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发生成因分析及其防御对策
冰雹发生成因分析及其防御对策

冰雹发生成因分析及其防御对策近年来,冰雹天气频繁出现,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冰雹天气,必须了解冰雹的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御对策。
一、冰雹发生原因冰雹是由于大气中湿度高、温度低,且上升气流较强,气象条件复杂而引起的一种天气现象。
冰雹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 气温变化当大气中温度低于0℃时,水汽会迅速转化为雪晶、冰粒或霰,随着上升气流的作用,这些雪晶、冰粒或霰会不断增大并降落到地面,最终形成冰雹。
2. 上升气流上升气流是冰雹形成的必要条件。
通常情况下,水汽在地面受热后上升到空气中,遇到冷空气后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
这时,若上升气流强劲,则水滴或冰晶会不断上升和冷却,最终形成冰雹。
3. 对流天气对流天气是冰雹发生的常见气象环境之一。
在一些特殊的天气条件下,如高温高湿,太阳光辐射强等,地面产生的对流上升气流强烈,促进了冰雹的形成。
二、冰雹的防御对策冰雹对人类、动植物和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为了减少冰雹带来的损失,必须制定科学的防御策略。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冰雹防御对策:1. 建造冰雹避难设施为了保护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可以建造冰雹避难设施,如深地贮物库、冰雹飞碟等,它们可以为农民和畜牧民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难场所。
2. 利用防御网防御网可以在冰雹来临之前搭建,在空中拦截大小不一的冰雹。
防御网主要分为金属网和塑料网两种类型,这两种材料坚固耐用,可以有效地抵御冰雹的袭击。
3. 利用化学药剂在冰雹天气来临之前,可以在空中喷洒一些高能量化学药剂,对冰雹进行“化学攻击”,从而把冰雹打散、缩小或消失。
4.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人们还可以从源头预防冰雹的发生,如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完善农业设施装备,充分利用气象服务等方法,以此减少冰雹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三、总结冰雹是一种复杂的气象现象,可以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御冰雹,必须了解冰雹的发生原因和特点,并采取相应的防御对策。
只有通过科学的防御和预防措施,才能减轻冰雹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保障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止冰雹的原理有哪些

防止冰雹的原理有哪些
防止冰雹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云生化:通过在云团中喷洒云生化剂,如干冰、碘化银等物质,使云中悬浮的冰核增加,促使云中水蒸气凝结为小冰晶,而不形成大冰雹。
2. 云引爆:通过人工或自然方式在云中形成爆炸性的冷烟团,可以抑制小直径的冰雹形成,使冰晶无法增长为大冰雹。
3. 空中撒播:使用飞机或无人机将冰雹碎片或冰雹防护网散布在云层之间,来抑制冰雹的形成。
4. 人工促雨:人工降雨过程中可在云团中进行控制性催化,促使雨滴形成,而不形成冰雹。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还没有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能够完全防止冰雹的形成。
以上方法仅能在特定云团中或特定条件下部分抑制冰雹,且实际效果存在局限性。
对于冰雹天气,更有效的方式是采取预警、避害和保护措施,减少冰雹带来的损失。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四篇)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一、冰雹的危害冰雹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为数分钟,可是来势猛,强度大,还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所以往往给局部地区农业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
冰雹的危害决定于降雹范围、雹块大小、持续时间及堆积厚度。
冰雹对作物的危害是很大的,可使农作物遭受机械损伤。
作物种子及其发育阶段,大的冰雹袭击猛或下雹时间较长,农作物受害就重。
处在开花期或成熟期的作物较处在幼苗期受害重,甚至能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果树林木遭到雹灾,当年和以后的生长均受影响,受到创伤还易发生病虫害。
除了对农作物的影响,大的冰雹常常毁坏庄稼和砸伤人畜,造成灾害。
冰雹对交通运输、房屋建筑、工业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____年____月,一场冰雹袭击了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分地区,机场被迫关闭,铁路、公路停运,____万人失去电力供应。
____周以后,仍有____万人未恢复电力供应,有些地方甚至停电长达____周。
因此,如何减轻冰雹的灾害是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冰雹和它所伴随的雷暴、大雨、飑线及龙卷等,是中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中国冰雹分布范围之广,年降雹日数之多,降雹季节之长,所造成灾害之严重,在世界亦很突出。
在中国古书上关于雹灾的记载很多,历史上黄河中游地区有记录的雹灾在____次以上。
我国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几亿元到十几亿元。
____年____月____日大范围冰雹横扫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受灾农田达____万亩,倒塌房屋____万间。
我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例如西藏东北部的黑河(那曲)曾降冰雹____天,最少的年份也有____天,班戈____天(最多年____天,最少年____天),申扎____天(最多年____天),安多____天(最多年____天),索县____天(最多年____天)等,均出现在青藏高原,每年平均有____天冰雹(最多年);其次为大兴安岭至阴山、太行山一带,另外天山、长白山、祁连山、云贵高原等也是冰雹较多的地区。
农田冰雹防范技巧

农田冰雹防范技巧农田冰雹是指在农田中发生的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它给农作物的安全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农田作物免受冰雹的侵害,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需要了解并采用适当的防范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农田冰雹防范技巧,帮助农民保护好他们的作物。
一、冰雹的形成原因和危害冰雹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在强大上升气流的作用下经历凝结、重融、再冷却过程形成的一种冰球状降水。
冰雹直径一般在0.5-5厘米之间,有时甚至更大。
冰雹的撞击能力极强,可以对农田作物造成严重的破坏。
冰雹还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二、预测与监测冰雹的手段预测和监测冰雹的手段对于及时采取冰雹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常用的预测与监测冰雹的手段:1. 天气雷达:通过天气雷达监测云层中的水滴动态,判断是否有冰雹形成的可能。
农民可以借助天气雷达的预警信息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2. 气象卫星:卫星可以实时捕捉到云层的变化,并通过图像传输到地面,提供冰雹形成的迹象。
农民可以通过关注气象卫星图像来预测冰雹的可能发生。
3. 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设备可以监测和记录冰雹的频率、大小和时间。
这些观测数据可以用于农民的风险评估和决策制定。
三、1. 搭建农田防护网:在农田周围搭建农田防护网,可以有效地减少冰雹对作物的撞击。
防护网应该具备一定的高度和强度,以确保能够遮挡住冰雹。
2. 使用农田遮阳网:农田遮阳网不仅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还可以减少冰雹的冲击。
遮阳网应该选用具有一定防冰雹功能的材料制作。
3. 喷洒冰雹防护剂:农民可以使用冰雹防护剂喷洒在作物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小冰雹对作物的破坏。
冰雹防护剂的成分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具体情况选择。
4. 在农田周围种植防风林带:建立防风林带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挡和缓冲冰雹的作用。
根据当地气象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和种植密度进行防风林带的建设。
5.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安排农田的水肥管理措施,使作物长势健壮,增强其抗冻能力和防御能力。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冰雹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的水分凝结形成的冰球,其大小从米粒大小到网球大小都有可能。
冰雹虽然在自然界中很常见,但它对人类、动植物和农作物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冰雹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冰雹的危害:1. 人身安全威胁:冰雹直径大、坚硬,以极高的速度坠落,当其直接击中人体时,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致命。
2. 财产损失:冰雹在坠落过程中对房屋、车辆、建筑物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破坏。
它可以打碎窗户玻璃、破坏房顶、划伤汽车表面等。
3. 农作物损失:冰雹对农业产生了严重威胁。
当冰雹落在农田中时,会摧毁作物的叶片、茎和果实,使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这不仅会导致农民的经济损失,还会对粮食供应产生负面影响。
4. 动物和野生动物受伤:冰雹对动物和野生动物也带来了威胁。
例如,冰雹可能让鸟类受伤飞行困难,也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破坏。
冰雹的防治措施:1. 预警系统:建立可靠的冰雹预警系统非常重要。
通过使用雷达、气象卫星和其他技术手段,可以提前监测并预测冰雹的形成和坠落地点。
这将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建筑物保护:建筑物的防护是减少冰雹危害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建设新建筑时,使用耐冲击的材料,如特殊的冰雹防护玻璃;对已有建筑物,可以安装冰雹防护网或其他防护装置来减少冰雹的破坏。
3. 农作物保护:为了减轻农作物受冰雹损害的风险,农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在农场周围建立高大的遮挡物,如树木、篱笆或风墙,以减小冰雹的冲击力;农民还可以考虑栽种耐冰雹的品种,并在发生冰雹的情况下尽快采取收获果实的措施。
4. 物理防御措施:除了建筑物和农作物的保护之外,还可以考虑其他物理防御措施,如冰雹防护网、冰雹防护罩等。
这些装置可以显著减小冰雹的冲击力和伤害。
5. 冰雹的人工引爆:在冰雹即将坠落之前,人工引爆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避免冰雹危害的方法。
通过使用特殊设备发射火箭或其他爆炸物,可以在云层中释放能量,使冰雹核心迅速融化或发散。
冰雹的成因和预测防范_冰雹的成因

冰雹的成因和预测防范_冰雹的成因在冰雹云中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带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水滴和冰晶运动着,其中有一些水滴和冰晶并合冻结成较大的冰粒,这些粒子和过冷水滴被上升气流输送到含水量累积区,就可以成为冰雹核心,这些冰雹初始生长的核心在含水量累积区有着良好生长条件。
雹核在上升气流携带下进入生长区后,在水量多、温度不太低的区域与过冷水滴碰并,长成一层透明的冰层,再向上进入水量较少的低温区,这里主要由冰晶、雪花和少量过冷水滴组成,雹核与它们粘并冻结就形成一个不透明的冰层。
这时冰雹已长大,而那里的上升气流较弱,当它支托不住增长大了的冰雹时,冰雹便在上升气流里下落,在下落中不断地并合冰晶、雪花和水滴而继续生长,当它落到较高温度区时,碰并上去的过冷水滴便形成一个透明的冰层。
这时如果落到另一股更强的上升气流区,那么冰雹又将再次上升,重复上述的生长过程。
这样冰雹就一层透明一层不透明地增长;由于各次生长的时间、含水量和其它条件的差异,所以各层厚薄及其它特点也各有不同。
最后,当上升气流支撑不住冰雹时,它就从云中落了下来,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冰雹了。
当云中的雨点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以下的高空时,便液化成小冰珠;气流减弱时,小冰珠回落;当含水汽的上升气流再增大,小冰珠再上升并增大;如此上下翩腾,小冰珠就可能逐渐成为大冰雹,最后落到地面。
①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
②积雨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温度(一般认为温度达-12~-16℃)。
③要有强的风切变。
④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8千米。
⑤积雨云内含水量丰富。
一般为3~8 克每立方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
⑥云内应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①局地性强,每次冰雹的影响范围一般宽约几十米到数千米,长约数百米到十多千米。
②历时短,一次狂风暴雨或降雹时间一般只有2~10分钟,少数在30分钟以上。
③受地形影响显著,地形越复杂,冰雹越易发生。
冰雹灾害的防护措施

冰雹灾害的防护措施冰雹灾害是一种天气现象,由于大气中积聚的水蒸汽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冷却并呈冰晶形成冰雹而产生。
冰雹灾害会给农业、建筑物、车辆和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冰雹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1. 建立预警系统建立冰雹灾害的预警系统是防护措施的重要一环。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气象数据,及时发现并预测冰雹的形成和路径,从而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公众,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预警系统应该以高效准确为目标,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广泛覆盖。
2. 加强农业防护冰雹对农业产生的损害相当严重,特别是在收获季节和果树盛花期。
在农业方面,我们需要采取多层次防护措施。
首先是建立农田遮阳网,通过遮挡的方式减少冰雹对农作物的直接伤害。
其次是灌溉和排水系统的改进,提高作物的抗冰雹能力。
此外,栽种抗冻品种和加强植物的营养供应也是有效的防护手段。
3. 建筑物和车辆的防护冰雹对建筑物和车辆造成的损害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我们应该在建筑物和车辆的设计和制造中采取防护措施。
例如,在建筑物中使用抗冰雹的材料,并进行密封处理,以降低冰雹的侵入和破坏;在车辆上安装防冰雹罩或使用防护材料进行车身保护,减少冰雹对车辆造成的损害。
4.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公众教育和宣传是防护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广泛宣传冰雹灾害的危害性和影响,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并掌握相关防护知识。
公众教育应该包括如何根据天气预报准确判断冰雹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此外,还可以组织冰雹防护知识的培训和演习活动,提高公众的应急能力。
5.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对于改善冰雹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对冰雹形成机制和活动规律的研究,加深对冰雹的认识和理解,为准确预测和及时应对冰雹提供基础。
此外,不断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如冰雹抵御材料、冰雹防护装置等,为冰雹防护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综上所述,冰雹灾害的防护措施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努力。
冰雹灾害情况汇报

冰雹灾害情况汇报近年来,冰雹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冰雹灾害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救灾措施,特进行了冰雹灾害情况的汇报如下:一、冰雹灾害的定义和特点。
冰雹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通常伴随着雷暴天气,是指在大气中上升气流的作用下,水滴凝结成冰粒,并在云层内不断增大,最终凝结成冰雹球,直径一般在5毫米以上。
冰雹灾害具有突发性、短时强降水、强风等特点,对农作物、建筑物、交通设施等造成严重破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
二、冰雹灾害的造成原因。
冰雹灾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强对流天气、湿度适宜、气温骤降等气象条件的共同作用。
此外,地形、地表覆盖情况、城市热岛效应等也会影响冰雹的形成和发展。
在人类活动方面,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也会加剧冰雹灾害的频发程度。
三、冰雹灾害的影响。
冰雹灾害对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农作物受灾面积大、破坏严重,导致粮食减产、经济损失巨大。
此外,冰雹灾害还会对城市建筑、交通设施、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和困扰。
四、冰雹灾害的防范和减灾措施。
为了减少冰雹灾害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气象监测预警,提前发布冰雹预警信息,引导人们采取防护措施;加强农业保险和政策支持,提高农民抗灾能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冰雹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五、结语。
冰雹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冰雹灾害的严重性,加强防范和减灾工作,共同应对冰雹灾害带来的挑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雹发生成因分析及其防御对策
介绍了冰雹发生特点及其成因,分析近年来的人工防雹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防御雹灾的对策,以为喀左县冰雹防御提供参考。
关键词冰雹;发生;成因;防御对策;辽宁喀左
喀左县位于辽宁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冰雹灾害频繁发生地区。
研究冰雹发生规律,把雹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对该县农业生产(特别是保护地、林果业、业等)发展和改善生态条件尤为重要。
1喀左县冰雹发生特点及成因分析
气象灾害是影响喀左县农作物的主要灾害,也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矛盾。
冰雹是大气中一种剧烈小尺度天气现象,是固体降水的一种,带有较强的地方性;降雹区有规律,常有“雹打一条线”之说[1]。
受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的影响,喀左县可分为北部、西部、东部3个雹区,7条主要雹线:①豆腐房→东窑子→辘轳井→从元号→中三家;②薛杖子→水泉沟→宋家店→甘招→赤里赤;③乐寿→王杖子→公营子→桥子→塔贝营子→水泉;④冰沟→化石沟→滴达水→梅素台→六官营子→南山嘴→草场→老爷庙→尤杖子;⑤林杖子→大营子→哈巴气→六官营子→官大海→小营→双庙→小店→李杖子;⑥下稠沟→贝子沟→碾子沟→黑山→杨树下→朱杖子;⑦大阳山→盆窑→白塔子→奎泉店。
喀左县冰雹一般发生在4~10月,以端午节、中秋节前后为重,平均每年发生4.9次,最多年可发生15次(1990年);其频率为4月2%、5月8%、6月48%、7月17%、8月10%、9月13%、10月2%。
降雹时间多出现在下午,以13~17时为最多,占总数的55.6%,上午和夜间出现较少。
6月上旬至7月下旬是降雹次数最多时段,占全年的51.3%,此时正是喀左县棉花、小麦、旱烟、大麻、蔬菜制种、冷棚蔬菜、瓜果等生长的关键时期。
冰雹的危害程度取决于降雹持续时间、冰雹直径和积雹的深度,如降雹小于0.5cm,对作物危害不大。
喀左县平均每年受灾面积5933hm2,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
如1976年9月10日降雹,涉及14个乡镇80个村民组,受灾面积达1.3万hm2,有6000hm2不同程度减产,十几个村近于绝收,减产粮食1.5万t、水果325t。
据统计,冰雹发生次数由1959~1998年40年平均每年4.9次增加到近年来的7.9次。
6月23日至7月16日不到1个月时间发生4次;6~7月发生5次冰雹天气,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在喀左县冰雹发生史上实属罕见。
冰雹发生和地形对气流抬升及下垫面的条件有关。
喀左县森林覆盖率较低,长期少雨干旱高温,可造成局部地区对流旺盛;加之喀左县4~9月常受西北天气系统影响,极地和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经蒙古侵入本地,暖湿空气易被抬升,提供水汽来源,对冰雹云形成极为有利,这是喀左县冰雹多的环流背景和主要原因。
2近年来人工防雹的效果
从1968年开始,喀左县采用土、土炮防雹,限于当时技术水平,效果并不太明显。
1980年喀左县开始使用退役的“三·七”高炮[2],最大射高6700m,每发炮弹含碘化银1g,每克碘化银有10000亿个凝结核。
这些凝结核一到空中,即刻与生长着的冰雹争相捕捉过冷却水滴,
长成小凝结水滴或小冰晶,切断了冰雹生长所需要的水汽来源,从而阻止了雹子增大。
另外,利用高炮产生的冲击波,破坏了冰雹增长的动力条件,炮弹在空中爆炸,能破坏冰雹云中有规则的上升气流,阻止冰雹生长,同时冰雹受冲击以后,相互撞击,变得更脆弱,十分容易破碎,使大雹变小,小雹在下降的过程中,变成雨或不成灾的冰雹或软雹,通过20多年的实践效果较好。
1989年喀左县气象局与保险公司联合防雹,在XX省率先走出一条变被动为主动防灾的新路子,受到各级政府的肯定。
1991年共作业14次,共发射炮弹2740发,防雹有效率达92%,减少因雹灾造成的直接损失6000万元,避免保险赔款300万元。
1998年5月19日,喀左县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冰雹暴风天气,降雹时间持续45min,针对密布的雹云,县增雨防雹指挥部及时组织水泉、兴隆庄等10个炮点进行作业,发射炮弹825发,作业区及影响范围区受灾情况明显减轻,未作业的乡镇遭灾十分严重。
7月9日1时20分至3时10分,受东北冷涡天气系统影响,喀左县出现了一次强雷阵雨冰雹天气。
整个雷暴持续2h,电闪雷鸣连接不断,雷暴强度之大,达到了全县气象记录以来之最。
六官营子、大城子镇、兴隆庄3个炮点共打“三·七”高炮炮弹680发,避免了一场严重的雹灾的发生,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656万元。
现在,喀左县防雹增雨炮点已发展到22个,拥有38门高炮,发射系统10套,位居全国县级首位。
人工防雹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西北和中南部联网的综合作业体系,提高了全县整体防御冰雹的能力,1995、1997、1999、4次被XX市政府授予“人工影响天气先进县”,列为XX 省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县。
3防雹存在的问题
实行农村税费,过去的防雹经费不能再收,所以部分乡镇炮手工资及福利待遇没有兑现,防雹炮弹各乡镇政府没钱购买,高炮没有炮衣。
由于缺少资金,个别乡镇“三·七”高炮既不能擦拭保养,又无人看护,任人损害,高炮老化现象相当严重,增加了安全隐患,极易发生责任事故,须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4防御冰雹的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要加强对国务院《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的宣传,广泛宣传人工防雹的重要性、科学性,介绍国内外人工防雹的经验和成果,以解除对人工防雹的怀疑。
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消雹炮弹进入雹云爆炸后散发的碘化银和冲击波,破坏了冰雹形成的条件,是在冰雹形成之前就“打消”了,而不是在冰雹生成之后“打跑”了,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3]。
(2)积极筹措资金。
协调县财政、民政局、受惠企业、保险社会各界力量,多方面集资确保保护地等高效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通过筹措资金,成立农民防雹协会,一是可以增强全民防灾抗灾的意识,使防雹工作纳入经济工作之中;二是可以使防雹资金确有保障,减少财政压力;三是可以使防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专业化。
(3)做好短时冰雹预报和科学试验。
气象科技人员要努力提高对流云天气预报准确率,并对防雹技术及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等理论进行研究,提高高炮、防雹作业质量[4]。
(4)种草植树,改变环境。
冰雹多发生在山区和丘陵地带,这是由于地表裸露受热不均,加强了冰雹的形成。
为此,要搞好植树种草,
使荒山秃岭披上绿装,调节局部气候,减少冰雹的发生机率,以减轻雹灾造成的损失。
5
[1]蒲昌权.渝东北地区冰雹灾害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5):15685,15690.
[2]黄择祥,杜传印.青州烤烟冰雹灾害的发生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5):197-198.
[3]龙余良,金勇根,刘志萍,等.XX省冰雹气候特征及冰雹灾害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9(1):53-57.
[4]姚健,王晓生,张锦镔,等.乐清7.22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分析和预报[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304-30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