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一、专业名称

电子技术应用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员。

2.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面向电子产品制造行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达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级工技能水平的生产第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子技术应用行业各类企业中,从事电子元器件的检验,电子产品的组装、检测、调试和电子产品的维修等工作,也可从事电子产品的营销等工作。

五、核心技能与核心课程

(一)核心技能

1.电子电路图识读

①电子基本电路图的识读与分析。

②典型电子产品电路图、装配图的识读与分析。

③典型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的识读与分析。

2.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①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②电子元器件应用电路的安装与分析。

3.电子产品装接与调试

①电子基本电路的安装与测试。

②电子产品的安装、调试与检测。

③PCB的设计与制作。

4.仪器仪表使用

①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

②常用电子制作工具的使用。

六、教学指导方案说明

1.本指导方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为教学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在对企业需求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和组织企业专家进行任务和能力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设置课程和教学环节,对课程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期符合当前产业和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用人需求,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2.根据“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基本思路,精简设计原理类课程,对与就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关系不十分紧密而对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又必需的部分理论课程进行综合化处理。

3.坚持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注意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先“单一”后“综合”,螺旋式上升,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断拓展知识面和技能新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广泛的职业需求,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项目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学校还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区域经济特点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专门化方向课程,办出学校的专业特色,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5.积极实施“双证制”,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行业标准)来培养和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6.本专业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2~6年内修满学分,即可毕业,为学生结构职业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以及半工半读、职后学习提供条件。学分由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两部分组成,学生可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已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其已学文化课可认定学分,同层次教育的相同课程学校可互认学分,学生在学习期限内可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修其他相近专业课程或从事社会实践活动。

7.“核心课程”包括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电子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电子产品安装与调

试、PROTEL2004项目实训与应用、电子技术综合应用等课程,配套有相应的课程标准。

8.根据课程标准设置100个左右“教学项目”,其中必修项目在60个左右,选修项目在40个左右,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做中学。

七、课程结构

基本框架见下图。

八、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课程设置分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等。

(一)公共课程

1.德育(职业道德与能力)

职业道德主要是了解经济、政治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法律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指导与职业生涯教育,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四门课程。

职业能力主要是了解从事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态度和能力,主要指以“站起来会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肯干”为主的非专业课程。本课程以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渗透三种途径展开。

2.语文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

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3.数学

应用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英语

应用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7.职业规划(创新创业)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规划教育应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二)核心课程

1.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必备的元器件及电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技能训练要求:使学生具备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应用的基本技能;会使用万用表等常用仪器仪表;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初步学会常用电路的手工焊接和调试方法;掌握安全操作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