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移动数据网络底层分光数据共享探讨
ODN网络建设探讨

ODN网络建设探讨作者:杨春峰来源:《消费电子·理论版》2013年第05期摘要:现阶段FTTH是各大运营商接入网建设的主要建设模式,ODN网络建设又是FTTH建设中的重点部分。
合理选择项目的ODN建设方案,对网络健康发展和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十分关键。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及建设历程,重点阐述FTTH常用场景下ODN网络建设方案。
关键词:FTTH;PON;ODN;建设方案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0-0048-02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用户所需要的通信带宽越来越大,视频点播,网络游戏,三网融合的迫切需求,使得传统的铜缆方案越来越不堪重负,FTTH已成为一种一劳永逸解决带宽瓶颈问题的首选解决方案。
在FTTH接入模式下,接入网络建设的重点从传统的以铜缆建设为主体转向以光纤/ODN 为主体,使得网络结构实现光纤化和无源化。
接入光缆ODN的规划建设将直接决定FTTH的覆盖规模,网络能力和业务支撑能力,因此ODN网络的规划建设将成为各大运营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ODN的基本概念光分配网络(ODN)是基于PON设备的FTTH光缆网络。
为OLT和ONU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
从功能上分,ODN从局端到用户端可分为中心机房子系统、主干光缆子系统、配线光缆子系统、引入光缆子系统和光纤终端子系统五个部分。
图1-1 ODN网络组成图二、ODN网络建设总体原则ODN网络建设应在现网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近、远期业务需求和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ODN网络架构应以树形为主,采用一级或二级分光方式。
其建设总体原则建议如下:(1)ODN网络建设应在综合分析用户数量、覆盖区域的基础上,应用不同的组网模式、网络结构和光缆路由、光缆芯数以及建筑方式等。
(2)对于用户比教集中的区域宜采用一级分光方式;对于覆盖范围大并用户分散分布的区域宜采用二级分光方式,同时对基础资源比较缺乏的区域也宜采用二级分光方式。
VOLTE-5月-VOLTE业务和数据业务在F双载波组网高话务场景分流分层解决方案V3——V

VOLTE业务和数据业务在F双载波组网高话务场景分流分层解决方案我们将消防绿地灯杆1小区与2小区F1频点和4小区与5小区F2频点配置基于业务异频切换参数,参数入网后,现场实施验证。
测试设备:数据业务采用mifi+Probe,语音业务采用HTCM8+CDS同车测试验证;基站侧准备:消防绿地灯杆1/2、4/5小区开启基于业务异频切换功能,消防绿地灯杆3/6小区使用常规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功能;测试场景:1)数据业务使用F1载波发起F1到F1的切换;2)语音业务使用F2载波发起F2到F2的切换;3)语音业务占用F1频点时,通过F2小区覆盖区域发起F1到F2的切换。
验证中,数据业务mifi接入绿地灯杆F1小区,实现F1到F1切换;语音业务M8接入绿地灯杆F2小区,实现F2到F2的切换;语音业务占用绿地灯杆2小区(F1频点)时,发起F1频点到F2频点的异频切换,参数实现了分流分层,现场测试截图如下:(mifi+Probe数据业务实现绿地灯杆F1小区到F1小区的切换)(HTCM8+CDS语音业务实现绿地灯杆F2小区到F2小区的切换)(HTCM8+CDS语音业务实现绿地灯杆F1小区到F2小区的切换,MOS良好)4.提取绿地灯杆分流分层参数实施前后用户数与流量2个维度话统指标统计对比,分流情况良好,对比情况如下:项目小区平均用户数(天平均)VoLTE语音峰值用户数(天平均)数据业务流量(天GB)VOLTE话务量(天Eral)F1消防绿地灯杆-HLH-1(方案实施前)38.553 9.442 1.035 6.541F1消防绿地灯杆-HLH-1(方案实施后)32.123 1.581 1.224 0.749F2消防绿地灯杆-HLH-1(方案实施前) 9.142 0.875 0.046 0.224F2消防绿地灯杆-HLH-1(方案实施后) 14.541 8.428 0.052 5.986从统计报表中可以分析,本案例中方案实施后,F1小区VO用户数减少,F2小区VO用户数增加;业务量F1小区VO 话务减少,F2小区VO 话务增加明显。
大流量移动数据业务的网络应对策略

年均 增长 率约 为 1 8 0 %。公 开资 料表 明 . 国移动 的数 中
据业 务正 在爆 炸式增 长 . 国移动 数据 业 务 流量 l 全 O年 约增 长 10 。 分省 份增长 达到 2 0 3 0 另根 据 5% 部 0 % 0 %。
图 1 1 研 究 思 路 流 程 图 -
本 次 论 文从 网 络承 载能 力 和健壮 性 、 流分 流 、 节 主 动防御 和配套 能力 匹 配等 方面展 开分 析 ,提 出相 应 的 约为 13 而数据用户数的增长约为 6%, 8%, 9 可见单用 户 的平均 速率正 在上 升 .总 的移 动业 务 流量 也在 迅速 应 对 策 略 2 网络应对 策 略分 析 、 增 长。 从 网络 承载 能力 和健 壮 性 、 节流分 流 、 主动 防御 和 而 数据 流量 增 长对 运 营商 来说 是 一 个很 好 的 发展
进 , 现移 动与 I 实 P的真正融 合 。为 了适 应大 流量 承载 转发 等措施来适 当降低 分组峰值 流量 .同时提供更 丰 需求 . 建议 加快 I P化进程
( B C P F的 Abs接 口 I 2) S / C i P化
富 的流 量记录来支 持不 同资费 策略的制定。 3 多播技术探 讨 、
c D N之间的流量及 带宽 后 网络 的安全 性考虑 以及核 心网设 备 的重 要性 和安全 的网络支持 .减少 了 P F至 P S
性 . D N网元 建设应 考虑容 灾 .建议启 动 P S PS D N第二 需求 相对 于全 部用户 都采用单播流方式来说 . 多播技 DN 节点 的建 设 。两套 P S D N互为 备份 , 当一套 P S D N出现 术 能 非 常有 效 地 降 低 了 P S 的接 口流 量和 设 备 负 故 障 时 . 户 可 由另 一个 P S 用 D N接 入 , 高 了安全 性 。 荷。 提 ” 两套 P S D N应 部署在不 同机房 . 可实现地 理上 的容灾 。 24 提供差 异化服务一 异 ” . 2 A A系统均衡 负荷 、A 不 同用户 群 、不 同地 域 的用 户 以及不 同的业务 类 D 建议 在 现 有 的 A A 系统 前增 加 两 台 四层 交换 机 型对 网络流量 消耗 的 巨大差 异 .使得通信 运营商 C . A MA网络总 体资 源利用 率严重 偏低 。在一些 热点 区域 作为 I I Ms 转发 的负载 均衡器 .实 现 A A 服务 器之问 A 的负载 均衡 。 23 引导 分流流 量一 引n . ”
FTTR在家庭场景中的应用及展望

FTTR在家庭场景中的应用及展望摘要:随着5G应用的逐渐普及,对于终端用户来说,高带宽体验已变得越来越普及和必须。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要求,并明确提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FTTR是一种新的家庭网络拓扑。
FTTR技术的光纤家庭拓扑和功能可能与当前传输和接入网络中基于光纤的技术不同。
在制定FTTR规范之前,有必要了解FTTR的用例并推导出相应的网络需求。
关键词:FTTR;家庭场景;应用;展望引言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智能家庭在应用和技术的搭建上应运而生。
但作为数字家庭“入口”的网络,却一直是限制数字家庭应用落地的短板。
为此,从2011年时起,我国运营商开始陆续加快推进光纤入户(FTTH)建设,作为数字家庭走向实现的“最后一公里”,光纤入户凭借大带宽、低时延和优质的网络体验,带动了大量智能家居产品的创新节奏,也让数字家庭的梦想不再遥远。
1家庭信息网络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从国外引进到国内制造,电话通信发展突飞猛进,基本满足政府、企业需要的同时开始走进百姓家庭,商品住房也迈入电话线(弱电)预埋阶段。
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随后光纤到户(FTTH)迅速走进千家万户。
截止到2020年,我国FTTH覆盖超4亿家庭,所有地级市均已建成光纤网络全覆盖的“光网城市”,城市固定宽带接入能力普遍超过100Mbit/s。
同年,运营商面向家庭客户积极推广“三千兆”业务,打造智慧家庭品牌。
2021年下半年,运营商开始向家庭用户推广光纤到房间(FTTR)全光组网宽带接入模式。
30多年间,家庭弱电网络预埋从电话线、5类线到6类线再到光纤,家庭网络从ADSL、WLAN到FTTH再到FTTR,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如今,F5G(含Wi-Fi6)与5G移动网络齐头并进,推动社会进入万物互联新时代,助力构建全屋智能生态体系。
三网融合技术 实验报告

三网融合技术实验报告******学号:**********班级:网络520指导老师:啊2上课时间:2011.9一、三网融合概述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将数据、语音和视频三种业务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示意图)二、三网融合的好处1、实现融合,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信息通信业的产业链,发展新的市场空间和实施信息通信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2、打破了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的恶性竞争状态,各大运营商将在一口锅里抢饭吃,看电视、上网、打电话资费可能打包下调。
3、信息服务将由单一业务转向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通过手机视频看到客户货物的大致情况,并立即决定派什么样的车去提货,发完货以后,客户也能随时自主追。
4、有利于极大减少基础设施投入,并简化网络管理,降低成本。
5、将使网络从各自独立的专业网络向综合性网络转变,网络性能得以提升,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PON技术的结构及原理1、PON的结构1)PON是一种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无源光网络;2)PON由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网络单元ONU (Optical Network Unit)3)和光分配网络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组成;4)无源:没有室外有源设备5)由有源OLT和ONT、以及无源ODN(光分配网络组成)6)ODN:由光纤、光分路器(Splitter)和其他无源器件组成7)非常低的生命周期费用,无室外有源设备维护费用8)能够很容易承载语音(Voice), 视频(Video)和数据(Data)9)相对P2P方式的光纤接入,成本低一半左右PON基本技术——下行下行信号:OLT连续广播发送,ONU选择性接收(根据LLID)PON基本技术——上行上行信号:TDMA突发发送,采用测距技术保证上行数据不发生冲突2、PON的原理1) EPON组成随着以太网技术在城域网中的普及以及宽带接入及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了速率高达1Gbit/s以上的宽带PON技术,主要包括EPON技术和GPON技术。
通过VPDN业务构建安全移动内网

通过VPDN业务构建安全移动内网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时代中,终端、网络等资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
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移动应用的不断追求,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由于移动内网安全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基于IP和无线业务互联发展起来的VPDN。
笔者认为通过将有线和无线业务进行融合以建立新的内网VPDN架构是当前实现这一目标、甚至是未来实现移动互联网安全发展的一个很好途径。
关键词:移动通信;VPDN业务;安全内网1引言移动内网(TD-LTE)是基于蜂窝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相比传统蜂窝网络,其安全性更高,支持语音、数据和视频。
由于用户终端数量不断增加,移动设备变得越来越多,而运营商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新的服务体验,因此越来越多电信运营商开始采用移动通信产品替代固定电话进行语音和数据的传输。
除了提供低成本的宽带服务,VPDN业务还具有带宽高、可扩展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基于VPDN技术的TD-LTE业务可提供多样化的接入方式和多种模式,可为用户带来更加灵活的通信体验。
目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推出了自己具有特色的VPDN产品,为广大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移动业务体验。
2基于IP和无线业务的VPDN新架构概述2.1利用现有基础网络提供VPDN运营商内部现有的基础网络通过虚拟专用网络来为移动用户提供VPDN,用户可通过华为VPower设备连接到其专属的NSA(Non-Party System Agent,即虚拟专用网)内网,当该用户移动时也可通过运营商专用网络发送语音和数据至电信运营商的IPTV。
目前大多数运营商都支持在内部或者外部环境中部署虚拟专用网络,但是在这种方案中由于缺少WAN和IP地址,导致了该业务无法实现远程控制、IP访问等功能。
例如华为公司的IPTV服务目前采用的都是Tom服务,由于该电信企业内部有专门用于用户通话以及视频通话的内部专网,因此也不具备远程控制功能。
大数据背景下运营商建设统一DPI系统的思考

大数据背景下运营商建设统一DPI系统的思考侯慧芳;潘洁【摘要】Mobile data traffic increases gradually.Operator's business model is transferring from "telephone traffic management" to "traffic management".Big data management will become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perators.For big data management,operators explore the value and application of DPI technology and make the unified DPI system standards to offer comprehensive and standard traffic data.The insu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DPI deployment mode was analyzed,and the unified DPI system to offer basic data security for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was presented.%移动数据流量业务逐渐增大,运营商的经营模式正在从“话务量经营”向“流量经营”转变,“大数据经营”将成为运营商的主要发展方向.运营商积极探索DPI技术对于大数据运营的价值和应用方向,制定标准的统一DPI系统规范,为大数据运营提供全面、标准的流量数据.系统分析了传统DPI部署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建设统一DPI系统对推动运营商大数据发展提供的重要基础数据保障作用.【期刊名称】《电信科学》【年(卷),期】2017(033)004【总页数】7页(P191-197)【关键词】统一DPI;大数据;电信运营商【作者】侯慧芳;潘洁【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9.5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业务取代了语音和短信业务成为运营商的收入支柱,运营商积极探索经营新模式,从“话务量经营”向“流量经营”转变,“大数据经营”将成为运营商的主要发展方向。
PON专线解决方案

PON专线解决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2)1. 项目背景介绍 (3)2. 目标及需求说明 (4)二、PON技术原理及优势分析 (5)1. PON技术简介 (7)1.1 定义及发展历程 (8)1.2 主要技术特点 (9)2. PON技术优势分析 (10)2.1 高速传输能力 (11)2.2 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 (12)2.3 优秀的网络安全性能 (13)三、PON专线解决方案设计 (14)1. 整体架构设计思路 (16)2. 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 (17)3. 软件系统配置及功能实现 (18)四、PON专线解决方案实施流程 (19)1. 实施前准备工作 (19)2. 设备安装与调试过程 (21)3. 系统测试与验收标准 (22)4. 用户培训及后期维护支持 (23)五、性能评价与测试分析 (24)1. 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5)2. 测试方法及步骤描述 (26)3. 测试数据记录与分析报告 (27)六、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29)1. 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30)2. 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制定 (31)七、投资与成本分析 (32)1. 项目投资规模及构成 (33)2. 成本效益分析 (34)3. 回报预测及收益评估方法 (35)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网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背景下,PON专线作为一种新型的接入网络技术,因其高带宽、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项目旨在解决企业在网络接入方面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
当前网络环境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着网络安全、数据传输质量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一种高效、稳定的网络接入方案;PON专线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高带宽、低损耗、灵活接入等,成为企业网络接入的重要选择;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需要一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网络解决方案。
构建一个基于PON专线的企业网络接入方案,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带宽和传输质量,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营商移动数据网络底层分光数据共享探讨
于娟娟
2012-6-28 10:02:37 来源:《移动通信》2011年第23期
摘要:文章重点探讨GPRS/CDMA移动互联网网络大量分光系统是否能进行底
层数据的整合,介绍了整合的思路和技术实现,并针对一些上层应用的接入提出
解决建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GPRS,CDMA,分光,云存储,安全
1 背景概述
运营商移动数据网络出于安全监管要求、业务分析和控制要求,产生了大量
基于GPRS/CDMA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分光需求,随着分光数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管
理运维困难、网络结构复杂等问题。
这些分光需求可能但不限于:不良信息监控、上网日志留存、信令分析、数
据业务分析、精确营销、物联网等。每套系统要收集所有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
往往在几个GB以上,而需要分析的数据只有几十兆、几百兆。如图1所示,每
套系统底层的处理和设备往往是重复建设,都是分光、协议解析和部分应用解析,
真正分析的应用千差万别。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如果把每个系统层次化,基本分为分光器,链路汇聚、
协议解析、应用解析,以及上层应用分析。除了上层应用,底层的所有内容是否
可以整合成为一套系统,给所有上层应用输送数据?
2 技术实现
经过对相关分光应用的分析和实践,我们发现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还能带
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优势。
2.1 解决方式
(1)分光HUB方式
解决多次分光工程割接问题,一次割接,多个项目共用底层分光设备,分光
HUB可以是有源设备,解决光增益问题。
(2)深度解析,数据入云方式
不仅整合分光设备,还整合了底层协议和应用解析功能,只把应用处理留给
上层应用。利用了云存储的大容量、自动冗余等功能,不但可以提供上层应用所
需数据,同时为没有能力分析的数据提供存储,以备后续使用。
2.2 数据入云方式的具体方案
若采用第二种方式,整合运营商省公司层面分光需求,利用云存储和云计算
可以实现信息有效共享和深度分析。
主要包括:
(1)分光后的协议、应用解析和分流功能。实现将电信网络专有协议,例
如GTP—C数据格式化后存入云;GTP—U数据做应用解析后,尽可能多地解析出
应用内容,将应用解析的结果格式化数据入云;或者GTP—U数据按照协议等要
求直接吐给上层分析系统。
(2)云存储。按照云的接口标准将解析后的格式化数据入云,云数据共享,
按照应用的要求将数据从云中吐给应用;应用分析的结果重新存储回云。如果需
要,云也可以存储非格式化数据,例如图片、视频等。由于重点存储格式化数据,
而且通常不关心数据包的负载部分(payload),所以入云的数据量在可以接受
的范围内。如果关心数据包负载的应用,可以考虑直接把应用需要的数据包吐给
上层应用,不经过云。
(3)数据地图。实现存储数据的地图检索,为每个上层应用建立数据地图,
加快检索速度和效率,提高云数据的易用性。
(4)云计算。初期通过专有设备处理GTP协议解析并分流,后期可以考虑
这部分功能软件化,将软件置于云计算环境中,进一步提高系统整合和处理能力。
如图2所示。
3 应用接入和优势分析
本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其一,将多路分光汇聚成为一路分光,整合并简化网络结构,提高系统稳定
性。例如不良信息平台、DPI数据业务分析、CPS信令分析、IP溯源等,8~10
路分光整合到一路分光,避免光衰减。
其二,通过云存储,将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保存起来以便日后深度分析。类
似BOSS的精分系统(BI),所有分析系统可以从这个存储在云里面的全集采集
一个子集进行分析,可以解决一些数据业务客户计费纠纷,或者特定应用(如
QQ/P2P)分析和控制。
其三,整合移动互联网分析、监控系统,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分析系统性能
和利用率。首先,所有设备处理所有GPRS/CDMA流量并进行协议解析,转变为一
次性解析协议,按照需求分流流量处理特定数据。所有分析系统不再需要做协议
解析,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分析,大大提高了上层分析系统的性能、效率;其次,
所有分析设备分析后的结果,从原来的本地存储转变为存储到云里面去。
其四,存储的数据不考虑冗余、备份问题。云自身提供冗余功能,数据默认
存储三份,提高冗余度和查询速度。
其五,对上层分析系统无需改造,平滑过渡,方便扩展。无需每次改造GPRS
系统即可提供新分析、监控系统采集需求。
4 结束语
本文的建设思路打破了原有分光应用的体系结构,使运营商可以更加高效地
开发移动互联网上层应用分析,减少市场营销策略决策时间,解决客户计费纠纷,
提高客服满意度。
但是,打破原有分立的体系也会产生一定的阻力,这就需要运营商在更高层
面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协调内外部资源。同时,有些系统是由运营商集团公司
统一建设的,需要集团公司层面统一认识,将已有系统通过扩容、升级等方式陆
续割接到统一平台,新建系统便可直接利用统一平台。
参考文献:
[1] 中国移动Gn采集解析设备规范V1.0.1.
[2] 3GPP TS 29.60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GPRS Tunneling Protocol
(GTP)across the Gn and Gp interface[S].
[3] 3GPP TS 43.064. Overall description of the GPRS radio interface;Stage 2[S].
[4] IETF RFC 791(STD 0005).Internet Protocol.J Postel.
[5] IETF RFC 768(STD 0006).User Datagram Protocol.J Postel.
[6] 3GPP TS 48.018.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Base Station System
(BSS)—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BSS GPRS protocol[S].
[7] 3GPP TS 23.251.Network Sharing;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Description[S].
[8] 3GPP TS 29.281.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GPRS)Tunnelling Protocol User
Plane(GTPv1—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