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沥滤污泥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物毒性评价
铁盐和铝盐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毒性研究进展

铁盐和铝盐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毒性研究进展作者:刘弯弯路达梁淑轩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08期摘要:人们进行了大量关于絮凝剂毒性效应的研究,本文总结了铁盐和铝盐絮凝剂对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毒性影响,整体来看:铁盐和铝盐对污水中的微生物有抑制、促进和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三种不同的影响。
建议寻找一种最理想的方法来评价絮凝剂对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的影响;着力研发无毒的絮凝剂,逐步取代有副作用的絮凝剂;选择絮凝剂时应全方面考虑,提高效率降低毒性。
关键词:铁盐絮凝剂;铝盐絮凝剂;微生物;毒性絮凝过程作为众多水处理工艺流程中不可缺少的前置关键环节,且由于它具有经济、简便等优点,也是国内外水处理领域最常用的方法[ 1 ]。
在污水处理中使用的絮凝剂种类繁多用量大,在对污水处理效果起到积极作用的情况下,残留在水中和污泥中的絮凝剂及其副产物也不可避免的给环境和生物带来潜在风险。
这些絮凝剂残留在水中的成分对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毒性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有关铝盐絮凝剂和高分子絮凝剂单体的毒性已有较多报道[ 2-3 ]。
铁盐絮凝剂相对于铝盐絮凝剂,残留量小、生态毒性小,而关于这些铁盐絮凝剂的生态影响数据目前还鲜有报道[ 4 ]。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絮凝剂对各方面产生的风险大小,给污水处理中絮凝剂的使用提供更为科学安全的使用指南,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以不同的动植物、微生物等作为受试生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下面是国内外学者对铁铝无机絮凝剂对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1 铁盐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影响铁盐在水处理中的大量应用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有研究发现Fe2(SO4)3在20~60mg/L时对污泥的活性指标脱氢酶活性、比耗氧速率、胞外聚合物影响不明显,污染物的去除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在80mg/L时,污泥活性指标开始下降,100mg/L时对污泥活性的抑制率进一步增大,且污染物的去除率降低[ 5 ]。
工业废水毒性评估

工业废水毒性评估1毒性检测方法1.1急性毒性检测生物毒性检测按毒性指标类别不同,可分为急性毒性检测、慢性毒性检测、遗传毒性检测和内分泌干扰性检测。
突发环境风险防范要求,对毒性物质释放后果分析中以急性中毒为重点,因此,该文主要总结基于急性毒性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急性毒性实验是对实验生物一次或24h内多次染毒的实验,从中探明环境污染物与机体短时间接触后所引起的损害作用,找出污染物的作用途径、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依据受试生物类型,可将生物急性毒性实验分为活体动物实验、大型蚤类实验、细菌实验和微生物发电实验等。
细菌实验是目前毒性检测中研究较为成熟、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例如发光细菌法、脱氢酶活性法等。
中国标准规定的毒性检测方法即是发光细菌法。
不过,传统生物监测方法存有检测时间长、维护成本高、指示生物保存困难等问题,应对突发性水质污染现场监测、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测等急需开发快速、简便、灵敏、易维护的生物毒性检测技术。
基于微生物产电的MFC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生物毒性传感器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对象。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微生物胞外呼吸,将水体有机污染物生物氧化过程产生的电子直接传递至电极,通过回路形成电流=,当水体中毒物积累,会抑制微生物呼吸,造成电流信号减弱。
传感器能实现对分子、离子及气体物质的快速感应和分析,是发展便携式快速水质监测仪的关键,目前已成功研发了BOD快速测定仪,并由双室向单室研究过渡,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该方法运用多种产电菌与发酵型细菌组成混合菌群,避免了使用单一菌种提纯难、易变异的缺点。
美国的废水急性毒性实验主要包括毒性浓度范围确定实验、多浓度限定实验和受纳水实验等。
毒性浓度范围确定实验通常是由一组小型梯度静态急性实验构成,具体来说是将相同的五组生物分别暴露于按对数级稀释的样品溶液(例如按100%,10.0%,1.00%,0.100%和一个质控样)8~24h。
多浓度限定实验,是美国污染物减排计划要求的决定排放允许值的方法,用来提供半致死浓度值或最大无影响浓度值(NOEC)。
河流底泥重金属(铜、锌、镉)的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doc

2012届分类号:X522单位代码:10452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绿水长流、江山如画姓名刘如学号200810830124年级2008专业环境工程系(院)资源环境学院指导教师邱继彩2012年4 月25 日目录题目:绿水长流、江山如画—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一部分职业生涯设计 (1)绿水长流、江山如画 (1)1 毕业后找工作 (1)2 环境工程专业概述及培养方向 (1)2.1 专业概述 (1)2.2 专业要求 (1)3 社会就业基本状况 (2)3.3 就业前景 (2)4 个人能力分析 (3)4.1 个人性格分析 (3)4.2 专业知识背景 (4)5 工作计划 (4)6 结语 (4)第二部分技能展示(毕业论文) (6)摘要 (6)ABSTRACT (7)引言 (8)1 临沂市祊河河流概况 (8)2 实验部分 (8)2.1 监测点布设即河流监测断面布设 (8)2.2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9)2.3 实验方法及样品的预处理 (10)2.4 实验试剂及仪器的简介 (10)2.5 铜、锌、镉测定的实验结果 (11)3 环境影响评价部分 (11)3.1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1)3.2 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12)3.3 污染等级划分标准 (14)3.4 结果和分析 (14)4 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8)谢辞 (19)第一部分职业生涯设计绿水长流、江山如画1 毕业后找工作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自认为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喜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
喜欢看励志文学、经典小说,也喜欢看科普类的杂志或图书。
平时与人友好相处,同学感情基础较好。
喜欢创新的东西,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我希望找份工作,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完善自己,在生活中展现自己,未来几年就业门槛越来越高,我觉得应该抓住机遇,找一份适合自己,而且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工作,弥补自己在学生生涯中的不足,减少短板效应带来的弊端。
污染物的毒性与环境风险评估

污染物的毒性与环境风险评估污染物是环境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引起的环境影响和健康伤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污染物的毒性与环境风险评估是对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影响的评估。
在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对于污染物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风险评价,是制定环保政策、预测环境变化、采取防护措施的关键。
一、污染物的毒性污染物是指那些能够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的物质。
它通常是一些有害物质的混合体,以化学和物理性质为基础,表现出剧毒、皮肤刺激或过敏、致癌等毒性。
毒性是污染物对生物产生的有害影响,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毒性会对不同的生物造成不同的伤害。
对于毒性的确定与评估,通常需要进行对其各项毒剂量的实验测定。
在这些实验中,将不同剂量的污染物剂量给予小鼠或其他生物,观察其出现的中毒症状、死亡情况等。
这种实验称为“急性毒性试验”。
在此基础上,可以按照不同的浓度评定毒性。
评估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用于测定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多种方法确定毒性,例如,计算剂量的毒剂量(LD50)和起始致死剂量(LD0)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定其毒性程度的存在。
毒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暴露剂量、毒物性质以及生物过程的复杂性。
对于一个污染物所造成的毒性影响,不仅仅与毒物质的特性有关,还与其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中,有些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毒物的生物利用效率,改变其行为模式,增减其毒性等等。
二、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是评估和预测有害物质将如何在环境中分布和转移,进而测定这种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潜在危害程度的方法,是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关键部分。
通过环境风险评估可以确定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报告可能的健康和生态风险,并识别有害物质的最小可检出量。
环境风险评估除了包括毒性测定,还包括有害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参数评估,如水中的溶解度、在土壤中的可溶性以及生物降解等等。
尽管环境风险评估通常与毒性评估有所重叠,但前者的重点是检测和评估环境中有害物质。
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污泥是指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固体颗粒和有机物质的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各种有害的污染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对污泥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污泥中污染物的控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针对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控制标准主要包括对镉、铬、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限制。
根据《污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相关规定,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污泥,其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限制是不同的。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其次,有机物污染物也是污泥中需要重点控制的对象。
有机物污染物包括各类有机溶解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其中可能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等物质。
对于这些有机物污染物,控制标准主要包括对其含量和种类的限制。
在处理污泥的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如生物降解、化学氧化等方法,对有机物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和控制。
此外,对于污泥中的微生物和病原体等生物污染物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处理污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以确保污泥中的微生物和病原体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总的来说,对于污泥中污染物的控制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和控制措施,以达到污泥处理和利用的环保要求。
希望本文对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

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农用污泥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其含有丰富的养分和有机质,对于改善土壤肥力和促进作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农用污泥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处理,就会对土壤、水体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制定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对于保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针对农用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应当严格控制其含量。
重金属是农用污泥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土壤和水体具有潜在的毒害作用。
因此,应当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重金属含量标准,确保农用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不超过安全阈值,以保障土壤和水体的健康。
其次,对农用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也应加以控制。
有机物是农用污泥中的另一类主要污染物,其分解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应当制定合理的有机物含量标准,通过堆肥、发酵等技术手段,降低农用污泥中有机物的含量,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此外,对农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含量也需要进行控制。
微生物是农用污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中可能存在病原菌和致病微生物,对土壤和作物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应当制定合理的微生物含量标准,采取适当的消毒和处理措施,确保农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含量符合安全要求。
综上所述,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的制定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控制农用污泥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微生物含量,可以有效减少对土壤、水体和作物的污染,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环境的健康。
因此,应当加强对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推动农业生产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城市污水中重金属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探究

城市污水中重金属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探究引言废水中含有包括重金属在内的各种污染物,假设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威胁。
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污废水的人工强化处理场所,对包括重金属在内的各种污染物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某种程度上,污水处理厂的修建对重金属污染起到了缓解作用。
在污水生物处理中,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使用最广泛,同时也是最早使用的处理方法。
它基于微生物的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总磷,也能通过沉淀、吸附等作用去除重金属。
而由传统活性污泥法改良的工艺,如A2 /O、SBR 等工艺也都对重金属有去除作用。
与其他生物体一样,重金属是活性污泥微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荣宏伟等发现, ( Cu2 + ) 0. 5 mg /L能促进反硝化作用; Gikas 等的实验结果说明,在( Cr3 + ) 15 mg /L 时,能刺激活性污泥生长。
但是当污水中重金属浓度到达一定程度时,将会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比方降低其生长速率和活性,并进一步削弱其降解有机物、硝化和反硝化的才能等。
对污水厂而言,高浓度重金属废水可能会导致处理水质变差,系统崩溃等后果。
目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查特定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金属离子的抑制浓度。
Ochoa- Herrera 等通过批实验研究Cu2 + 对不同营养类型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并得到半抑制浓度; Novotnik等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3 +、Cr6 + 对活性污泥硝化作用的影响,并提出在( Cr6 + ) 1. 0 mg /L,( Cr3 + ) 50 mg /L 时对硝化产生抑制; Wang 等通过运行SBR 反响器,来研究Ni2 + 对基质去除及微生物活性的长期影响。
通过考察重金属对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生长、基质消耗及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重金属抑制微生物生长、降低处理效果的浓度范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它可以预防活性污泥系统受到重金属的毒害和冲击作用,对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总结各种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1、综合污染指数综合指数法是一种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得出综合污染指数的方法,它能够较全面地评判其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其中,内梅罗指数法(Nemerow index)是人们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时运用最为广泛的综合指数法[1]。
SC P ii i= 2max 22)()(综合P P Pi i +=式中:P i 为单项污染指数;C i 为污染物实测值;S i 为根据需要选取的评价标准;S i 为第i 种金属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2-3]( As 、Cd 、Cr 、Cu 、Hg 、Ni 、Pb 、Zn 依次为15、0.2、90、35、0.15、40、35、100 mg/kg ) P i 为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 P imax 为最大单项污染指数。
2、富集因子法富集因子是分析表生环境中污染物来源和污染程度的有效手段,富集因子(EF)是Zoller 等(1974)为了研究南极上空大气颗粒物中的化学元素是源于地壳还是海洋而首次提出来的。
它选择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素作为参比元素(一般选择表生过程中地球化学性质稳定的元素),然后将样品中元素的浓度与基线中元素的浓度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表生环境介质中元素的人为污染状况[4]。
)()(B B C C ref n ref n EF sampleback round=式中:C n 为待测元素在所测环境中的浓度;C ref 为参比元素在所测环境中的浓度; B n 为待测元素在背景环境中的浓度; B ref 为参比元素在背景环境中的浓度。
3、地积累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是德国海德堡大学沉积物研究所的科学家Muller 在1969年提出的,用于定量评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5]。
=I geo log 2BECni5.1式中:C i 为样品中第i 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浓度( mg/kg ),BE n 是所测元素的平均地球化学背景值,通常为全球页岩元素的平均含量( As 、Cd 、Cr 、Cu 、Hg 、Ni 、Pb 、Zn 依次为13、0.4、62、45、0.35、68、34、118 mg/kg),1.5 是用来校正由于风化等效应引起的背景值差异的修正指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0 2 ; . rht tr A m ns ai fc fN n ig a nn 3 0 3 hn ) E v o m na Po ci ) 3 0 2 3 A c i cue d ii r o Of eo ann ,N n ig5 0 2 ,C ia . n i n e t rt t n( e tt n i r l e o f - X nin 0 2 3 ( ) 2 2 ij g2 1 ,4 2 : 0— 4 a Ab t c :h ei n ulyG ie n s( Q s n aa snid xm to eeue u la vl a dq a — sr tT eSdmet ai udl e S G )a dH k no e e dw r sdt q a t i y n u n a Q t i n h o ite
J g , U N n ( . e a oa r o eT reG re eev i R go "E o—E v o m n,Mii r o i H A G Mi n g 1 K yL b r oy f h he ogsR sro ei s c t t r n ni n et r ns f t y
7 是 生物 沥 滤 去 除 城 市 污 泥 重 金 属 工 程 应 用 的适 合 菌种 。 5,
关键词 : 生物 沥滤污泥Biblioteka 重金属 ; 潜在 生物毒 性评价
中 图分 类 号 :7 3 X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3 1 2 1 )2— 0 0— 5 10 20 ( 0 2 0 0 2 0
a di nh t o n a bo g a r kidxw s 4 7 % .S efr u xd c i i aiu a os ee s n s y te cp t t l il c l s e a . 5 ts i e i o i i n 8 ot r soieA i t o cl sw s ni rda h eo dh b l c d
tttv l s e s t e p tn i lb oo ia o iiy o e v tl n t e ct l dg c sl a h d b fr nd a tr ia iey a s s h o e ta i lgc ltxc t fh a y me asi h i su e whih wa e c e e o e a f . y e The r s l s o d t a h e o ia in o eT U x d i t i b c l n Cu a s b te h n t a fs lu e u t h we h tt e d tx c to ff IO S o i e Acdi o a il o nd Cd wa et rt a h to uf r h us o i e Ac dt o a il s Afe o e c ng,t e s n h tc p t ni lb oo ia ik i d x o l d e wa e r a e b x d i i b clu . t r bila hi hi h y t ei o e ta i lgc lrs n e f su g s d c e s d y mo e t n 9 r ha 0% . T o e ta il gc ltx ct fsu e l a h d b e r u xd i ih o a i u st e we k s , he p tn ilb oo i a o i i o l dg e c e y fro so ie Acd t i b c l s i h a e t y l
Ed c to u ain, Ch n q n Un v riy, Ch n q n 4 00 5; 2.Gu ng i o g ig ie st o g ig 0 4 a x En io me t l vr n n a Mo ioi g n trn Ce t r Na n n ne , n ig
Ev l ai n o o e t lEc lgc l xct b u a y M ea olto n Bilgc lL a h n ld e C au t n P tn i oo ia ii a o tHe v tlP l i n i oo ia e c i gS u g . o a To y u HEN
新疆 环 境 保 护 2 1 , ( ) 2 0 23 2 :0~2 4 4
E vr m na Po ci f i i g ni n etl rt t no n a o e o X jn
生 物 沥 滤 污 泥 重 金 属 污 染 的 潜 在 生 物 毒 性 评 价
陈 静 , 黄 明’ (. , 1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4;. 0052广西环境监测
中心 站 , 宁 南 5 0 2 ; . 宁市建 筑 管理 处 , 302 3 南 南宁 5 02 ) 303
摘要 : 用沉积物质 量基准法( Q s 和 Haasn指数 法对沥滤前后城 市污泥 中重金属 的潜在 生物毒性 进行 了定性和 定量的评 采 SG) kno 价, 结果表 明氧化 亚铁硫杆菌 ( .e ox a s菌) c 、 d的脱毒作 用优 于氧化硫硫 杆 菌( .hoxd n A fr oi n r d 对 uc A ti i s菌) o a 。沥 滤后 污泥的综 合潜在生 态危 害指数 均能下降 9 . % 以上 , Afr o i n 10 且 .er xd s菌沥后 污泥 的潜在生物毒性 最弱 , o a 其综合 潜在 生态危 害指数 为 8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