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方案OS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技术规范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排除”项目技术规范ChinaSkills 2010-04-10(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赛事筹备组,2010年4月)一、竞赛要求1. 公平竞赛,杜绝舞弊,尊重裁判,遵守赛场纪律。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全、文明参赛。
3. 沉着、冷静、高效,分工协作,一丝不苟。
4. 着装规范整洁,爱护器材,保持竞赛环境清洁有序,注重节能环保。
二、赛场环境1. 实操赛场环境根据汽车维修实际生产流程要求,每60㎡的面积上,设置一个整车操作工位;每20㎡的面积上,设置一个发动机操作工位,每个工位独立构成竞赛单元。
赛场采光、照明和通风良好,保证尾气合理排放并符合环保要求,提供稳定的水、电、气源。
(1)每个竞赛工位标明编号。
(2)每个竞赛工位配有工作台、工具车,要求布置统一。
(3)需要启动发动机和实车的工位必须有尾气抽排系统。
2. 其他场地条件能容纳100人单人单机考试的机房1个,能容纳500人以上的会场一个。
实操场地周边设置有选手候考室和指导教师休息室。
3. 竞赛环境依据竞赛需求和职业特点设计,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实行全面开放,欢迎各界人士沿指定路线、在指定区域内观赛。
三、竞赛技术平台1. 竞赛软件平台大赛组委会提供计算机及Windows XP环境,组建局域网,安装文字表格处理软件Office 2003以及景格汽车专业考试系统2.0版等。
2. 竞赛器材配置(1)车辆:奇瑞A31.6MT进取型轿车。
(2)发动机:桑塔纳AJR发动机。
(3)设备仪器:亚龙YL-635A型发动机拆装运行检验实训考核设备,博世FSA-740汽油机诊断中心,KT-300诊断仪等。
(4)工量具仪表:丹纳赫世达套装普通工具(含工具车),史丹利瑞驰量具仪表维修检测工程车,其中包含汽车专用万用表(SPX)、正时灯、红外测温仪、高压电笔、喷油器检测笔、电路测试笔、高压线钳、高压火测试器、电子听诊器、汽缸压力表、汽缸漏气率表、真空压力表、排气背压表、冷却系统测试表、冰点密度计、燃油压力表、手动真空泵、机油压力表、皮带张力计等工量具仪表。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物流_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项目文件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项目竞赛规程(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赛事筹备组,2010年4月)一、竞赛项目名称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二、竞赛目的适应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对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需求,以物流业的核心环节——储配作业为背景安排竞赛,引导相应高职专业明确物流人才的培养定位与规格,引导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展示参赛选手在组织管理、专业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吸引企业参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三、竞赛方式和内容(一)竞赛方式1.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 其中主管1名(对方案的设计、修订、客户优先等级、外包与否等负主要责任),性别和年级不限,可配1名指导教师。
2.赛事持续进行3天。
赛程由制定储配方案赛段和实施储配方案赛段二部分组成,安排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竞赛区域进行。
首先进行制定储配方案赛段竞赛,然后进行实施储配方案赛段的竞赛。
(1)制定储配方案赛段:竞赛用时为4个小时。
(2)实施储配方案赛段:竞赛用时为2个小时(实际操作为100分钟)。
3.比赛期间,允许参赛队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
参赛选手可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指导(外包),接受指导的时间计入竞赛外包工时成本。
赛场开放,允许观众按照规定,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前提下现场参观和体验。
4.赛后点评赛项比赛全部结束后,由专家对赛项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介绍并对赛项的技术要点、选手表现、比赛过程等进行点评。
(二)竞赛内容1.制定储配方案选手分工并做好工作准备;根据所获取的企业储存、配货、场地、货物、货架、托盘、叉车、月台、客户、工时资料、各种租赁、货位占用费、外包咨询服务费、安全要求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进行货位优化及制定货物入库方案;进行订单处理及生成拣选单;撰写外包委托书;编制可实施的储配作业计划;预测出实施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方案。
参加《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集训方案

机械工程教学部关于参加《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省级复赛的集训方案为了进一步做好装配钳工竞赛的组织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人社部函〔2010〕146号)的通知精神和学院实训处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特制订装配钳工省级复赛集训方案如下:一、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竞赛概述:1、竞赛项目:本次大赛装配钳工职业学生高级组和中级组分别以《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和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以上要求为基础;同时,大赛职业(项目)结合技工院校教学计划大纲并结合学生不同组别特点统一组织命题。
大赛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理论知识竞赛满分为100分。
理论知识竞赛成绩将按照30%折算计入竞赛总成绩;实际操作竞赛满分为100分,将按照70%折算计入竞赛总成绩;理论知识竞赛成绩与实际操作竞赛成绩经折算后相加得出竞赛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省级复赛时间:2010年9月20日前,以赛区为单位组织省级复赛,选拔优秀选手组队参加全国决赛。
3、理论竞赛参考资料:1)中级组:《装配钳工国家职业资格教程(初级)》,2008年1月第1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装配钳工国家职业资格教程(中级)》,2008年1月第1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高级组:《装配钳工国家职业资格教程(初级)》,2008年1月第1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装配钳工国家职业资格教程(中级)》,2008年1月第1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装配钳工国家职业资格教程(高级)》,2008年1月第1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4、操作竞赛部分2)高级实际操作试题范围与内容二、省级复赛集训实施方案:1、成立集训领导小组:1)、组长:索卫东2)、副组长:许锋3)、总协调:曾繁路4)、指导教师:许允、郭宇光、袁海霞、冀永曼、刘静、苗晋娟2、集训对象:1)、中级组:耿艳超(女)、马振亮、凡林(女)2)、高级组:李明普、徐雅格、姜梁豫3、集训时间:自2010年8月10日~9月20日集训,具体集训安排如下:2)第二阶段集训安排:自2010年8月23日~9月6日,理论(上午8:10~11:50),实训(下午14:00~22:00)3)第三阶段集训安排:自2010年9月7日~9月20日,理论(上午8:10~11:50),实训(下午14:00~22:00)机械工程教学部2010年8月10日。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方案

附件: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方案一、大赛名称: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比赛时间:2010年6月24日报到,25日至26日比赛,27日上午颁奖。
三、比赛地点:天津市四、主办单位: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部门。
五、比赛分组: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六、比赛项目:(一)中职学生组设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电工电子、中餐烹饪、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制作与模特表演、建筑工程技术、物流技能、美容美发、农业技能等10个专业类别的35个比赛项目。
1.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比赛(1)比赛项目3个: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工业产品设计(CAD)技术。
(2)组队要求: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1组,每组参赛学生3人;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 工业产品设计(CAD)技术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3人。
2.电工电子技术技能比赛(1)比赛项目4个: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
(2)组队要求: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2组,每组参赛学生2人;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
3.烹饪技能比赛(1)比赛项目4个:中餐热菜、中餐面点、中餐冷拼、果蔬雕。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参加烹饪基础理论测试。
(2)组队要求:均为个人赛项目。
每代表队参赛选手限报6名,每名参赛选手限报两项比赛。
参加热菜和面点比赛的选手只能选报其中一项,如果兼项可选择冷拼或果蔬雕。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方案设计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竞赛项目教学方案设计一、竞赛平台1. 计算机硬件配置:现场提供满足要求计算机2. 计算机软件环境:windows XP操作系统,并装有CAXA制造工程师2008、CAXA实体设计、Cimatron 9.0、Vericut、VNUC3.0、Photoshop、office2003、屏幕录象专家v3.5等应用软件。
二、提供资料1. 复杂部件的装配图纸;2. 除创新设计部分外的零件图纸和三维实体模型;3. 项目教学设计相关文件格式要求和填写说明。
三、竞赛要求以本次竞赛项目的复杂部件为载体进行项目教学方案设计,并配套制作电子教案;具体要求如下:1. 文件提交形式在指定的路径下,新建2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教学方案设计”和“电子教案”,将所有填写完毕的教学设计文件(6个)在不修改文件名和文件类型的情况下,保存在以“教学方案设计”为名的文件夹中;电子教案的最终提交形式为ppt,将电子教案和相关链接文档保存在以“电子教案”为名的文件夹中。
2. 项目教学方案设计共包含“附件1~附件6”6个教学设计文档,以本次竞赛项目的复杂部件为载体进行项目整体教学设计,填写完成“附件1”,以“凸轮轴”为子项目载体,填写“附件2~附件6”,根据文档中各项内容括号内的说明及填表要求将表格填写完整,表格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删减行。
各子项目的学时数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填写,每学时按45分钟计算。
3.电子教案(ppt)制作电子教案(ppt),教案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匹配,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加教学信息量、扩大教学新视野,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教学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包含项目整体情况分析、指定的子项目和创新设计等内容,各类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均以超级链接的方式嵌入电子教案(ppt)。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竞赛项目教学方案设计评分标准0.6、0.4、0.2、0,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附件1: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数控技术技能比赛规程一、工种和内容1.数控车工:数控车床操作、工艺编制、手工与CAM编程、程序传输。
2.数控铣工:数控铣床操作、工艺编制、手工与CAM编程、程序传输。
3.加工中心/数控车团队:加工中心与数控车床操作、工艺编制、手工与CAM编程、程序传输、组合加工技术与应用。
4.车工:车床操作、车削加工主要技能。
5.“天煌杯”装配钳工:装配钳工主要技能。
二、命题范围本届比赛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加工等相关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参照相关专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中关于高级工、技师的要求,适当体现当今数控加工等新技术和新知识,组织专家命题。
三、比赛时限1.数控车工:360分钟2.数控铣工:360分钟3.加工中心/数控车团队:420分钟4.车工:330分钟5.装配钳工:450分钟四、比赛规则1.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凭参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三证必须齐全)进入赛场,并随机抽取机位号。
选手迟到15分钟取消比赛资格。
2.各队领队和指导教师,以及非允许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比赛场地。
3.新闻媒体等进入赛场必须经执委会允许,由专人陪同并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不能影响比赛进行。
4.裁判组在赛前30分钟,对参赛选手的证件进行检查及进行比赛相关事项教育。
5.参赛选手必须按照设备管理规程进行操作。
参赛选手不得携带通讯工具和其它未经允许的资料、物品进入比赛场地,不得中途退场。
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6.比赛过程中出现设备或软件故障等问题,应提请裁判确认原因。
如影响比赛进程,裁判请示裁判长裁定后,可将该选手比赛时间酌情后延。
7.比赛过程中,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去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食品和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
8.比赛过程中,选手因工艺制定不当或违规操作,造成机床、夹具、刀具损坏者,经裁判员裁定,视情节轻重,做扣分至终止比赛的处理。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附件1“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河南选拔赛竞赛项目说明(草案)一、建筑楼宇—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1.竞赛目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引导高职教育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做中学、做中教”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2.竞赛内容(1)系统设计与制图参赛选手根据所提供的相关设备和任务书中的功能要求,在计算机上利用CAD 软件完成部分系统的设计任务。
(2)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在指定的模拟楼层中,根据图纸进行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系统安装与调试、闭路电视监控及周边安防系统安装与调试、照明监控系统编程与组态。
3.竞赛方式比赛采取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其中队长1名,并可配1名指导教师。
参赛选手须为2010年同校在籍高职学生,男女不限。
比赛过程中,允许参赛队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
参赛选手可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指导,接受指导的时间计入竞赛总用时。
赛场开放,允许观众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前提下现场参观和体验。
4.成绩评定方法比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系统设计与制图10分,系统安装与调试部分80分,职业素养10分。
二、数控技术—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1.竞赛目的促进高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教育紧贴产业需求培养制造企业急需的现代CAD/CAM技术、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技术的技能人才。
注重考察参赛选手在诊断与排除数控机床故障方面的相关职业技能,基于工作过程的质量、效率、成本、安全和环保意识,团队协作、计划组织的综合职业能力等,从专业、社会、方法等多个能力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检验。
2.竞赛内容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指定零件图纸要求,以现场操作的方式,利用数控车床、四轴联动加工中心、CAD/CAM软件、数控刀具和其他工具,完成图纸指定零件(包含车铣复合零件)的软件造型和四轴联动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对设置的数控机床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操作机床完成零件加工并且完成部件装配。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竞赛项目汇报

国家建设需要技能水平更高的人才
国家大飞机项目
船舶制造业
军工企业
汽轮机制造
多轴加工、 多轴加工、高速高效加工已成为趋势
4.维护与维修 4.维护与维修 参赛选手要排除数控机床简单故障
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样题.doc
5. 编程方法
样题包含各种编程方法: 样题包含各种编程方法: 手工编程(包括编制宏程序) 1)手工编程(包括编制宏程序) 自动编程(包括三轴和四轴自动编程) 2)自动编程(包括三轴和四轴自动编程) DNC程序传输 3)DNC程序传输
关于教师参赛
1、2名指导教师 2、其中一名教师参加教学方案设计比赛 3、指导教师在比赛期间,可申请3次暂停, 对选手进行现场指导
日程安排
6月23日: 开幕,抽签
6月24-25日:分4场比赛;数控技术体验 6月26日上午:技术论坛 6月26日下午:颁奖与闭幕式 6月27日: 总闭幕式
作品展示
各学校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技术要求和 竞赛条件设计题目并制作样品。 竞赛条件设计题目并制作样品。提交组委会 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优。 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优。 目的在于展示各地区和学校的教学和实 训成果。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训成果。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 “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
竞赛项目汇报
承办: 教育部高职高专机械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竞赛创新点 年竞赛创新点
2008年 2008年“产品部件的数控编 加工与装配” 程、加工与装配”项目 平面造型 无创新性设计要求 2轴手动编程+3轴自动编程 轴手动编程+3轴自动编程 +3 2轴、3轴联动加工 无 车铣复合零件1 车铣复合零件1个 无 无 最后一场比赛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二、比赛时间:2010年6月24日报到,25日至26日比赛,27日上午颁奖。
三、比赛地点:天津市
四、主办单位: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部门。
五、比赛分组: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
六、比赛项目:
(一)中职学生组设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电工电子、中餐烹饪、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制作与模特表演、建筑工程技术、物流技能、美容美发、农业技能等10个专业类别的35个比赛项目。
1.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3个: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工业产品设计(CAD)技术。
(2)组队要求: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1组,每组参赛学生3人;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 工业产品设计(CAD)技术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3人。
2.电工电子技术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4个: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
(2)组队要求: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2组,每组参赛学生2人;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
3.烹饪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4个:中餐热菜、中餐面点、中餐冷拼、果蔬雕。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参加烹饪基础理论测试。
(2)组队要求:均为个人赛项目。
每代表队参赛选手限报6名,每名参赛选手限报两项比赛。
参加热菜和面点比赛的选手只能选报其中一项,如果兼项可选择冷拼或果蔬雕。
4.数控技术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5个: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数控车团队;车工;装配钳工。
(2)组队要求:数控车工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数控铣工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加工中心/数控车团队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1组,每组参赛学生3人(其中加工中心操作工1人,数控车工1人,工艺编制1人);车工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1人;装配钳工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
5.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4个: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含四轮定位);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车身修复(钣金);车身涂装(涂漆)。
(2)组队要求: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含四轮定位)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2组,每组2人,每校限报一组;汽车维修基本技能为个人赛,每代表队2人;车身修复(钣金)为
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2人;车身涂装(涂漆)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2人;团体赛和个人赛项目不重复。
6.服装设计制作与模特表演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3个:时尚合体女式上衣款式设计与立体造型;女式时尚休闲上衣CAD板型制作与缝制;中职学生模特表演。
(2)组队要求:均为个人赛项目。
每代表队每个项目限报3名选手。
7.建筑工程技术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3个:工程测量;工程算量;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2)组队要求:工程测量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2组,每组参赛学生3人;工程算量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3人;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2组,每组参赛学生2人。
8.美容美发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4个:板寸推剪造型(公仔);女士中发翻翘发式(公仔);新娘形象设计造型(化妆、盘发);晚宴整体造型设计(化妆、盘发)。
(2)组队要求:四个项目均为个人赛项目,每个项目、每代表队均限报2人,各省参赛选手不得超过8人,领队1人,所需模特各自解决。
9.现代物流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1个:进出库作业。
(2)组队要求:进出库作业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1组,每组参赛学生3人(其中信息员1人、仓管员1人、操作员1人)。
10.农业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4个:农作物种子繁育员(种子质量检测);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外科手术);插花员(艺术插花);农机修理工(农机具修理)。
(2)该项比赛将于2010年6月中旬在江苏举行。
(二)高职学生组设建筑楼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4类专业领域7个比赛项目。
1.建筑楼宇—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1)比赛内容:系统设计与制图,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2)比赛方式: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1名指导教师。
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
赛场开放。
2.数控技术—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
(1)比赛内容: 根据零件图纸要求完成软件造型和四轴联动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和排除,零件加工和部件装配。
(2)比赛方式: 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1名指导教师。
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
赛场开放。
3.模具—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
(1)比赛内容: 3D测量,零部件制造,竞赛选手自我评价。
(2)比赛方式: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2名指导教师。
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
赛场开放。
4.汽车技术—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
(1)比赛内容: 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汽车发动机分解、检修与装配,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2)比赛方式: 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2名指导教师。
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
赛场开放。
5.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
(1)比赛内容: 网络综合布线、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服务器配置及相关应用,网络安全配置与防护,制作相关工程文件。
(2)比赛方式: 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2名指导教师。
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
赛场开放。
6.电子设计—嵌入式产品开发
(1)比赛内容:组装调试自动控制小车并在嵌入式开发环境下编制控制软件,在模拟环境中执行寻迹、定位、图像识别与成像、无线通讯等任务。
(2)比赛方式: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2名指导教师。
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
赛场开放。
7.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
(1)比赛内容:制定储配方案,实施储配方案。
(2)比赛方式: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1名指导教师。
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
赛场开放。
有关具体要求详见《关于“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预报名的通知》。
七、选手要求:参赛选手必须是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在籍学生,并且通过当地选拔赛产生。
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严格把好选手资格审查关,如发现参赛选手资格不符,大赛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对赛后发现者将取消其获奖荣誉并追回奖品和证书,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员及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八、各专业技能大赛的具体规程及大赛有关活动安排另行通知。
全国建筑技能大赛qq讨论群:
全国建筑技能大赛讨论群:42903496;
建筑算量技能大赛群:4123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