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未来能源与电力发展的战略思考

产业发展未来能源与电力发展的战略思考王久玲摘要:人类在未来的文明发展过程中首先面临的不是能源资源短缺问题,而是环境容量的制约问题。
能源价格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要着重提高常规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对我国未来电力技术和能源发展方式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能源 效率 电力技术作者简介:王久玲,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改善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能源工业的发展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能源工业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电网企业是联系能源供求的重要环节,需要认真研究能源与电力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一)能源资源不会成为制约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瓶颈一方面从需求角度来看,未来全球经济虽然在中低收入经济体的推动下会加速增长,但因为人口增速放缓和能效加速提高等因素,有效地抑制了一次能源消费的总体增长,预计未来20年的增速由过去20年2.0%下降至1.6%。
同时,非化石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将快速增长,其增速预期可达到一次能源消费的5倍,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逐步降低,其增速也下降至1.4%的低水平。
另一方面,随着勘探深入和技术进步,化石能源可开采0992013年 第7期储量在逐年上升,尤其是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的成熟,油气资源储量有望进一步大幅上升。
在过去的30年中,石油储采比从34年增长至54年,天然气从53年增长至56年,煤炭储采比尽管呈现下降趋势,但一直保持在100年以上。
化石能源资源足以支撑未来人类的百年发展。
再则,人类核能利用技术一直在进步,高温气冷堆有较好的成果,核聚变、核融合发电研究也有一定的起步,其所需资源储量也非常丰富,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它们将为人类提供无穷无尽的能源。
对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战略的辩证思考

观 点 来 分 析 我 国 的 能 源 安 全 。 能 源 将
安 全 作 为 国家 安 全 的 一 个 有 机 组 成 部 分 。 筹 策 划 , 同推 进 。 统 协
【 中图分类号 】 K 19 【 T 0 + 文献标 识码 】 B
【 章 编 号 】1 0 . 3 5 2 0 ) 0 0 2 .3 文 0 32 5 (0 2 1 .0 60
Abs r t Thi pa r g v s a e tc na y i o h s c rt s r t g o t ac : s pe i e a di l c i a l ss t t e e u y ta e y f i
维普资讯
a ach
【 要】本 文 用辩证 的观 点对 我 国能 源供 应安 全战略进 行 了思 摘
考 。 文 章 认 为 能 源供 应 安 全 是 国 家 安 全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石 油供 应
对雏国雒源供应安坌战略的
安 全 是 我 国 能 源 安 全 的 主 要 矛 盾 ;应 该 用 发 展 的 眼 光 正 确 看 待 石 油 资 源 和 石 油 安 全 问题 ; 保 我 国 能 源 供 应 安 全 需要 采 取 综 合 措 施 。 确 【 键 词 】能 源 ; 全 ; 证 关 安 辨
二 、石 油 供 应 安 全 问 题 是 我 国 能 源 安 全 中 的 主 要 矛 盾 改革 开 放 以来 。 国 的 能源 供 求 我 状 况 经 历 了几 个 阶 段 。 8 O年 代 初 期 和 中期 , 炭 短 缺 十 分 严 重 , 8 煤 从 O年 代 后 期 起 , 电力 短 缺 上 升 为 主 要 矛 盾 。 目前 , 国 能 源 供 需 矛 盾 出现 了 我 缓 解 局 面 , 别是 煤 炭 和 电力 供 应 相 特
论文:我国能源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思考——浅谈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XXXXXXX[摘要]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大国。
我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例过高,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有限,要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只有通过增加天然气、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使用量来实现。
新能源是指能可持续使用或可显著提高能源效率的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既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又不会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人类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现在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
但,目前的开发利用量与其资源量相比还只是冰山一角。
因此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替代煤炭,弥补石油、天然气的资源短缺,是我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和近期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
[关键字]能源消费,新能源一、我国能源发展的现状我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例过高,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是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任务。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有限,要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只有通过增加天然气、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使用量来实现。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保证度的评价,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除了煤炭,将来可以依赖的能源资源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200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8亿tce,居世界第2位。
能源消费基本走出了1997-1999年的负增长和2000年和2001年的低速增长时期,出现高速增长,超过能源消费量的历史高峰值(1996年的13.89亿tce)。
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达10.6%,较2001年的9.1%上升了1.5个百分点。
表1、我国能源消费量在世界总量中所占比重从表1可知,我国是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可是,地球所含能源的总量是不变的,如果我们在无限制的向地球索取能源的话,地球的能源总有一天会枯竭。
所以说,我们应从战略高度认真考虑发展新型能源,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战略思考

的 主要来 源 , 以煤 为主 的 消费方 式持 续 球能源 保障体 系的构成大致 由国内能源 ( 、 期 )大 亚湾核 电站 、 门、 一 二 、 三 阳江等 下去 , 将给 生态环境带来 巨大压 力。 勘察 开发供应 体系 、 国外 能源供应 体系 、 为数不 多 的核 电项 目, 一步 发展 的潜 进 问题 之 三 : 国 经 济 增 长 方 式粗 能源战略储 备体系 三者构成 。中国政 府 力 巨大 。 中
然气还能连续 开采 6 年 , 3 随着石 油能源 消费量 的逐 年增 加 , 石油 供应 面临 较大 的约束。据预 测 , 中同能源缺 口 2 2 00年
约为 2 , 5亿吨标 准煤 , 2 5 年 约为 46 到 00 , 亿 吨标 准煤 , u规 模 约占年 能源 需求 缺
量 的 11 。 /0
近 年 来 , 国 油 气 消 费 的 比 重 增 中 加较 快 , 石油供 应 对国际 市场 的依 赖度 增 大。 中国 目前石 油进 口依 赖度 约为 4 %, 计到 2 5 年 将达 7 %左右 。在 5 预 00 5 全球高油价 ( 每桶现 已超过 10美元 ) 0 的 大环 境下 , 中国石 油供 应面临 的压 力愈
人均 占有量和消费量来看 :
l l
世 界 中国
16 3 3. 9 7 0.
237 、 2. 6 1 % 1
晦| { 夫
滞棚
25 8 . 11 .
_
随着 中国能源消费量增加和 消费 结 构 的转变 , 能源问题 曰益突出。 问题 之一 : 源的 生产量不 能满足 能 能 源消 费的增 长。根据 有关 计算 , 了 为
深化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深化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的思考与建议近年来,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不断深化。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思考和解决。
为了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的深化,应采取以下措施和建议。
首先,加快管网开放。
当前,中国天然气管网资源仍然集中在国家能源公司等少数企业手中,导致管网的运营和使用不够公平和透明。
应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参与天然气管网建设和运营,提高市场竞争程度。
同时,要加强对管网运营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公平、公正地提供服务。
其次,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
目前,中国天然气价格主要由政府制定,缺乏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应逐步推行市场化的定价机制,通过供需关系来决定天然气价格,使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市场情况。
同时,要减少政府的干预,降低市场的扭曲程度,提高市场的自由度和效率。
第三,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天然气市场存在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如非法操纵价格、垄断行为等,严重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应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透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水平。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能源供应和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应进一步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增加进口天然气的比例,降低能源供应风险。
同时,加快建设天然气储备设施,提高天然气的供应能力,保障市场的稳定供应。
第五,推动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
天然气是一种较为清洁的化石能源,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品,减少对传统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
应加大对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同时,推广利用天然气发电,减少煤炭发电的比例,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第六,培育天然气市场的新业态。
随着天然气市场的不断发展,新的业态和模式逐渐出现。
应鼓励创新,推动天然气的储运与输配、销售服务等环节的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同时,加强与其他能源领域的融合,促进能源市场的互联互通,提高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
关于建设绿色电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思考与分析

关于建设绿色电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思考与分析摘要:绿色电力发展清洁能源是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在能源建设过程中提出的新概念。
本文从建设绿色电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企业在清洁能源建设的项目中遇到的痛点,其中改变企业当前运行模式,拓展清洁能源开发布局,并加强宣传提高全体人民对清洁能源的认知是实现该项目的必经途径,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电力;清洁能源;低碳环保前言: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转型升级,电力企业发展清洁能源建设的项目浮出水面,清洁能源的建设会为国家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实现清洁能源的建设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不过电力企业依然可以合理的利用自己的优势,承担起该项目的重任。
1建设绿色电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必要性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正在实现或者已经实现了企业内部的转型升级。
工业型企业的高速发展给环境问题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基于此我国的电力企业要首先作出表率,不断地调整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吸纳各种资源去完成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清洁能源建设缺失的现状亟需解决。
但是实现清洁能源建设,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每个企业都责无旁贷。
2建设绿色电力发展清洁能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痛点2.1清洁能源建设缺乏可靠的资金来源在现阶段,绿色电力企业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各大企业的必经之路,国家高度重视清洁能源项目的实施,虽然政策基本的落实到了全国各地,但是由于缺乏可靠的资金扶持,绿色电力企业发展清洁能源的建设过程举步维艰。
市场上的资本家对于其发展周期长收益时间久等特性非常在意,因此该项目的推进过程十分缓慢。
2.2开发周期较长且缺乏技术人才的投入尽管在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知识的宣传,但是电力企业在发展进程中,需要很长的一段周期去转型,新型设备的引进,专业人才的培养,每个步骤对企业来说都是非常耗时的。
在此情况下,企业要想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的收益简直是异想天开,不管是技术的提升还是人才的培养都成为了现阶段绿色电力发展清洁能源的阻碍[1]。
新形势下关于中俄能源深化合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关于中俄能源深化合作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推进,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使得我国与他国之间合作往来逐渐深入。
近年来“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持续深入,促进中俄两国合作进一步发展,中俄两国召开第四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对深入能源合作展开交流,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中俄能源合作。
关键词:新形势;中俄;能源合作;实施举措前言:中俄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1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在2019年提升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得两国合作进一步深入。
中俄能源合作在两国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两国关系进一步深入,能源合作也取得重要成效。
中俄两国能源合作能够弥补两国能源方面的不足,促进两国发展。
1.新形势下中俄能源深入合作重要意义中俄两国在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等方面具有互补优势,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入,第四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的召开使得两国能源合作逐步加深。
能源问题对一个国家的安全、战略规划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一直以来是各个国家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当下,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局面不断变化,风能等新能源供应不稳定,使得国际能源局面更加动荡,俄国作为能源大国,在新形势下深化两国能源合作是实现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核能合作作为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重要内容,当前,中俄双方在核电、核科技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田湾便是中俄双方核能合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与此同时中俄两国正积极谋划核环保、核燃料、先进核电技术、市场开发等领域的新合作契机。
中俄两国核能合作推动了中俄科技合作,提升两国务实合作科技水平,同时,两国核能合作还能够促进绿色发展,深化两国贸易合作。
此外,中俄核能合作对改善能源结构,保障供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两国合作伙伴关系。
中俄两国国土相邻,开展能源合作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油气能源不足现状,同时,绿色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识,中俄两国在开发可再生资源方面达成共识,而我国技术手段较为成熟,科学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拥有完备的风力、水力发电等全系列技术设备,装备性价比较高,生产规模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俄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开发潜能巨大,两国深化能源合作不仅能够在油气等不可再生资源方面互补,还能够促进俄国可再生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在保障能源安全同时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这一理念。
透视能源外交——兼谈对中国能源外交的思考

角 与立场 等 的差异 ,不 同 国家对能 源外 交有 着诸 多 作 为外 交手 段和 能源作 为政 策 目标 两大 类 。前 一类
不 同有时 甚至 完全相 反 的理解 ,如 美 国等西方 国家 能源 外 交的实 施者 多为能 源输 出 国 ,后者 则 多为能 在积极 推 动以外 交促 进能源 安 全与 合作 的同时 ,对 源 消费 国 。两 类能源 外交 在本 质上 和 目标 上 的差异
能源外交牵涉的面较广加之视角与立场等的差异不同国家对能源外交有着诸多不同有时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积极推动以外交促进能源安全与合作的同时对俄罗斯委内瑞拉等油气资源输出国以能源为手段所进行的外交活动却表现出了强烈不满
维普资讯
P L Y TD S鎏豳瞳藿 OI UI CS E
冷战 后 ,围绕里海 石油 及其过 境运输 所 展开的 地缘 划 安排 了一 系列 以能源安 全为主 题 的活动 。在 20 06 政治 竞争在 很大程 度上 也都 属于带 有政治 目的 的能 年 2月上 旬 ,饿 罗斯把 能 源安全 问题 列为 在莫斯科
3 又 源外交范畴。 93 l月 , 17 年 0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 召开的八 国集 团财长 会议 讨论 的重 点。 月中旬 ,
国地 位 , 动 能 源乃 至 经 济 发 展 。随 着 国际政 治 经 济形 势 的 变 化和 全球 能源 相 互 依 赖 的加 深 ,以缓 解 推
能源矛盾和解 决能源争端 、 动能源对话 与合作 为重点 的双边特别是 多边外 交有望成 为未来能源外 交 推
的主流 。对 中国而言 ,为减少与一 些 国家在能源外交问题上 的误解与摩擦 ,营造促进经 济发展 的 良好 外部环境 ,宜在 积极 发展 与相 关国际机构及组织的 多边能源安 全对话 与合作 的基础上 ,继续加 强与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泽民:《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阐明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指出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从资源、生产、消费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关于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文中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主要涵义是:坚持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努力建设一个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先进、污染排放低、生态环境影响小、供给稳定安全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文章阐述了节约优先的长期战略、一次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先进电力系统的发展等内容,展望了未来能源技术的发展前景。同时,还提出实施好能源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能源政策,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宏观管理,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关键词:能源;能源发展;能源安全;能源战略;能源政策 Reflections on Energy Issues in China JIANG Ze-min Abstract: Energy, which has a bearing on both economic and national security, is of importance and a major constraining factor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current world ener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source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in the context of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xplor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China's energy development. With a focus on the strategy of 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author proposes a new energy development approac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ose main elements are: energy-saving, high-efficiency,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guidance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other words, China is striving to build a reliable energy 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consumption system that is efficient,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low polluting and ecologically friendly. A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priority on energy conservation, efficient utillization of primary energy and advanced electricity system is expounded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also describes the prospect of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tre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strategy by further improving energy policy and related mechanisms, strengthening macro-management and the essential role of the market in resource alloca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through reliable energy supply. Key words: energy; energy development; energy security; energy strategy; energy policy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能源保障。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认识能源发展趋势,选择什么样的能源发展战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思考。
1 能源问题的重要性 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见图1、2)。每一次能源时代的变迁,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图1:过去100多年世界能源结构变化[1] Fig. 1 Changes of the world energy resource structure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看,能源问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1 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高水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要实现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就要有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有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和交通物流系统,以及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和服务体系,这些都需要能源。在现代社会,人们维持生命的食物用能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生产、生活和交通服务已经成为耗能的主要领域。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当一个国家处于工业化前期和中期时,能源消费通常经历一段快速增长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2]一般大于1。到了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能源消费进人低增长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般小于1。历史还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居民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能源消费将处于上升阶段,人均生活用能会显著增长。可以说,没有能源作为支撑,就没有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
1.2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工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能源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往往只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经济发展加速,煤电油运就会出现紧张,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能源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能源工业进
一步对外开放和能源投人增加,煤炭、电力产能大幅度提高,油气进口增多,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得到很大缓解。进人21世纪以来,能源供求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一些高耗能行业发展过快,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见图3),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又开始加大。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达到较高水平的现代化社会还要走相当长的路。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源需求还会继续增长,供需矛盾和资源环境制约将长期存在。 1.3 能源安全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是石油安全。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导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减速和全球经济波动。本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不断攀升(见图4),2008年初原油期货价格超过100美元,油价上涨对全球经济特别是石油进口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一些国家甚至因石油涨价引发社会动荡。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除开发利用本国能源资源外,还利用了大量国际资源。至今,许多发达国家依然高度依赖国际油气资源。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能源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势所趋。但是,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能源市场规则,给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资源设置了重重障碍一些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也有深刻的能源背景。由于国内资源制约等因素,中国保障能源供应特别是油气资源供应需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5000,今后可能还会更高一些。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对中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图4: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增长走势[3] Fig. 4 Increasing trend of the oil pr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1.4 能源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化石燃料的使用是CO2等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来源。科学观测表明,地球大气中CO2:的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v上升到了目前的379 ppmv(见图5);全球平均气温也在近百年内升高了0.74℃(见图6),特别是近30年来升温明显。全球变暖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影响总体上是负面的,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对待。从中国情况看,能源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煤炭生产使用中产生的SO2、粉尘、CO2:等是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解决好能源问题,不仅要注重供求平衡,也要关注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2 国内外能源形势 2.1 全球能源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