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苹果业发展态势
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表 1 2005 年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在果树产业中的比重 Table 1 The pr opor tion of the pr oduct and ar ea of apple in total fr uit industr y in 2005
总计 Total 苹果 Apple 柑橘 Oranges 梨 Pear 桃 Peaches 香蕉 Banana 葡萄 Grape 荔枝 Lichee 草莓 Strawberry 菠萝 Pineapple 猕猴桃 Kiwifruit 干果类 Dried fruits
业强国的重大历史阶段, 作者重点分析了我国苹果 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希望引起各方面的 重视, 群策群力, 少走弯路, 早日实现苹果产业强国 之梦。
1 我国苹果产业取得的成就
1.1 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根 据 我 国 农 业 部 统 计 的 数 据 ( http://www.agri.
gov.cn/sjzl/nongyety.htm.2006) , 2005 年 我 国 苹 果 栽
学报
24 卷
1.2.1 优势产业带已经形成 经过近 10 年的结构 调整, 苹果栽培面积占全国总果园面积的比重由 1996 年的 34.9%下降到 2005 年 18.8%, 但苹果产量 占全国果品产量的 27.2%( 表 1) 。2003 年农业部发 布了苹果优势 区 域 发 展 规 划 ( http://www.agri.gov.cn/ jghq/gp/t20030528_87022.htm ) , 把我国目前 4 大苹 果主产区中的渤海湾产区和西北黄土高原产区作为 我国苹果发展的优势区域重点建设, 这 2 大苹果产 区 的 面 积 和 产 量 分 别 占 全 国 的 87.8%和 88.7%, 红 富士等优良品种的栽培面积比例超过 80%, 出口苹 果和苹果浓缩汁的比例超过 90%。 1.2.2 品种结构优化调整 苹 果 品 种 结 构 经 过 20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的现状展开分析,首先介绍了苹果产业发展的背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意识。
随后分析了昭阳区苹果产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针对苹果产业发展的措施,文章提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并展望了未来苹果产业的发展前景。
在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展望未来苹果产业的发展,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昭阳区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经济效益。
【关键词】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措施、前景、总结、展望、建设。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昭通市昭阳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四川省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昭阳区的苹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昭阳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宜苹果生长,加之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农民的勤劳耕作,使得该地区的苹果产量不断增加,品质也逐渐提高。
昭阳区的苹果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营销渠道不畅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昭阳区苹果产业的竞争力,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推动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识在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是该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苹果产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目前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存在规模小、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影响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部分地区苹果品质不稳定,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影响了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昭阳区的苹果产业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和科技创新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导致产业发展步伐缓慢,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急需提高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针对这些问题意识,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加强苹果产业的规划引领、技术支撑和市场拓展,推动产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我国苹果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苹果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苹果具有营养丰富、高投入、高产出、比较效益高等特点,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40%以上。
为全面了解我国苹果生产、加工、消费等状况,提出苹果产业发展建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受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的委托成立专题调研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我国苹果产业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
苹果作为我国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2019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稳中略降,产量稳步增加;消费略有下降,以鲜食为主,加工消费有所提升,但占比较小;进口增加,出口下降;苹果实现周年供应,产地收购价和市场批发价相对稳定;生产成本略有下降、效益有所回升。
价格波动与生产供给相关性大,季节性波动逐渐减小;生产效益增长空间较大未来3-5年,预计我国苹果种植规模趋于稳定,总产缓慢增长;消费将保持低速增长,加工将稳中有增;进口呈快速增长、鲜果呈出口减少、果汁呈出口增加之势。
一、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一)生产情况1.种植面积稳中略降,种植区域相对集中。
2018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2907.9万亩,比2014年减1.8%,年均减0.5%,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图1)。
图1 2014-2018年中国苹果种植面积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苹果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和黄土高原。
2016-2018年间,两大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4.3%,产量占91.8%。
产量前三位的省份是陕西、山东、河南(图2)。
图2 2016-2018年间苹果主产省份平均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产量稳步增加,总产居全球首位。
2018年苹果单产每亩1349.2公斤,比2014年增长7.0%;总产量3923.3万吨,比2014年增长5.0%。
受霜冻和冰雹影响,2018年苹果单产和总产比上年分别下降4.8%和5.2%(图3、4)。
中国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案例分析报告

中国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之一,苹果产业在中国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压力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报告将对中国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为未来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1. 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是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施肥、使用生物农药和种植绿肥等方式,降低土壤污染,提高土壤肥力。
2. 循环利用:加强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如苹果皮、果核等可以作为饲料或肥料,减少环境污染。
3. 绿色技术:推广绿色技术,如滴灌、生物防治等,降低水资源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生产效率。
4. 合作与交流:加强苹果产业内部及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实践案例1. 环保果园:某苹果种植基地采用生态农业和绿色技术,采用生物防治和有机肥料,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果品质量,同时保护环境。
2. 废弃物利用:某苹果加工企业将废弃的苹果皮、果核等制成饲料或肥料,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3. 合作共赢:某苹果产区通过建立合作社,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综上所述,中国苹果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未来,应继续加强生态农业、循环利用、绿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广,提高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同时,应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苹果产业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模式,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2. 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更加环保、高效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苹果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3. 标准化生产: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提高苹果品质和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关于苹果公司新产品营销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题名题:关于苹果公司新产品营销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录摘要:关键词:苹果公司;新产品;营销策略(正文)一、苹果公司的概况及现状(一)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二)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展的现状二、苹果公司的企业新产品营销策略研究(一)市场定位(二)产品策略(三)价格策略(四)促销策略三、苹果公司的新产品营销策略的启示(一)形成成熟的创新文化(二)形成转换经营主导对象的能力(三)合理运用营销组合(四)加强对营销策略制定的重视四、结束语五、致谢词六、参考文献关于苹果公司新产品营销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一、苹果公司概况及现状1.1 苹果公司发展历程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利亚的库比提诺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为7.96%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
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iTunes音乐商店和iPhone闻名。
2007年1月9日苹果电脑公司更名为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Apple由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Ron Awny在1976年4月1日创立。
总部位于美国加里福尼亚丘珀蒂诺市是在硅谷的中心地带。
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on设计并被Byte的电脑商店购买了50台当时售价为666.66美元的AppleⅠ。
1976年Coz完成了AppleⅡ的设计。
1977年苹果正式注册成为公司并启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苹果标志。
同时苹果也获得了第一笔投资——Mike Markkaa的92000美元。
1978年苹果准备股票上市施乐公司预购了苹果100苹果工程师们研究早已被施乐视为垃圾的PARC操作系统的图形界面。
但苹果的工程师化腐朽为神奇并将图形界面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空。
苹果公司专门从事开发、制造、销售个人电脑、服务器、外围设备、计算机软件、联机服务及个人数字式辅助设备。
我国苹果发展的基本态势与思路对策

倍 。陕西省 2 0 1 1年果业 增加值 仅第 一产业 就超过 2 0 0 2 0 1 0 年 明显增长 , 再加上肥料 、 农药和人工等上涨因素 ,
致 富的新路径 。据 2 0 1 1 年 《 全 国农产 品成本 收益 资料 伐 果树 ,将对苹果产业发展造成重创 。
汇编 》记载 ,2 0 1 0年苹 果每亩净 利润达到 5 0 3 2元 ,是
二 是 苹 果生 产 经 营 进 入 高投 入、 高 成本 、高 风 险阶段 ,成 为 “ 高 价产 业 ”。据 国家苹 果产 业技 术体 系首席 科学家 韩 明玉 介绍 ,2 0 1 1 年管理和 投 资成 本 比
为 2 6 0 万 吨 ,分别 占全 省、全 国 的 6 7 % 、2 8 . 8 % 。果农
二 、苹果 市场 的基本走势
蓥 矿 一— — 1
‘ 1 , 一 1 ; 靠● 固艺 ^ r
 ̄ PEC I ALCON T R I BU T I ON — - - —
据 中 国果 品流 通 协会 资 料 显 示,2 0 0 5 年到 2 0 1 0 我认 为当前要实施三化 战略,打好三大 战役 。 年期 间,苹果 的生产 价格 几乎 每年都 在上 涨,且上 涨 幅度较大 ,2 0 1 0 年上 涨幅度 超过 3 0 % ,5 年 间累计上涨 ( 一 )实施合作化战 略,打好突 围战 中央一号文 件指 出: “ 农 民合作 社是 带动农 民进
全球 的地位越 来越突出 ,成 为走 向世 界的 “ 创汇果 ”, 农村经 济发展的 “ 扶贫果 ”、 “ 生态果 ”、 “ 致 富果”。 张 。小 树年 年在 成长 ,两三年 后 ,现 有 的新果 园就 能 集 中挂果上市 , 必然 出现供大于求和果贱伤农 的问题 。
山东苹果调研报告

山东苹果调研报告1. 引言苹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中山东省是我国主要的苹果产区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山东苹果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苹果产业调研。
本报告将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 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采访农民和果农合作社代表、政府数据分析等。
通过综合利用这些数据和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3. 苹果产业现状3.1 种植规模和品种分布根据山东省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山东是我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年产量占全国的很大比例。
主要种植品种有富士、红富士、嘎拉、姬嘉等。
3.2 产业链条山东苹果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苹果种植、收购加工、包装销售等。
在产业链条中,种植环节和销售环节是最重要的。
3.3 市场需求和出口情况苹果是广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市场需求量大。
山东苹果主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一些出口市场,如东南亚和欧美等地。
4. 问题与挑战4.1 产量增速放缓尽管山东是我国苹果产量最大的省份之一,但产量增速近年来有所放缓。
这主要是由于土地资源有限、种植面积达到饱和等因素限制了产量的增长。
4.2 品质不稳定由于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不同,山东苹果的品质和口感差异较大。
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不稳定的购买体验,也限制了苹果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4.3 市场竞争激烈苹果是竞争激烈的市场,山东苹果面临来自其他省份和海外苹果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有河北、陕西等省份的苹果,以及进口苹果。
5. 发展潜力和建议5.1 强化品牌建设和营销为了增强山东苹果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建议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工作。
可以通过推行地理标志认证、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5.2 加强产业合作组织建设我们认为加强农民合作社、果农合作社等产业组织的建设对于山东苹果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5.3 加强科技支持和技术创新通过加强科技支持和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山东苹果的品质和产量。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昭通市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昭通市昭阳区是云南省一个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果品资源。
苹果是昭阳区的传统优势农产品,也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生产环境的变化,昭阳区苹果产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推动昭阳区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其现状,并提出合理的对策措施。
一、苹果产业现状分析1.资源条件昭阳区地处滇、黔、川、渝四省交界的主要果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海拔高,气候温和,充足的日照和适宜的降水,为苹果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区内山地、丘陵、盆地等地形复杂,适宜果树种植,特别是苹果的高品质、高产量的栽培。
2.产业规模昭阳区苹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产业链条逐渐完善,种植、加工、销售环节逐渐形成。
现在,昭阳区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3.市场竞争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全球化的进程,昭阳区的苹果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
一方面是国内大型果品企业对苹果市场占有率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外苹果产品的不断涌入。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成为了当前昭阳区苹果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4.产业发展难题尽管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着种种困难,例如:技术配套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市场营销手段单一、缺乏品牌效应等,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模式亟待革新,提升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二、苹果产业发展对策1.加强技术创新苹果种植技术一直是制约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要提升昭阳区苹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
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和栽培技术,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研和示范示范推广,提升昭阳区苹果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2.建设品牌基地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要着眼长远,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区内苹果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苹果品牌基地,加强品牌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苹果业发展态势摘要: 世界上有六大洲84个国家生产苹果,总面积在550万公顷左右,总产在6000万吨左右,分别占世界水果的11%和12%。近20年来,产量在柑橘、香蕉和葡萄之后,位居第4位。 一、近20年世界苹果生产趋势 发达国家苹果产量走 ...
世界上有六大洲84个国家生产苹果,总面积在550万公顷左右,总产在6000万吨左右,分别占世界水果的11%和12%。近20年来,产量在柑橘、香蕉和葡萄之后,位居第4位。 一、近20年世界苹果生产趋势 发达国家苹果产量走低(占世界41.4%),发展中国家产量趋高(占世界58.6%)。据数据统计,2008年中国苹果面积达到199.2万公顷,产量达到2984.7万吨,均居世界首位。近20年来,中国苹果平均年增长10.5%。1985年中国苹果产量与美国接近,各占世界的9.3%和9.2%,1996~2004年中国一直占世界苹果产量1/3以上,对世界苹果增产的贡献率达84%。此期,智利、阿根廷、伊朗、俄罗斯、印度等国苹果产量分别增长6.2%、4.8%、4.3%、3.8%和3.1%,美国、法国、土耳其、意大利年均增长分别为1.5%、1.8%、1.3%和0.16%,其占世界比例呈下降趋势。世界平均增长率是2.8%。 二、重视栽植区域化,向优势区集中 如,美国华盛顿州苹果产量占全美的50%,雨量少,晴天多,能灌溉,品质佳,新红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14%,畅销世界。 日本青森、长野2县苹果面积占全国53%,其富士占全日本的80%左右;意大利苹果逐步向南蒂罗尔集中,产量占全意的60%;阿根廷苹果集中在里奥·内格罗峪,产量占全阿75%。我国已确定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个优势区,产量占全国80%,陕西、甘肃产量增长快,栽培面积分别居全国第1和第4位。 三、向适度规模发展 规模经营是影响生产效率、成本和标准化的制约因素。发达国家逐渐向大农场集中,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户均经营面积:美国>200公顷,日本2~3公顷,波兰4~5公顷,我国<0.5公顷。日本经营1公顷苹果园耗劳力3000小时,其中,采收占1/2、修剪占1/4,如全靠雇用劳力,纯收入所剩无几。我国通过土地流转,也逐渐向经营大户集中,多者在70~100公顷。 四、苹果品种向多样化发展 世界苹果品种十分丰富,主栽品种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近年,各国都加快了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元帅系、金冠系是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主栽品种,如法、美、意等国,再加上澳洲青苹、旭、瑞光的产量约占世界苹果产量的48%。全世界富士产量1232.7万吨,占世界苹果产量的21%左右,成为世界第一主栽品种,主产国为中、日、欧美各国。有人预测,未来10年,元帅系和金冠系等老品种产量会增加3%左右,乔纳金和艾尔斯塔可能增加20%-30%,嘎拉和富士大约增加50%,粉红女士会超过200%。美国主栽为元帅系、金冠、澳洲青苹、富士、嘎拉等,美国苹果产业协会主推18个品种,主要发展布瑞本、富士、嘎拉、金冠、澳洲青苹、爱达红、乔纳金、旭、翠玉、瑞光、元帅、红玉、恩派、卡米欧、奇特兰德、金娇、哈尼脆和粉红女士。日本除红富士(主栽占1/2)外,国产的津轻、珊夏、乔纳金、王林、陆奥占绝对优势。 从单品种讲,元帅系、金冠在南非、智利、意大利新栽比例较高,幼树中占36%,而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栽不多。嘎拉、红富士在新西兰、美国华盛顿州、南非、智利和意大利5国新栽比例最高。粉红女士在澳大利亚新植比例高达43%,其次为新西兰和南非,在美国华盛顿州、智利和意大利也有少量栽培。 这里再着重介绍一下元帅系苹果: (1)美国华盛顿州 元帅系产量已由1990年的70%下降到目前的35%,已被富士、嘎拉等品种所取代。 (2)意大利 主栽品种之一是红星,其产量占16%,次于金冠,居第2位。 (3)波兰 新红星也是主栽品种之一,采取篱壁式栽培。 (4)加拿大 元帅系苹果为主栽(第2位)占18.3%,恩派占17.3%。 (5)智利 苹果60%出口,出口率55%,以元帅系为主。 (6)墨西哥 元帅系占30%,属主栽品种,产量居金冠之后,居第2位。 (7)中国 山东省新红星产量占总产量的4.7%,河南占7.6%。甘肃省元帅系占24%,山西省元帅系占14.6%。 五、重视果品质优、安全生产 优质、安全是世界苹果生产、消费的大趋势。 5.1优质生产 (1)根据市场需要 味美、价廉、食用方便、安全、美观是消费者的要求,但各国略有差异。日本人喜欢个大的苹果,单果质量在300克以上,而欧洲人200克就行了;亚洲人喜欢红艳的果实,欧洲人对颜色要求不严格;亚洲人喜欢偏甜的果实,而欧洲人喜欢偏酸的果实。 (2)因市场实施有袋或无袋栽培 套袋可减轻果锈,降低农药污染,促进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果实贮藏性好。所以,日本青森县长期贮藏,周年销售的富士、陆奥、乔纳金等以套袋果为主。但套袋会减小果个,降低糖分(1%左右),影响风味,投资大,在韩国基本上是无袋栽培,套袋果不好卖。在日本,人们喜欢无袋富士的蜜果风味,针对短期贮藏,年内销售的苹果,提倡无袋栽培,我国也可参考这一经验。 (3)全面落实优质生产配套技术 ①改善光照,日本、欧洲多用开心形或V字形,世界上多用细长纺锤形或主干形。 ②简化修剪,疏、放为主,极少截、缩。 ③果园生草结合施有机肥。 ④严格疏花,控制负载量,不用防落剂和增色剂,而用各种人为增色技术。 ⑤适时采收,及时入库。 5.2安全生产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品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在果树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的不合理应用,以及工业“三废”和城镇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对果品卫生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已引起消费者的普遍关注。因此,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就成为消费的新潮流和市场价高而走俏的商品了。 (1)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和规范,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食品。无公害食品有害、有毒物质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肥料等。 (2)绿色食品 即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档。A级是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化肥、农药、添加剂和生长调节剂),但符合特定标准。AA级则是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和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其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认定许可使用的产品,国外与中国绿色食品相似,称健康食品、自然食品。 (3)有机食品 即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和相应的标准,在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并使用特殊标示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称有机食品。 目前在有机苹果生产上还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如:①部分病虫害未完全得到解决;②商品有机肥成本太高,国家补贴不够;③疏花剂只有石硫合剂最为有效;④富士、嘎拉为全球发展品种,对黑星病敏感,不适高湿地区进行有机栽培;对有机栽培常见病(干腐、褐腐、火疫病、煤污等)药剂短缺;⑤缺乏速效肥,成为减产的主要原因;⑥疏花,人工成本太高,只能用疏花机和石硫合剂(2%)疏花,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因此,近年来,大多数国家有机苹果生产处于缓慢增长阶段。欧盟有机苹果生产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六、集约栽培,减少劳动消耗 (1)集约栽培 集约栽培可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光能利用率,达到早丰、优质的目的。主要技术是: ①选用矮砧或矮中砧或短枝型品种;②合理密植,欧洲每公顷栽2000株;③采用篱壁式或主干形树形,树高控制在2.2米以下,主要结果部位在1.7米以下;④采用轻剪长放修剪法;⑤果园自动化灌溉。 (2)用机械取代劳力。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各国十分重视机械化。如一台圆盘修剪机,一人操作,每天工作8小时,可修剪苹果树3-5公顷;一台高速弥雾机15分钟,可完成1公顷果园的喷药。目前,国外常用的机械有苗圃播种机、定植挖穴机、除草刈割机、喷药施肥(除草剂)机、挖沟机、加工果实震动采收机、修剪机、果实分级机、加工搬运机、气动修剪机等。一般每个劳力可管理3~5公顷苹果园,我国苹果园只部分实现机械化,每个劳力可管理0.3公顷优质丰产园。 苹果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帮富不帮穷,需要相当的投入(资金、科技、劳力),许多作业需细致进行,如拉枝、疏花、定果、套袋、摘叶、转果、采收等。从每公顷用工来说,欧美是425-575个小时,巴西750小时以上,波兰不足375小时,我国在3250小时以上。在意、法、德、美、智利、巴西6国,临时工每小时酬金72-92元(人民币,下同),美国的技能工每小时在144—152元,波兰劳力每小时是10.22元,巴西和智利为12.16元,我国只有4.24元。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占生产成本40%以上,我国仅为20%-30%。我国劳力资源丰富,可把果树管理搞细,生产出精品果来,应是不成问题的。 七、重视采后处理,冷链运输,保鲜贮藏,加工转化 (1)采后商品化处理 先进国家都把采后产业放在首位。据有关统计,发展中国家果品损失率在30%-35%,我国约在20%左右,而重视采后的国家,果实损失率保持在5%以下。一般发达国家苹果采后处理已完全实现机械化。在一条流水线上完成清洗、消毒、涂蜡、分级、包装、入冷库等程序。我国近年开始引进国产分级机流水线,处理苹果量约占总产的5%左右,大部分还是沿用分级板手工作业,分选均一性差,不能充分保证果品质量。 (2)贮藏保鲜 发达国家都重视贮藏保鲜,其总贮藏能力一般为总产的70%-80%,而且主要采用气调贮藏和恒温贮藏,结合冷链运输、销售,苹果增值较多。与采收比,美国为3.7:1,日本2.2:1,我国仅为1.38:1。目前,我国苹果贮藏能力占总产量的20%左右,其中,气调贮藏只占5%左右,大部分为土窑洞和节能气调为主,尚不能实现冷链流通,果品采损率在15%-20%。 (3)果品加工 目前,世界苹果平均加工转化率在25%左右,许多发达国家加工率已在50%以上,德国为75%,波兰65%,阿根廷55%,澳大利亚42%,美国40%,中国20%左右。加工品种以果汁、果酒、果醋、罐头、苹果脆片为主。 ①浓缩苹果汁是主导产品,世界年产150万吨以上,我国年产110万吨左右。2002/2003榨季,中国苹果浓缩汁产量49万吨,占当时总产量113.8万吨的43.1%,成为生产、出口第一大国,以后各年出口连年增长,2006年达67.36万吨,占世界总产60%。 ②鲜榨苹果汁,能最大限度保留苹果营养和风味,受到中高档市场欢迎,在大城市销售前景看好。 ③苹果酒,仅次于葡萄酒,为世界第二大果酒。其酒度低,风味柔,价格低,生产、消费呈明显上升趋势。 ④苹果醋,内含93种有益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延年益寿等多种保健功能,逐渐为消费者所接受。 ⑤功能性苹果饮料,以苹果或苹果浓缩汁为原料,添加生物活性物质或其它营养成分,制成营养果汁或经微生物发酵制品,是未来饮料的发展方向,欧洲已盛行,种类繁多,符合不同人群的需要。 ⑥苹果脆片,将苹果去皮、去核,切成0.5厘米厚片,经烘干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