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概论课件 张洪程8.2

合集下载

第一章农业标准化原理

第一章农业标准化原理
OIE制定的主要标准化文件有:国际动物健康法典, 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国际水生动物健康法典和 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
OIE标准被WTO/SPS协议认可,是世界贸易组织认可 并作为参考的国际动物卫生规则。
4、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
IPPC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倡导的多边 条约,由设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植保处 的国际保护公约(IPPC)秘书处管理。IPPC 的签约政府有117个。IPPC制定的植物检疫措 施国际标准影响着国际贸易。
高质量的信息处理系统;而且信息及时、有效传递到 企业和农户。 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
二、加入WTO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挑战:
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促进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 发挥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环境, 逐步取消一些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 的歧视性限制,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 口。
• 谁掌握了制定标准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国际市场 贸易的至高点。因此这个意义上说,得标准者得市 场,得标准者得天下,得标准者得信誉。
•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流企业卖品 牌,四流企业卖产品。
2、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企业标准化工作应向农业龙头企业倾斜,加大扶持力 度。
限量标准:是CAC主要内容之一,CAC在过去 的36年内(63-99)制定了3000多个农药残 留限量标准,500多个添加剂的评估,近300 个农药、兽药、污染物、毒素的评估,有效的 控制了农产品食品安全卫生质量。
抽样和分析方法:CAC抽样和分析方法目前已 有和正在制定的有10类标准,包括肉与肉制品 农残抽样方法、蛋乳及制品农残测定和抽样方 法、14种兽药残留分析方法、玉米、花生抽样 方法、水产品中农残分析和取样方法、食品添 加剂分析和取样方法、鱼和水产品分析方法、 污染物一般分析方法、营养和特种膳用食品分 析方法、通用抽样法规指南等

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
5.农业标准在消除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农产品 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6.农业标准化促进对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有利于保持生 态平衡与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
7.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五、农业标准化原理
1.简化原理 简化原理就是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为了经
农业标准化
周涛博士
周涛博士简介
周涛,1973.3,男,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 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 生导师。
主讲课程:《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 《系统工程》、《管理学》等;
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主要成就: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主持省部级课题
4项,主持校级教学研究课题1项、参与2项,发 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编著2部。
主要内容
1.农业标准化概述 2.农业标准的种类、级别 3.农业标准实施推广模式研究 4.农产品安全问题研究 5.农业物流研究
第一章 农业标准化概述
一、农业标准化发展简史
(一)远古时代朴素的农业标准化思想萌芽
(三)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部门于1949-1952年开始在农产品、
畜牧、兽医兽药、植物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标准化工作。 1953-1966年,农牧渔业标准化的范围逐步扩大,农业部
拟定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初步规划。 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标准化有了蓬勃发展 1989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国是人类从事原始农业活动的起源中心之一。据史学家考证, 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大约距今一万年。
在河南郑州附近的裴李岗距今约七千八百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 出土的外形相似的石制农业生产工具有斧、铲、刀、镰、碾磐等。

张洪程-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展中高端优质稻米共44页PPT

张洪程-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展中高端优质稻米共44页PPT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张洪程-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展中高端 优质稻米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训教程

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训教程

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训教程第1章农业标准化生产概述 (3)1.1 标准化生产的含义与意义 (4)1.1.1 含义 (4)1.1.2 意义 (4)1.2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1.2.1 发展现状 (4)1.2.2 发展趋势 (4)1.3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政策措施 (5)第2章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5)2.1 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5)2.1.1 种植前准备 (5)2.1.2 栽培管理 (5)2.1.3 收获与储藏 (5)2.2 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5)2.2.1 畜禽饲养管理 (5)2.2.2 疾病预防与控制 (6)2.2.3 屠宰加工与储存 (6)2.3 水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6)2.3.1 水质管理 (6)2.3.2 苗种投放与养殖 (6)2.3.3 病害防治与捕捞 (6)第3章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 (6)3.1 土壤类型与特性 (6)3.1.1 砂土 (6)3.1.2 粘土 (6)3.1.3 壤土 (7)3.2 土壤改良与保护 (7)3.2.1 深耕深松 (7)3.2.2 增施有机肥 (7)3.2.3 土壤调理剂应用 (7)3.2.4 轮作与间作 (7)3.3 科学施肥技术 (7)3.3.1 测土配方施肥 (7)3.3.2 有机无机肥配施 (7)3.3.3 深施覆土 (7)3.3.4 分次施肥 (7)3.3.5 磷钾肥后移 (8)3.3.6 水肥一体化 (8)第4章水资源管理与灌溉技术 (8)4.1 农业水资源管理 (8)4.1.1 水资源概述 (8)4.1.3 农业水资源管理措施 (8)4.2 灌溉技术与设备 (8)4.2.1 灌溉技术概述 (8)4.2.2 地面灌溉技术 (8)4.2.3 地下灌溉技术 (8)4.2.4 灌溉设备 (9)4.3 节水灌溉技术 (9)4.3.1 节水灌溉概述 (9)4.3.2 节水灌溉技术要点 (9)4.3.3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9)第5章农药与化肥使用技术 (9)5.1 农药种类与使用方法 (9)5.1.1 农药分类 (9)5.1.2 农药使用方法 (9)5.2 化肥种类与使用方法 (10)5.2.1 化肥分类 (10)5.2.2 化肥使用方法 (10)5.3 农药与化肥的安全使用 (10)5.3.1 农药安全使用 (10)5.3.2 化肥安全使用 (10)第6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10)6.1 病虫害识别与监测 (11)6.1.1 病虫害种类及特征 (11)6.1.2 病虫害监测方法 (11)6.2 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 (11)6.2.1 生物防治技术 (11)6.2.2 物理防治技术 (11)6.3 化学防治与综合防治 (11)6.3.1 化学防治技术 (11)6.3.2 综合防治技术 (11)6.3.3 防治策略与措施 (11)第7章农产品采收与储藏加工 (12)7.1 采收技术与规范 (12)7.1.1 采收前的准备 (12)7.1.2 采收时间 (12)7.1.3 采收方法 (12)7.1.4 采收后的处理 (12)7.2 储藏设施与管理 (12)7.2.1 储藏设施 (12)7.2.2 储藏管理 (12)7.2.3 储藏期间的病害防控 (12)7.3 加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13)7.3.1 加工技术 (13)7.3.3 食品安全与溯源 (13)第8章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 (13)8.1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13)8.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构成 (13)8.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特点 (13)8.2 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 (13)8.2.1 化学检测法 (13)8.2.2 生物检测法 (14)8.2.3 物理检测法 (14)8.3 农产品质量追溯与监管 (14)8.3.1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14)8.3.2 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14)8.3.3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 (14)第9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循环农业 (14)9.1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14)9.1.1 生态农业概述 (14)9.1.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14)9.1.3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4)9.2 循环农业模式与实例 (15)9.2.1 循环农业概述 (15)9.2.2 循环农业模式 (15)9.2.3 循环农业实例分析 (15)9.3 生态农业发展政策与支持 (15)9.3.1 国家政策对生态农业的支持 (15)9.3.2 地方政策对生态农业的支持 (15)9.3.3 社会力量对生态农业的支持 (15)9.3.4 农民参与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与保障 (15)第10章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与推广 (15)10.1 农业标准化生产组织与管理 (15)10.1.1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本概念 (15)10.1.2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组织架构 (16)10.1.3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管理制度 (16)10.2 农业标准化推广与服务 (16)10.2.1 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 (16)10.2.2 农业标准化服务内容 (16)10.2.3 农业标准化推广与服务效果评价 (16)10.3 农业标准化生产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 (16)10.3.1 农业标准化生产案例分析 (16)10.3.2 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践经验总结 (16)第1章农业标准化生产概述1.1 标准化生产的含义与意义1.1.1 含义标准化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农产品生产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进行统一和规范的过程。

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
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 五年。农业企业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农业标准中的统一不是统一为一种,而是统一为一定理想的 多数,以适应社会多方面各种不同的需要。

(5)一定时间的统一


(6)一定理想多数的统一Fra bibliotek



3.协调原理 协调原理就是为了使农业标准化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 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 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 件。 协调的目的在于使农业标准化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 效果。 协调的对象是农业标准化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相 关因素的关系。 协调的有效方式有:有关各方面的协商一致,多因素的综合效果最 优化,多因素矛盾的综合平衡。 协调的主要内容



标准化是对实际与潜在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供共同 和重复使用,以在预定的领域内取得最佳秩序的效 益的活动 农业标准化就是指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以 效益为目的在种植业、林业、畜牧、渔业、农用微 生物业等领域制定为规范并系统应用。 农业标准化范围

农业是利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水生 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选择、培育,而获得农产品。 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用微生 物业五业。因此,农业标准化范围十分广阔

5.农业标准化四原理之间的关系




(1)简化原理和统一原理是从古代标准化形式中总结出 来的。协调原理和选优原理是从现代标准化的特点中概括 出来的。 (2)简化和统一都要经过协调达到选优的目的。 (3)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简化和统一也互相渗透, 有些简化是为以后的统一打下基础,而有些农业标准化对 象的统一首先是从简化开始的。 (4)统一和协调存在密切关系,统一要以协调为基础, 协调也绝不能离开统一的目标。无论简化还是统一,都要 经过协调,未经协调的简化和统一是不可能达到总体功能 最优的。 (5)四条原理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经过充分协调,通 过选优以实现最佳效果的简化和统一。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安全生产讲义课件(79页){修}共24页文档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安全生产讲义课件(79页){修}共24页文档
Thank you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安全生产讲义课件 (79页){修}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农业标准化概论》课程教学初探

《农业标准化概论》课程教学初探

《农业标准化概论》课程教学初探作者:祁亚琴刘建国帕尼古丽王江丽张伟张泽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5年第12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农科类院系有关农业标准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设计、目标及意义,并通过课程教学效果,研究分析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具备运用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的能力。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概论教学研究【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65011)、石河子大学青年教师与对口支援高校名师“结对子”培育计划(SDJDZ201509)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06-02随着我国农业由传统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农业生产从产前、产中到产后都需要实现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既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标志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多年来,国家在农业标准化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有关部门和广大农业标准化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但同时也看到,我国的农业标准化发展历史虽长,但许多工作才刚刚起步,与农业发达国家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与问题,急需从多方面继续努力加强建设。

标准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产品产量的增加和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社会各行业之间联系的密切,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就必须制定与实施统一、明确的标准,从而引起了标准化概念和范畴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使之渗透到包括农业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

一、农科类学生学习此课程的意义《农业标准化概论》(General Int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是从2015年起,我校面向农学类专业学生后期新增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