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原理”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桶原理”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木桶原理:如果围成木桶的各根木条参差不齐的话,那么木桶盛水的容量不是取决于桶壁中最长的那根,而是恰恰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根。

“木桶原理”阐述了一个简单平实的道理,这是大家在生活中随处都可体会到的一种感受。但将此道理运用于学校管理中,这个看似浅显易懂的道理就值得人们深思玩味了。本文以“木桶原理”为引文,谈谈“木桶原理”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启示一、学校管理需要团队合作的精神

一个学校好比是一个大木桶,每一个教职工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块木板,学校的竞争力好比是木桶的水容量,那么这个学校的最大竞争力就不只取决于某几个人的超群和突出,更取决于团体的整体状况,取决于它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环节,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学校的竞争力尤其关键,而这种竞争力是依靠整个团队目标一致、精诚合作形成的。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都可能成为那“最短”的一节,威胁到学校最大化的竞争力的形成,而只有万众一心、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是能自动弥补及调节相互之间不足的无形之手。我们的团队处在不断成长,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有变化必然会引起磨擦、不和谐。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职工必须摒弃私心,放下私利,矫正心态,一切以学校利益为重,以发展大局为重,遵循团队准则,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由于团队发展而产生的磨擦,主动审视自己,面对、展示并交流自己的不足,创造—种和谐的工作氛围,这也是一个团队成熟的标志与进步的起点。

启示二、学校管理需要以人为本的精神

教职工好比是木桶的桶底,这个桶底是由教职工的人文素养及其所掌握的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构成的。如果桶底不是坚固无缝的,那么当木桶的容量随着木板的加长而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桶底便开始泄露,严重的情况下桶底会开裂甚至会脱落而令木桶整个崩溃。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优势正在替代传统的物质资源优势,“以人为本”已逐渐成为学校的共识,人文因素对学校的管理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学校教职工,特别是学校中高层的管理人员越来越需要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十指有长短,人有良莠之分,一个学校中并不是所有教职工都具备良好的素养,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培训逐步提高低层次教职工的素养。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竞争力的提高只有依靠快速学习来达到。只有掌握了快速学习的能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学校领导如果能让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不间断地学习,掌握快速学习的能力,那么,任何竞争对手在超越你、模仿你的过程中,你又超越了他一大步。

启示三、学校管理需要研究发展的精神

假如这是北方使用的木桶,将会发生一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装不进任何水。这是每一个在北方生活过的人都有的生活体验。北方干燥的气候会使木板略微收缩,这时向桶里装水,水会沿着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全部流光。有经验的人都会把木桶先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用。水泡过的木板会涨起来,桶板之间会密切地挤在—起,木桶才会一滴不漏。许多事物的性质是—样的,学校管理也是如此。学校管理者不能光研究“哪块木板最短”,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协调机制与激励措施使每块长短不一的桶板能够“涨”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不然“水”就会从空隙中流失。

总之,“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学校如果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不可能形成强劲的竞争力。怎样使每块“短板”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每块木板间形成有效的合力,才是学校实现发展和获得最大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让教职工深刻理解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道理。教职工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尤其是学校领导干部要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教职工做好本职工作,要求他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好,带领整个团队向既定的目标前进。

其次,要让教职工树立“学校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思想观念。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使存在于某些教职工中的“要我做”观念转变为“我要做”的强烈欲望,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树立教职工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处在残酷的竞争生存环境中,不管是学校还是个人都要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学校与个人只有建立唇齿相依的关系,共同努力,共同拼搏,共同发展,才有可能实现最后的双赢。作为学校的—分子,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爱护学校,只有学校发展了,才能实现我们更远大的目标。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让教职工看到未来的希望,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以此来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做学校真正的主人。

第三,要让教职工注重能力的提高。在知识社会里,人类知识的总量呈“滚雪球”式增长,知识的陈旧率越来越快。罗马俱乐部早在1979年就曾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职工要成为学识渊博的人,首先要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治学方法,善于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使自己拥有的“一桶水”永远是新鲜的流动的水。同时,教职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明辨是非,正确认识社会、认识时代、认识自我,才能历史地、辩证地、理性地认识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教师职业的学术性不仅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牢固掌握,更体现在对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的深刻钻研。教育科研能力不仅是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也是基础教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己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在科学与教育发展的今天,教育与科研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教职工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越来越趋向于一致,教育体制的改革,为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产科研的结合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现代教职工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要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的实验者和研究者,为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服务。

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效应用,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教职工只有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勇于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学校的“短板”通过管理和激励达到了所需要的长度和凝聚力,学校就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学校的综合竞争力才会达到最大化,学校才能在生源大战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