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历史全国高考1卷第42题专项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2题练习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表1 1927—1936年苏、美、日、德、法、英六国粗钢产量统计(单位:万吨)

——据日本钢铁联盟钢铁统计委员会《钢铁统

计要览》1970年版从表中提取与世界史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紧扣表中数据,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1:

论题:苏联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3分)

阐述:斯大林模式的建立;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的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抵御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苏联经济发展存在比例

失调弊端。(9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2:

论题:美国钢铁产量呈现升一降一升轨迹,工业发展起伏巨大。(3分)

阐述:一战后政治环境才相对稳定;经济危机爆发,造成工业产量急剧下降;罗斯福新政使工业生产得到恢复。(9分,言

之成理即可)

(“示例”仪作为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下表是晚清民国时期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观点:

——据戚其章《晚清史治要》、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等从表中提取晚清民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

观点论证说明:该题中的“传统文化”应做广义的文化理解,即

不仅包括思想文化,而包括中国古代物质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类似观点一至观点四可以从两个方

面或两个阶段予以说明;类似观点五六可以采用

正反论证予以说明。

观点一:晚清民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巨大挑战;

观点二:晚清民国时期提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出路存在局限性;

观点三:晚清民国时期提出的以全盘西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局限性;

观点四:晚清民国时期提出的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局限性;

观点五:梁启超提出的将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结合的主张具有合理性;

观点六:毛泽东提出的将传统文化与科学理论和国情相结合的主张符合传统文化转型方向;

……

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多种信息

比较两幅地图,提取有关反映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示例1:信息: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从南方农村,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北方沦陷区。

说明: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选择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实力的壮大,迫使国民党对其展开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促使中共进行长征,实施战略转移,红军主力于1936年在陕北会师,完成了革命重心的转移,保存了有生力量。适逢日军加紧侵略中国,北方大部沦陷。中共在日军沦陷区展开游击斗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革命力量不断成长,并成为抗战后期的主要力量。

结论:根据地的转移反映出中国革命(战略)中心的转移。

示例2: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示例3: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示例4:中共的政治斗争策略的变化。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上的一个死结,西方外交要求平等,天朝体制讲究藩属,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

1873年被称为大清朝“礼崩乐坏”元年:清廷将觐见礼仪问题下放给大臣们商议。翰林院编修吴大澄激烈反对外国使节用平等礼仪觐见同治皇帝,理由是破坏了祖宗旧制,会改变清朝的政体。浙江道监察御史边宝泉激烈要求外国使节行跪拜礼仪,用中国臣子跪拜之礼要求外国使节是一种优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认为,国家正面临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朝廷礼制应随情势变通,既然已将西方诸国“许为敌国,自未便以属国之礼相待”。

——摘编自腾讯历史《转型中国1864—1949》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清末礼崩乐坏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充分运用材料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解析准确,阐释充分,逻辑严谨,表述清楚)

【答案】

论题:礼崩乐坏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转型过程的艰难;礼崩乐坏反

映了中国近代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礼崩乐坏表明中国外交由宗藩外交逐步转向近代外交。

举例:礼崩乐坏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转型过程的艰难。

乾隆时代,坚持马戛尔尼行跪拜礼以及擅改外交文书,表明清政府闭目塞听,闭关锁国,完全落后于世界。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仍然坚持藩属外交,进一步反映了清政府的愚昧腐朽,背离了近代化的潮流。同治时代,外国使节终于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反映了中国外交终于由宗藩外交转向近代外交,是社会转型的表现。但是清政府内部在这一问题上的激烈争论表明,保守愚昧势力仍然强大,近代化进程面临严重阻碍。

外交礼仪的争执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缩影,这一过程表明,尽管面临重重阻力,但近代化的潮流不可逆转。

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资产阶级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的消费。……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示例1:

观点: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3分)

论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业原料也来自于世界各地。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抢占原料产地、销售市场,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发展成为形成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蒸汽机车、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状况,使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此外,资产阶级还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进行殖民扩张,使亚、非、拉等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9分)

示例2:

观点: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3分)

论述:15世纪末1 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后,荷、法、英等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使非洲沿海岸、美洲大部、亚洲沿海地区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 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后,英、法、美等国殖民扩张使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 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总之,殖民扩张使得世界各地逐步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