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指南6.6

合集下载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

中医传承帮助平台应用评述近年来,随着中医传承的重视和中医药的快速进步,中医传承帮助平台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中医传承与进步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平台优势、应用状况和将来进步等方面对中医传承帮助平台进行评述。

中医传承帮助平台具有许多奇特的优势。

起首,中医药的医案和阅历传承需要海量的文字资料,而中医传统的口述传承往往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而借助帮助平台,可以将这些珍贵的中医传承资源数字化保存,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共享和传递。

其次,通过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提供沟通和进修的空间,让中医药从业者和爱好者互相沟通阅历、谈论问题,推动中医传统知识的传承和创新。

另外,中医传承帮助平台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将中医药的知识和理论与当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为中医药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精确和个性化的帮助。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传承帮助平台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

起首,平台的建设使得海量的中医传承文献得以整理、智能化分类,并提供检索和查询功能,大大提高了中医进修和探究的效率。

其次,中医药从业者和学者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进行在线谈论,分享临床阅历和探究效果,增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沟通与进步。

此外,一些中医传承帮助平台还设计了在线诊疗的功能,通过患者的病情描述和图片上传,为患者提供遥程问诊和医疗建议,便利了患者与中医医生之间的协作。

然而,中医传承帮助平台也面临一些挑战。

起首,中医药的内容复杂且多元,平台需要具备强大的知识整合和处理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平台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通过专家团队的审核和监督,确保平台的信息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平台的使用和推广也需要面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使大众对中医传承帮助平台的信任和接纳。

因此,在中医传承帮助平台的建设和进步过程中,需要政府、中医药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展望将来,中医传承帮助平台有着宽广的进步前景。

起首,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进步将为中医传承帮助平台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实现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近年来,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瑰宝,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发展,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开发和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以提高学习和传承中医药知识的效率。

本文将探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一、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开发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中医药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在中医药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开发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然后,根据中医药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需求,进行软件的架构设计和算法优化。

同时,采用可视化界面设计,提高用户友好性和易用性。

最后,进行软件的编码和测试,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中医药知识库的构建、中医证候诊断辅助、中药、针灸和推拿等治疗方法辅助、中医药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辅助等。

通过系统软件的开发,可以使中医药知识的传承更加便捷和高效。

二、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应用可以在多个领域中发挥作用。

首先,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可以用于中医药教育和培训。

学生和医生可以通过软件学习和掌握中医药的知识和技能。

软件中的中医药知识库可以作为学习的参考资料,而诊断辅助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和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通过软件的应用,可以使中医药的教育和培训更加系统和全面。

其次,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可以用于中医药临床实践。

医生可以通过软件辅助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软件中的中药、针灸和推拿等治疗方法辅助功能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通过软件的应用,可以使中医药的临床实践更加科学和规范。

再次,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可以用于中医药研究和创新。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软件进行中医药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辅助,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

软件中的中医药知识库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文献回顾和知识整合,促进中医药研究的发展。

通过软件的应用,可以使中医药的研究更加前沿和创新。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中医治疗阳痿用药规律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中医治疗阳痿用药规律研究

19 丹参 103 59 韭菜子
33 99 桑寄生 15
20 生地黄 103 60 牡蛎
33 100 益智仁 15
21 泽泻
99 61 阳起石
32 101 路路通 15
22 香附
87 62 补骨脂
31 102 麦芽
14
23 党参
87 63 锁阳
31 103 黄连
14
24 远志
86 64 龟甲胶
31 104 豆蔻
13
25 黄柏
83 65 地龙
31 105 延胡索 13
26 肉苁蓉 82 66 龙骨
30 106 桔梗
13
27 五味子 80 67 续断
29 107 首乌藤 13
28 郁金
79 68 何首乌
29 108 丁香
12
29 牡丹皮 77 69 水蛭
28 109 细辛
12
30 车前子 77 70 木香
28 110 苦杏仁 12
31 肉桂
77 71 金樱子
28 111 楮实子 11
32 仙茅
75 72 覆盆子
27 112 麻黄
11
33 赤芍
74 73 干姜
26 113 莲子心 11
34 炙甘草 72 74 九香虫
25 114 鸡血藤 11
35 蒺藜
64 75 三七
24 115 穿山甲 11
36 石菖蒲 63 76 升麻
22 116 通草
2020 年 2 月第 27 卷第 2 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79·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中医治疗阳痿用药规律研究
李毅,傅显文,刘涛,朱文雄,袁轶峰,陈其华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李应东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用药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李应东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用药规律

-研#报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李应东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用药规律:毕志江02赵信科2刘凯9卢存存8(0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20;3.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中图分类号:R540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75X(2019)10-1971-04doi:10.3069/j.issn.l004-775X.2219.19.019【摘要】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李应东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旨在为继承其学术经验提供相关量化数据支持。

方法收集李应东教授门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处方243首,共涉及中药177味。

通过建立规范化方剂数据库,利用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开展数据挖掘研究,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

结果频次H43次的中药有22味,高频药物组合中前5位分别是丹参、黄6,黄6、炒白术,黄6、茯苓,炒白术、茯苓,黄6、炒白术、茯苓t结论李应东教授治疗CHF是以补益脾肺之气,温补心肾之阳为本,活血利水治其标。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用药规律数据挖掘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李应东Analysis of Professor Li Yingdong/s Drug Use Regularity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 Based on TCMISSBi Zhijiang,Zhao Xinke,Liu Kai,et al.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ansu,Lanzhou730000,China.[Abstroct]Objective:To analyze Professor Li YingdoogS medication rule for CHF,aiming at providing quanti­tative data snppori for inheriting his academia experience,based on TCMISS.Methods:243prescriptions of professor L s in CHF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with data mining technologz,evole-ing198kingc of hanitional Chinese medieme.By estaaiishing a stanCareizen01X(310.00dataiase,using ruleanalysis and improved mutual information methof te carry out data mining research,the frenpenca of drug use inprescriptions and the association rules between drupe were determined.Resoltt:22herUai mediciees with frenuen-cies greateu than cu equal ta40times were used,ang the top five comainations were Danshen and Huangqi,Huangqi and Feed Baizhu,Huangqi and Fuling,Feed Baizhu and Fuling,HunagqpFued Bazhu ag Fuling.Con­clusion:The view of Professor Li Yingdong on CHF is te replenishing Qi of spleen and lung with wauning Yangof heaU and kiCney as the foundation-aativeting bloop ag promoting water te care the symptoms.【Key words]Chronic heart failure;Medication rules;Data mining;TCMISS;Li Yingdong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各种原因所致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终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和疲乏引起的活动耐力降低和(或)液体潴留导致的肺瘀血与外周性水肿。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的用药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的用药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的用药研究作者:吕柳马悦宁陈彦竹何烜金玥应森林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年第09期【摘要】目的:挖掘分析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的用药经验。

方法:收集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将所得资料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并对其处方用药进行研究。

结果:筛选有效医案32则,共计114首处方,利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的药物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新方分析等,得到核心药对组合40个、新处方1个。

结论:张鸣鹤教授在治疗痹证时并非一味地清热解毒,而是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化瘀为辅,药物使用具有寒温并用、苦甘同组的特点,常选用数效兼备之药;但其临床实用价值,尚需通过理论溯源及临床试验来进一步评定。

【关键词】痹证;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药研究;数据挖掘;张鸣鹤【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Professor ZHANG Ming-he's medication for bi syndrome.Methods:Professor ZHANG Ming-he's medical records on bi syndrome were collected to establish a database.All the data were input into the TCM Inheritance Assistant Platform,and his prescription and medication were studied.Results:Thirty-two effective medical records were screened,totaling 114 ing the data mining methods such as rule analysis,improved mutual information method and entropy clustering,40 core drug pair combinations and a new prescription were obtained by mining the frequency of medication,four scents,five flavors,meridian tropism,prescription rule and new analysis in Professor ZHANG Ming-he's treatment of bi syndrome.Conclusion:Professor ZHANG Ming-he is not simply clearing away heat and detoxifying in the treatment of bi syndrome,but put it in the first place and put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in the second.For medication,he uses medicinals with both cold and warm natures and combine medicinals with better and sweet natures together.He chooses medicinals with several effects.However,its clinical practical value still needs further evaluation through theoretical traceability and clinical trials.【Keywords】 Bi syndrome;TCM Inheritance Assistant Platform;medication research;data mining;ZHANG Ming-he張鸣鹤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医50余年,发表关于清热解毒法治疗痹证论文40余篇,对于痹证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其“清热解毒法可作为一切风湿病治疗基础”的学术观点,被同道广泛认可,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介绍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介绍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介绍1、开发背景中医药的传承经过了口传心授、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的过程,但是,尚不能有效满足传承的需要。

中医传承包括丰富的内容,有多重传承模式,无论何种模式,收集整理临床医案是必不可缺的,因此,基于临床数据的循证传承是核心模式。

我们不仅关注当今名中医的医案,还要关注中年骨干医师的医案,通过长期医案的收集,待他们成为名中医后,才能清晰勾勒出他们的学术脉络及成才之路。

因此,首要问题是解决医生个体医案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其次对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发现规律。

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新药设计课题组开发了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软件,该软件(V1.1)采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可实现“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输出→网络可视化展示”等功能。

2、软件功能(1)信息管理医案、方剂、中药等信息录入、查询等。

图1 医案信息录入界面图2 方剂信息录入界面图3 医案信息查询界面(2)数据分析针对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组方规律与新方发现)、针对四诊信息的症状组合规律分析等图4 方剂分析界面—分析数据源查询图5 方剂分析界面—用药频次分析图6 方剂分析界面—以频次为核心的显性规律分析图7 方剂分析界面—以关联为核心的隐形规律分析(1)图8 方剂分析界面—以关联为核心的隐形规律分析(2)(3)网络化展示通过复杂网络的形式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并进一步分析关联。

图9 方剂分析界面—以频次为核心的显性规律网络展示图图10 方剂分析界面—以关联为核心的隐形规律网络展示图3、应用范围辅助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辅助医生个体经验总结辅助青年医师学习辅助新药处方发现。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谢文教授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用药经验及学术思想演示稿件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谢文教授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用药经验及学术思想演示稿件

促进学术传承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为中医传承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平台,有助于治疗方法
加强个体化诊疗的推广和应用,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推广个体化诊疗
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强化人才培养
提高研究效率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有助于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
推动学科发展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应用,有助于推动中医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医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注重整体观念
谢文教授认为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需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病因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常用药物
谢文教授在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时,常用中药有天麻、钩藤、杜仲、牛膝、桑寄生等,这些药物具有平肝熄风、补肾降压的作用。
药物配伍
谢文教授善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药物配伍,如将天麻与钩藤配伍,可增强平肝熄风的作用;将杜仲与牛膝配伍,可增强补肾降压的效果。
针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治疗原则为平肝潜阳,常用药物有天麻、钩藤、石决明等。
平肝潜阳
化痰祛湿
补肾填精
针对痰湿内阻型高血压,治疗原则为化痰祛湿,常用药物有陈皮、半夏、茯苓等。
针对肾精亏虚型高血压,治疗原则为补肾填精,常用药物有熟地、山茱萸、枸杞等。
03
02
01
03
CHAPTER
谢文教授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用药经验
总结词:谢文教授强调个体化治疗,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谢文教授认为,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需要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心理等因素,进行综合治疗。同时,需要通过辨证的方法,判断患者的证型,针对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金匮要略》水气病用药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金匮要略》水气病用药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金匮要略》水气病用药规律胡淼;战丽彬;朱博冉;白长川【摘要】目的:研究《金匮要略》中治疗水气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水气病选方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华医典》中治疗水气病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药物配伍规律进行挖掘.结果:共筛选治疗水气病处方101首,涉及107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三位药物为甘草、茯苓、桂枝;选择相关度为7、惩罚度为2,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层次聚类分析演化出3-4味药的核心组合12个,新处方6首.结论:《金匮要略》中治疗水气病以宣肺发汗,健脾利水,温阳散寒为主,反映了“发汗利水、温阳健脾”的祛邪与扶正兼顾之治则治法.【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9(021)003【总页数】6页(P482-487)【关键词】水气病;《金匮要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药规律【作者】胡淼;战丽彬;朱博冉;白长川【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210023;大连市中医院大连1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7水气病是由于机体气机紊乱,导致水气互化功能失常而形成的水气搏结逆乱于体内或肌肤的一类疾病。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首次对水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作了详备的论述。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于水气病论述内容丰富,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于本病的总结,提出诸多经典方剂,形成其独特的治疗理论,就水气病治法而言,这部著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医者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水气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各类肾脏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障碍等疾病所出现的水肿[1]。

在各种程度上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于水肿治疗的研究层出不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用户手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设计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013年6月目录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 (3)1.1运行环境 (3)1.2安装说明 (3)第二章软件使用 (6)2.1用户注册 (6)2.2用户登录 (6)2.3首页简介 (6)第三章详细功能介绍 (7)3.1信息采集系统 (7)3.2平台管理系统 (14)3.3资料管理系统 (17)3.4知识检索系统 (18)3.4.1中药查询 (18)3.4.2方剂查询 (19)3.4.3医案查询 (20)3.5统计报表系统 (20)3.5.1方剂统计 (20)3.5.2医案统计 (21)3.6数据分析系统 (21)3.6.1方剂统计 (22)3.6.2医案统计 (25)第四章案例举隅 (31)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1.1运行环境1.硬件环境要求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最低软硬件配置如下:●最低配置:P4 2.4GHz;1G RAM内存;80G硬盘;●推荐配置:P4 3.0GHz;2G RAM内存;320G硬盘;●最低分辨率:1024×768●推荐分辨率:1920×1080推荐用宽屏显示器2.软件环境要求●操作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 7。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0框架:平台环境运行基础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Engine 2010:平台数据库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Saveaspdfandxps 2007:平台资料文件浏览组件,安装时自动安装。

1.2安装说明双击图标,开始安装。

点击“下一步”。

选择安装位置。

点击“下一步”。

安装完成。

第二章软件使用2.1用户注册点击首页面“注册”,进入如下界面。

安装完成后,系统默认有10次试用机会。

请在免费试用期内,向指定邮箱发送“机器签名”,以获得“软件注册码”,永久使用。

2.2用户登录双击“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图标,进入该页面,输入注册过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即可。

2.3首页功能登“据分析系统”等如下图所示。

各平台具体功能详见第三章。

第三章详细功能介绍3.1信息采集系统主要进行临床资料的采集,如四诊信息,理化检查,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中医证候,处方,疗效分级等。

为数据分析构建本底数据库,是“医案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

首先,点击“添加病人”,添加患者基本信息,方可进入四诊信息采集。

其中加*的为必填项,如“姓名”“就诊次数”等。

点击“确认”,即可进入病人“四诊信息”采集。

如是复诊患者,可直接导入患者信息。

点击,按“姓名”或“就诊日如下所示:1.四诊信息“现病史”采集完成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四诊摘要”。

若未自动生成,请点击“查询”“编辑”“添加”,自行添加。

2.西医检查本处为文本型数据,仅作存档。

3.诊断治疗(1)中医疾病点击“查询”,进行选择。

如不全,点击“编辑”“添加”可自行添加。

添加疾病时,必须先选择相应的疾病类别。

疾病类别亦可添加。

(2)西医疾病点击“查询”,进行选择。

如不全,可自行添加。

(3)中医证候操作方法同上。

(4)治则治法操作方法同上。

录入后的界面:处方录入:按界面中提示逐项录入即可。

数据库中没有的药物可添加。

针灸处方,请点击“穴位处方”。

中、西成药请点击“其他治疗”。

此外,如需借用既往医案中的处方,点击上图中,弹出如下界面:按“已有的处方。

4.其他信息:可对中西医进行疗效评价,可记录回访内容,老师答疑等。

方便疗效综上信息录入完毕后,点击,即完成医案录入。

若医案较为典型,可以点击.3.2平台管理系统:本平台主要是负责信息的管理,包括软件使用权限管理,科室管理,数据管理等。

单机版系统仅涉及“数据管理”模块。

数据管理主要用于中医疾病、西医疾病、医案、方剂、中药、症状、证候等各个数据的管理,可查询、修改,亦可以作为“方剂数据库”的录入平台。

示例:进入“中医疾病管理系统”“中医疾病管理”查询:输入要查询的病名,如“感冒”,点击“查询”,结果显示在下列的文本框中。

添加:如本底数据库不够完善,可自行添加。

点击页面左上角“编辑”,选择“添加疾病”,按照要求填写,保存即可。

如所添加的疾病不属于现有疾病类型,请先“添加疾病类型”,再“添加疾病”。

录入界面如下。

修改、删除:单击“编辑”均可实现。

医案管理:查询:修改:除“就诊时间”不可改动外,其他各处数据均可改动。

数据导出:首即可。

其3.3资料管理系统可进行文档、音频、视频等资料的保存、检索等管理功能。

首先填写文档、音频、视频等的“基本信息”,接着点击“附件”,右键选择“添加附件”,添加即可。

3.4知识检索系统可进行中药、方剂、医案3大数据库资料的快速检索。

3.4.1中药查询可以以药材名称、功能作用、药理作用等为条件进行药物查询。

如需多次复合检索示例:以名称进行查询,在“药材名称”一栏输入“金银花”,点击“开始查询”,结果显示如下。

再双击显示栏“金银花”,弹出如下窗口,显示该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等。

3.4.2方剂查询具体操作同上。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数据“是/否”来源于医案。

复3.4.3医案查询具体操作同上。

3.5 统计报表系统数据分析结果以图形等方式展示,可迅速、直观地获取信息。

3.5.1方剂统计首先,需要需检索出所需统计的数据。

示例:查询含有“麻黄”的方剂,显示如下。

接下来选择“基本信息统计”,可选择“证候统计”“中医疾病”“药物频次”,以及3.5.2医案统计具体操作同上。

可进行“疗效统计”“症状统计”“药物用量统计”等。

示例:对医案进行“症状统计”,显示如下3.6数据分析系统对医案、方剂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数据分析。

3.6.1医案分析1.证候分析(1)症状排序(2)症状规律基于“规则分析”方法,分析疾病与症状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网络图形式清晰展示。

具体参数设置,请参照下文3.6.2中“组方规律分析”。

(3)症状聚类基于“熵聚类”方法,分析症状之间的关系。

具体操作见3.6.2中“新方分析”。

2.方证分析(1)网络展示:示例:药-证-症网络图注:网络图仅在药物、证候、症状三要素俱全时,方能展示。

“节点阈值”表示一个要素(单个药物、症状或者证候)至少和其它n个要素的要素间的关系。

(2)关键药物通过“节点阈值”的调节,选择合适的关联边数目,找出指定医案中最关键的药物。

操作同上。

(2)关键症状通过“节点阈值”的调节,选择合适的关联边数目,找出指定医案中最关键的症状。

具体操作同上。

3.穴位分析原理及参数设置请参看3.6.2 方剂分析。

3.6.2方剂分析1.组方分析:首先,按下图所示检索条件检索出所需的方剂。

(1)频次统计示例:查询含有“人参”治疗“心悸”的方剂。

首先选择所含药物“人参”,点击“查询”,接着在“中医疾病”一栏中选择“心悸”,点击“在结果中查询”,结果如下所示。

(2)组方规律主要基于关联规则分析,进行数据挖掘。

支默认为“处方数目”的20%,即支持度=20%。

支持度个数=方剂数量X支持度。

可根据实际数据量调节。

点击“用药模式”查看分析结果,如上图。

置“现现的概率为1,即100%。

本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

点击“规则分析”查看分析结果,如下图。

网络展示:直观展示药物间相互关系,提出核心的药物组合。

结果展示如下。

(3)新方分析基于“熵聚类”和“改进的互信息法”进行数据分析。

相关度:惩罚度:2.类方分析(1)相似方剂相似度阈值:越接近1,方剂的相似性越高。

(2)方剂匹配在右侧文本框内输入待匹配的方剂,药物与药物间用英文半角下的分号“;”隔开。

调节所需的相似度阈值,显示结果如下:(3)相似评估评价处方间相似度。

药物与药物间仍用英文半角下的分号“;”隔开。

3.用量分析(1)药味用量点分析评价指定中药临床用量范围。

如图,麻黄在3g,6g,9g 等均有使用,6g时使用频次较高。

(2)药味个数评价指定中药剂量与方药药味数量间的关系。

比如药物“金银花”在全方药味数量为9时,出现频率最高。

(3)药味比例评价指定中药在全方药物总量中所占比例。

如第四章案例举隅《含人参中成药用药规律分析》《制剂的国家标准,它共收录21册,4000余种中成药。

它不仅规范了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也代表了中成药在临床应用的主流。

2009至2011品牌过亿的中成药品种,有近半数来源于本标准。

它为临床药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故对其中方剂进行整理、挖掘和分析,不仅有利于总结疾病的中医防治规律,还可为中药新药的开发利用提供处方来源和研究依据。

本文利用《中药部颁标准》中的数据。

人参R en s hen(P ana x g i n s eng C.A.M e y.)系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常用的传统中药。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认为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人参极为推崇,认为它能"治男妇一切虚症"。

几千年来,由于它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珍稀的野生资源,更使其成为一种名贵药物。

为研究人参在临床的使用现状,本文通过对《中药部颁标准》中含有人参方剂的收集整理,分析其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及常用的配伍组合,采用规则分析对常用的配伍药物进行归类,为人参的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1.方法1.1方剂收集本文从《中药部颁标准》中含有人参方剂进行收集整理,以组成中明确含有“人参”的方剂,其中“生晒参”“人参粉”“人参露”“白糖参”“糖参”“人参芦头”“鲜人参”均为药物“人参”,共得到307个处方。

1.入数据前,由双人负责数据源的审核,以确保数据源的准确。

1.3数据分析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数据分析”模块中“方剂分析”功能,利用系统“数据查询”功能,按指定中药“人参”提取出录入系统的方剂307首。

然后点击相应功能按钮进行数据分析,包括药物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分析(包括聚类分析、提取组合、网络化展示等)。

2结果首先进行统计分析。

2.1统计分析:2.1.1中医疾病:“统计报表系统”-“方剂统计”,以“人参”为条件进行检索,然后进行“基本信息统计”“中医疾病”统计。

具体如下图所示:点击“导出Excel”导出Excel,共包含主治疾病112种,选取其中使用频率较高(频率≥10)的24种疾病,见表1。

表1.含人参方剂中常用的主治疾病Table1.Diseases that Renshen most frequently used中医疾病名称频次中医疾病名称频次不寐64痛经17心悸61带下病17眩晕61咳嗽17遗精45早泄17健忘44腹泻16阳痿43消渴14胸痹34偏枯14月经失调30早衰症13虚劳29血劳11耳鸣28风痱11痹病26怔忡10腰痛18真心痛102.1.2常用药物频次分析接上表,继续进行“药物频次”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