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的软骨结构与解剖简述
喉腔的名词解释

喉腔的名词解释喉腔是位于喉咙的一个重要解剖结构,也被称为喉部。
它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交界处,同时也是声音形成的关键部位。
喉腔包括喉门、声带、声门、杓状软骨、会厌、会厌软骨等组成部分。
在人体的咽头末端,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部,而气体则通过喉腔进入气管,这个过程通过喉腔的开闭来实现。
喉门指的是喉腔中位于咽头入口的部分,它是一个管状的结构,由喉环、前后联合韧带和甲状软骨组成。
喉门的开闭能够控制气体的进出,当喉门张开时,空气可以顺利通过进入气管,人体就可以呼吸;而当喉门关闭时,食物就可以顺利通过进入食道,人体就可以进食。
喉腔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声带。
声带是由肌肉组织和黏膜构成的,它们呈V字形,位于喉门的上部。
当空气通过喉腔时,声带会震动产生声音。
声带的伸缩和调节是我们发出不同音调和音量的基础。
男性的声带较长,发出低沉的声音,而女性的声带较短,发出尖细的声音。
声门位于声带之间,它是喉腔中一个四方形的开口,通常当我们发出声音时,声门会自然打开,让空气通过并震动声带。
声门的打开程度也影响着声音的音量和音调,当声门打开较大时,声音会比较响亮;当声门打开较小时,声音会比较低沉。
杓状软骨是喉腔中另一个重要的结构,它位于喉门的下方,形状像一个小船的杓子,所以得名。
杓状软骨和声带一起协调工作,帮助控制和调节声音的产生。
它还能帮助预防食物误入气管,保护呼吸道安全。
会厌是位于喉腔的上部,悬挂在腭垂的后方,形状有点像一朵花。
它是喉腔的一部分,起到过滤空气和保护呼吸道的作用。
当我们吞咽食物时,会厌会协助阻止食物进入气管,而将其引导至食道。
会厌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产生声音。
在发声时,会厌会移动和振动,这样能够产生更加清晰和浑厚的声音。
喉腔作为呼吸道和声音形成的重要结构,承载着人类交流的重要任务。
正确认识喉腔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喉腔的健康。
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和声音使用方式,定期进行声带保养和喉腔保健,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至关重要。
呼吸系统解剖

二、喉
(一)位置 喉位于颈前部正中,5~6颈椎高度,上连舌骨,下续气管。 (二)结构 喉是以软骨为支架,附以喉肌,内衬粘膜而成。 1.喉软骨 主要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会厌软骨。甲状软骨借甲状舌 骨膜连于舌骨,下由环状软骨借结缔组织膜连于气管软骨。喉软骨间形成 环甲、环杓两组关节。
2.喉肌 两组,分别作用于环甲、环杓关节,一组可紧张或松弛声带,一 组扩大或缩小声门裂。
鼻腔粘膜分区为:
1.嗅区
分布于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粘膜,略呈浅黄色。
பைடு நூலகம்
2.呼吸区:
嗅区以外的粘膜,呈淡红色。其中位于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血管丰富,称易
出血区。
鼻腔粘膜
上鼻甲,中膈上 嗅区粘膜略浅黄
呼吸区,占大部 粘膜水肿不通畅
中膈前下易出血 注意保护莫损伤
(三)鼻旁窦
鼻旁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内与鼻腔相通的含气空腔。由骨性鼻旁窦 内衬粘膜构成。共有4对。
第二节 肺
(一)肺的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
(二)肺的形态
右肺粗短,左肺狭长。每侧肺似半个锥体
形,可归纳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
1.肺尖
肺的上端钝圆,突入颈根部。其体表投影
在锁骨内侧段以上2~3cm。
2.肺底
向下与膈顶相贴。
3.两面 (1)外侧面:与肋和肋间肌相邻,又称肋面。 (2)内侧面;与纵隔相贴,又称纵隔面。中央微凹称肺门,是主支 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淋巴管等出入的部位。上述结构被 结缔组织膜包绕称肺根。 4.三缘 后缘钝圆,前缘和下缘锐利。左肺前缘有心切迹。
纵隔以胸骨角平面分为上、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 、中、后纵隔。
1.前纵隔:心包与胸骨之间。 2.中纵隔:心及大血管所在部位。 3.后纵隔:心包与脊柱胸段之间。主要结构有胸主动脉、胸导管 、食管、奇静脉、迷走神经、主支气管、交感神经干等。
咽的解剖生理及疾病

喉口两侧:梨状窝pyriform sinus 喉上神经
两侧梨状窝之间:环后隙postcricoid space
喉咽部
前方:喉腔、会厌谷。 后壁:颈椎。 侧壁:梨状窝。 下方:通过环后隙接食道入口。 会厌谷 梨状窝
会厌谷
环后隙
喉 腔
咽壁结构
黏膜层: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鳞状上皮
纤维层:颅咽筋膜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始于隐窝→实质。咽痛 、发热可达 39 ℃以上,吞咽困难,小儿可惊 厥。扁桃体肿大、充血,隐窝口有脓点或假膜 (易擦去不留出血创面)。颌下淋巴结肿大。
临床类型
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临床表现
炎症局限于黏膜表面,病情较轻。
症状:咽痛、低热、轻度乏力和食 欲下降
检查:黏膜充血肿胀,扁桃体无明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面容(因长期张口呼吸,形成上颌骨
变长,腭骨高拱,牙外突,表情迟钝、状 如痴呆 )
检查:
面容。
鼻咽部CT、鼻咽部触诊、鼻咽镜检查。
治疗:
增殖体刮除术。
治疗合并症பைடு நூலகம்鼻炎、鼻窦炎、分泌中耳炎。
咽鼓管扁桃体
为咽鼓管扁桃体。
咽鼓管咽口后缘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
舌扁桃体 :
位于舌根部,呈颗粒状,大小因人而异,含有丰富的粘液腺 。有短而细的隐窝,隐窝及周围的淋巴组织形成淋巴滤泡, 构成舌扁桃体。
临床表现:
起病急 咽干、烧灼感,痛,可向耳部放散 全身不适,头痛,发热
检查:
咽粘膜弥漫充血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充血、表面有分泌
物
严重者悬雍垂及软腭可水肿
颌下淋巴腺肿大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与急性传染病早期鉴别:猩红热、流感
喉结知识点

喉结知识点喉结是位于人的颈部前方的一个重要解剖结构,它在语言和呼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喉结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喉结相关的一些常见问题。
结构喉结是气管的一部分,由软骨和肌肉组成。
它位于气管的顶部,在颈部前方可以感触到。
喉结主要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甲状软骨:也称为“Adam’s apple”(男性在青春期时会形成明显的突起),是喉结最大且最突出的部分。
2.杓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的上方,形状像一把小剑。
3.壶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形状像一个环状的壶。
4.会厌:位于喉结的顶部,是一个三角形的软骨结构。
功能喉结在语言和呼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语言中,喉结扮演着声音产生的关键角色。
当我们说话时,空气从肺部通过气管进入喉咙,然后通过喉结。
喉结的肌肉会控制声带的张紧程度,进而产生不同的音调和声音。
在呼吸中,喉结起到保护气道的作用。
当我们吞咽时,喉结会上下移动,将食物和液体引导到食管中,而不是进入气管。
这个过程称为咽部运动。
此外,喉结还在咳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感到喉咙有异物或刺激时,喉结会通过咳嗽的动作将其清除出来,保护呼吸道的通畅。
常见问题喉结与一些常见问题相关联,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例子:1.喉炎:喉炎是指喉部的炎症,可能由感染、刺激或声带过度使用引起。
症状包括喉咙疼痛、嗓音嘶哑以及喉头不适。
2.音带息肉:音带息肉是指喉咙上生长的良性肿瘤,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和喉咽疼痛等症状。
3.声带麻痹:声带麻痹是指喉咙中的声带一侧或双侧失去运动能力。
这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等症状。
如果你有上述问题或其他与喉部相关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总结喉结是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它在语言和呼吸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了解喉结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的重要性,以及与喉结相关的一些常见问题。
如果你对喉结有任何疑问或需要专业建议,请及时咨询医生。
耳鼻喉解剖

耳廓(auricle)
结构 外耳道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软骨部(外1/3)
骨部(内2/3)
皮肤 神经
血管 淋巴
皮下组织少、耵聍腺 下颌神经的耳颞支 迷走神经的耳支 其它(颈丛) 颞浅动脉 颈外动脉 耳后动脉 上颌动脉 引流至耳周淋巴结
耳廓(auricle)
• 创伤时可引起软骨膜 炎,导致软骨坏死, 耳廓变性。 • 血管表浅,皮肤薄, 易受冻。 • 前面的皮肤与软骨粘 连较紧,皮下组织较 少,炎症肿胀时神经 易受压而致剧痛。
喉的韧带
甲状舌骨膜:位于舌骨和甲 状软骨之间,喉上神经内支 与喉上动脉、静脉穿过 舌骨会厌韧带 甲状会厌韧带 环甲膜
喉的韧带
环甲关节韧带 环杓后韧带
环气管韧带
喉的韧带与筋膜 (一)甲状软骨上缘与舌骨内下缘之间有甲状 舌骨膜连接,其中央及两侧后缘增厚部分,称甲 状舌骨中韧带 。及甲状舌骨侧韧带。两侧有喉上 神经内支及喉上动脉、静脉经此膜穿过入喉,为 喉上神经封闭注射部位。 (二)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弓上缘之间有环 甲膜连接,其前面中央增厚部分称环甲中韧带。 严重喉源性呼吸困难时,可经此膜穿刺或切开以 解除窒息。
甲状舌骨膜
环甲膜
喉弹性膜: 被喉室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部构成杓状 会厌襞与室襞
下部构成弹性圆锥
方形膜
弹性圆锥
喉的肌肉
将喉与周 围相连; 使喉体上 升或下降; 同时使喉 体固定。
喉外肌
(一)喉外肌 喉外肌将喉与周围结构相连,可使喉体上升 或下降,亦可使喉固定。二腹肌、茎突舌骨肌、 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咽中缩肌等,此组肌 肉均附丽于舌骨之上,可使喉随舌骨上升而上 提;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可使喉随舌骨下 降而将喉拉向下。
第四章 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鼓室下壁。鼓室下壁又称颈静脉壁,为一薄骨板,将下鼓室与颈内静脉和颈静脉球相隔。鼓室下壁 先天性缺损时,颈静脉球突入鼓室,透过鼓膜下部隐约可见蓝色的颈静脉球。
·鼓室前壁。鼓室前壁又称颈动脉壁,其下部通过极薄的骨板与颈内动脉相隔。鼓室前壁有两个开 口,为鼓膜张肌半管开口和咽鼓管鼓口。
·鼓室后壁。面神经垂直段在此通过。鼓室后壁上部有鼓窦入口,鼓室借此与鼓窦及乳突相通。 ·鼓室内壁。鼓室内壁又称迷路壁,即内耳的外侧壁。鼓室内壁正中为鼓岬,其后上方为前庭窗(卵圆 窗),后下方为蜗窗(圆窗)。前庭窗上方为外半规管凸和面神经管凸。面神经的水平部管凸位于前庭窗 上方。外半规管凸位于面神经管凸后上方,易被胆脂瘤破坏而引起眩晕。
图4-3 正常鼓膜的结构
(2)鼓窦。鼓窦为鼓室后上方较大的含气空腔。鼓窦向前与鼓室相通,向后通乳突小房。鼓窦上方 以鼓窦盖与颅中窝相隔,是乳突小房与鼓室相通的要道,也是中耳乳突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
(3)乳突。乳突腔呈蜂窝状,内含许多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小房,且各小房彼此相互连通, 其内由 无纤毛黏膜覆盖。乳突后壁借骨板与乙状窦和颅后窝相隔。根据乳突小房发育程度的不同,乳突可分 为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4类。
4.1.1 耳的应用解剖
耳共分为3部分,由外向内依次为外耳、中耳和内耳(见图4-1)。
图4-1 耳的组成及结构关系
1.外耳
喉室名词解释

- 1 - 喉室名词解释 喉室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结构,它是连接咽与喉之间的管道,当食物或气体通过这个管道时,它们会在喉室内停留一段时间,从而形成喉室的功能。 喉室的解剖学组成主要由咽、喉管、喉软骨、喉咙肌和喉反射等组成。它位于咽部的区域,由上到下,其内容物有咽部表面膜,下咽,咽周围肌肉组织,咽软骨,喉管,喉软骨,喉括约肌,喉咙肌和喉反射。 咽部表面膜又叫咽膜,是由粘液细胞和安多尼氏节构成的柔软细胞膜,主要是由囊性粘膜细胞和鳞状细胞构成。它可以防止食物和病毒的侵入,提供食物的滑动,以及吞咽的刺激。 下咽是喉室及其他结构的延伸,它是一种海绵状的结构,由一系列的微管以及附着组织组成,它的外膜由下咽膜构成,它的内膜由汗腺、腺体及腺细胞构成。 咽周围肌肉组织又称为咽肌,是它们包围咽部的肌肉组织,包括斜方肌、咽肌和软腭肌,它们彼此紧密耦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它们的功能是控制咽部的位置,使咽部能够紧密地贴合喉管的内壁,起到咽的协调作用。 咽软骨是一种特殊的纤维组织,它包括了咽腔内壁上的咽夹骨和咽夹骨面之间的硬质组织,它蒙蔽了咽部内部结构,帮助食物和气体穿行,并可以起到保护咽部内部结构的作用。 喉管是在连接咽与喉之间的管道,它由喉管面及其表面上的喉夹 - 2 -
骨构成,它在喉管内有一系列的结构,由咽鼓管、鼓室、咽鼓管孔、鼓室孔及其他结构构成,它们的功能是使食物或气体的运动更加封闭及迅速。 喉软骨是连接喉管与喉咙肌的结构,它由喉软骨和面窝软骨构成,其作用是使喉管的运动更加灵活、更加安全,以及起到声音的保护。 喉咙肌包括斜方肌、咽肌、软腭肌和肌管膜,它们是喉室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功能是控制咽及喉的气体运动,以及保护喉室免受病菌病毒的侵扰。 喉反射是喉室运动的自发性运动,属于一种本能反应,当食物或气体通过喉时,喉咙内的喉反射会被激发,使咽、喉、肠和肺的运动更加灵活及安全。 总之,喉室是人体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是食物和气体的突破口,它的组成及功能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它的作用。通过对喉室的详细了解,让我们更加充分地利用它,提高生活品质。
喉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实用耳鼻咽喉科学》(人卫出版)第一版
授课教师
职称
教案续页1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喉得应用解剖
喉就是呼吸通道与发声得主要器官,就是下呼吸道得门户。喉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之下,上通咽喉,下接气管、喉上端为会厌上缘,在成人相当于第3颈椎平面。下端为环状软骨下缘,约当于第6颈椎下缘平面。喉就是由软骨、肌肉、韧带、纤维组织及粘膜等构成得一个锥形官腔状器官。
喉腔得分区,主要解剖构造与疾病得关系。
喉部神经得走向及分布,临床意义。
喉得血管与淋巴分布及临床意义。
小儿喉部得解剖特点、
喉得生理功能。
复
习
思
考
题
及
作
业
题
喉得软骨有哪些?
喉腔如何分区?各区范围?
支配双侧声带运动与感觉得神经各就是哪些?
简要回答喉得生理功能。
教案续页9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喉得淋巴:
1、声门上区:淋巴组织最丰富,淋巴管稠密而粗大、此区得毛细淋巴管在杓会厌劈得前部集合成一束淋巴管,穿过梨状窝前壁,向前向外穿行,伴随喉上血管束穿过甲状舌骨膜离喉、多数引流至颈总动脉分叉部得颈深上淋巴结群。
2、声门区:声带几乎无深层淋巴系统,只有在声带游离缘有稀少纤细得淋巴管,故声带癌得转移率极低、
了解喉得神经、血管分布与淋巴引流及临床意义。
熟悉喉得发声与呼吸功能。
教学重点
喉腔得分区,主要解剖构造与疾病得关系
教学难点
喉腔得分区,主要解剖构造,喉部神经得走向及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喉的软骨主要包括不成对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以及成对的杓状软骨。此外,
还有2对小块软骨。 (一)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 形如指环,构成喉的底座,
前部低窄,称环状软骨弓,后部高阔称为环状软骨板。环状软骨是喉与气管中唯一完整的软
骨环,对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重要意义,环状软骨的损伤可导致喉狭窄。 (二)甲状
软骨 thyroid cartilage 为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块,由左右两块四角形软骨板构成。两板
的前缘以直角连接成前角,前角的上缘形成一“V”字形的切迹,为甲状上切迹。是颈部的重
要体表定位标志,切迹的下方向前凸出称喉结,在成年男子特别显著。甲状软骨板的后缘游
离,下、下各有一突起,称上角和下角。 (三)杓状软骨arytenoid cartilage 位
于环状软骨板的上方,呈三棱锥体状,基底与环状软骨板上缘形成环杓关节。基底向前方伸
出一突起叫声带突。为声韧带附着处。基底外侧的突起,叫肌突,较钝圆,有喉肌附着。 (四)
会厌软骨epiglottic cartilage 形似树叶,上宽下窄,前后扁平,上缘游离,构成喉口
上缘,下端细窄,形如叶柄,借韧带连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