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技能相关问题的答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一个重要内容,课标中“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这句话就明确说明了问题,运动技能它还是实现其它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而且,运动技能还是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的主要途径,因此对于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我们坚定不移。

那么,哪些运动技能是必要的呢?我们要教哪些运动技能呢?我们以为:一是必须要教给学生的,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二是学生毕业后作为常用健身方法的运动技能;三是学生可以用来娱乐的运动技能。当然,这三个有些是重合的,就我们南通体育中考的内容来说,它应该是符合一、二两条的,从备考来说,也是应该教的,当然,不应该是应试的教与练,应该说,中考里面的技能、体能项目还是一些比较基本的、便于教学与锻炼的内容,有他们的作用、效果与可行性。

有人说现在“教的太多了”,关于这个,我们不敢苟同,因为目前初中的教学是按照单元来划分的,32个中考内容是不同类的,要求掌握的程度自然也不同,一些技能内容,必须学会、必须正确掌握,一些内容小学已经学过,主要是激发他们锻炼的热情,一些内容是锻炼方法的介绍,如此看来就不会觉得多了。

省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了省实施方案于教学指南的编写,现在介绍如下:

把教学内容进行了分类:

1.必学内容:

基本运动能力(田径);体操类;武术类;体育与健康知识。

2.限学内容:

球类(篮、排、足、乒、羽,等);韵律舞蹈;体育游戏;民间传统体育;等

3.自选内容:

游泳;三门球、中置足球、花样跳绳、国标舞(体育舞蹈)、新兴项目;等

必学内容突出针对性,指向于基本活动技能;

限学内容突出多样性,指向于保证必要课时与内容的多样、“2+1”的目标

不难看出,将武术作为必修是国内一项创举,还提出了体能素质干预的整体性问题,不能片面理解“课课练”。

在这样的一个框架下再来看我们的中考内容,那是身在其中了!

所以,执行好省教学指南、编制好各项教学文件,那对于南通体育教学中的一些技能问题的困惑应该可以迎刃而解。

目前,我们的技能不是教的太多了,而是教的较少,很多指南里的内容我们并未涉及。之所以,感觉多,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的进行计划的设置,导致教学的时候疲于应付,这样自然感觉到多。

技能与兴趣的问题,也是一些老师关注的。

多年前,毛振明教授介绍了日本的“快乐体育”,有人误解为“学生想干嘛就干嘛”,理解上有了偏差。

快乐与兴趣在体育中,往往与运动痛苦有些关系,也就是说运动

乐趣是通过不断学习、努力、克服障碍来获得的,所谓“苦中做乐、苦尽甘来”,所以,体育课就是通过强调成功快乐的运动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体育、喜欢体育。在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就是应该有那么一些挫折、那么一些挑战、那么一些磨难、那么一些痛苦,这样才能产生运动乐趣,无乐趣、无痛苦的运动技能学习那不就是无聊吗!

课标中提出一个理念“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说明了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某种意义上讲,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更重要。当然,兴趣可以激发,也可以磨灭,所以,我们的教学就要一直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还有一个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强调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才能提高。这点也从一定层面说明了关注学生运动兴趣。

每个学生的运动兴趣应该是各不相同的,如此,理念中有一个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重视课程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里面就提到了兴趣爱好的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这样可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学生如果不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经常

体验体育学习的失败,他(她)就不会喜欢体育课,也就不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注意教法手段和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因为长时间的单一刺激,容易引起超限抑制,单调、枯燥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在是系统地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而是启发、诱导学生根据计划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来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因此,教法手段和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对于提高青少年的练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应注意防止那种“华而不实”的做法,要把多样化和实效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抓住教材和练习内容的实质,从任务和效果出发,“万变不离其宗”,就可以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如根据青少年大都具有“好胜”、“上进”及“荣誉感”等心理特征,在练习中适当运用带有竞赛性的组织教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但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竞赛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才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在掌握动作阶段,竞赛的重点应放在技术评比上,以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在巩固提高阶段,则可以把竞赛的重点放在完成练习的成功率、次数、成绩等指标上,以利于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评价是新课程关注的内容,通过合理的评价让学生看到和感觉到自己参加体育锻炼的成绩和结果,也是坚持和发展学生兴趣、积极性的关键。如学生自我的评价。让学生说出自己在体育方面的特长和爱

好及自己现在所处的水平,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运动兴趣。小组评价及对组内个人评价的多样化结合,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实践、反思、发现自我和欣赏别人的过程,推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适当降低运动技能评价的标准。遵循体育教学中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不同体质、不同能力的学生下达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进步程度评出运动技能的甲、乙、丙等级,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这样学生不仅可触摸到、感受到,而且可以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而逐渐地提高对运动的兴趣,从而喜欢上体育课,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运动情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运动态度、运动成绩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运动的兴趣。比如,在进行运球上篮教学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而达到这一目标。阶段练习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自我成绩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既定目标的完成情况,表扬先进的学生,鞭策后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用南通市教科研中心体育教研员倪胜勇老师的话来说,运动技能教学是体育教师的看家本领,确实,区分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人员的区别可能就在于我们对运动技能教学的把握,但是我们不能够仅仅有这个,教练员对于运动技能的认识应该比我们要深刻,我们在把握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还要让学生能够学会体育学习,养成锻炼的习惯,让体育教学真正回归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