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戏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戏曲

洛阳戏曲的历史,同洛阳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洛阳曲剧,1926年正式搬上舞台,历史较短。在初创阶段,演出剧目多是《压塔》、《祭塔》、〈兰桥会〉、〈周老汉送女〉、{柜中缘}等“三小戏”。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才有“三小戏”发展到“袍带戏”,如《反徐州》、《地塘板、《闯王进京》、(呼延庆打擂)等。洛阳曲剧的演出剧目,大多从其他兄弟剧种移植而来,部分属本剧种创作。建国前,洛阳市戏曲舞台上演出的传统剧目,绝大多数是各剧种(包括外来剧种)所共有的,只是个别地方有不同。洛阳市的地方剧种除有豫剧和洛阳曲剧外,还曾有越调、京梆子(河北梆子)、京戏(京剧)、二夹弦、怀梆、罗戏、蒲剧等。

目前,戏剧的发展还是很好的。洛阳已建歌剧院,正好为洛阳戏曲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

洛阳皮影戏

皮影戏在我国不是很普及,只有北方几个地方之今还保留着这一古老的民间表演形式,这是今年洛阳牡丹花会期间所举办的民间文化展演的一项,旨在挖掘、整理、振兴流散在民间的艺术表演形式。皮影,是用上好的牛皮经过处理在雕刻成众多生动的人物、动物剪影图案在灯光下在透光不透明的屏风后面一人或多人操作并配音,演出了一台台大戏给屏风前面的观众观看,必定这种表演形式不普及,城市里的人们感觉很新鲜,在演出时观众们不怎么关注剧情,到是对怎样操作皮影更感兴趣。

这样的话,我觉得这就有点向人们对于魔术的好奇一样,我在考虑,是否皮影表演的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下魔术表演。毕竟时代在发展,我们要求变,求新。目前,皮影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但是,将它与现代表演艺术相结合,使其现代化,符合大众口味。同时,在一些古典名胜的风景区内开设皮影戏表演,借此将皮影戏发扬光大。

洛阳还有一些特有的杂耍表演,目前也正待挖掘:

二鬼摔跤

(洛阳叫:二鬼绊跌),是傀儡戏的一种表演形式,据传说始源于汉朝,最盛行的时代是宋朝,沿演至今。虽称为“二鬼”,实际上由一个人表演。表演时,演员穿上特制的道具,道具为木头刻绘成的两个造型夸张的鬼头,对面峙立,钉上两顶帽子,衣服有两个棉袄外套、两个大褂,衣服内钉上用木板做的肩和腿。木偶手臂作互抱持状,所着袍垂下可覆盖表演者头、肢等部。木偶内部有4根绳子,前两根系在演员腰部。演员两只手拿板,表演时演员必须趴在地上,手上穿着长靴,然后“二鬼”以抡、转、滚、翻、摔、扫、踢、挡、托举等动作,互踢互绊,作厮打状。二鬼摔跤滑稽风趣,令人捧腹。

河洛大鼓

是原汁原味的老洛阳“玩意儿”,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鼎盛时间可以这么说,河洛大鼓一人在那个村演唱走后,这个村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要跟走几个,张天培、程文和、段界平、王小岳是从第二代到第四代的代表人物,他”,传承人是陆四辈先生,我与河洛大鼓艺人接触的比较多,张天培(书状元)时代我没有赶上,程文和(压塌洛阳)我赶上了,段界平、陆四辈我们在一个团工作,王小岳是我“抱拳明志”的兄弟(王小岳传),作为洛阳曲艺界的负责人,我多次带队参加省里的比赛,故接触了众多的河洛大鼓艺人,而今的河洛大鼓已经是远去的“天籁”,需要亟待营救。

河南坠子

是河南省第一大曲艺曲种,且流派纷呈,河南坠子在洛阳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众多的河南坠子艺人,河南坠子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历史悠久,在旧中国,洛阳地区就有坠子艺人作艺,上世纪七十年代,洛阳地区十五个县、市(当时包括三门峡市)均有曲艺队,团、南坠子演员,是河南坠子的鼎盛时期,老洛阳市说唱团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驻

扎青年宫,出现了几位有代表性的河南坠子艺人,洛阳的河南坠子艺人大抵宗两派,一派为赵(铮)派,一派为刘(宗琴)派,代表人物有:何大平、王仙菊、杨玉珍等。

【萧巍说相声】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始源于山东省的鲁西南一带,洛阳地区在旧中国就有艺人来此作艺,本地出现山东快书艺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但都没有从事商业演出,从事商业演出的山东快书艺人应该从汪豫生先生开始,汪豫生先生的祖籍是安徽人,1945年出生在洛阳,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洛阳人,他是洛阳第一个有师承门派,从事商业演出的山东快书艺人,他的艺术生涯始于1960年。汪豫生先生的学名即代表着他是河南生人,师承山东快书名将宗永泰老前辈,按照邱祖龙门(牌)派的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富、本、合、教、永、元、明、至、理、忠、诚、信......的排字,汪豫生先生的一名叫汪元亮,又名:鲁声。从960年开始,汪豫生先生在青年宫老洛阳说唱团与河洛大鼓名家程文和、评书名家郑豫閩、戴耀亭、徐州琴书名家罗永香、河南坠子名家王仙菊、相声名家黄转祥等同台献艺,声誉大振,那个时期还有两位,一位是山东快书艺人郭昌义,一位是山东琴书艺人崔金霞,他们是夫妻,就是现今的山东快书、小品演员郭秋临、郭东临的父母,他们在洛阳没有待多久,真正使山东快书在中原发扬光大的是汪豫生先生,汪豫生先生收有弟子十二人,以陈涛(明涛)黄亚民(明亚)萧巍(明巍)张复员(明员)成就最为突出,再传弟子(“至”字辈儿)以单至良最为优秀。

垛子

是珍稀的老洛阳“玩意儿”,始于明朝晚期,盛于清末。在洛阳的洛宁县兴华、崇阳、下峪山区有过表演记载。民国之后在下峪乡崇阳村延续下来,传承至今。垛子的表演有招旗队、秧歌队、锣鼓队组成。招旗队开道,旗上写明表演队名称,锣鼓队、秧歌队跟进,渲染活动气氛,最后出来的才是人们期盼的垛子。垛子队伍出现时,大街小巷人潮涌动,观者人山人海,鼓乐喧天,彩旗飞舞,十分壮观。垛子又分高桩和低桩。在排练时间充裕、排练费用有保障的情况下,垛子常常一连出动十几台高桩和低桩,鱼贯缓行,场面宏大。低桩,通常是上下两人来表演,下边是一个经过化装、扮演不同角色的人,其肩头上站着一个四五岁、身着盛装的儿童,一上一下,十分美妙、奇特。高桩,是“垛子”的精髓,是“垛子”表演的经典表演内容。根据演员的多少,有双人垛子、三人垛子、多人垛子等。表演以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演员浓妆艳抹,高站空中表演,惊险、生动,场面美不胜收。

洛阳琴书

洛阳琴书旧称为“琴书”,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而得名。在“琴书”前限以“洛阳”二字,乃是因为其主要流传于洛阳一带琴书在洛阳流传甚久。其原名为“琴音”(亦有说为“清音”),其伴唱乐器非“扬琴”之琴,而是我国传统的七弦古琴。琴音仅在官宦商绅和文人之间传唱,词曲典雅,属于“阳春白雪”的“细玩意儿”。琴音流入民间后,改称“琴书”。其琴也改为扬琴。清代的初期和中叶,琴书和古词是洛阳盛行的两大曲种。

这些都是特色文化,但很明显,相对于现在,不是很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了。我们要做的是让它的生命力更长久,当然其中蕴含的古典主义文化精髓我们不能摒弃。而是要在保留其原有内涵的基础上使其更加现代化。一,这些民间艺术可以依托旅游景点,景点内可设表演点,同时也可以使景点更显地方特色。二,可举办一些汇演,汇演的节目不要太单一,而应将它们结合起来,让汇演更丰富一些。当然,这些表演的形式一定要求新,要加入现代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