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超净高纯微电子化学品制备技术

合集下载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低维功能材料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低维功能材料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低维功能材料
一、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发展了水分辅助CVD生长高品质碳纳米管阵列的技术,可实现高纯度碳纳米管阵列的高效生长。

制备了碳纳米管阵列负载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纳米复合材料,并用于构建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

碳纳米管阵列
超临界CO2处理流程
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复合材料TEM
电容器示意图
基于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
二、垂直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纳滤膜的制备
发展了垂直碳纳米管/聚对二甲苯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技术,并对其气体及液体输运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碳纳米管阵列
高分子复合膜及气体渗透性能
三、纳米材料电催化性能研究
开发了多种结构的纳米复合催化材料,用于高性能的电解水制氢
电极材料。

MoS2纳米材料结构表征及其电催化性能
四、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开展了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已取得较好进展,制备出了强度优于铝金属的纳米复合材料。

球状铝粉颗粒(左)、片状铝粉颗粒(中)、氧化石墨烯(右)。

科技成果——FAO系列新产品

科技成果——FAO系列新产品

科技成果——FA/O系列新产品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微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所从70年代致力于微电子行业中高频微波大功率晶体管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的制备、加工、检测以及外延材料性能与结构优化等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

公司经营的高新技术产品中有五项获国家发明奖、二项获国家专利、九项获国内外发明展奖、十八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且超过了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效益近亿元,其中FA/O抛光液和FA/O多功能活性剂属于国家级新产品,被列入“十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代替了美国、日本进口产品,并已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2001年通过了ISO9001:2000的质量体系认证,已形成系列产品均已达到规模生产,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达数十亿美元。

项目简介1、FA/O抛光液使用本品属于电子化工领域,用于硅分立器件与集成电路,尤其是MOS,CCD,I2L等浅结器件及ULSI高集成度,高性能器件衬底高质量抛光的抛光液。

FA/O抛光液是用于半导体材料晶片抛光的新一代水溶性高纯胶体抛光液,该产品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级新产品、国家重点推广计划高科技新产品。

它具有表面光洁度高、金属杂质沾污少、易清洗、抛光速率高、损伤层小、平整度高等特点,适用于硅、锗、石英、二氧化硅、蓝宝石等材料的抛光,也可用于不锈钢与电子玻璃等的高质抛光,在抛光中根据需要可以优化不同配比,均能达到最佳效果。

该产品质量稳定、使用方便,不需用酸、碱调PH值,直接加去离子水即可使用。

该产品与美国NALCO,日本GLANZOX系列相比,是浓缩度高,粒度小,对有机物、金属离子及颗粒极易清洗,速率快(1.5-2μm/min)的新型抛光液。

90年获国家发明奖,95年获国家级新产品,99年获国家重点推广计划,2000年获国家中小企业创业基金。

2、FA/O半导体材料切削液FA/O切削液是新研制的换代产品。

我国超净高纯试剂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超净高纯试剂的应用与发展
te d o h ma fc u i e h o o o n e r t d ic i, d s r t e i e n iui cy t ld s ly rn fte nu a t rng t c n lg f r i t g ae cr u t y ic e e d vc a d lq d rsa ipa d vc spr s n e a d a s nto u e t p lc to n h e e o ng te d o ta— ce n a d Hih e ie i e e t d, n lo i r d c he a p i ain a d t e d v lpi r n ful r la n g p i he ias a o n b o d, n he p o lm sn e o b o v d. a t t e de eo i g dr c urt c m c l th me a d a r a a d t r b e e dst e s le Atl s ,h v lp n ie — y
t c n lg . e h oo y
Ke r y wo ds: co lcr n c ; r c s Mir e e to i s P o e sChe c l Ap lc to De eo me t mias; p i ain; v l p n
1 引 言
进 人 二十 一 世 纪 以来 , 电子 技 术 的发展 进 入 微
出现 , 需配 套 的 电子 化 工材 料 的种 类基 本上 没 有 所 变 化 , 旧包 括超 净 高 纯 试 剂 、 依 光刻 胶 、 电子特 种 气 体 及 电子 塑封 材 料 等 。这 些 材 料 质 量 的好坏 , 接 直 影 响着不 同制作技 术所 形成 电子产 品的性能及 质量

2015年微电子化学品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功能性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微电子化学品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功能性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微电子化学品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功能性材料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12月目录一、产品及用途 (6)1、超净高纯试剂 (6)2、光刻胶 (6)3、功能性材料 (7)4、锂电池粘结剂 (7)5、食品级消毒剂过氧乙酸 (8)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0)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10)2、行业相关标准 (11)(1)SEMI关于超净高纯试剂的产品标准 (11)(2)超净高纯试剂在各应用领域的产品标准 (12)(3)超净高纯试剂的产品标准 (13)(4)光刻胶、功能性材料的相关产品标准 (13)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3)4、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14)三、行业发展概况 (16)1、微电子化学品行业简介 (16)(1)电子化学品简介 (16)(2)微电子化学品行业简介 (17)2、微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现状 (18)(1)超净高纯试剂和功能性材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8)①第一阶段: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05年) (18)②第二阶段:规模化发展阶段(2006年~2009年) (18)③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以后) (19)(2)光刻胶发展历程及现状 (19)①半导体用光刻胶 (20)②平板显示用光刻胶 (21)③PCB用光刻胶 (21)3、微电子化学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与市场容量分析 (21)(1)超净高纯试剂和功能性材料的市场需求量预测 (21)(2)光刻胶市场需求预测 (22)四、上下游行业对微电子化学品的影响 (23)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23)2、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24)(1)半导体行业 (24)(2)光伏太阳能电池行业 (26)(3)平板显示行业 (27)五、行业竞争情况 (28)1、行业竞争格局 (28)2、行业主要企业情况 (29)(1)陶氏化学(Dow chemical) (29)(2)德国巴斯夫(basf) (30)(3)关东化学(Kanto) (30)(4)东京应化(TOK) (30)(5)住友化学(Sumitomo) (30)(6)StellaChemifa公司 (30)(7)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31)(8)JSR株式会社 (31)(9)台湾联仕电子化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AUECC) (31)(10)鑫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1)(11)达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1)(12)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DONGWOO FINECHEM) (32)(13)Soul brain (32)(14)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15)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2)(16)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3)(17)上海新阳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3)(18)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3)(19)江阴润玛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4)(20)北京科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34)六、行业进入壁垒 (34)1、技术壁垒 (34)2、客户认证壁垒 (35)3、规模和资金壁垒 (35)4、安全和环保行政许可制度壁垒 (36)七、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37)1、行业技术概况 (37)(1)分离纯化技术 (37)(2)复配工艺技术 (37)(3)检测分析技术 (38)(4)光刻胶相关技术 (38)①配方技术 (38)②质量控制技术 (39)③原材料技术 (39)2、行业技术水平 (39)(1)国际先进水平 (39)(2)国内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40)八、行业经营模式及盈利模式 (40)九、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41)1、有利因素 (41)(1)国家产业政策强力支持 (41)(2)下游行业不断快速增长 (42)(3)进口替代潜力巨大 (42)2、不利因素 (43)(1)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 (43)(2)行业内企业的资本实力不足 (43)一、产品及用途1、超净高纯试剂超净高纯试剂是控制颗粒和杂质含量的电子工业用化学试剂。

高纯电子化学品用途

高纯电子化学品用途

高纯电子化学品用途高纯电子化学品是一类经过高度纯化提纯的化学品,主要应用于电子、半导体、光电子、光学、核工业、医药等各个领域。

因为电子化学品的特殊性质,使得它在现代科技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就高纯电子化学品的用途进行详细阐述。

1. 电子工业领域(1)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电子化学品在半导体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们主要用于制造集成电路中的各种电介质、金属层、阳极、背阱等。

(2)用于液晶、LED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等新型能源体系:在这些新型能源领域中,电子化学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高纯度液晶材料,用于LED 的半导体材料等。

2. 化学刻蚀领域电子化学品在化学刻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刻蚀是一种将薄膜或化合物从基板上去除的方法,在集成电路制造、微电子学、光学、半导体器件制造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造高精度光栅、半导体器件等。

3. 医药行业领域电子化学品也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同样对其纯度要求较高。

主要应用于制造药物中的化学物质和各种纯化剂,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高纯度溶剂,如用于制造丙肝药物的正辛醇,用于制造化学药品的高纯物质等。

4. 纳米材料领域电子化学品在制造纳米材料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用于制造高纯度的金属纳米粉末、复合纳米材料等。

5. 核工业领域电子化学品在核工业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造核燃料、核废料处理、核磁共振成像等。

6. 其他领域除了以上列出的应用领域,电子化学品的应用还有很多,如制造电子扫描显微镜中的高纯液体、制造光学玻璃材料中的纯化剂、制造电池材料等。

综上所述,高纯电子化学品的应用领域广泛,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现代科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纯电子化学品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其重要性也会逐渐得到更深入的认识。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及技术特点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及技术特点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及技术特点<i>己内酰胺</i>路线见图1。

(NH4)2SO4溶液中的环己酮用蒸汽气提回收后返回反应系统。

反应生成的环己酮肟经过饱和浓度的硫铵母液干燥脱水。

环己酮肟在发烟H2SO4催化作用下经两级串联贝克曼重排器制得己内酰胺,用气氨在真空条件下进行中和反应,并利用反应热蒸发部分水分,同时(NH4)2SO4结晶从母液中分离出来。

己内酰胺精制过程有萃取、蒸馏,流程较短。

图1 SNIA工艺Fig.1 SNIAtechnic该工艺可以避免羟胺制备过程中生成(NH4)2SO4,因而该工艺技术被迅速推广,BASF公司也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现生产能力为1015kt a,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19.00%,生产装置分布在美国、德国和比利时。

工艺路线见图2。

-1在SNIA工艺制备己内酰胺中,含己内酰胺60%左右的酰胺油先经NH3 H2O苛化,然后经甲苯萃取、水萃取制成30%的己内酰胺水溶液。

己内酰胺水溶液经KMnO4氧化和过滤、三效蒸发、脱水浓缩、预蒸馏、NaOH处理和蒸馏、轻副产物蒸馏和精馏、重副产物蒸馏和精馏等精制过程,才能得到符合标准的纤维级己内酰胺成品。

1999年,中国石化石家庄化纤责任有限公司采用意大利SNIA公司甲苯法生产技术,耗资35亿-1元,建成一套生产能力为50kt a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2002年与中国石化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并应用非晶态镍催化剂引入苯甲酸加氢反应系统部分取代Pd/C催化剂以及己内酰胺水溶液加氢取代KMnO4工艺技术,将生产能力扩建到70kt a。

尽管SNIA工艺为己内酰胺生产提供了新的原料路线,采用甲苯为原料,不经过环己酮肟直接生产己内酰胺,但酰胺化反应过程条件苛刻,收率较低,生成的副产物成分复杂,每生产1t己内酰胺副产3.8t(NH4)2SO4。

而且工艺精制过程存在流程长、工艺控制复杂、能耗大、产品质量不稳定、优级品率低的问题,投资大,生产设备高度专业化,难以转换用途。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广谱抗紫外纳米复合涤纶聚酯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广谱抗紫外纳米复合涤纶聚酯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广谱抗紫外纳米复
合涤纶聚酯
项目简介
在现有聚酯生产工艺基础上,广谱型抗紫外纳米复合粉体与PET 聚酯的复合将赋予PET聚酯以良好的抗紫外性能,同时可改善聚酯的力学性能,对提升涤纶聚酯的附加值和提高我国涤纶纤维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本技术制备了纳米TiO2/ZnO和TiO2-SiO2-ZnO复合粉体。

TiO2-SiO2-ZnO复合粉体的紫外性能在350-400nm波段内比金红石型TiO2明显改善。

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抗紫外复合粉体复合涤纶聚酯。

抗紫外纳米复合颗粒在PET基体中的分散均匀,团聚体的尺度在50-90nm之间,复合聚酯的特性粘度、熔点、羧基含量、凝聚粒子和二甘醇含量等重要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高比表面的颗粒作为异相成核剂,提高了PET的结晶度,加快了PET聚酯的结晶速率。

随着复合颗粒的增加,抗紫外PET复合聚酯体系表观剪切粘度随纳米粒子含量的升高逐渐下降。

加入复合抗紫外颗粒后对PET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项目成熟度产业化。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便携式可控制氢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便携式可控制氢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便携式可控制氢技术
项目简介
便携式燃料电池在单兵电源、应急电源、无人微型飞行器机载电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些重要的应用领域都要求燃料电池系统配备简易、高效的制(储)氢装置。

本项目以自行研制的高效、长寿命的硼氢化钠水解催化剂为核心,实现硼氢化钠溶液的可控制氢。

装置核心为一微型固定床反应器,硼氢化钠溶液被微型泵可控地注入反应器,瞬间分解产氢,转化率接近100%。

产生的氢气经过微型碱雾分离装置除碱后直接进入燃料电池电堆。

制氢装置平时只需要携带固体硼氢化钠粉末,使用时加入普通自来水(或清洁的河水、溪水等)即可。

固体硼氢化钠的重量储氢量超过10%,在不计水重量的情况下可超过20%,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

所属领域能源
项目成熟度小试
应用前景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备用电源、应急电源、军用单兵电源等领域,与相关燃料电池匹配使用。

目前市场上尚无同类技术。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硼氢化钠制氢催化剂技术已申请1项国内发明专利。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或专利(实施)许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超净高纯微电子化学品
制备技术
项目简介
微电子化学品是电子技术微细加工制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之一,主要用于半导体制造过程,用以冲洗晶片及制作研磨剂、蚀刻剂和光刻胶去除剂等。

本项目采用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集成纯化制备了超净高纯电子化学品制备技术,成功制备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净高纯过氧化氢等微电子化学品,产品性能达到超净高纯级过氧化氢(SEMI-C12,金属离子杂质低于0.1ppb)。

所属领域化工、材料
技术要点
创新点:采用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集成纯化制备技术。

技术成熟度:已建成年产1000吨的工业化装置。

应用前景全国建有的15家33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对微电子化学品的需求量将达到7.2万t/a以上。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耐高浓度双氧水膜及其双氧水纯化装置的开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03年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ULSI用超纯氨水和超纯硝酸试剂纯化的研究”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06年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863”计划项目1项“ULSI超纯试剂制备工艺研究子项目年产500吨超净高纯过氧化氢连续制备试验的技术开发”(编号:2002AA3Z1310)通过专家验收;发明专利一项。

应用案例
与上海华谊微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进行国家“863”计划0.09-0.2µm技术用SEMI-C12级超净高纯化学品的研究工作,建成年产1000吨的工业化装置。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技术转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