在进行产业间专业化的过程中,资源从进口竞争部门流向扩张的出口部门。当资源尤其是劳动力,在短期内因职业或地域原因不能流动时,调整就会遇到困难,从而造成大量的结构性失业。产业内专业化却与此不同,它并不需要劳动者退出某一特定的地区或产业(例如,工人从大型汽车的生产转向小型汽车的生产),因此降低了结构性失业的可能性。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国际贸易给出的解释有一个共同之处,都预先假设技术水平一定,并保持不变。贸易基础最终归结为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和需求结构等方面的差

异。然而,在一个动态的世界中,不同国家以不同的速率进行着技术进步。一般说来,技术变革会产生现有产品的新生产方法,形成全新的产品以及产品的改良。这些因素同样要影响到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

对动态变化重要性的认识引出了有关制成品国际贸易的另一种解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1ife cyc1e theory)。该理论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在制成品贸易模式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9。根据这一理论,类似电子产品和办公设备的许多制成品都会经历一个可预测的贸易周期。在这个周期中,母国最初是出口国,然后逐渐丧失相对贸易伙伴国的竞争优势,最后成为该商品的进口国。许多制成品都会经历如下阶段:

1.制成品被引入国内市场

2.国内产业显示出强劲的出口能力

3.开始在国外生产

4.国内产业失去竞争优势

5.进口竞争开始

贸易周期的引入阶段开始于生产一种制成品的某一技术突破的问世。最初,由于当地市场相对狭小以及技术的不确定性,使产品难以形成大批量生产。制造商倾向于立足当地市场,依靠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来迅速取得回报。

在贸易周期的下一阶段,国内生产者开始向偏好和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外市场出口其产品。在这一增长与扩张阶段,国内生产者发现其市场已足够大,可以抛弃低效率的生产技术而进行大批量生产,因此有能力满足国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者意识到要想保证出1Z1的利润,生产基地必须更靠近国外市场。随着创新企业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国内产业步入成熟阶段。在海外建厂的一个原因在于创新者最初享有的成本优势不会永久地持续下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创新国会发现,它的技术变得更普通,而运输成本和关税对销售成本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它还会发现,国外市场十分巨大,足以让其建立批量生产的基地。

尽管合法的专利权可以延长创新国的垄断地位,但这种垄断迟早会被打破,因为从长期来看,成为免费物品是知识的一种趋势。由于来自国外生产者的进口竞争,创新国从技术差距中获取的利润是短暂的。一旦创新技术变得众所周知,国外生产者就开始模仿生产过程。创新国逐渐失去比较优势,其出口周期也相应进入衰退阶段。

当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程度达到其他国家可以轻而易举使用时,贸易周期就划上了句号,技术突破也不再仅仅使创新国受益。实际上,垄断地位被国外竞争消除后,创新国本身也可能成为创新商品的净进国。一般认为,纺织品和纸制品已经经历了贸易、 周期的全过程。汽车生产分散到世界许多地区,其生产过程正接近

于标准化。

美国和日本录音机产业的变迁是说明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一个很好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收音机已是一种大众化产品。因为真空管最初是由美国发明的,所以美国制造商控制了国际收音机市场。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传播,日本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抢占了世界收音机市场的大半壁江山。随后,美国公司发明了晶体管。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美国收音机制造商又有能力同还在使用过时技术的日本厂商进行竞争。而日本人又再一次地模仿了美国的技术,并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收音机。

袖珍计算器与国际产品周期

袖珍计算器经历了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该产品由Sun1ock Comptom日er公司于1961年发明,并很快以近1000美元的价格投放市场。与滑尺(当时被高中生和大学生广泛使用)相比,Sun1ock的袖珍计算器更为精确,并且较机械计算器和计算机等功能相似的产品便于携带。

到1970年,几家美国公司和日本公司陆续进入袖珍计算机市场;这些公司包括德州仪器、康柏和卡西欧(日本)。日趋激烈的竞争迫使价格F降至I]400美元。接下来的几年里,又有一些企业进入该市场。其中的部分企业开始在新加坡和台湾等国外地区设厂,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装配自己的计算器,然后再把这些计算器运往美国。技术的稳步提高在完善产品的同时却使价格不断F跌。到70年代中期,袖珍计算器的售价通常在10美元至20美元之间,有时甚至更少。进入70年代后期,袖珍计算器已经达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标准化生产阶段,产品技术在整个产业趋于普及、价格(成本)竞争成为最重要的制胜因素,产品差异化得到了广泛运用。不到二十年,袖珍计算器就已经完成了其国际产品生命周期。

动态比较优势:产业政策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对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影响了近200年。其认为,促进自由贸易,并让竞争性的市场来决定生产什么以及如何生产,能够提高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李嘉图的理论强调专业化分工和国内已有资源的重新配置。由于没有考虑产业比较优势或劣势在几十年里的动态变化,该理论实质上是静态的,忽视了贸易国有可能通过创造或进口获得额外的资源这一事实。

成本递增的假定也是李嘉图理论的一个缺陷。李嘉图认为,随着资源的利用越来越接近充分状态,有限资源的额外使用会导致单位成本的不断上升。尽管这一假定在短期内是成立的,经验数据却表明,单位成本随时间的推移会趋于下降,这部分是因为企业通过学习变得更有效率,部分则是由于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

东亚国家战后的经济腾飞修正了静态比较优势的概念。

日本最先认识到可以集中熟练劳动力、技术和资本来创造一个产业的比较优势。他们还发现除了经济部门之外,政府部门能够通过制定政策来推动变化。这个过程被称为动态比较优势(dynamicComparative advantage)。当政府积极参与建立比较优势时,就产生了产业政策(industria1 po1icy)。

从最简单的意义卜说,产业政策是恢复、提高和发展一个产业的战略。支持者们认为政府应该制定政策,刺激"朝阳"产业(像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种战略要求资源投向生产率最高、与其他产业联系紧密(像半导体生产)、对未来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可以想像,这样的政策会提高国内经济的平均生产率水平,并在世界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政府可以采用多种政策培育和扶植一个产业的发展,像反垄断豁免、税收激励、研发补贴、贷款担保、低利低息贷款以及贸易保护等。创造比较优势需要政府识别(或选定)"潜在的胜利者",然后鼓励资源流向最具增长前景的产业。

为了更好地理解动态比较优势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结合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中的经典例子来思考一下。I8世纪,葡萄牙生产的酒和布都比英格兰便宜,尽管如此,专业化也会使两个国家都获得收益。根据静态比较优势理论,两国应当在现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

然而,如果照方行事的话,葡萄牙就会因短期利益而牺牲了长期发展。相反,如果葡萄牙采纳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它将在当时的增长产业(布)进行专业化。这样,葡萄牙政府(或者葡萄牙纺织品生产者)就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培育布匹产业的发展。在这一战略下,葡萄牙要考虑的将是如何在"朝阳"产业获取或创造优势,而不仅仅是接受现有的资源供给,并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禀赋。

今天,每个工业化国家和许多欠发达国家都利用产业政策来促进包括钢铁、汽车、医药、交通运输和其他重要的制造业在内的基础产业的发展。尽管这些产业政策的特点和手段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通常,产业政策是由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共同协商制定的一种战略。

日本作为一个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是产业政策的倡导者们时常引用的典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许多基础产业(如钢铁)生产成本很高。在这种条件下,按照静态比较优势的观点,日本应当把目光投向劣势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这样的战略将迫使日本进入低生产率的产业,最终和其他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中等生活水平的东亚国家进行竞争。

与之相反的是,日本的投资投向了需要

大量使用资本和劳动力的基础产业(钢铁、汽车、包括计算机在内的现代电子设备)。从短期静态的角度来看,日本似乎选错了产业。但从长期来看,这些产业不仅技术发展迅速,劳动生产率增长快,单位成本随产量扩大而降低,而且需求也会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快速增长。

汇聚了迅速扩张潜力的这些产业给日本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的新生产能力和使用最新技术的机会促成了一种以提高生产率来降低成本的战略。与李嘉图著名例子中的葡萄牙处于相似地位的日本拒绝在"酒"产业进行专业化,相反却选择了"布"。不到三十年间,日本就成为众多产品的成本最低的制造商,而最初其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却很高。

然而,产业政策的批评家们认为日本产业成功的原因还不清楚。他们虽然承认日本政府的一些目标产业,像半导体、钢铁、造船和机械工具,可能要比无政府扶持的情况下更具竞争力,但却指出日本也选择了一些失败的产业,像石油化工和铝。这些产业投资回报令人失望,不得不削减生产能力。而且,日本的成功产业中没有得到政府扶持的也不乏其人,例如摩托车、自行车、纸、玻璃和水泥。

按照产业政策批评家们的观点,如果所有的贸易国都对进H实行贸易限制,而对出口进行补贴,将会形成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他们还指出,产业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官商结盟,在政治上权利大的产业会得到政府的扶持。而在自由市场中,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会有发展新资源和技术的动力,从而改变一国的比较优势。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在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中,政府是否比私营部门做得更好。

小结

1.贸易的直接基础是国家间相关产品的价格差异。因为相对价格由需求和供给件决定,所以资源禀赋、技术和国民收入等因素是贸易基础的重要决定因素。

2.赫克谢尔~奥林理论认为国家间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贸易的基础。该理论认为一国将出口那些在生产中需要大量使用充裕而便宜的资源的商品。相反,一国将进IZ1那些在生产中使用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资源的商品。赫克谢尔一奥林理论还指出,通过贸易两国间资源价格的相对差异会逐渐消失。

3.与赫克谢尔一奥林理论的预测相反,里昂惕夫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美国出IZ1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1商品则是资本密集型的。他的发现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4.通过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国际贸易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较长的生产过程和不断增长的效率(诸如大规模生产)。这种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会转化为较低的产品价格,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林

德对世界贸易模式提出了两种解释。初级产品和农产品的贸易非常符合要素禀赋论。而制成品的贸易可以用国家间的需求重叠结构加以很好地解释。对于制成品,两国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即两国的人均收入接近时,贸易的基础就越强劲。

6.除了产业间贸易,国家间商品的交换还包括产业内贸易--相似产品的双向贸易。产业内贸易既发生在同质产品之间,也发生在异质产品之间。

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动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多数制成品都将经历一个贸易周期,在这个周期中,一国最初为出口国,接着会失去出市场,而最终成为该产品的进1Z1国。实证研究发现制成品有时确实存在贸易周期。

8.动态比较优势是指通过调动熟练劳动力、技术和资本来创造比较优势。这既可由私人部门也可以由公共部门发起。当政府试图创造比较优势时,产业政策就应运而生。产业政策试图通过税收激励和研发补贴等手段来刺激新兴朝阳产业的发展。

9.一国的环境法规能够影响该国产业的竞争地位。这些法规通常导致成本上升,从而会降低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如安装污染控制设备。

10.国际贸易不仅包括制成品的交换还包括服务在国家间的流动。比较优势原理既适用于制成品贸易,也适用于服务业的贸易。

11.运输成本提高了贸易商品的价格而减少了国际贸易的数量。只有两国间运输成本小于贸易前相关产品的价差时,该产品的贸易才会发生。

思考题

1.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模式有何影响?

2.试解释国家间产品与要素投入的国际移动如何促使各国的要素价格均等。

3.对于国际贸易模式的解释,李嘉图理论与赫克谢尔一奥林理论有什么区别?

4.赫克谢尔一奥林理论证明了贸易如何影响贸易伙伴之间收入的分配。试解释。

5.里昂惕夫之谜是如何对要素禀赋论的整体适用性提出挑战的?

6.林德的理论对国际贸易模式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对制成品,另一种是对初级(农业)产品。试解释。

7.近期的世界贸易统计数字是支持还是反驳了制成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8.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如何影响国际贸易模式?

9.区分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什么?

10.何谓产业政策?政府通过何种方式在经济的朝阳产业部门创造比较优势?在应用产业政策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11.环境限制政策如何影响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2.服务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13.表4-8列出了瑞典和挪威计算器的供需情况。做出每个国家的供给与需求曲线。试回答:

a.在无贸易的情况下,瑞典和挪威的

计算器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各为多少?哪个国家在计算器产业中具有比较优势?

b.假设没有运输成本。通过贸易,进出口的均衡价格为多少?在此价格水平下,计算器的贸易量是多少?两个国家分别生产和销售多少计算器?

C.假设从瑞典到挪威计算器的单位运输成本为5美元。那么通过贸易,运输成本对两国计算器的价格产生什么影响?两国各生产、销售、交易多少计算器?

d.通常,运输成本对一国贸易品的价格有何影响?对专业化程度有何影响?对贸易量呢?

网络链接

1.美国商业部国际贸易管理署的主页按世界、地区和国家提供了美国的各种贸易统计数字。要想登录该网站,请将你的浏览器链接到下面的地址:http://www.ita.doc.goV/td/industry/otea/

2.劳动统计局的国外劳动力统计社有一个主页,对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小时报酬与其他国家工人进行了比较。访问该网站请将你的浏览器链接到F面的地址:http://www.b1s.gov/口sdata.htm

附录

特定要素:贸易与短期收入分配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假定要素投入在一个国家的不同产业间可以自由移动,而在不同国家间却是完全不能移动的。尽管在长期内会发生要素投入在产业间的转移,但许多要素在短期却是无法移动的。例如,实物资本(像工厂和机器)通常只能用于特定的用途,一台为计算机生产而设计的设备不能立即用于制造喷气式飞机。同样,工人掌握的技能往往也只适用于某种特定的职业,无法满足其他职业的要求。所谓的特定要素理论(specific。factors theory)分析的是要素投入无法在产业间移动时,贸易对收入分配的短期影响。实际上,该理论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短期版本。

如图4A一1所示,假设美国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投入生产钢铁和计算机,并且劳动力在钢铁与计算机产业之间可以完全自由移动,但资本专属于特定的产业:钢铁资本不能用于计算机生产,而计算机资本也无法用来生产钢铁。同时还假设美国的总劳动力为30名工人。

在每个产业,劳动力与一定数量的其他要素(钢铁资本或计算机资本)相结合生产出产品。因此,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是递减的,各个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均向下倾斜。e计算机产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为DH。h而钢铁产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为D吣,。由于假定劳动力是一种可移动的要素,所以它将从低工资的产业流向高工资的产业,直到两个产业的工资率相等。令两条劳动需求曲线的交点为点A,由此决定的均衡工资率为15美元/zb时。在该工资水平上,计算机产业会雇佣14名工人(从左向右看),而钢铁产业中则会有16名工人(从右向左看

)从事生产。

假设美国在计算机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产出的扩大导致计算e 边际产量价值(VMP)是指产品的价格(P)与劳动力的边际产量(MP)的乘积。VMP曲线就是劳动力需求曲线。这是因为在竞争条件下企业会发现,当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率)等于VMP时,雇用劳动力获利最大。由于收益递减规律,即每增加1个单位劳动力,劳动力的边际产量贡献递减,所以VMPIItt线向下倾斜。因为VMP=P x MP,MP下降意味着多雇用劳动)JVMP会减少。

机的国内价格k升,比如上升了100%,$)12000美元/台上升为4000美元/台。随着计算机价格的上升,计算机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按相同的比例增加,新的需求曲线mD¨。,表示。需求的增加使得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了B点。


计算机价格的上升(100%)引起计算机劳动力需求曲线上升相应的比例;而工资率增长的比率相对较少(33%)。劳动者从钢铁生产转移到计算机生产。从而计算机产量增加而钢铁产量减少。

计算机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会产生两方面影响。首先,均衡工资率上升,从15美元上升至1J20美元,但工资的增长幅度(33%)小于计算机价格的增长幅度(100%)。其次,计算机产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吸引劳动力离开钢铁产业。在新的均衡点8,18名劳动力从事计算机生产,12名劳动力从事钢铁生产。与均衡点A4fH比,有4名劳动力从钢铁产业转移到了计算机产业。这样计算机的产量增加而钢铁的产量则会下降。贸易对劳动力、计算机资本的所有者和钢铁资本的所有者三方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呢?工人会发现尽管他们的名义工资高于以前,但实际工资(即名义工资的购买力)相对于计算机价格发生了下降,而相对于钢铁价格则有所上升。这里假定钢铁的价格保持不变。仅有这些信息我们还无法确定工人是受益还是受损。他们的福利会上升、 因为VMP=P×MP,计算机价格(P)增加100%将引起VMP增长100%。而伴随着价格卜升劳动力需求曲线k升100%从D。㈦匕升口]D"。,为了观察这种移动,沿着两条需求曲线比较点A和点C。由于需求增长,计算机公司愿意在30美元的工资水平下雇用14名劳动力。同样,D"。)曲线k所有点的工资率都比D。㈦曲线E的点高出100%。

下降还是不变,要取决于他们是完全购买计算机、钢铁或是两者都买。

不过,贸易提高了计算机资本所有者的福利,因为计算机生产得越多,每台计算机的价格比单位工资成本E升得越高。价格与工资的差额就是资本所有者每销售一台计算机的收入。相反,钢铁资本的所有者状况变差,因为计算机价格的上升降低了在每·收入水平上的购买力即实际收入下降。e

一般说来,出口产业的特定要素所有者倾向于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好处,而进口竞争产业的特定要素所有者则会蒙受损失。因此国际贸易给一国不同资源的供给者造成了潜在矛盾。

特定要素理论有助于解释日本的大米政策。日本只允许进口少量的大米,尽管日本大米的生产成本比美国等其他国家要高。普遍的观点是,如果允许大米自由进口,日本的总福利将会提高。然而,自由贸易将损害日本农民的利益。虽然被进口取代的大米种植者可以在其他产业找到工作,但变换工作是既耗费时间又耗费成本的。而且,随着自由贸易降低大米的价格,日本耕地的价值也会缩水。这就难怪日本的农民和土地所有者要强烈反对大米的自由贸易。他们一致的政治性反对比日本消费者的兴趣更能影响日本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