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钼铜层状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研究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研究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研究钼铜多层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性能材料,其表面性能对于其在各种工业领域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介绍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特点。

钼铜多层复合材料是由钼和铜两种金属层交替堆叠而成的复合材料,其特点是具有高强度、高导热性和良好的热膨胀匹配性。

这使得钼铜多层复合材料在各种高温、高频率和高速运动等特殊环境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研究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时,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其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对多层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润滑性和接触行为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地评估和控制表面粗糙度对于提高钼铜复合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通过采用合适的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从而提高其性能和应用寿命。

另一个重要的表面性能指标是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表面涂层。

表面涂层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如耐腐蚀性、防氧化性和抗磨损性。

钼铜复合材料常用的表面涂层有金属涂层、陶瓷涂层和有机涂层等。

金属涂层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但其耐磨性较差;陶瓷涂层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和抗磨损性,但其导电性较差。

因此,选择适合的表面涂层对于提高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和制备条件来改变其表面性能。

例如,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改变复合材料的晶粒尺寸和晶界分布,从而影响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另外,通过改变材料的堆叠方式和层数可以调控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而调节其表面的化学活性和腐蚀性。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是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研究必须与实际应用需求相结合。

不同的应用领域对于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进行表面性能研究。

例如,在电子封装行业中,要求复合材料的表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抗氧化性;而在航空航天领域,要求复合材料的表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优化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优化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优化钼铜多层复合材料是由钼和铜两种金属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导热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和腐蚀性环境下的电子、电力和航空航天等行业。

然而,在某些特殊的工作条件下,钼铜多层复合材料容易出现腐蚀问题,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因此,对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腐蚀机理分析1. 腐蚀类型:了解钼铜多层复合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类型是优化耐腐蚀性能的第一步。

常见的腐蚀类型包括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和氧化腐蚀等。

根据不同的腐蚀类型,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是关键。

2. 腐蚀介质:腐蚀介质的种类和浓度都会对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腐蚀性能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酸性环境下的腐蚀会导致材料表面被侵蚀,而碱性环境下则会促使材料表面形成氧化物保护层,减缓腐蚀速度。

二、优化耐腐蚀性能的方法1. 表面处理技术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是提高其耐腐蚀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镀层、电化学抛光和氧化处理等。

镀层能够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减缓腐蚀速度。

电化学抛光可以消除材料表面的缺陷,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氧化处理可以使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起到隔离和保护的作用。

2. 添加防腐剂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防腐剂可形成一层保护膜,阻隔腐蚀介质对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侵蚀,延长其使用寿命。

选择适合的防腐剂需要考虑腐蚀类型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3. 材料设计和改良通过调整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成分组成、晶体结构和晶界结构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改良,可以提升其耐腐蚀性能。

例如,选择合适的合金元素添加剂可以优化材料的晶界结构,提高抗腐蚀性能。

此外,纳米材料的引入和微观结构控制也是优化耐腐蚀性能的有效途径。

4. 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是确保钼铜多层复合材料优化耐腐蚀性能的重要保障。

建立完善的检测方法和评价体系,对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提升材料质量和性能稳定性。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钼铜多层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材料,由钼(Mo)和铜(Cu)交替堆叠而成。

它继承了钼的高熔点和抗氧化性能,同时又获得了铜的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

因此,钼铜多层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电子器件、电器绝缘材料和高速电子封装等领域。

本文将对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从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力学性能。

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强度主要受到两种变量的影响:层间原子结合强度和层间界面相互作用强度。

实验表明,钼铜多层复合材料中的原子结合强度较高,这意味着在应力加载下,层间原子之间的结合不容易断裂,从而增加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而层间界面相互作用强度则会影响材料的硬度。

由于钼和铜的晶格结构之间存在差异,不同层间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导致材料的硬度较低。

因此,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硬度。

其次,我们将分析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导热性主要取决于两种变量:钼层的导热性和层间界面的导热性。

钼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因此钼层在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中起着重要的导热作用。

而层间界面的导热性可能会受到层间原子结构的影响,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当原子界面接触度较好时,层间界面能够有效地传导热量。

导电性方面,铜是一种优秀的导电材料,而钼具有较高的电阻率。

因此,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主要由铜层负责,而钼层则对导电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最后,我们将讨论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

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主要受到两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差异的影响,即钼和铜的热膨胀系数之间的差异。

由于钼和铜的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

因此,在设计高温环境下的器件时,需要考虑到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热应力。

总之,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较低的硬度、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钼铜多层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在电子工业、航空航天领域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首先,针对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细粉末的选择和制备方法。

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可以实现钼铜复合材料中细粒度的控制,从而提高其性能。

在细粒度方面,可以选择凝聚相方法、称重法、化学法等进行制备。

其中,化学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化学反应来合成所需的细粒度粉末,具有工艺简单、控制性强的优势。

其次,在制备过程中,应重视控制温度、压力和速率等参数的影响。

通过调整这些制备参数,可以对钼铜多层复合材料进行定制制备,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关注钼和铜的比例,合适的比例可以优化复合材料的性能,提高其力学强度和导热性能。

制备完毕后,需要对钼铜多层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其中,力学性能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通过拉伸测试等方法,可以测得材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参数。

同时,还可利用硬度测试和压痕测试等方法对材料进行硬度和韧性的评价。

此外,热导率也是钼铜多层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热导率测试仪进行测量。

这些性能测试结果将为后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应用方面,钼铜多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热导率,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的制造。

例如,可应用于高功率集成电路封装和电子散热元件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钼铜多层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可以应用于导弹的导热结构、航空发动机的导热元件等。

此外,钼铜多层复合材料还可用于电机的导电环、半导体材料的封装座等领域。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扩大,钼铜多层复合材料在制备工艺和性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例如,制备工艺可以更进一步地精细化,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稳定性和可控性;针对某些特定应用领域,可以研究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等。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研究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研究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研究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由钼层与铜层交替层叠构成,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和机械强度,在电子器件、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其界面结构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针对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材料性能,拓展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需要对钼层与铜层之间的结构进行分析。

界面结构直接影响着两种材料之间的粘合强度和界面接触阻抗。

通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高分辨率显微镜技术,可以观察到钼层与铜层之间的原子排列情况和界面的结晶结构。

钼和铜的晶格不匹配度较大,界面处常常存在结构缺陷,如位错和晶界。

这些缺陷会影响界面的力学性能和电子传输能力。

其次,界面结构的研究需要关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中界面的化学成分。

通过能量散射光谱(EDS)等表征手段,可以获得界面处元素之间的分布情况和相互作用。

钼和铜在界面处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或固溶体。

界面处化学成分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材料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

进一步,界面结构的研究还需关注界面的界面能。

界面能是衡量材料结构界面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过表面张力测试仪等仪器,可以获得不同条件下界面能的变化情况。

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界面能主要由界面的结构缺陷和化学反应来决定,通过优化界面能,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强度和电热性能。

另外,界面结构对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也有影响。

由于钼和铜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界面处容易产生热应力,导致材料界面的剥离和破裂。

通过热膨胀系数测试等手段,可以研究不同材料组分和厚度对界面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并找到合适的工艺参数来减小界面热应力,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界面结构的研究需关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界面电阻。

界面电阻是电子器件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着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通过电学测试等手段,可以评估界面处电子传输的效率和电阻大小,并尝试优化材料工艺和界面处理方法,降低界面电阻,提高材料的导电性。

钼铜多层复合板在微电子封装中的应用研究

钼铜多层复合板在微电子封装中的应用研究

钼铜多层复合板在微电子封装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钼铜多层复合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封装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热性、低热膨胀系数和较高的强度等特点,在微电子封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钼铜多层复合板在微电子封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综合分析了其在散热性能、可靠性、制备工艺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在挑战,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1. 引言微电子封装工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随着封装尺寸的不断缩小,散热问题成为微电子封装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钼铜多层复合板由于其优异的导热性能和机械强度,成为解决散热问题的新型材料。

2. 钼铜多层复合板的特性钼铜多层复合板由钼和铜两种材料分层构成,具有多项优异特性。

首先,钼和铜在导热性能上具有较大的差异,钼的导热性能远优于铜,因此钼铜多层复合板能够有效提高器件的散热效果。

其次,钼铜多层复合板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能够减缓因温度变化带来的热应力。

此外,钼铜多层复合板还具有较高的强度,适应微电子封装对材料强度的要求。

3. 钼铜多层复合板在微电子封装中的应用3.1 散热性能钼铜多层复合板的优异导热性能使其成为微电子封装中理想的散热材料。

在高功率密度封装中,可以采用钼铜多层复合板作为散热基板,通过其优异的导热特性将热量迅速传导至散热器。

同时,钼铜多层复合板的较低热膨胀系数可以减少热应力,提高散热材料的可靠性。

3.2 可靠性钼铜多层复合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异的抗热膨胀性能,能够在微电子封装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物理特性。

封装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和应力变化对材料的可靠性有很大影响,而钼铜多层复合板在这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现。

研究表明,采用钼铜多层复合板作为封装材料能够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3.3 制备工艺钼铜多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对其在微电子封装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当前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堆叠法、粘贴法、热压法等。

其中,堆叠法是最常见的制备方法之一,通过多次堆叠钼和铜薄片,经过高温处理和轧制工艺形成多层复合板。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研究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研究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研究摘要:钼铜多层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和能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研究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包括压缩性能、弯曲性能和疲劳性能。

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和分析,为进一步优化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引言钼铜多层复合材料是由钼层和铜层组成的,具有高熔点、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的电导性能等优点。

在高温、高频和高功率的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因此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加工性能是影响钼铜多层复合材料实际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对于进一步改进加工工艺并提高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方法和材料本实验采用了热压法制备钼铜多层复合材料。

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为纯度分别为99.95%和99.99%的钼和铜。

根据实验需求,调整了不同的层数和厚度比例。

实验过程中采用了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显微硬度计等仪器对样品进行了观察和测试。

3. 加工性能的压缩性能研究首先对不同厚度比例的钼铜多层复合材料进行了压缩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厚度比例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加,但同时也导致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减弱。

此外,不同层数的复合材料之间存在差异。

更高层数的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更低的变形能力。

通过对压缩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增加厚度比例和层数可以提高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但也会降低其塑性变形能力。

4. 加工性能的弯曲性能研究接下来,对不同厚度比例和层数的钼铜多层复合材料进行了弯曲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厚度比例和层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逐渐增加。

然而,较高层数的复合材料相对较脆,容易发生断裂。

因此,在设计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权衡厚度比例和层数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层数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但过多的层数会降低其韧性。

5. 加工性能的疲劳性能研究在实验中,还对不同厚度比例和层数的钼铜多层复合材料进行了疲劳测试。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研究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研究

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研究磨损是物质表面直接接触和相互运动时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是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钼铜多层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然而,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尚未完全解析。

本文将针对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材料制备和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首先,我们将对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分析。

该材料通常由多个纳米级复合层组成,每个复合层中的钼层和铜层交替排列。

钼层具有高硬度和抗磨损性能,而铜层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韧性。

这种结构设计旨在兼顾材料的导电性和磨损性能。

其次,我们将对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进行探讨。

磨损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磨粒磨损、金属间磨损和疲劳磨损。

在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中,由于材料的复合性质,磨粒磨损和金属间磨损是主要机制。

磨粒磨损是指外界颗粒对材料表面的摩擦损伤。

由于钼层具有较高的硬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磨损,因此磨粒对钼层的磨损较小。

而铜层相对较软,容易被磨粒刮削损伤。

由于复合层的结构设计,铜层的损伤很少影响到钼层,因此整个材料的磨损率较低。

金属间磨损是指复合材料中不同金属层之间的摩擦损伤。

由于钼层和铜层的硬度和性质的差异,复合材料在摩擦过程中会发生金属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会导致材料表面的微观变形和形貌改变,进而影响材料的摩擦和磨损性能。

因此,金属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磨损的重要因素。

疲劳磨损是指材料在长时间循环加载下的磨损现象。

由于复合材料通常在高负载和高频率的条件下工作,因此易受到疲劳磨损的影响。

钼层和铜层的交替排列结构可以提高材料的抵抗疲劳磨损的能力,减少材料的摩擦和磨损率。

综上所述,高品质钼铜多层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包括磨粒磨损、金属间磨损和疲劳磨损。

材料的复合层结构、材料硬度和性质的差异以及长时间循环加载等因素都会对材料的磨损性能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的功率不断增大,导致发热量大幅增加。铜钼铜层状 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高热导率,是作为高功率芯片热沉的理想材料。针对铜钼铜层状复 合材料的特点,以高功率功放模块的载板为例,进行机械加工和表面镀金的工艺验证,尺寸精度和表 面镀层满足要求,同时,可靠性验证表明,铜钼铜层状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应用于大功率芯片的热沉。
( The 2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ETC, Chengdu 610036, 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the power of the chip increases continuously, which leads to a large increase in chip calorific value. With the low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Cu/Mo/Cu composite material is an ideal material for heat sink of high power chip.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Mo/Cu composite material, taking the carrier plate of high power PA module as an example, it took the heat sink plate as an example, the process verification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and surface gold plating was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iability verification shows that Cu/Mo/Cu composite material can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heat sink of high power chip.
17.0
8.90
5.9
8.30
7.4
16.45
6.8
10.00
8.3
9.32
铜钼铜层状复合材料中间是钼,上下表面覆 铜,通过控制铜与钼的厚度比来调节膨胀系数及热 导率,见表2,既具有钼的低膨胀性能,又具有铜的 高导热性能,是作为高功率芯片载板的推荐材料, 结构如图1所示。
261
·微系统·
电子工艺技术 Electronics Process Technology
2019年9月 第40卷第5期
doi: 10.14176/j.issn.1001-3474.2019.05.004
铜钼铜层状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
王宇,漆中华,伍艺龙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第二十九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36)
层状复合材料应运而生,一般分为三层,中 间层为低膨胀系数材料,两边为高导电导热的材料 层,这类材料的平面方向有很好的热导率和较低的 膨胀系数,基本不存在致密度问题[4-5]。
以芯片热沉载板为实例,本文研究铜钼铜层状
复合材料的应用技术,掌握铜钼铜复合材料的机械 加工技术特点,以及表面镀金技术、芯片共晶焊接 技术和热沉低空洞钎焊技术等微组装技术。
电子工艺技术
262
Electronics Process Technology
2019年9月
表1 常用金属封装热沉材料的主要性能参数
材料
铜 柯伐合金 Cu/W85 Cu/Mo85 Cu/Mo/Cu
导热系数 λ /(Wm0
热膨胀系数
密度
α /(×10-6K-1) ρ /(g·cm-3)
表2 铜钼铜层状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参数
Cu/Mo/Cu
导热系数 λ /(Wm-1K-1)
热膨胀系数
密度ρ /
α /(×10-6K-1) (g·cm-3)
平面方向 厚度方向
1:4:1
220
180
6.0
9.75
1:3:1
244
190
6.8
9.66
1:2:1
260
200
7.8
9.54
1:1:1
305
220
8.3
9.32
图1 铜钼铜层状复合材料结构
2 铜钼铜载板工艺验证 2.1 工艺验证总体思路
铜钼铜作为热沉材料,最主要的用途是芯片 的散热载板,以载板的可靠性应用为最终的研究目 标。整个工艺验证思路应围绕材料本身的可靠性、 载板的机械切削加工性能、表面镀金的性能和共晶焊 接的可靠性为主要内容进行应用研究,如图2所示。
关键词:铜钼铜层状复合材料;热沉;共晶焊接 中图分类号:TM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474(2019)05-0261-03
Study on Technology of Cu/Mo/Cu Composite Material
WANG Yu, QI Zhonghua, WU Yilong
1 铜钼铜层状复合材料 电子封装热沉材料是一种具有较低热膨胀系数
和一定导电导热能力的微电子工业材料,主要作用 是降低芯片和基板的工作温度,减少热应力失效, 增强基板或芯片的连接强度。常用的热沉材料主要 有铜、可伐合金和钼铜合金,见表1。
基金项目: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科研资助项目(JSZL2015210B007)。 作者简介:王宇(1987- ),男,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
Key Words: Cu/Mo/Cu composite material; heat sink; eutectic soldering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1-3474 (2019) 05-0261-03
三代半导体氮化镓芯片相对于二代砷化镓和硅 芯片有更高的功率,产生的热量更多(发热量大于 200 W/cm2),这对电子封装热沉材料提出了新的要 求,不仅要有更匹配的热膨胀系数,还要有更高的 导热能力[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