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预测回顾与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地震预测回顾与展望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6期

刘桂萍,博士、研究员、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历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预报部副研

究员、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监测预报处处副处长、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处处长、中

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曾兼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报技术协调组组长、全国强震强化监视跟踪

组专家组组长。长期从事中国大陆、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性及其机理研究、地震综合预测与管

理工作,主持2006—2020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中国大陆7、8 级地震中- 长期预测、2013 年芦山7.0 级地震预测总结等项目和工作,发表论文20 余篇,主持编著《2017 年九寨

沟7.0 级地震总结》,参与编著《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等著作。

刘桂萍

1920 年12 月16 日我国宁夏海原发生8.5 级特大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此后一百年间,我国地震科学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地震预测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也取得

大量成果。本文回顾了我国地震预测发展初始阶段的历程,对最近10 年的进展进行了总结,

讨论了地震预测的难点和疑问,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回顾

21 世纪前20 年,连续发生的印尼9.0 级地震、日本以东海域9.0 级地震、海地7.1 级

地震、我国汶川8.0 级地震等毁灭性巨大地震灾害,表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并没有显著地提

高人类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地震预测也仍在不断增长的期盼和质疑中继续推进。由于强烈地

震会对人类社会造成破坏和影响,地震预测预报具有明显的双重属性,即科学性和社会性。我

国地震预测预报的起始也是受科学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影响,是在一定科技基础条件下、受特殊

的突发事件触发、由国家政府推动而发展起来的。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我国的地震科技水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相比已经取得长足

进展。1954—1956 年,在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组织下,多所院校和文教单位科研人员通过翻阅8000 余种文献,整理出数以万计的地震记录,编制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和中国历史地

震烈度分布图,制定了200 余个厂矿地址的地震烈度,并结合当时地质学上的新构造理论认识

和观测数据,编制了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在地震观测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仅有南京

北极阁、上海徐家汇和佘山地震观测台,之后逐步建成由20 余个测站组成的我国第一个中强

地震观测台网、12 个台组成的基本台网,以及多个区域和专项地震观测台网,并初步具备仿制、制造地震观测仪器的能力。1956 年,国家重大科学发展计划将地震预报作为科学目标列入规划项目,1958 年北京大学创建全国第一个地球物理学系。1966 年初,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召

开了地震预报讨论和规划会议,经过论证,认为已经基本具备开展研究的条件,拟出了详细具

体的研究规划。规划刚脱稿即发生了促成我国地震预测肇始的邢台地震。

1966—1976 年期间,我国西南和华北地区的7 级地震活跃,造成了严重灾难,促成了我

国地震预测开始,影响了其发展历程。邢台地震是罕见的强震群,在1966 年3 月6—29 日,

共发生了5 级以上地震25 次。其间,在3 月8 日隆尧6.8 级地震发生之后、3 月22 日宁晋7.2 地震之前,大批科技人员陆续到达现场,携带了众多相关领域的仪器,开展地震前兆观测

和强余震预报。由于邢台震群具有前震多、衰减慢、强余震起伏活动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成为地震预测初始阶段非常难得且影响深远的第一个野外实验场地。邢台地震现场建成了

首个地震前兆观测台站,成长了最早一批地震预测科技队伍,积累了最初的预测技术方法和经

验(图1)。之后发生的1970 年云南通海7.8 级地震、1973 年四川炉霍7.6 级地震、1974

年云南大关7.1 级地震,造成了几千甚至上万的人员伤亡,又进一步推动地震预测预报继续快

速发展,成立了专门管理地震事务的政府部门,组成了国家级、省级专业队伍(图2),形成

了长中短临地震预测预报的思路和工作机制,开展了地质探测和地壳形变等基础观测,建成了

极为密集的群测群防地震前兆宏微观测网。在此活跃期的最高潮阶段,取得了1975 年辽宁海城、1976 年云南龙陵和四川松潘等多次7 级地震的成功短临预测,但唐山7.8 级地震没能预测,说明短临预测的艰难与困境,其意义更为深刻且影响久远。

地震预测兼具社会属性,其体制和模式必然与所在国家的国情社情紧密相关。一个多地震

国家是否及怎样进行地震预测,既与其经济科技水平有关,更是由其政府对本国人民生命受地

震灾害威胁的重视程度、愿意承担多大风险、付出多少努力所决定。邢台地震发生之后,周恩

来总理三次到现场视察,多次与李四光等科学家讨论座谈,确定我国要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研究

与探索,制定了方针政策,使我国在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与苏、美、日等国

几乎同时开始地震预测研究探索。这一决策是我国地震预测能够在之后10 年的7 级地震活跃

期间蓬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最关键原因。我国地震预测虽然是在科学技术准备仓促下开始的,但是经过半个多世纪实践探索所形成的科学思路和工作体制,具有与其他国家地区显著不

同的特点,却是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符合人民利益的。

近10 年地震预测技术进展

回顾历史,地震预测发展是科学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大地震在造成惨重灾难、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同时,也对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地震预测,产生重要的影响,很多地

震灾害事件成为地震预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的30 年中,除1999 年台

湾集集地震之外未再发生造成千人以上死亡的地震灾害,地震预测沿着初期阶段形成的思路和

模式继续发展,边探索、边实践和边积累,在1999 年海城岫岩5.6 级地震、1995 年云南孟连7.3 级地震等之前做出基本准确的短临预测。然而,2008 年汶川8.0级地震在没有短临预报的情况下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破坏,促使我们对地震预测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深刻持久的反思,

对最近10 年地震预测预报的进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