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陆装武器火控系统发展及展望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五力制胜”理论

战争形态是随着人类社会得不断发展而发展得。
从武器装备得发展历史看,人类战争一共经历了五种战争形态,即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核武器战争和信息化战争。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得高技术常规局部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得初级形态。
深入研究现代战争得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得本质内涵,加快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高基于信息系统得体系作战能力,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具有重要得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得高技术常规局部战争---------------------------------------------------------------------------------------------------------------------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现代战争是一个历史得、发展得概念,不同得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得内涵,目前所说得现代战争实质上是信息化条件下得高技术常规局部战争。
(一)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得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得多军兵种一体化得战争。
打信息化战争应具备得最基本条件就是要出现信息化军队。
按照国外信息化标准得测评方法,一支军队得信息化装备规模只有达到 60%以上时,才能在这一指标上具备信息化军队得特征。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是军队信息化程度最高得国家,其陆军信息化装备超过装备总量得 50%,海空军装备得信息化程度已达70%以上。
军事理论信息化杀伤武器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杀伤武器经历了 从萌芽、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到成熟应用的多个阶段。目前, 信息化杀伤武器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特点及优势分析
特点
信息化杀伤武器具有远程打击、高精度制导、 快速响应、高度智能化等显著特点。
优势分析
与传统武器相比,信息化杀伤武器具有以下优势
智能弹药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技术,实现弹药自主寻的、 识别和打击目标。
隐身技术
外形隐身技术
通过优化武器外形设计, 降低雷达反射面积,提高 隐身性能。
材料隐身技术
采用吸波材料、透波材料 等,减少武器系统电磁辐 射,降低被探测概率。
电子对抗隐身技术
运用电子干扰、欺骗等手 段,干扰敌方探测系统, 提高武器系统生存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军事理论信息化杀伤武器
目 录
• 信息化杀伤武器概述 • 信息化杀伤武器类型与技术 • 信息化杀伤武器在战场应用 • 信息化杀伤武器发展趋势与挑战 • 我军信息化杀伤武器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信息化杀伤武器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信息化杀伤武器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 敌目标进行远程精确打击和摧毁的一类新型武器装备。
无人作战平台技术
无人机技术
发展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微型无 人机等,实现侦察、打击、评估等一 体化作战。
无人车技术
无人艇技术
研制无人水面艇、无人潜航器等,执 行海上侦察、打击、反潜等任务。
研发地面无人车辆,遂行侦察、运输、 扫雷等任务,提高地面作战效能。
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
网Hale Waihona Puke 攻击技术运用病毒、木马、蠕虫等网络武 器,对敌方网络系统进行渗透、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全域红外探测装备发展、体系分析及能力预测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全域红外探测装备发展、体系分析及能力预测范晋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八部摘要:红外探测跟踪系统在美国目前部署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中,尤其在弹道导弹发射早期预警和动能拦截弹高精度制导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其弹道导弹防御体系,近年来美国正在进一步发展新一代的弹道导弹防御红外系统与技术,正在大力发展改进弹道导弹发射早期预警能力的天基高轨道红外预警系统,发展旨在实现对弹道导弹威胁的全弹道(从助推段到中段、末段)监视跟踪的空间监视与跟踪系统,发展先进的、高性能大规格红外焦平面阵列、双色(多色)大规格红外焦平面阵列以提高星载红外告警系统、天基监视与跟踪系统以及动能拦截弹红外导引头的性能,发展用于拦截效果评估和弹道导弹发射早期预警性能改进的先进的多光谱、超光谱探测技术,此外还在发展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的机载红外探测系统,以构建包括天基高轨早期预警、天基低轨全弹道跟踪、机载助推段、上升段跟踪和弹载跟踪导引的弹道导弹防御全域红外探测武器装备。
本报告概述了近年来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红外系统与技术的新进展,分析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全域红外探测武器装备的体系构成,预测了美国未来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红外探测装备的能力。
关键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导弹防御、预警卫星、空间目标监视与跟踪系统、动能拦截器、导引头、红外、焦平面阵列1 弹道导弹防御红外探测、跟踪系统发展简况红外探测跟踪系统与动能拦截弹红外导引头在美国目前部署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天基红外预警系统是导弹防御系统实现对弹道导弹发射的早期预警的关键,是确保实施成功拦截的先决条件,而动能拦截器红外导引头则是拦截目标的关键。
然而,美国目前部署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仅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尚不具备助推段、上升段防御能力,以地基、海基雷达为主的弹道导弹防御探测跟踪传感器不具备对弹道导弹威胁的全球范围内的持久监视、跟踪能力,而且原有的天基红外预警系统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点,如不能跟踪中段飞行的导弹,对国外设站的依赖性大,在南北极地区存在一些无法监视的盲区,星上红外探测器扫描速率低、频段少,对射程近的战区导弹难以给出充足的预警时间,虚警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目前装备的动能拦截弹也存在着识别能力不足的缺点。
目标特性

上一页
返回
2.2 空中目标的主要特征
2.2.1 背景辐射 现代战争中,主要对付的空中目标有三类,即固定翼飞机(如隐形飞机)、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2 空中目标的主要特征
喷气流的辐射对从目标飞机的侧向和前半球攻击的红外导弹来说,是极重 要的红外源。测量和计算表明,喷气流辐射在与喷流轴线垂直的正侧向为 最大。由于飞机机体的遮挡作用,它在飞机前半球内的角分布,要比余弦 定律描述的衰减得快,尤其是当角(飞行方向与喷气流的正侧向之间的夹 角)大于60°时,则衰减得更快。
第2章 目标特性
1 2.1 地面目标的主要特征 2 2.2 空中目标的主要特征 3 2.3 水面与水中目标的主要特征
返回
2.1 地面目标的主要特征
2.1.1 坦克的主要特征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的美称,坦克是装有大
威力火炮,具有高度越野机动性和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主 要用于同敌方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和摧毁反坦克武器、 野战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的美称,坦克是装有大 威力火炮,具有高度越野机动性和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主 要用于同敌方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和摧毁反坦克武器、 野战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地面目标的主要特征
车辆特性和特征与坦克的基本类似,不同的是,轮式车辆的主频偏低,一 般在13~40Hz,而发动机的噪声无论是通过空气传播还是地震动传播,幅 值偏小,定位距离偏短,其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地震动信号如图2-3所示。
现代武器装备

现代武器装备作业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姓名:王建学号:130105117军用战斗机在当今的战争中有各式各样的现代化的武器被各个国家使用。
如:坦克、装甲车、两栖登陆车、导弹、飞机、激光武器、步枪、火箭炮等等。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了解一下空中的巨无霸---战机。
战机是在近几十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到现在为止,战机已经历了四个时代:第一代战机重要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问世,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86和苏联的米格-15,这一代战斗机以大口径航空机枪(炮)为武器,可在跨声速区进行近距空战格斗,实用升限约为15000m,采用中等后掠角机翼,推重比4~5。
后期带加力燃烧室的涡喷发动机配备光学瞄准具,且部分飞机装有作用距离仅几千米的截击雷达,第一代战机已基本退役,我国第一代战斗机有米格15、歼5。
但是其发动机的动力系统不是很大。
只有1-1.3个马赫。
50年代后期各国开始发展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强调所谓“高空高速”,升限可达20000米以上,最大速度超过两倍音速。
个别的高空截击机的升限高达30000米,速度超过3倍音速。
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出现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代表机型包括美国F-104“战星”式;英国“闪电”式;法国的“幻影”Ⅲ和“幻影”F1;瑞典的萨伯-37;前苏联的米格-21等;中国在米格-21基础上研制的歼-7、歼-8。
第三代战机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主要出现的战斗机,其特色为中低空机动灵活性高、配备先进雷达设备、加强导弹应用等。
前两代的战斗机发展当中,单一用途的拦截机与战斗轰炸机进展至此,受惠于各项系统的进步,尤其是雷达与航电的功能以及效能,使得第三代的战斗机开始趋向多任务,多用途的路线。
此代的战机以美国的F-4、F-5、MiG-25;俄罗斯苏-27、米格-39;中国的歼-10、歼-11;法国的幻影-2000为主要代表。
在近几年来,世界上几个军事大国开始着手研究四代战机。
四代机的主要的性能是隐身性能,在机身上涂有吸波材料,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有美国的F-22、F-35;中国的歼-20、歼-31;俄罗斯的苏-35。
无人武装直升机火力控制系统技术分析

UC AR的设 计用 途及 功 能 如 下: 目 标侦
察; 空 中监 视 ; 雷 区探 查 ; 对敌攻击; 战 损评
估; 电子对 抗 。
在 军 中服 役 , 广 泛 运 用于 侦察 监视 、 通信中
继、 扫 雷 测 绘 等 方 面 。随 着 技 术 的 发 展 , 火 力 强、载弹 量大 、 具 备对 空 、 对地 攻 击能 力 ,
搿岛 卧 ≯ 据
2 0 1 3 NO . 0 9
工 业 技 术
Sc i e nc e a nd Te chn ol ogy I nn ov st i o n Her a l d
无 人 武装 直 升机 火 力控 制 系统技 术 分析 ① ②
唐 鸾
( 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军 用 无 人直 升 机 ( VTOL), 是 指 由无
件 下完 成 : 多谱 目标 探 测 ; 分 布 式 合 作 目标 阶 段 , 希 望 通 过8 年 时 间达 到 预 期 的技 术成
熟 阶 段, 项 目结束 时 要求 技 术 成熟 到可 以转 性 。武 器分 为 :导 弹 、 火 箭 弹 、炮 致 命 性 武
可 与现 役 武 装 直 升机 共 同 参与 作 战 的 无 人 问题包 括 : UC AR将 把何 种 能 力带 入 战场 , 武 装直 升 机 ( 又称 无 人武 装 作战 旋 翼 飞机 ,
UCAR) 正 逐 渐 成 为 陆 军 武 器 装 备 的 研 究
重 点之一 。
( U CAR)相 关 研 究 计 划 进 行技 术 分 析 ,
潜 力 。目 前 ,全 世 界 约 有 十 几 种 无 人 直 升 机
入 全 尺寸 系 统 的开 发 与演 示 ( S D D) 阶 段, 最 终发展 成为一种具 有垂直起 降、 自主 操 作 和 指 挥 控 制能 力的 飞行 器。 第一阶 段波音、 洛克希 德 ・ 马 丁/ 贝 尔
发现一锁定一决策一打击一评估——侦察一打击一体化新概念作战与装甲装备发展

发现一锁定一决策一打击一评估——侦察一打击一体化新概念作战与装甲装备发展作者:林翳耿铁钢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5年第11期未来陆战场上的侦察一打击一体化作战,是指依托以物联网(车联网)为基础的战场信息系统,将侦、指、打、评等作战要素融为一体,实现感知、决策、火力、评估闭环运行,并贯穿于作战全过程的新概念作战行动。
它是未来陆上作战的全新作战方式,倍增了陆军部队的作战能力,体现了陆军部队的新质战斗力。
而坦克步兵战车作为陆上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也必将成为侦打一体化行动的重要传感器和火力单元。
作战需求牵引装备发展、战法变革催生技术进步,我国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应当紧扣“发现一摧毁”这一时代脉搏,全力提升侦打一体化作战能力,使“陆战之王”成为一线感知引导“超人”、前端精打评估“战神”。
侦打一体的“牵手秀”侦打一体化作战的基本流程,是传感器发现目标后首先将目标信息上传至指挥机构,指挥机构进行目标威胁排序、火力分配后下达给打击武器,打击武器实施攻击后再由传感器进行打击效果评估并及时反馈的闭环链路。
在未来战场“快吃慢”的较量中,为提高侦打时效性尤其是有效毁伤“时敏目标”,侦打程序经常将传感器与武器直接联通,直接引导武器实施打击。
如,1994年4月21日,俄罗斯预警机锁定车臣分裂势力头目杜达耶夫的卫星电话信号后,将目标位置信息直接传给在空中待战的两架苏一25战机,两战机迅速前出至距目标40千米处并发射两枚反辐射导弹,一举将车臣匪首击毙,为世人展示了预警机直接引导战斗机“斩首”的“真人秀”。
传感器引导武器打击主要有数据引导和数据链引导两种方法。
所谓数据引导,就是传感器将目标精确坐标一次性传给武器平台,由武器平台依据目标位置信息实施精确打击;所谓数据链引导,就是传感器与武器平台之间建立引导链路,由传感器将目标动态信息连续不间断地发给武器平台,引导其实施精确打击。
两种引导方法各有优长,适用范围也有所区别:数据引导既可走大闭环运行,也可直接与武器平台点对点传输,通用性好、共享程度高,适合于打击固定和静止目标,但目标信息实时性较差,只能做到近实时;数据链引导目标信息实时性好,适合于打击运动目标,但需要传感器与武器之间实现数据“联动”,而且链路越短越好,只适合干小闭环运作,且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
美国各军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现状解析

美国各军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现状解析作者:陈智斌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34期陈智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07)【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军陆、海、空、联合四个层次的作战指控系统,详细论述了其当前美军指挥控制系统及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作战指控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目前美军涉及指挥控制体系结构建设的项目计划,总结了美国各军指控系统发展特点与建设思路,通过对国外技术发展路线的梳理和汇总,提炼指控系统当前发展方向,旨在能够对我国军事装备作战指控系统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启迪。
【关键词】指挥控制系统;解析;计划趋势0 引言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指挥手段发展的时代性标志,是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及其应用。
特别是在高新信息技术条件下,离开了军队指挥自动化,各种作战活动将很难顺利进行。
所以,军队指挥手段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及其应用上。
1 美国各军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现状1.1 美陆军指挥控制系统1.1.1陆军作战指挥系统陆军作战指挥系统是美陆军各指挥与控制分系统的综合。
系统始建于 20世纪60 年代,目前所使用的第四代ABCS 是一个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依托,以战术级战场信息控制系统为基础,以战役、战略级指挥控制系统为支撑,以单兵指挥控制系统为末端的战场指挥控制系统体系。
1.1.2车载移动作战指挥系统尚处于研究、开发、验证阶段的项目——车载移动作战指挥系统,可为机动指挥官及队员提供高度机动的、独立的、可靠的车载数字化作战指挥所。
系统的安装平台包括布雷德利指挥车、斯特莱克指挥车和轻型战术车。
1.1.3标准化综合指挥所系统标准化综合指挥所系统可为旅级、师级乃至军级的指挥官和队员提供模块兼容集成战役级指挥所平台以及具备联合能力的C4I 物理基础设施。
该系统由多种系统构成,特别是包括了标准化综合指挥所系统指挥所平台系统,即:指挥所局域网、指挥所通信系统、指挥中心系统和车载支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军队“十三五”演示验证基金资助项目(30101040203)*
摘要:火控系统是现代陆装武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火控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以某防空自行高炮火控系统、某坦克装甲火控系统、某压制火控系统为例,介绍了火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重点对现代火控系统发展的3个阶段:模块化火控系统、总线式火控系统、网络化火控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新一代火力打击体系下的火控系统发展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现代火控系统,模块化火控系统,总线式火控系统,网络化火控系统中图分类号:TJ9;TJ0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2-0640.2019.01.001引用格式:樊水康,王建国,贾立新,等.现代陆装武器火控系统发展及展望[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44(1):1-5.
现代陆装武器火控系统发展及展望*
樊水康1,王建国1,贾立新2,冯培伦3
(1.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太原030006;2.解放军驻华光厂军代室,北京100050;
3.解放军驻二○七研究所军代室,太原030006)
TheDevelopmentandOutlookofFireControlSystemonModernArmyEquipment
FANShui-kang1,WANGJian-guo1,JIALi-xin2,FENGPei-lun3
(1.NorthAutomaticControlTechnologyInstitude,Taiyuan030006,China;2.OfficeofRepresentativeintheHuaguangFactory,
Beijing100050,China;3.OfficeofRepresentativeinthe207Institue,Taiyuan030006,China)
Abstract:Thefirecontrolsystemisthekeyinthemodernarmyequipmentsystem.Thethesisreviewsthedevelopmentoffirecontrolsystem,introducesthecomponentandfunctionoffirecontrol
systemwiththeexampleofseveraltypicalfirecontrolsystemsofarmyequipmentweapons.Itmailyinvestigatesthedevelopmentofmodernfirecontrolsystem,andlooksintothedistanceofthedevelopmentoffirecontrolsystemofthenewgenerationofarmyequipment.
Keywords:modernfirecontrolsystem,modularfirecontrolsystem,busfirecontrolsystem,networkfirecontrolsystemCitationformat:FANSK,WangJG,JIALX,teal.Thedevelopmentandoutlookoffirecontrolsys-temonmodernarmyequipment[J].FireControl&CommandControl,2019,44(1):1-5.
文章编号:1002-0640(2019)01-0001-05专家论坛
Vol.44,No.1Jan,2019火力与指挥控制FireControl&CommandControl第44卷第1期2019年1月
樊水康,男,1959年1月生,研究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南京理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本科,英国城市大学访问学者(1988~1989年)。原总装备部兵器光电与火控技术专业组成员,中国兵工学会会士,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学术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组部和山西省委组织部联系高级专家。《火力与指挥控制》编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国防技术工业“511人才工程”。研究领域:压制武器火控系统、网络化火控、智能化火控、火指控一体化等。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2部,申报国防专利2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10余项。先后主持国家级大型型号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和预先研究项目的火控系统的科研、生产工作,担任多个国家级大型型号项目、“重点工程”项目武器系统副总设计师,火控系统总设计师。获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3项、荣立部级一等功2次。
1··(总第44-)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年第1期0引言随着计算机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火控系统也在不断发展,目前火控系统已发展为第四代火控系统。陆装武器火控系统通常包括炮兵压制武器火控、防空武器火控、装甲突击武器火控和工程兵武器火控等武器类型。按照用途可分为舰面火控系统、航空火控系统、地面火控系统;按照武器种类可分为轻武器火控系统、重武器火控系统和装甲火控系统;按照目标获取方式、瞄准射击方式和弹道类型,可分为直瞄射击和间瞄射击。具体完成的主要功能包括:目标搜索与识别、气象与弹道条件测量、武器射击诸元的计算与装定、武器射击控制等。1990年之后的火控系统被称之为现代火控系统,以突出系统总体功能和性能为特点,依据发展历程分为模块化火控系统、总线式火控系统和网络化火控系统。模块化火控系统以火控计算机为核心,以串口为通信总线;总线式火控系统以CAN总线为通信总线,提升了火控系统的性能;网络化火控系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全面提升武器系统信息交互能力。1火控系统概念控制武器自动或半自动地实施瞄准、发射的装备总称为火力控制系统,简称为火控系统。陆装武器火控系统按照目标获取方式、瞄准射击方式和弹道类型,可分为直瞄射击和间瞄射击,直瞄射击火控通常是通过战车的雷达或广电探测设备获取目标信息、实时跟踪目标,并进行诸元计算,控制火炮完成近距射击;装甲火控和防空火控属于直瞄式武器;间瞄射击通常通过指挥系统或侦查系统获取目标信息,进行目标的诸元解算,进而控制火炮完成中远距离火力打击,炮兵压制武器火控和工程兵武器火控属于间瞄射击[1-2]。火控系统是随着武器装备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功能也随之复杂,目前火控系统已发展到第四代。第一代火控系统以目视测距为测距方法,以分划板为弹道解算装置,射角装定采用手动装定方式,火炮位置传动系统以手动方式为主,瞄准仪器为可见光瞄准仪器;第二代火控系统升级为光学方式测距,射角方式采用动力装定,火炮传动位置系统升级为电力或液力传动;第三代火控系统引入了模拟计算机,采用激光测距方法,射角装定方式为自动装定,瞄准仪器为昼、夜瞄准镜;随着数字计算机的发展随之诞生第四代火控系统,采用多功能的综合瞄准镜为瞄准仪器。虽然火控系统在不同兵种的武器系统中范畴不尽相同,但包括了武器系统中绝大部分的电子设备,承载了武器系统中的通信控制、目标识别与跟踪、炮车控制、镜体控制、定位导航和传输显示等最主要和最关键的作战任务,是武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2陆装武器火控系统组成与功能火控系统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将射弹射向目标并使其射中目标。火控系统组成单元通常包括:雷达或光电目标探测、跟踪装置、火控计算机、随动系统与火炮稳定系统、传感器系统。雷达或光电目标探测主要完成发现目标并完成目标探测,获得目标的测量,并给出目标位置的原始信息和跟踪信息,即距离、高低角、方位角、目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火控计算机主要完成采集武器系统的运动信息,纵倾、横倾姿态角信息、气象信息等,完成弹道诸元的解算和调炮诸元的解算。随动系统与火炮稳定系统则根据调炮诸元控制火炮到射击位置,若武器在运动中,需要稳定火炮在射击位置。传感器系统实时测量武器系统的状态和各种系统信息。火控系统的工作流程分为三大步骤,如图1所示:图1火控系统工作流程示意图火控系统作为武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具体完成的主要功能包括:目标搜索与识别、目标参数测量、气象与弹道条件测量、武器车体参数测量、武器射击诸元的计算与装定、武器射击控制、武器瞄线和射击线的稳定等[3]。陆装兵器火控系统主要包括防空火控系统、装甲车火控系统和压制武器火控系统。2.1防空火控系统典型综合防空火控系统对空作战过程分为搜索目标、情报处理、指定作战方案、捕获搜索目标、解算射击诸元、武器接收射击诸元、射击控制、转火、停火等阶段。下页图2为防空自行高炮火控系统原理图。2.2装甲火控系统装甲火控系统由弹道计算机、炮长、控制台、控制设备和传感器等设备组成,内部信息以弹道计算机为中心进行信息交互。图3为典型坦克组成框图。2··0002(总第44-)2.3压制火控系统压制武器火控系统由火控计算机、炮长、定位定向导航系统、随动系统以及传感器等设备组成,火控计算机为内部信息交互的中心,在执行火控系统作战任务时,作战任务指令、控制数据、传感器数据等均以火控计算机为中心进行信息交互。典型压制武器火控系统的组成如图4所示。图4压制武器火控系统的组成3现代火控系统发展概况通常以1990年为界,将1990年之前的火控系统称为简易火控系统,1990年之后的称为现代火控系统,现代火控系统以突出系统总体功能和性能为特点[4-5]。现代火控系统具体又分为3个阶段,1990年~2000年为模块化火控系统,2000年~2010年为总线式火控系统,2010年至今为网络化火控系统。以陆军压制武器火控系统为例,本文对这3个阶段的火控系统进行具体介绍。3.1模块化火控系统模块化火控系统于20世纪90年代成型,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模块化火控系统。模块化火控系统以火控计算机为核心,采用串口进行连接通信,自主决定射击诸元,可进行自动瞄准,交互界面采用EL平板汉字菜单显示,具备标准单炮接口,可图2自行高炮火控系统原理图图3坦克火控系统框图樊水康,等:现代陆装武器火控系统发展及展望3··0003(总第44-)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年第1期兼容70km子母弹、杀爆弹、云爆弹、末敏弹以及150km子母弹,是压制武器中火箭炮的基型火控系统。代表产品有155mm自行加榴炮、远程火箭炮、坦克火控系统等。图5为某型火箭炮火控系统的组成框图,为典型的模块化火控系统。该火控系统由16个单体组成:火控计算机、火控操作显示台、地面操作显示台、炮长显示器、地面发控装置、弹上仪器仿真仪、车外发射装置、惯性定位定向导航装置、姿态角传感器、药温测量装置、火控配电箱、GPS定位定向导航装置、打印机、电台、通信控制器、车通。图5典型模块化火控系统组成火控系统采用RS232串行通信口构建通信网络架构;以火控计算机和地面发控装置为控制核心进行分布式控制,综合完成火控系统的各项功能、性能;建立了简易控制火箭弹的发射控制标准平台,规定了硬件接口和软件模块;能够实现70km、150km简易控制火箭弹的发射控制。3.2总线式火控系统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总线式火控系统应运而生。总线式火控系统是模块化火控系统的数字化升级改造,采用总线式分布式控制系统,各主要功能单元挂接在CAN总线上实现数据通讯。该火控系统仍以火控计算机和地面发控装置为控制核心进行分布式控制。总线式火控系统与模块化系统相比,主要体现在采用更加可靠的CAN总线作为通信方式,彩显及计算机性能明显升级提高,采用了简控弹和制导弹的标准接口,可完成传递对准及北斗星历装订及授时,基于车载捷联式惯导进行调炮控制,调炮精度显著提高。代表产品有122榴弹炮、155加榴炮数字化改造、425弹炮结合等。总线式火控系统组成单体基本不变,由16个单体组成:火控计算机、火控操作显示台、地面发控装置、地面操作显示台、弹上仪器仿真仪、车外发射装置、点火隔离装置、炮长显示器、北斗、火控配电箱、药温测量装置、姿态角传感器、车载惯性定位定向导航装置、电台、通信控制器、车通,如图6所示。总线式火箭炮火控系统能够实现70km、150km简易控制火箭弹和制导火箭弹的发射控制,从系统架构、硬件组成、接口和软件等方面建立了简易控制火箭弹和制导火箭弹管式共架发射控制标准平台。3.3网络化火控系统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现代火控系统成为必然趋势。以太网的传输速率可达100M/1000M,在现代火控系统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化火控系统采用千兆以太网+局部CAN信息采集的网络架构,全面提升武器系统信息交互能力,代表产品为新一代火控系统。图7为典型的网络化火控系统组成框图。该火控系统采用火控电气一体化设计,网络化1000M带宽,采用C/S架构服务器客户端模式,人机交互方式采用图元界面,采用构件化软件设计,具备“一键式”流程操作功能,采用LRM机箱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具备嵌入式故障诊断和在线模拟训练功能,设计采用多弹种共架发射,可兼容多种型号火箭弹的发射。图7网络化火控系统组成图4新一代火力打击体系下的火控系统陆军新一代中远程火力打击系统由侦察感知装备、指挥控制装备、通信网络装备等组成,是集精确侦察、高效指挥和实时评估于一体,满足战役军团、战术兵团和战斗分队的火力打击需要,并与火力打击武器系统高度融合的综合信息系统[6-8]。新一代中远程火力打击系统具备侦察感知装备突出远程火力打击能力,指挥控制和通信网络装备应满足三级火力打击需求。侦察感知装备主要包括无人机系统、航天信息综合应用系统、侦察校射雷达等;指挥控制装备包括指挥车、综合信息车、通图6总线式火箭炮火控系统4··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