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友中的美国名校教授

合集下载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名誉顾问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名誉顾问

奉献,还处处凝聚这三十八位校友的点滴心
基金会每年召开两次理事会电话会议。
血。
基金会日常工作亦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来
进行。基金会理事会 1997,2000 和 2003 的
美国竺可桢教育基金会一直得到浙江
夏季年会分别在芝加哥,旧金山和普渡举
大学校方和各院系师生的大力支持。历任校
6
专题报道
领导都关心基金会的事业和成长。历年浙江
捐赠证书和小礼品。基金会在网页上表彰杰
做出无私的奉献。随着基金会业务年复一年
出的捐款校友。基金会十年一致的努力在广
的增长,基金会理事们投入大量业余的时间
大旅美校友中赢得声誉和支持,更多的校友
和精力来组织动员校友募捐,选拔杰出讲座
加入基金会乐捐的行列,更多的校友加入基
教授并协调在浙大的讲座计划,以及基金管
事会设理事会主席,赵广绪学长任第一任理
理事们来自全美各地,许多理事本身就是各
事会主席。基金会又陆续增设公关和提名两
地校友会的负责人。他们经常与校友交流,
个委员会。十年来,先后三十八位校友效力
在校友活动和其他各种场合宣传基金会,发
基金会理事会和所属委员会。除汤永谦和赵
动校友为基金会和母校奉献。基金会理事们
《海外学人》征文
由美国竺可桢教育基金会和中国旅美科 技协会联合创办的《海外学人》杂志,旨在 促进旅美学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追踪中美两 国科技文化最新动态,是您抒发思乡之情, 分享生活感悟,发布活动讯息的一片理想天 地。本刊热忱地期待您的投稿,题材不限。 诗歌,散文,游记,专题报导,书评,简讯…… 这是一个您自由挥洒的舞台。来稿请注明 《海外学人》征文。投稿地址: castusamag@。
Tucson, AZ85721 U.S.A. Website:

雪城大学杰出校友

雪城大学杰出校友

雪城大学(SyracuseUniversity),是美国一所私立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是美国国家一级研究型大学,该校成立于1870年,坐落于美国纽约州雪城(Syracuse)市内。

其建筑学院、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Maxwell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Newhouse公共传播学院、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教育学院均在美国名列前茅,在各学科领域中成就卓著并影响巨大,在美国政界及国际上有巨大影响力,是世界一流名校。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自19世纪末以来,先后有800多名雪城大学的毕业生担任美国国会参议员、众议员、联邦政府的高级官员以及州长和州政府的高级官员,多位雪城大学的毕业生担任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包括纽约大学、麻省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等)的校长、副校长等职位。

因此,雪城大学赢得了“美国政治家摇篮”的美誉,也是培养美国著名大学校长的摇篮之一。

在政治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学等各个领域,均培养了一大批杰出毕业生。

美国现任副总统乔·拜登,于1968年毕业于雪城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J.D.),是雪城大学众多杰出校友之一。

雪城大学的拉丁文校训是“SuosCultoresScientiaCoronat”,中文意思是“知识为追寻她的人加冕”(Knowledgecrownsthosewhoseekher)。

在雪城大学的宪章上,书写着“光明与真知”两个字,这也构成了雪城大学最核心的精神。

杰出校友ThisisabrieflistofSyracuseUniversity ‘soutstandingalumni,whohavemadeadifferencebytheirintelligence,diligenceandendeavor.Theircon tributionsincludebutarenotlimitedtoareasin:lawandpublicservice,healthandhumanservices,academ icsandeducation,financeandbusiness,ITandengineering,literatureandart,scienceandareospace,spo rtsandentertainment,mediaandcommunications.杰出美国校友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第30任美国总统乔·拜登(JoeBiden):美国现任副总统。

清华大学考研辅导班:浅析清华工程物理系就业前景

清华大学考研辅导班:浅析清华工程物理系就业前景

清华大学考研辅导班:浅析清华工程物理系就业前景很多考生会咨询一些清华院校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在这里,清华大学考研辅导班就分析一下关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基业前景。

也让广大考生了解到将来,所面临的行业前景以及就业情况:工程物理(工程物理专业既招收普通生也招收面向国防科研单位的定向生)本专业近3年本科生毕业情况怎样?2009-2011届本科生毕业去向统计年份毕业生总数继续学习就业国内读研国内学校出国深造出国学校政府教育信息国企科研其他200912976清华大学、上海交大15伦敦政经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普渡大学、香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20020151201013380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1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香港大学等22224102201114093清华大学、复旦大学15康奈尔大学、香港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杜克大学、德州农工大学、马里兰大学0002345近几年工程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中,约有60%的学生直接免试攻读研究生,约有10%~15%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其他的毕业生选择就业。

工物系毕业生就业及深造单位分布广泛,如大型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等;政府机关:国家环保部、国家工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科研院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金融领域: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

本系有哪些知名校友?工物系五十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七千多名毕业生,他们中有27位两院院士、18位将军以及16位省部级领导。

王大中,1958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校长(1994.1-2003.4)。

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等职。

顾秉林,1970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校长(2003.4-2012.2),现任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中国: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中国: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作者:张国来源:《视野》2009年第01期“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在中国在今天的美国,如果随机询问一位刚毕业的博士本科是在哪里就读,最可能听到的答案,一定令中国人备感亲切而惊讶:清华大学。

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美国政府对全国博士普查的结果。

在历史上,这种情况还是首次出现。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调查工作专家黛博拉•柯林斯女士的帮助下,记者获得了2008年7月刚刚完成的一份《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

这份报告通过对2006年度全美45596名研究型博士学历背景的分析显示,当今“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三所学校是清华大学571人,北京大学507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27人。

随后是韩国首尔大学、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杨百翰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佛罗里达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中国紧追而上的还有,复旦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163人),南京大学(155人),南开大学(147人),上海交通大学(144人)。

“美国研究生教育:头号博士培养学校现在来自中国”,今年7月,美国《科学》杂志以此为题载文,开头便写道:“夏季奥运会下个月才开幕,可中国的大学已经在一项全球高校的重要竞赛中领到了金牌和银牌。

”这家严肃的世界级学术期刊,还将清华、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该刊还预测,在下一份的10年记录中,清华、北大也将在总数上继续领跑。

中国大陆学生更爱走学术之路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到美国留学人数最多的向来是综合实力最强、知名度最高的大学。

以2006年在美获得博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数量计算,最多的10所中国高校依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

除了台大之外,台湾没有一所大学的数量超过50人。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总数仅为39人。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向来被视为对美“出口”留学生较多的国家。

包智明(美国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英文系教授)

包智明(美国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英文系教授)

包智明(美国 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英文系教授)Zhiming Bao (Ph.D. in Linguistics, MI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陈渊泉(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Matthew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戴浩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James H.-Y. Tai (Ohio State University)丁邦新(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Pang-Hsin T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端木三(美国 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密西根大学语言学系教授)Duanmu San (Ph.D. in Linguistics, MIT; University of Michigan)冯建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史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Jianming Feng (M.A. in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胡明亮(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语言学博士、山西大学英语系教授)Mingliang Hu (Ph.D. in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Florida; Shanxi University)黄正德(哈佛大学)James Huang (Harvard University)蒋严(英国伦敦大学语言学博士、香港理工学院中文及双语学系教授)Yan Jiang (Ph.D. in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London;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靳洪刚(美国伊利诺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纽约州汉米尔顿文理学院东亚系教授)Hong Gang Jin (Ph.D.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Champaign-Urbana; Hamilton College, New York)李亚飞(美国 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威斯康辛大学语言学系教授)Yafei Li (Ph.D. in Linguistics, MIT;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李艳慧(美国南加州大学)Audrey Li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林燕慧(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语言学博士、州立密西根大学中文及语言学系教授)Yen-hwei Lin (Ph.D. in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潘海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语言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教授)Haihua Pan (Ph.D. in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石定栩(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教授)Dingxu Shi (Ph.D. in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 侍建国(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语言学博士、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教授)Jianguo Shi (Ph.D. in Chinese Linguistics, Ohio State University; Hong KongInstitute of Education)宋国明(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罗曼语言学博士、威斯康辛劳伦斯大学东亚系教授)Kuo-ming Sung (Ph.D. in Romance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Angeles, Lawrence University, Wisconsin)汤廷池(台湾国立清华大学)Ting-Chi Tang (Taiwan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陶红印(美国圣巴巴拉加州大学语言学博士、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东亚系教授)Hongyin Tao (Ph.D. in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王士元(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Williams S. -Y. Wa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王野翊(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科学院计算语言学博士、华盛顿州微软研究院研究员)Ye-Yi Wang (Ph.D., in Computer Science,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icrosoftResearch Institute, Washington)翁富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科学院计算语言学硕士、加州罗伯特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Fuliang Weng (M.A., in Computer Science,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RobertBosch Corporation, California)吴建慧(美国伊利诺大学语言学博士、台湾国立暨南大学英文系教授)Mary Wu (Ph.D. in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ampaign-Urbana; Taiwan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谢天蔚(美国匹茨堡大学外语教育学博士、 堤加州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Tianwei Xie (Ph.D.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许德宝(美国伊利诺大学语言学博士、纽约汉米尔顿文理学院东亚系教授)De Bao Xu (Ph.D. in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ampaign-Urbana;Hamilton College, New York)徐烈炯(香港理工学院)Liejiong Xu (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薛凤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F.-S. Hsueh (Ohio State University)张乔(英国爱丁堡大学语言学博士、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东亚系教授)Qiao Zhang (Ph.D. in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niversity of Auckland, New Zealand)郑锦全(美国伊利诺大学)Chin-Chuan Che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ampaign-Urbana)以上主要是在美和港台新加坡的学者,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还有陈平、李嵬、黄衍、袁博平。

清华大学介绍

清华大学介绍

科学馆
科学馆位于大礼堂西南,与同方部遥 相对应,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大礼 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之一 。科学馆始建于1917年4月,落成于 1919年9月。建馆之初,这里是学校 理科教学和实验的场所,从1926年物 理系建系,特别是1929年清华理学院 建院以后,直到 1999年新理学大楼建 成,科学馆一直被作为物理系馆。如 今,完好如初的科学馆已作为杨振宁 和林家翘两教授回国工作后创建的两 个研究中心(即高等研究中心)及周 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的科研办公基 地,仍然屹立在校园中心大草坪西侧 。
理学院楼
理学院楼是理学院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由我校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 邺设计,国庆50周年前夕落成使用。它占地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 ,是理学院建筑群中最大的一座楼。全楼整体采用西洋古典建筑形式,并具有现代化 气息,建筑周围有大片绿地,环境幽静,建筑典雅,是校园建筑的又一佳作。楼内共 设5个机构:理学院院部、物理系馆、数学系馆、高等研究中心和化学系分析中心实验 室。长期驻守在理学院楼里的理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业绩。清华大学理学院 创建于1929年,创始院长是我国现代科教事业创始人之一的杰出物理学家叶企孙先生 ,吴有训、熊庆来分别担任过院长或代理院长,80多年来,清华大学理学院培养出了 几十位两院院士和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国内有着较高的学术声望。
历任领导
梅贻琦 冯友兰
顾秉林 陈吉宁
胡和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名校友
(排名不分先后)
季羡林
钱学森
杨振林
邓稼先
梁实秋
在清华100多年的历史中,59位清华学子当选为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500多位校 友(含协和)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7名校友当选美国国家院士。 约有1/4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5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清华校友,500多名毕业生就任国内 院校校长、党委书记,以上数据在国内均位列全国高校第一位

岳劲峰简历岳劲峰现任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杰宁琼斯商学院管理与市场系副教授(终身教授)范文

岳劲峰简历岳劲峰现任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杰宁琼斯商学院管理与市场系副教授(终身教授)范文

岳劲峰简历岳劲峰现任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杰宁琼斯商学院管理与市场系副教授(终身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tenure, Middle Tennessee StateUniversity)联系地址:Jinfeng Yue, Ph.D.Associate Professor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Jenning A. Jones College of Business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Murfreesboro, TN 37132USAE-MAIL: jyue@电话:001-615-898-5126学历:1983年7月:北京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学士1989年4月:西北工业大学管理系统工程专业;硕士1995年7月:内布拉斯加大学卡尼分校工商管理学;工商管理硕士(MBA, 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Kearney, USA)2000年5月:华盛顿州立大学统计学;硕士(MS in Statistics,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USA)2000年7月:华盛顿州立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Ph.D.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USA)工作经历:2006年8月- 至今: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管理与市场系;副教授(获终身教职);2001年8月- 2006年7月: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管理与市场系,助理教授2000年8月- 2001年7月:东南奥克拉荷马州立(Southeastern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大学管理与市场系,助理教授1995年8月- 2000年7月:华盛顿州立大学管理与运筹系;助教1994年8月-1995年7月:内布拉斯加大学卡尼分校经济系;助教科研教学获奖总结从事管理科学与运筹学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限信息情况下的决策理论;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多目标决策模型。

西电杰出校友——王中林

西电杰出校友——王中林

纳米技术领域的先驱者-王中林梅贻琦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一所优秀的大学,必定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人才,一代又一代大师。

而由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西军电便培养出诸多杰出人才,他们无一不默默投身于祖国的科技发展与社会的建设当中。

数不清的校友传承着厚德求真砺学笃行的精神,崇尚学术、追求卓越。

翻阅西电校史,在长达85年的办学历程中,出现过许多杰出人才,而让我特别留意的便是王中林前辈,下面就让我讲讲王中林的故事吧。

王中林出生在陕西蒲城农村。

王中林从小身体素质就不好,总是一副脸色发黄、瘦弱无力的样子。

1977年的一天,他知道中国要恢复高考的消息,9月份开始准备,从初中数、理、化开始,他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和决心硬是啃了下去。

1978年他参加了高考,全区第一,被分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师资班。

从此,他就与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中林最初的志愿是学习雷达、计算机,可阴差阳错,因为物理成绩好,学校把他分到了物理专业。

进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他就暗暗给自己定下一条标准,本科每门课程不能低于90分。

对于一个初中和高中基础并不好的青年来说,要达到如此的标准该付出多大的努力啊,王中林自己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和夜晚是陪着书本度过的。

在西安读书的四年时间里,除了能找到书店外,其他的地方对他来说是陌生的。

1981年,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得到了三个CUSPEA(中国物理学生赴美留学考试)的参加考试的名额,王中林参加了考试,但因为英语成绩不够,没有通过。

为了把英语学好,他买来录音机补习英语,第二年一举通过了考试,成为当年西北五省唯一被CUSPEA录取的学生。

当时的内地消息闭塞,对美国高校一无所知,选择美国学校又成了一个难题。

于是王中林便以字母顺序选择了以A开头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没想到机缘巧合,歪打正着竟然投在国际知名的显微分析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奠基人J.W.Cowley教授的门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谢】感谢参与编写和提供信息的以下校友:IhateBS strong根据美国US News 2013年美国大学排名前100的顺序统计,缺漏错误之处难免,请大家补充分为Full Professor(正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和Assistant Professor三类,其中前两类一般具有终身教职,不含解放前的清华学子,也含有极少数非tenure track教职人员,和已离职的人员,只列出,不计入统计总数。

共有在职Tenure track系列教职的共552人,其中95名正教授。

副教授207人另有部分著名实验室全职研究人员54人,非常不全。

----------------------------------------------------------------------------1,哈佛大学7林希虹Professor, 生物统计系,美国统计学会会士,统计学最高奖COPSS总统奖获得者1989年清华大学数学系学士,1994年华盛顿大学博士/xihong-lin/刘军Professor, 生物统计系,美国统计学会会士,统计学最高奖COPSS总统奖获得者1985-1986年清华大学数学系研究生/~junliu/Yiling ChenAssociate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1996年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99年清华大学金融硕士,2005年宾州州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博士/Wei-Dong YaoAssistant Professor of Psychiatry清华大学物理系学士,1998年爱荷华大学博士/Profiles/display/Person/4435Hesheng LiuAssistant Professor of Radiology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2003年清华大学生医工程系博士/martinos/people/showPerson.php?people_id=636Jinjun ShiAssistant Professor of AnaesthesiaThe Harvard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Center2000年清华大学化学学士,德州农机大学博士/Profiles/display/Person/43651李全政Assistant Professor , Harvard medical school1992年浙江大学生医工程学士,1997年清华大学生医工程硕士,南加州大学博士/CAMIS/?page_id=1628----------------------------------------------------------------------------1,普林斯顿大学2琚诒光Robert Porter Patterson Professor,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1986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学士,1988年硕士,1994年日本东北大学博士/People_files/Ju-resume.htm//2014年7月开始王梦迪Assistant Professor in Operations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2008年清华自动化学士,2013年MIT博士/research/news/archive/?id=11152********施一公(已辞职)Professor, 分子生物系,全球蛋白质学会Irving Sigal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

1989年清华大学生物与数学双学士/~ygshi/------------------------------------------------------------------------3,耶鲁大学5杨阳Yang(Richard)YangProfessor计算机系1993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2001年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博士/homes/yry/Yong XiongAssociate Professor of Molecular Biophysics & Biochemistry1994年清华大学学士,2000年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xiong/Jing ZhangAssistant Professor of Statistics2002年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士,2005年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硕士,2009年哈佛大学统计博士/~jz349///2013年从IBM研究院加入yale大学,曾入选2011年MIT .technology review评选的TR35 Fengnian XiaAssistant Professor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1998年清华大学学士,2003年普林斯顿大学博士/faculty-research/faculty-directory/fengnian-xiaJiangbing ZhouAssistant Professor of Neurosurgery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医学院1998年华东科技大学学士,2001年清华硕士,2008年霍普金斯大学博士。

/labs/index.aspx?orgID=113815#page1********Hongwei Wang(2011年全职回清华)Assistant Professor,Molecular Biophysics and Biochemistry(生物)1996年清华大学生物系学士,2002年清华大学生物系博士/bulletin/html/grad/mbb.htmlYankhua FanAssistant Clinical Professor/Radiological Physicist1985年清华大学学士,1999年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州立大学博士/therarad/faculty/fan.html----------------------------------------------------------------------------4,哥伦比亚大学8Xi ChenAssociate Professor土木工程1997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硕士毕业,2001年哈佛大学博士,27岁当上哥伦比亚教授/~xc2107/resume.htmlZheng TianAssociate Professor统计系1998年清华大学数学系学士,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博士/~tzheng/Qiao LinAssociate Professor 机械工程系1985年清华大学学士,1988年硕士,2003年加州理工博士/cu/mechanical/fac-bios/lin/faculty.htmlJunfeng Yang (杨俊锋)Associate Professor,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计算机)2000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2008年斯坦福大学博士/~junfeng/Xi Chen 陈汐Assistant Professor,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2003年清华大学数理基科班学士,2007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xichen/Homepage/Welcome.htmlNan Liu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2002年清华大学土木系学士,2009年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博士/~nl2320///2012年11月Chaolin Zhang 张朝林Assistant Professor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2002年清华自动化学士,2008年冷泉港实验室博士,洛克菲勒大学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data/zhangc_cv.pdfYongguang LiangAssistant Professor of Clinical RadiologyMedical Physics ,Department of Radiology1993年清华大学应用物理系学士,2002年美利坚大学博士/yongguang-liang----------------------------------------------//转入UT Dallas 做副教授Yuan ZhangAssistant Professor会计系1998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whoswho/full.cfm?id=56350----------------------------------------------------------------------------4,芝加哥大学 1Zhiguo He 何治国Associate Professor of Finance(商学院)1999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士,2001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硕士,2008年西北大学博士/zhiguo.he/-------------------------------------------------------//2012年转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Ting Zhu1997年清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学士,2006年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Assistant Professor of Marketing/ting.zhu/----------------------------------------------------------------------------6,麻省理工学院5郑立中Professor, 电子和计算机系,IEEE信息理论大奖获得者1994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士,伯克利博士/lizhong/www/bio.html张娟娟Juanjuan ZhangAssociate Professor of Marketing,斯隆商学院2000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士,2006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jjzhang/Yingxi Lin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rain and Cognitive Sciences(脑与认知科学)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士,哈佛大学博士/mcgovern/html/Principal_Investigators/lin.shtmlYanchong ZhengAssistant Professor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3年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士,2006年清华大学控制科学和工程硕士,2011年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和工程博士/Haoxiang ZhuAssistant Professor of Finance2002-200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后转入牛津大学,2012年斯坦福大学博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