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

合集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2 2 观 察 瞳 孔 .
由于 病 变 累及 体 温 调节 中 枢 发 生 中 枢性 高 热 , 温 高 达 体 3 ̄4 C, 8 0 高热 使 机 体 新 陈 代 谢 加 快 , 加重 脑 缺 氧 . 而加 重 从 脑水肿 , 重威胁患 者生命 , 严 降温 可使 脑 细 胞 耗 氧 量 减 少 , 有 利 于脑细 胞恢 复 , 常采 用 物理降 温, 其 头部 置冰 袋 . 故 尤 冰 帽 , 使用颅脑降温仪 。 或
3 4 并 发 症 的 预 防及 护 理 .
① 积 极 创 造 一 个 良好 的就 医环 境 , 为减 少 室 内空 气 的污 染 , 门窗遮挡 , 量 减少人 员流动 。 室定时开窗通风 , 将 尽 病 严 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 。 皮肤护理 : 铺要保持清洁干燥 , ② 床 整 齐 , 皱摺 , 1 2 时 翻身叩背一 次, 身时动作要轻 柔。 无 每 ~ 小 翻 避免拖拉或用力过猛 , 于消瘦患者, 对 受压处可垫以水袋。 ◎ 泌尿 系 护 理 : 续 导 尿 患 者 , 加 强 会 阴 部 护 理 , 为 患 者 早 持 应 并 期 行 膀 胱 训 练 , 短 导 尿 时 间 和 降 低 泌尿 系 感 染 率 。 加 强 缩 ④ 口腔 护 理 : 型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 反 射 迟 钝 或 消 失 , 重 咽 口鼻 分 泌 物 积 聚 , 引 起 感 染 , 认 真 做 好 口腔 护 理 , 日生 理 盐 水 棉 易 要 每 球 擦洗 口腔2 , 次 以保 持 口腔 清 洁 。 康 复 期 的 护 理 年 人 ⑤ 老 重型颅脑损 伤后 。 引起偏 瘫和失语 , 期行康复训 练可 以 易 早 改 善 和 增 加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 强 肌 肉力 量 , 士 每 天 到 床 前 增 护 指导 和 帮 助 患 者 主 动 和 被 动 训 练 , 据 患 者 的 耐 受 情 况 循 序 根 渐进 , 终 达 到 康 复 的 目标 。 最

重症颅脑损伤不同阶段病情的观察与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不同阶段病情的观察与护理
d i a- e r e nt s t a g e s o f d i s e a s e
s oⅣG L / me i Do n ni n g Z NG ⅣG J i a n  ̄u
D e p a r t me n t o f N e u r o s u r g e r y , Wa n g j i n g Ho s p i t a l o f C h i n a A c a d e m y o f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l a S c i e n c e , B e i j i n g 1 0 0 1 0 2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1 0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f e a t u r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e v e r e c r a n i o e r e b r a l i n j u r y i n t h e e a r l y , mi d d l e a n d
f i n a l s t a g e s o f d i s e a s e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n u r s i n g q u a l i t y a n d r e d u c e mo r t a l i t y b y t a k i n g s p e c i f i c n u r s i n g me a s u r e s .
2例( 2 / 3 ) , 死亡 2 例( 2 / 1 6) ; 晚期 出现 营养不 良 l 例( 1 , 1) , 死亡 1 例( 1 / 1 6 o 结论 重 型颅脑损 伤病情重 , 变化快 ,

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1 观 察 1.1 意识 :是 人体 生命 话动 的外在 表 现 ,反 映 大 脑
皮层 的功能 状态 。意识 变 化是病情 轻重 及颅 内压增 高 程度 的重 要标志 之一 。 1.1.1 意 识 的分 :分 为 ① 清 醒 ;② 嗜 睡 ;③ 浅 昏 迷 ;④ 昏迷 ;⑤ 深 昏迷 。
参 考 文 献 :
[1]王海燕 .肾脏病学[M].第 2版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1996,876
— 877
[2 J胨告廷 .薜赛翠 .最新国内外疾 病治疗标准 :M]北京 :学 院出版 社 1999,581—584 (收 稿 甘鹅 :2001.10-24)
颅 脑 损 伤 的观 察 及 护理
维普资讯
第 l7卷 第 1期 2O02年 3月
川 北 医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NORTH SICHIJAN M EDICAL COI.LEGE
V .17,h'o.1 Mar 2002
严格控 制钠 盐摄 人 ,一 般每 日钠 的摄 人量 为 2—4 g。 蛋 白质 的摄 人应 根据 肾功 能损 害程 度而 限制 。水 的 摄 人 24小时 出 人量差 值控 制在 500 ml以内 ,若超 出 这 一 范围给 予补 液或 利尿措 施 。 4.4 药 物 毒 副作 用 的 观察 及 防 治 :① 消 化道 症 状 : 观察患 者有 无恶 心 、呕 吐 、腹 痛 、腹胀 、呕 血及黑便 等 消化系统 症 状 。在激 素冲击 治 疗时 可预 防使用保 护 胃粘膜 药物 及镇 吐剂 。②水 铺潴 留 ,血压 升高 :在使 用 激素 的第一 周 内有可 能 出现 水 肿较 前 加 重 ,应 密 切监测 体重 、血 压 、尿量 ,并 有效 采 取 降 压 利 尿治 疗 手段 ,避 免 急性左 心衰 竭 。③ 骨质疏 松 :绝 经期妇 女 更 易 发生 ,护 理 患者应 注意 安全 ,防 止骨折 发生 。钙 片应 嚼服 ,告之患 者摄 人含钙 量 高 的食物 ,指导 患者

颅脑损伤患者夜间病情观察与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夜间病情观察与护理
家庭角色。在此种情况下 , 如果没有较强 的责任心 , 的道德 脑干损伤 的患 者生命 体征变 化较 大 , 往高 热 , 予物理 降温 , 良好 往 应 修养及 自制力 , 就很容易忽视对患者的观察 , 特别是一些 细微 的 并严 密观察病情变化 。重症脑挫伤患者病情重 , 发症多 , 并 随时
维普资讯

9. 8
华北 煤炭医学 院学报
20 07年 1 月第 9 卷第 1 期
J ohCi o e c oee 07Jna ,() r h a a M d a Clg 0 aur 9 I Nt n C l il l 2 y
定,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制订活动计划, 通过监测症状和心 率, 指导协助患者活动; ③患者排便时会有专业护理员在旁边指 导帮助, 避免过度用力而发生意外 ; 对于 3 天未排大便、 既往有
C U期 间, 面地 服务利 于护士经 常与 患者 沟通 , C 面对 了解患 者
参 考文献
[ ] 杨 跃进. 性心 肌梗 死 的理想 再灌 注治 疗.04心 脏病 学 实践 1 急 20 [ ]北京 :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0 .5 2 429 0 [] 马长生.03 2 20 欧洲心脏病学会 s T段抬高心 肌梗死治疗指南解读.
时间就是生命” 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人; 提高 C U护士的专业 C 理论水平, 加强专业技能的提高, 加强医护配合, 及时、 仔细地观 察A I M 的病情发展演变 , 做好对患者的护理, 对有效地控制病
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为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起到重 便秘史 、 有并发症的患者及时给予缓泻剂, 排便前给予通便剂, 情, 并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 同时做好各种急救措施; ④在 要作用 。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常规护理
病房环境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空气流 通,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
境。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饮食偏好和营养需 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 证营养充足。
皮肤护理
定期翻身、按摩皮肤,防止压 疮等皮肤问题的发生。
大小便护理
保持大小便通畅,及时清理排 泄物,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的发生。
避免剧烈运动
出院后应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 头部和颈部的剧烈运动。
避免情绪波动
出院后应避免情绪波动,以免引 起血压波动和加重病情。
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重型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包 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治疗期 和康复期。
自我护理技巧
做好心理护理
安抚患者情绪,减轻紧张和焦虑。
体位护理
将患者床头抬高30°,以利于静脉回流, 降低颅内压。
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降低颅内 压的药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和窒息 。
脑疝的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和生命体 征变化,以及头痛、呕吐等症状,判 断是否出现脑疝。
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药物使用
出院后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出院后应继续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 不要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
饮食调整
休息与活动
出院后应注意调整饮食,尽量选择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 物。
出院后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 劳累和剧烈运动。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与病情观察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与病情观察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与病情观察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的直接或间接打击,导致脑组织受损及相关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在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时,有几个要点需要特别注意,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重要的护理要点1.确保患者的安全: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会出现意识障碍、运动协调障碍等症状,容易发生跌倒或其他不慎事故。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安全,及时清除障碍物,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2.保证良好的呼吸通畅:脑损伤可能导致呼吸中枢受损,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呼吸情况,必要时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3.保持适宜体位: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来说,正确的体位是十分重要的。

侧卧位可减少颅内压,防止窒息,同时保持口鼻部通畅。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头部要保持在中立位或轻度后倾位,避免颈椎过度屈曲。

4.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经常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等。

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伴有脑水肿和脑压增高,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液体的摄入量,以防止出现水肿加重和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6.定期翻身和肢体被动活动:对于长期卧床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避免压疮发生。

同时,进行肢体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

二、病情观察要点1.意识水平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水平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护理人员需要每日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并观察出现意识改变的迹象,如昏迷、嗜睡、烦躁等。

2.瞳孔的观察:瞳孔的变化可以反映颅内压的变化。

护理人员需要观察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应等情况,并及时记录。

3.呼吸状态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状态常常不稳定,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和深浅的变化。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突然停止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4.肢体运动功能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肢体运动的障碍,如瘫痪、肌张力异常等。

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t n n t o a .cmpi t nrt a dmot i aedf rn ew ss t t a ys nf a t( a e t l ghf s y o l a o a n r ly rt ie c a t i cl i i cn P<0 0 ) C n ls n i ert is e t ci e at e a s l gi i . 5 . o cui n ga d o t e
【 关键词】 颅脑损伤 ; 危险性评估 ; 护理评价研究
O sr t nadnri a fru acba jr ai t bev i n us gcI o t m t ri i uypt n ao n e a i n. es Z a Yog i(eodLn qay Dsi f hnd f i unPoic epe opt ,118,hn ) ho n —bn Scn ogun i ir t C eguo Sc a rv eP olgH sil6 00 C ia tc o h n a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的 病 情 观 察 与 护 理
赵 永 彬
(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人 民医院 6 00 ) 1 18
【 摘要】 目的 : 探讨综合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 1 将 2 0例患者 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 ,
每组 6 o例。基础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 , 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 医学 、 心理 、 康复结合 的综合护理方法。 比较 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 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结果 : 2组患者住院时间 , 并发症发生率 和死 亡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 ) .5 。结论 : 综合护理对颅脑损 伤患者康复有很大作用 , 值得临床推广 。

重症颅脑损伤病情观察与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病情观察与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病情观察与护理重症颅脑损伤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术前的观察与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在护理工作中稍有疏忽,就会影响医生对病人及时有效的处理,失去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现对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男62例,女18例;年龄16.5—52岁,平均38.5岁;开放性颅脑损伤17例,硬膜外血肿14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27例,多发性血肿17例,后颅窝血肿5例。

55例行气管切开,经救治71例治愈出院,治愈率88.75%,9例死亡,死亡率11.25%。

2 病理体会及观察2.1早期的呼吸道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由于颅内压的增高或应激因素,多数都会发生呕吐及消化道出血,加上多数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而导致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所误吸,所以,在患者入院初期一定要及时消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及血凝块,取出义齿,使头偏向一侧,如有舌后坠,应用舌钳拉出,并于口腔放置通气道,如有呼吸窘迫或者发绀出现,要立刻报告医生尽早行气管切开,为进一步救治争取时机。

2.2吸痰护理2.2.1正确的吸痰方法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每隔15min吸痰一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负压不超过300mmHg(40kPa),插管深度以20—40cm为宜,将吸管曲折,阻断负压,待插到需要深度时,在缓慢放开,慢慢上提,左右旋转,边退边吸,动作轻柔,避免造成气道黏膜损伤;对于颅底骨折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禁止从鼻腔吸引,以免加重颅底损伤和大量脑髓积液漏出及大量出血。

2.2.2吸痰时注意监测呼吸、心率和血压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数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气管正常反射消失,当吸痰过程中吸管刺激到气管隆突时,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呼吸骤停,所以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吸痰时,要同时监测心率、呼吸和血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病情的观察•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时可能发生脑疝,因此对病情观察就极为重要•若不及早发现异常变化,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就会危及病人的生命。

护士应该在掌握颅脑损伤病人受伤机制和病情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观察及时发现.赢得抢救时机。

无论病情轻重,急救时就应该建立观察记录单, 观察及记录间隔时间,根据病情决定,每15 min至1 h-次。

有条件情况下,采用床边监护仪实施24 h连续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待病情相对稳定后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观察内容主要包括: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情况。

意识状态・目前临床上通常将意识状态分为4级:1 •清醒:是指对外界刺激反应正常,各种生理反射存在,能正确回答问题.嗜睡:是指在足够的睡眠时间以外,仍处于睡眠状态,对周围事物淡漠,对环境识别能力较差,各种生理反射存在,但较迟缓,对物理刺激有反应,唤醒后可以回答问题,但合作欠佳;3.朦胧或昏睡:是指病人轻度意识障碍,定向力部分降低,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瞳孔、角膜及吞咽反射存在,倦卧或轻度烦躁,能主动变换体位,对检查不合作,呼之能应”不能正确回答问题;4.昏迷:是指病人意识完全丧失,运动、感觉和反射功能障碍、不能被任何刺激唤醒。

•昏迷分为三度:轻度、中度和重度:(1轻度昏迷:意识迟钝,反复呼之偶尔能应,但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对强烈疼痛刺激有逃避动作,深反射存在;(2中度昏迷:意识丧失. 常有躁动,强烈疼痛刺激反应迟钝,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减退或消失、角膜和吞咽反射尚存在;(3深度昏迷: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应,深浅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和吞咽反射均消失,四肢肌张力消失或极度增强。

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评分•国际上均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方法判断病人意识状态。

它是从病人的睁眼、语言、运动三项反应情况给予记分,总分15分。

GCS 14“2分为轻度损伤J 1~9分为中度损伤,8~ 4分为重度损伤,且预后极差,3分以下罕有生存。

在临床护理观察过程中,要坚持连续动态地观察病人的意识变化。

例如:在深昏迷病人口腔护理时出现吞咽反射•提示病情好转。

相反,清醒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或嗜睡•提示病情恶化,有出现颅内高压的可能。

颅脑手术的病人清醒后再次出现意识障碍、要考虑是否有颅内出血。

生命体征监测1.体温监测:伤后早期.由于组织创伤反应,可出现中等程度发热;若损伤累及间脑或脑干,可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出现体温不升或中枢性高热;伤后即发生高热,多系视丘脑下部或脑干损伤;伤后数曰体温升高,常提示有感染性并发症。

2.呼吸监测:当呼吸困难时频率、节律、幅度都发生改变,可表现为发组、鼻翼翕动、肋间隙下陷、呼吸浅而急促。

当脑疝发展到中期,呼吸深而慢,而到了晚期出现潮式或叹息样呼吸。

3.脉搏监测: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

脉率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高热时较快,脑疝发生时无论小脑幕切迹疝或枕大孔疝,早期脉搏有轻微减慢,而到了中期慢而有力, 晚期则快而弱。

4.血压监测:颅脑损伤初期血压可以下降,当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时,表示颅内压增高症状。

此时容易发生脑疝。

脑疝初期、中期血压短暂升高,而到了晚期,可因生命中枢衰竭而血压下降。

神经系统体征神经系统体征有定位意义:原发性脑损伤引起的局灶症状,在受伤当时立即出现, 且不再继续加重;继发性脑损伤引起的则在伤后逐渐出现。

瞳孔和锥体束征对于颅脑损伤有重要临床意义。

•—、瞳孔变化正常瞳孔大小为2〜3 mm,两侧等大、圆形、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应灵敏。

这对判断病情和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危象如小脑幕切迹疝非常重要。

瞳孔异常变化可因动眼神经、视神经以及脑干部位的损伤引起。

观察两侧睑裂大小是否相等,有无上睑下垂,注意对比双侧瞳孔的形状、大小及对光反应。

•双侧瞳孔极度缩小、深昏迷和双侧锥体束征阳性•提示脑桥损伤;双侧瞳孔散大, 光反应消失伴去大脑强直.提示中脑损伤;当病人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伴有深昏迷,呼吸异常(或停止,体温下降(或测不出,多为严重脑干伤或为临终前表现;伤后逐渐出现进行性一侧瞳孔散大、伴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对侧肢体瘫痪,是颛叶钩回疝的典型表现,常提示幕上颅内血肿,亦可为脑水肿或脑肿胀所致;眼球不能外展且有复视者,多为展神经受损;双眼同向凝视提示额中叶回后分损伤;眼球震颤常见于小脑或脑干损伤;观察瞳孔异常时,需了解是否用过药物,如吗啡、氯丙嗪能缩小瞳孔,阿托品、麻黄碱等能使睦孔散大二、锥体束征严密观察肢体肌力、肌张力,并结合有无感觉障碍及病理反射等进行综合分析。

颅脑损伤伴四肢伤者并非少见,单肢活动障碍在排除骨折、脱位或软组织伤后, 需考虑对侧大脑皮质运动区损伤;伤后立即出现一侧上下肢运动障碍,多系对侧原发性脑损伤所致;如伤后一段时间才出现单侧肢体运动障碍,且进行性加重,应该考虑小脑幕切迹疝使大脑脚受压、锥体束损害所致。

二、其他观察•(一肢体运动:一侧额叶脑挫裂伤可引起对侧上下肢程度不等的瘫痪。

如损伤发生在深部靠近内囊处,则可引起*三偏”症状,即对侧偏瘫、偏言和偏身感觉障碍。

大脑皮质受刺激可致一侧或两侧肢体的抽搐。

(-、颅内高压:颅内高压引起的呕吐与进食无关,呈喷射状。

•(三、脑脊液漏:脑脊液漏是颅底骨折的典型临床表现。

•(四、应激性溃疡: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高•其主要表现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它可归因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上消化道血管痉挛、胃黏膜糜烂出血。

(五、泌尿系统损伤: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出现血尿•应考虑合并泌尿系统损伤或甘露醇、磺胺喘唳、苯妥英钠等药物损害肾脏所致。

(六.肺损害:若颅脑损伤病人出现血性痰,应考虑肺损害。

•(七、再出血:若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头部引流袋内出现大量新鲜血•应考虑手术区域再出血应复查CT,严重者应再次手术.脑疝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一种危象。

由于颅内压力的不平衡,脑组织的一部分发生移位,并被挤到颅内生理性孔道、使部分脑组织神经和血管受压,产生相应症状。

根据发生的部位及移位组织的不同,可分为小脑幕切迹疝和枕大孔疝。

小脑幕切迹疝:病人表现血压逐渐增高9脉搏变得缓慢洪大,呼吸深沉•并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同侧瞳孔先小后大,对光反应由迟钝到消失,对侧肢体瘫痪。

枕骨大孔疝:病人表现血压骤升•脉搏迟缓有力•呼吸由深慢至浅快,随之表现为呼吸不规则乃至停止•意识丧失,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取决于:①原发性脑损伤程度;②继发性脑损伤程度•尤其是脑水肿程度;③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颅内感染等;④伤前有无其他重要脏器病变;⑤是否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等因素。

其中是否得到有效的护理,对于病人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护理目的:是为病人的脑功能和结构恢复创造基本条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现场急救护理及时有效的急救,不仅使当时的某些致命性威胁,如窒息、大出血、休克等得到缓解,而且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还可以防止或减少再损伤、预防或减少感染的机会,以及记录确切受伤经过等。

(一、气道的护理:由于颅脑损伤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丧失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呼吸道分泌物不能主动排除、血液、脑脊液及呕吐物会误吸入呼吸道.下颌松弛舌根后坠等都会导致呼吸道梗阻或窒息,轻者引起缺氧而加重脑组织的损害•重者可致死.。

•对于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放置口腔通气导管,吸出口腔和鼻咽部分泌物、血块或呕吐物。

•对于昏迷较深的病人应该尽早行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救时应清除口腔或鼻咽部的分泌物、血液(块、呕吐物或异物,病人取侧卧位, 放入通气管,或气管内插管或尽早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提高动脉的血氧分压,有利于脑水肿消退,降低颅内压。

•对有舌后坠者应经常检查通气是否通畅,做好吸痰前后的评估。

定时吸痰,以防止干扰正常呼吸功能和颅内压突然增高。

每次吸痰时间<15 S,并避免剧咳。

对痰液黏稠者,应给予持续湿化。

严格无菌操作。

酌情每2 h翻身拍背一次。

同时应做好口腔护理,经口插管要管理好牙垫,每12 h更换一次位置,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以及清洁口腔。

决定拔管前要充分清除上呼吸道的痰液(二、脱水药物的应用:脑水肿可导致一系列的恶性结果,为了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必须采用脱水疗法;紧急情况下应选作用快、疗效强的药物,如甘露醇、咲塞米等。

(三、减少出血、防止感染:头皮撕脱或撕裂伤、开放性颅脑伤累及较大血管或静脉窦时,可发生出血性休克。

严重出血常威胁病人生命,应该积极处理。

对于单纯性头皮出血可加压包扎止血;开放性颅脑伤应尽早施行清创术,清除碎组织、异物或血肿,修复硬脑膜及头皮伤口。

尽早给予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注射。

(四、抗休克:凡出现休克征象者,应立即给予补液或输血。

同时应协助医师查明有无颅外其他部位的合并伤,如多发性骨折、内脏破裂等。

让病人平卧,头部抬高10。

~30。

严禁使用吗啡或抑制呼吸、缩小瞳孔的药物,以免影响病情观察等(五、颅内压监护: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常因颅内压增高而导致死亡,故应对重症外伤昏迷病人进行持续性的颅内压监护。

(六、作好护理记录:正确记录受伤经过,初步检查所见、急救处理经过以及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等病情变化等,为进一步处理时提供依据。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1术前了解病人心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使其配合做好各项治疗。

(2 手术前备皮,将病人头发剃光,检查手术野皮肤有无破溃及感染等。

(3抽血配血,根据手术大小与血库联系,以保证手术中血液供应。

(4做抗生素过敏试验。

(5术前病人禁食、禁水。

(6注意病人手术前精神状态,若病人烦躁可适当给予安眠药。

(7女病人要注意月经来潮情况。

(8术前应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

(9病人入手术室前应更换衣服、裤子,有义齿者应取下,保管好病人的一切生活用具。

(10入手术室前30 min,给予术前用药。

(11病人入手术室后,立即准备好术后急救室各项准备工作,如病床、氧气、吸引器、引流袋及呼吸机等。

•术后护理(一、搬运:接手术病人,搬运病人时,动作要轻、稳,注意夹闭各种管道.防止脱落、倒流。

放好病人后立即给予吸氧,测血压、脉搏及呼吸并记录。

(-、体位:除休克和脊髓损伤外,术后血压正常的情况下病人都应采取头高位,即床头抬高15。

~30。

,有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和脑肿胀、降低颅内压。

头皮撕裂伤病人,为了保证植皮存活,植皮区不能受压。

幕上下开颅术后,原则上头位不限,手术切口可受压,但是如果在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则应避免切口受压。

对后组脑神经受损,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则只能取侧卧位,以免口咽部分泌物误人气管。

颈部要自然放松,过度扭曲会影响静脉血回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