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含义

1.荒漠化是指由于和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是指。

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涉及、、、、等省(区)。其中、等地荒漠化现象尤为严重。

二、荒漠化的类型

荒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

土地荒漠化的类型:

①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土层贫瘠的石山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都使许多耕地变成

裸岩地,在我国,石漠化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

②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区,由于采取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

溉方式,导致了土地盐渍化,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盐渍化称为次生盐渍化。

③土地沙漠化:指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三、荒漠化的成因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1)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P37页活动第1题)

(2)自然原因

(3)人为原因

①人口的,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

②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P36-37活动第1题)

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

地形---处在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地表物质不稳定

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对地表的保护性差

土壤--粉砂粒组成,土质疏松

人文原因:人类对植被的破坏(营造宫殿、过渡樵采、毁林开荒、轮荒开矿等)加剧了水土流失。

其中,人类扮演了主要角色,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占到水土流失总量的90%以上。

3.红色荒漠(P38活动第2题)

①“红色荒漠”主要分布: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省区(南方低山

丘陵地区)

②“红色荒漠”成因:南方低山丘陵区由于人多地少,陡坡开垦或过度垦殖,或者毁

林开荒,砍林取薪,破坏了地表植被,再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红壤区的土壤生产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红色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形成“红色荒漠”。

③“红色荒漠”与塔里木盆地荒漠化成因比较:

相同点:都与人类的不合理经济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农垦等破坏地表植被有关。

不同点:“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而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环境下,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毁林开荒,后者主要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4.华北地区是我国沙尘暴频发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①气候干旱,土质疏松,风力对土壤侵蚀严重;

②毁林开荒等使森林覆盖率下降;

③过度垦殖,土地沙化面积扩大。

四、荒漠化的危害

1.危害范围大: 。

2.危害程度深:

经济危害。

生态危害。

生产危害。

五、荒漠化的防治

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

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

3.措施:。

4.目的:实现。

六、活动题参考答案。

1、P36-37页活动第2题。

正确。因为由于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大大降低,因雨水和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土地变薄甚至缺失,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壤贫瘠,不能生长植物,结果就是土地荒漠化。

2、P37页活动第2题。

十分密切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地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水文——多为内流河,水量小;

植被——稀疏,对地表保护作用差。

各方面都促成了干旱的特征。

3、P38页活动第1题。

由于人们的过度放牧、过度农垦等经济活动造成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从而导致被誉为“沙漠克星”的胡杨林的大面积死亡,致使失去胡杨林屏障的良田开始出现大批沙化。

4、P38页活动第3题。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植被;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等等。

5、P40活动题。

1、(1)使周边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变大;沙尘暴天气的频率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经历了放牧—垦殖—放牧—垦殖的过程,这里的沙丘普遍存在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说明该地区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我们现在治沙,首先要减少或禁止垦殖,要退耕还牧,退耕还林、还草,无论是耕地还是林地、草地,都要做到用养结合,不能再犯古人的错误。

2.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森林被砍伐、草原被破坏.农田被侵占,既有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因,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地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现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解决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问题。

3.由于居住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无法在当地生存,或在当地生存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而自发地或国家政府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叫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不是“迁移农业”,不是逃避自然,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更好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

七、课后小测

1.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A.以荒漠为主

B.以草原为主

C.以森林、草原为主

D.以草原、荒漠为主

2.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3.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雨年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B.岩石裸露有利于风沙活动

C.气候因素决定荒漠化的发展

D.大风天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