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力化学法超疏水改性叶蜡石的研究

合集下载

凹凸棒石环境矿物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凹凸棒石环境矿物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土 壤(Soils), 2009, 41 (4): 525~533凹凸棒石环境矿物材料的制备及应用①干方群1,2, 周健民1*, 王火焰1, 杜昌文1, 陈小琴1(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摘要:机械力改性、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是凹凸棒石环境矿物材料制备的3种主要改性方法。

机械力改性法和物理改性法工艺简单,化学改性法效率高且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但仅仅依靠一种改性作用目前尚难以满足环境应用领域对凹凸棒石矿物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要求。

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凹凸棒石环境矿物的基本性能,揭示环境矿物的净化机理,提出进一步提高环境矿物净化性能的改性工艺,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其应用领域。

关键词:凹凸棒石黏土;环境矿物材料;机械力改性;物理改性;化学改性中图分类号: X52;P579凹凸棒石黏土是以凹凸棒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一种天然非金属黏土[1]。

凹凸棒石(attapulgite),又称坡缕石或坡缕缟石(palygorskite),是具层链状结构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黏土矿物,属硅酸盐类,层状硅酸盐亚类,黏土矿物族[1]。

凹凸棒石的理想结构式是Si8Mg5O20(OH)2(OH2)4 · 4H2O,具2∶1 型结构,内部多孔道,内外表面发达,但它没有连续的八面体片,与典型的2∶1 型结构不同,它的主要特性是具有平行纤维隧道孔隙,且孔隙体积占纤维体积的 1/2 以上,持水性强,但不具膨胀性,阳离子交换量也非常低[2]。

我国这类矿种发现和利用较晚,1976 年在江苏六合发现国内首例凹凸棒石黏土矿,之后在全国 14 个省区发现凹凸棒石黏土矿点[3]。

目前我国已是凹凸棒石黏土的主要资源国和生产国之一,江苏和安徽凹凸棒石黏土早已开采,并有系列产品问世,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由于凹凸棒石特殊的晶体结构和性质,使之具有特殊的应用性能,例如胶体性能、吸附性能、补强性能和载体性能等,可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农业、纺织、建材、地质勘探、铸造、硅酸盐工业、原子能工业、环保及制药等领域[4]。

钼插层水滑石-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在镁合金防腐蚀中的应用

钼插层水滑石-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在镁合金防腐蚀中的应用

钼插层水滑石-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在镁合金防腐蚀中的应用邰余;傅佳骏【摘要】采用共沉淀和水热合成法在AZ31B镁合金上制备了MgAl-LDH-MoO42-水滑石(LDH)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形貌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方法分析了试样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数天后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MgAl-LDH-MoO42-涂层均匀、连续地生长在AZ31B镁合金表面;作为缓蚀剂的钼酸根离子成功插入层间,在腐蚀性氯离子环境中响应释放,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此外,采用FDTS(1H,1H,2H,2H-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水滑石涂层表面进行的疏水改性处理,进一步延长了水滑石涂层的寿命.%MgAl-LDH-MoO42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LDH) coating was deposited on AZ31B magnesium alloy by coprecipitation and hydrothermal method.X-ray diffraction (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oscopy (FT-IR)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y of thecoating.Electrochem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specimens immersed in 3.5 % (mass fraction) NaCl solution for several day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gAl-LDH-MoO42-coating grew uniformly and continuously on the surface of AZ31B magnesium alloy.The molybdate ion as corrosion inhibitor was successfully inserted into the interlayer and released in corrosive chloride ion environment with good corrosion inhibition performance and ion exchange performance.In addition,hydrophobic modification of the surface of hydrotalcite coatingwith FDTS (1H,1H,2H,2H-Per fluorodecyltriethoxysilane) further extended the life time of the hydrotalcite coating.【期刊名称】《腐蚀与防护》【年(卷),期】2018(039)003【总页数】5页(P202-206)【关键词】水滑石(LDH);涂层;缓蚀剂;镁合金【作者】邰余;傅佳骏【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4水滑石是一种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简称LDH),由带正电的金属层板与层间阴离子通过有序自组装形成(见图1)。

磁性超疏水聚氨酯海绵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磁性超疏水聚氨酯海绵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第48卷第8期2019年8月Vol.48,No.8August,2019当代化工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磁性超疏水聚氨酯海绵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张雪梅打王航1,郝彬彬I,王广2(1.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延安716000;2.宁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409)摘要: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个产业含油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严重破坏生态系统。

近年来,由于超疏水材料特殊的表面效应,将其应用于油水混合物的分离领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采用浸渍法对聚氨酯海绵表面进行疏水改性,通过对四种主要因素考察,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将O.lg纳米Fe,O*超声分散于海绵表面,再用4%(wt)的硬脂酸溶液对其进行表面改性18h.经90°C热处理6h后即可得到磁性超疏水海绵。

该材料水接触角高达158。

,且可通过磁铁进行回收和驱动,在油水混合物的连续分离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对开发新型油水分离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关键词:超疏水;磁性材料;聚氨酯海绵;连续油水分离中图分类号:TQ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460(2019)08-1714-04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MagneticSuperhydrophobic Polyurethane SpongesZHANGXue-mei',WANG Hang',HAO Bin-bin',WANG Guang(1.Shaanxi Key Laboratory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Yan'an University,Shaanxi Yan'an716000,China;2.Baichuan New Materials Co.Ltd.,Ningixa Yinchuan750409,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s industrialization,the emission of oily sewage from various industries is increasing,which severely damages the ecosystem.In recent years,the applic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materials to the separation of oil/water mixtures has become a hot spot.In this paper,the immersion method was used for hydrophobic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urethane sponge.Four main influence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The results showed that,when0.1g Fe3O4was ultrasonically dispers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ponge,and then it was modified with4%(wt)stearic acid solution for18h,the magnetic superhydrophobic sponge was obtained after heat treating at90°C for6h.The water contact angle of the material can reach158°,and it can be recycled and driven through the magnet.The material can show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continuous separation of oil-water mixture,so it has import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oil-water separation materials.Key words:Superhydrophobic:Magnetic material;Polyurethane sponge;Continuous oil-water separation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含油废水排放量的增加和海上石油泄露事件的频繁发生,使海洋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传统的油水分离材料多是些吸附性材料,油水分离的效率低.难以回收利用,近年来人们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出了超疏水材料。

耐核辐射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耐核辐射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耐核辐射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任福乐;张衍;刘育建;方俊【摘要】采用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改性环氧树脂为基体,纳米二氧化硅(SiO2)、微米钨粉(W)为填料制备耐核辐照超疏水涂层.研究了PDMS用量、纳米粉体的用量对涂层接触角、表面结构、耐核辐照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PDMS含量为30 wt%时,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的水接触角达到最大.纳米二氧化硅和微米钨粉的引入可有效增加了涂层的粗糙度,使水接触角高达157°,滚动角小于7°,实现荷叶自清洁效果.该自清洁涂层的附着力为5B,硬度高达6H.涂层经过107 rad辐照后,仍具自清洁能力,显现出良好的耐辐照稳定性.【期刊名称】《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43)005【总页数】7页(P1983-1989)【关键词】超疏水;自清洁;微纳结构;辐照稳定性【作者】任福乐;张衍;刘育建;方俊【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80 引言核电站内部设备维护作业处于放射性环境中,存在大量的α、β、γ和中子射线等,在清理核电站长期积累的放射性粉尘等污染物时,清理困难,所以去污是核电站设备运行中不可缺少的环节[1-2]。

如何能够降低污染物的附着,减轻污染物的清理难度是目前核电站去污遇到的主要问题。

超疏水涂层是指涂层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具有自清洁、防腐蚀、油水分离等作用,在建筑、生物医药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3-6]。

增强PDMS在仿生超疏水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增强PDMS在仿生超疏水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增强PDMS在仿生超疏水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赵永刚;杨小敏;钟铧均;刘建平【摘要】研究了高岭土增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仿生超疏水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以增强PDMS为软模板,通过软刻蚀中的微模塑方法复制了荷叶表面的微-纳复合结构信息,进一步通过热模塑制备出具有与荷叶表面相同信息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超疏水表面,其接触角高达156°.还讨论了高岭土掺杂量对PDMS的力学性能、溶胀性能的影响,为此法在其它高聚物表面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期刊名称】《华东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26)006【总页数】4页(P83-86)【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高岭土;荷叶;超疏水【作者】赵永刚;杨小敏;钟铧均;刘建平【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华东交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华东交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华东交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4.4浸润性是固体表面的一个重要特性,而超疏水性一般指与水的接触角在150°以上。

在自然界中,以荷叶为代表的植物叶片表面的超疏水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研究发现,这类植物叶片表面具有的微米结构和纳米结构相结合的阶层结构是引起超疏水的根本原因[1]。

从此,研究人员开始制备或制造与荷叶表面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微观结构的超疏水表面[2~4]。

其中,软刻蚀技术在微观结构复制领域有着良好的理论与应用基础,但研究也发现,作为软刻蚀技术核心的PDMS软模板转移微结构过程中表面会发生坍塌,使得转移效率大大降低[5~7]。

本文通过在PDMS中掺杂高岭土对其进行改性,试图增强其力学性能,并用增强PDMS 为软模板,以接触角为判别标准,通过系列试验找到复制效率最高的制备条件,为其在仿生超疏水材料制备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1 试剂与仪器新鲜荷叶(采摘自学校附近湖泊中);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Sylgard 184,由主剂A与固化剂B两组分构成,美国Dow Corning公司);高岭土(化学纯,平均粒度5 μm,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甲苯和丙酮(分析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高密度聚乙烯HDPE(M600L,印度Haldia石油公司)。

03-1蛭石结构修饰与有机插层

03-1蛭石结构修饰与有机插层

CPS
2θ/
河北承德蛭石原样XRD图(面网间距单位:nm)
0.955
2500
0.312
3000
2000
1500
1000
500
经结构修饰后,镁 型蛭石、钠型蛭石 和云母-蛭石混层 矿物均变成钠型蛭 石 (d001=1.158nm), 结晶程度降低。
20 30 40
CPS
1.158
0 10

同样条件下改性, 滑石基本未发生变 化 (d001=0.955nm)。
表征方法
蛭石的结构修饰及有机插层结果分别用化学成 分分析、阳离交换容量测定和粉晶X射线衍射 (XRD)方法表征。 粉晶X射线衍射实验在日本理学D/MAX1200 型转靶X射线粉末衍射仪上进行,实验条件 为 : 电 压 40 k V , 电 流 30 m A , 扫 描 速 度 4℃/min,铜靶,石墨单色器。定向样品采用 自然沉降法制备。
结果讨论
蛭石的结构修饰 提 纯 蛭 石 原 样 的 阳 离 子 交 换 容 量 (CEC) 为 102mmol/100g 化学成分见表1 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于图1
表1
氧化物 SiO2
河北承德蛭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AL2O3 Fe2O3 FeO MgO CaO Na2O K2
wt(%)
38.59
本实验用1.5倍CEC的HDTMAB插层蛭石时出现 两种层间距(3.06nm和3.74nm),这与吴平宵 等人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可能与蛭石原样中 同 时 存 在 镁 型 、 钠 型 蛭 石 和 蛭石混层矿物有 关。 当 HDTMAB 用 量 大 于 2.0 倍 CEC 时 , 开 始 出 现 HDTMAB的衍射峰,衍射峰强度随HDTMAB用 量的增加而变化。但总体说来,当HDTMAB用 量大于2.0倍CEC时,进入蛭石层间的HDTMAB 量及其排列方式基本不变(倾角略有增大), 但 更 多 HDTMAB 吸 附 于 蛭 石 外 表 面 , 致 使 HDTMAB衍射峰逐渐增强。

超疏水涂层应用于空调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超疏水涂层应用于空调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超疏水涂层应用于空调换热器的实验研究叶向阳;武滔;刘奕燎【摘要】换热器结霜会引起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性能下降,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延缓换热器结霜,对提升机组低温制热性能,改善室内热舒适性,保证机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利用空气焓差实验台,在2/1℃干湿球温度,换热器迎面风速1.5m/s的条件下,对使用亲水涂层和超疏水涂层的换热器进行了结霜/融霜过程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超疏水涂层在抑制换热器表面霜层生成,延缓结霜周期,提升低温制热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使用超疏水涂层的换热器比亲水涂层的结霜周期延长了87.5%,低温抉热量提高了8.4%.本文对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设计和运行具有参考价值.【期刊名称】《家电科技》【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4页(P66-69)【关键词】空气源热泵;翅片管换热器;超疏水涂层【作者】叶向阳;武滔;刘奕燎【作者单位】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11;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11;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11【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室外翅片管换热器结霜会引起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性能下降,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延缓空气源热泵机组室外换热器结霜,对提升机组的低温制热性能,改善室内的热舒适性,保证机组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超疏水涂层仿生荷叶效应,在抑制冷表面结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空调热泵领域的研究热点[1]。

日本学者Yoshihiko和Norihisa[2]对使用不同涂层处理的翅片换热器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疏水涂层的换热器其结霜周期是未经涂层处理换热器的3倍。

梁彩华、汪峰[3]等对超疏水翅片表面的抑霜机理和融霜特性做了大量可视化实验研究工作,提出增大疏水表面的接触角和减小滚动角有利于抑霜和化霜过程。

刘清江[4]等对自然对流条件下疏水涂层和普通亲水表面的结霜过程做了对比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疏水涂层有效延长了表面结霜的速度,减少了霜层的厚度。

重晶石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重晶石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重晶石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朱福生;杨振;熊芳;王家奎;高锋;冯晓琴;黄宏升
【期刊名称】《化工矿物与加工》
【年(卷),期】2022(51)12
【摘要】重晶石具有密度大、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易吸收辐射等优点,因而应用广泛。

表面改性是提升重晶石性能并拓展其应用范围的重要手段,系统介绍了重晶石表面改性的3种方法:表面化学包覆法、机械力化学法、化学沉积法,以及3类表面改性剂:有机表面改性剂、无机表面改性剂、复合表面改性剂;总结分析了重晶石表面改性机理,并指出了重晶石表面改性方法及表面改性剂的未来研究方向。

【总页数】7页(P46-52)
【作者】朱福生;杨振;熊芳;王家奎;高锋;冯晓琴;黄宏升
【作者单位】贵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能源化学特色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85
【相关文献】
1.重晶石超细粉体的表面改性与应用
2.重晶石表面改性工艺
3.硬脂酸系列对天然重晶石粉末的表面改性
4.重晶石粉末表面偶联剂改性和表征
5.重晶石表面疏水改性对表面能与颗粒分散性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 体 发 生化 学键 合 。而硬 脂 酸盐 属于 阴离 子 表面 活

摄 蓉
性剂 , 其在 叶蜡石粉体表面的改性很容易受到破坏,
且 化 学作 用力 不 够强 。以下 工艺 优化 过程 均采 用 甲 基 硅油为表 面改 眭剂 。
21 改性剂含量 : .2 . 在叶蜡石粉中添加 甲基硅油, 球 磨2 , 转速为 10/ i, h 5 mn 甲基硅油含量与改性叶蜡石 r
学反应 , 并使得 改性剂 充分包 覆在 叶蜡石表 面 。当继
方面 , 在机 械力 作 用下 , 叶蜡 石 晶体 内部 层与 层 之
间发 生晶格 位 移 , 致 畸变 , 而 形成 晶格 缺 陷 。在 导 从
这些变化中,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超细磨过程中机械力 的作 用排除叶蜡石 中的羟基 , 形成 的 H0不 断增 多 『 5 ] 。
第3 卷 第4 4 期 2 1 年7 0 1 月
非金 属 矿
N o M e a lc M i s n. t li ne
V_ .4 No 4 0 3 . 1
J y,2 ul 01 1
机械力化 学法超疏水改性叶蜡石 的研究
方 伟 屠 宇迪 严 俊 姚 程 张 俭 盛 嘉伟
301) 104 ( 浙江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浙江 杭州
加值 。
1 设备 仪 器及 测试 方 法 . 2
粉 体 的表 面 接触 角
当前, 对叶蜡石的改性研究报道较多 [】 1, 。 但是其 改性剂主要集 中于偶联剂, 如硅烷偶联剂、 钛酸酯偶 联剂等 , 对于表面活性剂 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 , 而且 诸多文献中所涉及 的改性工艺多采用湿法。本实验 以硬脂酸钙、 硬脂酸钠和 甲基硅油作为表面改性剂 ,
钙和硬 脂酸钠 。上述现 象 的原 因为 : 甲基硅油属 于非
改性效果变差。 2 . 球磨转速 : .4 1 在叶蜡石粉中添加 1 %的甲基硅 . 5 油, 球磨 2 , 球磨转速与改性叶蜡石粉吸油量及接触 h
角的关系 曲线 , 图 4 见 。
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机械力化学作用下更易与叶蜡石、
其机械 力作用示意 图见 图 5 。
V \/ 0
AI AI —— —
关键词
叶蜡石
机械力化 学 改性剂
分散性
疏水性
中图分类号: D 8 文献标识码 : T 95 A
文章编号 : 008 9(010-0 30 10 -082 1)40 2-3
S u y O t a h d O h b cM o i c to fP r ph l t yM e ha o h m ia eh d t d H Ulr — y r p O i d f a i n o y o y l eb c n c e c l i i M to

改性叶蜡石微粉吸油量及接触角的关系曲线 , l 见图 。
2 . 3
第3卷第4 4 期
非金 属 矿
2 1年7 0】 月

撰 馨
改 性 剂 种 类
球 厝 时 间/ h
图l 改性 剂种类 对叶蜡 石粉表 面改性 的影响
图3 球磨 时 间对叶蜡 石粉表 面改性 的影 响
21 改性 粉体吸 油量与接 触 角的影响 因素 .
不添加任何溶剂 , 在机械力干法球磨条件下对叶蜡石 粉进行疏水改I研究。 生
1 实验部分
1 原材料 . 1
叶蜡石粉 , 自浙江省青 田县 , 取 其物化
性能见表 1 。硬脂酸钙, 分析纯,6
Ab ta t W i h eho fm e h o h mity t ep rp lt d mo fe r rn e ttes metme I i st k y r p o i sr c t tem t do c a c e sr , y o hyl ea di rweeg id da a i . t m oma eah d o h bc h n h i n i h a m o ic in o h y o b li . e OiAb o bin, n a t gl dI fa e p cr mer nt emo i e y o h l t o e sweetse .I df a o n tep r p y le Th l s r t it t o Co tc An ea nr rd s e to ty o df dp r p yl ep wd r r etd t n h i i wa o ndt a es ra eo yrp ylt sc ae y mo i e s By me so hsc ai h vo te ds esblt n y r p o ii fte sfu t t u fc fp o h l ewa o td b d f r. a ft i o ngbe a i ̄ h ip riii a d h d o h bct o h h i i n t y y h p r p y t r r al mp o e . emo fc to fe tWa etb d i .% meh lslc n i t h y o b li . eola s r to a y o h Ui we ge tyi r v d Th di aine fc Sb s y a dng 15 e e i ty iio eo ln otep r p y le Th i b o bin h d i t r a h d2 Ol/ 0 ga dtec na g eh vea hiv d 1 63 。 e c e 0. g 1 0 o tca l a c e e 3 .8 . n h n K e r s p r p 3Ut me h n c e it ywo d y o h i e c a o h m sr y mo i e d s riii h d o h bc df r i ipesb ly t y r p o i
21 改 I剂的种类 : .1 . 生 在叶蜡石粉中添加 1 % 的改 . 5 性剂、 球磨 2 、 h 球磨转速为 10/i, 5 r n 改性剂种类与 m
基金 资助 :浙江省科技厅 优先 ̄ (0 7 1 0 -) 2 0 C11 42 ;浙江省 大学生 科技 创新项 目(0 0 4 3 4 ) 2 1R 0 0 8;浙江省研 究生教 育创新项 目(04 10) 通讯联 系人 ,w.h n @zu. uc 。 j se g jt d . e n
叶蜡 石 为 两个 硅氧 四面体 和 一个 铝氧 八 面体 构
甲基硅油, 分析纯 , 杭州西湖有机硅厂; 硬脂酸钠 , 分 析纯, 温州市化学用料厂。
表 1 叶蜡石 的物化性 能
成 的 2: 型层状硅酸盐矿物 , 有绝 缘性好、 1 具 耐高 温、 耐化 学腐蚀等特性。此外 , 叶蜡石应用于涂料中 作为填料时 , 可改善涂料体系稳定性, 能较大程度地 提高涂料 的抗吸潮性。但是叶蜡石材料本身亲水 , 作 为填料被树脂润湿和包覆的性能差, 且分散性较低 。 若能解决叶蜡石这一应用中的瓶颈问题, 将会在很大 程度上拓展叶蜡石产品的应用范围, 提高其产品的附
粉 吸 油量及 接触 角的关系 曲线 , 图 2 见 。
图4 球磨转 速对叶蜡 石粉 表 面改性 的影响
由图 3 和图 4 可知 , 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两因素 对改性粉体的性能变化呈一致规律 , 其原因均为机械
力化 学作用 的增 强对化 学键作 用 的破坏 所致 。 2 机械 力化 学 改性机 理 - 2 叶蜡石其 基本 结构单 元 是 两 个硅 氧 四面 体 片相 向排 列 , 间 夹铝 氧 八 面体 其
片, 理想结构式为 A2 i ( H lS 0)O ) ( : 。在叶蜡石球磨过
0 0 0 5 1 0 5 . . 1 2 0 2 5 3 0
甲 基硅 油 含 量/ %
程中, 一方面 , 由于剧 烈 的机械 力化 学作 用 , 使叶蜡石 晶体表 面形 成新 生断面 , 而导致表 面价键 断裂 。另 从
采 用 J 20A静 滴 接 触 角 / 面 张 力 测 量 仪 ( C 00 界 上 海 中 晨 数 字 技 术 设 备 有 限 公 司)测 定 ; 外 光 谱 红 测 定 采 用 Ncl eu 8 , B i eN xs 0 K r压 片 , 描 范 围 ot 3 扫 40m 00 m 0 c ~40 c -扫描 次数 3 次 , , 2 分辨率 42 m -c ; 谱 图采 用仪器 附带软件 O / . ml 7 i 3处理; c 吸油量 按 G 11— 7 颜料吸油值的测定 B 721 9 9 方法测定 [ 4 】 。 1 实验方法 以行星式球磨机 ( : D _L 为 - 3 型号 N 7 ) 4 改性工具, 2 l 以 0: 的球料 比加入磨球和叶蜡石粉 , 对叶蜡石粉进行干法超细粉碎和表面改性 , 改性粉体 经干燥后再进行性能测定。 2 结果与讨 论


通过叶蜡石粉与改性剂机械化学共磨法, 实现了叶蜡石基体的疏水改性, 并对改性后粉体的吸油量、 接触角、 红外光谱进行测试。结
果表明 , 改性剂在机械力作用下实现 了时叶蜡石原粉 表面的包覆 , 该包覆行 为 得叶蜡石粉体 的分散性和疏水性有较大程度提 高, 使 以添加 1 % 的 . 5
甲基硅油改性效果最好 , 吸油量 已达到 2 .1 /0 g接 触角达到 163 O 20 10 , g 3.8O
Fa gW e T n i uYu i Ya u Ya d nJ n oCh n Zh gJa S e gJa i eg n a i n h n iwe’
( ol eo C e c l n ier ga dMaeilS in eZ ein ies yo T c n lg , ng b u Z e ag 10 4 C l g f h mia E gn ei n t as c c, hj gUnvri f eh oo y Ha z_ , hj 3 0 1) e n r e a t o i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