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河北”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调查报告
河北保定市脱贫攻坚5个典型人物及事迹100字

河北保定市脱贫攻坚5个典型人物及事迹100字一、张昇自2015年担任市扶贫办主任以来,张异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全面完成任务成效显著,全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在工作中,张异注重机制创新,开拓创新工作亮点纷呈。
他甘于奉献彰显公仆情怀,始终保持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拼搏状态,带头加班加点,曾两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从不计个人得失,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他始终心系贫困群众,常年在一线调研指导工作,摸实情、解民忧、共商脱贫之策。
二、孙建设毕业伊始,孙建设自荐在太行山里的保定市顺平县苏家瞳村当了村长,14年的假期和周末,只做一件事,用先进的技术把苹果树种好,让乡亲们脱贫,让百姓们致富。
2017年,孙建设在全市创建太行农业创新驿站。
短短几年间,100多项新技术、新成果在驿站得到熟化、重构、应用和推广。
270多名专家参与驿站创建工作中,搭建了一个科技创新的平台,产业技术有效支撑产业向质量型和效益型发展。
孙建设团队自2017年始举办“全国苹果产业发展大会”年会,特别关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新培育的苹果产业,为他们排忧解难,受到果农和地方政府的好评。
三、段春亭2012年以来,南哈村两委在段亭的带领下,南哈村被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美丽乡村,树立和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庄严承诺。
2016年4月,段春亭牵头成立了南峪村农宅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发展高端旅游民宿项目作为全村实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探索出“双带四起来”乡村旅游扶贫新模式。
四年时间,通过盘活乡材闲置资源,打造15套高端旅游品牌民宿项目,做到了精准扶贫,实现了全村村民共享发展的理念,探索出可复制的旅游扶贫新模式。
四、侯桂森侯桂森自1986年开始致力于食用菌产业开发、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
30多年来,他先后在罗马尼亚、河北省北部坝上、西部太行山区、黑龙港流域、廊坊地区等地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为农民增收。
最美河北人提名 申论

最美河北人提名申论河北是一片富饶的土地,这里孕育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片土地增光添彩。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们有理由为这些最美河北人点赞喝彩,让他们成为我们心中的楷模。
第一位提名的最美河北人是赵云霄。
赵云霄是河北省邢台市的一名普通的公务员,但他的事迹却让人感动。
在2016年的一次暴雨中,邢台市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赵云霄毅然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去拯救那些被困在水中的群众。
他英勇无畏,不顾个人安危,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直到成功将被困者救出,才猝然离世。
他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成为了最美河北人。
第二位提名的最美河北人是王国宏。
王国宏是河北省唐山市的一名消防员,他的故事同样让人感动。
在2019年唐山市受到了一次严重的火灾,当时王国宏就在现场扑救火灾。
突然之间,一棵大树突然倒塌,将王国宏压在树下。
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树枝,让其他消防员得以逃脱。
最终,他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
他的事迹也感动了全国人民,成为了最美河北人。
第三位提名的最美河北人是张莉莉。
张莉莉是河北省保定市的一名教师,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2018年,她听说一个孩子患有白血病,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无法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
于是,她毅然决定捐出自己的骨髓,为这个孩子提供帮助。
她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成为了最美河北人。
以上三位最美河北人,他们的事迹不仅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精神。
他们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和牺牲。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楷模。
在此,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最美河北人的行列中来,让我们一起为这片富饶的土地,为这个伟大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为最美河北人点赞喝彩,让他们的事迹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先进人物事迹报告

刘海东,河北省张北县大河乡面草沟村人。
1992年,18岁的他因高考落榜,含泪走出家门,和许多进城务工青年一样,怀着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怀着对自己未来美好生活的梦想,外出去打工。
经过多年的努力拼搏,现在他已成为大河乡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户。
出生在贫瘠农村的刘海东,从小看到的就是父母因劳累而苍老的面容。
他知道,要想走出家门,离开这贫瘠的土地,只有刻苦学习,考上大学,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命运总是那样无情,1992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仅为3分的差距与高校无缘。
升学的梦想被无情的现实击成碎片……后来,他经过再三思考,怀着出去闯一闯、试一试的想法,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
不久,他被介绍到一家毛纺厂去打工。
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毛纺厂也和千万家中小企业一样,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洪流中倒闭破产,刘海东的生活又一次受到冲击,精神再次遭受打击。
可这时的他已不再是高中刚刚毕业时的刘海东,他已成熟了许多。
他在一次和朋友的闲谈中得知餐饮行业利润高、能赚钱,他就想试一试。
于是,他东凑西借到2000多元钱,开了一家面食馆,通过自己的精心经营,小饭馆一天天兴隆起来。
在几年的时间里也攒了一些钱。
为了能有更多的收入,他还在县城的一条街面上租了一间铺面开了面粉铺。
自己忙不过来,就把弟弟从村里叫到县城来协助他经营。
不但自己在县城扎根创业,而且也改变了弟弟的生活。
张北县是坝上地区是有名的旅游景区,消费高,特别是餐饮服务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刘海东凭借着厚道的办事方式,很快就在远近打出了名声,小日子红红火火。
这时候的他已经结婚了,和妻子起早贪黑,日夜操劳,小饭馆的生意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
2004年年底,他听说政府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免费培训项目,于是他就参加了阳光工程培训班,从理论上进行了一次系统学习。
结业后返回县城不断拓宽经营思路,在面食的基础上,增加了小炒和羊排。
到了2005年小饭馆的生意更加兴旺了,他又投资近13万元在县城修建了9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平房,每天营业额达到1200元,年纯收入可达20万元。
沧州好人事迹

沧州好人事迹篇一:德馨狮城——第六届“沧州好人”典型事迹集萃让“善行”之风劲吹燕赵大地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艾文礼沧州,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城市。
古老的大运河静静流过城区千年,滋养着两岸儿女,使沧州人性格多了一份急公好义、古道热肠;沸腾的渤海湾掀起发展浪潮,展开了腾飞翅膀,激发出沧州人意识中的包容豁达、开放进取;新时期众多普通而不平凡的“沧州好人”,展示人间真情,演绎人间大爱,彰显道德力量,聚焦出沧州“爱心之城”、“德馨狮城”的整体映像。
近年来,沧州着眼于提升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注重发现、评选、宣传、褒奖“沧州好人”,探索出一条以道德楷模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创建之路。
自20XX年以来,先后组织了五届“沧州好人”宣传评选活动,共评选表彰70名“沧州好人”典型代表和171名提名奖获得者,有115名“沧州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上榜人数连续4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名。
20XX年,中宣部将“沧州好人”评选作为十大公民道德建设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这些好人都很普通,大多来自基层,就在我们身边,但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德馨狮城》一书收录的第五届“沧州好人”典型代表和提名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就是“沧州好人”的集体亮相和生动写照。
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推己及人、关爱他人的慈爱精神,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奉献精神,不畏艰难、失志不渝的奋斗精神,爱心接力、合力担当的团队精神,恩将德报、好人好报的感恩精神。
“沧州好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成为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品牌,成为沧州靓丽的名片。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省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
沧州市以“沧州好人”典型宣传评选活动为载体,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活化为市民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具体活动,通过“小栽体落实大任务”、“大理论寓于小活动”的方法,使广大群众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在参与中得到启迪和升华,同时通过组织“好人后援会”等形式为“沧州好人”解决实际困难。
河北抗疫的典型人物和故事

河北抗疫的典型人物和故事
一、河北抗疫的典型人物
1. 李磊:河北省第一位治愈出院的新冠患者。
李磊是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的医生,他在抗疫期间感染新冠病毒,经过治疗后成功康复。
他的经历鼓舞了很多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信心。
2. 王丽:衡水市某老年护理院的护士长。
在新冠疫情期间,王丽负责护理院内的老年人,为了不让他们感染病毒,她一天24小时都留在护理院,没有回家。
她的坚持和奉献精神感动了很多人。
3. 张奇峰:邢台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他在疫情期间任命为危重病人救治组组长,在救治过程中不畏艰险,不辞辛劳,成功地挽救了多名危重病人的生命。
二、河北抗疫的故事
1. “党员先锋队”担负送餐任务。
在邢台市疫情防控期间,一些社区和村庄被隔离,居民们无法外出买生活用品和食物。
一些党员和志愿者们组成了“党员先锋队”,负责送餐任务。
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让被隔离的居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2. 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
在河北的疫情防控期间,一批批的医护人员奔赴前线,冒着生命危险治疗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
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 民营企业家的伸出援手。
在河北的疫情防控期间,很多民营企业家纷纷伸出援手,捐献口罩、医疗设备和物资,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自己
的贡献。
他们的善举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也为河北抗疫事业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11望都县新城区小学善行河北立德树人活动报告

新城区小学“善行河北·立德树人”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报告新城区小学自开展“善行河北·立德树人”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以来,深入贯彻落实活动通知要求,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新时代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弘扬文明新风,追求美好生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活动初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做到了有计划、早部署、重实效。
二、建立机制,常抓不懈学校建立了长效活动机制,制定了完善考评措施,将道德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活动中努力做到了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善于总结,强化监督,注重实效,坚持不懈,常抓常新。
三、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围绕主题安排活动内容,明确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地推进。
(一)强化师德,为人师表。
引导干部教师以道德模范为榜样,立足岗位,创造一流业绩。
通过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师德讲堂、做幸福教师大讨论等活动,在业务和日常生活中,提倡干部职工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大兴互助之风、诚信之风、敬业之风;与家庭相结合,大兴孝敬之风。
促进职工省身修德、自我提升、厚德端行。
强化宣传教育,传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引导教职工自觉成为文明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为学生做出表率,营造了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
(二)落实常规,明理力行进一步完善了班级量化管理,设置“卫生先进班”、“纪律先进班”、“学习优胜班”三面流动红旗,以年级组为单位,每月一评比,营造了“讲卫生、守纪律、爱学习”的良好风尚。
开展“孝亲尊师”、“实践出真知”、“团结一心力量大”、“争做善美小达人”、“讲文明、守秩序,从我做起”、“书香飘飘”等主题班队会,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落实,使学生认识到优良的道德品质对文明社会建设及人生幸福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三位一体,注重实效学校建立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网络体系,重视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
2023年河北典型人物及事例

2023年河北典型人物及事例摘要:一、前言二、河北工匠年度人物1.钟扬2.吴小娟三、时代楷模典型人物1.李冰冰2.林雪梅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1.案例一2.案例二五、总结正文:一、前言2023 年,河北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人物及事例,他们在各个领域中展现出杰出的成就,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其中的几位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突出表现。
二、河北工匠年度人物1.钟扬钟扬,2020 级中医学7 班,凭借在针灸推拿学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膺“河北工匠年度人物”称号。
他胸怀科技报国理想,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
2.吴小娟吴小娟,2020 级针灸推拿学4 班,同样荣获“河北工匠年度人物”称号。
她在中医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对于针灸推拿技术有着独到的见解,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
三、时代楷模典型人物1.李冰冰李冰冰,2020 级中医学7 班,因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贡献,被评为“时代楷模典型人物”。
她积极参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践,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
2.林雪梅林雪梅,2020 级针灸推拿学4 班,作为“时代楷模典型人物”,她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针灸推拿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1.案例一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面,某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减少污染物排放和降低碳排放的目标,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
2.案例二另一家企业则通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实现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行业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
五、总结2023 年河北典型人物及事例充分展示了河北人民在各个领域中的优秀品质和杰出成就。
他们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为河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善行河北二年级征文

Fish will be easily boiled to death in warm water, and drizzle will easily wet clothes, because these seemingly ineffective things are the easiest to lose vigilance.(页眉可删)善行河北二年级征文善行河北二年级征文1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这不,鼠标一点,竟一下子找到“善行河北”相关结果2,030,000个。
“善行河北”活动的开展,使河北各地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气象,已成为河北的一张鲜亮明片:全省以培养、树立、学习先进典型为抓手,通过“月评雷锋”“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等形式,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发现、推荐身边好人,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高淑珍、“油条哥”刘洪安、被评为20__感动省城十大人物的“豆饼哥”姚彦军、“最美老板”杜光华、“白求恩式好军医”张笋、郭娜陆地航空班、海兴“五老”帮教团、侯振国爱心团队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和爱心群体的事迹,不胫而走,迅速传遍省内外。
当年,毛泽东同志盛赞白求恩精神时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上述模范人物,就称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今日燕赵大地上所涌现的“豆饼哥”“油条哥”等草根模范、平民英雄,更为人们树立起了一个个道德标杆,点亮了一盏又一盏道德明灯,对广大群众从善行善形成了有力引领。
“好人有好报”,这一几千年来广大民众的良善愿望,在“善行河北”已落实到了制度层面――河北出台相关制度,以省委、省政府文件形式规定了道德模范享受劳模、先进工作者待遇,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有理由相信,这种将善行活动的开展与对先进模范的激励、奖励,二者无缝对接、珠联璧合的运作模式,必将引发全省的善行之风,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注入更强的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行河北”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调查报告
学校:
专业:财务管理
姓名
学号:
实践报告正文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感悟他们的高尚情操,
向他们学习,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点滴。
调查时间:2013年暑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及搜集有关资料
调查地点:
前言
时代需要崇高的精神,社会需要更多“雷锋式”好人。善行河北是
用阳光心态传递正能量。健康的世界观和社会观,乐于助人,诚
实守信,勇于承担,才能正真在自己内心培育,接收,传递正能
量。正是因为这些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孝老敬老的
“雷锋式”好人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河北更加美丽,可爱。他们的
高尚情操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我们河北的风土人情,魅力与激情
对比较集中的人群,商场。我进行了问卷调查,有80%的
人民都知道我们沧州的先进人物潘淑兰,郭名义,文革等等。为
了更加清楚的了解他们的好人事迹,在网上以及相关报纸上进行
了更加详细的查阅。
潘淑兰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乐善好施的热心人。
靠收破烂富起来的她,冬天,把电暖风和新被子搬上
孤寡老人炕头;过节,把吃喝用品送到老人手里。村
里建养老院,她热心捐资;对贫困学子,她善心相助。
她最真实的想法是:自己有了能力,一定要回报乡亲,
回报社会。朴素的善良,母性的情怀,一颗感恩的心,
只为孤单者不再孤单,贫寒者不再贫寒,无助者得到
人间的关爱温暖。
皮玉龙 一名高三学生,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一天时间里,
做出一个让人敬佩的决定:捐出眼角膜,回报社会,
回报好心人。这个决定,让一位老教师和一个男孩子
重见光明,也让他,这个年轻短暂的生命美丽成一颗
耀眼的流星。他走了,把他清澈的目光留在这个世界
上,替他守望他眷恋的亲人和同学,注目这个美好而
温暖的世界。大善之举,恩泽他人,爱如丰碑,感动
长存。
文革 她,是任丘张华绿色家园会长,她,用坚强和爱心划
出一道道美丽的人生轨迹。架着双拐南下北上,带头
组织残疾人联谊会,成立残疾人柔力球俱乐部,开办
残疾人图书室,举办残疾人才艺展,资助孤儿姐妹,
帮教服刑人员,带动18位家园人进行捐献遗体公证。
她,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公益事业中,让残缺的生命得
到了升华,让有限的生命拓展了宽度,不仅带给自己
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更让身边的病残者活出了自信和
精彩。
谢清洁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68
岁的她就是一个做了一辈子好事的好人。她一生简朴,
却近300次为助残扶困公益捐款20多万元,她用奉献
换来辖区居民安居乐业,以奔走带给困境中的人们生
活的希望,用无私的爱给孤单的心灵以真实的暖意。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人格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坚持
的力量。她用行动告诉我们,生活可以这样选择,她
用笑容告诉我们,付出可以如此快乐。她,是这个社
会的道德标杆,精神楷模。
以上是四位先进人物的颁奖词,就像谢清洁所说,付出也可以
如此快乐。 他们都无私的奉献,用自己的生命去付出,去帮助
别人。
他们,没有丰功伟绩,是我们身边再平凡不过的人。
但一次次践行道德的义举、传递道德的力量,让他们
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好人
在沧州,有这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
“沧州好人”;在沧州,有这样一个广大市民非常关注
的活动——— 评选“沧州好人”;“沧州好人”用他们道
德上的高尚和坚持,默默维护着社会的正气,以他们
平凡的行动和伟大的精神,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人们
见贤思齐、奋发向上。无论是“路见不平,挺身而出”
的侠胆,还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善举,都在向
人们昭示着道德的庄严和力量。,“沧州好人”所做的每
一件好事,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紧密结合,也
正因为如此,才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亲和力,才感动
着每一个人。
每一名“沧州好人”都是那么的平凡,却能感动了
一个城市。“是他们身上闪烁着的社会主义道德光芒。”
沧州市委书记郭华说,“时代进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
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
这些是沧州的先进好人。而在我们广大的河北,
更存在着无数这样伟大付出的令人敬佩的善良的可爱
的人。
“爱心小院”高淑珍、“捐髓女孩”张珊珊、“最美警
察”冯志宏„„河北省学习雷锋、善行河北主题道德
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好人好事大量涌现,善行义举层
出不穷,雷锋精神在各行各业、广大群众中进一步发
扬光大。
作为传承着千百年文明精神的华夏子女,我们绝
对有义务向“学习雷锋善行河北先进人物”学习,学
习他们像雷锋那样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助人为乐、
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孝老敬老,从自己做起、从小
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用实际行动让互助、诚信、敬业、孝敬之风进一
步吹遍燕赵大地。让文明善良为我们代言,让歌颂赞
扬之风为我们宣传,让我们这些青少年延续这些高尚。
让我们用勇敢,担当,正气绘出挺拔高耸的大山,用
勤劳,热爱,付出绘出一条条川流不息的湖泊,用我
们的善良,奉献去托起一个炽热的太阳,温暖着我们
每一个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