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综述
铜矿资源的地质特点与形成环境

建立铜矿资源保护区,限制开采范围
制定铜矿资源开采标准,确保可持续开采
加强铜矿资源回收利用,减少浪费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铜矿资源开采与利用行为
铜矿资源循环利用与再生利用的可行性及技术方法
铜矿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回收废铜、再生铜等方式,实现铜资源的循环利用。
可行性分析:铜矿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再生利用在经济、环境、技术等方面都具有可行性。
分类:铜矿资源可以根据其成因、形态和赋存状态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硫化铜矿、氧化铜矿、碳酸铜矿等类型。
特点:铜矿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电子等领域。同时,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合理的开采和利用方式。
添加标题
铜矿资源在全球的分布情况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一定的铜矿资源
亚洲的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也是重要的铜矿生产国
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也是重要的铜矿生产国
非洲的赞比亚和刚果(金)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南美洲的智利和秘鲁是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铜矿资源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铜矿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电子等领域
沉积岩型铜矿:主要分布在古陆边缘地区,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陆相沉积型铜矿:主要分布在古陆地沉积区,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变质岩型铜矿:主要分布在古陆内部地区,如中国、俄罗斯等国家
热液型铜矿:主要分布在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区,如智利、秘鲁等国家
铜矿资源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和成矿机制
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风化作用:风化、侵蚀、搬运等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
生物作用:生物活动形成的生物沉积矿床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矿田地球化学特征综述

和 中三叠 统 东 马 鞍 山 组 。矿 田处 于 近 E 向 的铜 W
2 矿 床 地 质 特 征
狮 子 山铜 ( ) 田位 于 铜 陵 市 东 7 k 处 , 金 矿 m 是 铜 陵矿集 区内储 量 最大 的铜 ( 矿 田。该 矿 田 出露 金) 的主要地 层 为下三 叠统殷 坑 组 、 和龙 山组 、 陵湖 组 南
1 第 三 系 泥岩 、 岩 夹 玄 武 岩 2 侏 罗 白垩 系凝 灰 质砂 砾 岩 、 安 质 火 山 岩 . 砾 . 英
3 泥 盆 一 三叠 系碳 酸 盐 岩 、 质 岩 、 . 硅 陆源 碎 屑 岩 4 志 留 系砂 岩 、 砂 岩 、 岩 . 粉 页 5 石 英 二 长 闪 长 岩 6 花 岗 闪 长 岩 7 辉 石 二 长 闪 长 岩 8 盖 层 断 裂 9 印支 期 复 式 背 斜 . . . . . 1 . 支 期复 式 向斜 1. 山晚 期 复 式 褶 皱 1. 底 断 裂 1. 、 、 、 、 锌 及 多 金 属矿 床 0印 1燕 2基 3铜 金 硫 铁 铅
数 为岩株状 中浅成 复式侵入体 。
岩 床 ( 山 、 家 ) 岩 墙 ( 子 山) 产 出。岩 体侵 瑶 缪 和 狮 状 铜 陵矿集 区位 于长 江 中下游 中部 , 处 扬 子 地 入 的 围岩主要 是 志 留 系粉 砂 岩 、 泥 盆统 五 通 组石 地 上 块 与华北 地块 之 间的下扬 子 印支期 隆褶带 东南 部 的 英 砂 岩 、 上 石 炭 统 碳 酸 盐 岩 、 叠 系 和 三 叠 系 的 硅 中 二 马鞍 山~ 贵 池 隆 褶 中段口 。区 内 出露 地 层 为 志 留
等 认 识 。 部 分 学 者 还 对 矿 田 内 个 别 矿 床 进 行 了 成 矿
(G ) X F 为西 北 界 , 断裂 以北 为 大 别造 山带 , 以南 为长
中国铜矿勘查情况及提高我国铜矿资源国内保障程度的建议分析

中国铜矿勘查情况及提高我国铜矿资源国内保障程度的建议分析一、铜矿基本概述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铜。
铜的工业矿物有:自然铜﹑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蓝铜矿﹑孔雀石等。
已发现的含铜矿物有280多种,主要的只有16种。
中国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铜与硫、铁的化合物),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
铜矿的种类有斑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层状型铜矿、火山沉积型铜矿、铜镍硫化物型铜矿。
二、铜矿勘查现状分析世界铜矿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澳大利亚、秘鲁、美国、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其中智利是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铜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数量不等的探明资源储量分布。
探明铜资源储量占全国探明总储量10%以上的有西藏、江西和云南,以西藏自治区最多,探明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3%,达2043万t。
在铜矿资源勘查过程中,主要按照预查、普查、详查、矿床勘探等步骤进行。
《2021-2027年中国铜矿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铜矿勘查行业处于低迷状态,且低迷程度甚于非油气矿产平均水平,2016-2020年期间,中国铜矿探矿权新立数量逐年下降,截止2020年中国铜矿探矿权新立数量1482个,较2016年减少3502个。
勘查工作是铜矿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度重视铜矿资源勘查工作,积极引入各种现代化技术,为找矿与矿产资源开采打牢基础。
一直以来,我国对铜矿矿产勘查工作资金积极投入,近几年,中国铜矿矿产勘查资金投入呈下降趋势,截止2020年,中国铜矿矿产勘查资金投入6.13亿元,同比下降2.7%。
铜是我国生产中的常见金属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以及国防等领域。
我国有着丰富的铜矿资源,近年来在铜矿资源勘查中取得了一系列进步与成果。
2020年中国铜矿矿产勘查钻探工作量34万米,较2019年减少15万米,同比下降30.6%。
铜矿的工业类型及其分布,铜矿

我国铜矿的特点
二、贫矿多,富矿少。中国铜矿平均品位为 0.87%,品位>1%的铜储量约占全国铜 矿总储量的35.9%。在大型铜矿中,品位 >1%的铜储量仅占13.2%。 三、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在900多个矿 床中单一矿仅占27.1%,综合矿占72.9 %,具有较大综合利用价值。
我国铜矿的特点
二我国铜矿资源分布及特点二我国铜矿资源分布及特点矿床类型占全国铜矿储量斑岩型铜矿455江西德兴铜矿山西中条山铜矿矽卡岩铜矿30安徽铜山铜矿凤凰山铜矿湖北丰山铜矿火山岩型铜矿8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云南大红山铜铁矿床铜镍硫化物型铜矿75甘肃金川铜镍矿新疆黄山铜镍矿496在探明的矿产地中大型超大型仅占3中型占9小型占88
(3)黄铁矿型铜矿
这类矿床在矿石建造或成因上都具有多样性。矿 体多为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规模一般较大。
分布
矿床与火山—沉积作用或火山喷流作用有关。按 成矿的构造环境和有关的火山岩系列为:
①产于优地槽或边缘海及与细碧—角斑岩系有 关的矿床,如中国白银厂铜矿; ②产于岛弧环境与安山—流纹岩系的凝灰岩有 关的矿床,如日本的黑矿;
③产于大洋裂谷环境与蛇绿岩套的铁镁质岩有 关的矿床,如塞浦路斯型铜矿; ④产于陆内断裂坳陷盆地中的矿床,如安徽新 桥铜矿; ⑤产于冒地槽中的矿床,如澳大利亚的蒙特艾 萨铜多金属矿
祁连山东段的黄铁矿型铜矿
(4)块状硫化物铜矿
这种现代矿床是
1978年在东太平洋 脊上首次发现的。其 矿石含铜最高为 11%,含锌0.8%, 还含 少量的银(PPM),钼 (0.03%) 和锡 (0.03%)。
矽卡岩铜矿
30%
91%
安徽铜山铜矿、 凤凰山铜矿、 湖北丰山铜矿
铜矿的资源与储量

铜矿需求持续增 长,市场前景广 阔
铜矿价格波动较 大,影响市场稳 定
铜矿资源分布不 均,全球竞争激 烈
铜矿开采技术不 断进步,提高资 源利用率
铜矿资源的保护与 可持续发展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限制铜矿开采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和绿化工作,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提高铜矿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浪费和污染
铜矿的资源与储量
汇报人:
目录
铜矿的全球分布
中国铜矿资源与储 量
铜矿资源开发利用 现状
铜矿资源市场分析
铜矿资源的保护与 可持续发展
铜矿的全球分布
主要铜矿资源国家:智利、秘鲁、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 铜矿类型:硫化铜矿、氧化铜矿、铜镍硫化矿等 铜矿储量:智利、秘鲁、中国等国家储量丰富,全球铜矿储量充足
铜矿资源需求: 全球铜矿资源需 求持续增长,主 要用于电力、建 筑、交通等领域
铜矿资源价格: 全球铜矿资源价 格受市场需求、 生产成本、政治 经济等因素影响, 波动较大
中国铜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安徽等地 铜矿资源需求量大,主要用于电力、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 中国铜矿资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中国政府对铜矿资源市场进行调控,保障国内供应稳定
铜矿资源开发利用 现状
铜矿资源分布: 全球铜矿资源主 要分布在南美、 北美、非洲、亚 洲等地区
铜矿开采量:全 球铜矿开采量逐 年增加,其中智 利、秘鲁、中国、 美国等国家为主 要生产国
铜矿消费量:全 球铜矿消费量逐 年增加,主要用 于电力、建筑、 机械、电子等行 业
铜矿价格:全球 铜矿价格受市场 需求、生产成本、 政治经济等因素 影响,波动较大
铜矿调查报告

铜矿调查报告铜矿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其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各国纷纷加大了对铜矿资源的开发力度。
本次调查报告旨在对某铜矿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背景本次调查的铜矿位于某国的西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该矿区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
然而,由于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存在一定的难题和挑战。
2. 地质调查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地质勘探工作。
通过对矿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组成、矿体赋存形式等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发现该铜矿属于石英脉型铜矿。
石英脉型铜矿在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其矿石的品位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 环境影响评估铜矿的开采和冶炼过程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
通过对矿区周边土壤、水质、空气质量等指标的采样和检测,我们发现矿区周边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尤其是水质方面,矿区附近的河流和湖泊受到了铜矿废水的污染,对水生生物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4. 社会影响分析铜矿的开发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还会对当地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对矿区周边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铜矿开发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占用、劳动力流失、社会治安等。
因此,在进行铜矿开发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和管理。
5. 可持续发展建议基于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可持续发展建议:首先,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铜矿开采和冶炼对环境的影响,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废弃物管理等。
其次,加强社会管理,关注矿区周边居民的合法权益,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减少社会矛盾。
最后,加强科技创新,提高铜矿开采和冶炼的技术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球及中国铜矿产量统计情况

全球及中国铜矿产量统计情况 一、铜矿行业概况 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铜矿主要分为斑岩型、矽卡岩型、层状型、火山沉积型及铜镍硫化物型五大类。
随着大型和超大型铜矿床的发现,铜矿资源勘查重点逐步放在西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铜矿石长时间依赖于大量进口的现状。在铜矿资源勘查过程中,主要按照预查、普查、详查、矿床勘探等步骤进行。
二、全球铜矿产量情况 铜矿资源是金属矿产资源之一,其本身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因此有广泛地应用前景。当前世界铜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南美洲的智利、秘鲁、美国等国家。据ICSG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铜矿产量达到2066万吨,同比减少1.24%。
三、中国铜矿行业现状 中国铜矿资源丰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我国铜矿产量由2010年的1190千公吨波动增长至2020年的1700千公吨,年复合增长率为3.63%。 近年来我国铜矿勘查资金投入不断减少,据自然资源部披露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铜矿勘查资金投入仅为6.13亿元,同比减少2.7%。
勘查工作是铜矿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面、细致掌握地质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和矿区地形等信息,结合勘查资料,在勘查目的的指导下,科学合理进行设计,确定勘查密度。据统计,2016至2020年,我国铜矿勘查钻探工作量由150万米下降至34万米。
四、铜矿资源开发对策分析 中国铜矿资源在数量和品味等方面都较差,在铜矿资源勘探的协调方针指导下,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和工业生产的需要,在实现全面建构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铜资源的需求量将依然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这就需要中国能够加快已探明铜矿资源的开发,加强低品位铜矿的研究开发,加大投入做好后续勘探工作,合理进行铜矿资源的预测分析,加大对西部、西南部铜矿资源的勘探,放缓对中东部深度较铜矿的勘探,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引导企业开展深部和外围的找矿工作,力争实现超大型铜矿的找矿突破,以不断提升中国的铜资源储备量,实现中国铜矿储量的跨越式增长。
低品位铜矿微生物浸出技术综述

生物提取堆浸厂 , 19 于 97年 1 0月产 出 了质量达 到 A级铜 标准 的 电铜 。之后 , 广东 大 宝 山_ 、 4 福建 紫金 J
目前 铜生 物浸 出工 业应 用很 好 的实 例 。该 生物 堆浸
厂位 于海 拔 44 0 的 A iln 区 。该 厂 的成 功 0 m hPa o地
处理 方法 的研究 也 日益深 入 。低 品位铜矿 包 括难选 低 品位 氧 化铜 矿 、 氧化 . 化 混 合 矿 、 品 位 硫化 铜 硫 低 矿及含 铜废 石等 铜 资 源 , 传统 选 冶 工 艺 无 法经 济 用
年代 完 成 了工 业 实 验 。9 O年 代 中后 期 在 江西 德 兴
铜矿 建 成我 国第一 家年 产 20 0 电铜 的低 品位 铜矿 0 t
纪4 0年代末 期 , 才认识 到 生物 细菌 在提取 铜过 程 中
具有 可 以大大 加 强 F ¨氧 化 作 用 的能 力 。进 入 2 e 0 世纪 8 9 0~ 0年代 , 微生 物浸 矿 已成为 矿冶领 域研 究
地处理 回收 。而 微 生 物 浸 出 技 术 所 具 有 的低 投资 、 低成本 、 效益 、 污染 以及 能 够 处 理传 统 选 高 低 冶工艺 不能 经济 回 收 的铜 资 源 等 特点 , 而是 处 理 因 低 品位铜 矿 资源 的很有 前途 的技 术之 一 。 1 生 物浸 出铜技 术发展 概 况 1 1 国外生 物浸 出铜技 术发 展概 况 . 生 物湿 法 冶 金 已 经使 用 了很 长 时 间 了。 罗 马 人 、 尼基 人 以及其 他 早 期 文 明就 已知 道 从 流 经 采 腓
运转 否定 了一 些操 作者 认 为细菌 浸 出在低 温 和低氧 分压 的 高海拔 地 区效果 不佳 的意 见 。近年来 生 物浸 出 已用来 处理 含 铜 品位 大 于 1 的次 生硫 化 铜 矿 , % 和直 接处 理高 品 位 的铜 精 矿 。如今 , 界各 国通 过 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及铜精矿简介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紫红色,比重8.89,溶点1083.4℃。铜及其合金由于导电率和热导率好,抗腐蚀能力强,易加工,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好而被广泛应用,在金属材料消费中仅次于钢铁和铝,成为国计民生和国防工程乃至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和战略物资。在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国防工业等部门具有广泛的用途。
矿物原料特点 铜是一种典型的亲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形成硫化物,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氧化物,在还原条件下可形成自然铜。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铜矿物和含铜矿物约计250多种,主要是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类等矿物。其中,能够适合目前选冶条件可作为工业矿物原料的有16种。即自然元素:自然铜(含铜近100%);铜的硫化物:黄铜矿(含铜34.6%,括号指铜含量,下同)、斑铜矿(63.3%)、辉铜矿(79.9%)、铜蓝(66.5%)、方黄铜矿(23.4%)、黝铜矿(46.75)、砷黝铜矿(52.7%)、硫砷铜矿(48.4%);铜的氧化物:赤铜矿(88.8%)、黑铜矿(79.9%);铜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孔雀石(57.5%)、蓝铜矿(55.3%)、硅孔雀石(36.2%)、水胆矾(56.2%)、氯铜矿(59.2)。 当前,我国选冶铜矿物原料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按选冶技术条件,将铜矿石以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出三个自然类型。即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小于10%;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大于30%;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 我国铜矿物原料具有以下特点: 1)适合选冶生产的铜矿物原料,赋存于多种矿床类型。其中,具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床类型: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夕卡岩型铜和多金属矿床、热液脉型铜矿床、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沉积型层状矿床等等。 2)矿石结构构造复杂,嵌布粒度不均,多为不均匀浸染粒度矿石,甚至有不少矿物组合、组构嵌布细微,成分复杂,难选矿石较多。 3)矿石化学成分多样,伴生、共生多种有益有害组分,选冶工艺条件复杂。目前,开发的矿区多数是综合性的铜矿床,共伴生多种有益有害元素。通过综合开采,综合利用,可变害为益,变废为宝 我国铜矿资源及其分布 截至2007年,我国共查明铜矿区1248个,其中大型矿区37个。著名的大型铜矿有西藏玉龙铜矿、江西德兴铜矿及近年来新发现的云南普朗铜矿。全国累计查明资源储量(铜金属)8531万吨。 但我国铜矿资源分布却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西南三江、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秦祁昆成矿带以及辽吉黑东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即我国江西、云南、湖北、西藏、甘肃、安徽、山西、黑龙江等省,这几省的基础储量约占全国总基础储量的76.02%。我国铜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可参见表1-1。 同时,我国铜资源又相对紧缺的国家,根据对矿产资源的预测和目前的开发速度,到2020年,铜资源将严重短缺[2],且我国铜矿富矿少、贫矿多,矿石品位普遍偏低,同时还存在大量的难处理低品位氧化铜矿(氧化铜矿中的铜约占铜总储量的20%),并且随着铜矿石开采品位的逐年下降,难处理矿石还在不断增加。如果这部分铜矿资源不能加以合理利用的话,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 表1-1 中国铜资源的储量及分布(截至2005年底;单位:万吨) 地区 矿区数 储量 基础储量 占全国基础储量% 江西 49 514.55 794.80 26.79 云南 152 168.88 321.14 10.82 湖北 85 150.87 237.67 8.01 西藏 6 47.29 220.49 7.43 甘肃 45 163.51 200.14 6.75 安徽 47 126.95 195.65 6.59 山西 26 123.92 163.72 5.52 黑龙江 19 89.59 121.96 4.11
矿石工业要求 从铜矿石中提炼的铜金属,根据采、选、冶技术工艺水平,对铜矿物原料提出一定的工业要求,见表3.7.1。
当铜矿床的伴生组分达到表3.7.2所列的含量要求时,则要求取样分析做出综合评价。 对于铜品位低于5%的矿石要用选矿方法富集成铜精矿。1997年国家颁布的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318-1997)将铜精矿产品分为四个品级: 一级品Cu含量不小于30%,杂质含量(不大于):As 0.05%,Pb+Zn 2%,MgO 1%,Bi 0.05%。 二级品Cu含量不小于25%,杂质含量(不大于):As 0.2%,Pb+Zn 5%,MgO 3%,Bi 0.2%。 三级品Cu含量不小于20%,杂质含量(不大于):As 0.3%,Pb+Zn 8%,MgO 4%,Bi 0.3%。 四级品Cu含量不小于13%,杂质含量(不大于):As 0.4%,Pb+Zn 12%,MgO 5%,Bi 0.5%。
铜矿的用途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式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5%。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物存在。铜矿物与其他矿物聚合成铜矿石,开采出来的铜矿石,经过选矿而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
一、性能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和延展性等物理化学特性。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仅次于银,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纯铜的新鲜断面是玫瑰红色的,但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红色,故常称紫铜。
铜除了纯铜外,铜可以与锡、锌、镍等金属化合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合金,即青铜、黄铜和白铜。在纯铜(99.99%)中加入锌,则称黄铜,如含铜量80%,含锌量20%的普通黄铜管用于发电厂的冷凝器和汽车散热器上;加入镍称为白铜,剩下的都称为青铜,除了锌和镍以外,加入其它金属元素的所有铜合金均称做青铜,加入什么元素就称为什么元素,最主要的青铜是锡磷青铜和铍青铜。如锡青铜在我国应用的历史非常悠久,用于铸造钟、鼎、乐器和祭器等。锡青铜也可用作轴承、轴套和耐磨零件等。
与纯铜的导电性有所不同,借助于合金化,可大大改善铜的强度和耐锈蚀性。这些合金有的耐磨,铸造性能好,有的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二、用途 由于铜具有上述优良性能,所以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包括电气行业、机械制造、交通、建筑等方面。目前,铜在电气和电子行业这一领域中主要用于制造电线、通讯电缆和其他成品如电动机、发电机转子及电子仪器、仪表等,这部分用量约占工业总需求量的一半左右。铜及铜合金在计算机芯片、集成电路、晶体管、印刷电路版等器材器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晶体管引线用高导电、高导热的铬锆铜合金。最近,国际知名计算机公司IBM已采用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这标志着人类最古老的金属在 半导体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突破。
8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精铜消费中,电气工业所占比重最大,中国也不例外。而进入90年代以后,国外在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成为国外消费铜的大头。据位于纽约的铜发展协会(CDA)发表的报告说:1997年,建筑业仍是美国铜产品的最大的最终用途市场,建筑业常利用铜的耐腐蚀性用于制造水管、屋顶及其他给排水设施,此外,还因其美观的外表而被用于建筑装修,建筑业用铜占美国铜产品总消费量的第一位。
据中国有色集团内部统计,1997年我国铜的消费构成中电气行业(包括电线电缆)占77.7%,成为用铜的最大市场。
1997年的中国铜消费结构数据来源于Simon Hunt的“1990~1997年中国铜消费调查报告”一文,为了避免重复计算,1997 年中国的电线电缆包括在电气行业中,而以前都计算在机械制造行业里。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跃益,铜的应用范围在拓宽,铜在医学、生物、超导及环境方面开始发挥作用。如,当聚氨酯塑料泡沫含有铜或氧化铜时,能大大减少这种塑料燃烧时所释放出致命的有毒气体-氢氰化物(HCN)。大量研究资料证明,铜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肺炎病菌的传播,能抑制细菌生长,保持饮用水清洁卫生,所以,未来国内建筑业铜管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元素用途: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
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一半以上。用于各种电缆和导线,电机和变压器的绕阻,开关以及印刷线路板等。
在机械和运输车辆制造中,用于制造工业阀门和配件、仪表、滑动轴承、模具、热交换器和泵等。
在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于制造真空器、蒸馏锅、酿造锅等。 在国防工业中用以制造子弹、炮弹、枪炮零件等,每生产100万发子弹,需用铜13~14吨。
在建筑工业中,用做各种管道、管道配件、装饰器件等。 以下是各行业铜消费占铜总消费量的比例: 行业 铜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
电子(包括通讯) 48% 建筑 24% 一般工程 12% 交通 7% 其他 9%
铜矿的选别研究 我国铜矿石的工业生产以浮选为主,当前面临着矿石品位降低、性质复杂、原料成本上升的严峻挑战,对此,铜选厂都在竭力降低生产成本,改进生产工艺,提高金、银等伴生矿物的回收率[10]。但总体上来说,我国铜选厂规模小、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