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什么说美感的核心是形式感?

答:形式感,即美术作品外在形式的整体所呈现的某种视觉特征。是指造型艺术作品里,那种抽象的形式结构对审美主体所引起的感受。是指与内容客观对象没有直接关系的艺术本身所要求的那种抽象美的因素包括构图、均衡关系、色彩的关系、笔法运用等等。形式美本身也是一种意境明亮的色调恰当的构图富有生命力的笔触运用就构成了一种美的意境。好的形式感给人以审美的快感和愉悦。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的创新也是从对形式感的探索开始的。艺术的形式感要求对色彩的整体效果有所控制大自然本身的色彩有时确实很美但它不能等同于艺术的美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探索过程中深深感到形式感和表现性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是作者个性、修养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具体就绘画来说是构成画面的线条、色彩和由它们所组成的形体本身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即所谓形式美所具有的感染力。形式感是美感的核心命题,而且永远都会是。任何艺术的变革本质上都是艺术家形式感变革所导致的形式变革;而任何艺术的衰落也皆源于艺术家形式感的丧失所带来的陈陈相因。形式感有它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尽管它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但它自身有其独特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从属于形象的基本内容但它又不完全依赖作品的具象内容它负有表达作品主题思想的根本任务。没有理想的外形式很难设想作品能够引人注目。因此对画面形式结构的处理是作品感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强调主观表现的作品以及抽象性作品中它们不完全依赖情节的处理和人物的表现甚至有的本身就并不着重说明一个什么故事或道理而是侧重于一种情感的流露所以形式感的作用显得更为直接。

2 什么是审美需要,表现在哪些层次?

答:审美需要是人类在意识觉醒后追求精神享乐的一种特殊欲求是主体扦泄情感、力求完美自我实现的一种最理想的方式。审美需要是人类在寻求精神愉悦的意识指导下对从事创造活动所获精神愉悦的再度体验过程中诞生的它具有自身的本质特征:精神的愉悦性、具体功利的超越性和心灵的自由性。它是人类进行文艺创作和审美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人对“美”的精神摄取首先是保持人的健康的需要,可以说是人的生存需要或者说生理需要对审美需要的一种渗透,这正是审美需要的第一个层次。人对“美”的精神摄取也是保持人的心理健康的需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美可以起到疏导人的情感、调节与稳定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审美需要的第二个层次是享受,主要体现在审美娱乐上,感官能力正常的人都可以通过审美活动来获得审美娱乐的满足。现代人可以领略北方雄山峻岭的雄姿,或徜徉于平湖秋月的湖滨,或陶醉于悦耳动听的音乐,或感动于感人至深的电影中。这个层次的特点就是具有普遍性。第三个层次便是超越,首先体现在审美可以净化人的情感。美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和发扬积极、健康的情感,抑制和克服消极、邪恶的情感,使人的情感纯洁化、高尚化,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的生活情趣,美化人的心灵,完善人的人格,” 于是,人就更是一个“人”了。审美需要的三种层次事实上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审美需要的本质,即成长为“人”的需要,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需要。生存层次是基础,是前提,是人的精神体成长的前提;而享受层次是对人作为一个区别于动物的物种的享受,是感受人作为人的优越感的一种低级层次;而超越层次则更接近审美需要的本质。这种需要事实上是基于人从来都不是完整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审美需要根本上是人精神体进化、发展、超越的需要是人展示、发展自身本质力量的需要,是人想要成为完美的人的需要,成为真正的人的需要。

3 为什么说审美是感性与理性的互动?

答:审美活动是在人们摆脱直接实用功利的束缚对审美对象采取审美观照态度的前提下产

生的是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心理活动审美活动的结果是审美情感这种情感既不是由生理感官和本能欲望而产生的快感也不同于因伦理道德和理想追求的实现而产生的精神愉悦既不是纯感性的也不是纯理性的是生理快感的升华和伦理快感的超越是理性化了的感性和感性化了的理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理性。理性使人类具有更高的掌握、控制、协调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使人类和社会不断地向高级阶段发展。但我们不能由此否定人是感性的存在物有着感性生命的要求。人类是崇尚理性的。人类的精神活动也以理性为主宰。自古以来人类的智者就致力于以理性为核心来统一人类的感性感情要求以理制情。审美活动的感性特征首先在于它与人的欲望、兴趣、情感的联系。审美活动以人的审美需要为动力。审美需要不是人与生俱来的需要它有一个历史的发生过程是从人的本能需要满足的基础上逐步萌生和独立的精神享受需要。这种精神需要体现着人的理性追求积淀着社会文化的内容因此是人的特殊需要。但审美需要产生的基础和原发性的一面是不能抹杀的这就决定了人的感性生命的要求如欲望、兴趣、情感等等在审美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当我们作审美判断时并非拘泥于探究世界的本原或本性也非局限于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作为价值理性的审美理性要为人们提供对生存实践的审美观照和审美理解的理论反思的理智力量。审美理性中所注入的价值论理性昭示我们审美不再仅仅是反映、再现、表现而更重要的是被赋予了人类自我超越、自我复归、自我完善的天命。理性与感性之间既存在联系又存在冲突。在审美活动中要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和谐协调关键在于敢于冲破僵化理性的藩篱把理性提升为想象使理性成为“ 富于想象的理性”指向人的生命自由和诗意地生存的理性。

4 完形心理美的美学有哪些理论?基本观点

答:完形心理学美学,又名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是当代美国主要美学流派之一。完形心理学强调主体对客体认识反映的整体性,这一原则运用到美学上,就体现为完形心理学美学所倡导的“同形同构说”。“同形同构”认为:审美对象的形式结构和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本质上是一种结构同形关系,艺术形式结构被看作和主体审美心理——情感结构相对应的形式结构,它们在性质上是相异的,在结构上却是相同的。每当外部事物和艺术形式的结构和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同形时,对象就成为审美对象,主体就进入审美状态。“同形同构”原理的建立与完形心理学美学把物理学的场运用到心理研究方面的行为是分不开的。完形心理学认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场’,知觉也是一个‘场’根据场的理论,完形心理学认为,事物之所以象我们看到的样子,是由于近刺激的配置所引起的场组织作用。而场组织作用在闭合、相似、接近、连续等原则下,把感觉刺激转变为一个个有组织的整体。这种对刺激的被动反映在美学上表现为审美对象的产生与审美情感的生成过程。审美对象的产生是由外部事物或艺术形式的刺激和大脑皮层中的生理力在对立中达到统一状态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神经系统面对外力的入侵,在调整中从平衡到不平很再到新的平衡,把入侵的力转变成为最简单的式样,从而生成知觉对象这种知觉对象即审美对象并不完全等同于刺激物的结构,它存在于大脑皮层的生理力场中,但在心理上仍然被确定为外部事物或艺术形式的客观性质。审美对象出现后,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对象产生一定的情感,这就是审美活动的全过程情感活动是伴随力的活动而产生的,它的性质与力的性质是相同的,并由大脑中力的式样所决定,有多少力的式样,就有多少种情感完形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阿思海姆认为情感与大脑神经系统中电化学力的式样是同构的,是与神经系统中能的变化和存在同生同灭的。即外部事物或艺术作品与主体的心理结构以力的式样达到同构时,力的式样引起神经系统中能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即情感的产生或者可说,审美情感的产生同样也是外部和内部刺激引起的生理变化。

5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在美学上有什么贡献?基本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