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挛缩的护理
儿童臀肌挛缩症42 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下几方面工作:1、调整来自躯体化因子的失调障碍:多数来自医疗上免疫抑制应用毒副作用、移植肾免疫因素(排斥反应)和非免疫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引起肾功能减退等,所以应定期到肾移植专科和基层医院特约门诊随访治疗,受者和家属必须参加医院保健知识的培训,加强爱护移植肾、保护移植肾的措施。
2、调整医患关系顺应性的心态:移植医护人员不单是看病开药,还针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科普知识宣教,关怀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调整、卫生保健、心身治疗等方面指导。
3、调整患者在体质、文化、思想感情上回归社会的心态:在社会医疗建设中建立心理治疗网络,编制专业科普刊物、开设热线电话咨询、组织肾友协会活动、成立器官移植基金会等社会支助,增加其活动的力度。
4、积极实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服务改善的同时,合理降低医疗费用,扩大接受器官移植的医疗保障。
参考文献1陈昌惠.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2刘鸣勋主编.实用临床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5,63-65.作者单位:316200浙江省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韩佩芬儿童臀肌挛缩症42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儿童臀肌挛缩症的治疗方法是矫形手术。
我院于1988年8月~1999年8月进行手术治疗42例臀肌挛缩症,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就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42例,单侧10例,双侧32例,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8~16岁,平均12.5岁。
其中30例幼时臀部反复接受药物注射史,12例偶有肌注史。
二、手术方法采用自髂嵴中、后1/3交界处至股骨大粗隆方向作8~10cm长的纵形切口,切开皮下后向两侧广泛剥离,显露增厚的臀肌筋膜并向外至大粗隆顶部,向内至骶尾部外侧,将条索状物完全切除,同时作臀肌筋膜完全松解,皮管引流,加压包扎。
三、结果本组42例均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年,平均4.5年,除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外,余41例均获得满意效果。
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手术护理

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手术护理发表时间:2012-09-28T16:52:08.4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黄国雄[导读] 传统开放手术效果确切,但切口长,创伤大,恢复慢,易并发神经损伤及臀部疤痕形成[1]。
黄国雄 (广西省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钦州 535000)臀肌挛缩症是一种主要由于反复注射用苯甲醇作溶媒的青霉素钾盐而导致无菌性肌纤维坏死,发展为肌肉纤维化及疤痕挛缩,表现为下肢功能和步态异常的一系列综合征。
传统开放手术效果确切,但切口长,创伤大,恢复慢,易并发神经损伤及臀部疤痕形成[1]。
而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臀肌挛缩症,且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疤痕小等优点,而深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3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8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7~32岁,年均年龄21岁,均有反复臀部肌肉注射史,导致臀部肌肉及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而导致髋关节外展,内收,内旋等功能受限和屈曲障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1.2手术方法患者采用硬外麻醉或腰硬连续麻醉,麻醉起效后,摆放侧卧体位。
术者在股骨大转子,臀肌挛缩带及手术入口处作好标记。
如为双侧手术则分别消毒铺巾。
在臀肌挛缩最严重的部位,做好标记。
在股骨大转子前约3cm和后下约2cm分别切开皮肤0.5cm,切开皮下组织,用剥离子在臀肌挛缩带上方分开皮下脂肪,使臀肌挛缩带与皮下筋膜组织之间形成一个人工组织腔,便于手术野显露和手术的操作,在工作入口插入4mm 30°关节镜,在3000ml生理盐水(内加1︰1000肾上腺素)持续灌注充盈,在关节镜直视下,用汽化电刀横向切断并松解臀肌挛缩带,边汽化切割边止血,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同时,注意术中保持髋关节处于屈曲,内收,内旋位。
不断地进行髋关节各个方面的活动,以确定松解的效果。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
方法:调查23例注射性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回顾总结护理方法。
结果:23例经过手术松解和准确、及时、完整的护理,恢复优良率达94%。
结论: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功能锻炼是提高臀肌挛缩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臀肌挛缩护理功能锻炼资料与方法2005年10月1月~2009年6月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9~32岁,平均16.8岁;均为双侧。
婴幼儿时期均有双侧臀肌注射病史。
本组可见皮肤凹陷成沟状,皮下可触及条索带,且均有典型的外“八”字步态,并膝不能,下蹲呈蛙式蹲位,跑跳受限,划圈及交腿试验阳性,髋关节屈伸有弹响。
方法: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分次侧卧行两次手术。
先做挛缩严重一侧沿粗隆顶端向上纵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口长4~8cm用钝性剥离器向兩侧分离皮下组织,左右宽度2~3cm即可显露阔筋膜,并将阔筋膜“Z”字形切开,将患肢极度内收内旋屈曲,触及并分离臀中肌、臀小肌内的条状挛缩带、横行切断,让挛缩带自然回缩2~3cm,必要时松解大转子上后方挛缩增厚的关节囊。
即刻检查患者内旋、内收、屈曲、伸直等功能,无运动受限和弹响,冲洗切口放置引流管、负压引流。
对侧同上并将双下肢固定于并拢屈曲位。
效果评价:术后2周拆线后,从步态、并膝下蹲、活动及交腿试验进行评价。
①优:4项均正常;②良:步态正常,并膝不能完全下蹲,中立屈髋120°~130°,交腿试验完成较差,髋内收10°~20°,对运动基本无影响;③可:轻度外“八”字步态,并膝下蹲受限,中立屈髋90°~120°,交腿试验完成差,髋内收0°~10°,对运动有一定影响;④差:4项均无明显改善。
本组评价优16例,良5例,可2例,差为0。
臀肌挛缩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臀肌挛缩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刘燕芳;方菊飞;杨梅;张丽玲
【期刊名称】《护理学报》
【年(卷),期】2007(14)11
【摘要】臀肌挛缩是臀部肌肉发生坏死、痉挛,形成硬的条块,肌肉失去正常的弹性,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并表现出特有步态、体征的症候群。
患者表现为并腿并膝下蹲困难,双下肢不能膝上交腿等,使其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唯一手段。
术后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循序渐进、正确的功能锻炼是患者恢复正常功能的主要方法。
我科2001—2006年共收治有典型症状的患者64例,由于视术后功能锻炼,每天安排专人有计划地指导患者锻炼,本组患者均能收到满意的疗效,无1例复发,现总结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55)
【作者】刘燕芳;方菊飞;杨梅;张丽玲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骨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骨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骨病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骨病科,广西,南
宁,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臀肌挛缩症32例的康复护理
2.术后康复护理对臀肌挛缩症患者的影响
3.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治疗臀肌挛缩症62例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4.臀肌挛缩症的康复护理
5.工作坊在臀肌挛缩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臀肌挛缩的术后护理

臀肌挛缩的术后护理摘要:目的探究臀肌挛缩的术后护理,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臀肌挛缩手术患者24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分为参照组12例与研究组12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护理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臀肌挛缩手术患者在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护理干预;臀肌挛缩;髋关节功能;前言臀肌挛缩症以青少年为高发人群,因药物反复且长期注射臀肌引起臀肌筋膜纤维痉挛与变形,继而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1]。
临床在治疗臀肌挛缩症时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因手术创面大,术后需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改善髋关节功能。
本文将以24例患者为对象,探究臀肌挛缩的术后护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臀肌挛缩手术患者24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分为参照组12例与研究组12例。
研究组:男:女=7:5;年龄是8-23岁,平均是(11.18±3.66)岁。
参照组:男:女=6:6;年龄是7-21岁,平均是(11.27±3.38)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做好术前准备,观察症状、体征等,关注心率、血压等指标。
指导患者自主肢体功能锻炼,同时指导患者的日常饮食、日常运动等,促进恢复。
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在术后,关注患者心理变化,一旦发现负性情绪需及时疏导。
给予患儿疼痛护理,护理人员需加强病房的巡视,对于患者的疼痛情况需密切关注,及时询问疼痛情况与不适反应,保持绝对卧床,通过播放音乐、视频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指导患者科学呼吸方法。
辅助患儿翻身与按摩,并在护理过程中保持走路轻、关门轻与操作轻,促进舒适度增加。
指导患者饮食,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清淡流质食物为主,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制定饮食方案。
臀肌挛缩症病人围术期的护理

中 图 分 类 号 : 4 3 7 R 7.4
文献 标 识 码 :维 变 性 挛 缩 或 瘢 痕 形 成 ,
时 伤 口 的疼 痛 并 告 知疼 痛 会 随 着 锻 炼 而 减 轻 , 得 病 人 及 家 属 取
引起 髋 关 节 功 能受 限所 表 现 的 特 有 步 态 、 征 的 临 床 综 合 征 l 。 体 1 ] 轻者 造 成 病 人 异 常 姿势 和 特 殊 步 态 , 重 者 骨关 节 畸 形 、 盆 倾 严 骨
量 缩短 手 术 时 间 ; 后 严 密观 察 , 好 心 理 护 理 和 体 位 护 理 , 给 予功 能锻 炼 。认 为 细 心 全 面 的 围 术 期 护 理 及 正 确 的 功 能 锻 炼是 手 术 做 并
术成 功 的 关键 。
关键 词 : 肌 挛 缩 症 ; 术 期 ; 理 臀 围 护 d i 1 . 9 9ji n 1 7 4 4 . 0 0 2 . 1 o :0 3 6 /.s . 6 4 7 8 2 1 . 9 0 8 s 文章 编 号 :6 4—4 4 ( 0 0 1 B一2 5 17 7821)0 6 7—0 1
斜 、 行 等 , 响病 人 的 正 常 发 育 及 生 活 能 力 。为 此 做 好 臀 肌 挛 跛 影 缩 症 病 人 围术 期 的 护理 非 常 重 要 。
1 临 床 资 料
的配合 。
233 体位 护理 .. 术 后 1 2 h取 仰 卧 位 , 腿 并 拢 、 膝 , 部 双 屈 臀 伤 口处 垫 沙 袋 压 迫 , 止 出血 。术 后 1 应 采 取 双 下 肢 并 拢 伸 防 2h 直 俯 卧 位 与 双 下 肢 并 拢 伸 直 仰 卧 位 交 替 , 避 免 了长 时 间 压 迫 既 臀 部 伤 口影 响 愈 合 , 对 手 术 部 位 起 到 了 一 定 的 牵 拉 作 用 。 又
微创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护理

肝功 能 、 血 系列 等 , 前 常 规备 皮 , 练 床 上 排 凝 术 训 便 , 讲 明手术 后排 便 的 方法 , 并 防止 术 后 造成 手 术
切 口感 染 。解 释术 后功 能锻炼 的 目的 , 得患者 与 取
本 组 2 8例 中 , 性 1 9例 , 性 8 2 男 3 女 9例 , 龄 年 1  ̄2 0 3岁 , 平均 1 . 岁 。全 部病 例 均有 苯 甲醇 + 46
青霉素 、 氨苄青 霉素 治疗史 。本组 病例 均经 手术证
实为臀 大肌不 同程度 发生 纤维瘢 痕化 , 肉组织完 肌 全 被纤维 瘢痕组 织所 代替 。
12 方 法 .
家长 的理解 和 配合 。术 前 1 h禁 食 , h禁 饮 。术 2 6 前 给 予镇静 药 。
3 2 术 后 护 理 .
切 口疼 痛 , 者易 出现烦 躁 不 安 , 时 可利 用讲 故 患 此
事 、 音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散 其 对 疼痛 的注 意力 , 要 时应 用 听 必
镇 痛药 。
分离挛 缩带 与臀 大肌深 面筋膜 , 紧靠 大转 子直接 切
断臀 肌挛 缩带 。术 中要被 动 活 动髋 关 节 , 髋 9 。 屈 O 无 弹响 为止 。术 中彻底 止血 , 术后 放 置 引流 , 压 加
维普资讯
临床 护 理 杂 志 2 0 0 8年 4月 第 7 第 2期 卷
・
3 ・ 3
微 创 手术 治 疗 臀 肌 挛 缩 症 的护 理
张亚红
关 键 词 臀 ; 缩 / 科 学 . 手 术 , 创 性 / 理 挛 外 夕科 微 护
中 图 分类 号 R 8 . 4 ; 6 1 6 R 7 . 6 2 2 ;R 8 . ; 4 3 6
青少年注射性臀肌挛缩松解围手术期护理

组临床症候群 … 。其 中又 以臀部肌 肉反 复注 射引起 的臀
肌挛缩症最 为常见 。而青少年臀肌 挛缩症 患者 因年 龄偏大 , 病程长 , 具有如下特 点 : 状重 、 症 挛缩 范 围广 , 症患 者可 出 重 现骨盆倾斜 、 脊柱侧弯。 由于此年龄 阶段患者正处 于生 长发
育 的一个高 峰期 , 肢体骨骼的迅速增长 与挛缩 的筋膜及 肌纤
tr. eh d T ercvr odt no 12jvnl i jce lta cn atr frterl a o ugr eato'h sil ueM to s h eoeycn io 3 eiswt i etdg e ot cueae e xt nsreyi t uh r opt i f u e hn ul r t h a i nh s a
吕天 花
【 摘要 】 目的 探讨青少年注射性臀肌挛缩松解 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 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方 法 回顾笔者所在 医院 12 3 例
青少年注射性臀肌挛缩松解术后 患者 的恢复情况 , 总结护理方法 。结果 优 良 达 9 % 。结论 率 7 12例患者经过手术 松解 和及时 的围手术 期护理 , 3 恢复 术前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术后正确的康 复训练是臀肌挛缩松解手术成功的关键 。
wa e iwe t se t ey T u srve dr r p ci l. os mmaiet en rigme o s Reul T ee cle ta dg o aeo 3 a e s 7% atrterl — e o v rs h u sn t d . s t h s h x eln n odrt f 2 c sswa 1 9 f e h ea x ains reya d t l eipeaien rigc r. n lso Th o ie a ue fsrn te ig p o eaie p yh lgclcr . t ug r n i yp r o me o rt u n ae Co cu in v s ec mbn dme srso t gh nn r p rt sc ooia ae e e v h aty e u ain a d po e otp rt efn t n riigwa h e o tes ce su eaat n sr ey o lta o t cu e e lh d c t n rp rp so eai u ci a tann stek yt h u c sflrlx i ug r fgu e c nr tr . o v ol o l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臀肌挛缩的护理
发表时间:2009-12-15T11:06:37.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6期供稿作者:张烨
[导读] 专家认为开始肌注的年龄越小,发病机率越高,说明臀肌挛缩发病与婴幼儿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张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创伤一科河北保定 071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6-0166-02
1 概述
臀肌挛缩症是因臀肌及其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或瘢痕形成,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外八字”步态、“跳步症”、“蛙腿症”等症候群。
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医源性疾病, 常发生于儿童, 主要与婴儿期臀部反复注射药物有关, 故又称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2 病因
2.1先天因素原发性臀肌挛缩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些专家认为本病是先天性因素造成肌肉发育不良或发育不全所致。
2.2免疫因素专家认为开始肌注的年龄越小,发病机率越高,说明臀肌挛缩发病与婴幼儿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2.3遗传因素有报道部分臀肌挛缩症有家族史,认为可能是在某种环境因素作用下以不同方式进行遗传。
2.4注射因素大部分学者认为反复肌肉注射是引起臀肌挛缩的主要病因。
2.5瘢痕体质有学者认为臀肌挛缩症与瘢痕体质等有关。
2.6创伤因素臀部的外伤可致臀肌淤血、水肿,加上患儿伤后功能活动欠佳,从而造成局部瘢痕化,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
2.7手术因素主要为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并发臀肌挛缩症。
3 临床表现
可见皮肤凹陷成沟状, 臀部可触及条索状硬物, 有典型的外“八”字步态, 并膝不能, 下蹲呈蛙式蹲位, 跑跳受限, 划圈及交腿试验阳性, 髋关节屈伸有弹响。
4 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唯一的有效方法。
全程的护理和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5 术前护理
5.1心理护理患儿对住院环境陌生, 对治疗护理过程恐惧, 因病产生自卑心理, 家属担心预后, 因此, 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对待患儿,多向患儿及其家属解释病情, 告知手术目的和效果, 增强其对手术的了解和信心, 以取得合作。
5.2饮食合理膳食,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 增进营养。
5.3术前指导(1)训练床上排便, 并说明手术后排便的方法, 防止因排便不慎污染切口, 造成切口感染而影响疗效。
做好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的指导, 向患者与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目的, 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2)禁食:术前8h禁食、禁饮。
(3)术前用药:为缓解患者紧张心理, 术前肌肉注射镇静药。
5.4卧位术前3天开始训练床上俯卧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卧位。
6 术后护理
6.1病情观察对全麻患者应把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牙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
硬膜外麻醉患者也应平卧,禁食、禁水6h。
观察患儿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双下肢感觉运动、末梢血运恢复情况。
6.2心理护理因患儿对疼痛比成人更具有恐惧感,故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 让患儿及其家属知道术后医生、护士采取什么方法缓解疼痛和帮助顺利完成功能康复, 缓解患儿紧张心情, 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性, 从而很好地配合术后功能锻炼。
6.3饮食护理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6.4特殊体位术后用绷带或其他约束带绷拢双膝使双下肢成内收位, 并用软枕垫高双下肢, 使髋关节、膝关节呈屈曲位, 既利于臀肌的松弛也可减轻疼痛。
术后仰卧4h 后更换体位。
双侧臀肌挛缩症患儿仰卧与俯卧交替, 预防骶尾部压疮的发生。
6.5伤口护理由于臀肌挛缩松解手术创面大, 出血较多, 应重视伤口局部护理, 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
渗血多时可用沙袋置于伤口处以压迫止血, 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 以防创面积血导致伤口感染。
6.6术后功能锻炼一般在术后3至5天即可开始练习下地走路, 在锻炼过程中, 除进行方法指导外, 还需要帮助患者克服怕疼的心理, 树立持之以恒的锻炼决心。
具体如下:(1) 主动肌肉收缩运动;(2) 关节屈曲训练;(3) 步态训练;(4) 并膝下蹲训练;(5) 跷二郎腿;(6) 抱膝下蹲。
6.7疼痛护理术后用枕头将双下肢垫起使髋关节、膝关节呈屈曲位, 以减轻牵拉痛。
术后6h 开始给予50~100mg 曲马多口服, 每6 小时1次, 持续1周, 确保患儿在不痛的情况下进行功能康复。
7 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拆线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抱膝下蹲训练, 指导患者术后1个月后进行跑步、跳绳、原地跳跃等运动, 并巩固步态训练、下蹲训练及坐位、卧位交腿练习, 这样能进一步协调髋关节的功能,促进恢复。
由于后期巩固训练多在家里进行, 故应充分调动、发挥患者的自觉督促作用。
告诉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有利于疾病尽快恢复,利于巩固住院治疗及加强健康教育效果,从而进一步恢复健康, 应重点强调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 让患者注意肢体功能进展情况, 及时反馈信息。
8 健康宣教
任何注射用药物都有刺激性,但由于药物分子结构及分子团大小不同,对人体组织的刺激程度也各异。
因此,对儿童应尽量避免臀肌注射,尤其避免用苯甲醇做溶媒的药物注射。
同时做好家长的宣教工作、儿童的普查工作,以减少本病的发病率,保护儿童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