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区冰雹天气预警指标分析
一次延边地区大暴雪及冻雨天气过程物理量场特征分析

一次延边地区大暴雪及冻雨天气过程物理量场特征分析一次延边地区大暴雪及冻雨天气过程物理量场特征分析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暴雪和冻雨等恶劣天气,给交通、农业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因此,对这些天气过程的物理量场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准确预测和及时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一次发生在延边地区的大暴雪及冻雨天气过程为对象,对其物理量场特征进行分析。
首先,了解大气环流对暴雪和冻雨天气发生的影响。
延边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大气环流对其冬季天气具有重要影响。
该次暴雪和冻雨天气发生在北方副高和南方低压共同控制下的冷空气南下过程中。
冷空气的南下使得地面温度急剧下降,为暴雪和冻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其次,分析该次天气过程的降水特征。
延边地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量较少,冬季多为干燥天气。
然而,在这次天气过程中,降水量明显增加。
根据观测数据和雷达回波图,可以看出降水区域呈现带状分布,降水强度较大。
同时,在暴雪和冻雨天气过程中,由于气温较低,降水形式多为雪和冻雨,对交通和能源供应等方面造成了较大影响。
进一步分析该次天气过程的温度特征。
延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这次天气过程中气温更是骤降。
根据气象观测数据,该次天气过程中的气温普遍低于冰点,最低气温下降至-20℃以下。
低温的持续时间较长,对农牧业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该次暴雪和冻雨天气过程的风场特征。
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和风向观测数据,该次天气过程中风速较大,风向多变。
大风加剧了雪花和雨点的水平输移,增加了降水的分布不均匀性。
综上所述,延边地区这次大暴雪及冻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场特征分析可以看出,大气环流、降水、温度和风场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该次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场特征,有助于对类似天气事件的预测和应对,减轻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然而,由于本文未综上所述,延边地区在这次天气过程中经历了明显增加的降水量和骤降的气温。
2000年以来延边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

流 高发 时 刻 ,0时是 雷 电的 多发 时刻 ,但 没 有发 2
生冰雹 天 气。
关键 词 : 强对 流 ; 边地 区; 延 区域分 布
1 引言
电发生 。 李永 振l 人分 析 了延边 两个 园艺农 场 的 3 等
料 ,所 以短 时强 降水资 料为 2 0 — 0 0年 4年 资 0721
料。
傍 晚时段 , 雷 电多发 时 刻为 1— 7时 , 但 41 略早 于 冰
雹 的多发 时刻 1— 8时。 61 值得 一提 的是 近 1 间 0年
2 是雷 电 的多发 时 刻 ,但没 有 产生 冰 雹 天气 ; 0时 由于短 时强 降水天气 资料 有 限 ,故 不拿 来 与其 他
些节 目。 通常 隋况下 , 国气 象局会 下发 统一 升 中 中的 “帮助 / / 升级 / 回环 ” 菜单 中对 没来得 及 升级
的升级包 进行 升级 。
级 的时 间 , 果错 过及 时升级 后 , 如 可通过 检 测软 件
首先测试网络通信情况 , 如果 网络通信正常, 使 用 i of 命 令查 看 接 收机 的 i 否 跟接 收 服 f ng c i p是 务 器 的 i 同一 网段 , p在 如果 不 是 , 则需 要 修 改 i p 地址 。由地市级 C C s小 站结构 ( 2所示 ) MA at 图 可 知服 务器 上配 有双 网卡 , 一块 与接 收机相 连接 , 用 来 通过 小 站 天线 接 收从 卫 星 广播 下 来 的数 据 , 另 块 与业 务 网( 气象 内部 办公 网 ) 连接 。服 务器 相 如 果有病 毒入 侵或 者 网卡损坏 , 导致 网卡故 障 , 会 因而服务 器无 法从 接 收机接 收数据 ,必 须进 行 断 网杀毒 或者 进行更 换 网卡 。 44 软件 升级 . 随着 技 术 的更 新 和 现代 高 技术 的广 泛应 用 ,
延边州气候特征及主要极端气象事件变化规律浅析

延边州气候特征及主要极端气象事件变化规律浅析延边州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
其气候特征主要包括四季分明、温差大、降水充沛和风力强大等。
首先,延边州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由于地处东经124°30′-130°45′,纬度较高,受到季风的影响较大,使得四季变化明显。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湿润,春季和秋季温暖宜人。
其次,延边州的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日较差指的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间的差距,而年较差是指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间的差距。
延边州的夏季白天气温较高,常常在30℃以上,而夜间气温相对较低,通常在15℃以下。
冬季白天气温极低,常常在零下10℃以下,夜间更低,可以达到零下20℃以上。
年较差较大,夏季和冬季的温差明显。
另外,延边州的降水充沛。
由于受到季风的影响,延边州降雨频繁,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其中6月和7月是降水最多的月份。
同时,延边州也会受到台风的影响,一些转向北部的台风可能会带来较大的降水量。
最后,延边州的风力较大。
主要是由于冷暖空气的对流引起的,冬季是由于东西气压的差异,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南下;夏季则是由于高温背景下的对流作用较强。
风力的增大会对气温、降水和湿度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延边州的气象事件中,主要的极端气候事件包括寒潮、干旱和暴雨等。
由于延边州的冬季寒冷,寒潮在该地区较为常见,会导致气温急剧下降,并可能造成冻害。
干旱主要出现在春季或秋季,由于气温升高和降水较少,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暴雨主要发生在夏季,由于暴雨持续时间较短,降雨量大,容易引发洪水和山洪等自然灾害。
总结来说,延边州的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温差大,降水充沛和风力强大。
在极端气象事件方面,寒潮、干旱和暴雨是延边州主要面临的问题。
了解延边州的气候特征和极端气象事件变化规律,有助于人们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延边地区冰雹天气预警指标分析

延边地区冰雹天气预警指标分析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自然灾害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其中,冰雹是一种具有极大破坏性的气象灾害,出现在夏季高温多雨的环境下,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及时发现并预警冰雹天气,减少损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冰雹天气预警指标体系。
首先,冰雹天气预警指标应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基础气象参数。
由于冰雹的形成需要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因此对温度和湿度的监测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当气温高于28℃,相对湿度超过70%时,冰雹的形成就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此外,气压和风速也是冰雹天气预警中不可忽略的参数。
气压的变化可以反映天气的变化趋势,风速则能够影响冰雹的大小和形态。
其次,冰雹天气预警指标还应包括云层形态和雷暴活动等信息。
云层形态是冰雹形成的主要指标之一,根据云层形态可以判断天气状况是否支持冰雹的形成。
通常,冰雹云具有浓密的积云或层云形态,常常伴随着雷暴活动。
因此,对雷暴活动的监测也是预警指标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针对冰雹天气预警指标的建立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通过对历史天气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到冰雹出现的规律和相关因素,以便建立模型并进行预测,从而及早预警。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冰雹天气预警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投入,提升预警和预报的精度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的冰雹天气预警指标体系十分必要。
该体系应包括基础气象参数、云层形态和雷暴活动等重要因素,同时还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建立模型。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预警和预测冰雹天气,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吉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标准及防御指南

吉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标准及防御指南一、暴雨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持续。
(包括地区电台)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处于危险地带的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1小时内降雨量达到20毫米以上;或者已经达到上述标准且降雨持续。
(包括地区电台)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5.做好水库大坝的安全检查和加固工作。
(三)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且其中1小时内降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或已达上述标准且降雨持续。
(含区域站)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3.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5.做好水库、堤坝的安全巡查和加固,加强城市低洼地段的巡查。
(四)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且其中1小时内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或已达上述标准且降雨持续。
(含区域站)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群众性集会,学校停课,工厂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4.做好城市排涝、低洼地段安全巡查和有关人员转移。
2022年延边州一次雨雪天气预报偏差成因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2023年第15期资源与环境科学2022年延边州一次雨雪天气预报偏差成因分析冯景瑜1潘舸2张莹莹1于明洋1(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气象局,吉林延吉133001;2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航务管理部延吉分部,吉林延吉133000)摘要2022年10月9—11日延边州出现了明显降水,山区出现了雨夹雪。
分析本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及模式预报偏差成因发现:气旋入海后爆发性发展,配合偏东回流的长时间影响,是本次降水量级较大的关键;大尺度环流形势预报基本准确;降水量级预报中,ECMWF、CMA-GFS与实况最接近,ECMWF模式稳定性更高,两种模式均以最近时次的预报更准确。
降水相态的预报离不开气温的预报,ECMWF气温预报与实况偏差较小,CMA-GFS预报的850hPa气温和2m气温均较实况偏高,在今后的气温预报中要更多参考ECMWF的预报。
通过检验雷达ROSE2.0降水预报产品发现,降水最强时刻,距离雷达较近处,降水会被过高估计;在距雷达80km以外地区的降水被过低估计,其他估计的强降水区域对实际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大尺度环流形势;模式预报偏差;降水量级;降水相态;降水产品;吉林延边;2022年中图分类号P4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5-0170-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5.04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2022年10月9日8:00至11日8:00,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出现明显降水,部分地区出现雨夹雪(安图、和龙、汪清),全州平均降水量为38.6mm。
据全州雨量统计,降水量超过50mm的有63站,25~ 50mm的有138站,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龙井市大新水库(96.1mm)。
本次降水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降水为稳定性降水,降水时间长。
龙井市大新水库最大小时雨强8mm(10月10日7:00—8:00),小时雨强2~ 5mm的时间长达24h。
敦化地区冰雹灾害天气特征分析

敦化地区冰雹灾害天气特征分析作者:许金星王玉玲孙悦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4年第01期摘要:统计分析了1953—2023年敦化站(54186)冰雹实况资料和1980—2021年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结果,从宏观上分析了敦化地区冰雹时空分布特征。
时间变化结论对敦化冰雹天气的预报预警有一定指示性意义,敦化冰雹空间分布整体呈现西南部、东部和西北部稍高。
关键词:冰雹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气象灾害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1–0-03近年来,各种强对流天气频发,敦化是延边地区的冰雹天气的高发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更多的关注,政府也对防灾减灾工作投入了更大的力度,尤其是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使得人民群众对气象监测预警的关注度有显著的提高。
由于敦化市是产粮大县,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 敦化市的地区地理背景敦化地区位于中国吉林省东部,靠近边界地区,紧邻朝鲜。
这个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坐落于东北亚的边缘地带,其地理背景对冰雹灾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敦化地区的地理坐标为43°38′~44°56′N,127°25′~128°52′E,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带,受到气候条件的双重影响。
其地理位置靠近朝鲜,也使得一些气象系统可能会从朝鲜半岛一侧进入敦化地区。
敦化地区具有明显的四季分明,夏季温暖而湿润,冬季严寒干燥。
这种气候格局为冰雹事件提供了有利条件,因为夏季暴风雨和对流天气较为常见,这些是冰雹形成的关键因素。
敦化地区之所以容易受到冰雹灾害的影响,部分原因是其地理位置靠近朝鲜,气象系统可能从多个方向汇聚,促进气候不稳定和对流活动的发生。
冰雹通常形成于强对流活动的气象条件下,而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敦化地区更容易受到这些条件的影响。
敦化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尤其是季风气候和多样化的气象系统,增加了冰雹事件在该地区的频率,使其容易受到冰雹灾害的影响。
延边地区冰雹天气预警指标分析

延边地区冰雹天气预警指标分析延边地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夏季短暂,冬季漫长。
冰雹是延边地区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
在较高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冰雹会在云层中形成,并在下落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对流。
冰雹的降落速度很快,有时甚至会达到每小时几十公里的速度。
冰雹的出现给农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预警冰雹天气对于延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温度指标。
冰雹的形成需要在云层中存在一定高度的冻结现象,低温是冰雹天气的先决条件之一。
通常来说,当地面温度达到摄氏26-30度时,上升气流较强,云层高度较高,冰雹的发生概率较大。
监测地面温度并结合天气预报可以提前预警冰雹天气。
其次是湿度指标。
冰雹的形成还需要合适的湿度条件。
当湿度较高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云,并在云层中形成冰雹。
通过监测湿度指标,可以判断冰雹天气的发生概率和强度。
再次是对流指标。
冰雹的形成与对流活动密切相关。
对流的主要参数包括上升气流速度、对流凝结高度和垂直风切变等。
强烈的对流活动有利于冰雹的形成,而垂直风切变可以加强对流活动,并增加冰雹的大小和降落速度。
通过监测对流指标,可以预测冰雹天气的强度和范围。
最后是雷暴指标。
冰雹往往伴随着雷暴天气。
雷暴的形成与强对流活动有关,当对流活动达到一定水平时,会产生强雷暴和冰雹天气。
通过监测雷暴指标,也可以预测冰雹天气的发生概率和强度。
延边地区冰雹天气预警的指标分析包括温度、湿度、对流和雷暴等指标。
通过监测和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准确预测冰雹天气的发生时间、范围和强度,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重要的预警信息,有助于做好应对措施,减少冰雹造成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边地区冰雹天气预警指标分析
近年来,我国各地频繁发生的冰雹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延边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农业区域,冰雹灾害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避免冰雹灾害带来的损失,可采用天气预警手段提前预警,及时采取措施。
本文将针对延边地区冰雹天气预警指标进行深入分析。
1. 气象条件指标
冰雹是由暴雨云产生的,因此暴雨云的形成与发展情况是预测冰雹发生的重要依据。
在暴雨预警中,相关指标如下:
(1)云层高度:对于不同高度的云层,其间温差和空气湿度也有所变化,因此云层高度是判断暴雨形成及其发展的重要依据。
(2)云形态:云的形状对于暴雨及冰雹发生的影响较大。
如进口菜窗云(anvil cloud)在拍打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冰雹
(3)风向风速:强的水平风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离云域并增强暴雨的发展条件,从而易发生冰雹的形成。
2. 空气动力学指标
空气动力学指标主要反映冰雹的发生机理及其发展规律,下面是一些关键指标:
(1)湍流能量:在大气层中,能量的交换决定了湍流的强弱,对于冰雹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很大。
(2)风切变:风切变对于各种快速变化的暴雨及冰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3)积累升温:积累升温的程度越高,冰雹产生的压差就越大,冰雹降落的速度也越快。
气象学指标包括各种气象事件的发生条件,下面是关键指标:
(1)位势不稳定度(CAPE):CAEP反映大气热力不稳定的强度,是衡量冰雹发生概率的重要指标。
(2)可降水量:可降水量是指在某一地区和一段时间内,大气中最大降水量,是暴雨和冰雹发生的关键指标。
(3)风力:风对于冰雹的形成和旋转运动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风的强度是导致冰雹灾害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延边地区冰雹天气预警指标主要包括气象条件指标、空气动力学指标和气象学指标等,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可以有效预测冰雹天气的发生,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