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操作

PICC置管操作流程

1操作前准备:医生下医嘱,操作者初步评估血管情况。开展穿刺前病人教育:向患者讲明置PICC导管的意义、用途、注意事项,并简单介绍操作程序。随时准备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同时做好心理指导,避免紧张。与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2选择导管:根据病人的经济水平,用药方案,血管情况选择导管。在输液流速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的,管腔最少的导管。因为较粗的导管易引起周围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增加置入后并发症,增加静脉炎或血管阻塞的可能。健康的静脉一般是可容纳较细的导管的。

3备物:PICC穿刺包一个(含PICC导管一条、穿刺导入针一个,BD导管包内有软尺,其他导管需另备软尺)、10ml注射器2支、肝素帽或无针正压接头1个、无菌无粉手套2副、0.9%生理盐水100ml一袋、肝素盐水适量(成人为100u/ml生理盐水、儿童为10u/ml生理盐水)、穿刺术包一个(镊子1把、孔巾1块、治疗巾2块、无菌透明敷贴1块、胶布纱布若干)、止血带、消毒棉签、消毒剂、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手术帽,(BD导管包内有切割器,巴德三向瓣膜管需备无菌剪刀一把)

4病人及环境准备:穿宽松的上衣,上厕所排空大小便,若患者四肢发凉可用热毛巾敷上臂以助血管扩张。彻底清洗术肢,必要时先行沐浴。环境要减少人员走动,尽量在治疗室单独进行。

5操作者准备:洗手、戴口罩、戴一次性手术帽(无菌操作前穿一次性隔离衣),再次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宣教工作。

6选择静脉:首选贵要静脉,90%的PICC导管放置于此,因其血管粗直、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

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其位于肘窝前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血管粗直,但静脉瓣较多,分支因人而异,个体差异大,当肘正中静脉加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达上腔静脉时可作为首选。第三选择是头静脉,其血管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因进入腋静脉时有较大的角度,导管易反折于腋静脉,所以10%的患者经头静脉穿刺时不能顺利进入腋静脉,引起进管困难或导管易位。另应尽可能避免接受乳房切除术和/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肢,及上腔静脉压迫和颈部淋巴结肿大者。既往有锁骨下静脉穿刺史的一侧手臂不作首选。一般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以免静脉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选择左右臂各有优缺点,左臂活动少,能减少导管对血管的摩擦,导管折叠次数也少;另因其测量时较右臂长,如果穿刺失败有利于再次修剪,但路径较长。而右臂活动多,血管粗,穿刺路径短,但活动较多易损伤导管,且如穿刺失败,因已修剪较短不利于再从左臂穿刺。

7选择穿刺点:穿刺点常规首选肘窝区肘下两横指处,如果进针位置过下,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出现并发症;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且上臂静脉瓣较多也不宜作穿刺点。

8测量长度:测量时上肢外展90度,一般预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二、三肋间注意外臂的测量不能十分准确地显示体内静脉的解剖。如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心包填塞等。

9测臂围:于肘上10cm处测量臂围,用于监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渗漏、栓塞等,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臂围。

10建立无菌区:打开PICC无菌包,穿无菌隔离衣,戴无菌手套,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将第一块治疗巾垫于病人准备插管的手臂下,注意病人的手臂外展90度放置。

11穿刺点消毒:按无菌原则,先用酒精脱脂3次,再用碘伏消毒穿刺点3次,范围应达10cm×10cm以上,待其自然干燥。更换手套,铺孔巾于穿刺部位上,铺第二块治疗巾扩大无菌区。

12预冲导管并修剪导管:用吸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导管并冲洗导管,润滑亲水性导丝。BD导管应剥开导管保护套至预计长度,撤出导丝至比预计长度少1cm处,按预计长度修剪导管。即将PICC导管插入相应型号的切割孔中使切割器的两侧边缘对应的刻度都与预计长度相距0.5厘米时进行切割。注意剪切导管时不要切到导丝,以免损坏导管伤害病人。(巴德管插后再修剪)13穿刺:让助手在上臂扎止血带使静脉充盈,将保护套从穿刺针上去掉(BD 导管应握住回血腔的两侧,切忌按压针尖保护按钮。),活动外套管,以15

到30度角实施穿刺,一旦有回血立即放低穿刺角度再进少许,以确保导引套管的尖端也处于静脉内,再将外套管送入少许。

14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松开止血带,用左手食指固定导引套管避免移位,中指压在套管尖端所在的血管上以减少血液流出,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

15置入PICC导管:用镊子轻轻夹住导管或用手轻捏导管保护套(贝朗管和BD管有保护套),将导管从导入鞘末端逐渐送入静脉。当导管进到肩部时,让病人将头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肩,以防导管进入颈静脉。达到预计长度时可将头转回来。注意不要用镊子过紧夹持导管,以免损坏导管;送管时用力要均匀、缓慢,禁止用暴力置入导管。

16退出并撤离导引套管:BD导管送入至离0刻度10到15cm时(巴德管和贝朗管送至预计刻度),用左手指压套管端静脉稳定导管,从静脉内退出导引套管,撕开并撤离导引套管(巴德三向瓣膜管不用撕直接退出就行)。再将导管置入预计刻度,注意移去导引套管时要固定好PICC导管。

17移去导引钢丝: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移去导丝。注意移去导丝时动作要轻柔、缓慢。若导管呈串珠状皱折改变表明有阻力,应停止抽取导丝,并使导管恢复原状,然后连同导管一起退出少许,再试着抽出导丝,重复这样的过程直到导丝较容易的抽出,一旦导丝撤离再将导管推进到预计的位置。(巴德管需修剪长度,一般体外留5到7cm为宜,然后装好导管配套的兰色连接器,并将白色固定翼固定在穿刺点处的导管上。)

18抽吸与封管: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认通畅后连接肝素帽,再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注意10ml以下的注射器可能造成高压而使导管破裂,建议使用10ml及以上的注射器。

19清理穿刺点:撤去孔巾充分暴露肘部,用消毒棉签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必要时涂以皮肤保护剂(注意不能触及穿刺点)。

20固定导管,覆盖无菌敷料: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形弯曲,BD管在圆盘上贴一胶布(巴德管在连接器上),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块纱布吸收渗血。覆盖一透明贴膜在导管及穿刺部位,贴膜下缘与圆盘下缘平齐(巴德管与兰色接头平齐)。第二条胶布在透明敷贴的远侧交叉固定导管,第三条胶布再固定圆盘,写上日期时间操作者,再依次固定外露的延长管使病人舒适。注意禁止在导管上贴胶布,容易危及导管强度和导管的完整。

21整理用物:整理床单位,使病人舒适。将垃圾分类放置。

22通过X线拍片确定导管位置:导管末端应位于上腔静脉的中上段为宜,解剖位置在第四到第六胸椎水平。注意在没有经过X线验证导管尖端位置前,不得轻易使用此导管。

23穿刺后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臂围,诊断,住院号,置入导管的名称,型号,编号,置入的长度,所穿刺的静脉名称,继往有无穿刺置管史及次数和部位,本次几次穿刺后成功,术中渗血约几ml,术后有无止

血措施及其效果,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X 线片示导管末端位置,穿刺者姓名,穿刺日期,时间等。

24.穿刺后宣教:穿刺后24小时内伤口停止渗血前,减少穿刺上肢的活动,可适当做握拳松指动作,穿刺侧上肢的日常生活如:吃饭,洗漱,更衣等不受影响。置管后置管侧上肢避免提重或做剧烈的运动。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通知护士:手臂出现红肿热痛活动障碍;伤口渗血渗液较多或有红肿,化脓;敷料污染潮湿或脱落;导管渗水,脱出或打折。告诉患者置管后如无输液每周得上医院冲管换药一到两次 ,发现贴膜被污染,潮湿,脱落或危及导管时应随时更换。如有胸闷、气促、心慌请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 )操作流程图

病情不许可 病情许可

不同意

同意

不正确 正确 PICC 准入护士了解患者情况及医护患沟通 病情判断、局部血管选择

签署操作知情同意书

操作前准备 按规程操作 操作后观察 判断置管效果

置管位置 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处理

填写护理记录单和穿刺记录单

与医生沟通继续观察 知情同意 与医生沟通 医嘱(必须包括置管后的胸部X 线检查)

穿刺时的注意事项

1穿刺前应了解静脉走向及静脉情况,避免在疤痕及静脉瓣处穿刺

2作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放松,确保穿刺时静脉处于最佳状态

3穿刺进针角度约为15到30度,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进针少许,再送导引套管

4避免穿刺过深而伤及神经

5避免穿刺入动脉,尤其是幼儿

6穿刺时避免损伤静脉内膜/外膜,以免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或渗漏

7退出针芯前,务必先松止血带,在套管上方加压后再撤出针芯

8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注意加压止血

9对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严密观察

注意:在任何时候注射部位下方出现水肿,而这种水肿不是由于衣服或固定胶带过紧产生的止血带效应,则应考虑是导管相对静脉较大导致静脉回流受影响造成,应是拔管的指征。

穿刺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

送管困难:

症状:阻力感,无法送管,导管皱起或蛇样弯曲

原因:选择的血管小;血管的静脉瓣多;静脉疤痕;静脉硬化;静脉分叉;送管速度过快;病人过度紧张至静脉痉挛;病人体位不当;当选择头静脉穿刺导管进入上腔静脉时易出现导管易位或送管困难等

处理:送管速度不宜过快,可暂停片刻使患者尽量放松;调整位置;嘱病人做握拳送拳动作;调整导丝或撤出导丝;选择粗直及静脉瓣少的血管穿刺;

尽量不要在头静脉进行穿刺;在腋窝处扎止血带后送管;一边推注生理盐水一边送管;热敷

导管易位:

症状:阻力感,病人不适,导管可有弯曲打折,无法抽到回血

原因:异常静脉解剖;继往有手术史或外伤史;病人体位不当;测量误差;在头静脉穿刺

预防:摆好病人的体位再进行穿刺;阻断颈内静脉的方法(当送管达肩部时,病人头偏向穿刺侧,下颌靠肩);准确测量;准确修剪;抽回血

处理:尽量避免在头静脉穿刺;如导管易位入颈静脉,可用5到10毫升生理盐水快速冲管;改变体位;给予时间通过重力自然下降;照片确认;重新定位

渗血,水肿:

症状:穿刺点渗血,剧痛,红肿,麻木,皮肤冷有斑纹

原因:导入针型号过大,留置导管过细;穿刺不当或创伤性穿刺;选择血管不当;有出血倾向;穿刺部位活动过度

预防:了解用药史及实验室结果;熟练穿刺技术

处理:加压止血;避免过度活动;停服抗凝剂,必要时予止血剂

误伤动脉:

症状:血液颜色鲜艳,回血呈冲击状,推入有阻力感等

原因:辨认动脉失误;穿刺过深误入动脉

预防:识别动脉,穿刺不宜过深

处理:立即拔除,加压包扎止血

导丝拔除困难:

原因:强行送管,导管扭曲所致;在生理角度处;未预冲导管

处理:保持好穿刺时的体位;不得强行送管,如遇阻力,暂停数分钟后再轻

轻拔出导丝,穿刺前用盐水冲管

心律失常:

原因:导管尖端位置过深刺激上腔静脉丛;病人体位改变或测量静脉长度不准

处理:准确测量静脉长度,避免导管插入过长;导管退出少许

刺激神经:

原因:由于穿刺过深而刺激血管周围神经或穿过静脉瓣刺激瓣膜神经

处理:避免穿刺过深,避免在静脉瓣处进针

最新PICC置管操作流程

PICC置管操作流程 1 2 1、操作前准备:医生下医嘱,操作者初步评估血管情况。开展穿刺前病人3 教育:向患者讲明置PICC导管的意义、用途、注意事项,并简单介绍操作程序。4 随时准备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同时做好心理指导,避免紧张。与病人签署知5 情同意书 6 2、选择导管:根据病人的经济水平,用药方案,血管情况选择导管。在输7 液流速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的,管腔最少的导管。因为较8 粗的导管易引起周围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增加置入后并发症,增加静脉炎或血管9 阻塞的可能。健康的静脉一般是可容纳较细的导管的。 10 3、备物:PICC穿刺包一个(含PICC导管一条、穿刺导入针一个,BD导管11 包内有软尺,其他导管需另备软尺)、10ml注射器2支、肝素帽或无针正压接头12 1个、无菌无粉手套2副、0.9%生理盐水100ml一袋、肝素盐水适量(成人为13 100u/ml生理盐水、儿童为10u/ml生理盐水)、穿刺术包一个(镊子1把、孔巾14 1块、治疗巾2块、无菌透明敷贴1块、胶布纱布若干)、止血带、消毒棉签、15 消毒剂、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手术帽,(BD导管包内有切割器,巴德三向瓣膜16 管需备无菌剪刀一把)。 17 4、病人及环境准备:穿宽松的上衣,上厕所排空大小便,若患者四肢发凉18 可用热毛巾敷上臂以助血管扩张。彻底清洗术肢,必要时先行沐浴。环境要减19 少人员走动,尽量在治疗室单独进行。 20 5、操作者准备:洗手、戴口罩、戴一次性手术帽(无菌操作前穿一次性隔21 离衣),再次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宣教工作。 22 6、选择静脉:首选贵要静脉,90%的PICC导管放置于此,因其血管粗直、23 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

PICC置管的标准操作规程

PICC置管的标准操作规程 1.评估患者: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出凝血情况。 评估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情况。 由医生负责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 PICC置管操作要点 做好准备, 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环境。 选择合适的静脉 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扎止血带 评估病人的血管状况,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 松开止血带。 测量定位 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时手臂外展90°。 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厘米。 测量上臂中段周径(臂围基础值):以供监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围。 建立无菌区 打开PICC无菌包,带手套。 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 将第一块医治巾垫在患者手臂下。 消毒穿刺点 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穿刺点上下10cm两侧至臂缘。 先用酒精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督等待两种消毒剂自然干燥。 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手套。 铺孔巾及医治巾,扩大无菌区。 预冲导管。 扎止血带,实施静脉穿刺:穿刺进针角度约为15-30°,直刺血管,一旦有回血立即放低穿刺角度,推入导入针,确保导入鞘管的尖端也处于静脉内, 再送套管。 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 松开止血带。 左手食指固定导入鞘避免移位。

中指轻压在套管尖端所处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 从导入鞘管中抽出穿刺针。 置入PICC导管: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用力要均匀缓慢。 退出导引套管 当导管置入预计长度时,即可退出导入鞘。 指压套管端静脉稳定导管,从静脉内退出套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 撤出导引钢丝: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移去导丝,移去导丝时,动作要轻柔。确定回血和封管 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是否通畅。 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 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清理穿刺点,固定导管,高睬无菌敷料。 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 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块纱布吸收渗血,并注意不要盖住穿刺点。 高睬透明贴膜在导管及穿刺部位,加压粘贴。 在衬纸上标明穿刺的日期。 通过X线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3 PICC置管后的护理要点 置管术后24小时内更换贴膜,并观察局部出血情况,以后酌情每周更换1-2次。更换贴膜时,护士应当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明敷料。 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导管头部定位、流通性能及固定情况。 每次输液后,封管时不要抽回血,用10ml以上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10-20ml 以脉冲方式进行冲管,并正压封管。当导管发生堵塞时,可使用尿激酶边推边拉的方式溶解导管内的血凝快,严禁将血块推入血管。 医治间歇期每周对PICC导管进行冲洗,更换贴膜、正压接头。 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发生感染时应当及时处理或者拔管。 4.指导患者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放松,确保穿刺时静脉的最佳状态。 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请护士更换。 告知患者避免使用带有PICC一侧手臂适度活动,避免置管部位污染。

picc置管流程

picc置管流程 PICC置管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患者输注药物、血液或营 养液等。下面将详细介绍PICC置管的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第一步,术前准备。医生要仔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确认需要进行 PICC置管的适应症。术前,患者需要完成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第二步,选择插管途径。一般情况下,PICC置管有两种途径,即上 肢深静脉途径和颈内静脉途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选择 适合的插管途径。 第三步,准备PICC导管。医生要选择合适的PICC导管,常见的有双 腔导管和单腔导管,长度一般为40-50cm。在术前,要完成对导管的消毒 和冲洗。 第四步,无菌操作。在插管前,医生要做好无菌操作,这包括穿戴无 菌手套、使用无菌巾包裹PICC导管等。 第五步,局麻。PICC置管一般选择局部麻醉,如股骨神经阻滞,以 确保患者的操作区域麻木,减轻疼痛感。 第六步,插入导管。医生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选定的静脉,确保穿刺 点无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然后插入导丝,并使用显影剂确认导丝位置的 准确性。最后,推入PICC导管,并通过摄影确认导管位置。 第七步,固定导管。导管插入后,医生要将导管一端的固定方式固定 在患者身体上,以确保导管的稳定性。常见的固定方式有透明贴膜固定法、胶带固定法等。

第八步,进行护理。导管固定后,医生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并在导管两端连接止血帽和导管帽,以防止感染和渗漏。护士要定期对导管进行观察,及时更换导管帽和止血帽。 第九步,记录相关信息。医生要记录插管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如置管日期、导管长度、插管途径等,以供后续参考。 第十步,教育患者。医生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PICC导管的护理注意事项,如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等。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经皮中心导管)置管术是一种介入手术,用于在患者的上肢静脉中插入导管,以便输液、输血、输药和监测血液压力。下面是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维护的详细步骤: 操作流程: 1.术前准备: a.患者入室前核对患者身份、孔径大小和静脉情况。 b.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同意。 c.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体位,通常是仰卧位,将患肢置于适当的位置。 d.带手术帽、口罩、手套和无菌围裙。 2.选择置管导管: a.根据患者临床需要选择适当的导管孔径。 b.准备好适当长度的导管,确保导管无弯曲和结节。 3.皮肤消毒: a.清洁患者皮肤周围的污垢和皮脂。 b.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如酒精或碘酒)进行皮肤消毒。 4.局部麻醉: a.注射适当的局部麻醉药物,使患者感到疼痛减轻。 5.环境准备:

a.架设无菌操作台。 b.打开适当数量的手术包,确保所有器械和材料都是无菌的。 6.导管插入: a.插入导管前,确保导管完全无菌。 b.穿戴无菌手套。 c.使用穿刺针将导管插入皮肤。 d.进一步推送导管到静脉。 e.将穿刺针移出导管,留下导管。 7.导管固定和连接: a.使用透明敷料将导管固定在患者体表上,确保导管处于正确位置。 b.连接导管至适当的输液设备。 维护: 1.导管护理: a.每天检查导管是否有红肿、渗液、发热等异常情况。 b.定期更换透明敷料,保持导管固定。 c.定期清洗导管连接器。 2.导管与透明敷料更换: a.必要时更换导管和透明敷料。 b.使用无菌操作进行更换,避免污染。

3.导管冲洗: a.根据需要,定期冲洗导管以避免栓塞。 b.使用适当的冲洗液进行冲洗,注射推荐量的冲洗液。 4.导管拔除: a.导管用于治疗完毕或有并发症(如感染)时,需要拔除。 b.使用无菌操作将导管缓慢拔出,并及时压迫止血。 以上是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维护的详细步骤。在进行任何操作前,务必按照医疗机构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PICC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插管)是指经皮内导管置入中心静脉或动脉的一种特殊操作技术。在医疗实践中,PICC置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静脉输液及化疗等治疗项目中。下面是PICC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的详细介绍。 1.患者准备 a.在操作前,首先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和身体状况评估等。 b.向患者充分解释PICC置管的目的、方法、风险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c.患者入住手术准备室,进行身体消毒,特别是注重手臂和PICC插管部位的消毒。 2.工具准备 a.术前按照需要准备PICC插管所需的所有工具,包括导管,透明敷料,皮肤消毒液,止血带,注射器,药物和输液设备等。 b.检查所有工具是否齐全,并确保所有设备已消毒和清洁。 3.置管操作 a.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术帽子、口罩、手套和手术衣等。 b.使用非常洁净的操作台,并设置无菌隔离区。 c.利用止血带提高静脉压力,并选取适合的穿刺部位,通常选在上肢静脉的肱静脉区或基动脉区。

d.对置管部位进行彻底消毒,并用无菌巾覆盖。 e.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局部麻醉,并观察患者局部麻醉的效果。 f.使用导管穿刺针刺破皮肤和静脉,确保无血液回吸。 g.使用导引钢丝将导管送入静脉,检查导管是否顺利进入静脉,并确认导管位置准确。 h.使用透明敷料固定导管,避免移位。 4.功效评估与观察 a.确定插管后的皮肤粘贴带、止血带是否过紧,避免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或静脉血栓。 b.观察插管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感染等异常情况。 c.定期检查导管通畅性,包括抽取血液、输液,或进行必要的冲洗操作。 5.维护与更换 a.定期更换透明敷料,确保导管插管部位的清洁,并避免感染。 b.定期检查导管是否存在移位、搏动或异常穿透。 c.维护导管通畅性,定期冲洗导管,并定期检查并清除可能堵塞的导管。 d.减少导管残留时间,避免导管相关的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6.并发症处理 a.对于导管相关的感染,及时应用局部或全身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PICC置管流程

PICC置管流程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是一种介入手术技术,用于建立长期静脉通路,方便输液、给药和抽血。下面是PICC置管的流程,内容超过1200字。 1.护士或医生在完成PICC置管前,首先需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病历号等。 2.准备所需器械和材料,包括PICC置管套装、无菌手套、洗手液、消毒剂、无菌巾等。 3.为了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进行洗手和戴上无菌手套。 4.将患者的上肢伸直,让患者舒适地躺在床上,以便于操作。 5.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将消毒剂均匀涂抹于插管点周围的皮肤区域,然后用无菌巾包扎。 6.使用逐渐增长尺寸的导丝和导管,逐渐扩大血管的通道,以便于PICC的插入。在插入导管之前,不断地旋转和推动导丝,直到导丝进入血管。 7.插入导丝后,将导丝固定在皮肤上,并注意保持固定的牵拉力,以确保导管插入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8.通过导丝逐渐插入导管,直到导管的尖端进入需要的位置。在插入导管时,对导丝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以确保导管插入的顺利进行。 9.一旦导管插入到所需的位置,将导丝从导管中取出,并将管道的接头与输液装置相连,确保连接牢固。

10.确认导管的插入位置和深度,使用X射线或超声波等影像学方法 对导管进行定位,确保导管在正确的位置。 11.完成导管的插入后,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上肢上,使用透明固定 带或敷料固定导管,以防止导管被无意中拔出。 12.根据医嘱和患者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冲洗、注射和抽血操作。在 进行这些操作之前,确保导管和相应的连接器是无菌的。 13.PICC在使用期间需要定期的护理和检查,包括每日清洁和固定导管,确保导管通畅和无感染。 14.如果患者不再需要PICC,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拔除导管:依据医嘱,将导管外面的固定带或敷料剪断,然后慢慢拔出导管,同时观察是否有出 血或其他并发症。 以上是PICC置管的一般流程,医护人员需要熟悉操作步骤和技巧,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安全和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对患者进 行必要的教育和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的合作性和治疗效果。

PICC置管操作流程

PICC置管操作流程 1、操作前准备:医生下医嘱,操作者初步评估血管情况。开展穿刺前病人教育:向患者讲明置PICC导管的意义、用途、注意事项,并简单介绍操作程序。随时准备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同时做好心理指导,避免紧张。与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2、选择导管:根据病人的经济水平,用药方案,血管情况选择导管。在输液流速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的,管腔最少的导管。因为较粗的导管易引起周围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增加置入后并发症,增加静脉炎或血管阻塞的可能。健康的静脉一般是可容纳较细的导管的。 3、备物:PICC穿刺包一个(含PICC导管一条、穿刺导入针一个,BD导管包内有软尺,其他导管需另备软尺)、10ml注射器2支、肝素帽或无针正压接头1个、无菌无粉手套2副、0.9%生理盐水100ml 一袋、肝素盐水适量(成人为100u/ml生理盐水、儿童为10u/ml生理盐水)、穿刺术包一个(镊子1把、孔巾1块、治疗巾2块、无菌透明敷贴1块、胶布纱布若干)、止血带、消毒棉签、消毒剂、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手术帽,(BD导管包内有切割器,巴德三向瓣膜管需备无菌剪刀一把)。 4、病人及环境准备:穿宽松的上衣,上厕所排空大小便,若患者四肢发凉可用热毛巾敷上臂以助血管扩张。彻底清洗术肢,必要时先行沐浴。环境要减少人员走动,尽量在治疗室单独进行。 5、操作者准备:洗手、戴口罩、戴一次性手术帽(无菌操作前穿一

次性隔离衣),再次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宣教工作。 6、选择静脉:首选贵要静脉,90%的PICC导管放置于此,因其血管粗直、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其位于肘窝前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血管粗直,但静脉瓣较多,分支因人而异,个体差异大,当肘正中静脉加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达上腔静脉时可作为首选。第三选择是头静脉,其血管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因进入腋静脉时有较大的角度,导管易反折于腋静脉,所以10%的患者经头静脉穿刺时不能顺利进入腋静脉,引起进管困难或导管易位。另应尽可能避免接受乳房切除术和/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肢,及上腔静脉压迫和颈部淋巴结肿大者。既往有锁骨下静脉穿刺史的一侧手臂不作首选。一般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以免静脉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选择左右臂各有优缺点,左臂活动少,能减少导管对血管的摩擦,导管折叠次数也少;另因其测量时较右臂长,如果穿刺失败有利于再次修剪,但路径较长。而右臂活动多,血管粗,穿刺路径短,但活动较多易损伤导管,且如穿刺失败,因已修剪较短不利于再从左臂穿刺。 7、选择穿刺点:穿刺点常规首选肘窝区肘下两横指处,如果进针位置过下,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出现并发症;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且上臂静脉瓣较多也不宜作穿刺点。 8、测量长度:测量时上肢外展90度,一般预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

picc置管操作流程

picc置管操作流程 PICC置管操作流程。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通 过外周静脉插入体内的中心静脉导管,可以用于输液、输血、化疗 药物的输注以及抽血等操作。PICC置管操作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护理 技术,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介绍PICC置管的详细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PICC置管操作之前,护士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 先要确认医嘱的准确性和患者的适宜性,包括患者的血管情况、血 常规检查结果等。其次,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如导管套装、消毒液、无菌手套、透明敷料等。最后,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 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PICC置管操作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首

先要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特别是肢体血管情况,选择适合的穿刺 部位。其次,要进行皮肤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液对穿刺部位进行 消毒处理,确保操作无菌。然后,要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缓 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患者的合作度。 3. 穿刺操作。 在进行PICC置管操作时,护士需要进行准确的穿刺操作。首先 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通常选择上肢的肘窝部位。然后要使用无 菌手套和无菌巾包扎好穿刺部位,确保操作无菌。接着要进行局部 麻醉,使用麻醉药物对穿刺部位进行麻醉处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最后进行穿刺操作,将导管插入患者的外周静脉,逐层推进至中心 静脉位置。 4. 导管固定。 在完成导管插入后,护士需要进行导管的固定和固定敷料的处理。首先要使用透明敷料对导管进行固定,确保导管的位置准确稳定。然后要进行导管的长度测量和标记,确保导管的长度符合患者 的身高和体型。最后要进行导管固定敷料的处理,使用透明敷料对 导管周围进行固定,确保导管不易脱落和移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操作图解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操作图解 1.测量定位,手臂外展90度,(①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助间:②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厘米),测量上臂中段周径。 2.在手臂下垫治疗巾,先用75%酒精清洁皮肤脱脂、再用碘伏消毒,消毒范围为预穿刺点上下10cm,两侧至臂缘。 3.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无菌手套,铺洞巾及治疗巾,扩大无菌区。 4.扎止血带(助手),(适时给予鼓励)穿刺(15-30°的角度)。

5.见回血后立即放低穿刺角度,推入导入针,使导入鞘管的尖端也处于静脉内,送入套管。 6.松止血带,左手示指固定导入鞘避免移位,中指轻压在套管尖端所处的血管上,从导入鞘管中抽出穿刺针,缓慢、均匀地将PICC导管送入静脉。 7.送入预计长度时,退出导入鞘。 8.指压套管端静脉稳定导管,从静脉内退出套管,撤导丝。 9.安装输液接头。

注意事项: 1.护士需要取得PICC操作的资质后,方可进行独立穿刺。 2.留置部位皮肤有感染或损伤。有放疗史、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或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后者,禁止在此置管。 3.穿刺首选贵要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最后选头静脉。肘部静脉穿刺条件差者可采用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 4.新生儿置管后体外导管固定牢固,必要时给予穿刺侧上肢适当约束。 5.禁止使用<10ml注射器给药及冲、封管,使用脉冲式方法冲管。 6.输入化疗药物、氨基酸、脂肪乳等高渗、强刺激性药物或输血前后,应及时冲管。 7.常规PICC导管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8.PICC置管后24小时内更换敷料,留置PICC期间,使用透明贴膜者每3天更换一次,如有渗血、出汗等导致的敷料潮湿、卷曲、松脱或破损时立即更换。 9.新生儿禁止在PICC导管处抽血、输血及血制品,严禁使用10ml以下注射器封管、给药。 10.禁止将导管体外部分人为地移入体内。

picc置管流程

picc置管流程 插管指的是将插管引流管(英文: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放入患者的血管中,以实现长期输液、静脉药物输注、血液抽取等的目的。PICC置管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下面是PICC置管的一般流程。 1.卫生消毒:医务人员在PICC置管操作前,首先要进行手部消毒。接着,需要戴好洁净手套,并携带必要的消毒物品,如洗手液、酒精消毒剂、无菌手套和无菌巾等。 2.确定插管部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务人员需选择合适的插管部位。通常选择上臂静脉,下颌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等部位。 3.控制出血:在插管部位附近的皮肤上注射局部麻醉剂,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同时,采用无菌巾进行局部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细菌。 4.逐层穿刺: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穿刺针逐层穿刺皮肤、皮下组织,进入血管。在穿刺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角度和深度,以避免误伤其他重要结构。 5.插管置位:在针头进入血管后,需要将针套拔出,留下引流管。同时,在引流管上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确保引流管畅通,并注意管道的无菌性。 6.固定引流管:医务人员使用无菌敷料和绷带固定引流管,以减少插管部位的感染风险。同时,应该注意不要阻碍引流管的畅通,并避免引流管脱出或意外拔管。

7.X线定位:为了确保插管的准确位置,医务人员通常会进行X线定位检查。X线检查可以确定引流管的末端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以及是否有意外并发症。 8.监测并维护:一旦PICC插入正确,医务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和血管通畅等情况,并及时维护。 9.牵引排气:在插管后,如果有明显的排气或出血,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牵引排气,以防止血管堵塞或血栓形成。 10.定期更换和并发症预防:PICC置管后,患者需要定期更换引流管和敷料,以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医务人员也需定期检查患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以及PICC插管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之,PICC置管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巧和严谨操作的医疗程序。医务人员在进行置管操作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此外,在置管后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PICC置管操作流程3

PICC置管操作流程 一、穿刺前准备 1、病人准备:评估病情及血管情况,评估病人合作程度与心理反应,有无禁忌症,医生下医嘱,签署知情同意书。 2、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一次性针筒、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导管、贴膜(10*12CM)、无菌穿刺包、碘伏或其他消毒液、生理盐水、污物盒、止血带、皮卷尺。 3、解释:穿刺置管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学会转头)。 4、确定穿刺点: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肘部大静脉,首选贵要静脉,次选正中静脉,头静脉为末选。 5、准确测量长度:上臂外展与躯干呈90度,测量自预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下行至第三肋间(酌情减2-4cm)为预定长度;测上臂臂围。 6 建立无菌区:消毒铺巾。消毒范围:穿刺点上下各10厘米,两侧至臂缘。7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无菌手套,冲洗手套滑石粉(无粉手套除外)。 8预冲导管: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内外、连接器、肝素帽、穿刺针,确认导管完好、通畅。 二、穿刺置管 1、扎止血带,静脉穿刺,单独推进套管鞘,拔出针芯,松开止血带。 2、送管:一手固定套管鞘,一手缓慢匀速送入导管,PICC顶端至腋静脉时嘱病人向穿刺侧转头并将下颌压肩膀(以防导管误入颈静脉),送管至所需长度,拔出套管鞘,穿刺点压迫止血,缓慢抽出导丝(注意勿带出导管),修正导管长度,保留6厘米。 3、安装连接器。

4、抽回血、冲管,接肝素帽。 三、导管固定 先用无菌胶布固定PICC导管连接器,穿刺点置无菌纱布,透明无菌敷贴加压粘贴,透明敷贴盖住连接器的翼型部分一半左右,再用胶布交叉固定连接器和肝素帽。 四、宣教:日常活动注意事项及导管日常维护知识。 五、整理用物,处理污物。 六、记录:穿刺时间、病人姓名、年龄、疾病诊断、导管型号、穿刺位置、置管长度、导管顶端到达位置、上臂臂围、拔管时间。 七、摄片:确定导管顶端位置。 PICC置管操作规程 1用物:PICC穿刺包一个(含PICC导管一条、穿刺导入针一个,BD导管包内有软尺,其他导管需另备软尺)、10ml注射器2支、肝素帽或无针正压接头1个、无菌无粉手套2副、%生理盐水100ml一袋、肝素盐水适量(成人为100u/ml生理盐水、儿童为10u/ml生理盐水)、穿刺术包一个(镊子1把、孔巾1块、治疗巾2块、无菌透明敷贴1块、胶布纱布若干)、止血带、消毒棉签、消毒剂、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手术帽,(BD导管包内有切割器,巴德三向瓣膜管需备无菌剪刀一把) 2.步骤 1.人及环境准备:穿宽松的上衣,上厕所排空大小便,若患者四肢发凉可用热毛巾敷上臂以助血管扩张。彻底清洗术肢,必要时先行沐浴。环境要减少人员走动,尽量在治疗室单独进行。 2、操作者准备:洗手、戴口罩、戴一次性手术帽(无菌操作前穿一次性隔离

PICC导管置管流程(皮肤记号笔穿刺点)

后装置式PICC导管置管流程 (以皮肤记号笔记号穿刺点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用物: 1、置管前用物准备:超声导引系统、止血带、非无菌耦合剂、皮肤记号笔。 2、置管用物准备:超声导引系统、picc导管包(内含:塞丁格、导针器、探头保护罩、2支10ml注册器、纸尺、剪刀、孔巾、治疗巾(以防第二次穿刺备用);穿刺包(纸尺一条、消毒包、无滑石粉手套1双、三槽手术盘1个、海绵刷6个、镊子1把、隔湿棉垫1张、治疗巾1块、止血带1根、无滑石粉手套1双、手术衣1件、大治疗巾1块、孔巾1块、弯盘1个、无菌胶带3条、透明贴膜、大纱布6块、小纱布1块、导管切割器、小盒装棉球2个、带硅胶管镊子1把);2%利多卡因1支、1ml注射器 1 支、250ml 无菌生理盐水 1 袋、75%酒精、1%碘伏、弹力绷带、picc袖套。 二、置管操作流程: 1、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2、核对患者身份、置管资料(医嘱、知情同意书)、和过敏史; 3、评估血管条件,询问静脉治疗史,评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4、用超声导引系统评估血管直径、走向、深度,选择最佳穿刺血管、穿刺点并用皮肤记号 笔标记穿刺点;选择导管规格、导针器; 5、穿刺置管; 1)、打开无菌穿刺包外包装,取出纸尺,从标记的穿刺点测量导管置入长度,测量臂围(肘窝上15cm),记录; 2)、操作者在治疗车上无菌方式打开穿刺包,建立第一无菌区; 3)、戴第一双无菌手套,助手帮助分别倒入酒精、碘伏在三格手术盘有槽内; 4)、助手协助病人抬高手臂,操作者在手臂下垫无菌棉垫; 5)、消毒的原则:分别各用三个海绵刷浸润酒精、碘伏后以穿刺点为中心起点上下15公分左右至整个臂膀,顺时针、逆时针、再顺时针三种方向交替旋转擦拭消毒三遍,先酒精后碘伏,待干,将三格手术盘和海绵刷弃之,再在病人手臂下辅无菌治疗巾,放置无菌止血带于合适位置; 6)、脱去第一双手套,戴上第二双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7)、铺大治疗巾和孔巾,暴露穿刺点,其余全覆盖,建立第二无菌区; 8)、在助手的协助下打开导管包将导管包中塞丁格套件、探头保护罩和备用治疗巾和孔巾、注射器、选择好的导针器放置放入第一无菌区,并摆放整齐; 9)、在助手的协助下将二支注射器抽吸满生理盐水,1ml抽好利多卡因放置放入第一无菌区;10)、超声探头无菌保护:超声探头涂抹少量耦合剂,将无菌探头保护罩套在超声探头上,抚平并排出气泡,将橡皮圈固定好探头保护罩; 11)、将塞丁格、导针器、穿刺辅料包移入第二无菌区,打开辅料包,取出弯盘内用物,将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 1. 做好准备,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环境。 2.选择合适的静脉 l 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扎止血带 l 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 l 松开止血带。 3.测量定位 l 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时手臂外展90度 l 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l 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厘米 l 测量上臂中段周径(臂围基础值):以供监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围。 4.建立无菌区 l 打开PICC无菌包,带手套。 l 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 l 将第一块治疗巾垫在患者手臂下。 5.消毒穿刺点 l 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穿刺点上下10厘米两侧至臂缘。 l 先用酒精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毒。等待两种消毒剂自然干燥。 l 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手套。 l 铺孔巾及治疗巾,扩大无菌区。 6.预冲导管 7.扎止血带,实施静脉穿刺: l 穿刺进针角度约为15-30度,直刺血管,一旦有回血立即放低穿刺角度,推入导入针,确保导入鞘管的尖端也处于静脉内,再送套管。 8.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 l 松开止血带 l 左手食指固定导入鞘避免移位 l 中指轻压在套管尖端所处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 l 从导入鞘管中抽出穿刺针。 9.置入PICC导管: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用力要均匀缓慢。 10.退出导引套管 l 当导管置入预计长度时,即可退出导入鞘 l 指压套管端静脉稳定导管,从静脉内退出套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 11.撤出导引钢丝: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移去导丝,移去导丝时,动作要轻柔。 12.确定回血和封管 l 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是否通畅 l 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 l 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肝素钠浓度:50u-100u/ml)。

PICC置管操作流程

PICC 置管操作流程 1、操作前准备 :医生下医嘱 ,操作者初步评估血管状况。展开穿刺前病人教育:向患者讲明置PICC 导管的意义、用途、注意事项,并简单介绍操作程序 .随时准备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同时做好意理指导,防止紧张。与病人签订知情赞同书 2、选择导管:依据病人的经济水平,用药方案,血管状况选择导管 . 在输液流速赞同的状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的,管腔最少的导管。由于较粗的导管易惹起四周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增添置入后并发症,增添静脉炎或血管堵塞的可能。健康的静脉一般是可容纳较细的 导管的。 3、备物 :PICC 穿刺包一个(含 PICC 导管一条、穿刺导入针一个, BD 导管包内有软尺 ,其余导管需另备软尺)、10ml 注射器 2 支、肝素帽或无针正压接头 1 个、无菌无粉手套 2 副、0。9%生理盐水 100ml 一袋、肝素盐水适当(成人为 100u/ml 生理盐水、少儿为 10u/ml 生理盐水)、穿刺术包一个(镊子 1 把、孔巾 1 块、治疗巾 2 块、无菌透明敷贴 1 块、胶布纱布若干 )、止血带、消毒棉签、消毒剂、一次性隔绝衣、 一次性手术帽,(BD 导管包内有切割器 ,巴德三向瓣膜管需备无菌剪 刀一把)。 4、病人及环境准备:穿宽松的上衣,上卫生间排空大小便,若患者四肢发凉可用热毛巾敷上臂以助血管扩充。完全冲洗术肢,必需时先行沐浴。环境要减少人员走动,尽量在治疗室独自进行。 5、操作者准备:洗手、戴口罩、戴一次性手术帽(无菌操作前穿一

次性隔绝衣 ),再次做好病人及家眷的宣教工作。 6、选择静脉:首选贵要静脉,90%的 PICC 导管搁置于此,因其血管粗直、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门路,经 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 ,其位于肘窝前连结头静脉和贵要静脉 ,血管粗直,但静脉瓣许多,分支因人而异,个体差别大,当肘正中静脉加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门路达上腔静脉时可作为首选。第三选择是头静脉,其血管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因进入腋静脉时有较大的角度,导管易反折于腋静脉,因此 10%的患者经头静脉穿刺时不可以顺利进入腋静脉,惹起进管困难或导管易位 .另应尽可能防止接受乳房切除术和 /或腋窝淋奉承打扫、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肢 ,及上腔静脉压迫和颈部淋巴 结肿大者。既往有锁骨下静脉穿刺史的一侧手臂不作首选 .一般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免得静脉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选择左右臂各有优弊端 ,左臂活动少,能减少导管对血管的摩擦,导管折叠次数也少 ;另因其丈量时较右臂长,假如穿刺失败有益于再次修剪,但路 径较长。而右臂活动多,血管粗,穿刺路径短,但活动许多易损害导管,且如穿刺失败,因已修剪较短不利于再从左臂穿刺。 7、选择穿刺点 :穿刺点惯例首选肘窝区肘下两横指处,假如进针地点 过下,血管相对较细易惹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出现并 发症;进针地点过上易损害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且上臂静脉瓣许多也不宜作穿刺点。 8、丈量长度 :丈量时上肢外展90 度,一般估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第一篇: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1.做好准备,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环境。2.选择合适的静脉 l 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扎止血带 l 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 l 松开止血带。3.测量定位 l 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时手臂外展90度 l 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l 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厘米 l 测量上臂中段周径(臂围基础值):以供监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围。4.建立无菌区 l 打开PICC无菌包,带手套。 l 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l 将第一块治疗巾垫在患者手臂下。5.消毒穿刺点 l 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穿刺点上下10厘米两侧至臂缘。l 先用酒精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毒。等待两种消毒剂自然干燥。l 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手套。l 铺孔巾及治疗巾,扩大无菌区。6.预冲导管

7.扎止血带,实施静脉穿刺: l 穿刺进针角度约为15-30度,直刺血管,一旦有回血立即放低穿刺角度,推入导入针,确保导入鞘管的尖端也处于静脉内,再送套管。 8.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 l 松开止血带 l 左手食指固定导入鞘避免移位 l 中指轻压在套管尖端所处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 l 从导入鞘管中抽出穿刺针。 9.置入PICC导管: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用力要均匀缓慢。10.退出导引套管 l 当导管置入预计长度时,即可退出导入鞘 l 指压套管端静脉稳定导管,从静脉内退出套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11.撤出导引钢丝: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移去导丝,移去导丝时,动作要轻柔。12.确定回血和封管 l 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是否通畅 l 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 l 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肝素钠浓度:50u-100u/ml)。 注意:小直径(<5m)注射器可能造成高压,使导管发生破裂。13.清理穿刺点,固定导管,覆盖无菌敷料 l 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 l 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块纱布吸收渗血,并注意不要盖住穿刺点 l 覆盖透明贴膜在导管及穿刺部位,加压粘贴

PICC导管操作流程

PICC导管操作流程 1、携带用物至患者床前,核对并告知,准备体位(术侧手臂外展90度)。 2、测量穿刺点至预定尖端位置(上腔或锁骨下静脉)和臂围。 3、建立无菌区:按无菌技术要求将治疗巾垫于患者手臂下,放好止血带。 4、消毒:用酒精按顺时针和逆时针各一遍清洁皮肤,待干后用碘剂同法消毒两遍。面积10X10cm。 5、检查PICC穿刺包的灭菌有效期并打开,戴无菌手套,铺孔巾及治疗巾。 6、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1.9F需要用10u/mL肝素盐水冲洗。 7、修剪导管:剥开保护套至导管预定长度,撤出导丝至预定长度短1cm处,切断导管。 8、由助手在距穿刺点12cm处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 9、预冲: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1.9F需要用10u/ml肝素盐水冲。 10、将导管鞘通过原导管放入静脉内。 11、撤出原导管:一手固定导管鞘,一手轻轻匀速撤出原导管。 12、送新导管:用镊子夹住导管前端,将导管送入鞘管;松开左手中指,固定导管鞘;边送导管边撕导管保护套;匀速送入导管至肩部时,嘱患者下颌靠近术侧肩膀,导管顺利通过后,头回复原位。 13、退出导管鞘:导管置入余10-15cm时,左手按压导管鞘上端静脉

右手将导管鞘撤出约3-5cm撕裂鞘管。 13、将剩余的导管置入至预定长度。 14、抽吸回血确认后,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缓慢撤出导丝,连接接头后再连接液体或封管。 15、抽回血确认后,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缓慢撤出导丝。 16、连接接头后连接液体或封管。 17、清理穿刺点:移去孔巾,用生理盐水或酒精纱布清理穿刺点周围(忌刺激穿刺点),待干后使用保护剂。 18、固定导管:将导管放成S型,固定圆盘;穿刺点上放置4X4cm 纱布;以穿刺点为中心覆盖10X12cm透明敷料;胶布固定圆盘及连接管。 19、整理用物:按无菌要求整理用物,洗手。 20、交待注意事项(①保持局部清洁,有污染或汗多时请告知护士更换;②24小时内出现少量出血是正常的,若出血多时及时通知护士; ③24小时内避免穿刺侧手臂过度活动,以免加重出血;④穿脱衣物时避免牵拉导管,以防将导管带出;⑤穿刺点或肢体有局部疼痛或异样感觉请告知护士)。 21、X线拍片了解导管尖端位置。 22、记录穿刺静脉、臂围;导管型号、规格、批号;置入长度;穿刺过程描述(是否顺利、患者主诉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