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5日冰雹过程特征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4+作业Word版含答案

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
读表,完成第1~2题。
1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2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雪灾B.台风C.泥石流D.暴雨洪涝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青藏地区。
由表中气温数据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地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夏季气温偏低,主要是该地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造成的。
第2题,该地为青藏高原地区,不会出现台风和暴雨洪涝灾害;表中多年平均暴雨天数不到0.2天,暴雨少,不易出现泥石流;气温低,年降水量为561.4毫米,年降水量较大,所以易出现雪灾。
答案:1.C 2.A3关于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量高于平均值就易出现干旱B.北方水少、耕地少造成干旱C.降水年际变化小的地方发生干旱的概率大D.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解析:降水量低于平均值才易出现干旱;北方耕地多少与形成干旱无关;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方发生干旱的概率大。
答案:D4下列关于我国干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旱只出现在那些降水较少的地区,我国的东部地区降水较多,不会出现干旱现象B.“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是长江地区的农谚C.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或避免干旱的威胁D.在干旱多发地区,应选择耐旱农作物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出现干旱现象。
答案:A2013年11月10~12日,台风“海燕”影响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
“海燕”是2013年全球最强的台风,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8级。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给所经之地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此完成第5~7题。
5根据下图可知,该台风系统风力最大的时间大致是()A.18时B.9时C.6时D.12时6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南部沿海时,海南岛地区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7下列海域最有可能生成台风的是()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系统风力最大的时间为9时。
2014年5月21日沈阳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作者简介:蒋超(1989—),男,辽宁沈阳人,助理工程师,从事短临预报预警工作。
收稿日期:2018-03-202014年5月21日沈阳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蒋超1,2曹世腾1杨磊1(1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辽宁沈阳110180;2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866)摘要:2014年5月21日17时沈阳市遭遇一次冰雹雷雨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达30min ,冰雹的直径达12mm ,此次冰雹天气过程在历史上比较罕见,造成了全城数以千计的车辆受损。
该文选取MICAPS 常规资料、雷达PUP 径向速度图和SWAN 拼图产品进行了分析。
结论如下:(1)从环流背景上看,500hPa 的高空槽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850hPa 的切变线提供了抬升触发条件,上干冷下湿暖的大气结构提供了热力不稳定条件和水汽条件,同时0度层位势高度、0~6km 垂直风切变和对流有效位能条件都非常可观,总体看本次天气过程沈阳地区的环境场非常有利于冰雹天气的产生。
(2)此次冰雹天气中有一定可预报性:首先对流单体的移动路线有可预报性,该对流单体的移动方向单一,传播方向也比较单一,无后向传播或旁伴传播等特征;其次回波在靠近沈阳市区的时候发展过于强盛,加之下游地区的环境场有利于对流继续发展,这些条件有利于冰雹预警的判断。
(3)此次冰雹天气中也存在一定不可预报性:首先冰雹天气是个小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天气现象,从大环流背景无法准确在短期时效内给出冰雹的落区,必须运用雷达资料来对预报进行实时订正;雷达回波的强弱显示着对流单体的演变过程,若出现2个体扫以上强回波转弱的过程势必会影响预报员对于天气形势的判断,降低预警的时效性;同时考虑到个别雷达性能问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做到可以对雷达产品进行订正使用。
关键词:冰雹;雷达;短临预警;沈阳地区中图分类号P4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8)10-0124-05强对流天气是影响我国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具有空间尺度小、生命史短、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等特点。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一次冰雹天气诊断分析

Vol.20 No.1Mar. 2021第20卷第1期2021年3月宁夏工程技术Ningxia Engineering Technology文章编号:1671-7244( 2021 )01-0012-06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一次冰雹天气诊断分析甄雅鑫(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气象局,内蒙古巴彦淖尔015100)摘 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MICAPS 、临河CINRAD/CD 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及探空等资料,对2016年6月3日午后发生在五原县的一次大范围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冰雹过程属于高空蒙古冷涡伴随低槽及低层切变线、地面倒槽的抬升,配合上冷下暖的环境场,为该次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潜势条件;正涡度区和大片辐合区为冰雹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五原县上空上干下湿的配置,为冰雹的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较大的CAPE 值、#值、合适的08和-208的高度层及强烈的垂直风切变条件增加了层结的不稳定性。
多普勒雷达产品表明,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及其密度、最大反射率因子、冰雹概率及强冰雹概率值、中气旋、逆风区、低层的弱回波区、中高层悬垂回波、弓形回波等都对冰雹天气的监测、识别和预警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该研究为冰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与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冰雹;环境场;雷达产品中国分类号:P458文献标志码:A五原县地处内蒙古河套平原腹地,黄河“几”字 湾最北端,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冰雹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破环性大、区域性明显的特征,同时伴有雷电大风、短时强 降水,对五原县的农业生产、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的 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郭玉凤、方晓红等31—24对巴彦淖尔市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移动路径和预报 指标等进行研究与分析,认为沙氏指数SI !1.0,K指数"40,指数"10是判断五原县层结不稳定的 指标;李一平等33—44通过内蒙古中西部降雹的指标及一些物理量对冰雹的形成和影响进行研究,但是 对五原县的研究不多。
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图上的雹云特征

可靠性和时效 ∀
3 1 雷达多普勒径向速度图像统计
对表 中列举的雹云进行雷达多普勒径向图像
分析统计后得出/ 大风区0 为 次 / 中气旋0为
次 其他分别为 辐合 风速未达到大风区
的
标准 次 气旋性辐合 次 反气旋性辐合 次 ∀
各种雷达多普勒径向图像特征出现时伴随的天气现
象如表 ∀
表 2 北京地区 2001 年和 2002 年出现的 32 块雹云的多普勒径向速度特征分类
际风矢量与雷达扫描径向的夹角越接近于 β则多
普勒径向风速度越小 零径向速度线上的实际风向
与雷达波束垂直 当雷达作 β °° 扫描时 所
采集到的是圆锥面上的资料 在径向距离增加的同
时 距地面的高度也在增加 ∀ 因此 当在探测区域内
风场比较均匀时 出现的一个径向风的大值区 则认
为与这一高度的实际风向 !风速近于相等 ∀ 根据上
多普勒 天 气 雷 达 可 以 探 测 降 水 粒 子 的 径 向 速 度 可了解强风暴的三维动力结构 ∀ 国外从 世纪
年代就开始使用多普勒天气雷达研究强风 暴≈ 2 ∀在国内 葛润生等≈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 资料 对北京地区雹暴气流结构进行了研究 得到不 同于传统的超级单体雹暴中的气流模式 ∀ 近几年随 着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布网 对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系 统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 2 ∀ 北京市气象台曾利用
述多普勒径向速度图像分析的原则 发现有两种多
普勒径向速度图像特征 它们对雹云出现什么样的
天气现象有先期识别的指示意义 ∀
2 2 径向速度图像的/ 大风区0
分析多普勒径向速度图像时发现 冰雹云出现
时经常具有一种/ 大风区0特征 ∀ / 大风区0是指 °°
ς 图像中 风的来向所在象限出现一个多普勒径
2010年5月30日青岛一次中到大雷雨天气分析

2010年5月30日青岛一次中到大雷雨天气分析摘要:2010年5月30日青岛地区出现的一次中到大雷雨天气过程, 本文通过对此次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以及模式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北方冷涡,底层有暖湿气流形势下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强对流天气发生在高层的干冷空气向下侵入对流层中低层附近。
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表明,冰雹发生时可观测到70 dBz的反射率因子极值,并且强回波区的回波顶高都在10 km以上,最高达到12km。
关键词:青岛雷雨天气分析1 天气实况受高空冷涡影响,我市30日白天出现一次中到大雷阵雨天气,局部暴雨并伴有雷电,南风短时北风市区5到6级,海上7到8级,雷雨时阵风9级。
其中崂山山区中午短时出现冰雹,这次降水过程,雨量分布不均匀,主要降雨时段在30日白天,夜间转多云。
强对流天气是影响山东半岛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它们具有空间尺度小、生命史短、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对于强对流天气的分析和预报,历来是日常预报业务的难点,需进一步地认识其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1]。
1.1 雨量统计5月30日0时至20时青岛地区降雨量:全市平均:24.3毫米,其中:市南26毫米,市北23毫米,四方24毫米,崂山39毫米,胶南33毫米,胶州24毫米,即墨20毫米,莱西14毫米,平度20毫米,最大崂山区石老人76.1毫米。
此次降水全市自动站共出现小雨11个站,中雨48个站,大雨46个站,暴雨3个站。
1.2 高空、地面实况图分析5月29日20时的高空形势(图略),中高纬度地区环流形势是两槽一脊。
从500 hPa、700 hPa分析山东省处于槽后西北气流控制之下,干冷空气;低层850 hPa时西南风或偏西风气流,暖湿气团。
且整层都有低涡系统存在。
在700 hPa和850 hPa上有明显的温度脊,向东发展。
从30日08时高空图(图1)可以看到,北方冷涡逐渐向东偏南移动,且移动速度较慢,这样的系统配置是高层西北气流,低层是西南气流,高层有冷平流,中低层有暖脊,而且从整层的配置来看,是一个前倾槽的趋势。
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的多源资料分析

强发展%同 时 受 我 国 东 北 地 区 冷 涡 强 度 较 稳 定 维
持 #且 移 动 缓 慢 -西 太 平 洋 副 热 带 高 压 ,3/ 线 在 黄 淮
一 带 稳 定 维 持 #持 续 为 呼 和 浩 特 市 提 供 水 汽 %
该次冰雹产生 过 程 中#低 空 急 流 也 起 了 关 键 作
根据"#"! 年 % 月 , 日 #3 时 探 空 图 分 析#对 流 有效位能为..#2)&/QB#c 指 数 为 .)2. h#对 流 储 存能量较大#层结 不 稳 定 明 显#订 正 下 午 !/ 时 的 探 空 图 后 #能 够 看 出 对 流 有 效 位 能 增 大 #不 稳 定 能 量 加 强-#))QJ 风 切 变 达 到 "2/f!#$"/[(风 速 差 达 到 "" J/[-.QJ 风切变达!2"f!#$"/[#为对流系统发 展创造了条件%以 上 分 析 可 得#中 低 层 较 强 的 垂 直 风切变和数值明显增大的对流不稳定能量构成了该 次强冰雹产生的有利环境条件% .! 微 波 辐 射 计 探 测 资 料 演 变 特 征 分 析 .L!! 相 对 湿 度 演 变 特 征 分 析
低 涡 #呼 和 浩 特 地 区 位 于 两 涡 之 间 的 脊 区 中 #前 期 受
不断波动的小槽影 响#呼 和 浩 特 市 有 分 散 性 阵 雨 出
现#为后续发生发 展 的 天 气 过 程 积 累 了 一 定 的 基 础
湿度条件%"#"! 年 % 月 , 日 #3 时 ,##G1E高 空 图
上 #蒙 古 冷 涡 东 移 减 弱 高 空 槽 加 强 #贝 加 尔 湖 以 南 地
冰雹云宏观特征

冰雹云的宏观特征分析[摘要]:本文从人影指挥员的角度出发,对冰雹云的宏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特别是从天气背景、不稳定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得出易产生冰雹天气的天气形势和雷达回波宏观表现的一些规律,用于指导人工防雹作业,减轻雹灾的危害。
[关键词]:冰雹云特征分析中图分类号:s427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2)20- 0126-01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尤其是强冰雹事件明显增多,强冰雹事件发生频率加剧,加上强冰雹发生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给社会经济活动和公共安全带来了重大的危害。
如2005年北京“5.31”城区强冰雹造成近9万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000万元。
2008年湖北“7.27”强冰雹波及湖北大部分地区,受灾人口49.09万人,因灾死亡3人(枝江市、长阳县、荆州区各1人),受伤19人,农作物受灾29860公顷,其中绝收4670公顷;倒塌房屋189户467间,损坏房屋2287户5338间;直接经济损失近1.5亿元。
鉴于强对流天气的巨大灾害,我国也加大了对强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技术研究,并且初见成效,本文对冰雹云宏观特征的分析与总结,正是为预测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和指导防雹工作提供参考。
1 我国强冰雹发生的雷达回波特征从1998年至今一直在布网的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也采用体积扫描的观测方式。
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体扫方式有vcp11、vcp21和vcp31三种方式,而我国主要以vcp21为主,利用一定强度雷达回波对应高度和顶温识别冰雹云。
冰雹云雷达回波识别的主要方法:(1)冰雹云初期回波和强回波都出现在0℃层到-5℃之间,在云体的中上部,而雷雨云初期回波出现高度低,强回波区一般在云的中下部。
(2)冰雹云和雷雨云的回波特征有区别。
冰雹云45dbz回波顶高大于7km,顶温度低于-14℃,将冰雹云分为强和弱2种,强冰雹云45dbz回波顶高大于8km,顶温度低于-20℃;弱冰雹云45dbz回波顶高为7—8km,其顶温度在-15℃—-20℃之间,雷雨云强回波顶高不到7km。
关于一次冰雹灾害的过程分析

关于一次冰雹灾害的过程分析本文对7月4日双辽市、梨树县的特大冰雹、大风、局部暴雨、雷击伴生的复合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从县站的角度对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冰雹天气发生发展的原因,总结了单站预报经验,提出了预防对策。
标签:冰雹灾害;过程分析1、概述2002年7月4日15时10分-17时40分,双辽市、梨树县部分乡镇遭受了有历史资料记载以来罕见的特大冰雹、大风、局部暴雨、雷击伴生的复合气象灾害袭击。
造成双辽柳条乡、卧虎、梨树的刘家馆子、林海等共十几个乡镇近70个村屯受灾,受灾总面积达3万公顷,经济损失超亿元。
据当时目击者称,骤风将椽材或檩材粗的大树拦腰折断,冰雹将农户的屋瓦、玻璃砸碎,冰雹所到之处庄稼颗粒无收。
调查此次冰雹最大直径达15cm,雹灾发生后24小时的录像资料看大小如鸡蛋黄的冰雹在树林中仍随处可见。
有近40人被冰雹砸伤,最重者头部伤口被缝11针之多,数百只牲畜被砸死。
此次雹灾具有持续时间长,受灾面积大,灾害强度大,多种气象灾害伴生等特点。
本文通过对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分析,总结冰雹发生发展的天气条件,以便更好地为地方防灾、减灾服务。
2、成因分析2.1影响系统从7月4日双辽、梨树站点的记录即可说明,双辽站15时30分至16时10分,气温下降11.0℃,气压形成5hpa的一个高压鼻,湿度从50%上升到90%,风向从南风转为北东北,最大风速达到20m/s,4日15时后,气压自记纸上出现了多次气压忽升忽降的雷暴高压现象;梨树站16时温度自记曲线开始下降,到16时38分急剧下降,到17时18分的40分钟内气温共下降9.1℃,同一时间的同一时段内气压上升4hpa,湿度曲线骤升由53%上升到82%,风速突增,风向突变,由西南风转向西北风,最达风速达23m/s,从上述资料分析得出结论,这是一次典型的飑线过境天气特征。
该次过程为影响系统为飑线,其过境引起冰雹、大风、局部暴雨、雷击等复合气象灾害。
2.2过程描述7月4日15时10分,双辽站西北方(那木乡境内)出现发展旺盛的对流云(cb),同时出现了强风、雷暴、阵雨和冰雹天气,造成那木两个村形成风灾、雹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 建 气 象 F u j i a n Me t e o r o l o g y
2 0 1 0 J u n e
NO . 2 2 01 0
2 0 1 0年 3月 5日冰 雹 过 程 特 征 分 析
陈 文键 , 夏丽 花
( 福建省气象 台, 福州 3 5 0 0 0 1 )
摘
要: 对2 0 1 0年 3月 5日福 建 省 的 闽北 出现 的较 大 范 围的冰 雹 、 雷 雨 大风 等 强对
流天气的环 流背景进行 了分析, 得 出这次冰雹过程发生静止锋 前暖区内, 高空中纬度 西 风槽及 南支槽和 高低 空西 南急流及 静止 锋切 变是 引发 这 次冰 雹天 气 的主要 天 气 系统 。通 过 物理 量条 件 分析 , 得 出冰 雹 落 区的 大 气层 结处 于对 流 不稳 定状 态 , 同时 强烈 的 升 温和
2 0 1 0年 3月 5日 1 6 : 2 0 — 2 1 : 0 0福 建 省 的 南 平 、三 明两 市 自西 向东 出现 了较 大 范 围 的冰 雹 、
Ke v wo r d s : h a i l ; s e v e r e c o n v e c t i v e we a t h e r ; s t a t i o n a r y f r o n t ; l o we r - l e v e l i e t
引言
槽前 西 南气 流强 盛 , 急流在 华 南至福 建 北部 。 5日 0 8时 5 0 0 h P a , 西 南风继 续加 大 , 急流 加强 , 而 且位
Ch e n We i a n , Xi a Li h u a
( F u j i a n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o r y , F u z h o u 3 5 0 0 0 1 )
Ab s t r ac t :Ba s e d o n t h e s t ud y o f t h e c i r c u l a t i o n ba c kg r o un d, t he a ut h o r s ma k e a n a t t e mp t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5, 2 01 0.The r e s u l t s s ho we d t h a t t he h a i l o c c u re d a t t h e wa r m s e c t o r i n f r o n t o f t h e s t a t i o n a r y f r o nt , a n d ma i n we a t he r s y s t e ms c a u s i n g t h e ha i l a r e we s t e r l y t r o u g h, s o u t h e r n b r a n c h t r o ug h, u p pe r —l e v e l a n d l o w— l e v e l i e t a n d t he s h e a r o f s t a t i o n a r y f ro n t .The f u r t he r a n a l y s i s o f p h y s i c a l q u a n t i t i e s i nd i c a t e s t h a t s t r a t i ic f a t i o n i n s t a b i l i t y e x i s t e d i n t h e d r o p z o n e o f t h e h a i l , t h e s ha r p i nc r e a s e o f a i r t e mpe r a t ur e a n d t h e v e r t i c a l s p e c i ic f hu mi d i t y d i s t r i b ut i o n o f d y r i n t h e up p e r -l a y e r a n d we t i n t he l o we r —l a y e r ,a l l p r o v i d e d t h e n e c e s s a r y mo i s t u r e a nd d y na mi c c o n di t i o n s f o r t he s e v e r e c o n v e c t i v e we a t he r .
上干 下湿 的 比湿分 布 , 为强对 流 天气发 生提供 了必要 的水 汽和 动 力条件 。
关键字: 冰雹; 强对流; 静止锋; 低 空急流
Ana l y s i s o f t he Fe a t u r e s f o r t he Ha i l Pr o c e s s o n M a r c h 5 t h, 2 0 1 0
t h e r e a s o n s t h a t t h e w i d e s p r e a d h a l l a n d t h u n d e r s t o r m o c c u r r e d i n N o r t h e r n F u j i a n p r o v i n c e o n Ma r c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