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光现象主题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光现象主题

设计

单元学习的难点是乐音的三个特征:单调、响度、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

本单元划分为四个专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本单元以学生合作、实验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预期学习成果:

1、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4、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以及物理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声音的特性有响度、音调、音色并能进行辨别;

3、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音色与与发声体的材料的结构有关。

4、能举例说明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了解声的广泛应用。

5、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3、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的实验” 和“听声辩人小游戏”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实验探究法。

4、能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能描述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5、经历学习过程,进一步锻炼步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

6、交流体验噪声危害,从听到声音的途径入手分析得出防治噪声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在参与实验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有交流合作的意识。

4、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

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5、通过学习增强环保意识,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减弱噪声做出贡献。

对应课标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电脑、实物投影仪

常规资源: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班班通

学习活动设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探究活动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引导比较:

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探究活动二: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教师演示:

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提问: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否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

教师预备:

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方案二: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

方案三:用细线将铅笔系在音叉上,音叉发声时,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观察在纸上留下的线条情况。

方案四: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水面的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根据情况指导)

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探究活动三: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媒体播放:

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

教师引导: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介质)。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呢?固体、液体是否都可以传播声音呢?

学生讨论:器材?操作?(教师引导点拨、确定研究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