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管理与草地畜牧业

合集下载

普格县草地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普格县草地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地 、山地 草 甸 草 地 、农 隙 地 草 地 等 类 型 草 地 为 主 ,
面 积 分 别 为 : 7 1 0 m 、 9 8 0 m 、 1 1h 2h 0h 6 53 m 、
82 0 m 、 54 0 m 、 1 3 h 2 1 6 h 。 其 中 : 0 h 1h 37 4 m 、 64 7 m 。
31 基础 薄弱 ,经 营 管理粗 放 ,畜产品 商品 率低 . 草 畜 产 业 发展 基 础 十 分 薄弱 ,对 草 原 建 设 、 开 发 和保 护 意 识 不 强 ,存 在 重 利 用 轻 保 护 的思 想 ,破
坏 草原 的 问题 时 有 发生 。草 畜产 业化 发 展进 程 缓 慢 , 草 畜 产 品加 工 滞 后 ,产 品附 加 值低 ,严 重 制 约 了 生
如 何 实现 草 原 畜牧 业 的 可持 续 发 展 ,已 成 为普 格 县 当 前 和今 后 一段 时 期 急 需研 究 和 亟待 解 决 的 问题 。 笔 者 在 调 查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提 出 了 实现 全县 草地 畜牧 业 可 持 续 发展 的举 措 。 关 键 词 :草 地 畜牧 业 ;现 状 ;发 展 对 策
水 平
32 草地 超 载过 牧 ,草 场退化 严 重 . 由于草 原牲 畜严 重 超 载 ,全县 草场 超载 3 .8万 32 个 羊 单 位 ,草 场 利 用 不 合 理 ,加 之受 气 候 干 旱 、 鼠 虫 害 的影 响 ,致 使 草 场 植 被 稀 疏 ,毒 草 危 害 严 重 ,
业 对促 进 普 格 县 牧 业 经 济 繁 荣 和 社 会 进 步 具 有 重 要 而 深远 的 意 义 。 近 年 来 ,普 格 县 草 原 保 护 与 建 设 和 草 原 畜牧 业得 到 了 国 家 、 省 、 州 、县 政 策 和 资 金 的 大 力 支持 ,取 得 了较 快 发 展 ,但 面 对 因草 原 承 载 能 力 下 降 而草 食 牲 畜 头数 不 断 增 加 导 致 草 畜 的 矛 盾 ,

初中草业学知识点梳理

初中草业学知识点梳理

初中草业学知识点梳理草业学是农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草地植物的生长发育、种质资源、草地管理等内容。

作为初中生,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与草业学相关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草地资源。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草业学知识点的梳理。

1.什么是草地?草地是由草本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世界各个地区。

草地具有结构复杂、物种丰富、生态功能重要等特点,对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草地的分类草地可以根据产地、植被特征、生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分类。

按照产地可分为内陆草地和沿海草地;按照植被特征可分为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按照生境条件可分为干旱草地、湿地草地等。

3.草地植物的生态特征草地植物的生态特征包括生长习性、适应性和生境选择等方面。

例如,草地植物一般具有短命、早熟、多年生等特点,能够适应广泛的生境条件,如干旱、寒冷等。

4.草地植物的生长发育草地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指草地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蔓延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不同的草地植物在生长发育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植物生长迅速,有的植物生长缓慢。

5.草地植物的种质资源草地植物的种质资源是指用于草地改良和遗传改良的植物资源。

草地植物的种质资源包括草种、种子、种质库等,它们对于草地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植物的种质资源,可以提高草地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6.草地的管理技术草地的管理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灌溉技术、施肥技术、防治病虫害等手段,促进草地的生长发育和质量提升。

草地管理技术的实施,能够有效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水平。

7.草地的生态功能草地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

首先,草地能够保持土壤,减缓水土流失,保护水源涵养。

其次,草地是动物的栖息地,维持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草地还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

8.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加强草地资源管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

加强草地资源管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

加强草地资源管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摘要:目前,我国的草地生态环境当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破坏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恶化导致大量草地出现了严重的生态性破坏。

若要从根本层面上实现草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务必要以对草地资源的保护政策优化以及林草体制机制的融合为切入点,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优化草地的利用规划效果。

笔者将不揣冒昧,试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和有关研究成果,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围绕“加强草地资源管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一题撰文,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希望可以对诸位同仁的工作优化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草地;保护;管理;生态环境;策略引言:针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合理的开发和有序的保护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共进,而这也正是科学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

围绕草地环境和资源而开展的保护工作的目的是优化草地地区生态建设的多元成果并以之为基础取得富有质量和科学结构性的草地地区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对草地地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非单纯的资源消耗过程,对于一系列保护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也可以对草地生态和资源起到良好的间接性的保护作用,从而实现草地开发的“绿色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充足的重视,仍然在事实上处于相对落后、粗放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当中,生产水平相对低下,畜牧地区的社会经济增速缓慢。

随着诸多主要的草地牧场牲畜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牧民对当地草地开发烈度的急剧增加,同时又因为受到“跟风经营”、“竭泽开发”等风气因素的多元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都遭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便是草场的“三化”进度加快、虫害和鼠害严重泛滥、草场自然物种数量急剧减少,草地的生态多样性和自然稳定性被严重打破。

草地及牧场土地利用现状及分类分析

草地及牧场土地利用现状及分类分析

草地及牧场土地利用现状及分类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草地及牧场土地的合理利用。

草地及牧场土地的合理利用对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草地及牧场土地的现状进行概述,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

一、草地及牧场土地的现状草地及牧场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古等草原地区,占据了广阔的土地面积。

草地及牧场土地的利用状况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也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草地及牧场土地的利用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土地的过度利用,农民和牧民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常常过度放牧,导致草地的退化和土壤侵蚀。

其次是土地的非合理利用,一些地区将适宜草地的土地用于耕种,导致草地面积减少。

此外,草地管理的不善、过度使用农药等也对草地生态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草地及牧场土地的分类分析根据土地利用的不同特点,草地及牧场土地可分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及牧场地。

天然草地指的是自然生长的草地,其特点是植被多样、生态环境相对完整。

天然草地的土地利用相对较少,主要用于放牧和生态保护。

人工草地是通过人工种植和管理形成的草地,其特点是品种单一、管理可控。

人工草地适合多种问草业模式,如牧草种植、牛羊养殖等。

牧场地是专门用于放牧的土地,其特点是广阔、便于管理。

牧场地通常由大片的草地组成,为牲畜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

除了以上的分类方式,草地及牧场土地还可以按照土地的适宜程度进行划分。

有些土地适宜作为牧场地,而有些土地则适宜用于种植牧草。

科学合理地划分和利用草地及牧场土地,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节约资源,促进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科学利用草地及牧场土地的重要性科学利用草地及牧场土地对于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草地及牧场土地可以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为牲畜养殖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草地及牧场土地的合理利用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

此外,草地和牧场还可以作为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增加地方经济收入。

畜牧业是什么意思

畜牧业是什么意思

畜牧业是什么意思一、畜牧业是什么意思1、畜牧业定义(1)畜牧业指的是人们利用那些已经成功被驯化的动物(比如牛、羊、马)或者是野生动物(比如水獭、鹌鹑、护理、鹿、麝)的生理机能,经过人工饲养繁育后,最终获得肉、蛋、奶、皮毛、蚕丝、药材等相关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2)畜牧业是农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和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同时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与经济是否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2、畜牧业的重要性(1)牛、马、驴等牲畜可以为农业以及交通运输业提供畜力。

(2)通过畜产品出口,可以换取外汇。

(3)可以提供肉、蛋、奶等高蛋白质食品,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还能增强人们的体质。

(4)羊毛、皮张、兽骨、肠衣、山羊绒、羽毛等相关畜产品可以为轻纺工业、化工业、制药业等相关行业提供生产原料。

(5)在养殖牲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关动力机械、牲畜饲养放牧设备以及畜产品加工机械等机器,为重工业提供了一定市场。

(6)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二、畜牧业包括哪些1、农区畜牧业(1)主要饲喂粮食消耗量较大的牲畜,比如说猪、家禽、役畜和山羊等。

(2)食物以棉子饼、豆粕、谷壳、麦麸、山芋、秸秆、野草、野菜为主,同时还会利用附近的山坡以及草地进行放牧。

(3)以舍饲为主,只有在农作物收获后才进行短期茬地放牧。

(4)养殖成本中,饲料的占比较大,一般在65%以上。

2、牧区畜牧业(1)主要饲喂食草性动物,以在草原及荒漠地区进行放牧为主。

(2)牧草的供应情况受季节影响较大,容易受到来自外界天气的影响,并且牲畜的生产力较低,不均衡。

(3)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以及西部边疆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黑龙江、河北、陕西、西藏等省份地区。

3、草地畜牧业(1)利用草地直接进行放牧或者是将草地作为饲草来源来饲养牲畜。

(2)草地可以分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以及半人工草地三种。

根据具体地理位置,可以分为北方草场以及南方草山草坡。

天然草场对畜牧业的影响及发展措施

天然草场对畜牧业的影响及发展措施
羊单 位 。 1 1 山地草 原类草 场 .
该 类草 场 主要 分 布 在 山 高 、 较 陡 、 坡 阴湿 的 山 坡 , 用 率 较 底 ,占 6 左 右 , 拔 2 4 0~ 利 0 海 0
主要分布 在 民和 县川 、 、 浅 脑各 乡镇 的阴阳 山坡 32 0I 。 0 I该类草 场 面 积 0 7 ×1 h , T . 7 0 m。 占全 县 草 上, 海拔 17 0 ' 7 0m, 0 - 2 0 气候 比较温 暖 。可利用 面 场面积 的 5 0 , 被 总 盖 度 为 3 ~3 , 苔  ̄ . 植 0 5 以 积草场 4 4 ×1 h , . 7 0 m。 占全 县 可利 用 草 场 面 积 的 草 、 短柄 草为优势 草 种 , 生 草 种有 金露 梅 、 箭锦 伴 鬼
。 3 0 m。 占全 县 草 场可 利 用 面积 的 2 5 。 .% 县 总面积 18 0k , 9 m 海拔 16 0 0 年 降水 0 2 ×1 h , 0  ̄42 0m, 量 3 0mm 左 右 , 5 属高 原 大 陆型 干旱 气候 。民和 县 优 势植 物有二花蒿 草 和苔草 等 , 伴生 草种 有小 嵩草 、
有天然 草地 面积 1 ×1 h , 1 0 m 占全 县 土地 面 积 的 珠芽蓼 、 毛菊 等 。植被 总 盖度为 8 ~9 , 均 凤 O4 O 平 0 , 5 . , 中可 利用 草地 面 积 9 1 ×1 h , 83 其 。 3 0 m 占草 产青草 3 6k / 6 , 7 g 67m2可食青 草 3 0 1 g 6 7m2 3 .4k / 6 。 场总面积 的 8 . , 工 草地 1 1 0 m , 28 人 . ×1 h 占全 1 3 山地 灌丛类草 场 . 县总面积 的 5 5 。草场 类 型 由黄 河北 岸 向北 延伸 . 主要 分 布 在 民 和 县 南 大 山, 拔 260 海 0 ~

草地畜牧业中苜蓿栽培技术及利用

草地畜牧业中苜蓿栽培技术及利用

草地畜牧业中苜蓿栽培技术及利用作者:杨萍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5期在我国草地畜牧业中,多数家畜仍然只能依靠天然草地放牧生产畜产品,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并导致草地严重退化。

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逐步加大草原保护建设投入,草地畜牧业生产将由牧区及半牧区进一步扩展到农区,以人工草地和牧草产品为基础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将成为推动我国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人工草地中,苜蓿的种植尤其广泛。

苜蓿被很多人们称之为牧草之王,其在草地畜牧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畜牧的增产空间也非常的大,通过对其合理的生产管理,能够增产1-2倍。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草地畜牧业中苜蓿栽培技术及利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草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因为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苜蓿被当作是“懒庄稼”来对待,大都种植在灌溉条件比较差的盐碱地和瘠薄地上,施肥也非常的少,进而使得其产量非常的不理想,品质也逐渐的下降,没能将其作为饲草的潜力发挥出来。

并且这一问题的存在,还影响到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阻碍到苜蓿草产业的更好发展。

因此,加强对其栽培技术的分析非常的有必要,具体分析如下。

1、苗床准备苜蓿在排水良好以及土壤深厚的土地上生长最好,所以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应该选择地势平坦、杂草少、土质肥沃以及土壤酸碱度中性等的地块种植。

同时还得涝能排和旱能浇,尤其是需要避免积水,这主要就是因为苜蓿连续浸泡一天将会成片的死亡,并且不能够重茬种植。

可以这样说,苗床准备的好坏直接关乎到苜蓿的生长和种子的萌发,可以避免苜蓿过深,使得种子与土壤接触更加的紧密。

苗床要求上松下实和细耙深耕,苜蓿田应该修建平整,并且还得有着一定的坡度,这样能够为灌溉提供极大的便利。

2、播种大面积的苜蓿播种基本都是用专业的苜蓿播种机操作的,在实际播种之前,应该对种植进行根瘤菌接种,同时加入一定的微量元素进行包衣和拌种,这样能够促使种子更好的萌发和植株更加健康的生长。

草地退化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草地退化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草地退化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草地是支撑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生态环境之一,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等原因,草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资源减少、品质下降和生态破坏三个方面探讨草地退化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一、资源减少草地退化导致草地资源减少是畜牧业生产受到的首要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肉类和奶制品等畜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但由于草地退化,可提供充足饲草的面积减少,导致畜牧业生产能力无法满足需求。

牧场面积的减少也意味着畜牧养殖数量的限制,限制了畜牧业的规模和发展。

二、品质下降草地退化使得草地品质下降,造成畜牧业生产品质下降是对养殖过程中动物饲料品质的直接影响。

退化的草地所产的饲草营养价值低,水分含量高,纤维素含量增加,导致畜禽的饲料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业产量。

而且,退化的草地长势弱,经受不住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易受病虫害侵袭,进一步影响畜禽健康,为畜牧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三、生态破坏草地退化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导致生态系统破坏。

由于草地退化,植被稀疏、根系短缺,无法有效固定土壤,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草场表面易形成淤泥和石块,使得草场失去了生态恢复能力,进一步加剧了草地退化的程度。

生态破坏还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含水量不足,无法满足草场对水分的需求,使得植物难以生存,进一步加速了草地退化进程。

综上所述,草地退化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资源减少限制了畜牧业规模和产量的增长,品质下降导致饲料品质低下和畜禽生长发育问题,生态破坏加剧了草地退化的程度,使得草地恢复能力受限。

因此,应当加强对草地退化问题的关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草地的保护和恢复力度,为畜牧业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推动畜牧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