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组织架构调整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分析——以蒙牛乳业为例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分析——以蒙牛乳业为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分析——以蒙牛乳业为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蒙牛乳业积极推行数字化转型,旨在优化企业成本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本文以蒙牛乳业为例,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为其他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企业成本管理、蒙牛乳业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实现创新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从企业运营、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多个方面重新设计和优化企业的运行模式,以实现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
其中,成本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本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以蒙牛乳业为例,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并为其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启示。
二、蒙牛乳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1. 蒙牛乳业的发展历程蒙牛乳业成立于1999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传统的运营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蒙牛乳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以保持竞争力。
2. 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的高效流通和共享,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蒙牛乳业积极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内外部系统的优化和整合,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三、数字化转型对蒙牛乳业成本管理的影响1. 数据化的成本管理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依靠人工统计和计算,存在数据不准确、效率低下等问题。
数字化转型为蒙牛乳业提供了优秀的解决方案。
通过建立并优化数字化数据平台,蒙牛乳业能够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成本数据实时、准确、全面的管理与分析。
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预测,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的成本风险和机会。
蒙牛企业文化大纲(ppt)

三、蒙牛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1、经营理念 2、企业精神 3、企业宗旨 4、蒙牛的使命 5、蒙牛的核心竞争力 6、蒙牛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 7、蒙牛的独特节日 8、蒙牛企业文化综合表述
2、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
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只有精神力量生生 不息。建设企业文化是为了实现蒙牛的使命, 统一蒙牛人的思想、观念、态度、行为和价 值观的导向。
3、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
营造创新氛围,吸引凝聚人心; 激发团队潜能,建设百年基业。
4、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
能够使员工凝聚在一起,引导大家认同公司 的目标,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结 合;培训员工理解公司的政策;调节个人与个人 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公司的之间相互 利益关系。
外在市场环境
企业定位 文化概念
VI BI
MI 理念识别
活动识别 视觉识别
CIS
企业的心 企业的手 企业的脸
3、企业文化的沟通过程:
事
对外 传播多元化
广告宣传 公关活动 公益活动 终端促销 新闻造势
人
对内 理念共识化
理念分享 精神沟通 教育培训 团队建设
物
识别 形象系统化
VI系统建立 VI系统导入与管理
VI环境识别
4、蒙牛企业文化的特征: 两高、两强、三型
两高 两强
目标高:全球乳业的领先者 境界高:以蒙牛事业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为己有 企业文化创新力强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强
三型 学习型、尊重型、竞争型
5、蒙牛的战略目标:
以国际竞争的眼光来制定发展战略,强化学习型 企业文化建设;用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资源, 用5~10年时间,成为中国和世界乳制品专业制造商的 领导者。
蒙牛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案例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也在逐渐的成熟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企业的发展,而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就成为了各行各业所关注的重点。
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完善内部控制,但是山于我国企业本身起步相对较晚,内部控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也是很多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次研究以蒙牛集团为例,针对其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首先阐述了与其相关的概念;其次从该控制环境、活动、监督、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这五个方面对蒙牛集团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现状提出问题,最后针对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望可以为蒙牛集团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控制监督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market economy is also gradually maturing, which to a large extent has promoted the rapid progres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th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How to occupy a favorable position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all walks of lif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internal control. However, because of the relatively late start of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deficiencies in internal control, which is also the main problem faced by many companies, this study makes a deep analysis of its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Firstly, it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Secondly, the status quo of internalcontrol of mengniu group i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 of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activities, supervision, risk assessmen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n put forward the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finally give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in the hope that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Mengniu Group in the aspect of internal control management.Key words:Internal control; Mengniu group; defect目录一、绪论 (1)二、相关概念 (1)(-)内部控制概念 (1)(二)内部控制要素11.内部环境因素 (1)2.控制活动因素 (2)3.风险评估因素 (2)4.内部监督因素 (2)5.信息与沟通因素 (2)(三)内部控制的目的2三、蒙牛集团内部控制现状 (2)(一)蒙牛集团公司简介3(二)内部控制环境现状31.组织结构分析 (3)2.权责分配制度分析 (3)3.内部审计分析 (4)4.人力资源分析 (4)5.企业文化分析 (4)(三)内部控制实施情况41.内部控制制度 (4)2.内部控制内容 (4)3.内部风险评估 (5)(四)信息与沟通5四、蒙牛集团内部控制缺陷 (5)(一)内部控制财务制度不健全51.管理观念落后,一味追求利益 (5)2.财务管理制度欠缺 (5)(二)控制环境不完善61.员工对于企业文化认知不足 (6)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全面 (6)3.组织体系机制不健全 (7)(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71.缺乏独立性 (7)2.监管不力 (7)(四)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71.多风险共同存在 (7)2.欠缺风险控制意识 (8)3.奶源争夺,资源浪费 (8)(五)信息管理模糊8五、完善蒙牛集团内部控制的对策 (8)(-)建立科学合理的控制制度 (8)1.强化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 (8)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9)(二)加强内部环境建设91.加强公司文化建设 (9)2.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9)(三)加强公司财务监督101.加强内部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监督 (10)2.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建设 (10)(四)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11六、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蒙牛企业内部控制会计问题案例研究一、绪论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在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不断提高,并且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牛企业文化手册

七 蒙牛人力资源七步法则
1 经营人心 2 工作育人 3 尊重沟通 4 互补双赢 5 全球竞争 6 超越自我 7 庆祝嘉奖
八 蒙牛基因的三个组成部分
1 学习型企业文化 2 市场化利益机制 3 差异化品牌战略
绿色蒙牛 绿在何方
一绿色策略 二绿色行为 三绿色系统
一绿色策略:
1 挖掘绿:新世纪最稀缺 最珍贵的资源 2 渗透绿:大自然的本色;健康生活第一色 3 倡导绿:资源宝贵;物尽其力;强化蒙牛是草 原的概念;先入为主;深入人心
二绿色行为:
1 眼中绿:统一草原绿为蒙牛基本色 2 身边绿:营造满眼绿色 伸手可及的绿色氛围 3 心中绿:渗透自然平和 包容合作的价值观
• 个人的职业生涯与自我改造紧密相连 • 个人的职业生涯与企业的发展愿景紧密相连 •个人的职业生涯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
三绿色系统:
1 绿色主张: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 2 绿色产品:无污染的奶源;科技领先的产品 3 绿色服务:对消费者高度的责任和绿色关爱 4 绿色环境:纯净的空气 天然的草原
没有哪个时代象现代人这么追求绿色;绿色已成 为现代生活中最稀缺 最珍贵的资源
绿色代表:自然 健康 纯净 无污染 绿色是健康 生活的灵魂;只有绿色才能创造生机与活力 信念和希 望
管理理念—— 科学化 市场化 系统化 人才理念—— 国际化 专业化 品牌化 质量理念—— 产品人性化 标准全球化
4 蒙牛的使命
百年蒙牛;强乳兴农; 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 为提升消费者的健康品质服务; 为员工搭建人生价值的实现平台
5 蒙牛的核心竞争力
以成功经营人心为终极目标;以双赢利益机 制和学习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资源;实 现战略目标的能力
背后的故事,你不知道的蒙牛

Y12112107 谷玮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社会调查报告背后的故事,你不知道的蒙牛——蒙牛公司文化调研诊断报告主要结论一.蒙牛简介蒙牛乳业,是“蒙牛乳业集团”的简称。
其总部,设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
前后四期工程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
公司董事长、总裁牛根生担任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近年来被评为:“第八届内蒙古优秀企业家”;“第四届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奶业优秀工作者”;“2002年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之一)”;“2002年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在“2003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和张瑞敏、柳传志等商业泰斗同时成为25位企业“新领袖”;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4年第二届中国策划大会暨著名策划评选活动中,与张瑞敏、魏家福等8 人获“中国策划最高奖”。
蒙牛乳业,是对赌协议在创业型企业中应用的典型案例。
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蒙牛:1999年1月,牛根生创立了“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
后更名为“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乳业”)。
2001年底摩根士丹利等机构与其接触的时候,蒙牛乳业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创业型企业。
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开曼公司。
2002年9月,蒙牛乳业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公司。
同日,蒙牛乳业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公司。
金牛和银牛各以1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其后设立了开曼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
所投资金经毛里求斯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乳业66.7%的股权,蒙牛乳业也变更为合资企业。
二.发展历程九年时间营业额增长近500倍,其品牌在中国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这就是蒙牛。
从成立时只有1300余万资金无人知晓的小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与伊利集团并肩而立,并称为“草原奶业双雄”。
蒙牛集团财务共享实施效果分析

蒙牛集团财务共享实施效果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日益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财务共享作为一种创新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化、标准化的处理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蒙牛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实施财务共享的效果对于其他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蒙牛集团财务共享实施的效果。
我们将对蒙牛集团实施财务共享的背景和动因进行阐述,揭示其为何选择财务共享作为财务管理的优化手段。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蒙牛集团财务共享实施的具体内容,包括其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过程、实施的关键步骤以及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等。
我们将对蒙牛集团财务共享实施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其对财务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将总结蒙牛集团财务共享实施的经验教训,并探讨其对于其他企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通过对蒙牛集团财务共享实施效果的分析,本文旨在为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推动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蒙牛集团财务共享实施背景蒙牛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自其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持续创新、稳健发展的理念。
随着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蒙牛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管理挑战。
财务管理作为支撑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其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效果。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蒙牛集团各分支机构各自为政,财务数据处理分散,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同时,随着企业对财务信息的实时性、透明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蒙牛集团的发展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蒙牛集团开始寻求财务转型的解决方案。
财务共享作为一种新兴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化处理企业各分支机构的财务数据,提高财务处理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增强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性,成为了蒙牛集团财务转型的理想选择。
蒙牛CRM解决方案研讨会 V1.3

“零售计划和实际执行的差距在增大. 店内执行致命弱点在货架补 货, 通路促销, 和新产品上市…”
(AMR Research, 2009)
单中击国此RT处M编调辑查母:版标主题要样挑式战
公司承认在中国在他们的市场渠道执行上有许多重大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创造
一个可行的多渠道策略,怎样在农村地区建设一批得力的销售队伍,和管理渠道流通
▪ 通路营销/通路营销优化 (TPM/TPO) 始终是 SFA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但是零售执行 已经变得越来越快就像消费品公司本身的发展趋势一样:
▪ 更好地了解客户总部方面对于促销活动的想法,同时将他们重点转移到店内执行。 ▪ 在发展中国家寻求通过技术解决方案的更好地进行零售执行,带来业务增长。这预期着
提升终端销售队伍效能
– 自动化带来的成本节省 – 路线优化
提供终端销售队伍行动/任务的全面管控
– 售点状况的持续沟通和可见性
提升新产品推介
提升每单订 单量
提升促销执行
Sales
提升客户计划合 规执行
埃森哲 © 2012版权所有,注意保密,请勿外传
加快流程速度
贯彻执行最佳实 践
活动/产品高效卖 进
单消击费此 品处行编业C辑R母M版I标T解题决样方式案发展趋势
成本
请指出今天每个挑战的程度:
前两者结合
创造一个有效的多层管理战略
OverallCPG源自CEChina MNC
农村地区销售人员能力 服务成本(例如价值和分配链 每一层的的管理成本)
交付一种积极的端对端客户体验
有效管理多渠道管理战略
在销售渠道的每一层都对买进,卖出和定价 数据有可视性 对农村市场的渗透
批发商/分销商的忠诚度和参与度
蒙牛财务报表分析完整版

报表分析企业中国蒙牛股份有限公司(02319)分组情况组长:周媛组员:李璐孙颖王烨作业分工周媛:公司简介、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李璐:行业周期分析、趋势分析法、杜邦分析法、前景展望与结论孙颖:会计调整、前景展望、排版王烨:宏观分析、波特五力分析目录目录1.背景介绍 (3)1.1公司概况 (3)1.1. 1蒙牛的崛起 (3)1.1.2业务回顾 (3)1.1.3品牌及市场 (4)1.1.4产品简介 (5)1.2 三聚氰胺事件 (7)1.3 特仑苏添加OMP事件 (8)2.战略分析 (9)2.1宏观环境分析 (9)2.1.1.政治方面 (9)2.1.2经济方面 (9)2.1.3.技术方面 (10)2.1.4.社会和文化方面 (10)2.2行业分析 (11)2.2.1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11)2.2.2波特五力分析 (13)2.3蒙牛集团生命周期分析 (16)2.3.1导入期 (16)2.3.2成长期 (17)2.3.2成熟期 (17)2.3.4结论 (18)3.会计调整 (19)3.1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19)3.1.1财务报告的编制基准 (19)3.1.2国际会计准则及财务报告准则变更和修订的影响 (19)3.1.3企业重大会计政策 (19)3.1.4.企业重大会计判断与估计 (21)3.2.报表中反应的危险信号 (22)3.2.1应收票据异常 (22)3.2.2毛利率下滑 (23)3.2.3长期应收款异常 (23)3.2.4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拨备异常 (23)4.财务分析 (24)4.1.趋势分析法 (24)4.1.1 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24)4.1.2会计报表的比较 (24)4.2 比率分析法 (25)4.2.1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25)蒙牛集团财务报表分析2 4.2.2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27)4.2.3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29)4.3 财务综合分析 (30)4.3.1 比较分析法 (30)4.3.2 杜邦分析法 (45)5.前景预测 (46)5.1乳品行业的发展前景 (46)5.1.1乳制品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6)5.1.2乳品行业的发展总体趋势 (46)5.1.3乳品行业发展势下潜藏的机会 (47)5.1.4乳品行业发展趋势下面临的挑战 (48)5.2蒙牛集团未来发展的前景展望 (49)5.2.1奶源建设 (49)5.2.2产品组合 (49)5.2.3品牌形象 (49)5.2.3国际战略 (50)6.结论与投资建议 (51)6.1基于对蒙牛公司品牌效应的分析 (51)6.2基于对同业比较的指标分析 (52)6.3基于对蒙牛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52)6.4基于中粮参股的投资前景分析 (53)6.5基于三聚氰胺、OMP 事件的投资前景分析 (53)1.背景介绍本文主要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对蒙牛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分析,分析的出发点在于:08年三聚氰胺事件和09年特仑苏OMP事件对于蒙牛公司财务的负面影响是否已经消除,从而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牛组织架构调整以往每年到了1月份这个时候,蒙牛各区域已经开始制定下一年的规划,但据一名大区经理反映,今年到现在“还什么都没做”。
从2012年11月开始,蒙牛公司下达通知调整组织架构,重新竞聘上岗。本报获悉,此番调整主要涉及到三个核心部门——常温、低温、冰淇淋合并成一个部门,这对销售体系的员工影响较大。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区经理称,原先每个大区都分别设有大区经理,每个大区经理下边又都有副经理、省区经理,然后还有普通业务人员,现在合并成一个部门,意味着以前常温、低温、冰淇淋、PET(指乳酸饮料等)业务需要四个区域经理而现在只需要一个,少了四分之三的岗位。
合并后所涉及到的众员工有两种结局,一种是接受公司安排的新职位,一种是争取获得公司补偿离开。但对第二种,上述大区经理称目前蒙牛的HR部门并没有提供出相应方案,即按照正常运作方式按工龄数补偿工资。
蒙牛给本报的官方回复是,此次是常低温业务的合并,目标是加强业务资源整合和一线决策速度,是正常的业务调整,并不涉及裁员。不仅如此,蒙牛的人员需求量还很大,仅以销售岗位而言,未来蒙牛就存在1500人左右的缺口。就冰淇淋生产线而言,目前也仍有700人左右的缺口。
有蒙牛内部人士称,“之前一直在做竞聘上岗,肯定有一些人不满。目前只有39个人还没有找到适合的岗位,22个人已经有意向,还有十几个人会失去岗位。这对一个拥有3000人的销售团队来说,不算什么。” 原冰淇淋部门的一名员工表示,关键在于冰淇淋并入常温和低温后不被重视了,不仅仅是北京,是全国性的一个调整,虽然给一些员工安排了新的岗位,但原先在冰淇淋部职位比较高的,调整之后职位和待遇都没有以前好,只能选择走。
尚未获得蒙牛证实的一个消息称,除了销售体系裁撤合并外,牛奶产区也在做人员更替。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农业分析师宋亮称,他特意去向蒙牛证实“裁员”的消息,结果被告知这是个假消息。宋亮说,蒙牛从去年年底开始在内部尝试做很大的调整,这一段时间以来开了很多会。他本人的一个感受就是,蒙牛在2013年会有大动作,想打一场翻身硬仗。
调整之痛 2012年4月,孙伊萍任蒙牛乳业总裁,这位前中粮地产(000031,股吧)和太古可口可乐高管的到来,使蒙牛发生了很多变化,除了狠抓产品质量外,也包括一些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变动。
在孙伊萍担任蒙牛总裁之前,蒙牛的架构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调整,将以产品品类为基础的各产品事业部调整为以产业链架构为基础的各大系统,以促进对全产业链的管控。孙担任总裁后,又为架构做了一些优化调整,包括对全国销售区域的细分和业务整合,也重点加强了对市场能力、品牌重塑、品牌梳理、渠道加强,战略发展等功能部门的力量等。
但正如几乎所有公司架构调整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样,蒙牛的调整对原有利益格局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上述大区经理说,原来的常温、冰淇淋和低温三部各司其职,现在合并到一个部门必然导致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原来各个大区都有各自的常温、冰淇淋和低温奶的负责人,现在合并后,仅大区经理就从原来的30—40人缩减至20人。
常温营销系统一名员工对记者称,三个部门合并后,涉及到的中高层管理职位挺多的。 蒙牛给本报的回复表示:“架构调整后,99%仍用的是蒙牛现有的员工。对于暂时不符合某一岗位要求的人员,也会根据其能力和公司需要做岗位变动等妥善调整。”
但这一方案引起了许多员工的不满。 上述大区经理称,很多大区经理已经在蒙牛工作了十几年,拖家带口,并不愿意被调离,就选择了离开。比如原来负责南方的经理被调到北方,肯定是不愿意的,宁愿薪水低一点选择换一个公司。该大区经理已经决定放弃公司为他更换的新岗位,选择换一家公司。但是,他需要公司给他一个说法,因为他认为实际上是被公司踢走的。
蒙牛HR称是根据去年的业绩等等做出考评,也承诺该大区经理不给降级、职位不变,只是工作地点改变而已。但他想,这怎么可能呢,这个部门已经不存在了,谁知道一年之后呢?
同样正在忙着办理离职手续的还有一名原蒙牛大区经理。他表示,对自己服务了十来年的老东家,还带有不少感情,在过去10年,从未想过会有今天这样一幕,原本还以为会在这家公司干一辈子。
下转27版 上接25版 合并之后,一批员工初步在与蒙牛公司协商,希望能得到合理的“分手费”。他们其中的一位对记者表示,希望蒙牛能像跨国快消公司一样,如果要裁员,也要根据公式计算出应付的赔偿,而不是通过这种方法让员工自己走,这是“中国式裁员”。
本报获悉,原定1月18日大家商量好集体去公司讨说法,但目前这一计划被暂时搁置。大家顾虑到,蒙牛公司会把平时每月薪水的30%预留到年底才发,而这笔钱现在还没有发放。一名已经决定离开的员工对记者表示,“大家都辛辛苦苦了一年,不想该拿的工资还没拿到,就弄僵了。” 风险 这种合并伴随着一定风险。 受访的这位大区经理说,他在食品销售领域这么多年,从没有见到过将几个不同品类部门合并成一个部门获得成功的,伊利曾经尝试过,最后失败了。
“看起来是三个资源的整合,但很明显是把冰淇淋削弱了。”他说。 在蒙牛的业务中,常温是最强劲的,因此常温部门基本没有影响,上述大区经理说,“因为常温部门盘子大、销量大,以后的趋势就是以常温为主。”低温部门和冰淇淋部门则受到很大影响,他举例说,若以10个区域为例,那以后常温占据的大区经理可能就有8个,而冰淇淋只有1个,低温也只有1个。
蒙牛的这些客户经理很清楚,常温奶、冰淇淋和低温奶从来不是一家人,渠道和客户都不一样。调整后的结果是,从12月份的数据来看,冰淇淋的业绩变差了。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以后的考核是大部门整体考核,蒙牛牛奶可以做到300亿~400亿,冰淇淋是30亿~40亿,合并到一个部门,精力、研发等专项工作不可能如单独运作一样精力充沛。比如,牛奶加把劲就带出30个亿了,过去这30个亿是冰淇淋团队的所有贡献,被合并后,冰淇淋就会越来越被压缩,下面的冰淇淋的人渐渐会减少。一个大区下面约设置有七八个省区,据了解目前只有一两个原来冰淇淋的经理还在位,懂冰淇淋销售的专业人士渐渐没有了。
上述大区经理以原先冰淇淋业绩较好的河北区域举例说,省区经理都变成原先卖牛奶的大区经理了。但是冰淇淋和牛奶很不一样,他说,“冬天大家不吃冰淇淋,但牛奶是天天要喝的,一些根据销售牛奶的经验带来的硬性要求很不适合冰淇淋销售。”
对此,河北区域的经销商感受颇深。一位接受采访的河北地区蒙牛冰淇淋经销商表示,“换了大区经理之后变化很大,现在的大区经理根本不懂冰淇淋业务,啥业务开展都特别费劲。”他说,“不需要了解,我就猜到现在的(大区经理)是从牛奶那儿调过来的。带来的都是卖牛奶的方式。”
不仅仅是河北,好几个省区的大区经理都调换成了原先销售牛奶的人员。上述大区经理说,“这种状态下员工心态不稳定,终究会造成质量问题。”
接受本报采访的蒙牛员工均坦承,总裁孙伊萍调整重组的本意不会如此,但决策到下边被执行的时候很难公平公正。目前的格局是,重要岗位几乎都用的是原先牛奶业务的人员,不重要的岗位才任用冰淇淋等别的业务人员。
管理变革 孙伊萍曾对媒体表示,在蒙牛的工作基于两个原则,第一,任何人不会因为改革失去位子;第二,在改革过程中,不会让各个利益方利益受损。但对蒙牛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更换都在逐步进行。
根据孙伊萍的调整,整体上人员明确了岗位、分工进一步明确细化、奖惩也分明了。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农业分析师宋亮称,这势必会触动一些原有利益格局划分。不过,据宋亮了解的情况是基本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冲突,还算平稳。
在管理架构上的一个变化就是,孙伊萍帮蒙牛引进了很多外部的优秀人才。比如她引入了一个原来可口可乐的营销副总。据了解,孙早在当初进入蒙牛时就说过,要让蒙牛学习可口可乐、雀巢这些国际优秀公司的经验。
然而这正是令上文大区经理产生怨言的地方。他说,本来岗位就骤减,还从外边招聘人员进来,对原先的员工影响很大。
据了解,合并部门的同时,蒙牛同时也增加了区域,从原先的10个区域增加到现在20个。 蒙牛公司在回复本报的提问中称,“目前蒙牛副总裁级高管全部在职,同时蒙牛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在职能部门引进了一些外部专业人才,以加强在营销、质量和公共事务的先进管理经验,这些外部人才来源广泛,包括可乐、麦当劳、宝洁公司和百胜,像我们主管品牌的副总裁Jes-per就曾任职于宝洁与爱氏晨曦。目前来自可乐的有三人。”
宋亮还表示,蒙牛原来的区域经理权力都很大,基本就是一个独立的老总,在自己的地盘内做什么、怎么做,都是自己说了算。现在新的架构调整以后,蒙牛的每个区域经理都会和一个集团中高层领导形成一对一的对接,要直接汇报和负责。财务上对大区经理的监管也加严了,奖惩都很明晰。
但蒙牛并不认为这是在对大区经理收权,恰恰相反,“与公司"产地销、销地产"战略布局相匹配,目前我们架构调整正在做的就是对大区进行放权”。蒙牛方面表示,在整个权责体系中,未来蒙牛一定是集成到大区管理,大区成为一个真正发力的地方,以提升其一线反应速度。”
蒙牛内部大调整 向大区放权 2013年01月17日 09:06 中国经济时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记者 练琴 近日,乳业巨头蒙牛传来内部大调整的消息:蒙牛证实已将常温、低温、冰淇淋三大核心部门合并成一个部门。蒙牛乳业[微博]内部人员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蒙牛还有大量人员缺口,因此,此次调整不会裁员,调整旨在向大区放权。
三部门合一 有媒体报道,蒙牛此次对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从去年11月就已开始。有大区经理称三个部门合为一个部门,这意味着以前常温、低温、冰淇淋、PET(指乳酸饮料等)业务需要四个区域经理而现在只需要一个,少了四分之三的岗位。对销售系统员工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