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单位:摘要: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它能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十多年来已逐渐发展为一种免疫疗法[1,2]。

到目前为止,已有300多种多糖类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被分离提取出来,其中从植物,尤其是从中药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已发现有100多种中药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免疫促进作用[3-7]。

这类多糖没有细胞毒性而且药物质量通过化学手段容易控制,已经成为当今新药的发展方向之一[8]。

但是,多糖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至今并不十分清楚。

` 关键词:植物多糖功能进展7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发现多糖及糖复合物参与了细胞的各种生命现象的调节,如免疫细胞间信息的传递和感受,这与细胞表面的多糖体的介导有密切关系。

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它能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十多年来已逐渐发展为一种免疫疗法。

到目前为止,已有300多种多糖类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被分离提取出来,其中从植物,尤其是从中药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已发现有100多种中药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这类多糖没有细胞毒性而且药物质量通过化学手段容易控制,已经成为当今新药的发展方向之一。

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多糖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和途径。

1、激活巨噬细胞由于巨噬细胞在抵御各种感染和抗肿瘤方面具有主要作用,因而激活巨噬细胞可提高机体抗病菌和抗肿瘤的能力。

如从紫松果菊中分离出来的多糖与小鼠骨髓中的巨噬细胞共同孵育,则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毒性被大大激活。

进一步的实验证明,由这种植物的细胞培养物中分离提取得到的一种由阿拉伯糖和半乳塘所组成的多糖可促进巨噬细胞产生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β,从而增强对肿瘤的毒性。

再如,香菇多糖能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绝对数量。

这种作用在体内给药后第5天达到高峰[10]。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报告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报告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报告植物多糖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多糖,是一种有机大分子物质,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植物多糖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植物多糖的种类很多,在不同的植物中含量和种类也会有所不同。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多糖被发现和提取出来。

植物多糖在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抗癌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用效果,因此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关于植物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取和纯化方法的改进植物多糖在植物中的含量通常很低,而杂质又很多,因此要提取出纯度高的植物多糖是一项技术难点。

目前,以超声波辅助提取、离子液体等为代表的新型提取技术正在逐步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和纯度。

2.药用活性成分的研究植物多糖的药用效果主要与其分子结构、分子量、空间构象等有关。

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来源植物多糖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功能,在深入研究其机制的基础上,努力筛选和开发具有高药用活性的植物多糖成分。

3.多糖药物的开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植物多糖被用于研制药物,如多糖肽药物、多糖胶束等。

多糖药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高效性等优点,可望成为新型药物的重要领域。

总之,植物多糖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为我们了解植物多糖的药用价值、开发新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化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可以挖掘出更多的药用活性成分和制备更先进、更有效的多糖药物,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植物多糖的相关数据:1. 提取率和纯度:在以超声波法提取 Artemisia annua 中polysaccharide 的研究中,可以实现的最大提取率为26.71%,最高纯度为74.34%。

2. 含量:植物多糖的含量因植物种类和部位不同而异。

如在当归中,多糖含量为8.08%,而在灵芝中为1.96%-8.19%。

3. 药用效果:植物多糖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和药用效果,如提高免疫力、抗氧化、调节血糖、抗癌等。

活性多糖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

活性多糖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

活性多糖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
活性多糖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

它们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等。

因此,研究活
性多糖的提取、纯化和结构解析对于深入探索其生物活性和药理学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
意义和aplicación应用价值。

提取和纯化是活性多糖研究的重要步骤。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酸提取、
碱提取、超声法等。

其中,水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

多糖的纯化方法包括重组硅胶柱层析、凝胶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渗透层析等。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
超滤、逆迁移膜技术的应用,也在多糖的纯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多糖的晶体化
纯化技术也成为了多糖纯化中的一种新技术。

多糖结构解析是研究多糖生物学功能和药理学作用的基础。

多糖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
种结构复杂、难以解析的化合物,但随着现代核磁共振技术(NMR)和质谱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多糖的结构解析在某种程度上得以解决。

核磁共振技术可利用多维NMR技术、核磁共
振化学位移等,对多糖进行结构研究。

质谱技术则可对多糖的分子质量、碳水化合物组成
等进行分析。

理论计算方法也成为多糖结构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此外,光学旋光、红外
光谱等也可对多糖进行初步结构鉴定。

综上所述,活性多糖的提取、纯化和结构解析对于深入探索其生物活性和药理学作用
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活性多糖的研究也将会取得更加深入和广泛
的应用。

银耳多糖的要紧生物学效用研究进展

银耳多糖的要紧生物学效用研究进展

银耳多糖的要紧生物学效用研究进展【关键词】银耳多糖类生物学综述Keywords: 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 biology; review植物多糖因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低毒性和普遍的应用价值,愈来愈被重视,研究也愈来愈深切。

银耳作为宝贵滋补品和重要的药材,已有悠长历史,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功效,银耳多糖(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TP)是其要紧活性成份,具有很多药理作用。

1 TP的分类植物多糖是由10个以上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α或β糖苷键所组成的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体中,分子量一样为数万,乃至数百万,是组成生命活动的大体物质之一,与维持生命功能紧密相关。

TP要紧分为5类:酸性杂多糖、中性杂多糖、酸性低聚糖、胞壁多糖和胞外多糖[1]。

酸性杂多糖 2006年从银耳孢糖(Tremella fuciformis spores polysaccharides, TSP)中分离、纯化出3种均一多糖(TSP 2a~TSP 2c)。

其组成糖为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

经证明,TSP 2a~TSP 2c均为多分枝结构复杂的酸性杂多糖[2]。

中性杂多糖从我国出产的银耳子实体碱性提取物中分离出中性杂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约8 000,要紧由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依照2∶4∶5∶35物质的量比组成[1]。

酸性低聚糖在进一步证明子实体中酸性杂多糖AC和BC结构的进程中,用酸性水解的方式从中分离出3种均质的酸性低聚糖(H l、H2和H3)。

它们的结构为H1:OβD吡喃葡糖醛酸(12)OαD吡喃甘露糖(13)OαD吡喃甘露糖(13)D吡喃甘露糖;H2:O(βD吡喃葡糖醛酸)(12)OαD吡喃甘露糖(13)D吡喃甘露糖;H3:2O(βD吡喃葡糖醛酸)D吡喃甘露糖[1]。

胞壁多糖从银耳细胞壁中分离出2种胞壁多糖,胞壁外层产生的酸性多糖由D葡萄糖醛酸、D甘露糖和D木糖组成。

植物多糖的结构与活性研究进展_何余堂

植物多糖的结构与活性研究进展_何余堂

植物多糖的结构与活性研究进展何余堂,潘孝明(渤海大学生物与食品科学学院,辽宁省食品质量安全与功能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 锦州 121000)摘 要:植物多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并在食品中有广泛应用的生物大分子。

本文综述植物多糖的组成、结构和生理活性,对于植物多糖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植物多糖;种类;结构;生物活性;研发Biological Activity and Structure of Plant PolysaccharidesHE Yu-tang ,PAN Xiao-ming(College of Biology and Food Science, Bohai University, Liaoni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Food Quality Safety and FunctionalFood, Jinzhou 121000, China)Abstract :Plant polysaccharides are a variety of biomacromolecules with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broad applications in foods.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plant polysaccharides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which will offer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ir exploitation.Key words :plant polysaccharides ;variety ;structure ;biological activity ;exploitation中图分类号:TS2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0)17-0493-04收稿日期:2010-06-29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计划项目(2008S003)作者简介:何余堂(1967—),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与功能性食品。

多糖分子链构象变化与生物活性关系研究进展

多糖分子链构象变化与生物活性关系研究进展

櫅櫅櫅櫅櫅殯
2011 年 第 1 卷 第 5 期 318 Current Biotechnology ISSN 2095 2341
櫅櫅櫅櫅櫅殯 櫅櫅殯
326
进展评述
Reviews
王 强, 等: 多糖分子链构象变化与生物活性关系研究进展
319
与此同时, 国内多糖相关研究也开展迅速。 文献年度统计分析( 图 2 ) 可见, 早在 80 年代我国 1980 年发表多糖 就逐步开展了多糖的相关研究, 1980 - 1990 年 增 加 至 188 篇, 相关文献 32 篇, 1990 - 2000 年增加至 1 055 篇, 2000 - 2010 年大 幅增加至 3 684 篇。从近年来多糖相关研究文献 的数量和增幅可见, 多糖已逐渐成为目前关注焦 点和研究热点。
如果在香菇多糖中加入尿素或dmso使分子的立体构型发生改变则其活性也sarcoma180肿瘤活性的试验结果表明单股无规线团链样品的抗肿瘤活性明显低于三螺旋链样品三螺旋链构象对香菇多糖体内体外抗肿瘤活性起重要的作用一旦螺旋链破坏则抗肿瘤活性明显下降甚至消失2337茯苓多糖与香菇多糖相似均具有16链葡聚糖无肿瘤活性但若通过高碘酸氧化再经smith降解后去除16链结果获得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多糖此时已形成三重构造3839研究发现金顶侧耳多糖在水中为无规线团构象经硫酸酯化后无规线团呈伸展状态局部可能形成螺旋因而使硫酸酯化金顶侧耳多糖抗病毒cb5三股螺旋构象且具有某种抗肿瘤活性包括裂裥多糖小核菌葡萄聚糖卡德兰热凝胶等144041分离出具有单股螺旋构象的d葡聚糖并证实其活性比具有三股螺旋结构的多糖活性更强
Abstract : Polysaccharide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with respect to their bi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immuactivity,antitumor and antioxidan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the references about polysaccharide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effect of molecule side chain,molecular weight,molecular modified,solution,metal ion,temperature,pH and ultrahigh pressure on conformation,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of flexibility helix form of molecule chain to bioactivity,and proposed the scientific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relationship of polysaccharide molecular chain comformation changes and bioactivities. Key words: polysaccharides; molecular chain; comformation changes; bioactivities

植物活性多糖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植物活性多糖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多糖 的一 级结 构也 称 初 级 结构 , 括糖 基 的组 成 、 包 连
接顺 序 、 糖苷 键类 型 、 头碳 构型 、 子量 以及 糖链 有无 分 异 分
活性增 大 , 真菌 多 糖 Ps la 一 种 分 支度 高达 28的 eto n是 at . 葡聚糖 , 性却 非常低 , Ps la 的分 支 部分 还原 成 活 将 eto n上 at 羟基 , 分支 度降 至 10 以葡 萄糖 为 分支 的各 种 相对 分 子 .。
量 的葡 聚糖 , 支度 在 0 2 0 3 分 .0— . 3之 间 时抗 肿 瘤 活 性 最
支 、 支的位 置与 长短 等 , 其 中任 何一 个 因素 都对 多糖 分 这
的生物活 性有影 响 。
就糖 苷键类 型 和糖 基 连 接 顺 序 而 言 , 有 1 具 —3糖 苷 键 的多糖 大多具 有生物 活性 ,— 2 1 珥 糖 苷 键 的多 糖 1 和 —
以使螺旋结构更加稳定 , 另一方面分布于螺旋结构周围的
亲水 基对 于维持 多糖 的生 物 活性 是 极 其重 要 的 。线 性糖
链上 的侧链 能够 调节 多糖构效 的不平 衡 , 并且 能 够通 过抑
异 头碳 构型 与多糖 生 物 活性 的关 系 目前还 没 有 明 确
的结论 , 般认 为 B构 型 的多 糖 活 性 较 高。从 17 一 9 1年 至
安 徽 农学 通 报 , n u g . c. u12 0 ,4 2 ) A h i 6 S iB l 0 8 1( 3 A .
4 5
植 物 活 性 多糖 构 效 关 系研 究进 展
王黎 明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无锡 245 ) 1 13

活性多糖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

活性多糖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

活性多糖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活性多糖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素需求的增加,活性多糖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活性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是这一领域的关键研究内容,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还为其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活性多糖提取纯化及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一、活性多糖的提取方法活性多糖广泛存在于天然食材中,如真菌、植物、海洋生物等,因而其提取方法有多种选择。

一般来说,活性多糖的提取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

物理法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将活性多糖从食材中提取出来,如破碎、离心、过滤等。

常用的物理法提取活性多糖的方法有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高压萃取法等。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但对提取条件要求严格,且可能会影响活性多糖的生物活性。

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或酶类从食材中提取活性多糖,如发酵法、酶解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实现对活性多糖的选择性提取,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活性多糖的纯化是将提取得到的多糖进行进一步分离和提纯,以获得高纯度的活性多糖。

常用的活性多糖纯化方法包括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凝胶电泳、超滤等。

凝胶过滤是一种通过多孔凝胶对多糖进行分子大小分离的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纯化效果好的特点。

离子交换是利用固定离子对多糖进行分离的方法,通过调整离子交换柱的 pH、离子浓度等条件,可以实现对多糖的高效分离。

凝胶电泳是利用电场对多糖进行分离的方法,通过多糖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差异,实现对多糖的分离。

超滤是通过使用不同大小的孔径滤膜将多糖和杂质进行分离的方法,具有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

活性多糖的结构解析是对其组成单元、链结构、分支结构等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主要包括理化方法、光谱方法、质谱方法等。

理化方法是指利用多糖的理化性质对其结构进行解析的方法,如比旋光度、旋光分散度、比表面积、分子大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天然产物与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 , 江西南昌 3 3 0 0 4 5 )
摘要 : 多糖是 生物机体的组成成分 , 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 活性 物质 。本文 主要对植 物多糖 的免疫 调节、 抗 肿瘤 、 抗 氧化、 抗病毒 、 降血脂等生物活性功 能进 行综 述 。 关键词 : 植物 多糖 ; 生物 活性 ; 研究进展
中 图 分 类 号 :R 2 8 4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1 3 0 2 ( 2 0 1 3 ) 0 1- 0 0 0 1 - 0 3
多糖 (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 主要 分为植夏草中提取虫草 多糖 , 并对其进 行体
糖 和地衣多糖对小 鼠免疫 细胞 活性 的影 响 , 发 现这 6种多糖 都能增 强小 鼠脾脏 N K细胞 活性和腹 腔 巨噬细胞吞 噬能力 ,
泛, 没有毒副作用 , 而且药物质量通过化学手段容易控制等优 点, 成为当今新药及功能保健 品和绿色食 品添加 剂发展 的新
方 向。本文 主要对植物多糖 的生物活性进行综述 。
江苏农业科 学 2 0 1 3年第 4 1 卷第 1 期
刘 姚, 欧 阳克蕙 , 葛 霞, 等. 植 物多糖生物活性研 究进展 [ J ] .江苏农业科 学, 2 0 1 3 , 4 1 ( 1 ) : l - 4
植物多糖生物 活性研究进展
刘 姚, 欧阳克蕙, 葛 霞, 傅 凌韵 , 叶振 南, 王文君
活性 植 物多 糖 具 有 细 胞 毒 性 , 直 接 杀 灭 肿 瘤 细胞 ; 有 些是 通 过
泌或合成抗体 , 发挥体液免疫 功能 。外 围的免疫器官则 包 括扁桃体 、 脾、 淋 巴结 、 集合 淋巴结等 。人 体的免疫 系统是 个
精 密的系统 , 它不仅时刻保护着机体免受外来入侵物 的危 害 ,
1 植 物 多 糖 的 生 物 学 活 性
1 . 1 植 物 多糖 免 疫 调 节 作 用
促进淋 巴细胞增 殖 以及促 进脾 淋 巴细 胞分 泌 I s G等多 种功 效, 增强细胞免疫 、 体液免疫和非特异免疫 功能 。
1 . 2 植 物 多糖 抗 肿 瘤作 用 ’
癌症一直 以来是 医学 界的一大顽症 , 许多药 物都无法控
信号调控酶 的磷酸化而使其激活 , 提高巨噬细胞 的吞噬能力 , 并 提高酸性磷酸酯酶 的活性。证明虫草多糖在免疫应答方面
白质和脂类 的多糖 , 在有机 体 中参 与多种生命 活动 。人们 对
多糖生物活性 的研 究 可追溯 到 1 9 3 6年 S h e a r 对 多糖抗 肿瘤 作用 的发现 。以后陆续发现一些真菌多糖和高等植物多糖具 有 明显 的抑菌抗肿瘤等活性。至今 已有 3 0 0多种多糖从 自然
抑制蛋 白质 和核酸 的合成 , 诱 导肿瘤细胞凋亡 ; 还有些是通过 影 响癌基 因的表达而改变肿瘤生长。肿瘤 的发生是细胞增殖
与凋亡失衡所致 , 而癌细胞凋亡则是一种主动的、 有较多基 因
参 与 的 过程 。如 p 5 3 . , p 1 6 、 b a x 、 b c l 一 2 、 C —m y c等 相 关 基 因 均
体 主要 的 免疫 器官 , 骨髓 多功 能干 细胞 到达 胸腺 后 分化 成
C D . 和C D 。 T淋 巴细胞 , T淋 巴细胞有多种 生物学功 能 , 如产 生 多种 巨噬细胞而直接杀伤癌细胞 等 , 辅 助或抑 制 B细胞 分
物。一般认 为, 活性多糖 的抗 肿瘤机理有 3个 方面。①诱导 细胞凋亡。多糖诱导细胞 凋亡 的作 用机制是多方 面的 , 有些
参 加了癌 细胞凋亡 的调控 。p 5 3 、 b a x 、 b c l 一 2是 目前公认 的 参与肿瘤细胞凋亡 的重要 基因 , 其 中 3 、 b a x是加 速细胞凋
制。植物多糖 因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又无毒副作用而备受 青 睐。 目前 国内外 已经有多种活性多糖在 临床上用作抗 肿瘤
药物 , 或作为肿瘤辅助治疗药 物和减轻肿瘤化疗 副作用 的药
医学研究结果显示 , 人体 9 0 %以上 的疾病 与免疫 系统 失 调 有关 。而人体免疫 系统 的结构是复杂 的。骨髓和胸腺是人
具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 。王庭欣等 用 2 5 0 、 5 0 0 、 1 0 0 0 I . L s / g的
海 带 多 糖 灌 胃正 常小 鼠 和免 疫 低 下 小 鼠, 结果发现 5 0 0 、 1 0 0 0 g / g剂量 的海带多糖能够显著增强正常小 鼠和免疫力 低下小 鼠 T淋巴细胞 增殖 能力 , 提高 N K细胞 活性 。王 国秀
生物多糖 , 广泛存 在于动植物 体 内和微生 物细胞壁 中。由 1 O
个 以上 的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 , 其分子量较大 , 是一 类大分子化合物 。多糖还 是一类重 要的信 息分子 , 结合 了蛋
外药理生物学活性研究 , 发现虫草 多糖可显著促进 细胞增殖 和促进 白细胞介素的分泌 , 同时虫草 多糖可短暂诱 导细胞外
同时也 能预防体 内细胞 突变引发癌症 的威胁 。大量免疫试验 结果显 示 , 植 物多糖 不仅能 激活 T 、 B淋 巴细胞 、 网状 内皮 细 胞、 巨噬细胞和 自然杀伤细胞( N K细胞 ) 等免疫 细胞 , 还能活
化 补体 , 促进 功能细胞 因子 的生成等 , 从多途径 , 多层 面对 免
界 中得到分 离与 鉴定… 。研 究 发现 多糖及 糖 复合物 参与 和
介导 了细胞各种生命 现象的调节 , 具有抗肿瘤 、 免疫 调节 、 降 血糖 、 抗病毒 、 降血 脂 、 抗 凝 血 等 生物 活 性 J 。因其 来 源 广
等 …研 究香 菇多糖 、 灵 芝多糖 、 黄 芪多糖 、 人参多 糖、 海 带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