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计SPAD_502在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基于叶片光谱透过特性的植物氮素测定_贺冬仙

基于叶片光谱透过特性的植物氮素测定_贺冬仙

贺冬仙,胡娟秀. 基于叶片光谱透过特性的植物氮素测定[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214-218.
He Dongxian, Hu Juanxiu. Plant nitrogen detection based on leaf spectral transmittance[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1, 27(4): 214-21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Table 1 Nutrient solution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for cucumber
and rice cultivation
配方
营养液的大量元素配方/(mg L-1)
N0
N50
N100
N150
N200
Ca(NO3)2·4H2O
0
0
826
826
826
CaCl2·2H2O
216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年
图 1 不同施氮水平下营养液栽培的水稻和黄瓜叶片的分光光谱透过率 Fig. 1 Leaf spectral transmittance of rice and cucumber leaves treated with culture solution in different nitrogen levels
元素
主要营养元素浓度/(mmol L-1)
N0
N50
N100
N150
N200
N
0
7Hale Waihona Puke 142128
P
1
1
1
1
1
K

应用叶绿素仪SPAD-502进行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的可行性

应用叶绿素仪SPAD-502进行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的可行性

( oe eo A rn m , n r o g l gi l rl n es y H h o。 n r o g l 10 9 C i C lg f go o y I e n o a r u u i rt。 o h tI e n o a0 0 1 。 h a) l n M iA c t a U v i n M i n
3 P D 52 S A 一 0 进行氮素营养诊断的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 ,SA P D值与作物叶片氮素浓度之 间 具有线性相关 陛【 切 ,其相关系数以及 S A P D值的大小
受品种 、 发育阶段、测定叶位等因素的影响【。 l 羽 3 品种 的影响 . 1
不同品种间叶绿素读数存在较大差异。李志宏 等 3 个小麦品种( 6 或组合 ) 的研究结果显示 ,品 种间存在的差异较大 , 可达 1 个 S A 0 P D单位。朱新 开等阅 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在玉米上的研究
而且也大大地减轻了感病薯块的危害程度。据测定, 糠醛渣 p H值为 4 5  ̄ ,其本身显酸性 , 加入后大大提 高了脱毒微型薯生长的酸性环境 ,抑制 了疮痂病原 体的生长 ,从而提高了健康薯率。
比组合对马铃薯疮痂病均有一定 的防治效果,降低 微型薯疮痂病感病率和病情指数,尤其添加一定比 例的糠醛渣可有效抑制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今后
治马铃薯疮痂病方面, 赵志坚, 云南 马铃薯贮存损失 的调查和 等. 评估 【. J 中国马铃薯,02 l( :6—6. 】 20, 6 )2326 5 【 3】 白晓东 , 杜珍 , 向斌, 基质对 马铃薯疮痂病 抑制效果研 范 等. 究初报【. J 中国马铃薯,02 l(: 3—3. 】 20 ,6 )3234 6 【 腾宗瑶, 4 1 叶飞, 何礼远, 中国马铃薯 栽培学【】北京 : 等. M. 中国

水稻叶片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相关性的研究

水稻叶片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相关性的研究

水稻叶片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相关性的研究叶绿素仪和叶绿素荧光仪具有快速、便捷和无损监测对象的特点,这为叶片生理指标的简便测量提供了可能。

通过非破坏性的光谱测量,能够在不同自然环境下,对作物的生长状况做全面的分析。

荧光分析技术会成为未来精准农业发展的手段和技术支持。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把荧光动力学分析技术与作物生理生化指标分析技术相结合,综合分析水稻冠层叶片各项指标在全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情况,通过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定量分析,对光合作用的“内在性”有深入系统的了解,为推进精准农业和现代农业提供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地区普遍种植的南粳44号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实验,以荧光动力学分析技术为基础,研究了自然环境下水稻冠层叶片在每个生育期内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季节变化情况。

通过对2014年和2015年生育期内气象要素的分析得出结论,两个生育期的温度、水分条件差异比较小,而光照条件差异较大,但总体上两年还是比较同步的,物候期2014年大致比2015年提前一周左右的时间。

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内,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氮含量均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但是各自的相关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其中,水稻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的相关性比较好,而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相对差一点。

因此SPAD值可以间接地用于水稻冠层叶片光合能力和氮含量的指示。

对不同时期光合作用参数的研究发现,其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各个生育期叶片的光合能力强弱,同时也体现了不同时期叶片的差异性。

随着叶片的衰老,其光合能力也在缓慢下降,并且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突出的特征。

就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技术而言,荧光参数比较复杂,而且种类繁多。

在不同的生育期内,荧光参数Fo、Fm、Fv/Fm、Fo’、 Fm’、Fv’/Fm’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

说明在没有环境胁迫的情况下,这几个参数值的变化比较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比较ΦPSⅡ和ETR,发现不同的生长阶段,水稻冠层叶片的电子传递速率是不一样的,后期明显变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光合速率也显著下降。

用叶绿素计对桑树进行简易营养诊断

用叶绿素计对桑树进行简易营养诊断

用叶绿素计对桑树进行简易营养诊断
铃木诚;王林
【期刊名称】《国外农学:蚕业》
【年(卷),期】1994(000)001
【摘要】叶质判断桑叶质良否的判断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①研究桑叶化学性质的方法;②研究桑叶物理性质的方法;③研究桑叶生物学性质的方法,有必要对诸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判断。

研究化学性质,要分析桑叶中的化学成份,从其成分组成、含量等判断叶质;研究物理性质,是从叶的厚度、软硬、颜色、面积重等判断叶质;同样,研究生物学性质。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铃木诚;王林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8.5
【相关文献】
1.叶绿素计SPAD-502在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 [J], 张金恒;王珂;王人潮
2.叶绿素计(SPAD-502)在水稻氮素营养诊断和推荐施肥中的应用、研究及展望 [J], 戈长水;应武;杨虎;杨京平
3.使用叶绿素测定仪的简易营养诊断法 [J], 岩切彻;申继忠
4.使用叶绿素仪进行棉花氮营养诊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李鹏程;刘爱忠;刘敬然;
李如义;董合林
5.利用叶绿素计对短季棉氮素营养诊断的初步研究 [J], 邬飞波;许馥华;金株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度学习方法在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初探

深度学习方法在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初探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60%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水稻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上和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氮素是作物生长发育周期中需要量最多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对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最为显著的营养元素之一[1]。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错误地施用氮肥或是施氮经验不足,会使水稻氮素营养失调,从而导致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降低[2]。

传统的氮素营养诊断以田间采集植株样品、实验室化学分析为主,这种方法在样品的采集、测试及数据处理等方面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效性差,不利于推广应用[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应运而生,运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如:李岚涛等应用数字图像技术进行了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方面的研究[3];吴刚等采用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对采集的多光谱玉米植株图像进行氮素含量、水分含量等分析识别[4];魏全全等运用数字图像技术对马铃薯氮素营养开展估测及验证[5];魏雪等开展了智能手机图像参数与玉米氮素营养状况关联解析[6];李红军等利用数码相机对小麦冠层进行拍照,分析色彩参数与作物氮素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7]。

本文探索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开展水稻氮素营养诊断。

1试验方案及数据采集1.1试验方案试验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高科技园区(九龙坡区白市驿镇高峰寺村)开展。

水稻品种为重庆市当前栽培面积较大的主栽品种渝香203。

为了产生不同含氮量的水稻植株和群体,为水稻叶片与冠层图像采集和植株氮素含量分析提供样本,共设置7个处理、3次重收稿日期:2021-09-16基金项目:重庆市农业发展资金项目“手机+图像识别构建水稻氮素营养诊断系统研究”(NKY-2021AB009)。

作者简介:姚强(1981—),男,河南南阳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物联网集成开发研究。

E-mail :***************。

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计法和SPAD叶绿素仪法)

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计法和SPAD叶绿素仪法)

实验四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计法和SPAD叶绿素仪法)植物叶面积的测定(仪器法、画纸称重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叶绿素的提取方法及叶绿素含量测定的两种方法;2.学会使用VIS-723G和723N(new)的分光光度计的比色杯较正和定波长的两个程序;仪器法、复印称重法测定植物叶面积3.学会SPAD叶绿素仪和AM-300手持式叶面积仪的使用4.了解CB-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测定仪二、实验原理:略、三、实验步骤:1.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计法)P373人一组,实验材料为大红花成熟叶和嫩叶a)叶绿体色素的提取(0.5g叶片剪碎,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用95%乙醇研磨,提取定容至25mL)b)稀释至5倍后测A665nm和A649nmc)计算(请列出计算公式)•更正:• 1.请用95%乙醇取代丙酮提取叶绿素。

• 2. 仍用书本上所列的公式。

2.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SPAD叶绿素仪法)3人一组,实验材料为灰莉叶片实验原理:1.SPAD-502 叶绿素仪通过测量叶片在两种波长光学浓度差方式650nm 和940nm来确定叶片当前叶绿素的相对数量。

2.测量值是通过对在二个不同波长区域,叶片传输光的数量进行计算,在这二个区域叶绿素对光吸收不相同的。

这二个区域是红光区(对光有较高的吸收且不受胡萝卜素影响)和红外线区(对光的吸收极低)。

SPAD—502叶绿素仪使用说明一)电池安装1、按照电池盒上面的箭头标定方向旋转,打开电池盒盖。

2、放入盒内两节AA号码电池,并确信是按照指示放入电池。

3、必须是碱性或是碳—锌电池。

不要混淆电池型号和新旧电池。

4、把电池盒盖按照上面箭头方向旋转,直到盖子和仪器比较适当为止,不能太紧。

5、当电源开关打到ON的位置时,如果电源符号出现在显示屏上,表示电池已经耗尽,应该更换电池了。

如果电源符号没有出现,检查一下电池是否正确地插入或是否有电。

二)调零无论什么时候关闭电源之后需要在打开时,都需要调零。

SPAD-502Plus_Manual_C

SPAD-502Plus_Manual_C
显示示例 ............................................................................................................. 4 错误提示 ............................................................................................................. 5 准备工作 .................................................................................................................... 6 安装电池 ............................................................................................................. 6 系手绳 ................................................................................................................. 6 校准 ........................................................................................................................... 7 测量 ........................................................................................................................... 8 使用深度调节装置 ............................................................................................... 9 记忆功能 .................................................................................................................. 10 输入补偿值............................................................................................................... 12 标准化若干个仪表 ............................................................................................. 13 使用读数检测器 ....................................................................................................... 14 故障排除指南 ........................................................................................................... 16 保养和存储............................................................................................................... 17 测量原理 .................................................................................................................. 18 照明/测量系统 ................................................................................................... 20 计算................................................................................................................... 21 技术参数 .................................................................................................................. 22

水稻叶片SPAD值的高光谱估算模型

水稻叶片SPAD值的高光谱估算模型

0 引言
【研究意义】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 中最重要的色素,其含量与植物的健康状况、营养水 平及产量有着密切关系。传统的作物叶片叶绿素含 量检测常采用机溶剂提取结合分光光度计分析方法 (Lichtenthaler,1987),费时费力且需破坏取样。随 着高光谱技术在作物长势监控上的大量研究应用, 发现在可见光范围内叶片光谱反射率主要受色素含 量影响,即叶片色素含量可通过光谱反射率进行有 效估计。植物叶片SPAD值是反映叶绿素含量的相 对值,使用SPAD值代替叶绿素含量已成为评价植被 长势的有效手段(赵小敏等,2019),因此,快速精准 获取作物SPAD值对监控作物生长长势状况及提高 作物最终产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近 年来,高光谱技术以其信息量大、分辨率高、连续性 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植物生长监测中(谭向农等, 2017),可通过微弱的光谱反射率差异定量分析植物 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细微变化,从而估测植物生理生 态参数。目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植物的叶片和冠层两个方面,就光谱与植物的响应 机理来看,作物冠层光谱结合了植株群体、冠层结 构、土壤背景和空气等不同要素,非目标信息可能会 影响植物生理生态参数的估算精度(章曼等,2015; Niu and Zhang,2016)。叶片是冠层光谱信息中贡 献最大的成分,基于植物叶片的光谱信息特征提取 可避免环境因素及土壤背景等的影响(Wu et al., 2016;武改红等,2018),学者就此进行了相关研究。 夏天等(2012)通过光谱植被指数估测植物叶片的 SPAD值,构建了冬小麦叶片SPAD值的估测模型,表 明以植被指数NDVI对SPAD值具有较好的估算效 果,能满足精度要求。王鑫梅(2015)以107杨幼苗为
收稿日期:2019-08-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62039,61762048);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60374,GJJ170279) 作者简介:*为通讯作者:杨红云(1975-),副教授,主要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及机器学习研究工作,E-mail:nc_yh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 第2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1No.22003年4月Jour.ofNorthwestSci-TechUniv.ofAgri.andFor.(Nat.Sci.Ed.)Apr.2003

叶绿素计SPAD-502在水稻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张金恒,王 珂,王人潮(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9)

[摘 要] 基于水稻氮素营养及氮肥诊断的意义,在比较了几种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的利弊之后,重点阐述叶绿素计的工作原理和作为氮素营养诊断工具的优缺点以及研究进展。并对叶绿素计诊断水稻氮素营养可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关键词] 叶绿素计SPAD;氮素;营养诊断;水稻[中图分类号] TH7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9387(2003)02-0177-04

氮素营养在确定自然环境和农业环境下植物的光合能力中起着关键作用[1],并且氮素为植物光合作用和生态系统生产力提供着重要的支持,是作物的一种最重要的养分。除非氮素作为一种肥料施入,否则,氮素缺乏几乎到处都发生,并且在很多系统中,氮素作为有限的资源存在[2~4]。提高氮素管理,最终将取决于对土壤或作物氮素状况的精确评价[5]。一般推荐的氮肥施用量没有考虑田间的差异和季节内的动态变化。因为作物生长反映了所有氮素源的全氮供应,所以作物氮素状况是适时诊断作物氮素有效性的较好指示器[6]。1 氮素营养诊断的方法1.1 常用方法 传统的氮素营养诊断和评价植物氮素状况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土壤和植物组织的实验室分析,这些分析普遍要求破坏土壤和植被样本。从采集大量的样本、烘干、称重、研磨直到使用有潜在危害性的药品进行测试,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由于花费时间过长,以至于测试结果不具有适时性,而且试验室分析需要有经验的专业分析人员和大量的分析试剂与设备,这些条件很多国家不具备,特别是发展中国家[5,7~13]。有些人曾经努力寻找非破坏性预测植物氮素的方法,例如:󰀁多光谱反射数据和激光,包括叶绿素荧光特性拟合各种模型[14]。该方法需要精密昂贵的仪器,并要求试验者具备一定的经验[7]。󰀁肥料窗口法。该方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氮肥调控方法,其做法是在大田中留出微区,微区中的施氮水平比大田整体稍少,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当微区表现出缺氮的症状,如叶色变浅,表明大田作物处于缺氮边缘。该法可以在土壤变异不显著的区域对下一次追肥做出判断,但是不能量化追肥量,还需要常规测试[13]。󰀁叶色卡法。研究表明,水稻叶色级与叶片全氮含量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可用叶色级来表征叶片的氮素营养状况。该方法简单、方便、营养诊断半定量化,但是不能区分作物失绿是由于缺氮引起的还是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13]。该法还受到品种、植被密度、导致土壤氮素状况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的作物胁迫因素的影响[6]。󰀁叶绿素计法。是一种非损伤的水稻氮素诊断工具。1.2 SPAD-502诊断氮素营养1.2.1 SPAD-502的原理和特点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与其他植物组织相比,需要更多的氮素。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中的氮素主要存在于光反应的色素蛋白质及与光合作用碳消耗循环相关的蛋白质中[15]。由于叶片含氮量和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变化趋势相似[16],所以可以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来监测植株氮素营养。叶绿素吸收峰是蓝光和红光区域,在绿光区域是吸收低谷,并且在近红外区域几乎没有吸收。基于此,选择红光区域和近红外区域测量叶绿素。日本产叶绿素计(ChlorophyllMeterSPAD-502)是由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s)发射红光(峰值波长大约650nm)和近红外光(峰值大约在940nm)。透过样本叶的发射光到达接收器,将透射光转换成为相似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器的放大,然后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微处理器利用这些数字信

󰀁[收稿日期] 2002-04-15[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70444)[作者简介] 张金恒(1973-),男,吉林敦化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农业遥感研究。号计算SPAD值,显示并自动存储。计算SPAD值的步骤如下:󰀁标准状态下(无被测样本),2个光源依次发光,并转变成为电信号,计算强度比。󰀁插入样本叶片之后,2个光源再次发光,叶片的透射光转换成为电信号,计算透射光强度比值。󰀁运用以上2个步骤的计算结果计算SPAD值[17]。简言之,SPAD读数是基于测定特定光谱波段叶绿素对光的吸收而获得的[18]。影响SPAD读数的因素包括品种,特别是基因型、植株密度、环境条件、营养状态和导致植株枯黄的各种生物的和非生物的胁迫及其他养分亏缺或者毒性(主要是P、Fe、Mn、Zn)等[9,13,19],另外SPAD读数受光辐射照度的影响较大[20]。有研究表明[7],叶绿素计读数能评价特定基因型稻在特定生长期内株茎的氮素含量,还能用于区别具有相似叶面积和分蘖数乘积值的水稻基因型。对于其他植物品种来说,正是基因型和生长阶段使得叶绿素计评价基于干重的叶片氮素浓度变得复杂[21],而不是环境和其他胁迫因素。叶绿素计(SPAD)是简单而又方便的诊断工具。利用它能够在原处测定稻作物氮素状况,确定施氮肥的适时性。这种测定有助于根据水稻本身的需求和氮素诊断结果来改变对水稻的氮素供应。由于叶绿素计的价格较高,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普通农户拥有叶绿素计还不太现实。但是在大田调查和没有足够仪器进行实验室试验的情况下,叶绿素计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氮素诊断仪器。利用当地的品种和作物环境条件来校正叶绿素计测定值,就能用叶绿素计精确监测作物氮素状况,进而建议农民对水稻进行合理施肥[6]。1.2.2 SPAD-502诊断水稻氮素状况 作物生长反映了所有氮素源的全氮供应,所以利用SPAD值监测作物氮素状况是一个较好的方法。SPAD值随着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变化。研究表明[18],叶绿素计读数和叶片氮素浓度之间具有线性相关性,这种线性关系之间是有差别的,其差别取决于品种、发育阶段、测定的叶位及叶片上测点的位置[18]。另有研究表明[9],基于重量的叶片氮素浓度和SPAD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每一生长阶段,基于干重的叶片氮素浓度和叶绿素计读数之间也存在线性关系,但是线性关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回归系数之间的差异取决于生育阶段和品种[8,18]。由于环境和其他胁迫因素的影响,SPAD值只能确定特定生长阶段的氮肥需求水平[12,22]。也可能是由于叶绿素浓度或者光吸收能力的变化,导致单独依赖SPAD值指示作物氮素含量的失败[8],所以应借助SPAD和其他农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以变换后的SPAD值来指示作物氮素含量。Peng等[10]研究表明,如果水稻叶片含氮量以叶面积为基础来表示,叶片厚度或者叶片重量对SPAD读数的影响将被消除。利用基于面积的水稻叶片氮素浓度来校正SPAD读数将在所有生长阶段产生单独的线性关系。吴良欢等[23]研究也发现,水稻SPAD读数能反映单位面积叶片含氮量。另外,基于叶绿素计读数、叶面积和分蘖数确定移栽水稻的地上部分含氮量,是一种评价水稻氮素状况的迅速的、非损伤性的方法[7,8]。Peng等[18]利用SPAD/SLW对SPAD值进行调整,提高了基于干重预测水稻叶片氮素浓度的预测精度(r2=0.93,0.87;SLW=干重/叶面积),但是利用调整后的SPAD值预测水稻叶片氮素浓度,就减弱了SPAD值的快速、简便、非损伤性的特点。PENGShao-bing等[24]研究表明,在水稻每一个生育期内,特别是在中后期生长阶段,叶绿素计基于叶面积的对叶片氮素浓度评价的效果明显好于基于干重的评价效果。Jagdish等[7]利用SPAD读数、叶面积和分蘖数的乘积来研究水稻地上部分氮素含量,表明在开花期各个品种地上部分氮素含量与SPAD读数、叶面积和分蘖数的乘积高度相关,相关性最好的叶位是倒三叶,说明SPAD读数、叶面积和分蘖数乘积能用于评价经过不同氮素处理的不同品种水稻整个生长期特定生长阶段的氮素吸收状况。1.2.3 SPAD-502诊断水稻氮肥需求状况 对于水稻来说,土壤氮素比氮肥的作用更大,正如日本谚语所言:“水稻生长靠土壤肥力,大麦生长靠施肥”[4]。因此,如果将氮肥调整到土壤供氮能力,氮肥的利用率将增加,故诊断水稻氮肥需求状况很重要。土壤固有的肥力水平特别是土壤供氮能力,决定了在利用SPAD指导氮素管理时,是否需要施用氮素基肥[6]。研究表明[10],利用SPAD指导氮素管理提高了氮素供应和作物需氮的相关性,导致高产、高氮素利用率和高收获指数。叶绿素计读数和叶片氮素浓度都与土壤表层矿质氮素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25],叶绿素计测定值也与整株作物氮素含量和土壤表层铵含量2个参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26]。研究表明[10],叶绿素计可以用于确定水稻氮素需求量,例如可以确定半矮生水稻在幼穗分化前期和幼穗分化期的氮肥需求量[12]。Carreres等[8]针对水稻进行不同氮素处理试验,在不同生长期测定作物的氮素状况,研究叶绿素计是否能用于确定氮肥

17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施用量。结果表明,在氮素含量和SPAD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是这种相关性较差,不同生长阶段回归方程显著不同,从营养生长期到抽穗期,SPAD读数增加到该品种的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表明SPAD值可以确定分蘖中期的氮肥施用量。上面所说的SPAD读数的特定值可以定义为SPAD临界值,即在一个标准氮素水平下的SPAD读数,低于该读数,水稻缺氮并产生减产现象。它可以用SPAD读数和基于叶面积的氮素浓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Peng等[10]就成功地使用SPAD临界值35确定水稻IR72品种的施氮量。Turner等[12]将40确定为半矮化水稻的一个SPAD临界值,在水稻幼穗分化始期和孕穗期,随着SPAD值读数超过40,施氮肥并未引起产量的增加。沈阿林等[27]研究了水稻叶色与施氮量之间的相关性,提出水稻齐穗前倒二叶SPAD临界值37可作为是否追施氮肥的参考指标。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上述利用SPAD-502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绝大多数都是国外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国内利用SPAD开展水稻氮素营养诊断研究的报道较少。有些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对叶绿素计读数(SPAD-501和SPAD-502)、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氮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上[28~30],只有沈掌泉等[31]提出一种利用上下部叶片SPAD读数比值来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的方法。氮素不足时,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老叶失绿发黄,导致全株色较淡。氮在体内易转移,老叶中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叶绿素等分解受阻后的氮可转移到幼叶,并在幼叶中合成新的含氮化合物,使缺氮症状从老叶开始向上扩展,下部老叶易早衰、脱落[32]。同时在叶片衰老时,植物组织中的叶结构遭到破坏,导致作物光谱响应特性发生变化[33],在叶片结构中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谱特性之间又存在强相关性[34,35]。因此根据这些农学机理,研究不同品种水稻在不同生育期的功能叶位叶绿素计读数及其与光谱透射率、反射率、吸收率以及光谱指数(包括高光谱)之间的相关关系[36],或许能找出基于叶绿素计和便携式光谱仪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监测水稻氮素状况和推荐施肥的有效途径[33,37,38]。另外,可通过水稻不同生育期不同叶位SPAD值组合的数学算法,分别建立适用于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生长条件的水稻氮素状况和推荐施肥诊断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