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吡虫胍开发历程与展望

合集下载

农药介绍-茚虫威

农药介绍-茚虫威
茚虫威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41~142℃,蒸气压2.7×10-7Pa (25℃)。溶解度(20℃,g/L):水中3.1, 甲醇中24.2,乙醇中7.9,丙酮中197,二氯甲烷中1600,己烷中<0.025,甲苯中323。
发展历程
01
茚虫威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新 型二嗪类高效低毒杀虫剂,主要 作用机理是阻断昆虫神经传导功 能。
合成后要进行充分的检测和分 析,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03 茚虫威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01
外观
白色结晶粉末
02
熔点
200-201°C
03
04
蒸气压
低于0.01 mPa (25°C)
溶解度
在水中溶解度较低,但在有机 溶剂中溶解度较高
化学性质
化学式
C14H8Cl2F8N2O3
结构式
含有苯环、吡啶环和卤素取代基的杂环化合 物
农药介绍-茚虫威
目 录
• 茚虫威基本概述 • 茚虫威合成方法 • 茚虫威理化性质 • 茚虫威毒理学数据 • 茚虫威作用机理与特点 • 茚虫威在农业中的应用 • 茚虫威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01 茚虫威基本概述
定义与性质
茚虫威,化学名为2-甲基-2-(4-氧代-4H-苯并噻喃-3-基)-1,3-二氧杂环己烷-4,6-二酮,是一种高效 低毒的杀虫剂。
主要原料
2-氯苯甲酰氯
01
04
甲醇
苯胺 02
05
氢氧化钠
甲酸乙酯
03
06
盐酸
合成步骤
01
1. 将2-氯苯甲酰氯与苯胺 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 2-氯-N-苯基苯甲酰胺。
02
2. 将甲酸乙酯与甲醇在 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 甲酸甲酯和乙醇。

新烟碱类杀虫剂市场分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思考(1)

新烟碱类杀虫剂市场分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思考(1)

新烟碱类杀虫剂市场分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思考(1)作者:林雨佳华乃震本文结合我国新烟碱市场现状,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全球市场发展,以及该类别下7个具体品种的表现做了详细的分析。

文章同时介绍了新烟碱类杀虫剂我国的登记、管理概况及禁用风险,对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作出了思考。

新烟碱杀虫剂实际上是在烟碱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筛选和合成出来的一类新型的杀虫剂。

新烟碱类和烟碱类杀虫剂都是作为激动剂作用于神经后突触烟碱乙酰胆(nAChRs),但这两类杀虫剂的选择性毒性差异很大:烟碱类对哺乳动物毒性高,而杀虫活性有限;新烟碱类是高活性的杀虫剂,却对哺乳动物低毒。

新烟碱类杀虫剂在昆虫与脊椎动物之间产生选择性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强电负性药效基团,包括硝基亚胺基、亚硝基亚胺基、三氰乙酰基等,带有这些药效基团的化合物可以选择性地与昆虫独特的nAChR亚型相互作用,而不与脊椎动物nAChR作用。

由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和作用方式与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以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不同,它们之间不存在靶标交互抗性。

新烟碱杀虫剂不仅对昆虫神经系统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而且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拒食和驱避等作用;尤其是对刺吸式口器类害虫如蚜虫、叶蝉及鞘翅目害虫有非常好的防效。

新烟碱类杀虫剂市场分析1.新烟碱杀虫剂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拜耳公司成功开发出第一个烟碱类吡虫啉杀虫剂后,烟碱类杀虫剂就以独特新颖的作用方式、良好的根部内吸性、低哺乳动物毒性、高效、广谱和对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而引起了世人关注,广受欢迎,是国外各大农药公司相继研发的热点。

在之后10年,又涌现出6个新烟碱杀虫剂:啶虫脒(日本曹达)、烯啶虫胺(日本武田)、噻虫嗪(先正达)、噻虫啉(拜耳)、噻虫胺(武田/拜耳)、呋虫胺(三井化学)。

目前此类杀虫剂已有十几个产品商品化或即将商品化,其中某些产品已占据相当高的市场份额;如吡虫啉连续几年成为全球销售额最大的杀虫剂,2009年销售额达到9.5亿美元;而在1990年吡虫啉未投入市场之前,农用化学杀虫剂的市场销售额仅为79.42亿欧元,主要为有机磷类(43%)拟除虫菊酯类(18%)和氨基甲酸酯类(16%)。

抗生素类驱虫药米尔贝肟的研究进展

抗生素类驱虫药米尔贝肟的研究进展

抗生素类驱虫药米尔贝肟的研究进展关丽辉;王相晶;向文胜【摘要】米尔贝肟主要用于防治犬猫体内外寄生虫.作者对米尔贝肟的开发历程、药物剂型、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机理、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和毒理学安全性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0(037)006【总页数】3页(P157-159)【关键词】米尔贝肟;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毒理学【作者】关丽辉;王相晶;向文胜【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工教研室,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工教研室,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工教研室,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9.79+5米尔贝肟(M ilbemycin oxime)主要用于防治犬猫体内外寄生虫,能够特效防治犬恶丝虫,高效防治钩虫、圆虫、鞭虫、蛔虫等体内寄生虫,以及毛囊虫、疥癣、虱、跳蚤等体外寄生虫。

现将米尔贝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米尔贝肟的开发和剂型研究米尔贝为日本三共株式会社于1967年发现,经过将近20年的改良于1986年正式以商品名米尔贝肟在日本上市,为当时唯一单一成分可以同时防治犬恶丝虫及肠道寄生虫的产品;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批准该药上市,2003年又批准该药与氯芬奴隆的复方药品上市;在中国台湾地区诺华公司于1997年正式上市。

2003年,M ilbemax Film-Coated tablets在欧洲上市,同年,Sentinel?Flavor Tabs?(成分为米尔贝肟和氯芬奴隆)被注册,用于防治犬的犬恶丝虫感染。

目前国外推出的米尔贝肟多为口服片剂,针对不同体重的犬猫设计有不同的产品,一般每月喂1片即可达到预防体内外寄生虫的目的。

2 理化性质米尔贝肟的化学结构式见图1,由米尔贝A3肟和米尔贝A4肟组成。

米尔贝A3肟分子式为C31 H 43NO7,分子质量为541.68;米尔贝A4肟分子式为C32 H 45 NO7,分子质量为555.71。

新烟碱类杀虫剂概述

新烟碱类杀虫剂概述

—LOGO—
吡虫啉
1984年,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超高效杀虫剂——吡虫啉,是一个国际化大 吨位产品。2010年销售额为9.8亿美元。 主要用在禾谷类作物、马铃薯、甜菜、柑橘、烟草、番茄、落叶果树、蔬菜 和棉花等。对同翅目昆虫(吸汁液的害虫)效果明显,对鞘翅目、双翅目和 鳞翅目也有效,但对线虫和红蜘蛛无效。防治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上的 刺吸式口器害虫效果好,如蚜虫、叶蝉、蓟马、白粉虱及马铃薯甲虫和麦秆 蝇等。
—LOGO—
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德国拜耳公司以第一代新烟碱类化合物为先导结构,通过 引入含氮原子的芳杂环甲基作为2-硝基亚甲基-咪唑烷五六环系统的N-取代 基合成出一系列氯代烟碱类化合物。 1984年,德国拜耳和日本特殊农药制造公司联合开发出吡虫啉。 1993年,山本等人将吡虫啉等源自于天然生物碱结构优化得到的杀虫剂区 别于以前的烟碱类杀虫剂,开启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时代。
新烟碱类杀虫剂
这里输入演示者的称呼
发展历史
17世纪,人们就将烟草浸出液作为杀虫剂用于防治同翅目害虫如蚜虫等。 1967年,一种沙蚕毒素类似物-巴丹用于防治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 1978年,索罗威等报道了具有杀虫活性的硝基亚甲基杂环化合物,活性最 高的是四氢-1,3-噻嗪。 当今,这些早期的化合物被称为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由于2-硝基亚甲基 基团遇光不稳定,未能服务于农业。
—LOGO—
啶虫脒
1996年,日本曹达公司开发啶虫脒,用于防治水果、蔬菜、柑橘和苹果上 多种害虫,包括蚜虫、蓟马、小菜蛾和叶螨。施用方式有土壤处理、种子处 理和叶面处理。对半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具有杀卵和幼虫的活性。该 产品已在50多个国家使用,只要是东亚和拉丁美洲。2010年销售额1.8亿美 元。

全球第一大类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综述

全球第一大类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综述

市场纵横全球第一大类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综述 作为继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之后的第四代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出现以独特新颖的作用方式、良好的根部内吸性、低哺乳动物毒性、高效、广谱和对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引起了世人关注,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类杀虫剂。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很快便发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针对蜜蜂的毒性作用(急性和慢性毒性),并可能与对蜜蜂种群危害性极大的蜂群崩溃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用机制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种神经麻痹剂,在致死剂量下,可以导致昆虫行动失控、发抖、麻痹直至死亡。

在亚致死浓度下,可引起取食蚜虫惊厥、排放蜜露减少,最终饥饿而死。

它与常规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其不仅具有高效、广谱及良好的根部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哺乳动物毒性低,可有效防治同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等害虫,还对用传统杀虫剂防治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也有良好的活性。

新烟碱类杀虫剂既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用于土壤、种子处理。

新烟碱类杀虫剂发展史 1.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是氯代烟碱型,代表产品: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

(1)吡虫啉(1991年拜耳开发):自1991年投放市场以来,一直受到全球市场用户的青睐,但现在由于农民在国内无限制长期和大量使用吡虫啉,致使害虫已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抗性,其防治效果大大降低。

(2)烯啶虫胺(1995年武田开发):主要用于水稻、水果、蔬菜和茶叶等。

国内烯啶虫胺市场销售一直未有大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其生产工艺极其复杂,很多企业受设备限制很难克服;另外,烯啶虫胺的价格比同类产品吡虫啉和啶虫脒高很多,农户很多还难以接受。

(3)啶虫脒(1996年日本曹达开发):继吡虫啉、烯啶虫胺后开发并商品化的第3个氯化烟碱类杀虫剂。

与吡虫啉属同一系列,但它的杀虫谱比吡虫啉更广,主要对黄瓜、苹果、柑桔、烟草上的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药效与温度有关,低温效果差,高温效果好。

2.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为硫代烟碱型,代表产品:噻虫嗪、噻虫胺。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药理学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药理学

智能化施药装备与技术的应用: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物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发展智能 化施药装备和技术。实现GABA受 体杀虫剂的精准投放和实时监测 ,提高防治效果和资源利用效率 。
拓展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GABA受体杀虫剂研发和应用 领域的不断拓展,其在农业、林 业、畜牧业等领域的应用将逐渐 增多。同时,随着全球人口增长 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市 场对高效、安全的GABA受体杀虫 剂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03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药理学特

药效学特性
1 2 3
作用机制
作用于GABA受体的杀虫剂通过增强GABA的抑 制作用,使神经传导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杀虫的 效果。
选择性
这类杀虫剂对昆虫的GABA受体具有较高的选择 性,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GABA受体影响较 小,因此相对安全。
药效持久性
由于GABA受体在昆虫体内分布广泛,且这类杀 虫剂与GABA受体的结合较为紧密,因此药效持 久,可长时间维持杀虫效果。
剂型创新与精准施药技术研究
发展新型剂型,如微囊悬浮剂、纳米乳剂等,提高GABA受体杀虫剂的 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结合精准施药技术,实现靶标害虫的精准 防治,降低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前景展望
绿色环保型GABA受体杀虫剂的开 发与应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 ,开发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 的GABA受体杀虫剂将成为未来发 展的重要方向。同时,推动其在 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
GABA受体的生理功 能
GABA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 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抑制神 经元兴奋性、调节突触传递、参 与睡眠-觉醒周期和情绪调节等。 此外,GABA受体还与一些神经系 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2024年毒死蜱原药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毒死蜱原药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毒死蜱原药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毒死蜱原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有机磷杀虫剂。

它具有高效杀虫、广谱、低残留等特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毒死蜱原药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探讨。

毒死蜱原药市场概述毒死蜱原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蓬勃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和全球食品需求的增加。

毒死蜱原药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药,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

其强大的杀虫效果和低毒、低残留的特点,使其成为农民们常用的防治病虫害的首选。

毒死蜱原药市场的全球分布毒死蜱原药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

美洲、亚洲和欧洲是毒死蜱原药的主要消费地区,其中中国和印度是最大的消费市场。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面积广阔,农作物种类繁多,对农药的需求量大。

同时,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毒死蜱原药市场的增长势头仍然很强劲。

毒死蜱原药市场的竞争格局毒死蜱原药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目前,全球市场上有多家知名农药企业生产和销售毒死蜱原药,其中包括拜耳、赛尔力、阿朵尔等。

这些企业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不断推出新的毒死蜱原药产品,以满足不同农业需求。

此外,一些新兴企业也在不断涌现,打破了市场的垄断格局,为市场竞争带来了更多活力。

毒死蜱原药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毒死蜱原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也在发生改变。

未来,毒死蜱原药市场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企业将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安全、更环保的毒死蜱原药产品。

另一方面,政府也将出台更加严格的监管政策,加强对毒死蜱原药的监管和管理,保证农药的合理使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结论毒死蜱原药市场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广阔。

在全球范围内,毒死蜱原药市场的需求量依然庞大,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加安全、环保的产品。

政府应加强对农药的监管,确保其合理使用,保护农作物的生产和环境的健康。

农药介绍——茚虫威资料

农药介绍——茚虫威资料

Pd-C H2
中间体C
噁二嗪环合物
主要信息
历史背景
主要商品
合成路线
防治对象
作用机制
前景
防治对象
防治对象: 适用作物 鳞翅目昆虫 蔬菜类如芥蓝、甘蓝、番茄、辣椒、花椰菜等 如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 瓜类如莴苣、黄瓜等 此种合成方法的不足亦是采用普通加热方式,导致反应时间长,转化率低、 粉纹夜蛾、银纹夜蛾、卷叶蛾类 果树如桃树、梨树、杏树、苹果树、葡萄等 收率低,两步反应总收率仅为 50%。 棉铃虫、菜青虫、烟青虫、苹果蠢蛾 作物如甜玉米、棉花、马铃薯等。 葡萄小食心虫、马铃薯甲虫金刚钻
Indoxacarb 茚虫威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应化122
主要信息
历史背景
主要商品
合成路线
防治对象
作用机制
前景
基本信息
information
是美国杜邦公司新近开发生产的一种二嗪类杀虫剂。可有效防治粮、棉、 果、蔬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
化学名 称 实验式 CAS号 相对分 子质量 主要物 化参数 7-氯-2,3,4a,5-四氢-2-[甲氧基羰基(4-三 氟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1,3,4-]恶二嗪-4a-羧酸甲酯 C22H17ClF3N3O7 144171-61-9 527.83
截至2013年12月12日,我国登记茚虫威母药的企业共有11家,登记原药的企业有6家。
主要信息
历史背景
主要商品
合成路线
防治对象
作用机制
前景
主要商品
安打
杜邦安打在我国已获得农药登记的剂型为 15%悬浮剂,其中安打里面只含75%活 性茚虫威成份。登记作物为十字花科、棉 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 H N N H N NO2 N
噻虫嗪 thiamethoxam
Cl N N CN N
噻虫胺 clothianidin
N N
S CN
吡虫啉 imidacloprid
呋虫胺 dinotefuran
啶虫脒 acetamiprid
噻虫啉 thiacloprid
通过选择性控制昆虫神经系统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阻 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从而导致害虫出现麻痹进而死 亡
100
77/77 100 74/74 100 93/93 100 84/88 95.5
96.3
81/81 100 77/77 100 114/114 100 92/92 100
100
149/149 100 77/78 98.7 104/104 100 85/85 100
98.9
96/99 97.0 79/81 97.5 94/98 95.9 66/68 97.1
证明ZNQ-08050和ZNQ-08056均具
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具有市场开
发价值,同时证明分子设计的合 理性
1000
67.5
98.7b
99.8a
21000
22.5
99.9a -107.2
100a -273.2
目前重点产业化开发的化合物
NHNO2 N N NH H
Cl
N
实验代号:ZNQ-08056 化学名称:1-硝基-3-[(6-氯吡啶-3基)甲基]-4-戊亚甲基氨基胍 通用名称:戊吡虫胍 Guadipyr
新型杀虫剂戊吡虫胍介绍
• 新型杀虫剂戊吡虫胍是有中国农业大学覃兆海教 授课题组采用分子设计和活性亚结构相拼接的方 法,将新烟碱类(以吡虫啉为代表)与缩胺脲类 (以茚虫威为代表)杀虫剂的活性结构巧妙组建 到同一分子中,获得了兼具新烟碱类和钠离子通 道抑制剂特点的新型高效杀虫系列化合物
O OMe Cl N N N NO2 O NH Cl O
田间防治桃树梅大尾蚜试验结果 (北京海淀,2009.6)
药剂 稀释倍数 1000 有效剂 量(g/ha) 67.5 校正防效(%) 3天后 40.0b 7天后 58.9b
10%ZNQ08050WP
10%ZNQ08056WP 25%吡虫啉WP 空白
10%ZNQ08050WP
10%ZNQ08056WP
70%吡虫啉WDG 空白
6/129(死亡率为4.7%。因小于5%,不必计算校正死亡率) 400g/ml 96/96 200g/ml 103/107 100g/ml 87/87 50g/ml 91/92 25g/ml 78/78
死亡率(%)
ZNQ-08056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ZNQ-08087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ZNQ-08093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ZNQ-08113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R2=H、C1~C3烷基;R3=C1~C7烷基、烯基、取代苯基等
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杀虫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600ppm浓 度下有12个化合物对桃蚜的致死率达到85%以上,其中2个达100%。选择致 死率在95%以上的5个化合物进一步筛选发现,它们对桃蚜、桃粉蚜和棉蚜 均具有极高的活性
5个含新结构的化合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 (室内24hrs)
O NH H2N C NHNO2 H2NNH2.H2O NNO2 H2N C NHNH2 NNO2 N R2 H2N N R1 R3 R2 R3 CH3COOH
NNO2 N H2N N H
R2 R3
R1X NaH
以硝基胍、水合肼、醛、卤代烷等为基本原料,经过氨化、异丙基 化、烷基化三步反应,合成通式Ⅰ结构通式所示的硝基缩氨基胍类 化合物 R1=C1~C4烷基、烯丙基、炔丙基、苄基、2-氯吡啶-5-甲基;
项目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50g/ml
103/103 100
25g/ml
105/105 100
12.5g/ml
101/101 100
6.25g/ml
99/105 94.3
3.13g/ml
83/99 83.8
11/226(死亡率为4.9%。小于5%,不必计算校正死亡率) 400g/ml 102/102 100 103/103 100 99/99 200g/ml 110/110 100 101/101 100 107/107 100g/ml 101/101 100 121/121 100 110/114 50g/ml 98/102 96.1 96/101 95.0 94/101 25g/ml 104/108 96.3 100/104 96.2 90/114
产业化开发单位简介
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 第四批知识产权试点企业、中国农药百强企业。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8、 OHSAS18000、ISO14001:2004质量、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三个管理体系认 证。 公司产品范围覆盖农药原药、制剂、农药中间体及精细化工产品。公司目 前已经拥有40多种农药原药和剂型产品的登记证。公司2010年销售额1.4亿元, 2011年预计将超过2亿元。 公司现有员工260余人。公司形成了以董事长赵邦斌为核心的科研管理团队, 技术团队专业配套齐全,年龄结构合理,具有极强的研发能力,使得星宇公司 成为快速成长的科技型企业。
田间防治油菜桃蚜试验结果
(北京海淀,2009.5)
药剂 稀释倍数 1000 10%ZNQ-08050WP 3000 22.5 84.9c 87.4d
有效剂 量(g/ha)
67.5
校正防效(%) 3天后 78.2d 7天后 94.9bc
10%ZNQ08050WP 10%ZNQ08056WP 25%吡虫啉WP 空白
1/85(死亡率为1.2%。小于5%,不必计算校正死亡率)
第三方(南开大学)验证结果
ZNQ-08050和ZNQ-08056对豆蚜具有高活 性,其LC50值分别为3.89和0.97μg/mL,对照药 剂吡虫啉为5.74μg/mL。
小区验证结果
(安徽省农科院小区验证结果)
NNO2 N Cl N NH2
100
104/104 100 56/84 66.7 112/112 100 48/80 60.0
5个含新结构的化合物对桃粉蚜的杀虫活性 (室内24hrs)
药剂 吡虫啉 CK 药剂 ZNQ-08050 项目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ZNQ-08056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ZNQ-08087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ZNQ-08093 死亡数/总数
100
103/103
100
110/110
96.5
103/103
93.1
104/108
78.9
102/112
死亡率(%)
ZNQ-08113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100
114/114 100
100
102/102 100
100
105/107 98.1
96.3
1000
67.5
55.8b
94.1a
21000
22.5
97.9a -46.8
98.2a -72.0
田间防治木槿树瓜(棉)蚜试验结果 (北京海淀,2009.6)
药剂 10%ZNQ08050WP 10%ZNQ08056WP 70%吡虫啉WDG 空白 稀释倍数 1000 有效剂 量(g/ha) 67.5 校正防效(%) 3天后 85.0c 7天后 81.6b
ZNQ-08113对菜蚜LC50为25.79μg/mL,吡虫啉为26.10μg/mL ZNQ-08113对水稻褐飞虱LC50为22.58 μg/mL,吡虫啉为19.65 μg/mL
田间防治甘蓝桃蚜试验结果
(广西桂林,2008.5)
药剂 稀释倍数 1000 3000 1000 3000 7500 有效剂 量(g/ha) 67.5 22.5 67.5 22.5 22.5 校正防效(%) 3天后 70.3 76.7 93.5 76.5 100 -212 7天后 93.8 96.8 98.9 96.7 100 -250
N
N N
COOMe
OCF3 N R N N R1 NH2 NO2
新结构
国家 “十 一五” 科技 支撑 计划 资助
全新的农药分子结构设计理念
Cl N N N Cl N N N
Cl S
O N N N NO2
Cl S N H N N H N NO2
NH
NO2
N
NH
NO2 O
烯啶虫胺 nitenpyram
1000 10%ZNQ-08056WP
3000 70%吡虫啉WDG 空白 21000
67.5
22.5 22.5
94.0b
92.9b 98.8a -37.7
98.8a
98.1a 93.3c -30.5
田间防治甘蓝桃蚜试验结果 (北京海淀,2009.6)
药剂 稀释倍数 1000 3000 1000 3000 7500 有效剂 量(g/ha) 67.5 22.5 67.5 22.5 22.5 校正防效(%) 3天后 83.5cd 82.7cd 89.6bc 92.2ab 98.1a -25.9 7天后 94.5a 82.6b 96.8a 95.4a 98.7a -47.1
106/110 96.4
91.1
88/118 74.6
5个含新结构的化合物对棉蚜的杀虫活性 (室内5hrs)
药剂 吡虫啉
ZNQ-08050 项目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ZNQ-08056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ZNQ-08087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ZNQ-08093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ZNQ-08113 死亡数/总数 死亡率(%) CK 50g/ml 150/150 100 245/245 100 166/178 93.3 99/104 95.2 138/138 100 176/176 100 12.5g/ml 106/113 93.8 150/150 100 136/164 82.9 99/114 86.8 124/124 100 132/132 100 3.13g/ml 100/126 79.4 156/157 99.4 121/157 77.1 141/185 76.2 178/186 95.7 104/121 8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