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合集下载

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复杂多变,护理人员在整个疾病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有时病人已经手术数日仍可出现病情突然变化,如能及时发现,综合分析判断,将获得治疗机会。

对病人实施全面护理,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在保全生命的基础上,争取脑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复。

一、病情观察:1.意识护士应了解病人有无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程度;意识障碍的变化。

2.瞳孔瞳孔的变化可提示脑损伤的情况。

正常瞳孔等大等圆,在自然光线下直径3-4㎜,对光反应灵敏。

瞳孔发生变化预示着病情发生变化:(1)伤后一侧瞳孔扩大是颅内血肿的表现。

(2)双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射差,多为脑干损伤。

(3)伤后一侧瞳孔进行性放大,对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提示脑受压或脑疝。

(4)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提示临终状态。

(5)眼球不能外展并复视提示外展神经损伤。

(6)眼球震颤提示小脑或脑干损伤。

3. 生命体征(1)伤后血压上升,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升高,应警惕颅内血肿或脑疝早期。

(2)血压下降,脉搏消失,心跳减弱,呼吸减速不规则,提示脑干功能衰竭。

(3)有枕骨骨折的病人突然发现呼吸变慢或停止,提示枕骨大孔疝的可能。

(4)高热、深昏迷,表示丘脑下部受损。

(5)中枢性高热或体温不升,提示有严重颅脑损伤。

(6)体温正常后又升高,提示有继发感染的可能。

4. 脑疝危象的预防:重度颅脑损伤伴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如出现剧烈头痛或烦躁不安症状,可能为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前期症状,如未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病人可能呼吸骤停、心跳相继停止而死亡。

5. 预防措施:(1)降颅内压治疗,静脉输入脱水剂,暂时缓解病情。

(2)定时观察并记录病人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变化,以掌握病情发展动向。

(3)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高流量氧气吸入改善脑缺氧,降低脑血流量。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包括观察病情、卧位、呼吸道护理和维持营养及体液平衡。

在观察病情方面,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变化快,应严密观察并记录。

意识情况是重要的指标之一,昏睡和昏迷的程度可提示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瞳孔变化也是重要的体征之一,不等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等情况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

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也需要定时测量和记录。

在卧位方面,休克或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而重病脑损伤如无休克则应取头高卧位。

深昏迷者应取侧卧或侧俯卧位,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排出和防止误咽,并定时翻身。

呼吸道护理方面,需要及时吸除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但脑脊液鼻漏者不宜从鼻腔吸痰。

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可用舌钳将舌牵出或放置口腔通气管或气管内插管。

必要时需要早期行气管切开。

维持营养及体液平衡方面,呕吐频繁或昏迷者应禁食,由静脉输液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在急性期,应限制液体和钠盐的摄入量,成人每天的输入量不应超过1500-1000毫升。

输入速度应缓慢而均匀,每分钟约15-30滴,以防止脑水肿加重。

昏迷时间较长的患者可以使用鼻饲。

脱水治疗常用于治疗脑水肿、抢救脑疝和呼吸衰竭等危急病人。

常用药物包括20%甘露醇、25%山梨醇和50%葡萄糖溶液。

不应单独使用50%葡萄糖溶液,对于心、肾功能不良或血压过低的患者,脱水疗法应禁用。

长期或多次使用脱水剂的患者应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冬眠低温疗法常用于治疗危重病人。

常用冬眠合剂包括Ⅰ号合剂和Ⅱ号合剂。

在使用冬眠药物前,应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按照医嘱将冬眠药物加入5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进行静脉注射。

使用冬眠药物30分钟后,患者进入冬眠状态,才能开始物理降温,以避免阻寒冷刺激引起反应。

在注射冬眠药物后,半小时内不应翻身或移动患者,以防体位性低血压。

在冬眠期间,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加强基础护理。

停止冬眠降温治疗时,应先停止物理降温,然后逐渐停用冬眠药物。

重症颅脑损伤不同阶段病情的观察与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不同阶段病情的观察与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不同阶段病情的观察与护理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中、晚3个阶段病情的特点,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

方法回顾6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出现颅内迟发血肿、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肾功能衰竭、窒息、尿崩症等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时间。

结果早期出现的并发症:颅内迟发血肿15例(15/15),尿崩症15例(15/15),窒息3例(3/3),死亡13例(13/16);中期肺部感染30例(30/38),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肾功能衰竭2例(2/3),死亡2例(2/16);晚期出现营养不良1例(1/1),死亡1例(1/16)。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

但是每个阶段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针对性观察,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有效的采取医疗和护理措施,有助于避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重症颅脑损伤;不同阶段;病情变化;护理措施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护理量大,致残率高,有报道其死亡率高达30%~60%[1]。

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是护理环节中最重要的内容,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可是,在临床工作中,往往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亚低温状态下的护理观察,使患者失去及时治疗的时机。

我们提出阶段性针对护理的概念,使护理人员明确在不同阶段护理、观察的重点,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针对性采取医疗和护理措施,有助于避免/减少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0月我院收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3例,死亡16例,死亡率25.4%。

男48例,女15例。

年龄18~67岁。

车祸伤36例,坠落伤12例,打击伤11例,摔伤4例。

GCS<3分15例,GCS:3~8分48例。

急性硬膜外血肿16例,急性硬膜下血肿15例,脑内血肿10例,广泛脑挫伤和弥漫性轴索损伤12例,原发脑干损伤10例。

颅脑损坏病患的临床护理观察综述

颅脑损坏病患的临床护理观察综述

颅脑损坏病患的临床护理观察综述颅脑损坏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其危害很大,严重的颅脑损伤可能致使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对于颅脑损坏病患来说,病情严重,护理非常关键。

本文将对颅脑损坏病患的临床护理观察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护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颅脑损坏的病因与症状颅脑损坏的病因包括剧烈撞击、坠落等外伤,也包括缺血缺氧、脑血管疾病等内在因素。

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昏迷、恶心、呕吐等,也有的会出现记忆丧失、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表现。

二、颅脑损坏病患的护理原则1.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颅脑损坏病人,呼吸道阻塞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抬高病人头部、使用呼吸器等手段来维持病人呼吸道的畅通。

2.保持血压平稳:颅脑损坏患者血液压力的升高或降低都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控制颅内压力:颅脑损坏患者的颅内压常常升高,从而导致患者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死亡。

为此,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头位调整、使用利尿剂等手段控制患者的颅内压力。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颅脑损伤患者常常出现出汗、呕吐等情况,会导致患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情况,并积极进行补充。

5.预防感染:颅脑损伤患者抵抗力较弱,很容易感染,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采用无菌操作,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患者感染的机会。

三、颅脑损伤病患的临床观察重点1.意识状态: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状态常常变化,护理人员需要全天候观察患者的意识,如患者呼之即醒则表明意识障碍较轻,反之则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治疗。

2.瞳孔变化:颅脑损伤患者的瞳孔变化常常表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一侧瞳孔扩大、缩小或有反应迟钝等,都需要及时进行观察和记录。

3.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颅脑损伤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多样,如肌力减退、感觉障碍、见证异常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记录。

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编辑版ppt
11
专科护理
❖ (一)病人出现头痛剧烈,呕吐加剧,意识障碍进行加重,提示病情恶 化等典型变化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做好术前准备。
❖ (二)急诊入院诊断明确且有手术指征,立即做术前准备,如禁食、剃 头、配血、皮试。
❖ (三)对于躁动病人注意安全保护。 ❖ (四)不轻易使用止痛剂,保持病房安静,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情绪
告医生,必要时做好手术前准备。 (五)对颅内压升高、癫痫发作、昏迷及危重患者,
协助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定时翻身,改善局部 循环。
编辑版ppt
7
专科护理
(一)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的变化。中 脑损伤主要观察病人意识变化。桥脑损伤要观察病人的呼吸 节律。延髓损伤主要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
稳定。 ❖ (五)术后要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0~300,不可过多移动患者,
以免造成颅内压不稳定,对烦躁不安、不合作的患者,应及时报告医生, 按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及降压药和脱水剂。 ❖ (六)血肿腔引流管者,妥善固定管道,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 量、性质、颜色等并做好记录,严格无菌操作。 ❖ (七)血肿腔引流管1-3天拔出,病情稳定早起下床活动,肢体功能障碍 行康复训练。
稳定。 ❖ (五)术后要绝对卧床休息,头低脚高位,不可过多移动患者,以免
造成颅内压不稳定,对烦躁不安、不合作的患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按 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及降压药和脱水剂。 ❖ (六)钻孔引流术后的病人,应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等并做好 记录,还应观察引流袋的位置,引流是否通畅,严格无菌操作。 ❖ (七)昏迷病人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保持护理道通畅,及时吸痰, 必要时尽早行气管切开,肢体功能障碍行康复训练
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输 液。

重型颅脑损伤的观察和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观察和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与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伤情越重,恢复难度越大,预后越差。
年龄与基础疾病
年龄越大,基础疾病越多,恢复期可能越长,预 后可能较差。
并发症
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会影响恢复,影 响预后。
随访建议
定期复查
建议在伤后1个月、3个月、半年和1年进行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
关注认知和情感问题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交通事故、跌落、暴 力打击等。
病理生理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受到压迫或损伤 ,导致颅内压升高、脑组织缺血缺氧 、脑水肿等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抽搐、偏瘫等症状。
诊断
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头颅 CT、MRI等)进行诊断。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瞳孔反应
观察瞳孔对光反射是否灵敏,以及 对疼痛刺激的反应。
瞳孔变化的意义
根据瞳孔变化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和预后,如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 射消失等征象时,提示病情严重。
生命体征观察
体温
监测患者体温是否正常,重型 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体温调 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高热或
低温。
脉搏
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和强弱 ,了解循环系统的状况。
02
观察要点
意识状态观察
01
02
03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是否清醒,是否 能正确回答问题,是否有 嗜睡、昏睡或昏迷等情况 。
意识障碍程度
评估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 ,判断是否为重型颅脑损 伤。
意识变化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 ,如是否出现好转或恶化 ,并记录时间、症状和体 征。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常导致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

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将详细介绍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是颅脑损伤护理的关键。

通过呼唤、刺激等方式评估患者的反应,判断其意识水平是清醒、嗜睡、昏迷还是模糊。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射等,这对于判断颅脑损伤的程度和病情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生命体征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脉搏和呼吸的变化可能反映颅内压的改变,血压的波动则需要警惕是否有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还需留意患者的头痛、呕吐等症状。

头痛加剧或频繁呕吐可能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二、体位护理患者的体位对于颅脑损伤的恢复有着重要影响。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将患者头部抬高 15-30 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对于昏迷患者,应采取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三、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的重要环节。

及时清除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呕吐物和血块等。

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给予吸氧。

定期为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便于咳出。

对于无力咳痰的患者,要进行吸痰操作,但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四、饮食护理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

在患者昏迷或不能经口进食时,可通过鼻饲给予营养。

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鱼汤等。

鼻饲时要注意食物的温度、浓度和速度,避免引起呛咳、反流等。

当患者病情好转,能够经口进食时,应从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普食,但要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五、管道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常需要留置各种管道,如导尿管、引流管等。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目的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方法通过对56例颅脑外伤患者定时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的变化,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早期治疗。

结果56例患者中46例恢复良好,5例轻度残疾,1例重残,4例死亡。

结论严密认真仔细的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观察;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按GCS昏迷分级法3—8分,且伤后昏迷在12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

是外科创伤中最严重的一种损伤,病死率高達70%~80%[1]。

多发青壮年,其预后与护理有直接的关系。

护理颅脑损伤患者要求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专业素质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地对病情进行判断和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预后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本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将对这些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重型颅脑损伤病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龄11~70岁,平均38岁;脑挫裂伤20例,硬膜外血肿16例,硬膜下血肿1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3例,脑疝患者3例;其中41例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0例行钻孔引流术,11例行气管切开术,保守治疗5例。

1.2结果采用GCS预后评估标准,56例患者中治愈48例,死亡4 例,2例仍行气管切开呈昏迷状态,有不同程度后遗症2例。

2病情观察2.1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降低颅脑损伤死亡率的关键。

患者的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改变是早期诊断颅内血肿的关键。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除了了解有无意识障碍,还应注意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射的灵敏度及两侧是否对称、边缘是否整齐。

出现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提示脑疝的可能;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如:颅内高压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脉搏和呼吸变慢即“一高二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 I NESE GEN ERA L U RSI N NG , c o r, O t be 201 o . .1 C 0 V 1 8 No 0
颅脑 损 伤病 人 的病 情观 察 与护 理
魏青春
关键词 : 脑损伤 ; 理 ; 颅 护 健康 教 育
2 4 肢 体 活动 情 况 .
注 意 观 察 有 无 自主 活 动 , 动 是 否 对 称 ; 活
收缩 , 低脑血流量 。 降
损伤病人 , 据他们不 同的临床表现 , 取具体 的护理措施 , 根 采 通
过 精 心 护 理 , 得 良好 的 效 果 。 取 1 临床 资 料
本 组 病 人 , 1 2例 , 4 男 3 女 8例 ; 龄 3岁 ~ 6 年 8岁 ; 祸 10 车 1 例 , 落伤 4 例 , 他 2 坠 6 其 4例 。 本 组 均 有 昏 迷 史 , 痛 呕 吐 12 头 6 例 , 孔散大 4 例 , 性 脑脊液 、 鼻漏 3 瞳 6 血 耳 3例 , 体 束 征 阳 性 椎
2 病 情 观 察
液 量 不 宜 过 多 或 过 快 , 免 加 重 脑 水 肿 与 肺 水 肿 。 长期 昏迷 病 以 人 采 用 鼻 饲 供 给 营 养 , 予 高 蛋 白 、 热 量 、 维 生 素 和 易 消 化 给 高 高
的流 质 饮 食 , 物 量 由少 到多 , 每 次 5 ~ 1 0mL开 始 , 食 从 0mL 0 适 应 后 增 至 2 0mL 2 0mI, h 3h1 , 日总 量 15 0mL 0 ~ 5 2 ~ 次 每 0 ~
卧位 , 以利 于 口腔 内分 泌 物 或 呕 吐 物 排 出 , 持 头 与 脊 柱 在 同 一 保
直 线 上 , 部 过 伸 或 过 屈 均 会 影 响 呼 吸 道通 畅 以及 颈 静 脉 回流 , 头 不 利 于 降低 颅 内压 , 躁 不 安 病 人 加 床 档 , 防 坠 床 。 烦 以 3 12 鼻 管 吸 氧 持 续 或 间 断 吸 氧 , 改 善 脑 缺 氧 , 脑 血 管 .. 可 使
示意识 清楚 , 8分 以 下 为 昏 迷 , 低 3分 , 数 越 低 表 明 意 识 障 最 分 碍 越 严 重 【 。意识 障碍 出 现 的迟 早 和 有 无 继 续 加 重 , 作 为 区 】 ] 可 别 原 发 性 和 继 发性 脑损 伤 的 重要 依 据 。部 分 病 人 人 院 时 意 识 清
文 献 标 识 码 : C
25 其他 .
3 护 理
观 察 有 无 脑 脊 液 耳 漏 、 漏 , 吐及 呕 吐 物 的性 质 , 鼻 呕
d i 1 . 9 9 jis . 6 4— 7 8 2 1 . 0 0 4 o : 0 3 6 /.s n 1 7 4 4 . 0 0 3 . 4
有 无 剧 烈 头 痛 或 烦 躁 不 安 等 颅 内压 升 高 表 现 或脑 疝 先 兆 。
3 2 急性 期 护 理 .
病 人 急 症 人 院立 即 选 用 B 静 脉 留 置 针 建 D
立 静 脉 通 路 , 病 人 头 痛 、 吐 、 孔 散 大 , 光 反 应 差 , 快 速 如 呕 瞳 对 应
静 脉 输 注 2 甘 露 醇 1 5mL, 0ri 1 i O 2 1 n 5 r n内滴 完 ; 克 病 a a 休
为重 型 。我 科 于 2 0 0 9年 2月 一 2 1 O O年 2月 共 收 治 1 0例 颅 脑 8
311 体位护理 ..
颅 内压 增 高 和 颅 脑 手 术 后 清 醒 的病 人 抬 高
床 头 1 。 3 。以利 于脑 静 脉 回流 , 轻 脑 水 肿 。 昏迷 病 人 取 侧 5~ O , 减
有 无 瘫 痪 以 及 瘫 痪 的 程 度 等 。若 出现 以 下 情 况 : 伤 后 无 偏 瘫 ①
而 观 察 中继 发 偏 瘫 ; 伤 后 有 轻 度 偏 瘫 而 后 逐 渐 加 重 , 表 示 有 ② 均 颅 内血 肿 的可 能 , 立 即通 知 医生 。 应
中 图 分类 号 : 4 3 6 R 7 .
2 00 L。 0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 意识状态 .
意识 障碍 是 脑 损 伤 病 人 最 常 见 的 症 状 之 一 , 它
反应 脑 损 伤 的程 度 。传 统 方 法 分 为 清 楚 、 糊 、 昏迷 、 模 浅 昏迷 和 深 昏迷 5 。现 临 床 上 采 用 G S昏 迷 评 分 法 对 意 识 障 碍 进 行 级 C 评估 , 评定 睁 眼 、 言 、 动 反 应 , 者 得 分 相 加 最 高 1 分 , 即 语 运 三 5 表
文章 编 号 :6 4 4 4 (0 0 1 C一 7 2 0 1 7 — 78 2 1 ) 0 28 — 2
3 1 一 般 护 理 .
颅 脑 损 伤 病 人 的 伤 情 轻 或 重 , 时 在 受 伤 短 时 间 内 难 以 判 有 断 。 因为 颅 脑 损 伤 后 , 情 变 化 多 端 , 状 与 体 征 也 随 之 演 变 , 病 症 接 诊 或 入 院 时 意识 清 楚 , 诊 属 轻 中 型 的 病 人 可 能 突 然 昏 迷 转 初
损 伤有 意识 障碍 和 开 颅 术 后 的 病 人 2d 3 或 d内一 般 应 禁 食 , 给
予 补 液 , 后 3d内 , 日静 脉 输 液 量 15 0mL 20 0 mL 输 伤 每 0 ~ 0 ,
伤2 8例 , 挫 裂 伤 1 2例 , 他 l 例 。开 颅 手 术 4 脑 2 其 2 8例 , 守 治 保 疗 1 2 , 管切 开 1 3例 气 6例 , 愈 1 2例 , 转 4 例 , 亡 1 治 1 好 9 死 9例 。
6 2例 , 四肢 软 瘫 2 3例 。颅底 骨折 4 例 , 内血 肿 5 3 颅 8例 , 干损 脑
3 13 饮 食 与 补液 轻 型 与 中型 伤 病 人 , 后 观 察 J , 病 .. 伤 2h 如
情 无 加 重 , 呕 吐 , 酌 情 进 饮 食 、 量 多 餐 , 渐 增 加 ; 型 脑 无 可 少 逐 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