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处理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麻醉体会

当代医学 2008年12月第14卷第23期总第154期 Cont e m pora r y M e di c i ne ,D e c.2008,V ol .14N o.23I s sue N o.154临床医学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全麻病人苏醒期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躁动。
全麻苏醒期躁动为全麻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出现不适当行为,如肢体的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无理性言语、哭喊或呻吟、妄想思维等。
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机理至今不明,因此也给我们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
全麻苏醒期躁动对病人本身以及某些需要术后安静的手术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一些病人躁动非常严重时会有暴力倾向,例如拔除引流管、尿管、胃管,肢体的不自主运动以及抬高身体有可能会造成手术切口裂开、手术部位出血,而医护人员亦需要较多的人力来处理。
并且在病人躁动时,循环系统不稳定,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在一些心功能较差或并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是极其不利的。
此外,在一些术后要求病人安静的手术,例如脊柱外科的手术、脑外科的手术、耳鼻喉科的一些手术,一旦病人躁动而未得到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得当,将对手术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预防和及时处理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
导致全麻病人出现躁动的原因很多,包括药物影响、手术原因、过快苏醒和疼痛、生化及呼吸功能不稳定及病人本身的因素等。
现在已知和全麻后躁动有关系的麻醉药有:1.吸入麻醉药,特别是地氟醚和七氟醚;2.阿托品、氟哌利多、大剂量的胃复安、东莨菪碱;3.氯氨酮;4.达哌啶醇;5.苯二氮卓类;6.可能还有巴比妥类,依托咪脂;7.阿片类药物:如度冷丁。
8.肌松药的残留作用。
手术原因如眼科及耳鼻咽喉科的手术会导致全麻后躁动发生率升高。
吸入麻醉后,麻醉药撤退过快所致的过早苏醒及镇痛不全是导致术后躁动发生的一个原因。
全麻开颅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 高爱华, 1 夏
静, 郑乃如. 急腹症的分诊及护理 [ ] 中华国际护 J.
[ ] 罗黔琴. 7 门诊妇科病人就医的心态剖析与心理护理【 ] 中国医 J.
疗 前 沿 ,0 83 1 ) 16 20 ,( 3 :1.
理 杂 志 ,04,( ) 18—19 20 3 3 :8 8.
全 麻 开 颅 手术 后 患 者 意 识 尚未 完 全 清 醒 期 , 病 情 变 化 是
状态 , 当患 者 原来 处 于 昏 迷 向 清 楚 发 展 或 原 来 是 清 楚 向 昏迷
的重要时期。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 麻醉作用并未终止 , 各种 保护反射尚未恢 复, 易发生 呼吸 、 环系统 等并发症 。手 循 术对 中枢神经系统的干扰、 内原 发病灶 以及 相关 因素刺激 颅 影 响均可引出继发性病理改变 , 意识造成 影响。全麻患 者 对 术后清醒前烦躁是全麻最常见 的并发症 , 而此种表现对 于开 颅手术 的患者都会造成 一定 的危 险性。本文通过对 9 8例 昏 迷患者在其复苏期间出现烦躁的原 因进行分析 , 提供相应的 护理对策 ,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稿 日期 :0 9—1 收 20 2—2 ) 9
[ ] 崔俊晔 , 3 于瑞花 , 李灵波. 急腹症患者的预诊与鉴别 [ ] 齐鲁护 J.
理 杂志 ,0 5 1 ( ) 38 20] 周爱珍. 4 预见性思维应用对急诊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 [ ] 现代 J.
・
l 2・ O
理实践与研究 l 生箜 ! OQ 鲞筮 型塑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0 7 1 ( 4 :99 2 0 ,6 1 ) 18 .
45例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毒 副 作 用 的发 生 ,使 之 在 安 全 剂 量 范 围内 尽 可 能 达 到最 佳 止 痛 效 果 , 以减 轻 因 疼 痛 引 起 的 躁 动 。 3 5 拮抗 剂 的应 用 :手 术 后 最 好 不 要 立 即 给 予 阿 片 受 体 拮 .
全 麻 手 术 后 患 者 一 般 可 在 短 时 间 内 苏 醒 ,但 也 有 一 部 分 患 者 可 出现 意 识 模 糊 、嗜 睡 、极 度 定 向 障 碍 及 躁 动 不 安 等 状 况 ,如 果 不 及 时 处 理 可 能 会 导 致 患 者 出 现 诸 多 并 发 症 甚 至 危 及 生 命 l 。因 此 ,了解 全麻 患 者 苏 醒 期躁 动 的 原 因 ,采 取 预 _ J ]
氮卓 类 药 物有 顺 行 遗 忘 的作 用 。虽 然 反 复 告 知 不 适 感 为 尿 管 引起 的 ,但 患 者 还 是 不 能 很 好 地 配合 。而 在 麻 醉 前 清 醒 状 态 下进 行导 尿 ,虽 有 即时 的疼 痛 与 不 适 ,但 患 者 提 前 适 应 了刺 激 ,手术 结 束 时 已处 于 良好 的耐 受 状 态 ,可 以缓 解 全 麻 苏 醒 期 的 躁 动 。 因此 ,全 麻 后 导 尿 可 选 择 经 尿 道 灌 注 局 部 麻 醉 药 的尿 道 表 面 麻 醉 方 法 ,能 有 效 地 预 先 阻 断 因置 导 尿 管 引 起 的 尿 道 刺 激 反 应 。导 尿 时 间 可 选 择 在 麻 醉 术 前 用 药 1 n后 , 5mi
2 6 低 氧血 症 : 由于 镇 痛 和 肌 松 剂 的残 余 ,术 后 患 者 常 有 .
不 同程 度 的低 氧 血 症 ,肺 组 织 通 气 / 流 比值 降 低 ,拔 管 过 血
全麻术后复苏期间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麻术后复苏期间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全麻患者复苏期间躁动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方法通过对3856例全麻术后进入ICU的观察,分析躁动的主要原因是:切口疼痛、气管导管刺激、尿管刺激、呼吸、循环功能不全、麻醉药物作用等。
结果243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躁动,发生率13.7%。
结论全麻复苏期间病人情况多变,应严密观察,综合分析躁动原因并对症处理,确保病人安全渡过苏醒期。
【关键词】全麻复苏躁动原因分析护理对策全麻是手术病人常采用的麻醉方式之一,躁动是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剧烈躁动常引起伤口裂开出血,心率加快,高血压,各种导管及引流管脱出,坠床等风险,必须通过严密观察与综合分析,确定其躁动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
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全麻后复苏的患者3856例,男2506例,女1350例。
年龄2天-88岁,其中34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手术范围包括胃肠、肝胆小儿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科和五官科手术,麻醉术前用药:阿托品或东莨菪碱;全麻用药:恩氟醚、七氟醚、氯胺酮、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患者均为静吸复合全麻或全凭静脉麻醉、气管内插管,术毕均送入ICU。
2原因分析及处理2.1切口疼痛切口疼痛是全麻术后引起躁动的常见原因,在347例中有163例(占47%),尤其是切口比较大的胃肠、肝胆外科手术,多数病人因疼痛刺激烦燥不安,大汗淋漓,不断要求更换体位,自觉任何体位均不舒适。
结合术后病人的表现,排除其他原因,给予适当止痛如肌注杜冷丁或静注芬太尼,效果多数良好,但用药后须观察呼吸情况。
2.2气管导管刺激在347例躁动病人中,101例(占29%),气管导管及尿管作为强烈的刺激源,气管导管造成对口腔、咽喉的刺激,表现为胀痛、发痒不适状态,病人往往表现躁动,而躁动以容易导致各种引流管移位,甚至脱出,因此,当病人呼吸平稳,有吞咽动作时,应尽早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予鼻导管供氧,鼓励患者自行咳嗽排痰,观察呼吸情况。
如何预防全麻苏醒期的躁动?

如何预防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全麻苏醒期躁动,是麻醉苏醒期出现的一种状态,具有兴奋、躁动、定向障碍等临床表现,出现躁动后有可能表现出一些不适当的行为,其中包括语无伦次、肢体无意识动作、挣扎、无理性言语、妄想思维、哭喊等。
混着躁动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会增加循环系统并发症危险,甚至会引起意外伤害,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在临床中需要注重预防预防全麻苏醒期的躁动。
下文对如何预防全麻苏醒期的躁动进行详细介绍:1.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危害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危害,会给患者自身带来较大的危害,也会对医护人员人员配置产生了较大干扰。
部分患者躁动较为严重时会出现不良后果,如躁动时会不自主的把引流管、尿管、胃管进行拔除;肢体的不自主运动和抬高身体等,均有可能会引起手术切口裂开、手术部位出血。
因此,需要给你更多的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在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时,循环系统并不稳定,血压上升,心率变快,这对于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并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怎样结合高危因素,来对躁动的发生进行评判,且有效预防患者躁动、对发生躁动患者进行恰当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2.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预防和处理2.1心理护理在术前访视工作中,需要耐心细致完成,与患者积极交流,以便于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掌握,尽可能消除患者对麻醉、手术的不解和恐惧。
与此同时,需要把留置尿管的目的、必要性、配合事项讲解给患者,尽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并且,需要把全麻后留置尿管无不适感告知给患者,促使患者意识到在苏醒期有可能会出现尿急、烦躁不安等情况,该种情况是暂时的,对于身体是无害的,帮助患者做好充分准备。
且在麻醉前,便把留置尿管的记忆信息传递给患者,以便于患者在全麻苏醒期时可以有留置导尿的记忆,进而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2.2安全护理在麻醉苏醒期,护理人员需要守护在患者身边,把患者身上会由于躁动而引起受伤的物品进行除去,对引流管等进行固定。
必要时,需要给予患者约束带,避免患者躁动时出现意外。
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护理

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护理目的:分析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做好沟通的有效性及相应护理。
方法:对2012年1-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240例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40例躁动患者中,开颅手术58例,胸腔手术64例,腹部手术78例,骨科手术24例,其他16例。
结论:分析了解引起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机制、危害,加强心理护理、预防及及时有效处理,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标签:全麻;苏醒期;躁动;护理全麻苏醒期躁动是全麻手术患者进入麻醉苏醒室后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可能会导致诸多并发症[1]。
手术中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干扰对患者意识有影响,全麻患者术后清醒前烦躁是全麻最常见的并发症。
本文通过对240例患者在复苏期出现烦躁的原因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12年1-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全麻复苏患者7532例,其中240例存在苏醒期躁动,年龄0~94岁,麻醉类型: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多发生于拔管后3~45 min。
2 原因(1)各种有害刺激是引起躁动最常见的原因,如疼痛、吸痰、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的刺激。
(2)肌松药残余作用可导致患者严重的焦虑和躁动,患者意识早于肌力恢复,呼吸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易发生无力咳嗽、舌后坠、呼吸不全梗阻、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蓄积等并发症。
(3)心理压力过大,术前过度紧张、对手术的恐惧及预后的害怕。
另外与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及社会背景有关。
3 结果术后患者意识尚未完全清醒,对外界刺激呈高敏的状态,任何刺激均可引起躁动,如疼痛、尿管刺激、气管插管、肌松药残留、紧张、恐惧等最为常见。
可表现为狂躁、叫喊、呻吟、咬气管插管,甚至试图拔除气管插管、导尿管等行为。
待患者完全清醒后随访,大部分患者对躁动时发生的事无记忆,只有小部分患者记起躁动时发生的片断。
4 护理4.1 适当的镇痛、镇静术后伤口疼痛是麻醉恢复期躁动最常见的原因,特别是胸腔手术创伤大,患者术中常处于各种特殊体位,术后放置较粗的胸腔引流管而引起术后较重的疼痛,苏醒后患者难以忍受疼痛不适,会剧烈扭动身体并试图坐起,躁动加剧疼痛影响呼吸运动、咳嗽、排痰,容易导致缺氧,使血氧饱和度短暂下降。
麻醉恢复室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护理研究进展

麻醉恢复室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全身麻醉后的苏醒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上呼吸道梗阻、躁动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不但会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所以具有多种不利影响。
麻醉恢复室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患者手术期间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监测,该工作的进行能够避免患者出现全面苏醒期躁动症状,也能从各类麻醉问题减小中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麻醉恢复,全麻苏醒期躁动,护理工作,分析研究一、全麻苏醒期躁动概述全麻苏醒期躁动简单来说就是在患者苏醒期间出现兴奋、哭喊、不自主运动的症状,不同患者在全麻苏醒期表现出的症状不同,如果患者的症状较轻,那么可能会出现昏迷、嗜睡、乱动的状况。
如果患者的症状较为严重,不但会出现昏迷、意识模糊的症状,也会出现高声叫喊、四肢不停摆动的症状,该症状出现之后需要为患者使用镇静剂才能将其有效控制。
全麻苏醒期躁动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导致这种症状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
对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如果患者身体内的麻药没有被吸收殆尽,这种情况下麻药就会对患者的大脑皮层、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产生影响,进而使得患者出现多种症状。
其次,手术过程中患者身体会受到极大的创伤,所以在手术完成之后麻醉效果逐渐退散时,患者身体上会产生极大的疼痛感,当疼痛感较为严重且患者麻醉中镇痛不全时,就会出现血压上升、心率增快的症状,该问题在严重情况下也可能会导致全麻苏醒期躁动症状出现。
除此之外,患者的身体素质与全麻苏醒期躁动症状出现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一般的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较低,在手术之前心理压力也较大,所以术后会由于心理压力大和精神过度紧张而导致全麻苏醒期躁动问题出现。
通过研究可以得知,当患者出现全麻苏醒期躁动症状之后,不论症状严重与否,患者自身的循环系统负荷都会增加,心率也会出现失常症状,当患者心率失常血压升高时,就可能会造成其他多种并发症的出现。
其次,全麻苏醒期躁动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乱滚乱翻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患者无意识的翻身就可能会引起手术切口出血、裂开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也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
全麻手术后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麻手术后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各种类型全麻患者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提出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通过对548例全麻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引起躁动的原因。
结果 548例患者中,有286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52.22%,结论护理人员重视苏醒期患者躁动的护理,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对降低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全麻苏星期躁动观察护理全麻苏醒期躁动,是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进入观察室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其临床表现为兴奋、高度烦躁多语多动,哭喊或呻吟、妄想思维强烈挣扎以致坐起不自主运动,不听指令,严重时可造成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如不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及护理措施,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院对348例全麻手术后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发生躁动的原因,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 本组548例,其中男356例,女192例,年龄4-81岁,腹腔手术185颈部手术72例,开胸手术83例,乳腺手术76例,四肢手术32例。
妇科手术92例,骨科手术18例,手术前均无并发症,均采用插管全麻,482例术后带气管导管入PACU,66例拔管后入PACU,平均复苏时间120min。
1.3 方法观察各种不良刺激引起躁动的发生率,不同手术类型苏醒期躁动的比例1.4 结果各种有害刺激是诱发和加重躁动的最常见原因,其中疼痛、尿管刺激、气管刺激较为常见。
因麻醉镇痛药物作用逐渐消退而发生疼痛,导致患者无意识挣扎,不自主运动使血压升高,脉搏加快;麻醉减浅后,不能耐受气管导管和尿管刺激而导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拮抗催醒药物、酸碱平衡失调、低氧血症等亦是苏醒期躁动的诱因,患者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态也是躁动发生的诱因。
2 讨论2.1 引起躁动的原因(1)任何刺激都会引起躁动和不安,拔除导尿管,引流管、气管导管等。
(2)体外循环等手术操作所致的微量空气造成脑血管的栓塞,可以引起术后精神运动以及神经功能障碍,术后发生谵妄的机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