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新版二模文言文译文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新版二模文言

文译文

2014届新版二模文言文译文

上海市A p.1 子华使于齐

公西华奉派出使齐国,冉有替他的母亲申请小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结果冉有给了他八百斗。孔子说:“赤到齐国去,坐着肥马驾的车辆,穿着轻暖的衣袍。我听人说过:君子济助别人的穷困,而不增加别人的财富。”

【解读】

●子华:公西赤,字子华。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二岁。

●釜、庾、秉:都是古代容器。孔子的原意是表示馈赠,所以给的不多,而冉有所给的却是相当于一年的薪资。当时孔子可能是担任鲁君的顾问,冉有负责出纳之职。

【心得】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需要帮助的人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少为“锦上添花”之举。在现实生活中弄懂公益事业的意义和价值参与其中,并为之尽己之能。

上海市Bp.5 刘颇偿瓮直

①渑(miǎn)池:地名。

②隘(ài)路:险要的路段。隘:险要的地方。

③属:适逢。

④峻:高而陡峭。

⑤日向暮:天快黑了。

⑥铃铎(duó):指车马。

⑦罗拥在后:罗列簇拥在后面。

⑧车中瓮直几钱:车里的瓮值多少钱。直,通“值”。

⑨颇遂开囊取缣(jiān):刘颇就打开口袋拿出缣。囊,一种口袋;缣,细绢。

⑩络:缠绕,缠裹。

⑾噪:喧哗,很多人一起叫嚷。

译文:

渑池道中有车载着瓦瓮,堵塞在狭窄的路上。正赶上天气寒冷,冰盖路又陡又滑,进退两难。天色将晚,公家的和私人的旅客成群结队走来,数千车马拥挤在后面,毫无办法。这时有一个叫刘颇的旅客,催马赶来,问道:“车上的瓮能值多少钱?”回答说:“七八千。”刘颇立即打开包裹取出银子并付了钱。(刘颇)命令仆人上车,断开那编结的网,把瓮全都推到山崖下。不大一会儿,车载轻了,可以顺利前行,后面的车队也喊叫着前进了。

上海市C P.9 苏轼徒知徐州

①知:主持

②败:倒塌

③诣:到

④虽:虽然

⑤涂潦:泥沼雨水。

⑥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

⑦庐:搭起茅屋

⑧堵:古墙体单位,长于高各一丈为一堵。

⑨卒:终于

⑩全:保全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

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

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

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

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

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

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物应当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

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

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

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

城。

上海市D P.13 景清借书

注释

①选自《泽山杂记》,作者为明代人,姓名不详。

②倜(tì)傥(tǎng):洒脱,不拘束;尚大节:注重气节。

③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称为领乡荐。

④游国学: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游:到外地参观访问,这里指从异地来京城;国学:即国子监,国子学。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1]。

⑤同舍生:住在一起的同学;秘书:少见的珍贵书。

⑥讼:诉讼,这里是反映情况,争论是非的意思;祭酒:又称国子监祭酒,封建时代县里管理教育的官员。

⑦此清灯窗所业书:这是我灯下窗前所学的书。

⑧即诵辄卷:立即朗诵全书。辄通“彻”。

⑨叱:大声斥责。

⑩特:特意意义

译文

景清洒脱注重气节,乡试中举,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当时跟他同住的一个书生收藏有一本书,景清向他借,他不肯。再一次向他请求借书,并相约明天早上就还书。第二天早上,那个书生向他要书,景清说:我不知道什么书,也没有借你的书。那个书生很生气,向地方的官员诉讼。景清就拿着所借的书,去公堂,说:这是我灯下辛苦所学之书。说完将书整篇背了出来。官员问那个书生,他却一个字都背不出来。于是官员将那个书生赶了出来。景清跟着出来,把书还给了那个书生,说道:我因为你过于珍惜这本书,所以特意用这个办法戏弄你罢了。

杨浦:P.17 情同朱张

1.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

2.名称:名声,名望。

3.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4.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5.赈赡:救济,周济。

6.素:一直

7.把:握着

8.对:应承

9.怪:以……为怪

译文

起初,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很器重他,把他当做朋友对待,于是就握着朱晖的手臂说:“我想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朱先生”。朱晖认为张堪是前辈,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张堪死后,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往探视,送去丰厚的钱款救济。朱晖的小儿子觉得奇怪,问道:“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往常也不曾互通信息,我们私下对您的行为感到奇怪啊”。朱晖说:“张堪曾经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铭记在心上了。”

黄埔:P.21 出人头地

【注释】

对义:对答经义方面的问题。

殿试中乙科:天子亲自主持的考试,且难易度为甲科和乙科。

梅圣俞:北宋诗人。

避:让。

始哗不厌:开始时议论不休。

【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

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盛衰的历史,总能说出其中的要义。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

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

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

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

史学。嘉佑二年,参加礼部主持的科考。以“《春秋》对义”一文为第

一。后来苏轼通过写信的方式见到了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