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传输和数字视频广播系统

合集下载

国际上通用的几种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国际上通用的几种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参 数 。MUS E频 带 压缩 方 式 和调 频 传 输 制 的卫 星 广 播 制 式 H vs nH T ii o D V。但 它 仍 是模 拟 的 i
亮 度 和 色 差 信 号 时 分 复 用 .而 不 是 全 数 字 电视 系
42 A S . T C的 系 统 复 用
信道 编码 器 的输 入信 号为 T S传输 流 。
中图分类号 :T 9 91 7 _ 5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7 - 4 8 (0 6 3 0 5 - 5 N 4 .9 ;T6 1 6 2 5 6 2 0 )0 - 0 8 0
A w nt r t0 ly Po Fe I e na i na l pul r Di ia l v so a g t lTe e ii n
特 定 功 能 的 同 时也 要 为 之 付 出相 应 的 代 价 ,如频 谱 分 段 传 输 对 系
统 频 率 分 集性 能 与净 载 荷 率 的影 响 ,采 取 以频 谱 分段 为 基础 实 现
不 同误码 保护 率分 层 传输 对系 统复 杂度 的影 响 ,在
系统 内层 采用 延 时长 达数 百毫 秒交 织环 节对 系统 及 业务 同步 响 应 的影 响 等 。 下 面重 点 介 绍一 下 日本 地 面 数字 电视 系统 I— S
传 送
C )系 统复 用 它是 将 视频数 据 、音 频数 据 及辅 助 数据 码 流分 别 以一定 的 比特 数 为单位 打
翱— 复复外字] —. 用R=I .叫 -.4r基 1 D码交 I1 I 卷带 数 l 适2J 卜 音用 (f积 据 配4 . 频I 能0节 l 8 1 1 量辅 f成 — _- _ ,内 织
标准。
点 ,例 如 :信 号质 量高 、抗 干扰 能力 强 、传 输效 率 高 、多 功 能复 用 、便 于 网络 化 等 ,使 之 成为 公认 的 下一 代 电视 系统 。数 字 电视 按传 输方 式 分 为 地 面 、 卫 星 和有 线 .但 尚无 统一 的国 际标 准 。 目前

DVB系统简单介绍

DVB系统简单介绍

DVB系统简单介绍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系统是一种数字电视标准,用于传输、接收和播放数字电视信号。

该系统由电视广播协会(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Project,DVB Project)负责制定和管理,并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之一DVB系统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字电视传输和接收,以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和更多的广播内容选择。

同时,DVB系统还允许与其他媒体和通信技术进行互操作,以满足不同用户和市场需求。

下面详细介绍DVB系统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和特点。

1.DVB传输系统DVB传输系统是指传输数字电视信号的技术和协议。

DVB系统可以通过有线传输(如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如卫星、地面波)来实现。

DVB传输系统采用数字技术,将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流,并使用可靠的传输协议将数据流传输到接收端。

2.DVB编码和压缩DVB系统使用先进的视频、音频和数据编码技术,将信号压缩以减少传输带宽。

视频信号压缩使用了MPEG-2、H.264等标准,音频信号压缩使用了MPEG-1 Audio Layer II、AAC等标准。

通过编码和压缩,DVB系统可以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传输更多的节目和服务。

3.DVB接收器DVB接收器是接收和解码DVB信号的设备。

DVB接收器可以是电视机顶盒(Set-Top Box)、电视机内置接收器或电脑接收卡等。

它们使用相应的接收模块和解码器,将接收到的数字数据流解码为视频、音频和数据信号,然后通过显示器、扬声器等设备播放出来。

4.DVB应用和服务除了传输和接收数字电视信号,DVB系统还支持一系列的应用和服务。

其中包括互动电视、电子节目指南、数据广播等。

通过互动电视,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选择和控制电视节目,参与投票、游戏等互动活动。

通过电子节目指南,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和选择电视节目。

而数据广播则可以传输各类信息,如新闻、天气、股票等,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娱乐内容。

数字电视标准及系统简介

数字电视标准及系统简介
电视)广播系统标准 • DVB-MS/C(ETS 300 748/9):高/低于10GHz的数字广播
MMDS分配系统标准
MMDS是采用调幅微波向多点传送,分配多频道电视节目的系统。 用DVB-S/C接收机配上一个MMDS频率变换器就可接收DVB-MS/C信号。 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Institute )
数字电视标准及系统简介
MPEG-2系统框图
数字电视标准及系统简介
MPEG-2系统框图
• (1)对音频、视频、数据、控制等基本比特流起系统复用的作用。 • (2)提供用于恢复时间基准的时间标志,缓冲器初始化和管理,音频
和视频的解码时间,显示时间。 • (3)给解码器提供一种信息(PSI),使之更容易和更迅速地找到所需
数字电视标准及系统简介
DVB主要标准简介2
DVB 基带附加信息系统
• DVB-SI(ETS 300 468):数字广播业务信息系统标准
该标准用于IRD自行设置,并为用户提供广播业务指南。DVB—SI由一 系列的表和描述符构成,它们给出了有关DVB业务或节目的所有参数。
• DVB-TXT(ETS 300 472):数字图文广播系统标准
数字电视标准及系统简介
DVB主要标准简介4
DVB 条件接收及接口标准
• DVB-CI(EN 50221):条件接收及其它应用的通用接口标准
条件接收可确定哪些数字接收机能够接收特定的广播电视节目。
• DVB-PDH(ETS 300 813): PDH(准同步数字系列)网络DVB 接口标准
• DVB-SDH(ETS 300 814): SDH(同步数字系列)网络DVB接 口标准

有线数字视频广播(DVB-C)系统综述.doc

有线数字视频广播(DVB-C)系统综述.doc

有线数字视频广播(DVB-C)系统综述(转载)随着世界经济技术的发展,宽带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令商人兴奋的话题。

电子商务、视频点播、网上购物、远程教育等一些在早几年对我们而言还十分陌生的词汇,如今己经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了。

因为宽带的概念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现的,所以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将两者关联起来,于是电信网络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宽带服务的主要载体。

从拨号上网到ISDN、DDN、ADSL,再到现在的光纤直通,电信网络的宽带改造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与此同时,人们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有线电视网,实际上这一现成的宽带网早已铺进了千家万户,通过它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而我们却一直只是在用它传输模拟信号,数字化应用的开发几近于空白。

1 有线数字视频广播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数字视频广播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欧洲率先提出的。

之后,欧美国家的企业和研发机构用了近8年的时间,完成了数字视频广播技术的研发以及标准的制订,并先后于1998年11月和1999年春天分别开播了数字电视。

据悉,美国已经宣布在2006年淘汰模拟电视,欧洲也表示要在2010年实现数字电视的全面普及。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发展卫星电视广播的个体接收,人们收看电视主要是通过地面无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广播两种方式。

在用户群方面,接收地面电视广播的用户,大部分分布在农村,这部分电视观众已购置的模拟电视机,要全部增加数字视频广播终端设备变为数字电视接收机还有一个过程,而8000万户有线电视用户大部分为城市人口,对数字视频广播的需求较强。

在节目源方面,有线数字视频广播除少量自办节目外,大多数为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的卫星数字电视信号,这是一种采用MPEG—2压缩编码技术的标准清晰度的数字电视信号,如果有线电视台将前端设备稍加改造,便可将这种数字电视信号直接传送给用户。

在市场方面,国际有线数字视频广播标准基本统一在DVB—C标准之下,发展有线数字视频广播系统的不确定性要小很多,市场风险也小。

数字电视传输DVB-S第6章

数字电视传输DVB-S第6章
复用
将多个节目源的编码信号复用 在一起,形成一个传输流,以 便通过卫星传输。
调制与上变频
将传输流调制到中频或射频频 段,并进行上变频,以便通过 卫星转发器传输。
发射与传输
通过卫星发射机将调制后的信 号发射到卫星上,再通过卫星 转发器将信号传输到地面接收
站。
03
DVB-S系统的关键技术
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
特点
DVB-S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容 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 大规模广播和多路复用传输。
DVB-S技术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电视节目直播
DVB-S技术广泛应用于电 视节目的卫星直播,包括 新闻、体育赛事、电影等。
远程教育
利用DVB-S技术,可以将 教育资源传输到偏远地区, 提高教育普及率。
根据传输需求和信道条件,合理分配信道资源,确保信号的 可靠传输。
差错控制与抗干扰技求等方式,控制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
抗干扰技术
采用频域滤波、时域滤波等技术,降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影响。
04
DVB-S系统的性能指标
传输速率
总结词
传输速率是DVB-S系统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决定了系统传输数据的能力。
详细描述
DVB-S系统的传输速率通常以Mbps(兆比特每秒)为单位进行衡量。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传输速率可以从几 百Mbps到几Gbps不等。较高的传输速率意味着系统可以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更多的数据,从而提供更高质量的电 视信号。
传输质量
总结词
传输质量是评估DVB-S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失真程度和接收质量。
DVB-S与其他传输技术的融合发展
DVB-S与DVB-T/DVB-C的融合

DVB系统简单介绍

DVB系统简单介绍

DVB系统简单介绍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广播系统,用于传输视频、音频和数据信号。

它提供了更高的画质、更清晰的音质和更强大的功能,逐渐替代了模拟广播系统。

DVB-S是一种用于卫星广播的标准。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移键控)的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DVB-S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电影和其他视频内容,信号覆盖范围广泛,适用于广播电视发射台覆盖困难的地区。

DVB-T是一种用于地面数字广播的标准。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COFDM (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进行传输。

DVB-T可以提供多个电视频道和音频频道,信号覆盖范围广泛,适用于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传输。

DVB-C是一种用于有线数字广播的标准。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的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DVB-C可以提供多个电视频道和音频频道,信号质量稳定,适用于有线电视网络。

DVB-H是一种用于移动数字广播的标准。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进行传输。

DVB-H可以提供多个电视频道和音频频道,信号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和抗干扰能力,适用于移动设备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的广播接收。

DVB系统的优势在于提供了更多的电视频道和音频频道,提高了音视频质量,拥有更强大的功能和互动性。

它还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的传输媒介和应用需求。

同时,DVB系统也提供了一些额外的功能,如电子节目指南、语言选择和字幕功能等,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摘要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是一种用于传输数字电视节目信号的通信协议。

它定义了数字电视信号的编码、传输和解码方式,确保数字电视节目能够被准确地传输和接收。

本文将介绍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以及当前流行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模拟电视逐渐被数字电视所取代。

数字电视具有更高的图像和声音质量,可提供更多的频道和互动功能,使观众能够获得更丰富的视听体验。

而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则是实现数字电视的关键。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基本概念数字电视信号编码数字电视信号编码是将模拟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使之能够被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所识别和传输。

常见的数字电视信号编码方式包括MPEG-2、H.264和H.265等。

这些编码方式具有不同的压缩比和图像质量,以适应不同的传输带宽和设备要求。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是将编码后的数字电视信号通过传输介质传送到接收设备的过程。

传输介质可以是有线电视网络、卫星电视系统或互联网等。

在传输过程中,数字电视信号需要经过调制、多路复用和差错纠正等处理,以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和可靠接收。

数字电视信号解码数字电视信号解码是将接收到的数字电视信号解码为可供显示的图像和声音的过程。

解码过程与编码过程相反,通过解码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输出到电视屏幕和扬声器中。

解码器根据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要求,对信号进行解压缩和去除误差等处理,以还原原始信号。

压缩编码为了实现数字电视节目的高质量传输和较低的带宽占用,数字电视传输标准采用了压缩编码技术。

压缩编码技术通过减少冗余信息和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将原始信号压缩为较小的数据量。

常用的压缩编码算法有离散余弦变换(DCT)、变长编码(VLC)和运动补偿(MC)等。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技术是将多个数字电视节目信号合并到一个传输信道上的技术。

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传输带宽,增加节目数量,并提供多视角、多语言等多样化的服务。

数字视频广播

数字视频广播
图2
图2为卫星数字传输系统的信息流程图,图2a为信息流程发送端框图,图2b为信息处理流程(接收部分)框图。
谢谢观看
卫星传输过程
随着卫星传输技术的应用和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MPEG—2/DVB国际标准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利用 数字压缩技术进行卫星直播到户(DTH,又称DBS)已逐渐普及。采用这种方式,除家庭可直接接收外,有线电视台、 地面发射可将其作为一种资源,接收后再转播出去,三者兼顾。尤其是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后,一个卫星转发器可 传送多套节视频目,使视频节目更加丰富,其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由图1可见,在发送端,多路视频、音频信号及辅助数据送到上行编码系统,经模/数转换、压缩、复用、信, 道编码和调制等一系列处理后送上卫星(上行),经卫星接收转发,调制到另一频率上又传送到地面站(下行)。在 接收端,存在着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用户直收,即DTH(直播到户)的情况,这时只要装备一个家用的综合接 收解码器(IRD),将解码后的信号送入电视机即可接收观看卫星播送的节目。第二种情况是由有线电视台转播, 转播方式有两种:一是用专业IRD接收信号并将其还原为模拟信号,以常规方式送入有线电视;二是用接收、译 码器将接收下来的数字信号用正交调幅方法(QAM)调制后再送入电缆,实现数字传输到户,这时用户必须具有接 收数字有线电视用的IRD。
视频传输技术
(1)线传输视频信息
主要应用数字用户线路XDSL技术,XDSL技术包括HDSL(高速数字用户环路)、AD的视频信号,其关键技术在于高速信道的调制,可选用的调制技术有正交幅度调制、无载 波相位调制和离散多频调制。DMT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方法,它将中双绞线的可用频带(1MHz)划分为256个子信道, 每个子信道带宽为4kHz。它可根据各子信道性能来动态地分配各信道每字符可携带的比特数,关闭那些不能携带 数据的子信道,这样使可用频带的平均传输率大大提高。ADSL将下行调整信道分为4个子承载信道AS0~AS3,将 双工中速信道分为3个子信道LS0~LS2,各信道的选择在ADSL初始化中完成。ADSL可提供符合欧洲、北美标准的 数据速率,也可为ATM提供信道。系统工作时,4路下行单向高速数据信号AS0~AS3和3路双工中速信号LS0~LS2 经过同步混合,进入两个分离的缓存器——快速缓存器和交织缓存器,分别进行循环码校验、量化和前向纠错 (FEC)。交织缓存器出来的数据还需经交织处理。两路信号在经过频率分配均衡后,再进行星座编码和增益调制, 经反傅里叶变换(IDFT)来完成多载波的调制,最后经并/串转换和D/A转换,发送到信道上去,接收端经相反处理, 可恢复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视中的差错控制采用前向纠错 ( FEC ) 方式,在这种方 式中,接收端能够根据所接收到的码元自动检知错误和纠正错误 。 信道编码主要包括:能量扩散、纠错编码 ( 循环码、卷积码 )、数 据交织和解交织、格状编码 ( TCM )。
数字调制技术:
包括:相移键控(PSK)、 正交幅度调制(QAM)、格形编码调制(TCM)、 正交频分复用(OFDM)以及残留边带调制(VSB)
接收端:外信道包括外码数据解交织、外码 R-S 纠错解码、外码解 能量扩散等。
内信道:包括内码卷积交织、内码卷积编码、内码数字调制;
接收端:内信道包括内码数字解调、内码卷积解码、内码卷积解交 织等。
内码卷积编码常采用格状编码。格状编码往往又和调制技术有 机地结合起来。格状编码调制技术又称码调。
内信道格状编码的一种是卷积编码 ( 卷积编码的编码方法可以 用卷积运算形式表达 ),经过卷积编码后,原来无关的数字符号序 列前后一定间隔之内有了相关性。应用这种相关性根据前后码符关 系来解码,比起逐个信号判决解码性能要好得多。
数字电视可以通过数字卫星、数字微波、数字光纤网、数字 有线电视网进行传输,也可以通过地面广播方式进行传输。传输 方式不同,传输前对数字电视信号的处理方式也有所差异。本节 主要分析各种不同的传输方式中信号处理的方法。
二. 数字电视卫星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卫星传输系统发射侧电路框图如图 6.1.5(a) 所示。 它包括数字视频编码、数字音频编码、数据编码、节目流多路复 用、传输流多路复用、能量扩散、外码 R-S 纠错编码、内码卷积 交织、内码卷积编码、基带整形、QPSK 调制等。经 QPSK 调制 后的中频 ( IF ) 信号再经频谱搬移到射频上,经卫星天线发射到 卫星上。
图 6.1.5 数字电视卫星传输系统 (a) 发射侧电路框图;
接收侧电路框图如图 6.1.5 ( b ) 所示,它是发射侧的反过程。 图 6.1.5 数字电视卫星传输系统 (b) 接收侧电路框图
卫星系统既可以是一个单载波系统又可以是多载波系统。数字 电视卫星传输是为了满足卫星转发器的带宽及卫星信号的传输特点 而设计的。如果我们将所要传输的有用信息称为 “核”,那么它的 周围包裹了许多保护层,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视频、音频以及数据被放入固定长度打包的 MPEG-2 传输流中 ,然后进行信道处理。在卫星系统中,信道处理过程如下:
§6.1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数字电视信号是一பைடு நூலகம்数字信号,数字电视传输系统归属于数 字通信系统范筹,遵循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规律。
一. 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如图 6.1.1 所示。整个通信系统包括信 源部分、信道部分和信宿部分。信源部分主要由信源编码组成, 信道部分主要由信道编码、传输线路 ( 也简称信道 )、信道解码组 成,信宿部分主要由信源解码组成。
即卫星(Satellite)、有线 ( Cable ) 和地面 ( Terrestrial )信 道。
这三种信道都需要将基带数字电视信号调制在正弦载波上进 行传输。为了节省频率资源。要求调制后的数字电视信号的带宽 尽量窄。
数字电视信号的带宽:(1)取决于基带电视信号的带宽 , (2)取决于调制方式。
调制方式的选择应与信道的特点相匹配。
传输线路包括:卫星、微波、光纤、同轴电缆、电话线和地面 广播等。
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信道部分对信号处理极其严格,也极 其复杂,处理方法也较多。因此,信道部分又被细分为外信道和内 信道,如图 6.1.4 所示。
图 6.1.4 信道部分详图
发送端:外信道包括外码能量扩散、外码 R-S 纠错编码、外码数据 交织;
(1) 进行同步字节的倒相,倒相字节的长度为每隔 8个同步字节 进行一次。
基带电视信号的频带压缩靠信源编码实现,调制技术决定了 数字电视信号的带宽。
对全数字化的 HDTV ,以目前信源编码所达到的水平。只能将 约 1.5Gb/s 的数据率压缩到 20Mb/s ,为使其能在带宽为 6 ~ 8 MHz 的模拟电视信道内高质量地传送,必须采取适当的数字调制技术。
关于演播室参数和信源编码,由于它们与三种传播媒体没有必 然对应的关联性,或者说它们对于不同的传输媒体是通用的。演播 室参数主要分 SDTV 和 HDTV 两类,信源编码都采用 MPEG-2 的 国际通用标准。
在数字电视传输系统中,信源部分又可细分为数字视频信源 压缩编码、数字音频信源压缩编码、数据编码、节目流多路复用 、传输流多路复用等,如图 6.1.2所示。
图 6.1.1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图6.1-1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组成框图
节目流多路复用是将数字视频信源压缩编码、数字音频信源 压缩编码、数据编码三种信号复用在一起成为节目流。传输流多 路复用是将多个节目流复用在一起形成传输流。
图 6.1.2 信源部分组成框图
信源部分的反过程,如图 6.1.3 所示。首先将收到的信号进 行传输流多路解复用,变成各个节目流,再从节目流中进行多路 解复用,分解送出数字视频信号、数字音频信号、数据信号,最 后分别进行解压缩,恢复得到原始的视频信号。
图6.1.3 信宿部分组成框图
数字电视信号在经频带压缩编码(信源编码)进行数据压缩 后,要通过信道传输给接收端。数字视频广播系统的传输信道主 要有三种类型:
数字电视的信道编码:
数字电视信号在信道传输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干扰和叠加上各 种噪声,严重时在接收端会导致 “ l ”,和“ 0 ” 的错误判决,即产生 误码。误码较轻时会引起图像的不稳定,严重时可能使图像根本无 法接收。
信源编码后还必须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具有差错控制功能的 信道编码,才能在信道中传输,以确保传输的可靠性。
数字电视传输和数字视 频广播系统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第6章 数字电视传输 和数字视频广播系统
6.1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6.2 能量扩散、纠错编码、
数据交织和解交织、格状编码(TCM ) 6.3 美国 ATSC 数字电视系统 6.4 DVB 数字视频广播系统 6.5 ISDB-T 数字电视系统 6.6 我国DMB-T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