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保护剂市场浅析
脑梗塞的早期干预与药物治疗

脑梗塞的早期干预与药物治疗脑梗塞是指脑部血管突发性阻塞而引起的脑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导致脑部组织坏死。
脑梗塞发病快、发展迅猛,因此早期的干预与药物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和预防后遗症的产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讨论脑梗塞早期干预措施以及如何运用药物治疗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一、早期干预措施1. 脑卒中急救措施脑梗塞发病时,时间对于救治非常关键。
家属或旁观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开始进行急救措施。
这包括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舒适的体位,协助患者呼吸,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2. 早期诊断与评估医护人员在到达患者身边后,应迅速进行初步的评估和诊断,以确定患者是否为脑梗塞。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动态神经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
通过早期诊断和评估,可以迅速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3. 静脉溶栓 therapy静脉溶栓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早期干预措施,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从而减少脑组织损伤。
溶栓药物常用的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但是这种治疗在脑梗塞发病后窗口期内效果最佳,超过4.5小时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溶栓治疗。
4. 血液透析对于特定的患者群体,如慢性肾衰患者,脑梗塞后容易发生液体酸中毒,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体内堆积的代谢物质,改善酸中毒症状。
5. 早期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脑梗塞患者恢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这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认知康复训练等多种方式。
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药物治疗1. 抗血小板药物脑梗塞患者常常会被给予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血栓的形成。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2. 抗凝治疗对于存在心脏疾病或高凝状态的脑梗塞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给予抗凝治疗。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肝素等,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和脑梗塞的再次发生。
3. 脑保护剂脑保护剂是一类可以减少脑梗塞引起的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的药物。
211134073_依达拉奉右莰醇与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一些危险因素的积累,脑卒中
# 通信作者 主任药师,
硕士生导师,
硕士。研究方向:
临床合理用
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死
药方案制定、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经济学。E-mail:
455393595@
亡原因,被认为是导致长期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1]。在
依达拉奉右莰醇与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
效、安全性和经济性Δ
2
李 龙 1*,王 彬 1 #,曲 政 2,黄俊荣 (1.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2. 牡丹
江医学院药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中图分类号
DOI
摘
R956;
R544.1
文献标志码 A
220 patients in compound porcine cerebroside ganglioside group. After baseline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balanced us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NIHS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就高达 350 亿元,
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4]。
mg),每次 15 mL,加入 10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后静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指出,依达
脉滴注,30 min 内滴完,每日 2 次,至少治疗 14 d。复方
拉奉是一种神经保护剂,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
硫辛酸在脑梗死rtPA溶栓后的疗效观察

硫辛酸在脑梗死rtPA溶栓后的疗效观察李臣金;王海萍【摘要】目的探讨硫辛酸用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行rtPA溶栓治疗的6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监测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29/32),显著高于对照组78.13%(25/3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7.25±5.6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14±6.1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rtPA溶栓后采用硫辛酸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借鉴.【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7(023)030【总页数】2页(P53-54)【关键词】硫辛酸;脑梗死;rtPA溶栓;疗效观察【作者】李臣金;王海萍【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诸城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2200;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正文语种】中文静脉溶栓治疗是治疗脑梗死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疗法,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有效疏通梗塞区域,恢复局部供血,拯救濒死的脑细胞,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1]。
rtPA静脉溶栓是当前脑梗死临床治疗的一种标准治疗措施,为进一步提高rtPA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行rtPA溶栓治疗的6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硫辛酸应用于rtPA 溶栓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了硫辛酸的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浅谈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最新进展

浅谈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最新进展摘要】急性脑梗死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以老年作为主要发病人群,常伴随着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
目前临床上多以药物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本文就目前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方法以及进展进行总结与综述。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降纤抗血小板【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201-01急性脑梗死为目前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主要指脑内血栓形成或动脉硬化后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其局部出现缺血及坏死的病症[1]。
由于该病以老年作为主要发病人群,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为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负担。
现笔者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方法与其进展方向进行综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够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使得闭塞的脑血管达到再通,且恢复正常的局部血流供运,从而挽救尚未死亡的神经细胞。
而目前较为常用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作为一种外源性溶纤系统激活剂,能够通过裂解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从而达到溶栓的目的[2]。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溶栓药物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现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凝药物,不仅能够与血栓中的纤维素产生较强的亲和力,同时对于血纤维蛋白酶原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具有临床疗效确定,不良反应较小等特点,更易临床工作者所认可。
2 抗血小板治疗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均处于亢进状态,这就使得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下,因此易诱发血栓的出现。
所以,在临床治疗工程中,临床工作者常以抗小板作为治疗重点,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与改善微循环的双重目的。
阿司匹林作为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类血小板药物,于发病的48h内服用可达到显著的临床疗效。
而奥扎格雷具有能够有效阻碍血栓素合成酶的生成作用,不但扩张的脑血管,同时有效促进了前列环素的产生,在抗血小板治疗中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因此现将其作为目前临床上另一类新型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药物。
依达拉奉和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成本效果分析

依达拉奉和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成本效果分析王迎春;易黎【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和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成本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并同时行相关康复治疗.有脑水肿者给予甘露醇脱水,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给予相应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成本效果比为147.7,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为4.8.结论采用依达拉奉和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时,使用胞磷胆碱方案要比使用依达拉奉方案经济,医疗成本相当较低.【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0(004)014【总页数】2页(P5-6)【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胞磷胆碱;成本效果【作者】王迎春;易黎【作者单位】518036,深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药剂科;518036,深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影响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分别采用依达拉奉和胞磷胆碱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分析两种方案的成本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以上患者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患者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头颅CT或MRI检查已经证实。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51例,其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43~77岁,平均(58.3±10.6)岁,治疗前NIHSS评分:(10.13±3.21)分。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定的帮助。
传统的肺曲菌球 的手术指 征为 : 1有症 状 的局 限性 肺 () 曲菌球 , 病情稳定 , 许进行 手术 治疗 者 ;2 诊 断 不 明确 , 允 () 不能排除恶性肿瘤和其他 可治疗疾病者 ; 3 切除 手术有 助 () 于治疗原有肺部基础疾病 者。作者认为肺 曲菌球 咯血发生 率高 , 且反复发作 , 势 凶猛 , 来 严重 威胁 到患者 生命 。药物 治疗效果差 , 副作用多 。支气管动 脉栓塞术 复发率高 , 且 效
果也较差 。因此 , 临床 上一旦 确诊 为肺 曲菌球 , 无症 状 , 虽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 , 尽早 手术治 疗 ; 应 对于怀 疑此 病 , 时 暂 无法确诊者 , 亦应 尽早 手术 , 以免 发生 致命性 大 咯血 ; 出 而
现 大 咯 血 时应 急 诊 手 术 。 曲菌 病 复 发 或 播 散 是 影 响 手 术 治 疗 效 果 的 主 要 因 素 ,
前、 后第 1 天各评定 1 ; 5 次 随时记录合并用 药和不良反应 。
14 疗效评价 以 19 . 95年全 国第 四届 脑血管病 会议制定 的疗效标准判断 。以第 1 天神经功能缺损 积分值 的减少结 5
11 一般 资料 .
所有 患者均 经头 颅 c T或 M I R 检查 , 临床
维普资讯
浙江临床医学 2 0 年 7月第 1 08 O卷第 7期
・
9 3 ・ 0
片 l 。纤 支 镜 的 广 泛 开 展 提 高 了 本 病 的 诊 断 水平 。本 组 l 7 J 8
常是致命性 的。作者认为病变广泛 , 中空 洞破溃 , 术 利于 曲 菌 生长的慢性肺 部空 腔疾病仍 然存 在 , 患者免 疫功 能低 下 者, 术后应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2 个月 。
脑梗死的药物治疗

方面概述了国际上进行临床试验或应用的各类防治脑梗死药物,为国内此类药物的研究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脑梗死;药物疗法;临床试验
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案来防治脑梗死的发生及其神经功能的丧失,但许多实验药物在动物 模型上可明显减少脑梗死的体积,并已在临床进行双盲试验,以验证其疗效。这为人类战胜此类疾病带来了曙光。 在脑中因梗塞而局部缺血的核心区与正常血液充盈的脑区之间是梗死周边区,即临床所称的 "半影区"。该区受血液减少的影 响,极易产生神经元损伤和坏死。治疗脑梗死药物主要用于阻断这一脑区因局部缺血引起病理生理变化的某些环节。例如,恢 复中断的血流供应,减少过度的谷氨酸(glutamic acid)递质释放和对受体的高频刺激,抑制细胞外Ca2+的大量内流,清除因自 然再通和溶栓后血流再灌注产生的过量自由基,抑制缺血脑区的炎症反应等等。如能有效地抑制这些生化过程,则可减轻脑梗 死引起的脑损伤。 在脑梗死发生后6 h内的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这段时间称为“治疗窗”,即在这段时间内的有效治疗,其预后较好。对相关药 物的研究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为采用药理干预,以防止缺血组织进一步梗死、病变提供了机会。研究表明,临床脑梗死病人 的“治疗窗”比动物模型上的更具多变性。磁共振成像术可有助于确定不同病人的“治疗窗”及缺血损伤所处的阶段。 许多实验性的神经保护剂从不同角度缓解局部缺血带来的神经损伤,各类药物在动物模型上都显示了一定的作用。 阻断谷氨酸受体作用 局部缺血性脑梗死发生时,缺血区的应激引起谷氨酸递质大量释放。在病人的血液和脑脊液中都会检测 到高水平的谷氨酸。研究发现在较稳定的缺血性脑梗死病人中,发病6 h后脑脊液中谷氨酸水平要低于6 h内的谷氨酸水平。对 这些病人6 h内的及时治疗十分重要。而在进行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中,6 h后脑脊液中谷氨酸水平仍持续增加,这表明对这些 病人的“治疗窗”可扩大些[1]。 谷氨酸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型拮抗剂在许多动物脑梗死模型上证明可减少梗死体积,但它们也会阻断正常的 神经传导而产生一些拟精神病症状。例如,其中的地佐环平 (dizocilpine)在80年代中期曾作为治疗脑梗死药物而重点研究,但 因它会引起正常动物产生扣带回神经元的空泡变性,因而其临床研究已暂搁置。如果此类拮抗剂经临床证明确有较好的治疗作
2024年解酒护肝保健品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解酒护肝保健品市场环境分析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解酒护肝保健品市场正在迅速发展。
解酒护肝保健品是指能够帮助人们降低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和提供解酒功效的保健产品。
本文将对解酒护肝保健品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现状、消费者需求和政策法规等方面。
市场规模解酒护肝保健品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不断扩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当前全球解酒护肝保健品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美元。
其中,亚洲地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40%,成为全球最大的解酒护肝保健品市场。
竞争现状解酒护肝保健品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着众多的品牌和产品。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知名保健品企业以及一些小型的创业公司。
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研发创新、品牌宣传和市场渠道的拓展等方面。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解酒护肝保健品的需求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酒精消费普遍存在,人们希望通过使用保健品来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另一方面,现代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节奏加快,导致人们对肝脏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提高了对解酒护肝保健品的需求。
政策法规解酒护肝保健品市场受到政策法规的严格监管。
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保健品标准和限制性规定,对保健品的生产、销售和广告进行管理。
在市场环境分析中,需要考虑到各种政策法规对市场的影响,以确保企业在市场中合规运营。
发展趋势未来解酒护肝保健品市场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多功能化产品:消费者对保健品的需求逐渐从解酒和护肝扩展到综合保健,预计未来市场上将有更多多功能化的保健品产品面世。
2.品牌建设: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并通过独特的品牌形象吸引消费者。
品牌建设的成功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3.电商渠道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买保健品。
企业应积极开拓电商渠道,提高销售额。
结论解酒护肝保健品市场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格的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保护剂市场浅析
作者:hujy 终端市场来源:医药经济报点击数: 17 更新时间:2009-2-27 [关键词]:脑血管,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脑蛋白水解物,胞二磷胆碱,小牛血(清)去蛋白,鼠神经生长因子
健康网讯:
随着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大幅升高,进入新世纪后,各国药企纷纷加大了新药和仿制药的开发力度,脑保护剂已逐渐成为临床使用中的热门药物,其中的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已成为脑血管用药中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
【小贴士】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生存的最大疾病之一,该类病主要有由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引起的缺血性卒中、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内血管破裂时引起的出血性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统称脑梗死;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的脑动脉痉孪,也可导致脑缺血性损害。
发病后如能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可以阻止疾病的进展,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
随着国家对脑卒中“早防早治”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脑血管病的防治水平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此病仍是医学中的重要难点。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步入快速增长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现阶段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脑血管病则排在我国居民因各类疾病导致死亡的第一位。
这是近期在从北京“健康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最新信息。
脑血管疾病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防治脑卒中已是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医院临床有了溶栓治疗、抗凝疗法、抗血小板疗法、脑保护药物治疗、降纤疗法等多种手段,使得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水平得
到了提高,从而也推动了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用药市场的发展。
需求拉动市场
目前,脑血管已成为世界人口的主要死因之一,而我国属于脑卒中高发性国家,心脑血管病的死亡人数现已居世界首位,而且呈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是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卒死发病率的3-4倍,而脑梗塞与脑出血的发病率相近。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风造成的死亡率还将不断攀升。
国家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占死亡总数的22.4 5%。
目前中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250万例,而每年死于脑卒中约有150万人,存活者中有3 /4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脑卒中导致人群寿命平均缩短12年。
进入新世纪后,各国药企纷纷加大了脑血管病新药和仿制药的开发力度,脑保护剂已逐渐成为临床使用中的热门药物,其中的脑循环代谢保护剂已成为研发的新热点,此类药物具有自由基的清除、保护、修复与激活神经元的优势。
同时,也针对改善红细胞变性能力,降低血黏度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延长细胞生存能力、注重改善脑循环系统的功能。
目前,用于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的药物按作用机制分为:高度选择性钙拮抗剂、脑血管和周围血管扩张剂、植物提取物和其他脑保护剂。
临床使用的脑保护剂主要有: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脑蛋白水解物、胞二磷胆碱、小牛血(清)去蛋白、鼠神经生长因子等。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已成为脑血管用药中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
依达拉奉:五虎博弈
近年来,医学界对抗氧化剂在神经保护治疗方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为减少大脑组织损伤和脑缺血疾病的治疗开创了新思路,并通过减少再灌注损伤来增强治疗的有效性。
依达拉奉注射液的问世,在解决了脑血栓、脑梗死、脑水肿这些难题后,更攻克了脑神经受到
严重损伤而导致语言和肢体障碍的医学难关,从而获得了50年来脑梗死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伊达拉奉注射剂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型脑保护剂,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性期伴神经症状治疗药物。
该药由日本三菱东京制药株式会社(MTP)独家研制开发,2001年4月4日获日本厚生省批准,同年6月在日本上市,并被授予“独创性奖”殊荣。
近年的临床使用已证明,依达拉奉在患者发生脑缺血、缺氧时可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从而保护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该药一上市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现已在2003年美国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处理指南》和2004年日本的《脑卒中治疗指导原则》中,被认为是唯一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有效并且获推荐的神经保护剂。
依达拉奉在我国属于二类新药。
2003年由先声药业首先开发成功后,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发的生产批文,并以商品名“必存”上市。
随后,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公司也获准生产,商品名为“易达生”。
截至2008年11月,SFDA共批准了5家药企生产这一品种,另外3家是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和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依达拉奉注射液上市后,销售金额快速增长,2004年,在16城市样本医院药品销售中,“必存”取得了近700万元的优异业绩。
随后几年,其销售一路飙升。
到2007年,1 6城市样本医院依达拉奉市场已突破1亿元大关,同比上一年增长了84.11%。
其中先声药业的“必存”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3.90%,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公司的“易达生”只占16.10%。
在先声药业发布的2008年上半年业绩公告显示,上半年品牌非专利药依达拉奉注射液销售数量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33%,在16城市样本医院依达拉奉用药已超过8000多万元,全国市场有望达到2亿元。
神经节苷脂:国药自强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是一类含有唾液酸的糖神经鞘脂,是哺乳类动物(包括人类)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在神经系统中含量尤其丰富。
其通用名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
20世纪80年代,神经节苷脂首先在意大利上市,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脑脊髓创伤、帕金森氏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984年我国参与了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的“复合型神经节苷脂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1996年这一药物已进入我国临床使用,SFD A先后批准了阿根廷TRB Pharma S.A.公司和巴西Trb Pharma Ind Quimica E Farmaceutic a Ltda公司的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进口,分别以商品名“施捷因”和“重塑杰”上市。
2004年11月,齐鲁制药的神经节苷脂钠原料药和注射液率先获得SFDA批准生产,随后又生产出粉针剂,以商品名“申捷”上市。
目前SFDA共批准了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长春翔通药业、北京四环制药、黑龙江飞峡制药工业4家生产注射制剂。
2004年后,在国产神经节苷脂钠上市后,加快了这一产品的增长速度,随后市场强劲发展,一路上扬。
近两年,神经节苷脂钠注射剂在脑卒中、小儿脑瘫、老年痴呆症及脊髓损伤的治疗上得到广泛使用,进一步带动了医院市场的快速增长。
据中国化学工业协会信息部“2007年中国16城市样本医院用药分析报告”显示,2 007年,16城市样本医院前200只畅销药物中,神经节苷脂钠是涨幅最大的15只品种之一,已从上一年的77位跨越到16位,其购药数量增长了243%,购药金额增长了202%。
2007年,16城市样本医院神经节苷脂钠注射剂用药中,国产药物已占据了87%的市场份额,进口药物仅占13%,其中齐鲁制药的产品居于首位,黑龙江飞峡制药工业公司的产品居第2位。
神经节苷脂钠注射剂主要用于小儿脑瘫的治疗,临床应用可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药液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部,促进神经重构。
通过促进各种形态、生化、组化、神经生理及行为参数的改善,最终可以加快神经修复,最大程度地恢复原有的神经功能,促
进神经重构,形成丰富的神经网络,从而促进脑瘫患儿的病情转好。
在同类产品竞争中,由于脑苷肌肽注射液有效成分含量与神经节苷脂差异较大,其弱势已在临床使用中显示出来,2007年脑苷肌肽退出市场,这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神经节苷脂钠注射剂长足迈进。
有专家预计,神经节苷脂钠注射剂市场容量在10亿-12亿元左右,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保护剂临床用药市场分析表明,该类药物仍是国内外研发的热门课题之一。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复杂,为此,医学界呼吁全社会进一步加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等多方面的健康管理,控制心血管病的发展,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这是减轻社会和家庭各种经济负担、精神负担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不断加强脑卒中治疗药物研制及其市场的开发,对我国脑卒中疾病的防治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