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SiO2表面改性及其分散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纳米SiO2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SiO2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本 文 简 述 了 纳 米 SO 在 涂 料 中 的应 用 , 点 介 i, 重
绍了加入纳米 S , i 对涂料综合性能 的影响。 O
在建筑 涂料 中, 加入少 许纳米 S , 以 明显提 i 可 O
1 纳米 SO2 i 的特性及 形态
纳米 SO 是 一 种无 毒 、 色 、 污染 的无 机非 金 i, 无 无
从 而 改 善基 体 分 散性 。
金 祝 年 [ _ 用 纳 米 SO 改 进 外 墙 涂 料 的性 能 , 1应 0 i,
发现纳米 S , 降低涂料的色差值 , i 能 O 提高耐老化性 。 王亚强等人 _ 着重研究 了纳米 SO 复合建筑涂料 的 1 ¨ i, 稳定性 , 最终发现 了纳米 SO 对稳定性 的影响 因素。 i,
0 引言
粒 径处 于 1 10n ~ 0 m的微 粒 称 为 纳米 纳 米 S 子 为 蓬 松 粉 体 状 态 ,纯 度 可 达 i 粒 O
9 .% 以上 。纳米 SO 的 T M( 射 电镜 ) 片表 明: 99 i: E 透 照
纳米 S , i 俗称 “ O 超微 细 白炭黑 ” 是一种无定 形 的白 ,
的紫外光照射下 , 其吸收率可 以达到7 %以上_ ; 0 1 在波长 4 0n 0 m以 内的红外光照射下 , 其反射率高达
7 %以上 。 0 将纳米 SO 添加到涂料 中 , 以起 到抗紫 i, 可
外 光 和热 老 化作 用 , 强涂 料 的隔 热性 。 增
不仅可以防雾与紫外线 , 还适用于高层建筑等玻璃 。 纳米 二氧化硅在耐磨涂料 中的发 展趋 势大概归
热点和发展方向。
第7 期

辉 , :纳米 SO 在涂料 中的应用研究 等 i:

纳米SiO2表面高聚物接枝改性的研究

纳米SiO2表面高聚物接枝改性的研究
p lmeain w s iv siae . h eain o e gat e c n a ea d e iin y o MMA w t h mo n fii a oy rt a n e t td T e rlt f h rf p re tg n f ce c fP o g o t f i tea u t t — h o n i trw r l td e o ee as su id. o
2. fi n c e r Hee Xig h nWi e& C beC . a l o ,hd , Hee 2 0 1 ,Chn ) . fi 3 0 1 ia
Ab ta t Th s ra e te t n f n n - tr S O2ma e b sn i n o p ig a e t KH一 7 i nr — sr c : e u fc r ame t o a o mee i d y u ig sl e c u l g n a n 5 0 s ito
在这 种立 体 网状结构 中分子 问作 用力 很强 。因此在 应 用过 程 中 ,采 用一 般 的直 接共混 方法 难 以获得 纳米 尺 度上 的均 匀分 散 以及纳 米 粒子 与高分 子材 料 间 良好 的
启 东精 细化 工二 厂 ;丙酮 :合肥 工 业 大学 化工 厂 ;过
氧化 苯 甲酰 (P ) B O :天 津市 福 晨化 学 试剂 厂 。
1 2 合成 与表 征 . 12 1 纳米 SO 的改 性 .. i, 称取 1 0g干燥 的纳米 SO 放 人 50 m i2 0 L圆底 烧 瓶 中 ,然 后加 入 20m 0 L乙 醇/ 为 1 5的 乙 醇溶 液 ,超 水 /
界 面粘 接 ,很 难均 匀分 散 在有 机 聚合 物 中 ,颗 粒 的纳 米效 应很难 发 挥 出来 。 因此 对纳 米粒 子 的表 面进行 处 理 ,以改 善纳 米粒 子与 高 分子基 体 的界面 相容 性及 其 在 高分子 基体 中的分散 性 ,是 实现 纳米粒 子对 高分 子

无机纳米颗粒分散机理

无机纳米颗粒分散机理

无机纳米颗粒分散机理引言无机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然而,由于其高表面能和亲水性,无机纳米颗粒往往在溶液中难以均匀分散。

因此,研究无机纳米颗粒的分散机理对于实现其有效应用至关重要。

一、表面改性为了解决无机纳米颗粒难以分散的问题,研究人员通常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

一种常见的表面改性方法是通过在纳米颗粒表面引入有机分子或聚合物。

这些有机分子或聚合物能够与纳米颗粒表面形成键合,从而改变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使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二、电荷屏蔽无机纳米颗粒在溶液中往往带有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纳米颗粒聚集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分散纳米颗粒,可以通过引入适当的离子或聚电解质来屏蔽纳米颗粒表面的电荷。

这些离子或聚电解质与纳米颗粒表面的电荷相互作用,形成电双层结构,从而减小纳米颗粒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促进纳米颗粒的分散。

三、机械剪切机械剪切是一种常用的无机纳米颗粒分散方法。

通过将纳米颗粒悬浮液置于高速剪切设备中进行剪切处理,可以破坏纳米颗粒之间的聚集结构,使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机械剪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散效果好的优点,适用于大多数无机纳米颗粒的分散。

四、超声分散超声分散是一种常用的无机纳米颗粒分散技术。

通过将纳米颗粒悬浮液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利用声波的作用力将纳米颗粒聚集结构破坏,从而实现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散。

超声分散方法具有分散效果好、操作简单的优点,适用于大多数无机纳米颗粒的分散。

五、溶剂选择无机纳米颗粒的溶剂选择对于其分散性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选择适当的溶剂可以改变纳米颗粒的溶解度和溶剂-颗粒相互作用力,从而实现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散。

在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纳米颗粒的亲水性或疏水性以及溶剂的极性和分子结构等因素。

六、温度控制温度对无机纳米颗粒的分散性也有一定影响。

通常情况下,提高温度可以增加溶剂的扩散性和纳米颗粒的热运动能量,有利于纳米颗粒的分散。

然而,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纳米颗粒的聚集,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条件。

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SiO2填充改性聚丙烯研究

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SiO2填充改性聚丙烯研究

t e P / a o S (2c mp st s Va t d e y me h n c l r p r is i e e t ls a n n a o i ty ( S h P n n i o o i V S s u id b c a ia p o e t ,d f r n i c n i g c l rme r D C)a d s a n n lc ) e e f a n c n i g ee
Ab t a t sr c :Si 2 a pa tce r a e t ur a e t e ig a ntK H 5 0 w e ei O n no ril st e t d wih a s fc —r atn ge 6 r nve tg t d by BET nd FT— R. Ther s ls siae a I e u t s ow ha he s fc — r a i g a e o fe o Si) na opa tcesha n s r ge fe t T h ir tuc u e a d pr pe te h t tt ura e te tn g ntm diid t ( n r il sa ton re f c . e m c os r t r n o ri sof
Ion m ir s op ( r c o c e SEM ) Ther s t n c t d t tt ec . e ulsidia e ha h om p iew ih 2 ost t t e e no Si) r atd na — ( ha hebe tm e ha c lp op r is d t s c nia r e te .
S u n op r is ofPo y o l ne Fild wih N a - O2M odiid by Sur a e tea i t dy o Pr e te l pr py e le t no Si fe f c - r tng Age nt

二氧化锆纳米管阵列的表面处理及性能研究

二氧化锆纳米管阵列的表面处理及性能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 引言自从进入90 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不断扩大,领域逐渐拓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以纳米材料为开端逐步衍生出纳米化学、纳米物理学、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等学科;派生出纳米技术、纳米工艺等新的技术,进一步推动了纳米材料的发展。

1.2 纳米材料综述1.2.1纳米材料的概念所谓纳米材料就是指在一维、二维或者三维的空间中始终处于1~100 nm 范围内的晶体或非晶体物质。

从材料的结构单元层次来说,纳米材料粒子既不同于微观原子或分子,又不同于宏观体相材料,它是介于宏观物质和微观原子、分子之间的特殊状态,具有宏观体相的元胞键合结构,同时具备块体所没有的崭新的物理化学性能。

纳米材料广义来说,是指微观结构至少在一维方向上受纳米尺度(1~100 nm) 限制的各种固体超细材料,故此按其维数可以划分为三类,即:(1)零维纳米材料:指空间中三维尺寸处于纳米尺度的材料,如纳米尺度颗粒、原子团簇、纳米点等。

(2)一维纳米材料:指空间中有二维尺寸处于纳米尺度的材料,如纳米线、纳米棒等。

(3)二维纳米材料:指空间中有一维尺寸处于纳米尺度的材料,如纳米薄膜等。

除此之外,还发现一种兼具一维和二维特征的新型准一维纳米结构-纳米带,为研究电子运输现象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1.2.2 纳米材料的性质当粒子尺寸进入纳米量级(1~100 nm) 时,其本身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从而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性能。

主要表现在具有极佳的力学性能, 如高强、高硬和良好的塑性及韧性;另外1二氧化锆纳米管的表面处理及性能研究纳米材料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很大,因此它具有相当高的化学活性,在催化、敏感和响应等性能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1) 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表面效应,是指纳米微粒的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着纳米微粒尺寸的减小而大幅度,粒子表面结合能随之增加,从而引起纳米微粒性质上变化的现象。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研究_万冰华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研究_万冰华

材 料 开 发 与 应 用2010年8月 文章编号:1003-1545(2010)04-0098-07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研究万冰华,费敬银,高文娟(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陕西西安 710072)摘 要:由于纳米粒子易团聚,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是很必要的。

本文综述了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主要方法,介绍了国内外表面改性的一些实例,并对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一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作了说明。

关键词:纳米粒子;团聚;表面改性中图分类号:T B 34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0-03-08作者简介:万冰华,男,1985年生,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材料表面改性,电化学金属防腐蚀。

物质经微纳米化后,尤其是处于纳米状态时,其尺寸介于原子、分子与块状材料之间,故有人称之为物质的第四状态。

纳米粒子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人们对纳米材料的研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先后合成出多种功能先进、性能突出的纳米及纳米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及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1,2]。

纳米粒子粒度细、比表面积大、原子配位不足及高的表面能,使得这些表面原子具有很高的活性,极不稳定,易团聚[3]。

这种团聚的二次粒子难以发挥其纳米效应,使材料达不到理想的性能。

因此,为了提高纳米粒子在高聚物混合体系中的分散能力,增加纳米粒子与其他组分的结合力,需要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是指采用物理、化学等深加工处理的方法对纳米粒子的表面进行处理、修饰和加工,从而控制其内应力,增加纳米颗粒间的斥力,降低颗粒间的引力,使粒子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形貌、晶体结构、缺陷状态、应力状态、官能团表面能、表面疏水性、表面润湿性、表面电势、表面吸附和反应特性等)发生变化,有目的地改变纳米粒子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赋予纳米粒子新的功能、满足纳米粒子加工及应用需要的一门科学技术。

本文就纳米粒子团聚的原因、纳米粒子表面改性方法的应用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综述。

纳米SiO2改性聚乙烯醇涂料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纳米SiO2改性聚乙烯醇涂料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耐 老 化 性 能 测 试 :选 取 已 干 燥 好 的涂 膜 ,在 100 ̄C条件 下 ,连 续 有 氧老 化 8 h,观 察 涂膜 的表 观 现 象 。
扫 描 电镜测 试 :选 取 已干 燥好 的涂 膜 ,真空 干 燥 、镀金 后 放在 日本 JSM—T 300型 扫描 电镜 (SEM ) 下 观 察 试 样 的表 面形 貌 和 纳 米 SiO2粒 子 在 涂 膜 表 面的分散 情况 。
誊j誊赫 要:|栗用玻璃砂蔫莲分教和移规制备方法,研究幼采 改性黍乙带殍办跨泠稃的 备 1 ≯誊 工茁务弹 分 析震 乙带弹和纳采爱 耐镣群 性能 的影 吻,茅采用扫描电锐分衍7徐料的微观结枸。 t霉
l l结采袭钾 I咖1 入射采 矿以赛 藩徐群的耐洗刷和挠老 化性 等。| 0|| |||一- ||一| =_薯| 誊参 ≥簟善|关键 坷 纳术 §力墙汾稃 麓 乒工4茁 l, l |毒誊 ≯ | | 。。|||_ | | 誊 i 薯| 雳分类号 z a7 l丈 弼 雾 芰j喜 彷号:| DDl9_ 2DD 2毒O 一 |董 曩
通 常把 粒 径 介 于 1 100 Flnl之 间 的粒 子 称 为 纳 米粒子 ,由于其 粒径较小 ,表面结构发生 了改变 , 而使 纳 米粒 子 具有 特殊 的性质 ¨’ 。利 用 纳米 粒 子 特 殊 的 结 构 特 点 ,可 赋 予 纳 米 复 合 涂料 优 异 的性 能 ,表 现 出这 种 复合 材 料 的优 越性 。原 位 分散 是 将 制备纳米粒子的前驱体 与聚合物混合 ,使纳米粒子 在生成过程中与聚合物均匀混合 ,这种方法可有效 阻止纳 米 粒子 在 聚合 物基 体 中 的团聚 ,其 分 散性 比 直接 分 散 法 要好 ’ ,溶 胶 一凝 胶法 是 原 位 制 备 纳 米复合材料 的一种 比较好的方法 ,利用一些高分子 可 形成 溶 胶 一凝 胶 的特 点 ,在 高分 子溶 液 中进 行 无 机物前驱体 的水解 ,可以合成纳米 复合材料 。但此 方 法 的制 备 工艺 复 杂 ,设 备 要 求较 高 ,难 以工 业 化 生 产 。

表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及其与聚合物的作用

表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及其与聚合物的作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第lo期束华东等表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及其与聚合物的作用条件,如一COOH、一NcO和一CHcH:0等,以保证修饰的稳定性。

Tang等m1和Ding等汹1在各自的工作中都用油酸修饰纳米SiO:,修饰剂以稳定的化学键与纳米颗粒连接,同时油酸上带有的C—C又为SiO:提供了表面功能化的基团。

此外,乙烯基吡啶协1、丙烯基缩水甘油醚m1和对乙烯基苯磺酰肼Ⅲ1等用作纳米sj02表面修饰剂的工作都有报道。

在我们以前的工作中,用六甲基二硅氮烷作为修饰剂合成了具有超强疏水性能的可分散型纳米SiO:颗粒,涂层与水的接触角可达1700,同时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分散性,分散在co,中溶液的透光率可达97%以上旧J。

还有用乙二胺和硬脂酸对纳米SiO:颗粒表面双重修饰,这是一种以离子键连接表面修饰剂和纳米颗粒的修饰方式,产物的粒径在20nm左右mo。

此外,我们还利用不同的硅烷偶联剂合成了表面带有不同官能团的可反应性纳米SiO,颗粒b“。

目前,我们所开发的上述产品已经在本单位的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图3为生产的DNS.2可分散型纳米SiO,的透射电镜形貌,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SiO,颗粒粒径均匀,平均约20nm,分散优良,以链状或网状存在。

图3DNS-2可分散型纳米si02的TEM形貌Fig.3TEMimageofthedispersiblenllllO—Si022纳米SiO:颗粒与聚合物基体的作用方式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聚合物/SiO:纳米复合材料能有效地综合利用纳米si02和聚合物材料的各项优越性能,使材料的功能多样化,性能优越化。

纳米SiO,与聚合物基体的复合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共混法、熔融共混法、溶胶.凝胶法和原位分散聚合法等。

不同的复合方法各有其优点,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对纳米颗粒和基体材料的作用方式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聚合物/SiO: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体间作用力的形式和大小对材料的性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提高二者间的作用力是提升材料性能的主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无机盐(专TU)●.www.cnisa.org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无机硅化物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行业发展研讨会

纳米Si02表面改性及其分散性能研究张祺毕成李耀刚朱美芳王宏志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摘要: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对纳米二氧化硅(SiO:)粉体进行表面预处理;以1一(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在水相一油相混合溶液中,对预处理后的纳米SiO: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O:粉体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一可见光光谱仪、粒径分析等方法进行表征与检测。结果表明:过氧化氢能有效防止纳米SiO:粉体团聚,表面改性后纳米SiO:粉体能均匀分散到有机溶剂中。关键词:纳米SiO:过氧化氢团聚紫外吸收

StudyonsurfacemodificationoftheSi02nanoparticlesanddispersionZhangQiBiChengLiYaoganZhuMeifangWangHongzhi(College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DonghuaUniversity,Shanghai201620)

Abstract:NanosizedSi02powderswerepre—treatedbybydrogenperoxide.Gamma—glyeidoxypropyhrim—

ethoxysilane,thesudactantwasusedtomod毋thepre—treatedSi02nanoparticlesinthewater—oilmixedsol-Vents.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um(vr—IR),UV—visibleNRTspectrometerandnanometerdiametera-

nalysiswereadoptedforthecharacterizationoftheunmodifiedandas—modifiedSi02nanoparticles.TheresultsindicatedthathydrogenperoxidecouldeffectivelypreventtheaggregationoftheSi02nanopartieles.ThemodifiedSi02nanopowderswereequablydispersedintheorganicsolvemandtheperformanceofultraviolet

absorbanee

was

improved,Keywords:silicadioxidenanopartiele,hydrogenperoxide,aggregation,ultravioletabsorbance

纳米SiO:改性涂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但纳米SiO:表面存在的大量羟基使用其表现为亲水性,极易团聚,贮存稳定性差【I。2J。纳米颗粒在有机相中的均匀分散是发展纳米涂料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方法通过用过氧化氢对纳米SiO:进行预处理,使其表面的大量羟基转化为氧负离子,利用静电相斥,防止纳米SiO:在改性过程中团聚,采用表面改性剂1一(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SiO:进行改性,研究了溶液pH值对纳米SiO:改性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亲油性的纳米SiO:粉体。从而解决了因纳米SiO:易团聚,很难在有机相中长时间均匀分散的问题。1实验部分1.1样品制备称取49的纳米SiO:粉体装入烧杯,加入100mL去离子水,同时搅拌;再向烧杯中加入15mLH20:(30%)和15mL无水乙醇溶液,超声分散30min,使用培养皿封口,放入阴凉处静置24h。将上述混合县浮液加入三颈烧瓶,使用油浴锅加热至60℃,同时进行机械搅拌,搅拌速度为400r/rain。取120mL乙酸乙酯溶液加入三颈烧瓶。使用0.1mol/L氨水把反应环境的pH值调节到8作者简介:张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王宏志教授博导

112w1Irw.cnisa.org●产学研●一9,再取0.5mLT一(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三颈烧瓶,反应8h(以改性后的亲油性粉体完全进入有机相为准)。待反应结束,静置6h使水相、油相分层,然后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加热有机相至80℃进行蒸馏,使乙酸乙酯蒸发,并冷凝回收,粉体在60℃干燥12h得到亲油性纳米Si02粉体。1.2表征技术采用NEXUS公司生产的Nicolet红外分析仪进行红外分析。使用PerkinElme公司制造的Lambda35型紫外一可见光光谱仪进行紫外光吸收和分射分析。采用英国马尔文公司制造的NanozS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对纳米SiO:粉体进行粒径分布分析。2结果与讨论2.1F1’IR分析图l为改性前后纳米SiO:粉体的红外分析图谱,可以看出:波数为3400cm一吸收的峰是羟基伸缩振动引起的;在波数为960cmq左右的峰为si—O—H键的弯曲振动吸收峰;在未改性样品的吸收曲线中,在波数为1152cm一的峰为Si—O—Si的特征峰;在波数为1680cm。处的吸收峰为C=C的收缩振动峰,此C=C双键来源于硅烷偶联剂^y一(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波数为1420cm~、2854cm一处的吸收峰为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波数为2936cm一处的特征蜂为不饱和C上的c—H面外弯曲振动峰,此峰也来源于硅烷偶联剂1一(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从这几个吸收峰来看,硅烷偶联剂已经成功地连接在了Si02表面。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渡数/cm-1图1改性前后纳米SiO:的红外光谱图(a一未改性的SiO:,b一改性后si02,改性条件:pH=8.5)2.2粒径分析表I为改性前后纳米SiO:的粒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经过改性后,纳米SiO:分散在有机溶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颗粒大小都有明显降低,这说明改性后的纳米SiO:粉体粒径明显变小,这主要因为纳米颗粒经H:O:处理后,表面的羟基转化为氧负离子,颗粒之间静电斥力增加,使纳米颗粒难以团聚,二次粒径大幅降低。表1粒度分析数据表

未改性纳米SiO:使用KH570在pH=8.5改样品编号平均粒径/nln性纳米Si02平均粒径/nm

l69.5619.82281.529.69390.237.612.3紫外光吸收分析取改性前后的纳米SiO:各0.59,置于10mL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超声分散10min,静置48h后对SiO:悬浮分散层进行紫外光吸收测试。图2为改性前后纳米SiO:的紫外光吸收图谱,可以看出,改性后纳米SiO:的在波长数为200—300nm有优良的紫外吸收性能,而且吸收率较未改性的紫外光吸收率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改性后的纳米SiO:在有机相中能长时间稳定均匀地分散,悬浮分散层对紫外光吸收率较高;而未改性纳米SiO:的在有机相中不能均匀分散,容易团聚,经长时间静置后发生明显沉降,所以悬浮分散层对紫外光吸收率不高。这说明了改性纳米SiO:在有机相中分散比较均匀,达到了预期的改性目的。

图2改性前后纳米si02.紫外光照射下的吸收图谱(a一改性后Si02,b:未改性Si02,改性条件:pH=8.5)2.4沉降实验表征由于丙烯酸酯类单体是油性涂料的主要原因(下转第124页)

113

冰、螂皋督●中国无机盐(专千U)●www.cnisa.org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无机硅化物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行业发展研讨会

到的气凝胶各物理性质比较好。表lNH,·H:O催化剂加入前不同时间间隔的SiO:气凝胶的物理性质

3结论通过研究水、乙醇、催化剂(氨水、草酸)、pH值、温度和时间间隔等各因素对其常压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并讨论各因素对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影响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控制H:O/TEOS摩尔比为4~8、EtOH/TEOS摩尔比为4—7,在温度50℃、60℃、70℃水浴加热下用催化剂CNH3.H20=Imol/L、CH:c204=O.01mol/L根据

实验条件和目标产物适当控制pH=3~9进行凝胶,两步溶胶一凝胶时酸加入24h水解后再加入碱进行缩聚所得到的气凝胶各物理化学性质比较好。这为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综合研究和选择最佳制备条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上接第113页)之一L3“J,所以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沉降实验的分散剂。分别称取改性前后纳米SiO:粉体O.59,加入到lOmL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超声分散10lIlin,静置不同时间,量取其分散层高度,结果如图3。可以看出,反应体系的pH值控制在8.5左右时改性效果最好,经过长时间的静置悬浮液不分层。而其它pH值下改性制得的样品在很短的时间内悬浮液分层,形成下层为悬浮液层,上层为澄清的有机溶剂,而未经改性的纳米分层速度更快。124曩幄篓图3在不同pH值下改性前后纳米SiO:沉降实验结果图3结论在SiO:纳米粉体的乙醇一水分散液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对纳米SiO:进行表面预处理,使SiO:的羟基转化为氧负离子,使SiO:表面产生大量负电荷,通过静电排斥力阻止纳米颗粒的相互团聚。进一步使用硅烷偶联剂1一(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水油混合相中对纳SiO: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可以制得亲油性SiO:纳米粉体,可应用于油性涂料中。参考文献[1]单薇,廖明义.纳米SiO:的表面处理及其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用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6,3:l一9.[2]王小燕,姚素薇,张卫国.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J].电镀与涂饰,2005。24(10):42—44.[3]吴敏,程秀萍,葛明桥.纳米SiO:的分散研究[J].纺织学报,2006,27(4):80—82.[4]刘国杰.特种功能涂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nm9876

54321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