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y对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及内质网应激机制的研究
内质网应激与细胞毒性反应

内质网应激与细胞毒性反应人类体内细胞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称为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内质网存在于细胞质中,是由一系列形态和功能不同的膜系统所组成。
在细胞的代谢过程中,内质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基础,还是多种重要的代谢和信号传递通路的核心。
然而,在一些异常的情况下,内质网可能会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导致细胞毒性和细胞死亡。
这种现象被称为内质网应激和细胞毒性反应。
内质网应激是内质网受到各种内外源性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其中包括如下刺激:1. 高蛋白质合成率:在细胞进行大量的蛋白质合成时,内质网可能会过度负荷,造成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2. 钙离子紊乱:某些肿瘤细胞、感染细胞、化学药物等可以导致内质网钙离子平衡失调,从而引起细胞毒害。
3. 氧化应激:内质网膜上的糖蛋白,容易被氧化氮、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氧化,导致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发生。
4. 非生理性因子:包括细胞病毒、烟草素、自由基等,可以导致大量的蛋白质合成和小波动的水平,从而触发内质网应激。
在内质网应激发生的情况下,细胞会通过一些机制来调节应激平衡。
例如,细胞可以通过合成和积累细胞状态下所需要的重要分子,例如较小的蛋白质和信号分子,来调节应激平衡。
细胞还可以通过细胞自噬来代谢和使内质网钙离子浓度恢复正常。
此外,细胞还可以通过ATF6、IRE1、PERK等信号途径调节内质网蛋白质折叠,从而维持内质网稳态并保护细胞不受毒害。
然而,当内质网应激严重时,这些机制可能无法保护细胞免受损害,进而导致细胞毒性和细胞死亡。
这种细胞死亡被称为内质网应激性细胞死亡,也是一种新型的、独特的细胞死亡方式。
内质网应激性细胞死亡是一种自身更新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它不像其他细胞死亡那样受到一些特定的外部刺激,例如培养基缺乏、化学药物、辐射等,也不像自噬和凋亡那样受到特定的信号途径的调节,而是有自身的独特通路来调节内质网的应激平衡,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内质网应激与氧化应激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与氧化应激研究进展一、引言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细胞内一个复杂的功能性器官,负责细胞蛋白质合成和摺叠,并与细胞内多种代谢相关过程密切相关。
ER应激是指当ER内出现蛋白质摺叠异常、钙离子失衡或糖基化异常等情况时,会引发一系列细胞应激反应,以保证细胞的稳态。
但当ER应激长时间持续、严重程度加剧时,将引发细胞的氧化应激等一系列异常反应,甚至导致细胞凋亡或其他病理性变。
本文将从ER应激和氧化应激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它们的研究进展。
二、内质网应激的研究进展ER应激在细胞生理与病理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ER应激的主要表现包括:ER质量控制失衡、糖基化异常、蛋白TAG化失衡、蛋白异构酶失衡、钙离子失衡等。
ER应激发生后,主动传递到细胞核,调节转录因子活性,启动相关蛋白表达,从而维持细胞稳态。
1. ER应激介导的内质网质量控制失衡研究发现,ER应激导致内质网质量控制失衡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机制。
当ER内部蛋白质聚集或摺叠异常时,会激活ER质量控制系统,并使适应性蛋白修饰系统(UPR)得以活化,以保证受损的蛋白及时修复或清除。
UPR分为三个细胞信号通路,分别是IRE1-MAPK(JNK)通路、ATF6通路和PERK通路。
三条信号通路相互呼应,敏锐地反应内外变化,保持ER的 homeostasis。
但当 ER应激超过一定阈值,即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UPR信号逐渐完全地、持久地激活,对细胞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细胞的生存。
可惜的是,UPR信号的过程不再是“保护性的细胞复苏”,而是对结束不了U RP信号的持续应激,恶化到细胞死亡。
2. ER应激介导的糖基化异常糖基化异常是ER应激导致的常见情况之一。
ER中复杂糖基化的过程影响了众多细胞蛋白在修饰、折叠的过程。
当糖基化异常发生时,会影响到内外分泌蛋白在正常的生物合成进程中的稳定表达,进而引发细胞变异,甚至被约束进一步的细胞死亡的过程中。
HCY值及临床意义

HCY值及临床意义HCY(homocysteine)是一种由蛋氨酸代谢产生的非编码性氨基酸。
正常情况下,HCY在体内可被转化为甲硫氨酸(methionine)或被降解为半胱氨酸(cysteine)。
然而,当体内存在一些代谢异常的情况下,HCY的水平会升高,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HCY的水平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测量。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将HCY分为以下几个范围:正常水平小于15微摩尔/升(μmol/L),轻度升高在15-30μmol/L,中度升高在30-100μmol/L,重度升高大于100μmol/L。
临床研究已经表明,HCY的升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下面将介绍HCY升高与多种疾病之间的关联以及其临床意义。
1.心血管疾病:高水平的HCY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HCY可损伤心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炎症反应和血小板聚集,导致血管壁损伤和血栓形成。
2.中风:HCY水平的增高也与中风的风险增加相关。
研究发现,HCY升高与动脉瘤形成和动脉壁钙化有关,增加了脑血管出血和梗塞的风险。
3.老年痴呆:HCY水平的升高与老年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进展有关。
HCY可引起脑内血管壁损伤和神经细胞的氧化应激,导致脑血管病变和神经退行性变。
4.神经管缺陷:孕妇体内HCY水平的升高与胎儿神经管缺陷(如脊柱裂)的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由于HCY可干扰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建议孕妇在孕前和孕期增加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摄入来降低HCY水平,减少神经管缺陷的风险。
5.其他疾病:HCY升高还与肾功能损害、骨骼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白内障和精神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相关。
综上所述,HCY值的升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临床检测HCY水平可以作为评估患者风险的指标之一、尽管HCY的确切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降低HCY水平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增加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摄入、烟草戒断和适度锻炼等方式来减少相关疾病的风险。
内质网应激与疾病

? 三、内质网应激与 2型糖尿病
? 发病机制: 目前发现诸多因素均可通过影响两条 信号通路而导致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胰岛 素抵抗。随着对内质网应激认识的深入,近年来 的研究发现 ERS可通过影响上述两条信号通路诱
导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生。内质网应激条件下,一些
目前发现诸多因素均可通过影响两条信号通路而导致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胰岛的研究发现ers可通过影响上述两条信号通路诱导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抵抗的形成upr介质能通过激活若干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包括jnk和ikk进一步导致ire1traf2复合物的形成间接促进了jnk的磷酸化和激活jnkakt磷酸化的能力从而抑制胰岛素的信号转导最终促使炎症细胞的表达和加重胰岛素抵抗
内质网应激
? 发生机制:IRE1与BIP分离后发生自我磷酸化及寡聚化, 活化后的IRE1剪接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mRNA产生有活性的XBP1s。XBP1s翻译后作为转录 因子进入细胞核内参与分子伴侣、内质网相关蛋白、磷脂 的合成及其他相关蛋白的降解和分泌。PERK的活化过程与 IRE1类似,PERK活化后可催化真核起始因子 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第51位 丝氨酸磷酸化,引起活化转录因子4的表达上调。活化转 录因子4可以调控氨基酸代谢、细胞氧化还原、抗应激反 应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 CHOP)的转录。应激状态下,内质网膜上ATF6的 N端被剪切,ATF6转移至高尔基体,经过水解酶S1P及S2P 水解后成为具有活性的转录因子。ATF6在细胞核内与三种 顺式作用元件:内质网应激反应元件、非折叠蛋白反应元 件及内质网应激反应元件Ⅱ结合,诱导包括CHOP在内的基 质网应激是慢性代谢疾病的 重要标志,也是连接免疫系统与代谢系统 的桥梁。代谢系统的细胞作为合成代谢活 跃的细胞,具有高度发达的内质网。内质 网被视为“代谢感受器”,与内分泌网络 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营养过剩状 态下,内质网发生应激,成为触发代谢疾 病的重要因素。下面主要从炎症和细胞凋 亡的角度阐述内质网应激的致病机制。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Hcy诱导的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中的抗氧化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Hcy诱导的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中的抗氧化作用王娜;王艳华;韩学波;杨晓玲;田珏;王磊;李桂忠;张慧萍;姜怡邓【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Hcy诱导的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方法 THP-1单核细胞,加入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然后加入100μmol·L-1的 Hcy 和100μmol·L-1 Hcy+叶酸+VB12,并设置对照组(0μM Hcy),孵育48h后收集细胞。
采用Fe3+还原比色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含量。
结果100μmol·L-1 Hcy组与对照组比较,T-AOC、SOD水平明显降低,MDA的含量明显升高;与100μmol·L-1Hcy+叶酸+VB12组比较,T-AOC、SOD水平升高,MDA的含量降低。
结论 Hcy可诱发THP-1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发生氧化应激,SOD的活性下降且与MDA呈负相关,表明SOD在Hcy诱导的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中的抗氧化作用下降。
【总页数】1页(P226-226)【作者】王娜;王艳华;韩学波;杨晓玲;田珏;王磊;李桂忠;张慧萍;姜怡邓【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 750004【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枸杞多糖对同型半胱氨酸致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脂质沉积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J], 哈丽娜;赵丽;张辉;杨安宁;姜怡邓2.枸杞多糖对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J], 阮建桥; 哈丽娜; 梁宇; 梁钰琪; 姜怡邓3.枸杞多糖对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J],4.PHF-2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核因子кB激活中的作用 [J], 涂光辉;李金凤;谢笛;桂庆军;唐朝克;尹凯5.荷叶生物碱对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及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 [J], 常冠楠;徐新;张社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质网应激

2.2 内质网应激2.2.1 内质网及内质网应激概述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哺乳动物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其膜结构占细胞内膜的二分之一,是细胞内其它膜性细胞器的重要来源,在内膜系统中占有中心地位。
ER 的功能包括:①ER 是细胞的钙储存库,内质网的钙离子浓度高达 5.0mmol/L,而胞浆中为 0.1ummol/L。
并能调节维持细胞内钙平衡。
②ER 是分泌性蛋白和膜蛋白的合成、折叠、运输以及修饰的场所。
ER 通过内部质量调控机制筛选出正确折叠的蛋白质,并将其运至高尔基体,将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扣留以进一步完成折叠或进行降解处理。
③ER 还参与固醇激素的合成及糖类和脂类代谢,内质网膜上含有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对固醇和脂质合成起调节作用。
ER对影响细胞内能量水平、氧化状态或钙离子浓度异常的应激极度敏感。
当细胞受到某些打击(如缺氧、药物毒性等)后,内质网腔内氧化环境被破坏,钙代谢失调,ER功能发生紊乱,突变蛋白质产生或者蛋白质二硫键不能形成,引起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腔内积聚以及钙平衡失调的状态,即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stress,ERS)。
内质网巨大的膜结构为细胞内活性物质的反应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许多信号调控中起到关键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内质网是细胞凋亡调节中的重要环节[39]。
ERS可以介导与死亡受体和线粒体途径不同的一条新的凋亡通路。
当细胞遭到毒性药物、感染、缺氧等刺激时,内质网腔未折叠蛋白增多和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引起caspase 12活化,继而激活下游的caspase,导致细胞凋亡。
早期的ERS是机体自身代偿的过程,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如果这种失衡超过了机体自身调节的能力,最终的结局将是细胞的死亡。
ERS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深入研究ER及ERS,对于完善细胞损伤和凋亡理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为临床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博依据。
内质网应激和细胞死亡的关系

内质网应激和细胞死亡的关系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我们对人体细胞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其功能非常复杂,包括蛋白质合成、糖类合成和钙离子存储等多个方面。
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则是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过程,包括内质网膜张力增大、蛋白质折叠不良等,这些过程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学响应,其结果可能会导致细胞死亡。
本文将探讨内质网应激和细胞死亡之间的关系。
一、内质网应激引起的细胞反应内质网应激会引起一系列的细胞反应。
具体而言,它会抑制mRNA的翻译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胞周期,并促进PROBH1的磷酸化。
此外,ERS还可以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如NF-κB、AP-1和IRE1等,从而发挥多种细胞生物学效应。
这些效应包括细胞凋亡、免疫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等。
二、内质网应激与细胞死亡细胞死亡是一种在生物体内不可逆的亚细胞结构形态和生理功能完全丧失的细胞现象。
与细胞凋亡和坏死不同,细胞死亡是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
内质网应激的出现似乎是一种诱导细胞死亡的信号。
在高水平内质网应激状态下,ER膜蛋白家族会释放出Caspase12和JNK等信号分子,这些都是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
JNK 途径的活化不仅可以引起ER相关凋亡,而且还会调节凋亡因子P53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此外,内质网应激还会激活PERK通路和ATF6通路等,这些途径也可能与细胞死亡密切相关。
三、不同情况下的内质网应激和细胞死亡尽管内质网应激和细胞死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绝对的。
有些内质网应激甚至可以促进细胞的存活,而某些条件下,较弱的内质网应激可能会导致坏死而非凋亡或自噬等等。
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内质网应激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例如,脊髓肌肉萎缩症、巴尔顿膜炎和肝癌等。
这些疾病都分别伴随着内质网应激的出现。
然而在某些疾病的过程中,内质网应激会导致细胞死亡。
HCY

什么样的人需要做HCY检查?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肾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免疫性疾病患者 长期服用对Hcy有影响的临床用药者 有Hcy遗传变异者 有血栓形成倾向者 孕妇(尤其是有早期妊娠综合症的人)和更年期妇女 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 肿瘤患者和器官移植者 抗叶酸患者 具有上述各种疾病家族史的健康人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合理饮食,多进食蔬菜、低蛋氨酸饮食。 对于合并有脑梗塞或高血压的患者还应低盐低脂饮食。 (2)生活护理:①对于H型高血压应保证身心休息,保持 病室安静,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与工作,避免过度兴奋, 合理运动,如慢跑或步行。②对于合并脑梗塞者协助卧床 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护理,恢复期尽量锻炼患者完成生活自 理活动。 (二)病情观察:监测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观察合并症, 如脑梗塞的程度,H型高血压的血压情况。
病因
遗传 染色体中胱硫醚β合 成酶的基因缺陷导致 胱硫酶β合成酶的合 成障碍;甲基四氢叶 酸还原酶的不耐热变 异导致甲基四氢叶酸 还原酶缺乏;遗传性 的甲基化循环异常等 因素均可使血Hcy 浓度增高。 年龄 血浆Hcy浓度 随年龄增大而逐 渐增加,可能是老 年人辅助因子V it.B6、Vi t.B12及叶酸 缺乏,使各种蛋氨 酸代谢酶活性降 低;老年人还可因 肾功能减退及胱 硫醚活性降低而 致Hcy升高 性别 一般来说,男性 Hcy浓度比 女性高,其原因 为性激素对蛋 氨酸代谢的影 响;Hcy水平 男女均可随年 龄增大而增加, 但女性在绝经 期后Hcy可 以增高或不变
主要治疗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在未发现HCY前重视一级预防,即 更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更经济、有效、安全地用药。如 坚持运动锻炼,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健 康体检。 药物治疗:从抑制同型半胱氨酸的生成,促进同型半胱氨 酸的代谢来进行,其中补充叶酸和B族维生素是最常用、 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cy对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及内质网应激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及内质网应激的作用机制。
方法培养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Hcy(50、100、200、500 M)处理24h,以未加Hcy的细胞作为对照组,以100 M Hcy+叶酸+维生素B12(VB12)作为干预组。
结果Hcy 可以减少巨噬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不呈量效关系。
干预组与100 M Hcy 组相比TC含量降低,ox-LDL及GRP78、XBP-1、CHOP含量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Hcy使巨噬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受阻,并通过上调ox-LDL含量诱导内质网应激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标签:同型半胱氨酸;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类以脂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为主的复杂性病变,其与脂质沉积、炎性细胞浸润、局部血栓形成及氧自由基产生增多有关。
本研究以THP-1单核细胞源性的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Hcy干预后观察胆固醇流出和ox-LDL的含量,并檢测ERS相关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揭示Hcy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THP-1单核细胞株由本实验室保存;RPMI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为Hyclone公司产品;总胆固醇检测试剂盒为北京北化康泰临床试剂有限公司产品;GRP78、CHOP、XBP-1 及ox-LDL检测试剂盒为Groundwork Biotechnology Diagnosticate 公司产品;Hcy、佛波酯(PMA)为Sigma公司产品,其余试剂为国产分析纯[1]。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及分组取本实验室液氮中冻存的THP-1单核细胞株复苏后,用含15%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置37℃、5%CO2孵育箱培养。
待细胞融合到80%~90%时,每瓶加入含500nM 佛波酯(PMA)的培养液孵育48h,诱导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
实验分组:①对照组:以不加Hcy巨噬细胞为空白对照组(0 M Hcy)。
②实验组:在巨噬细胞中分别以50、100、200、500 M Hcy处理细胞,③干预组:100 M Hcy+叶酸+维生素B12(VB12),各组分别培养24 h后检测后续指标。
1.2.2 TC的测定采用酶法测定巨噬细胞TC含量,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分别检测各组TC水平。
1.2.3 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的测定各组细胞孵育后,收取并裂解细胞,取细
胞上清液后,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各组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CHOP、XBP-1、GRP78)的含量。
1.2.4 ox-LDL含量的测定反复冻融细胞,离心后取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细胞内ox-LDL 的含量,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依次测量各孔OD值,记录并分析数据。
1.2.5 统计学处理结果以x±s表示,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多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 A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的培养THP-1单核细胞是悬浮生长的细胞,细胞形态规则、大小均一、胞膜完整(图1A)。
经PMA诱导48h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显示此时细胞呈贴壁状态,形状不规则并有伪足伸出的巨噬细胞(图1B)。
2.2 Hcy对巨噬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变化不同浓度的Hcy干预人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24h后,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聚集显著增加,尤其是以100 M Hcy组TC升高最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TC含量与Hcy浓度无明显量效关系。
而干预组TC含量比100 M Hcy组TC值有所下降(P<0.05),见图2。
2.3 Hcy 对巨噬细胞内ox-LDL 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Hcy干预后THP-1巨噬细胞内ox-LDL的含量均有所增加,以100 MHcy组最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
ox-LDL的含量与Hcy浓度无量效关系。
与100 MHcy组比较,干预组巨噬细胞内ox-LDL的含量明显减少(P<0.01),见图3。
3 讨论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被认为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与内皮细胞损伤、氧化应激、脂代谢紊乱等有关。
不同浓度Hcy干预THP-1源性巨噬细胞后发现,随着Hcy浓度升高,巨噬细胞内TC含量升高,表明Hcy 也可以促使巨噬细胞发生泡沫化,推测Hcy抑制了巨噬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使细胞内胆固醇异常增加并导致脂质的堆积,从而介导了泡沫细胞的形成和AS 的发生发展。
Hcy不仅影响脂代谢,它本身是蛋氨酸循环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含有活泼而自由的巯基,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的H2O2和O2-,过量的活性氧使LDL氧化生成ox-LDL。
ox-LDL通过增加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细胞毒性反应、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产生。
本实验探讨了Hcy对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及内质网应激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Hcy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姚树桐,桑慧,杨娜娜,等.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及CD36的可能作用[J],生理学报,2010,62 (5):433-440.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