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临床新用论文
逍遥散加减医治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逍遥散加减医治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评判逍遥散加减医治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映。
方式将9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医治组(逍遥散加减组) 48例和对照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 48例,疗程8周。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峻程度(CGI-SI)、中医临床病症评分和副反映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映。
结果医治组HAMD、中医病症评分、TESS均较医治前明显改善(P<或P<);医治后两组间比较不同不显著,但不良反映明显低于对照组(P<)。
结论逍遥散加减医治抑郁症疗效显著,平安靠得住,不良反映小,依从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逍遥散;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抑郁症[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modified Xiaoyao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Totally 96 depression cases were randomized into treatment group (modified Xiaoyao Powder group)and control group (flupenthixol melitracen group)with 48 in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8 weeks in and sid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with HAMD,CGI-SI,scores of TCM symptoms and TESS before and after the HAMD,TCM symptoms and TESS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P<,P<).The untoward reaction was obviouslylow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modified Xiaoyao Powder for depression is remarkable,safe,less side effect,fine dependence and eligible for clinical use.[Key words]Xiaoyao Powder;flupenthixol melitracen;depression抑郁障碍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日趋受到重视。
逍遥散加味联合米氮平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逍遥散加味联合米氮平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逍遥散加味联合米氮平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8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遵循奇偶数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单一组(单纯应用米氮平治疗,n=44例)、联合组(联合应用逍遥散加味、米氮平治疗,n=44例),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联合组的有效率95.5%大于单一组的有效率79.5%(P<0.05)。
联合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的HAMD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产后抑郁症联合应用逍遥散加味、米氮平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评分,值得应用。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HAMD评分;逍遥散;米氮平产后抑郁症是一种临床高发病,多指女性产后出现精神障碍,如失眠、易怒、沮丧、悲伤、疑神疑鬼等情绪,甚至会有幻觉、自残、自杀现象出现。
国外报道显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0%-20%,比国内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更高[1]。
但是,国外内研究均认为产后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产妇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婴儿健康发育的疾病[2]。
探究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研究探究分析了产后抑郁症应用逍遥散加味、米氮平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1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8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遵循奇偶数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单一组(n=44例)、联合组(n=44例)。
单一组的年龄大小区间是21-37岁(29.16±4.87)岁;病程在12-53d(32.8±5.8)d;初产妇27例,经产妇17例。
联合组的年龄大小区间是21-39岁(30.08±4.96)岁;病程在12-50d(31.0±5.9)d;初产妇25例,经产妇19例。
两组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资料对比,P>0.05,但有可比性。
1.2方法单一组(n=44例)单纯应用米氮平(生产企业: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701)治疗,每次口服15mg,一天一次,连续用药12周。
探讨逍遥散治疗神经性头痛临床疗效 胡平

探讨逍遥散治疗神经性头痛临床疗效胡平【摘要】目的:研究探索更有效地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方,为中医临床治疗神经性头痛提供有效地治疗方案。
方法:分析逍遥散和祛风止痛汤的临床药效,比较分析不同的药方治疗神经头痛的临床疗效。
结果:逍遥散治疗神经性头痛的疗效优于祛风止痛汤。
结论:逍遥散以疏肝理气,平肝潜阳之方法,对神经头痛的治疗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神经性头痛;逍遥散;祛风止痛汤;紧张性头痛也称为神经性头痛,引发头痛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紧张,主要的症状的表现为患者的头部闷痛,这种情况在患者的形容当中一般使用禁锢感这种感受去形容。
患者的头痛在持续之后会带来麻木感,这也是持续性的头痛所带来的影响。
目前,中医所治疗的神经性头痛的比例越来越多,这与现代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深受压力的影响,导致患者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并且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与不科学的饮食习惯都会导致神经性头痛的出现,因此本文结合中医相关知识对神经性头痛需要如何关节以及如何治疗进行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治我院门诊诊治的64例神经性头痛患者,其中男25例,女39例;平均年龄(42.5±3.4)岁,病程平均(2.1±0.6)年;患者没有诱导发病的原因的例数为2例,且大多数患者发病的原因是因为诱因所引发的,这些例数占了绝大多数微29例,其中患者尖顶头痛的例数是最多的,达到了33例。
两侧头痛的例数其次,为24例,剩下的头痛情况都在发病的同时伴随着胀痛以及跳痛,共7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诊断依据诊断依据参照就诊的临床症状:头痛的发生大多数是突然发生,毫无预兆的。
患者的头痛不仅仅只是头部出现跳痛和胀痛,而且也会伴随着头痛出现生理的反应,患者会出现恶心干呕的情况,头痛对患者的身体影响十分之大,患者因为头痛而出现的种种身体不适的反应,导致日常的生活以及日常工作无法维系,对患者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金匮肾气汤合逍遥散加减在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金匮肾气汤合逍遥散加减在内科临床中的应用金匮肾气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滋阴助阳之功效。
逍遥散是《和剂局方》之方剂,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金匮肾气汤合逍遥散,随症加减,治疗内科疾病,取得显著成效。
1 甲状腺机能亢进例1,男,34岁,1991年3月7日就诊。
患者2年前因善饥、消瘦、全身乏力、怕热多汗、性情急躁易怒、心悸、两手发抖、颈部略粗、大便次数多,T 3 、T 4 增高,西医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
给予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等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停药。
近3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不能坚持工作,多食易饥,大便日3次,呈糊状,双手震颤,双眼球轻度突出,甲状腺??肿大,脉搏128次/min,血压18/12kPa,心率128次/min,律齐,第一心音亢进,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化验室检查:T 3 7.1ng/ml,T 4 182ng/ml,WBC6.2×10 9 /L,N0.62,L0.38。
西医诊断:“甲亢复发”。
继续服用上述西药,病情基本控制,转中医治疗,诊得两脉沉弦而数。
症属肝阳偏亢,阴不制阳,亢阳妄动,化火生风,风火内生,故怕热多汗,烦躁易怒。
肝火犯胃则胃热,故善饥多食而形瘦。
亦以补肝补肾,滋水涵木,平其肝火。
当用安神补心丸治之,诸症不解,因脾居中土,是气血生化之源,荣为之所出。
此人久病伤阴,风火内动,反克于土,脾土内伤,湿困中焦,清浊不分,阻于中宫。
胃气受纳虽佳,但脾伤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气血不生,故血气虚少,血虚则火旺,阳无所附,汗多不解。
风阳与湿邪交合,壅逆而上,横滞颈前,痰火凝聚,故颈前粗肿,虽补肝补肾,病难安愈。
今以金匮肾气汤合逍遥散加减治之。
熟地12g,茯苓10g,山药20g,丹皮12g,山芋肉20g,泽泻10g,五加皮10g,桂枝6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5g,栀子6g,黄芪30g,西洋参20g,地骨皮20g,菊花10g,黄芩10g,麦冬10g,合欢皮15g,患者连进数剂,诸症得以缓解,身热多汗,心悸明显减轻,按上方继续服用月余,症状消失,脉率86次/min,血清T 3 、T 4 均正常,以巩固疗效,原方炼蜜为丸服用6个月,病已痊愈,随访8年,未见复发。
加味逍遥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型)的临床研究

加味逍遥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型)的临床探究加味逍遥散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的功效。
依据中医理论,抑郁症属于肝气郁结型,内伤情志,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影响脏腑功能,形成抑郁症状。
加味逍遥散正是从调整肝脏功能入手,通过缓解肝脏郁结,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的状况,从而达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效果。
为了验证加味逍遥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型)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探究。
我们选取了符合探究条件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比较组。
观察组赐予加味逍遥散治疗,而比较组赐予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以及治疗8周后进行脑卒中后抑郁程度的评估。
通过对观察组与比较组的比较,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的抑郁程度明显减轻,而比较组则减轻不明显。
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抑郁程度显著好转,而比较组则仍处于较高的抑郁状态。
这表明加味逍遥散对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显著的效果。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血液学指标的测定。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清生化指标在治疗后有所改善,而比较组的改善不明显。
这进一步确认了加味逍遥散对于调整肝脏功能、改善气血循环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加味逍遥散能够有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型)的临床探究。
在治疗过程中,加味逍遥散通过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的作用,调整肝脏功能,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的状况,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状的效果。
但是本探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样本量较小、探究周期较短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后续探究中得到进一步解决。
期望随着深度的探究,加味逍遥散能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作用综合以上探究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加味逍遥散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观察组在经过4周治疗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治疗8周后抑郁程度显著好转,而比较组的抑郁程度减轻不明显,并且仍处于较高的抑郁状态。
此外,观察组的血液学指标在治疗后有所改善,说明加味逍遥散对于调整肝脏功能、改善气血循环具有有效性。
逍遥散的临床新用途

腑.上扰下注的不同,表现的形式复杂多变,但肝郁气滞血虚 是其共同的病机。逍遥散的方药归经,具有广泛性,验证于I临 床。逍遥散不单纯疏肝健脾调经,其他系统脏腑所致的病症 可以加减用之。但前提条件必须有肝郁。所以笔者用柴胡疏 肝散解。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甘草、茯苓健脾渗湿,生 姜暖胃,薄荷消风热,使肝血充足,肝气舒畅,脾胃功能恢复, 症状自然消失。
g。 g, go g, g, g,
逍遥散一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 芍、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组成,其功用为疏肝解郁,健 脾和营,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而设。治疗由血虚肝郁而引起 的胸胁作痛、头昏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及骨蒸劳热最为 有效。本人根据临床30余年的经验,常以此方为基本方,灵 活化载治疗各个系统多种疾病.疗效较满意。将此古方新用 总结如下: 1老年性高血压 临床表现:头昏目眩,喜叹息,胸脘不适,暖气呃逆,胁胀 纳呆,舌边微红。苔薄自.脉弦而细。此证属于中医学“眩晕”和 “头痛”的范畴。肝经沿内侧经腹、挟胃、分两胁连目系。肝木性 喜条达,横逆犯胃则纳呆、呃逆,郁久化火,肝阴耗损,风阳易 动,上扰头目则头昏目眩。治疗方法:舒肝解郁。理气行滞。方 药组成:柴胡12 g,白芍20 g,茯苓15 g,当归20 g,枳实10 g, 钩藤15 g,薄荷6 g,石决明15 g,丹参25 g,川楝子lO g,炙甘 草10 g。 2慢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右上腹胀痛、拒按,胸闷、嗳气、恶心,形体较 胖。目不黄。舌苔白微黄。脉弦数。此证属于中医学的“胁痛”范 畴。胆居胁下,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胆主决断、喜调达、主 疏泄。胆肝疏泄失常,气滞血瘀,脉络阻塞,不通则痛,气机不 畅上逆则胸闷、嗳气、恶心。治疗方法:疏肝解郁,降逆平胃。 方药组成:柴胡10 g,白芍15 g,当归10 g,白术10 g,茯苓
药学毕业论文逍遥散的化学成分和抗抑郁的效果研究综述

逍遥散的化学成分和抗抑郁的效果研究综述逍遥散在抗抑郁作用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功效,对比西药逍遥散具有不良反应少、依从性较好,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逍遥散的化学成分和抗抑郁效果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逍遥散来源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丸是逍遥散由煮散剂演变为丸剂而成,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加入丹皮、栀子则组成丹栀逍遥丸,也称之为加味逍遥丸,是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常用方剂。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神经科、心血管科及妇科等。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逍遥散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在临床中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1、主要化学成分逍遥散是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甘草、茯苓、煨姜和薄荷等8味药组成的复方,其主要化学成分分别为:柴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柴胡皂苷、柴胡苷元及龙吉苷元,当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阿魏酸、中性油和酸性油等许多挥发性成分,白芍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芍药苷,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苍术醇、术酮等,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甘草苷和甘草酸,茯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多糖类,煨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姜黄素及生姜油,薄荷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薄荷酮。
此外,加味逍遥散中丹皮、栀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分别为丹皮酚和栀子苷。
2、抗抑郁作用及其抗抑郁机制研究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多由七情过极,如郁怒、思虑、悲哀、忧愁、恐惧过度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脑神不利而引起。
加味逍遥散中柴胡疏肝理气,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化湿,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牡丹皮泻血中伏火,栀子泻三焦之火。
2.1抗抑郁作用小鼠悬尾实验(tailsuspensiontest,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orceswimmingtest,FST)作为行为绝望抑郁模型,是经典的抗抑郁药筛选和评价模型。
张崇燕等研究表明,在FST和TST中,逍遥散能有效缩短小鼠的不动时间,提示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
Dai等采用代谢组学和行为学实验研究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中剂量的逍遥散与西药阿米替林抗抑郁效果一致,两者有许多相同的代谢产物。
逍遥散临床应用举隅

逍遥散临床应用举隅1.肋间神经痛患者,男,43岁,2006年9月3日初诊。
自诉在某医院诊断为肋间神经痛,用调节神经等药物治疗后无好转,前来求治。
症见肋间神经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证属肝气郁结,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用逍遥散加减。
处方:柴胡12g,当归15g,白芍20g,白术10g,枳壳10g,香附10g,茯苓15g,郁金12g,玄胡12g,蜈蚣6g,全蝎6g,薄荷9g,生姜9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9剂后疼痛止,去蜈蚣、全蝎,继服3剂以善其后,随访1年无复发。
2.慢性胆囊炎患者,男,59岁,2005年3月11日初诊。
因右胁阵发性隐痛1年余,时有恶心,食欲不振而来求诊。
经询问,近1年来情绪不佳,每因生气、饮食油腻而诱发,曾静滴抗生素等药物,均无明显效果。
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整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软,右上腹轻度压痛,肠鸣音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B超示:慢性胆囊炎。
辨证为肝气郁结。
治宜疏肝理气,解郁止痛。
方用逍遥散加减进行治疗。
处方:柴胡12g,当归12g,白术10g,白芍20g,茯苓20g,白术15g,香附9g,元胡9g,薄荷6g,生姜12g.水煎服日1剂,忌辛辣、寒凉之品,病人服用3剂后症状好转,继服23剂后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
3.慢性胃炎患者,女,38岁,2006年11月22日初诊。
在某医院胃镜检查:胃黏膜糜烂充血水肿,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服用奥美拉唑、阿莫灵、替硝唑、枸像酸铋钾,硫糖铝,病情好转,但每因情志郁怒而复发。
现胸胁串痛,嗳气,口苦,胃脘不规律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证属肝气郁结,肝胃郁热,治以疏肝和胃,清泻郁热,方用逍遥散加减。
处方:柴胡12g,当归12g,白芍12g,白术12g,丹皮12,栀子12,茯苓15g,吴茱萸9g,黄连9g,郁金10g,海螵蛸20g,白及20g.水煎服,日1剂,25剂后,上述症状消失,继服7剂巩固,随访3年未复发。
4.讨论逍遥散源自宋代太医局所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逍遥散的临床新用
【关键词】病案;胃脘痛;抑郁症;不寐;头痛;逍遥散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11-01
逍遥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丸.治妇人诸疾》。
药物由柴胡、当归、白术、甘草、薄荷、茯苓、白芍、煨姜所组成。
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气抑郁、血虚火旺之头痛目眩、口苦心烦、倦怠、两胁作痛、妇人月经不调等。
本人根据肝藏血、主疏泄,性喜调达而恶抑郁、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性,运用中医学“异病同治”的原则,只要辩证准确,应用起来无不得心应手。
用本方加减治疗胃脘痛、抑郁症、不寐、头痛等病证。
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以飧同道。
1 胃脘痛
须某,女,教师,36岁,2010年6月22日初诊。
胃痛半年有余。
近一周来,每到夜间疼痛。
自诉饥饿时胃中疼痛较舒,半年当中曾先后服过西药及中成药,如斯达舒、胃复春、舒肝和胃丸等。
疼痛时作时止,经某医院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
经友人介绍,求治于中医。
刻诊:上腹部疼痛牵及肋部胀痛,嗳气口苦,食欲减退,舌干少津,脉沉弦细。
此证为肝气郁结,胃阴不足。
治宜:舒肝解郁,滋养胃阴。
处方:逍遥散加减。
药用:醋柴胡12g、当归12g、白芍10g、白术12g、茯苓10g、香附、郁金、佛手各12g、石斛15g、陈皮10、焦三仙各12g、甘草5g。
5剂水煎,早、晚分服。
药后,
胃痛减轻,脉、证、法不变,续服7剂,胃痛已愈。
复查胃镜未见异常,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患者胃痛半年先后服过大量理气之品,胃阴大伤。
本人依据夜间胃痛,饥饿时较舒之主症,以养阴为主,理气为辅,重用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止痛,石斛养胃阴,香橼、佛手、陈皮理气养胃阴而不伤正,配以柴胡、香附、郁金、当归解郁疏肝,白术、茯苓健脾培肝。
全方疏肝理气,养阴益胃,切合病机,故能获效。
2 抑郁症
刘某,女,18岁,2011年3月20日初诊。
因与同学发生争执后,出现头晕胸闷,食欲减退,失眠,时有哭笑无常而难以上学,曾在某院诊断为心因性精神障碍,先后服用中、西药未见好转。
经友人介绍,求治于中医。
刻诊:表情呆滞,悲伤欲哭,善太息,喃喃自语,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弦细。
此为:肝郁气滞,心神受损。
治宜:疏肝解郁,养心安神。
处方:逍遥散加减。
药用:当归10g、白芍10g、柴胡10g、茯苓12g、白术10g、甘草3g、薄荷6g、炒酸枣仁15g、香附10g、枳壳10g、远志10g、郁金10g、生姜2片,5剂水煎,于饭前半小时口服,日2次。
药后,症状减轻,惟夜眠多梦,守上方加入刺蒺藜12g、煅牡蛎15g、煅龙骨15g,续服10剂,获痊愈。
嘱其患,调整心态,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抑郁症的发生,中医学认为是情志所伤,肝郁气滞,气机失调,其病机主要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喜调达而恶抑郁,心主血脉,主
神志,以维系思维精神,本病因情致志受刺激,而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利;气血失调,阴阳失衡,所表现出情绪不宁,郁闷,善太息,悲伤欲哭。
治疗仪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健脾开胃,养心安神。
方中柴胡、香附、枳壳、郁金、薄荷疏肝理气解郁,白芍、当归养肝柔肝,远志、枣仁养心安神,白术、茯苓、生姜、甘草健脾养心。
全方肝气得疏,气机调和,心神得安,阴阳平衡而获愈。
3 不寐
王某某,女,48岁,工人,2011年7月8日初诊。
患者2个月来出现失眠,多梦易醒,胸闷心慌。
曾服用安定、谷维素等药。
症状缓解不明显,经友人介绍,求治于中医。
刻诊:近7天来彻夜难眠,精神疲惫,善太息,疲乏无力,口苦,烦躁不安,舌质淡,苔白,脉沉弦。
此证为肝气郁滞,心神失养。
治宜:疏肝解郁,养心安神。
处方:逍遥散合菖蒲郁金汤加味。
药用:醋柴胡10g、当归10g、白术10g、白芍10g、茯苓12g、香附10g、郁金12g、陈皮10g、茯神10g、龙骨30g、牡蛎30g、菖蒲12g、酸枣仁15g、甘草5g。
5剂水煎,早、晚分服。
药后失眠、多梦、胸闷、口苦减轻,精神转佳,每夜可入睡5小时,守前方,加入黄精12g,续服7剂,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此患者主要以肝郁、心神失养所致。
本方以逍遥散舒肝解郁,菖蒲郁金汤解郁开窍,酸枣仁、当归养心安神;茯苓、茯神宁心安神;龙骨、牡蛎镇惊安神;黄精有补五脏安神之功,与酸枣仁合用有较强的安神、养心血之功,故收到药到病除之效。
4 头痛
赵某某,女,38岁,2011年11月20日。
患者反复头晕、头痛2年有余,每予随心情、月经来潮时头痛明显,甚则耳鸣,神倦乏力,心烦,夜寐多梦,每于发作时,要口服止痛药,头痛暂缓。
5天前,因于她人发生口角,致头痛发作,经某院脑部ct诊断无异常。
求治中医。
刻诊:头痛难忍,伴心情烦躁,口苦,苔薄,舌质紫,舌边有瘀点,脉弦。
此证为肝郁气滞,脉络失养。
治宜:疏肝解郁,养血和血,通络止痛。
处方:逍遥散加减。
药用:当归10g、白芍10g、柴胡10g、茯苓15g、香附12g、白术10g、甘草5g、薄荷6g、丹参12g、生姜3片,大枣6枚。
5剂水煎,分早、晚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守上方加入川芎10g,续服10剂痊愈。
嘱其患调整心态,保持乐观情绪,多参加文体娱乐活动,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头痛,属中医头风范畴。
该例患者疼痛发作是以每于情绪变化或与月经来潮时则加重,证属肝郁气滞,疏泄失常,脑部血络失养、失和而致,故立法应以疏肝解郁,调和气血。
方中柴胡、香附、薄荷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君,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以滋藏血之肝体为臣,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川芎养血和血通络止痛为佐,白术、茯苓、大枣、生姜、甘草益气健脾,滋化源,使肝脾调和为使。
全方体现在气机调畅,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故头痛则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