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化疗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及相关高危因素的临床探析

合集下载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发生的关联性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发生的关联性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发生的关联性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的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之间的关联性,以寻找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2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其中约有3500万人患有慢性肝炎,这些人患肝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事实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毒会在肝脏内进行复制,并导致炎症反应。

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肝细胞的损伤和肝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在肝硬化的基础上,肝癌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癌通常是多中心性的,即肿瘤可以同时出现在肝脏的不同部位。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之间的关联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释。

首先,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中包含一个称为HBx的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HBx蛋白质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形成,包括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增殖和促进血管生成等。

其次,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慢性炎症反应会引起DNA损伤和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会导致肝癌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肝细胞中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和癌基因的激活,从而促进肝癌的发生。

此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还可以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应答,从而增加肝癌的风险。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导致免疫系统的激活和炎症反应,但同时也会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

这种免疫异常可能导致肝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针对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之间的关联性,预防和治疗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减少肝癌的发生风险。

对于已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及时的治疗和管理也非常重要。

乳腺癌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后肝功能损害与HBV激活的临床研究

乳腺癌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后肝功能损害与HBV激活的临床研究

乳腺癌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后肝功能损害与HBV激活的临床研究龚建忠;陈彦帆;韦燕;赵善琳;张芸;宁春玉【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患者肝功能改变以及化疗前合并HBV感染者乙肝病毒激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含有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98例,其中合并HBV感染者25例.化疗采用CAF或CEF方案.结果合并有HBV感染的乳腺癌化疗后肝功能损害比例较高.20% (5/25)的患者合并有乙肝病毒激活,48% (12/25)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Ⅲ度肝功能损害占8%(2/25).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HBV感染的乳腺癌患者在应用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期间出现乙肝病毒明显激活,肝功能损害较非HBV感染者明显.%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liver function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anthracy-cline-based adjuvant chemotherapy, as well as activ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8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postoperative anthracycline-based adjuvant chemotherapy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25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HBV infection. CAF or CEF scheme was used for chemotherapy. Results After chemotherapy, a higher proportion of liver damage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HBV-infected patients. Among the 25 patients, 5 (20%) were found with activation of HBV, 12 were found with hepatic dysfunction (48%), including 2 (8%)of degree D. No chemotherapy-related death occurred. Conclusio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HBV infection showed activation of HBV after anthracycline-based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which the hepatic dysfunction is more serious than those without HBV infection.【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2(023)012【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乳腺癌;化学治疗;乙肝病毒【作者】龚建忠;陈彦帆;韦燕;赵善琳;张芸;宁春玉【作者单位】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537100;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537100;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537100;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537100;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537100;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537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据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高发流行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达8%~20%[1]。

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临床研究蒋力平;刘兵元;张立鹏【摘要】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以防止HBV再激活损害肝功能影响患者预后,并为进一步改善TACE的方式方法、增加疗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80例HBV相关肝癌患者,以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分级、术前HBVDNA载量、门脉癌栓、肿瘤个数、术中明胶海绵的使用、术中微球的使用、术中碘油用量等作为研究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BVDNA高载量、碘油用量和门脉癌栓均对HBV的再激活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BV DNA高载量及碘油用量≥10 ml是影响HBV再激活的最大的危险因素.结论 HBV相关肝癌TACE后可引起HBV再激活,尤其是术前HBVDNA高载量、术中碘油用量较大及门脉癌栓发生 HBV再激活的概率更大,故行TACE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术前术后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术中严格控制碘油用量,以防止HBV再激活损害肝功能影响患者预后.%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hepatitis B virus (HBV) reactivation in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liver cancer after receiving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in order to prevent HBV reactivation and liver function damage, and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ways and means of TACE to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of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liver cancer, who were admitted to authors'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collected. The gender, age, preoperative live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preoperative HBV DNA load,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number of tumor lesions, the amount of used gelatin sponge, the amount of used microsphere, and the amount of lipiodol used in operation, etc. were recorded, 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er preoperative HBV DNA load, the large amount of lipiodol used in opera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reactivation of HBV, but other factors had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activation of HBV.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higher preoperative HBV DNA load and the used dosage of lipiodol in operation >10 ml were the greatest risk factors for reactivation of HBV. Conclusion Reactivation of HBV in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liver cancer can be induced by TACE, especially in the patients who have higher preoperative HBV DNA load and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and also in whom the dosage of lipiodol used in operation is larger.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event HBV reactivation and liver function injury the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of TACE should be strictly observed, the active antiviral therapy should be adopted before and after TACE, and the amount of lipiodol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during the operation.【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8(027)002【总页数】4页(P171-174)【关键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作者】蒋力平;刘兵元;张立鹏【作者单位】832000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832000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832000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原发性肝癌(PL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时间短,病死率高[1],3年累积复发率高达70%[2]。

恶性淋巴瘤伴乙肝

恶性淋巴瘤伴乙肝
• 停止利妥昔单抗治疗至抗体滴度恢复可能需要6个月。
利妥昔单抗+化疗后病毒血清学的变化
• Tsutsumi等监测了5个NHL接受利妥昔单抗+化疗患者的病 毒血清学的变化。
• 3个anti-HBs 阳性的患者经R+化疗后发生了病毒激活性肝 炎
– anti-HBs 滴度下降 – HBsAg转阳 – HBV DNA可检测到
• 诊断乙肝病毒再激活性肝炎应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
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危险因素
• 化疗前病毒负荷高 • HBeAg阳性 • anti-HBs阴性
HBsAg阳性
• 首先,检测HBV DNA水平
• 治疗期间(不论HBV DNA水平如何),均 应给予NAs
核苷类似物(HAs)
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研究
• 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具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首 先被批准用于慢性活动性乙肝的治疗。
Cancer 2007;109:1360–1364
恶性淋巴瘤接受化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
•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接受化疗后发生乙肝病毒激活 的报告最早见于1975年。
• 至今,已经广泛认识到细胞毒药物化疗和其他免 疫抑制治疗与乙肝病毒的再激活有关。
–化疗导致的免疫抑制使肝细胞内乙肝病毒复制增加。 –免疫重建时,细胞毒T淋巴细胞杀伤含乙肝病毒的肝细
阳性率最高占8.57%。而1-4岁儿童阳性率最低,仅占 0.96%(近10年计划免疫成效) 。
• 按人口推算,我国约9300万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恶性淋巴瘤伴乙肝感染发生率
•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 HBV感染率 (HBsAg+, HBeAg+, HBeAb+, HBcAb+)
–B细胞淋巴瘤 30.2% –T细胞淋巴瘤 19.8% –其他恶性肿瘤 14.8%

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性肝损伤109例临床特点分析

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性肝损伤109例临床特点分析


临 床 研 究 与 报 道

恶 性肿 瘤 化 疗 药 物性 肝 损 伤 1 0 9例 临床 特 点 分 析
福 建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龙 岩 市 第 一 医 院药 剂科 ( 龙岩 3 6 4 0 0 0 ) 刘美岑 郭 丽珍 沈 洁 赖 剑 锋 饶 媚
【 摘 要 1 目的 研 究 化 疗 药 物 引起 肝 损 伤 的特 点 ,为 减 少 药 物 性 肝 损 伤 及 制 定 药 物 性 肝 损 伤 的保 肝 治 疗 提 供 依 据 。
方法 采 用 回顾 性 分 析 方 法 ,对 1 0 9例 化疗 药 物 性 肝 损 伤 患 者 的各 项 资料 ,如 性 别 、年 龄 、原 发 疾 病 肿 瘤 类 型 、是 否 携 带 乙
在 医学伦 理道德 上是 不允 许 的 。本组 结 果 显示 所 有
合并 HB V感 染 的弥 漫大 B淋 巴瘤 和 慢性 淋 巴细 胞
白血 病患 者 ,在 给予 拉 米 呋 定后 ,其 HB V 再 激 活 率仅 2 . 8 ,表 明 拉 米 呋 定 在 此 类 病 人 的 应 用
价 值 。
总 之 ,本临 床研究 说 明 ,恶 性 血 液肿 瘤 患 者合
并 HB V感 染 ,在接 受 化 疗 时肝 功 能 损 害 的发 生 率 较 高 ,主要 表 现 为 肝 功 能 损 害 、 HB V 再 激 活 以及 急性 肝炎 。因此常导 致下 一 周期 的化疗 延 迟 。拉 米 呋定 的 应 用 减 少 了 肝 损 害 , 保 证 化 疗 的 顺 利
3 5 . 6 ,差 异有 统计 学 上 意 义 ( P一0 . 0 1 8 ) 。本 研 究结 果还显 示 ,对 于 HB V 感 染者 因为 化 疗 引起 肝 功 能损 害而 延迟下 一 周期 的化 疗 的 比例 ,治 疗组 较 对 照组 低 ,分 别 为 1 8 . 2 和 4 9 . 0 ( P一 0 . 0 3 3 ) 。

恶性淋巴瘤伴乙肝

恶性淋巴瘤伴乙肝
• 对于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引起的乙肝病毒再激活,拉 米夫定显示了治疗作用。
• 之后,拉米夫定被用于接受化疗的HBV携带者的预防性治 疗,所发表的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了拉米夫定的预防价值。
拉米夫定预防:历史对照研究
• Yeo等:一项非随机的历史对照研究 • 病例包括各种肿瘤类型,其中包含恶性淋巴瘤,所有患者
• 诊断乙肝病毒再激活性肝炎应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
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危险因素
• 化疗前病毒负荷高 • HBeAg阳性 • anti-HBs阴性
HBsAg阳性
• 首先,检测HBV DNA水平
• 治疗期间(不论HBV DNA水平如何),均 应给予NAs
核苷类似物(HAs)
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研究
• 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具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首 先被批准用于慢性活动性乙肝的治疗。
HBsAg阴性、HBcAb阳性患者的病毒再激活
• 今年,ASCO会议上报道的前瞻性研究: • 121例接受RCHOP化疗的HBsAg阳性的DLBCL, • 25例接受CHOP化疗,无一例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
– 21例接受RCHOP化疗,5例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其中1例死于肝 衰竭(p=0.0148)。
• 按人口推算,我国约9300万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恶性淋巴瘤伴乙肝感染发生率
•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 HBV感染率 (HBsAg+, HBeAg+, HBeAb+, HBcAb+)
–B细胞淋巴瘤 30.2% –T细胞淋巴瘤 19.8% –其他恶性肿瘤 14.8%
Cancer 2007;109:1360–1364
• 主要研究终点:化疗开始后12个月内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发 生率。

苦参碱治疗肝癌化疗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临床观察

苦参碱治疗肝癌化疗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临床观察

苦参碱治疗肝癌化疗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临床观察 陈黎;练组平;秦冰 【期刊名称】《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卷),期】2006(22)5 【摘 要】研究肝癌化疗对乙肝活动状态的影响及苦参碱的作用.检测89例肝癌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HBV DNA定量,分为2组,均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单纯化疗者42例,联合苦参碱者47例,化疗期间、化疗后8周监测HBV DNA及标志物、肝功能.化疗后HBV DNA量较化疗前增加(P<0.01),乙肝病毒再激活与肝炎活动相关,联用苦参碱可减轻肝功能损害,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对降低血清HBVDNA载量作用不明显.肝癌化疗可引起乙肝病毒再激活,并导致肝炎活动,苦参碱能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对乙肝病毒再激活引起的肝损害有保护作用,但抗病毒作用不明显.

【总页数】3页(P369-371) 【作 者】陈黎;练组平;秦冰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瑞康医院肝胆内科,广西,南宁,530011;广西中医学院瑞康医院肿瘤科,广西,南宁,530011;广西中医学院瑞康医院肿瘤科,广西,南宁,53001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恩替卡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合并乙肝患者的疗效及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 [J], 蒋世海;李万浪;吕永昌;韦金磊;刘阳震 2.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及拉米夫定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作用 [J], 庞桦进;李彦豪;顾小媛;杨旸;何晓峰 3.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研究 [J], 李静;蒋力平;唐世伟;刘兵元 4.乙肝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高危因素分析 [J], 哈尼帕·司马义; 古丽努尔·赛提汗 5.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及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作用 [J], 周倩;周晓晴;张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确放疗后+HBV+病毒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分析

e确放疗后+HBV+病毒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分析

肝癌患者精确放疗后HBV病毒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分析姚 晖 龚金兰 李 莉 王 芸 基金项目: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2012-2014)(W2012FZ123) 作者单位:200438上海杨浦区市东医院放疗科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精确放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7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各临床指标对HBV病毒再激活的影响情况。

结果 随访20周后,HBV病毒再激活发生率为25.71%。

经Logistic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分析后,HBVDNA水平是HBV病毒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肝癌患者精确放疗后存在较高的HBV再激活风险,与基线血清HBVDNA水平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肝癌;乙型肝炎病毒;危险因素;精确放疗 DOI:10.3969/j.issn.1001-5930.2014.06.021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30(2014)06-0675-03RiskFactorsofHepatitisBVirusReactivationInducedbyPreciseRadiotherapyinPatientswithHepaticCarcinomaYAOHui,GONGJinlan,LILi,etal. DepartmentofRadiotherapy,ShanghaiShidongHospital,Shanghai,200438 【Abstract】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riskfactorsofhepatitisBvirusreactivationinducedbypreciseradiotherapyinpatientswithhepaticcarcinoma.Methods Theclinicaldataof70patientswithhepaticcarcinoma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wasusedtoevaluatetheassociationofclinicalindictorswithHBVreactivation.Results After20weeksoffollow-up,theincidencerateofHBVreactivationwas25.71%.AfterLogisticsinglefactorscreeningandmulti-factora-nalysis,baselineserumHBVDNAlevelwastheriskfactorforHBVreactivationafterpreciseradiotherapy(P<0.05).Conclu-sion PatientswithhepatocellularcarcinomahaveahigherriskofHBVreactivationafterpreciseradiotherapy,anditisrelatedtotheDNAlevelofbaselineserumHBVclosely. 【Keywords】 Hepatocellularcarcinoma;HepatitisBvirus;Riskfactors;Preciseradiotherapy(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14,29:675~677) 近年来,临床上肝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已经被认定为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1],尤其是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rcinoma,PLC)患者,往往伴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且化疗后HBV病毒容易再激活,这进一步加重了对患者肝功能的损伤[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肿瘤化疗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及相关高危因素的临床探析
发表时间:2013-01-21T13:24:41.2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许鹂权陈淑红周正高[导读] 目的对恶性肿瘤化疗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及相关高危因素进行临床探讨分析。

许鹂权陈淑红周正高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西抚州 344000) 【摘要】目的对恶性肿瘤化疗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及相关高危因素进行临床探讨分析。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并实施化疗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未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

并对其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和肝脏生化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中16例(20%)患者化疗期间乙肝病毒被激活。

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差异显著(P<0.05)。

结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若接受化疗,存在乙型肝炎病毒被激活的风险,其肝功能损伤明显个高于为感染人群。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乙肝【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8-0192-01 【Abstract】objective: to malignant tumor chemotherapy and hepatitis b virus to activate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are discussed for clinical. Methods: the January 2010 to march period, our patients and implement chemotherapy of 160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the inf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80 patients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Not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80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 And the 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y and liver biochemical indexes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16 cases (20%) during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s activated. After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inf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chemotherapy if, there is hepatitis b virus activated risk, the liver function injury obviously a higher than for infections.
【key words】 malignant tumor Chemotherapy Hepatitis b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

绝大多数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各个治疗时期,出于各种治疗目的,都需要进行化疗。

而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会使用一些具有细胞毒性的药物,通常都会对患者的脏器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以肝功能的损伤较为常见。

相关研究报道,恶性肿瘤患者若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其接受化疗后肝功能的损伤肝脏生化指标变化率和由此而引发的死亡率大大提高。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乙型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占总人口的9%以上,这些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乃至感染者一旦接受细胞毒性药物化疗治疗,另外由于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效过程中化疗毒性药物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力而引起的免疫力低下,其乙型肝炎病毒便存在被再度激活的可能。

笔者选取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并实施化疗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对其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和肝脏生化指标变化状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并实施化疗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72例为男性,88例为女性,年龄为25-57岁,平均年龄为(44.2±8.1)岁。

化疗周期均在4个疗程以上,患者体力状况按ECOG评分标准 Zubrod-ECOG-WHO (ZPS,5分法) 评分。

ECOG得分在0-2分之间,预计寿命均在1年以上。

其中80例患者HbsAg指标为阳性,设其为观察组;另80例患者的HbsAg指标和HBV-DNA指标均为阴性,设其为对照组。

排除乙型肝炎以外的肝脏疾病及未控制的全身性疾病。

首次化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清胆红素(Tbil)指标均未超过正常指标的1.25倍,白蛋白指标在30g/L以上。

经临床相关检查,化疗前所有患者均未见肝脏肿瘤浸润。

所有患者化疗前均未有干扰素等抗病毒治疗史。

1.2 方法
化疗药物有环磷酰铵、5-氟尿嘧啶、阿霉素、表阿霉素、顺式二氯二氨合铂、紫杉醇、奥沙利铂、依立替康、吉西他滨、依托泊甘以及多西紫杉醇,以3周为一个疗程,化疗周期在4个疗程以上。

化疗期间,对患者的血常规和肝肾生化指标进行检测,每两个疗程即对患者进行CT和B超检查,并记录相关结果。

化疗前后1周,对患者肝脏生化指标进行检查,每个疗程中,对患者的HBV-DNA指标进行检测。

若化疗前血液中白细胞低于3×109/L,应立即进行相关支持治疗。

1.3 评价标准
若HBV-DNA水平提高10倍以上,亦或是其绝对值在109单位/ml以上,则视为HBV被激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法检验差异,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16例(20%)患者化疗期间乙型肝炎病毒被激活。

且乙型肝炎病毒被激活都在第三个疗程后出现。

治疗前,两组肝脏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显著(P<0.05),但观察组中乙型肝炎病毒未被激活的人群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中乙型肝炎病毒被激活的人群则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

详见表1。

表1 谷氨酰转肽酶指标对比(U/L)组别 n 化疗前化疗后对照组 80 25.29±4.27 32.54±7.10 观察组全组 80 26.22±4.69* 50.52±27.01* 病毒被激活 16 28.61±5.38# 81.56±34.62# 病毒未激活 64 25.31±4.32*# 37.10±14.09*# *P >0.05 <0.05 #P >0.05 <0.01 *#P >0.05 >0.05 3 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流行程度较高,且此类疾病难以根治、容易复发。

而随着肿瘤发病的增加以及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的使用,医疗界面临着一项新的课题。

乙型肝炎病毒激活也成为了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细胞毒性药物化疗时要面临的一下问题,并存在导致肝功能受损乃至死亡的风险。

然而目前就该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化疗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激活的机理尚无定论。

国内外诸多研究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接受化疗后有25%的患者病毒被激活,有近半数的患者肝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1]。

本该结论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本研究还发现化疗后病毒被激活者的肝功能较为激活者损伤更严重,即乙型肝炎病毒是否被激活与肝功能的损伤情况存在相关性。

由此可见,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恶性肿瘤患者若接受化疗,则存在乙型肝炎病毒被激活的风险,其肝功能损伤明显个高于未感染人群,此种情况值得临床予以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彦帆,韦燕,龚建忠,赵善琳,杨泽芳.恶性肿瘤化疗与乙肝病毒再激活及相关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2,1(1):46-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