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酸化新技术应用

合集下载

分析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分析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分析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酸化压裂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油气田开发技术,它通过注入酸化剂和压裂液,将岩石裂缝扩大,增加油气的产能。

本文将从酸化压裂技术的原理、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酸化压裂技术通过将酸化剂注入油气层,在现有的压裂液中加入某种酸性物质,使酸化液与井壁岩石的反应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溶解井壁上的固体颗粒物,减少渗透率受到的影响,扩大裂缝的面积。

通过注入压裂液,增加井壁岩石受压的力量,从而使岩石发生塑性变形,进一步增大裂缝面积,并提高油气的产能。

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酸化压裂技术可以显著增加油气田的产能。

通过扩大裂缝面积和提高渗透率,有效地增加了油气的产量,提高了开采效率。

酸化压裂技术可以改变岩石的渗透性。

由于油气层中存在大量的细小孔隙和裂缝,通过酸化压裂技术可以打通这些孔隙和裂缝,使得油气能够顺畅地流动,从而提高采收率。

酸化压裂技术可以降低油井的储油性能,促进油气的从地下储层到井筒的流动,增加采收量。

酸化压裂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酸化剂的选择和使用要求较高,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油气层特性对酸化剂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选用合适的酸化剂。

酸化压裂技术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水中杂质会影响酸化剂和压裂液的性能,因此需要对水源进行严格的选择和处理。

酸化压裂技术还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注入的酸化剂和压裂液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容易对土地和水源造成污染。

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显著增加油气田的产能,提高开采效率和采收率。

酸化压裂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酸化剂选择与使用、水质要求和环境污染等。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技术改进,可以使酸化压裂技术更加高效和环保,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更好的支持。

油气田开发中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分析

油气田开发中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分析

235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油气开采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如何提高油气田的开发效率已经成为众多工业企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在工业企业对油气田不断地探索中,酸化压裂技术逐渐斩露头角,因其操作性强且能够提高油气开发的质量,酸化压裂成为油气田开发不可忽视的重要技术。

随着工业企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油田开发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酸化压裂技术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和研究。

1 酸化压裂技术概述酸化压裂技术是将压裂技术和酸化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又能更好地适应于油藏的改造,从而达到缓解钻井、完井工程对地层的破坏,从而到达提升油气产量的目的。

根据不同的使用技术,可以将其分为酸压、酸化、酸洗三类。

按溶液的不同可分为普通酸化、普通酸化、混合酸酸化。

具体来说,酸化压裂技术是在土体破碎时,注入适量的预酸,以溶解坚硬的岩层或块状物,提高土壤的渗透性。

待反应完成后,地表的物质会迅速溶解,形成气体,并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不断地扩散范围,土层的缝隙、孔壁也会不断膨胀,酸液的流动会变得更加明显,这样就能增加油气田的产量,增加经济收入。

在微观上,采用酸化压裂技术可以减少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而造成的油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油气流动困难,减少了油田开发中的风险,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在宏观上,可以保证开发单位利用油气资源的效率,从而在行业范围内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2 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2.1 前置液酸化压裂预处理液酸化压裂,是将预处理液预先注入到裂隙中,这种预处理液一般都是黏性的,不会与酸性液体产生反应,这样就可以保证酸液进入到裂隙中,从而有效的溶解裂隙。

在采用前置液酸化压裂时,必须充分考虑储层的温度,若储层温度过高,则会加速酸液与矿物的反应,最终影响到裂缝的长度,使裂缝的长度与预期不符。

所以,要将酸性液体注入到一定温度的储油层里面,就必须要提前往里面添加对应的催化剂,这样会减缓酸性溶液和矿物之间的反应,最后造成符合要求的裂缝。

分析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分析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分析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酸化压裂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油气田开发方法,它通过注入酸性液体和高压气体来刺激油气储层,提高油气产能和增加采收率。

本文将从酸化压裂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酸化压裂技术的原理酸化压裂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酸和高压气体对油气储层进行刺激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酸性液体侵蚀岩石表面,溶解钙镁等水溶性矿物,并腐蚀岩石孔隙,打通油气流通路径,增加储层渗透性。

通过高压气体的注入,将酸液和剩余液体从孔隙中挤出,保持储层中的清洁和通道的畅通。

酸化压裂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选井、钻井、井眼处理、测井试油、注酸、压裂、排液和生产等步骤。

1. 选井: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和模拟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油气储层进行开发。

2. 钻井:通过钻探设备将井孔钻入地下目标油气层。

3. 井眼处理:对井眼进行处理,包括固井和完井等工艺,保证井眼的完整和可靠性。

4. 测井试油:通过测井工具对井眼进行测试,获取储层的物性参数和流体成分等信息。

5. 注酸:将酸性液体注入井眼中,通过压力差将酸液注入储层中,实现酸液的渗透和溶解作用。

7. 排液:通过泵等设备将剩余酸液和压裂液从井眼中排出,保持井眼的清洁和通道的畅通。

8. 生产:开井生产,收集油气,实现油气田的开发利用。

1. 提高产能:酸化压裂技术能够刺激储层,打通油气流通路径,增加储层渗透性,大幅度提高油气产量和产能。

2. 增加采收率:酸化压裂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储层的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拓展开发范围:酸化压裂技术能够发挥作用于各种类型的油气藏,拓展开发范围,提高油气储量。

4. 促进水驱效果:酸化压裂技术能够改善油气储层的水驱效果,提高注水和开采的综合效益。

酸化压裂技术虽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 处理不彻底:酸化压裂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能完全溶解储层中的固体颗粒或油胶体,导致渗透性回复不理想。

2. 溶液回流困难:酸化压裂液的回流困难可能导致酸液残留在井眼中,堵塞通道,影响井眼的产能。

压裂酸化改造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

压裂酸化改造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

年增油量(万吨)
年压裂酸化井次
150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000
压裂酸化增产量在低渗油藏总产量中的地位
1700 1600
年产油量(万吨)
1600
45.46
1638.5
48.7
1500 1400 1300 1200
1410 39.8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现场应用研究
软件方面研究
考虑应力敏感性的油藏模拟技术
压 裂 酸 化 新 的 工 艺 技 术
开发压裂技术 重复压裂技术 连续油管压裂酸化技术
清洁压裂液压裂 技术 泡沫清洁压裂液 压裂技术 水压裂技术 低分子压裂液压 裂技术
低伤害或无伤害压裂酸化技术
压裂防砂与端部脱砂压裂技术 井下混配压裂技术 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
480m
y

1040~1200m
△ △ △ △
△ △ △
△ △ △
△ △ △
x
X
变形反九点井网 1040(1200)m×460(400)m均质、渗 透率各向异性, 8.36口井/km2,
矩形井网-2,480m×360m, 11.6口井/km2,
“压裂开发技术”对低渗层经济 开发的结果
靖安ZJ60试验区物性

二次采油期比较
试验区注水见效快,见效程度高 注水4-5个月后见效,见效程度达 81%以上 区外反九点井网,注水4-5个月后, 见效程度为50%左 右 试验区见效后增产潜力大 试验区见效后平均单井产油量提 高2.65t/d 区外反九点见效后平均单井产油 量提高1.65t/d
中国近14年来压裂酸化井次与增油效果曲线

压裂酸化增产技术的应用研究

压裂酸化增产技术的应用研究

压裂酸化增产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压裂酸化增产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油气田增产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压裂和酸化作用,改善储层物性,提高油气田的产能。

本文对压裂酸化增产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和优点,然后详细阐述了压裂和酸化的机理和作用方式。

接着,介绍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研究表明,压裂酸化增产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油气田的产能,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增产技术。

关键词:压裂酸化;增产技术;应用研究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国内外市场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和增加油气产量已成为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压裂酸化增产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技术,它通过注入压裂液和酸液,改变油层物理性质,增加油层渗透性,从而提高油气产量。

因此,研究压裂酸化增产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1压裂酸化增产技术的原理和优点1.1 压裂技术的原理和作用方式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或气体来破裂地下岩石层并增加储层渗透率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在岩石层中注入高压液体或气体,使岩石层产生裂缝,从而增加岩石层的渗透率,提高油气井的产能和采收率。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非常规油气藏,如页岩气、煤层气等。

1.2 酸化技术的原理和作用方式酸化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酸性液体来溶解储层中的碳酸盐矿物质,从而增加储层渗透率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注入酸性液体,使酸液与储层中的碳酸盐矿物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从而溶解矿物质,增加储层渗透率,提高油气井的产能和采收率。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含有碳酸盐矿物质的储层,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1.3 压裂酸化增产技术的优点压裂酸化增产技术是将压裂技术和酸化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注入高压液体和酸性液体,同时破裂岩石层和溶解矿物质,从而达到增加储层渗透率和提高油气井产能和采收率的目的。

其优点如下:压裂酸化技术可以同时破裂岩石层和溶解矿物质,从而增加储层渗透率,提高油气井的产能和采收率;压裂酸化技术不仅适用于非常规油气藏,如页岩气、煤层气等,还适用于含有碳酸盐矿物质的储层,如石灰岩、白云岩等;压裂酸化技术可以同时进行压裂和酸化,从而节约了操作成本和时间;压裂酸化技术可以增加储层渗透率,提高油气井的产能和采收率,从而提高油气田的开发效益。

革新视角下的石油开采酸化压裂技术运用

革新视角下的石油开采酸化压裂技术运用

一、石油开采中酸化压裂技术的相关概念阐述结合我国石油开采现状可以发现,碳酸岩石的开采给石油开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酸化压裂技术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石油开采力度。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了解该工艺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掌握开采石油时碳酸盐主要成分,以此确定酸液的选择与处理,保障反应条件的有效控制,最快速度完成石油开采反应,减少石油开采浪费问题。

需说明的是在操作中必须做好流体岩石孔隙流通流畅度的控制。

该过程需要将控制流体流失情况作为首要任务。

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最容易导致流体浪费的因素就是流体流动黏稠度。

为了保障流体拥有足够多的黏稠度,可以选择添加乳化剂、泡沫剂、聚合稠化酸、活性剂的方法。

当然上述物质的添加需要基于不会对酸液质量与性能影响考虑。

二、革新视角下的酸化压裂技术运用分析1.酸化压裂技术的前置液运用革新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酸化压裂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开采有效性,主要是借助高粘稠化学物质和酸性物质的反应,保证缝隙动态开采的顺利落实,导入酸化液,完成酸化液缝隙流入,溶蚀裂缝。

不过油田开采中如遇到了高温环境与条件,那么酸碱液就会在短时间反应,该现象会影响裂缝的长度,甚至会导致开采裂缝无法满足开采要求。

所以遇到高温条件,就需要有意的添加适量催化剂。

用这种方法应对酸性液体与碱性液体快速的融合速度、反应速度。

此外压裂工艺的使用需要了解该工艺的原理与具体内容,其体现的酸化压裂的追求。

添加前置液可以降低岩石表面温度,降低酸碱液反应速度。

酸碱液的选择需要格外慎重,用酸性相对来说较弱的材料,控制反应强度延长反应时间。

通常来说酸碱液的使用量为1∶2~1∶4。

此外酸蚀开采裂缝应控制在50米左右。

酸性液的添加需要保障酸液黏稠度,以此控制与确保裂缝酸蚀长度能够满足开采要求,提高开采能力。

2.酸化压裂技术的压裂液与酸液注入运用在酸化压裂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全面考虑高粘度压裂液与酸液的交替使用,从而达到酸化压力的标准。

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具体运用

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具体运用

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具体运用酸化压裂技术为油气田开发提供了有效途径,带给油气田开发企业更多经济及社会效益。

而此技术在具体应用中,面临各种难题,这要求油气田开发企业将酸化压裂技术重视度提升到一个较高档次。

具体分析了油气田开发中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期望该技术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标签:酸化压裂技术;油气田开发;应用酸化压裂技术水准的提升确保了油气田开发良好的成效。

现阶段油气田开发按照生产性开发试验,往往采用酸化压裂技术,完全可以压开地层产生裂缝,以达到增产增注效果。

笔者结合对油气田开发中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的认知,全方位研究酸化压裂技术,现将本次研究分析如下。

1 酸化压裂技术理论的概述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能显著促进油气田产量的提升,往往依据下述原理:如果油气层已被置入酸液,底层形成的破裂压力非常小,酸液充盈到裂缝中,腐蚀裂缝内物质与岩石,导致裂缝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形态,拓宽裂缝得,使油气田层渗透力增强。

且一般矿物质呈现碱性,和酸液发生化学中和反应,最终被溶解掉,往往生成可溶性盐和气体。

当酸液持续置入裂缝内,使得油气层内裂缝变得越来越大,一些时候腐蚀裂缝内的阻塞物,逐步强化油气层渗透力。

2 油氣田开发中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2.1 闭合酸压技术在低排量前提下,把酸液挤入地层,整理地层内污物,使酸液入地层阻力变至最低;接着于地层中注进高排量酸液,打开地层,全面拓宽裂缝,形成良好导流力的裂缝;最终在裂缝中挤进闭合酸,酸液流经过的裂缝,腐蚀裂缝表面,产生大小不一的沟槽,使油气向井筒获得较高的渗流能力[1]。

此外,闭合酸液能够切实腐蚀裂缝内充填物与粘土。

闭合酸压技术的使用:考虑油气井具体情况,洗井作业中采用一定量适量活性水。

通过低替稠化酸的使用,整理地层污物,通常排量单位分钟内维持在10m3 内。

打开地层,让酸液获得更大的作用区间,较好地拓宽裂缝,在稠化酸利用下,做出处置。

单位分钟内排量在2~3m3。

考虑压降实际,将裂缝闭合酸化时间纳入控制中。

分析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分析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分析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摘要】酸化压裂技术是一种在油气田开发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通过注入酸液和高压液体来增强油气产能。

本文从酸化压裂技术的原理、裂缝生成、储层改造、增产提效和油井延产等方面进行分析。

酸化压裂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储层渗透性,增加油气产量,提高开采效率。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满足目前油气产量需求,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酸化压裂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不断优化,可以更好地实现油气开采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油气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酸化压裂技术,油气田开发,裂缝生成,储层改造,增产提效,油井延产,发展趋势1. 引言1.1 酸化压裂技术的定义酸化压裂技术是一种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广泛应用的压裂技术,通过使用酸液和压力来改善油气藏的渗透性,提高储层的产能。

这种技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将含有酸的液体注入到油气层中,使岩石产生化学反应,迫使岩石中的裂缝扩展,以增加油气的流动性。

酸化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油井的产量,延长油井的寿命,并提高油气田的整体开发效率。

1.2 油气田开发中的重要性在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酸化压裂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井产能,提高油气田的开发效率。

通过酸化压裂,可以改善油藏中的渗透性,提高油井产量,实现油气田的增产提效,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的储层改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酸化压裂,可以有效处理油气田中的储层问题,提高储层渗透率,改善岩石孔隙结构,提高油气的开采率,延长油气田的寿命。

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为油气田的持续开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促进了油气资源的有效利用,为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酸化压裂技术在未来的油气田开发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油气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2. 正文2.1 酸化压裂技术原理分析酸化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特定酸液和压力来改造油气储层,增加裂缝导流能力,提高油气产量的技术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压裂技术
井号
压裂效果
压裂前 压裂前 转抽后
产液 产油
产液
南浅21-15井 0.66
0.31
7.94
南浅 1-06 南浅 1-08 南浅 1-04
2.16 1.8 2.82
0.74 0.32 1.64
8.45 4.82 7.23
转抽后 产油
2.07
2.62 0.74 1.64
类泡沫压裂技术
?类泡沫压裂液实际上就是一种液包气乳化液,或者说 泡沫是气体分散于液体中的分散体系。泡沫提供了高粘 度和优良的支撑剂携带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的泡沫,干度范围极为重要。干度低于 52%的体系仅能 称为增能体系,典型的压裂施工设计达到 70%、75%、 80%泡沫干度,这意味着压裂液的 70%,75%或80%是 气。一般,随着泡沫干度从 60%增到90%,泡沫的稳定 性和粘度也增大。超过 90%,泡沫恢复成雾状。 泡沫压裂液适用于低压低渗和水敏性储集层。泡沫压裂 液具有易返排、低滤失、粘度高、携砂能力强。对储集 层伤害小等优点。其不足之处在于压裂施工中需要特殊 的设备装置、施工难度大。
2010年压裂酸化情况
?压裂95井次:乳化压裂 2井次、类泡沫压裂 2井次、 油基压裂 4井次、水力喷砂射孔 3井次、水力喷砂 射孔压裂1井次、常规压裂83井次。 ?酸化49井次:酸压1井次、拖动酸化 1井次、常规 酸化11井次、小型酸化36井次(多氢酸)。 ?防砂16井次:高压充填防砂 3井次、建立人工井 壁防砂2井次、常规防砂11井次。
三层
2009.6.10
两层
2009.6.10
两层
2009.6.23
三层
2009.7.27
二层
2009.8.4
二层
2009.8.29
三层
2009.9.11
两层
2009.9.29
两层
2009.9.30
施工情况 不成功 不成功 成功两层 不成功 成功一层 成功一层 成功一层 成功两层 成功一层 成功一层
分层压裂技术
分层压裂技术
?多油层油井由于层间渗透率差异大,地层的破裂 压力差别也很大,井段又长,全井筒压裂时,裂 缝便在地层破裂压力相对较低的高渗透油层中延 伸,而低渗透油层难以被压开,产能不能释放出 来,影响压裂效果。不动管柱分层压裂工艺的应 用,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减低了费用和降低了 风险。
分层压裂技术
类泡沫压裂技术
?增产效果
井号 七5-38井
压裂前日产油 压裂后日产油
(t)
(t)
1.8
6.2
七6-8井
2.3
5.1
类泡沫压裂技术
类泡沫压裂技术
连续油管拖动酸化技术
?2010年9月14日,压裂技术服务大队利用连续油 管车、压裂车及地面管汇、相关施工工具,依靠 自己的技术力量,采用多氢酸和可以自生气体有 利返排处理技术的酸化工艺措施,对花 H3井成功 进行了拖动酸化作业,施工历时 10多个小时,这 在油田开发上还是第一次。 花H3井是柴达木盆地 花土沟油田构造中部的一口采油井,完钻井深 1102米,水平井段 852-1102米,水平段长250米, 通过对射孔井段实施全井段酸化,解除完井作业 及射孔过程中造成的储层伤害,改善近井地带的 渗透能力,提高油井产液能力。
井号
2010年施工的 6口井
设计施工层数 施工日期
南浅21-15井 三层
2010.5.30
南浅1-07井 三层
2010.6.8
南浅1-06井 三层
2010.6.11
南浅1-08井 两层
2010.6.11
南浅1-04井 三层
2010.6.19
南浅22-07井 三层
2010.10.13
施工情况 成功三层 成功三层 成功两层 成功一层 成功三层 成功三层
备注 HRS 投暂堵球 53个
等待30min
分层压裂技术
分层压裂技术
井号 南浅23-16井 南浅23-16井 南浅21-12井 南浅26-06井 南浅 1-8井 南浅4-3井 南浅4-6井 南浅23-14井 南浅6-8井 南浅6-4井
2009年施工的10口井
设计施工几层 施工日期
三层
2009.5.27
类泡沫压裂液配方及配液顺序
基液
添加剂名称
重量加量%
性能要求
清水
Na2CO3 KCL
0.1
6<PH值<7
1.0
类泡沫压裂专用起泡沫剂 SRA
4.9
类泡沫压裂专用起泡沫剂 SRB
6.3
常规羟丙基胍胶
0.55
粘度≥35mPa.s
压裂防膨剂
1.0
防膨率≥60%
破乳助排剂
1.0
表面张力≤30
酸性液
清水
缓蚀剂
%
m3
阶段液量 m3
1.0
3.5
12.0
2.5
3.0
3.5
10.0
3.5
10.0
3.5
10.5
0.84
8.0
3.5
10.0
3.5
7.0-42.0
9.94
43.0
3.5
5.5
第Ⅲ层段 1113.3m-1115.6m
2.7
15.0
2.7
10.5
0.63
6.0
2.7
15.0
2.7
7.0-42.0
8.12
37.0
序号 液体类型
1 预处理液
2
前置液
3
前置液
4
前置液
5 停泵5min
6
前置液
7
段塞
8
前置液
9
携砂液
10
顶替
11
投钢球
12
打滑套
13
前置液
14
段塞
15

前置液
16
携砂液
南浅 1-06井施工工序
第Ⅰ /Ⅱ层段 1202.6m-1204.5m/1207.6m-1210.5m
排量m 3/min
体积砂比 阶段砂量
3
类泡沫压裂专用催化剂HC
破胶剂
类泡沫压裂专用破胶剂YB
准备量t 140.00 0.14
1.4 6.86 8.82 0.77 1.4 1.4
15 0.45
0.6
70kg
类泡沫压裂技术
?应用情况
七个泉油田进行了七5-38井(净液量110.20方, 加砂19方)、七6-8井(净液量85.10方,加砂12方) 两口井的类泡沫压裂工艺,压裂后返排率分别为 58% 、82% ,体现了低污染、易返排的特点,压 裂后增产效果明显。
?2009年施工 10口井,成功 1口井,成功率 10% ;2010年施工 6 口井,成功 4口井,成功率 66.67% 。为了保证分层压裂的成功, 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首先通过加强与建设方、设计方的 沟通,在施工工艺上加以改进,特别是压裂液配方和压裂工艺 的改进,工艺上 2009年采用的是先压裂一层 +投暂堵球+打滑套 压裂三层的工艺,成功率很低, 2010年改成压开一层再投暂堵 球压开另一层,然后停泵3-5分钟把暂堵球落下去,再同时压裂 这两层,最后投钢球打滑套压裂第三层, 成功率大大提高;其 次是在施工准备上下功夫,加强设备的维护,优化车辆的摆放、 管线的连接等工序。
2010年压裂酸化新技术应用
井下作业公司压裂技术服务大队 2010.11
2010年压裂酸化新技术应用
一、 2010 压裂酸化情况 二、分层压裂技术 三、类泡沫压裂技术 四、拖动酸化技术 五、水力喷砂射孔及水力喷射孔分层压裂技术 六、压裂前注氮气提高返排技术 七、多氢酸酸化技术 八、建立人工井壁防砂技术 九、 2011 年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