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天基红外预警系统概况与启示

合集下载

紫外告警与红外告警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对比

紫外告警与红外告警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对比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Software Engineering电子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紫外告警与红外告警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对比邓文林(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天津市300300)摘要:本文对紫外告警与红外告警这两种告警体制的原理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对其在直升机上的应用优劣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目前国内外对于紫外告警及红外告警的研究、使用和评估情况来看,两种告警体制各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并同时蓬勃发展。

关键词:紫外告警;红外告警;告警系统1引言直升机是现代战争中日益重要的机动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又由于其低空低速的特性,在执行作战任务时越来越多地受到便携式地•空导弹和近程空-空导弹的威胁。

为了提高直升机的战场生存力,需要对来袭导弹进行提前预警。

常见的导弹逼近告警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釆用脉冲多普勒雷达体制的主动式导弹逼近告警系统,采用紫外告警体制或者红外告警体制的被动式导弹逼近告警系统。

其中采用脉冲多普勒雷达体制的主动式导弹逼近告警系统由于具有容易暴露自身目标、目标到达角探测精度较低、重量尺寸较大等缺点,实际装机应用较少。

而紫外告警和红外告警分别是通过探测来袭导弹的尾焰中的紫外成分和红外成分,与导弹制导方式无关,是目前主要釆用的导弹逼近告警技术体制。

本文主要对紫外告警和红外告警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对比进行分析。

2紫外告警太阳是能量最强、波谱范围最宽的自然光源,太阳发出的紫外线即是自然界最大的紫外光源。

太阳辐射通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时,由于大气衰减造成了辐射光谱的改变,其中,波长短于0.29pim的中紫外辐射由于同温层中臭氧的吸收,基本上到达不了地球近地表面,因此造成太阳光谱中的紫外辐射(0.2呵〜0.3啊)在近地表面形成“日盲区”。

机载紫外告警系统工作在日盲区,避开了最强大自然光源一一太阳直接和间接产生的干扰,可在近似为零的自然背景中工作。

美国天军作战力量体系介绍

美国天军作战力量体系介绍

要指出的是,为降低成本、分化风险,近年来美军越来越多地借助民间力量充实太空战队伍:一是向商业公司定制太空服务,二是将军用卫星的日常操控业务外包给商业卫星公司。

美军太空作战力量体系编成现代信息化局部战争军事行动高交太空司令部司令。

太空司令部司令据此向战区司令提供太空能力,必要时向战区司令移交太空部队的作战指挥权。

战区司令通常指定一位职能部队指挥官负责太空作战事务,该指挥官通过设立太空协调机构查明联合部队的太空需求,制订联合太空作战计划,协调联合部队军种组成部队的太空作战行动。

例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指定联合部队空军部队指挥官负责太空作战,领导战区太空协调机构开展工作。

中央司令部战区陆军和空军向太空协调机构派驻代表,共同拟制联合太空作战计划。

由于海军未向太空协调机构派驻代表,战区司令授权海军航母打击群指挥官与太空协调机构直接联络,以便于后者向战术级海上部队提供太空支援。

在利比亚战争和打击“伊斯兰国”行动中,不论是打击固定目标还是打击时敏目标,美军空对地精确打击行动的全过程都是在“航天-空中-地面”一体化的网络环境中展开,联合部队航天指挥机构利用太空力量体系提供全局性动态战场态势信息,与航空侦察信息融合;作战平台和单元依据综合态势信息,围绕作战任务和功能快速展开信息交互,压缩了传感器与射手之间的链路,提高了太空力量的综合效益。

目前,美军的太空系统已经由以大型复杂单星为主,转变为以组网分布式小卫星为主。

这种模式下,空间系统由多颗空间飞行器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构成一个闭环系统,以实现数据获取、信息处理、应用分析,并向不同用户分发,完成特定功能。

分布式系统不仅具备快速、灵活、高效、低成本的优势,还大幅度提高了太空力量体系的冗余度、可靠性和生存能力,成为向作战行动提供实时、连续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

美军太空作战条令不断更新伴随国家太空政策指导,美军太空作战条令和太空作战理论也在不断更新。

军用航天能力亟待提升

军用航天能力亟待提升

军用航天能力亟待提升2011年,美俄欧日等航天大国在国家经济不太景气,财政紧缩的困难条件下仍在继续发展军事航天系统,一批先进的侦察、预警、导航、通信卫星发射入轨,还有一些作战快速响应的战术卫星从试验走向战场应用,为军事作战提供进一步的信息支援能力。

美俄欧日大力发展高分辨率侦察监视卫星,提升对周边及热点地区的态势感知能力美国在1月20日、4月14日和5月7日分别发射新型“锁眼”侦察卫星和“白云”海洋监视卫星,并成功发射“天基红外系统”(SBIRS)的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预警卫星。

俄罗斯在6月27日发射“琥珀”-M光学侦察卫星;日本则在9月23日发射“光学4号”侦察卫星,还在12月发射一颗雷达卫星。

由此表明,航天大国均重视发展高分辨率对地侦察能力,以提升对周边及热点地区的态势感知能力。

美俄欧中日加快部署各自导航卫星系统,天基导航定位系统服务的竞争更加激烈美国在7月16日将第二颗GPS-2F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稳步进行二代GPS系统的最后一次重大升级;俄罗斯在2月26日发射首颗新型格洛纳斯S―K卫星,又在10月3日和11月28日分别用联盟号火箭各发射1颗格洛纳斯S-M卫星,并在11月4日一箭三星成功发射3颗格洛纳斯S―M卫星,实现了恢复格洛纳斯S导航星座全系统运行的目标;欧洲空间局在10月21日发射两颗“伽利略”在轨验证卫星,揭开了欧洲导航星座组网建设的序幕;中国也在2011年3次成功发射3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了区域导航卫星系统的初步部署;日本明确将在2020年建成由7颗卫星组网的“准天顶”区域导航系统。

当前,全球导航定位领域“多系统并存”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除在定位精度等技术领域争夺外,同样重要的是抢占市场,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战响应航天技术走向实用化,军用航天技术向战场应用的发展迈上新台阶6月30日,美空军成功发射国防部首颗“作战响应航天”(0RS-1)卫星。

9月27日,美空军成功发射“战术星”-4试验通信卫星。

美军红队(假想敌)评估体系建设现状及启示

美军红队(假想敌)评估体系建设现状及启示

美军红队(假想敌)评估体系建设现状及启⽰引⾔战争是典型的复杂巨系统,充满了不确定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战争,帮助指挥员和参谋⼈员运⽤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思考作战问题,美军从模仿对⼿的思维出发,借助各种技术、⽅法、概念与实践构建了红队评估体系,将新的视⾓和见解引⼊复杂的战争认知过程,培养指挥员及其参谋⼈员的求异思维,纠正他们在个体认知与集体思维⽅⾯可能出现的错误与偏见。

01红队与红队评估A红队美军的红队概念源于冷战时期,最早可追溯到20 世纪60 年代初兰德公司为五⾓⼤楼开发的“神童” 战略决策仿真评估系统。

其中,红⾊指代苏联特有的颜⾊,更⼴泛地指任何对⼿或敌对⽅。

就此,美海军于1969 年组建了“海军战机武器学校”,也就是著名的TOP GUN;美空军1972 年组建了“⼊侵者中队”;美陆军借鉴海、空军的实践经验,于1977 年组建了第32 近卫摩步团、第177 装甲旅和第1 装甲骑兵团。

美军在《假想敌部队作战条令(FM-700 系列)》中,明确规范了战略级、战役级和战术级红队的编组⽅式。

为了更好地将红队优化整合到联合职能与作战中参与联合筹划、决策和计划,美军成⽴了专门的红队司令部,并赋予红队司令部准确的定义,即: “⼀个由训练有素的成员组成的跨职能组织单元,可为指挥官提供独⽴的能⼒,以充分探索计划、作战和⽀持情报⽅⾯的备选⽅案,并通过模拟敌⽅关键思想和采⽤创造性思维来提⾼指挥员和参谋⼈员的决策能⼒。

主要作⽤是帮助指挥官和参谋⼈员批判性、创造性地思考,挑战各种假设,弱化群体性思维,降低意外带来的风险等。

”因此,美军的红队是⼀个独⽴的团体,它能够通过担任敌对⾓⾊或模仿敌对观点来挑战相关组织机构和指挥决策的观点,以提⾼指挥决策的有效性,这在具有强⼤⽂化惯性、习惯依赖既有经验解决问题的组织中特别有效。

B红队评估美军的红队评估体系本质上是⼀种对抗评估体系,旨在从不同⾓度对指挥员及其参谋⼈员的计划、⾏动和能⼒等进⾏对抗式评估和检验。

红外检测技术第七章__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红外检测技术第七章__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此后德国首先研制出主动式红外夜 视仪等几种红外探测仪器,但它们都 未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际使用。
几乎同时,美国也在研制红外夜视 仪,虽然试验成功的时间比德国晚, 但却抢先将其投入实战应用。
1945年夏,美军登陆进攻冲绳岛,隐 藏在岩洞坑道里的日军利用复杂的地形, 夜晚出来偷袭美军。于是美军将一批刚刚 制造出来的红外夜仪紧急运往冲绳,把安 有红外夜视仪的枪炮架在岩洞附近,当日 军趁黑夜刚爬出洞口,立即被一阵准确的 枪炮击倒。洞内的日军不明其因,继续往 外冲,又糊里糊涂地送了命。红外夜视仪 初上战场,就为肃清冲绳岛上顽抗的日军 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能够与山田的夜视镜配合使用 的这款手机━━V602-SH只在日本销售。沃 达丰公司的一名发言人称,这款手机配件 在日本之外使用也没有什么问题。她说, 由于山田是第三方供应商,沃达丰公司的 约束力有限。该发言人指出,我们从来没 有在市场上推出过能够穿透衣服的拍照手 机。拍照手机已经引起人们的担忧,一些 场所已经禁止用户使用拍照手机。韩国政 府规定,在使用拍照手机拍摄照片时,必 须使照片不能太清晰。
红外点源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空空、地 空、岸舰和舰舰导弹等数十种战术导弹上。 预计到90年代初,点源制导系统仍将是上 述战术导弹的主要制导方式之一。
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70年代 中期,它比红外点源制导系统提供的信息 丰富,具有更强的识别能力和更高的制导 精度。80年代初,已在“小牛”空地导弹 上使用。随着焦面阵列器件的研制成功, 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将进一步提高识别能力, 并使导弹具有自主攻击能力。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具有成像清晰、制作简 单等特点,但它的致命弱点是红外按照灯 的红外光会被敌人的红外探测装置发现。 60年代,美国首先研制出被动式的热像仪, 它不发射红外光,不易被敌发现,并具有 透过雾、雨等进行观察的能力。

美国海军海洋监视卫星系统_吴培中

美国海军海洋监视卫星系统_吴培中
军事世界
美国海军海洋监视卫星系统
吴培中
( 国家海洋局)
□□美国海军海洋监视系统 ( NOSS) 计划 又称 “白云”( Whit e Cloud) 计划, 是天基 电子情报系统 ( EL IN T ) 计划, 用于雷达信 号的侦察。它是通过卫星上的雷达信号接收
机收集目标的雷达波, 经分析后判明对方舰 队的地点、方向和速度。该计划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启动, 到 1995 年发射了最后 一组卫星。此后, 接替它的是 “海军天基广 域监视系统”( SBWASS- Navy) 。
地。此外, 自 1990 年初开始, 还将接收处 理站安装在军舰上 ( 包括核潜艇) 。
SSU 卫星的侦察地面精度取决于以下 两方面。¹ 卫星自身座标。这需要地面对轨
《国际太空》2000 年 10 月号
9
道进行精确测量和预报。º各星时间同步。 组成的星座来说, 欲要确定船舰航行方向和
为了实现各星同步地截获雷达波, SSU 卫 速度, 船舰座标精度应维持在 2 km ~3 km ,
察卫星系统。SBWASS 起初由两个系统运 作, 即 SBWASS- Nav y 和 SBWASS- Air Army , 尔后这两个独立运作计划合并成一 个系统, 即 SBWASS- Consolidat ed, 由美 国国防部管辖。 2. 1 SBWASS 计划的执行情况
SBWASS - Navy 由 3 颗卫 星组 成星 座, 每颗卫星上装载高灵敏度红外相机, 主 要侦察对象是对方的水面舰和潜艇。此外,
若要全球覆盖, SBWASS 系统需要卫
星较多, 投资也大, 对于 SBWASS- Navy 系统需要 8 颗~10 颗卫星, 而 SBWASSAir Arm y 则需要 8 颗~24 颗卫星, 投资至 少要 80 亿~200 亿美元。由于投资太大, 美 国国防部于 90 年代初动议将 SBWASSNavy 计划和 SBWASS- Air Army 计划合 二为一, 即 SBWASS- Consolidat ed, 并于 1994 年启动。

国外红外干扰技术发展现状

国外红外干扰技术发展现状

《装备制造技术》2021年第3期(专论与综述丨国外红外干扰技术发展现状樊龙龙(海军装备部,西安710043)摘要:红外干扰技术在现代战场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飞机的战场生存能力。

从红外干扰弹、定向红外对 抗系统、红外烟幕干扰及红外干扰机等四个方面,分别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红外干扰技术及先进红外干扰器材的发展现状,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3关键词:红外干扰弹;定向红外对抗系统;红外烟幕干扰;红外干扰机中图分类号:T N97 文献标识码:A0引言红外干扰技术主要用于对抗红外制导武器,提升 作战装备的生存能力。

依据技术特征不同,红外干扰 可分为:红外干扰弹、定向红外对抗、红外干扰机、红 外烟幕干扰等。

随着红外制导技术红外探测能力、图像实时处理能力、电子感知能力,多波段探测、自动 目标识別能力等的提升,传统红外干扰技术逐渐难以 达到理想干扰效果。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型红外干 扰技术受到重视并得到大力发展。

本文以红外干扰 技术的特点为基础,对近年来国内外红外干扰技术的 发展进行综述。

1发展现状1.1红外干扰弹红外干扰弹以其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M T V型 点源红外干扰弹、面源型红外干扰弹、自燃液体红外 干扰弹等。

(1 )M T V型点源红外干扰弹M T V型点源红外干扰弹采用高能烟火药剂,作 用时在中短波红外波段产生强烈辐射,为对抗第一、二代红外制导导弹的重要手段。

新一代红外制导导 弹能从外形及光谱上对目标进行识别,M T V型点源 红外干扰弹干扰效能大幅降低。

然而由于第一、二代 红外制导导弹因成本低还有大量使用,故M T V型点 源红外干扰弹在国内外仍有大量研究。

国内方面,近年来各研究机构主要针对烟火药剂 进行了性能提升研究。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采用在烟火药剂中加入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镁粉、文章编号:1672-545X(2021 )03-0275-04硅粉等,中波红外辐射提升高达50%l";陈亮等人选 择性在药剂中添加不同组份,可调节红外辐射强度、辐射波段及辐射输出的形态张敬慧等人利用聚氟化碳(P M F)取代聚四氟乙烯制成新型红外药剂(M P V),¥胃酉己t匕M T Y会I夕卜胃齐l j t匕,车昌身寸弓虽&曰月I提高13|;刘辉等人采用一种铁氧体陶瓷材料作为添加 剂,中长波波段的辐射辐射强度有显著增强141。

美国未来成像体系

美国未来成像体系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科学研究动态监测快报2007年8月1日第4期(总第4期)空间光电科技专辑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市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编:100080 电话:(010) 82629178 电子邮件:wanghx@空间光电科技专辑 2007年第4期(总4期)出版日期:2007年8月1日专题美国的未来成像体系(FIA)“未来成像体系”(FIA)是由美国国家侦察局(NRO)提出的,用来定义、探测和控制下一代成像卫星的体系。

国家侦察局、地理空间情报局(NGA)以及图像情报产品的用户联合将这一体系整合到美国图像和地理空间信息系统(USIGS)之中。

FIA由将在未来几年内发射的、更加精确的成像卫星群组成,它将提供一个低成本高效率、更有价值的成像体系。

开发中的“未来成像体系”,将通过详细研究用户需求,用最有效的方式将可利用的小卫星技术转化为能够实现快速响应的系统。

军方是NRO空间任务中必要的合伙人和参与者,在NRO为获取图像情报而进行这一革命性的研究和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军方一直在协助NRO定型下一代成像卫星。

在未来几十年里,能够获得天基图像情报的FIA,相对于目前的成像系统来讲,将会是一个难以置信的进步。

这些卫星将分发更多的图像数据,从而大大减少图像的间隔时间。

这将有可能改变美国雇佣军的方式,也能够使恐怖分子、毒枭以及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武器扩散人员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1997年的3月6日,在NRO 向国会提交的1998财年预案中正式提出了“未来成像体系”计划。

这一计划在概念上宣称:NRO详细说明卫星的成像指标(如分辨率和重访率等),而承包商则对应地提出达到这些指标所采取的方法。

据说,FIA 计划将会收集8-20倍于目前成像系统所获取的图像。

该计划是与国家图像与测绘局(NIMA,现已更名为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共同制定的,它基于1996年由Robert Herman领导的成像体系研究(IAS)小组所提出的减小国家情报卫星体积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 文 ,王 刚 ,姚 小强 ,邵红 菲 (1.空军工程大学 防空反导学 院.陕西 西安 710051:
2.空军第三通信 团 。北京 100095)
摘 要 :天基红外预警系统(SBIRS)的战略地位 日益 凸显 ,对 国家军事 发展具 有重要 的影响 。鉴 于我 国 在天基 红外 预警 领域 发展时间短 、技术经验不足等 问题 ,介绍了美国 SBIRS的发展历程 、趋势 ,详细论述 了 其组 成 、功能等 内容 ,重点分析 了美 国 SBIRS建设发展带来 的启示 。该研究对我 国预警 系统建设具有重要 的 指 导 意 义 。 关键词 :天基红外预警 系统 ;组成功能 ;启示 中图分 类号 :TN9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787(2016)04-0001-03
General situation and enlightenm ent of space-based inftraredel early-_ warning system of A‘m eri‘ca木 。|.
SUN W en ,W ANG Gang ,YAO Xiao。qiang ,SHAO Hong.fei。 (1.College of Air and Missile Defense,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Xl’an 710051,China;
has great influence on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military affairs.Because in our countr y development time in this field is short,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are insufficient,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rend of SBIRS in Amer ica are introduced,constitution an d function are illustrated in detail,enli ghtenment of SBIRS in American iS a n a lyzed.The study has great guidan ce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early·warning system of our nation.
2016年 35卷 第 4期
传感器与微 系统 (Tmnsducer and Microsystem Techn。10gie8)

》综述与评论 l

DOI:10.13873/J.1000--9787(2016)04--00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3
美 国 天基 红 外 预 警 系统 概 况 与 启 示 木
本文 主要 围绕 SBIRS的发展历程 展开论 述 ,详 细介 绍 了其部署 、组成及功能情况 ,重点分析 了美军 的 SBIRS对 我
国预警 系统发展 的几点启示 。 1 SBIRS发展历程 1.1 主要 发展 阶 段
1992年 ,美 国国防部致力 于研究 SBIRS,1995年 ,将其 列入美 国财政年度开支计划 ,原计划执 行 13年 ,于 2008年 完成 ,但是 由于经 费 和科研 进度 等原 因 ,计划 未 能按 期完 成 。其中 ,SBIRS-Low和 SBIRS-High的主要发 展历 程如 表 l、表 2所示。 1.2 未来发 展 趋 势
SBIRS的发展趋势将 是 一体 化 、战术应 用 、网络化 、微 小 卫 星 和 联 合 发 展 l7』。
一 体化是指全方位 、多层次 的探测预警体 系 ,比如美 国 建立的天基 、临空基 、空基和陆基 等为一体的导弹预警系统
以及 由预警与控制卫星 (AWACS)和 RQ--4A“全球鹰 ”无 人 机构成 的天基 预警 与控 制雷达系统。
IRS)是 2O世纪 9O年代提出研制的 ,主要由天基红外低轨卫 星(SBIRS-Low)、天基红 外高轨卫星 (SBIRS-Hish)和地面 系 统组成 J,作为美 国国家导 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 ,将 接替 国防支援计划 (DSP)卫星 ,成为美 军执行 导弹预警 、导 弹防御 、技术情报和战场态势生成等任务的主要手段∞]。
2·The Third Communications Regiment,Air Force,Beijing 100095,Ch in a )
Abstract:Strategy status of space-based inf rared early-warning system (SBIRS)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it
经过 了2O多年的发展 ,美 国 的 SBIRS在 星座 构建 、探 测手段和智能化程度等方 面都取得 了一定 的成就 ,为美 国 遂行 各项 作战任务 提供 了有 力支 撑 l4 J,而我 国天 基红 外 预警 方面的研究起 步较 晚 ,在星座部署 、预警模 型构建等 方 面缺 乏相关 经验教 训和技术 理论 ,与 国外 先进水平 差距 较 大 ,需要借鉴学习 国外的相关知识 。
收 稿 日期 :2015-09-09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61272011);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 目(61102109)

传 感 器 与 微 系 统
第 35卷
表 1 SBIRS-Low 的 发展 历 程
Tab 1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BIRS-Low
Key words:space-based infrared early—warning system(SBIRS);constitution and function;enlightenment
0 引 言 美 国天基红外预警系统 (space—based infrared system,S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