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缩微技术基础
摄影基础知识概述

摄影基础知识概述摄影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学科,通过摄影师的眼睛将美丽的瞬间定格在画面上。
了解摄影的基础知识对于想要提高自己的摄影技术和创作能力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摄影的基础知识进行概述,包括光线与曝光、构图与视角、镜头与焦距、快门与焦外、相机与操作、后期处理等方面。
一、光线与曝光摄影中最基本的元素是光线。
在摄影中,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质量对于照片的表达和氛围至关重要。
摄影师需要学会观察光线,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拍摄时机。
曝光是指在摄影中控制光线通过镜头进入传感器或胶片的过程。
正确的曝光可以保证照片有良好的细节和适当的亮度。
曝光是由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三个参数共同决定的。
二、构图与视角构图是指在相框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来安排主体、背景和其他元素的位置和关系。
合理的构图可以提高照片的吸引力和表达力。
要学会运用对称、平衡、对角线、黄金分割等构图原则,使照片更加有吸引力。
视角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选择的拍摄角度和高度。
不同的视角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照片氛围,摄影师需要根据创作意图选择合适的视角。
三、镜头与焦距镜头是摄影中的重要工具,不同的镜头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广阔的场景,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处的或需要拉近距离的主体,定焦镜头适合追求更精确的焦点和画质。
摄影师需要了解各种镜头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镜头来完成拍摄任务。
四、快门与焦外快门是控制相机曝光时间的装置,它可以决定照片中物体运动的轨迹和清晰度。
快门速度的选择需要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状态和摄影师的意图来决定。
焦外是指照片中被视为模糊的区域,它可以用来强调主体,创造出艺术效果。
摄影师需要了解快门速度和焦外效果的关系,根据需要控制拍摄参数。
五、相机与操作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相机是摄影的第一步。
相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对焦、测光和调节参数等。
摄影师需要熟悉相机的各种功能和操作方式,能够根据场景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现代摄影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现代摄影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一、摄影基础知识摄影原理:摄影是通过使用照相机或其他设备,记录下被摄物体的可视图像。
它涉及到光线、物体和照相机之间的相互作用。
照相机种类:按照工作原理,照相机可分为机械相机和数码相机两大类。
此外,还有一次成像相机、针孔相机、宝丽来相机等特殊类型的照相机。
镜头类型:镜头是照相机的核心部件,其类型包括定焦镜头、变焦镜头、鱼眼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等。
光圈与快门:光圈和快门是照相机的两个重要参数,它们控制着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光圈越大,光线越多;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
ISO感光度:ISO感光度是衡量胶片或数码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ISO值越高,感光度越高,所需曝光量越少。
二、摄影技巧构图:构图是摄影的基础,它涉及到如何安排被摄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对称性、比例和焦点等元素。
常见的构图法则有三分法、黄金分割法等。
用光:光线是摄影的关键因素。
了解不同光线类型(如自然光、人工光)和光质(如软光、硬光)的特点和应用,是拍摄优秀照片的重要前提。
色彩:色彩在摄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掌握色彩理论,了解色彩搭配和调色技巧,有助于摄影师更好地掌控照片的色彩效果。
曝光控制:曝光是影响照片质量的关键因素。
掌握曝光补偿、包围曝光等技巧,有助于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获得理想的曝光效果。
拍摄角度:拍摄角度包括拍摄高度、方向和视角。
不同的拍摄角度会对照片的构图和视觉效果产生影响,掌握多种拍摄角度的运用有助于摄影师创作出更具表现力的作品。
创意摄影:创意摄影是指突破传统摄影规范的限制,通过独特的构思和技巧来实现个性化的视觉表达。
例如,运用特殊视角、多重曝光、慢门拍摄等方式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人像摄影:人像摄影是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摄影类型。
在拍摄人像时,需要注意构图的简洁、用光的柔和与立体感、以及人物表情的捕捉等技巧。
风景摄影:风景摄影是以自然风光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摄影类型。
在拍摄风景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运用合适的光线、以及注意画面的层次感等技巧。
什么是缩微摄影

娜 微影 片 宽度 有
.
外 形 同 普通 电 影影 片 ( 胶 卷 )
” i,
—
起来
。 、
,
延 长 屯的寿 命
珍 贵 的 文献 资料
,
,
摄 成缩 微 复制 品
。
,
图书
,
一样
。
16 ,
35 90
2
缩 微胶 片
.
在
。
火
~
和 7 o . m 等规榕
n 俪1
,
馆 博 物 姑 和 研 究机 关 等就 可岁 互 通 有 无 促 进 省 际 区 际 以 及 国 际 阴的文 化 交 流 一 般 出 版 物 如 果 印数 不 多
。
摄成
50
x
,
7
阮。
的胶 质 底 片 每
。 ,
2 0 强 装在 一 个
。
不 透 明 的缩债 卡 片 和 印 片 不 具 备
,
小 盒 子 内 就 可 以 利用信 鸽带 着 飞 行 就 这 样 艇
生 了馆徽 摄影 术 可 是
电很 快就被 人 遗 忘 生
。
。
缩 微影 片 胶 片 和 卡 片都 是 冲 洗 硒 印 成 的 缩微 印 片 刘是 一 种 特 种 印 刷 品
,
只 能利 用信鸽 像递
,
信
利 用 一 份 影 片或 胶 片 可 以 姐 过
还 有 些 复 制社 供 应
, ,
为 了克服 这 个 田 难
,
摄影师
,
恢 复本 来 面 貌
。
达 榕 期建该 把 文件 排 印在 大 强 的纸 上 然 后 拍
缩 徽胶 片的 负片 只要 买 到 一 份 就 可 硒 印 出许
缩微摄影技术在A6平片上拍摄档案的规定

缩微摄影技术在A6平片上拍摄档案的规定DA/T 5-1992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A6缩微平片上按全宗系统拍摄档案的程序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拍摄A3或A3以下幅面的档案。
2引用标准GB 6159.1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一部分一般术语GB 6159.2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四部分材料和包装物GB 6160缩微摄影技术银-明胶型缩微胶片的密度GB 6161缩微摄影技术2号测试图的特征及其在缩微摄影中的应用GB 7516缩微摄影技术图形符号GB 7519缩微摄影技术冲洗后的缩微胶片中硫代硫酸盐残留量的测定亚甲蓝光度法GB 8987缩微摄影技术缩微摄影时检验负像光学密度用测试标板GB/T 12356缩微摄影技术16mm平台式缩微摄影机用测试标板及其使用DA/T 1档案工作基本术语3原件准备3.1对送拍的原件,必须逐卷、逐份验收、检查。
全宗档案必须完整、排序正确,并有相应目录。
3.2对破损、卷曲等影响拍摄质量的原件应预先修整。
3.3装订成卷的原件一般应拆开。
3.4按照平片的画幅数和原件数量作好编排工作。
在编排中,根据需要在相应的位置放置图形符号标板或图形符号。
3.5制定拍摄计划,填写作业单。
4缩率4.1拍摄档案一般应使用中缩率。
4.2每张平片应根据原件及拷贝代数确定一个缩率,拍摄中一般不再改变。
4.3同一张平片中,在必须改变缩率的画幅前,应拍摄缩率标板。
标板上包括所变缩率和缩率测试尺。
5标头区5.1标头区由左区、中区、右区三部分组成(见示意图)。
左区中区右区↓↓↓标头区示意图5.1.1左区著录为所拍文件的档号、该案卷的平片序号及其他需?晔兜哪谌荨P蚝庞梅质H绶帜覆荒苋范ㄊ保?”代替。
如:1/5,2/5,……5/5或:1/-,2/-,……5/-5.1.2中区著录为所拍案卷的题名。
5.1.3右区著录为平片序号、拍摄单位、拍摄时间等。
平片序号用大流水编号。
5.2标头区中字符影像高度应不低于3mm,以便直读。
摄影技术的基础教程

摄影技术的基础教程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术。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摄影技术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摄影技术的基础教程,帮助读者快速入门。
一、相机的选择与使用选择合适的相机是摄影的第一步。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相机,如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和手机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一款入门级的单反相机或微单相机,它们具有较好的画质和操作性能。
在使用相机时,要熟悉相机的各种功能和操作方法。
首先,要了解光圈、快门和ISO这三个基本参数的含义和作用。
光圈控制镜头的光线进入量,快门控制曝光时间,ISO控制感光度。
合理调整这些参数可以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
二、构图与景深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在构图时,可以运用一些基本原则,如三分法、对角线法和黄金分割法等。
通过合理地安排主体和背景的位置,可以创造出更具层次感和平衡感的照片。
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
在摄影中,可以通过调整光圈来控制景深。
大光圈(小F值)可以使主体清晰,背景模糊;小光圈(大F值)可以使整个画面清晰。
合理运用景深可以突出主体,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三、光线与曝光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光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质量。
在拍摄时,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早晨和傍晚的阳光较柔和,适合拍摄风景和人像;中午的阳光较强烈,容易产生过曝和阴影。
此外,还可以利用自然光、人工光和反光板等工具来调整光线。
曝光是指照片的明暗程度。
合理的曝光可以使照片保持细节,避免过曝或欠曝。
在拍摄时,可以使用相机的测光功能来确定曝光值。
常用的测光模式有评价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光模式,确保照片的曝光正确。
四、焦距与镜头选择焦距是指镜头的视角大小,不同的焦距可以呈现不同的效果。
长焦距可以拉近景物的距离,突出主体;短焦距可以拍摄广角景物,呈现更大的视野。
在拍摄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焦距。
镜头是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镜头适合不同的拍摄需求。
ISO6196

标准化
缩微技 术 1 2 ( / 02 3
I O 9 —4: 9 8 S 61 6 19
缩 微 摄 影 技 术 一 术 语 一 第 4部 分 : 料 和 包 装 物 材
第 2 术语与定义 节:
0 1 片基 4 0
0 . 2 感 光层 40
0 . 8 反 转 片 rv raBiblioteka i 40 e es l l fm
专门为反转处理设计的银盐片
38
0 8 裁 切 标 记 c tma k 4 1 u r
维普资讯
标准化
缩微技术 1 2 0 / 02
曝光时在摄影胶片上做 出的标记 ,以允许从
0 标头 区 4 21 h a ig ae e dn ra
( 盘 或 防 光 片 盘 , 中央 部分 。 片 0 . 1 0 转 轴 c r 4 3 .2 oe
注 :
( ) 曝光时 , 氮盐分解产生形成潜影的微小的氮 1 重
倾斜 的切 口。
注: 在一张摄影胶片或缩微平片上, 切角用于识别胶
片的感光面或 影像 面:在开 窗卡上 , 切角可具有预定的意 义, 倒如 表示奇数代或偶数代 以及帮助归档
气泡 加热后 . 潜影 变成气泡形式 的可见影像 。 ( ) 微泡片的极性 通常与原件 的极性相反 。 2
系统 中信息可检索的时间长度。
L E值
L e in t n E d sg a o i
0 . 5 直接正像银盐片 40
d rc o i e sle IT i t st i r k、 e p i v v f
缩微 胶片 上所记 录信息 的概 率寿命 的标称 值, 以年的数量 来表示。 示例 : E 1 O L 0 表示经至少 1 0 的储存后 , 0年 检索出 的信息无 明显损失 。
摄影基础知识

摄影基础知识
摄影技术在摄影艺术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它可以让人们用更漂亮的形式捕捉到客观世界中的感受。
从技术角度来看,摄影技术主要涉及曝光、焦距、光圈、快门等方面,这四项因素是拍摄成像的基础要素。
曝光是指通过快门所允许通过镜头到达焦平面上的光线,曝光量是由快门速度和光圈开度所决定的。
通常来说,曝光过量导致图像过亮,曝光过少会造成图像过暗,此时可以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开度来得到合理的曝光量。
焦距是指镜头离焦平面的距离。
一般而言,由于镜头的结构,镜头的焦距会直接影响拍摄的画面的远近比和景深。
长焦镜头可以拍摄更远的被摄物体,景深较浅;短焦镜头可以拍摄较近的被摄物体,景深较深。
光圈是指镜头前部的可调节扇形环,由它决定了光线通过镜头的量,拍摄中使用它可以控制进光量,调节曝光量,影响画面整体的亮暗程度。
快门是指镜头内控制光线穿过时间的装置,它对拍摄运动物体有重要的作用,快门的设定速度越高,拍摄的照片中的物体运动痕迹就越不明显,照片整体就越安静。
总之,正确的摄影基础知识是拍摄出好照片的基础,且它们同时也可以激发摄影师自己的创作思维,无论涉及什么,摄影基础知识永远是最重要的哦!。
摄影与摄像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摄影与摄像的应用领域
摄影应用领域
新闻、广告、人像、风光、纪实等。摄影师通过捕捉瞬间影 像,传递信息和情感,表达个人或社会的观点和价值观。
摄像应用领域
电影、电视、纪录片、广告、直播等。摄像师通过记录动态 影像,讲述故事、传递信息、呈现真实场景或创造虚拟世界 。在现代社会,摄像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和娱乐手段。
摄像
使用摄像机记录动态影像 的过程,通常以视频或电 影的形式呈现。
区别
摄影捕捉静态瞬间,摄像 记录动态过程;摄影呈现 单幅图片,摄像呈现连续 画面。
摄影与摄像的发展历程
摄影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银版摄影、湿版摄影到干版摄影,再到现代数码相机的发展,摄影技 术不断革新,使得摄影更加普及和便捷。
摄像发展历程
巧,实现图像的合成和局部调整。
图像后期处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导入与管理图像
将拍摄的图像导入到处理软件 中,并进行分类和管理,以便
后续处理。
基本调整与优化
对图像进行基本的调整,如曝 光、对比度、色彩平衡等,优 化图像质量。
局部调整与修饰
使用画笔、修复工具等对图像 进行局部调整,去除瑕疵、增 强细节等。
摄影与摄像技术的基 础知识与应用
汇报人:XX 2024-01-21
目录
• 摄影与摄像技术概述 • 摄影技术基础知识 • 摄像技术基础知识 • 摄影与摄像技术的应用实践 • 摄影与摄像技术的后期处理 • 摄影与摄像技术的未来展望
01
摄影与摄像技术概述
摄影与摄像的定义与区别
01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与缩微技术基础 摄影:利用针孔或透镜来形成物体反射的影像,并记录下来。 第一章 概论 一、原理与基础 1、原理:小孔成像 2、基础:早期是照相机制造技术和感光材料技术;现代受到机密机械、电子技术、数字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 二、所谓摄影技术及发展沿革 1、缩微摄影:是在感光材料上记录缩微影像的技术和过程。 2、缩微摄影技术又称文献复制技术,制作(拍摄、冲洗加工、拷贝)、管理和使用缩微品的有关技术统称为”缩微摄影技术” 3、缩微摄影拍摄机有平台式、逆平台式、轮转式,冲洗又被称为“暗室技术” 4、缩微摄影技术是档案与文献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保护档案原件、提高档案利用率,降低管理费用发挥重要作用。 5、缩微摄影技术系统流程图:资料、拍摄、冲洗、拷贝、输出、存贮、阅读复印检索 6、缩微品只能依靠放大镜、放映机和阅读器才能阅读,依靠缩微复印机放大为复印件 7、丹赛开创了缩微摄影技术,计算机输出缩微胶片记录装置是COM 三、缩微摄影技术特点与作用 1、特点 存储密度大;记录效果好;记录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缩微品规格统一;易于还原拷贝 2、缺陷 无法记录动态信息;阅读时眼睛易疲劳;无原件的美感与质感;不能完全代替原件的凭证作用;阅读时无法加注和批改;一次性投资大;保管条件要求严格 3、作用 缩小保存空间;保护和代替原件;便于长期保管;便于文献收集与交流;提高办公效率 4、摄影技术大致可以分为拍摄技术和暗室技术 5、摄影四要素:光线、色彩、构图、命题 第二章 感光材料的形式 一、感光材料的基本结构及类型 1、感光材料是指具有光敏性的材料,见光能分解,经过加工处理后能形成影像的材料 2、感光材料的结构:感光层(加工后成为影像层)+支持体,既可以依据感光层的感光物质,也可以依据支持体对感光材料的分类。 3、感光材料的类型: 银盐感光材料:普通摄影胶片、缩微摄影胶片、干银胶片 非银盐感光材料:重氮片、微泡片、光导热塑胶片、PD胶片 二、缩微品的形式 缩微品是指含有缩微影像的各种信息载体,分为卷式缩微品和片式缩微品 1、卷式缩微品以保存为目的,按装片式分为片盘式、单输盒式、双轴盒式、片式,具有成本低、制作速度快、完整性好、容易转换、便于管理等优点,同时具有不易修改和补充、检索时间长、容易损坏胶片等缺陷。 2、片式缩微品以单张胶片为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的散叶片。分为条片、封套片、开窗卡片、和缩微平片(用切口和切角的位置来判断影像面) 第三章 照相机的类型与结构 一、照相机的类型 按胶片类型分为:110、120、135、220、9.5mm 按用途分为:大型专业、中型专业、普通、全天候、立体、全视场、一步成像照相机 按取景方式分:同轴取景、旁轴取景 按感光材料和影像处理方式分为胶片机和数码相机 二、照相机结构 (一)镜头 1、镜头的质量要求 要有汇聚光线的能力,以便把来自景物的光线聚焦成像 畸变很小,能使景物所结影像成为一个平面 影像的外貌形态必须与景物的外貌形态相似 2、镜头的性能 焦距(标准镜头对角线的长度为40—60mm之间) 视角(标准视角大约为50度,视角与影像放大率成反比) 有效口径、相对口径(倒数为光圈系数,用A表示)和光圈(光圈的作用为控制通光量、控制景深、减少像差) 景深(景深小光圈大;景深大,光圈小;景深与焦距的关系成反比,镜头焦距的长短与影像的大小成正比;景深的大小与物距的大小成正比) 景深预测方法:运用照相机身上的景深预测按钮;利用镜头上的自动景深表 景深在拍摄时的应用:用大景深表现景物的深度;用小景深突出主题;用景深代替调焦,抓拍 镜头的种类:标准镜头(50度)、鱼眼镜头(>=180°)、广角镜头(60—90°)、远摄镜头(<30°)、变焦镜头 (二)快门 快门与光圈配合组成曝光组合,调节曝光量 1、快门作用: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控制被摄动体的清晰度和模糊量;实现特殊的拍摄功能 高速快门可以抓拍告诉动作的物体,保证动体清晰度 慢速快门可以保证胶片在低弱光线下的拍摄 2、快门的类型 机械式快门、电子式快门、程序式快门 (三)调焦机构 调节摄影镜头和感光片之间的距离,满足高斯公式 1、联动调焦法 2、目测式调焦法 (四)取景器 (五)输片装置 (六)机身、暗箱和附件(附属镜头、闪光灯、遮光罩、快门伐、三角架、近摄接圈、增距镜) (七)自动控制装置 1、自动曝光:光圈优先式、快门优先式、程序式 2、自动闪光 3、自动调焦 第四章 缩微摄影设备 一、缩微摄影设备的种类与特点 1、种类:制作加工设备、利用还原设备、质量检测设备、保存管理设备 2、特点:设备品种多样化;技术规格标准化;设备配套系列化;缩微技术多元化 二、缩微摄影机 1、种类及特点 常用:平台式(一般平台式、逆平台式、缩微平片式、开窗卡片式) 轮转式 特点:镜头解像力高,像差小;固定光圈和固定快门;采用灯光照明,使被摄原件的表面照度均匀一致;自动控制曝光量、自动输片、自动调焦等自动装置;体积较大,结构坚固、耐久,使用寿命长;没有艺术意义和追求,没有普通摄影的拍摄技巧。 2、平台式特点 拍摄时,被拍摄原件置于平台上;曝光时处于相对静止 机构:机头、机身、照相装置、控制系统 3、轮转式 特点:狭缝扫描曝光,被摄原件的缩小影像与胶片同步运动;只是用16mm,缩率固定,可高速拍摄,适用于小画幅原件 三、缩微胶片冲洗 高温快速冲洗工艺,显影、漂水、定影、水洗、干燥 第五章 感光材料的结构与成分 一、黑白感光胶片的结构与成分 黑白感光胶片由保护层、乳剂层、结合层、片基、背涂层组成 (一)保护层:一般是添加了坚膜剂和防腐剂的明胶 (二)乳剂层:一般由粘合剂、光敏剂、增感剂、补加剂组成 1、粘合剂—明胶 性质:粘结性;坚膜性;照相活性(吸卤性);良好的三态及其转化:凝胶态、固胶态、溶胶态 2、光敏剂—卤化银 卤化银有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溴化银感光速度最快,氯化银次之,碘化银最慢,混合使用超加速性。纯净的卤化银感光速度很慢,且对蓝紫光敏感,加工时有意识地破坏其晶体结构及添加硫化物。 3、增感剂 化学增感剂只能增加卤化银的感光能力,不能扩大卤化银的敏感光谱范围,其常用物质为硫代硫酸盐 光谱增感剂不仅可以扩大卤化银的敏感光谱范围,还可以增加其感光能力,其常用物质为菁染料 4、补加剂 稳定剂:防止感光度下降 防灰雾剂:防灰蒙度上升 坚膜剂:提高明胶溶解点和机械强度 防腐剂:防止明胶被细菌侵蚀而腐蚀 乳剂层的涂布有单层涂布、混合涂布、双层涂布、多层涂布等方式 (三)结合层 特殊化学胶液,增强乳剂层与片基的结合力 (四)片基 硝酸片基、醋酸片基、聚脂片基 黑白胶片的片基为了实现防光晕效果,一般染成淡灰色或淡蓝色 (五)背涂层 防光晕、防静电、防卷曲 二、彩色感光胶片的结构与成分 (一)光与色 1、人眼色觉原理:锥体细胞(分辨波长和频率产生色觉反应)、柱体细胞(对光的强度敏感) 锥体细胞所含视色素分为三种单元:感蓝单元、感绿单元、感红单元 2、原色光和补色光 色觉原理:红、绿、蓝被称为三原色 摄影学: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将白光中减去某一原色光所得到的色光称为该原色的补色光 白光—蓝光=黄光,黄光为蓝光的补色光 白光—绿光=品红光,品红光为绿光的补色光 白光—红光=青光,青光为红光的补色光 某两个补色光相叠加等于第三种补色光的原色光 某两种补色光的原色光叠加等于第三种补色光 (二)彩色感光胶片的结构与成分 1、结构:保护层、感光乳剂层、防光晕层、片基 彩色与黑色胶片不同之处就在于彩色胶片的感光乳剂层有感蓝层、感绿层、感红层。 为改善成像效果和保证色彩的饱和度,在三个感光层之间有滤光层。 2、成分 保护层——明胶,防光晕层——炭黑,片基的成分和黑白胶片一样,彩色感光胶片感光层除明胶、卤化银、增感剂外,还有成色剂。上乳剂层为黄色成色剂;中乳剂层为品红成色剂;下乳剂层为青色成色剂。 成色剂本身不是染料,而是一种能产生染料的中间体,且没有固定颜色,这种中间体只有在显影过程中于某种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才能产生染料,再由染料构成彩色影像。 三、像纸的结构与成分 (一)黑白像纸的结构与成分 1、根据像纸的结构分为:钡地纸(明胶保护层、乳剂层、含钡层、纸基)、涂塑纸(明胶保护层、乳剂层、树脂层、纸基、树脂层) 2、纸性与反差 反差是像纸的一种性能,反差大的像纸纸性就硬,制出照片缺乏中间层次,黑白对比越强烈 (二)彩色像纸的结构与成分 彩色像纸现在只用涂塑纸,其结构和感光胶片类似,感光层也是多层结构,不过其排列顺序是倒型分布 保护层—感红层—感绿层—感蓝层—涂塑层 四、缩微胶片的结构与成分 1、黑白银盐缩微胶片的结构与成分 结构:保护层、感光层(乳剂层)、上底防光晕层、片基、下底层(结合层)、背涂层(防光晕、防静电、防卷曲) 2、彩色银盐缩微胶片的结构与成分 同黑白胶片片基一样,只不过其乳剂层同样分为感蓝、感绿、感红,中间亦有滤色层和隔层 3、重氮胶片的结构和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