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初始协议技术规范(第二部分基于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4部分:CM-IMS业务对SIP的要求V1.0.0概要

中国移动CM-IMS(SIP)技术规范_第4部分:CM-IMS业务对SIP的要求V1.0.0概要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C-018.4-2011中国移动C M-I M S会话初始协议(S I P)技术规范第四部分:C M-I M S业务对S I P的要求C M-I M S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o f S e s s i o nI n i t i a t i o n P r o t o c o l(S I P)P a r t4:S I P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C M-I M S S e r v i c e s版本号:1.0.02011-7-27发布2011-7-27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 概述 (2)5. CM-IMS业务对SIP消息头域及参数的要求 (3)5.1.From头域 (3)5.1.1.业务需求 (3)5.1.2.使用方式 (3)5.2.Privacy头域 (3)5.2.1.业务需求 (3)5.2.2.使用方式 (3)5.3.History-Info头域 (4)5.3.1.业务需求 (4)5.3.2.使用方式 (4)5.4.Alert-Info头域 (4)5.4.1.业务需求 (4)5.4.2.使用方式 (5)6. CM-IMS业务对SIP信令流程的要求 (5)6.1.前转流程 (5)6.1.1.业务需求 (5)6.1.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5)6.2.等待流程 (6)6.2.1.业务需求 (6)6.2.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6)6.3.早媒体协商流程 (7)6.3.1.业务需求 (7)6.3.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7)6.4.REFER流程 (8)6.4.1.业务需求 (8)6.4.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8)流程 (9)6.5.1.业务需求 (9)6.5.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9)6.6.没有媒体成分的媒体协商流程 (10)6.6.1.业务需求 (10)6.6.2.流程描述及使用方式 (10)7. CM-IMS业务对SIP协议的扩展原则 (10)8. 编制历史 (11)前言本标准依据IETF、3GPP以及ITU-T制定的相关标准,结合有关国内标准和中国移动相关企业标准,基于中国移动CM-IMS总体技术要求和实际需求而拟定,充分考虑了网络的平滑演进能力,为中国移动CM-IMS的技术试验、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

SIP协议呼叫流程及协议分析

SIP协议呼叫流程及协议分析

SIP协议呼叫流程及协议分析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详细描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协议的呼叫流程,并对该协议进行深入分析。

SIP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应用层协议,广泛应用于IP电话、视频会议和即时通信等领域。

本协议将首先介绍SIP协议的基本概念和架构,然后详细描述SIP协议的呼叫流程,最后对协议进行深入分析。

二、SIP协议的基本概念和架构1. SIP协议概述SIP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使用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URI)来标识和定位会话参与者。

它使用请求-响应模型,并利用SIP消息来建立、修改和终止会话。

SIP协议基于传输层协议(如UDP、TCP或TLS)进行通信。

2. SIP协议架构SIP协议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包括以下组件:- 用户代理(User Agent,UA):分为用户代理客户端(User Agent Client,UAC)和用户代理服务器(User Agent Server,UAS),分别用于发起和处理SIP请求。

- 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用于转发SIP请求和响应,可以实现路由、重定向和鉴权等功能。

- 注册服务器(Registrar Server):用于用户注册和位置服务,将用户的SIP地址映射到其当前位置。

- 重定向服务器(Redirect Server):用于处理重定向请求,将请求重定向到其他服务器。

三、SIP协议的呼叫流程1. 呼叫建立流程呼叫建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UAC向UAS发送INVITE请求,请求建立会话。

- UAS收到INVITE请求后,返回100 Trying响应,表示正在处理请求。

- UAS根据请求内容生成180 Ringing响应,通知UAC正在振铃。

- UAS根据被叫方的状态生成200 OK响应,表示会话建立成功。

- UAS向UAC发送ACK请求,确认会话建立。

VoIP技术协议之SIP协议

VoIP技术协议之SIP协议

VoIP技术协议之SIP协议协议名称:VoIP技术协议之SIP协议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技术中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的使用。

SI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如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和即时消息。

2. 定义2.1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会话。

2.2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语音通信协议),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

3. 目标本协议的目标是确保SIP协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以提供高质量的VoIP通信服务。

4. 协议规范4.1 SIP消息格式4.1.1 请求消息格式SIP请求消息由请求行、消息头和消息体组成。

请求行包含请求方法、请求URI和SIP协议版本。

消息头包含关于请求的附加信息。

消息体包含请求的有效载荷。

4.1.2 响应消息格式SIP响应消息由状态行、消息头和消息体组成。

状态行包含响应的状态码和原因短语。

消息头包含关于响应的附加信息。

消息体包含响应的有效载荷。

4.2 SIP会话建立4.2.1 客户端发起会话客户端向SIP服务器发送INVITE请求,请求建立会话。

请求中包含被叫方的SIP地址和支持的媒体类型。

4.2.2 服务器处理请求服务器接收INVITE请求,通过路由选择算法找到合适的被叫方。

服务器向被叫方发送INVITE请求。

4.2.3 会话确认被叫方接收INVITE请求后,发送200 OK响应。

客户端接收到200 OK响应后,发送ACK请求进行确认。

4.2.4 会话终止会话终止时,任一方发送BYE请求,对方发送200 OK响应,会话正式结束。

4.3 SIP会话控制4.3.1 媒体类型协商在会话建立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协商媒体类型、编解码器和传输参数。

基于SIP的呼叫控制模块设计

基于SIP的呼叫控制模块设计
中 图分类号 :N 1.4 T 95 0 文献 标识 码 : A
A l Co to o u e De in Ba e n S P Cal n r lM d l sg s d o I F ENG T o , a Ja n ,L Ja in一 2 U in—h a ,W NG Do g —h i u2 A n a
基于 SP的呼 叫控制模块设计 I
冯 涛 傅 建勋2 , ,陆建华2 王冬海 ,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 1 北京 10 4 ;.清华大学 , 0 0 12 北京 108 ) 0 04

要 : 绍 了呼叫控 制模 块 的设计 。该模 块采 用会 话初 始协议 ( I)主要 用于无线局 域 网 多媒 体 介 sP ,
・ 收稿 日期 :0 6- 2— 2 修 回 日期 :0 6— 7—1 20 0 2 ; 20 0 1

1 3・ 6
维普资讯
第4 7卷 第 1期 20 0 7年 2月
也 玩 技
Tee o l c mmu ia in En i e rng n c t g n ei o
( .C iaA ae yo lc o i n fr a o eh ooy 1 hn cd m f et nc a dI om t nT cn l , E r s n i g B rn 00 1 C i ;.Tigu n esy B in 004,hn ) eig104 , hn 2 s haU i rt, e i 10 8 C ia a n v i jg
I i r v d t a i d sg a r a a a i t n ma y a p c . t sp o e tt s e i h s g e tc p bl y i n e t h h n i s s

SIP协议功能,使用及特点

SIP协议功能,使用及特点

IP电话协议之SIP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al)称为会话初始协议,1999年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组织提出的,是一个在基于IP网络中,完成实时通信应用的一种信令协议。

会话是指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

在基于SIP的应用中,每一个会话可以是普通的文本数据,也可以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音频、视频数据,还可以是诸如电子游戏等应用的数据。

SIP充分借鉴了其他各种Internet协议,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等;和这些协议一样,SIP也采用基于文本的编码方式,这也是SIP同IP语音和视讯通信领域现有标准相比最大的特点之一。

一、SIP的体系结构SIP体系结构包括以下四个主要部件:用户代理(User Agent):就是SIP终端,也可以说是SIP用户。

按功能分为两类:用户代理客户端(User Agent Client),负责发起呼叫;用户代理服务器(User Agent Server),负责接受呼叫并做出响应。

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可以当作一个客户端或者是一个服务器。

具有解析能力,负责接收用户代理发来的请求,根据网络策略将请求发给相应的服务器,并根据应答对用户做出响应,也可以将收到的消息改写后再发出。

重定向服务器(Redirect Server):负责规划SIP呼叫路由。

它将获得的呼叫的下一跳地址信息告诉呼叫方,呼叫方由此地址直接向下一跳发出申请,而重定向服务器则退出这个呼叫控制过程。

注册服务器(Registar Server ):用来完成UAS的登录。

在SIP系统中所有的UAS都要在网络上注册、登录,以便UAC通过服务器能找到。

它的作用就是接收用户端的请求,完成用户地址的注册。

这几种服务器可共存于一个设备,也可以分别存在。

UAC和UAS,Proxy Server和Redirect Server在一个呼叫过程中的作用可能分别发生改变。

VoIP技术协议之SIP协议

VoIP技术协议之SIP协议

VoIP技术协议之SIP协议协议名称:SIP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技术中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的使用。

SIP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协议,常用于语音和视频通信应用。

本协议的目的是确保SIP协议的正确实施和互操作性,以促进VoIP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定义1. SIP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的简称,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应用层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

2. VoIP技术: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语音通信协议)的简称,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输语音和多媒体数据的技术。

三、协议内容1. SIP会话的建立与终止1.1 建立会话1.1.1 SIP消息格式:SIP消息由请求和响应组成,格式为:请求/状态行 + 头部字段 + 实体主体。

1.1.2 建立会话流程:主叫方发送INVITE请求,被叫方响应200 OK,主叫方发送ACK确认。

1.1.3 SIP URI:SIP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的简称,用于标识SIP终端和服务器的地址。

1.1.4 会话描述协议(SDP):用于描述会话的媒体类型、传输参数等信息。

1.2 会话的终止1.2.1 BYE请求:用于终止会话,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BYE请求,接收方响应200 OK。

1.2.2 会话超时:当会话持续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活动,会话将自动终止。

2. SIP消息的传输与路由2.1 SIP消息的传输:SIP消息可以通过UDP、TCP、TLS等协议进行传输。

2.2 SIP消息的路由:SIP消息可以通过SIP代理服务器进行路由,代理服务器根据SIP URI中的地址信息进行路由决策。

3. SIP协议的扩展3.1 SIP头部字段的扩展:SIP头部字段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扩展,但扩展字段应符合SIP协议规范。

SIP协议的会话控制与VoIP通信实现

SIP协议的会话控制与VoIP通信实现

SIP协议的会话控制与VoIP通信实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通信技术也得以迅速发展,其中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通信技术的兴起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VoIP通信技术通过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实现了语音通信的全球化和成本的大幅降低。

而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作为一种重要的会话控制协议,为VoIP通信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VoIP通信中,会话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会话控制主要包括呼叫建立、呼叫保持、呼叫转移等功能,而SIP协议正是用于完成这些会话控制功能的。

SIP协议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其作用是在用户之间建立、修改和终止通信会话。

SIP协议的核心是与用户进行注册和鉴权的SIP服务器,通常包括用户注册服务器(User Agent Register,UAR)和用户定位服务器(Location Server,LS)。

SIP协议的通信过程略显复杂,下面将对其通信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在通信开始前,用户首先需要向SIP服务器进行注册,以表明其可用状态。

用户通过发送REGISTER请求来进行注册,其中包含用户的身份标识、可用地址等信息。

SIP服务器接收到REGISTER请求后,将用户的状态信息存储起来,并返回一个200 OK响应,表示注册成功。

用户注册成功后,就可以进行呼叫建立等操作了。

在进行呼叫建立时,用户首先需要发送INVITE请求,其中包含被呼叫方的地址信息。

SIP服务器将收到的INVITE请求进行分析,确定被呼叫方并向其发送INVITE请求。

被呼叫方接收到INVITE请求后,可以通过发送180 Ringing响应向主叫方进行回应,表示呼叫正在进行中。

当被呼叫方准备好后,可以通过发送200 OK响应向主叫方进行回应,表示呼叫已经建立。

主叫方接收到200 OK响应后,也会向被呼叫方发送一个ACK请求,用于确认呼叫的建立。

SIP协议报告

SIP协议报告

第一部分SIP协议概述1 SIP协议简介SIP(会话发起协议)的开发目的是用来帮助提供跨越因特网的高级电话业务。

因特网电话(IP电话)正在向一种正式的商业电话模式演进,SIP就是用来确保这种演进实现的NGN (下一代网络)系列协议中重要的一员。

Internet的许多应用程序都要求创建和管理会话,会话可以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参与者之间的数据交换。

应用程序的实现因为参与者的行为而变得复杂:用户可以在终端节点之间移动,可以通过多种名字被访问到,也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媒体(有时可能是同时的)进行交流。

已经出现的许多协议都可以用来传送实时多媒体会话的数据例如视频、音频和文本信息。

SIP协议可以和这些协议协同工作使得internet的终端节点(被称为用户代理User Agent)可以和另外一个终端节点协商一种共享的会话特性。

SIP是一个用于建立、修改、结束单用户或多用户之间会话(这些会话包括了Internet 电话、多媒体发布和多媒体会议)的应用层控制协议。

它是一个基于ASCII的端到端的协议。

SIP协议独立于下层的传输协议而工作,也无需依赖于所建立的会话的类型。

SIP不是会话描述协议,也不提供会议控制功能。

SIP是一个可以和其他的IETF协议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多媒体体系结构的一个组件。

该体系结构包含其他一些协议,例如用于传输实时数据和提供QoS反馈的实时传输协议(RTP)、用于控制传递媒体流的实时流协议(RTSP)、用于控制公用电话交换网网关(PSTN)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EGACO)、描述终端设备的特点Internet的会话描述协议(SDP)。

SIP自身也不提供服务质量(QoS),它与负责语音质量的资源保留设置协议(RSVP)互操作,它还与若干个其他的协议进行协作,包括负责定位的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DAP),负责身份鉴定的远程身份验证拨入用户服务(RADIUS)。

因此,SIP应该和其他协议协同工作以提供给用户完全的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XXXX-200X会话初始协议技术规范第二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IP ProtocolPart2 Applications about call controlling based on SIP protocol(征求意见稿)2001-xx-xx发布 2001-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D/T XXXX-200X目次前言 (II)1. 范围 (3)2. 规范的引用文件 (3)3.名词术语和缩略语 (3)4. 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网络 (4)5. SIP与ISUP互通要求 (4)6. SIP终端之间的呼叫 (10)7. 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交互 (10)IYD/T XXXX-200XII前言本标准规定了SIP和SIP-T在NGN或软交换控制的网络中应用的场合,适用于采用SIP和SIP-T的软交换、应用服务器、SIP终端的研制、生产、引进和购买。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YD/T XXXX-200X会话初始协议技术规范第二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SIP和SIP-T在NGN或软交换控制的网络中应用的场合。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SIP和SIP-T的软交换、应用服务器、SIP终端的研制、生产、引进和购买。

2. 规范的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1902.4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Q.764 ISUP的格式与编码3GPP TS 24.229 V5.1.0(2002-06) 基于SIP和SDP的IP多媒体呼叫控制协议RFC 3261 会话初始协议RFC 3262 SIP临时性响应的可靠性RFC 3263 定位SIP服务器RFC 3264 使用SDP的提供/应答模式RFC 3265 SIP-特定事件的通知RFC 3204 IUSP和QSIG对象的MIME媒体类型RFC 3515 SIP的REFER方法RFC 2976 SIP的INFO方法3.名词术语和缩略语3.1 名词术语SIP终端:支持SIP协议的硬件终端和软终端,并且开发、集成相应的服务器软件3YD/T XXXX-200X3.2 缩略语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T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for TelephoneISUP ISDN User Part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4. 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网络如图1所示,是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网络环境,它可以应用在SIP终端与软交换、软交换与软交换、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或第三方)之间,完成呼叫的接续5. SIP与ISUP互通要求5.1 SIP Profile A与ISUP的互通如图2所示,是SIP Profile A与ISUP的互通网络逻辑结构图,SIP Profile A用于3GPP IMS网络,其内容参见3GPP TS24.229 V5.1.0(2002-06)。

4YD/T XXXX -200X5表1给出SIP Profile A 与ISUP 互通的能力。

表1ISUP 功能/业务互通点 的终结/发起ISUP 建议 3GPP 技术规范基本呼叫信令流程 话音/3.1 kHz 音频否Q.1902.4 [7] Q.7643GPP TS 24.229 V5.1.0 (2002-06)64 kbit/s 不受限 是 Q.1902.4 [7]/ Q.764 Note(1) 多速率连接类型是 Q.1902.4 [7]/ Q.764Note(1) N × 64 kbit/s 连接类型 是 Q.1902.4 [7]/ Q.764 Note(1)成组方式 否Q.1902.4 [7]/ Q.7643GPP TS 24.229 V5.1.0 (2002-06)重叠方式 是 Q.1902.4 [7]/ Q.764 Note(1) 转接网选择 是 Q.1902.4 [7]/ Q.764 Note(1) 导通指示是 Q.1902.4 [7]/ Q.764 前向转移 是 Q.1902.4 [7]/ Q.764 简单分段是 Q.1902.4 [7]/ Q.764音信号和录音通知 是 Q.1902.4 [7]/ Q.764 Note(1)接入递交信息是 Q.1902.4 [7]/ Q.764 用户业务信息的传送 是 Q.1902.4 [7]/ Q.764暂停和恢复是 Q.1902.4 [7]/ Q.764 Note(1) 允许回叫能力的连接类型的信令流程 是 Q.1902.4 [7]/ Q.764 Note(1)传播延迟确定程序 是 Q.1902.4 [7]/ Q.764 简单的回声控制信令流程 是 Q.1902.4 [7]/ Q.764 自动重复试呼 是 Q.1902.4 [7]/ Q.764 闭塞和解除闭塞是Q.1902.4 [7]/ Q.764图2 发起/终结SIP 呼叫的网络逻辑结构图SIP 终端YD/T XXXX -200X6CIC 组查询 是 Q.1902.4 [7]/ Q.764 同抢 是 Q.1902.4 [7]/ Q.764 复位是 Q.1902.4[7]/Q.764 收到不合理的信令信息 是 Q.1902.4[7]/Q.764 兼容性程序 是 Q.1902.4[7]/Q.764 ISUP 信令拥塞控制 是 Q.1902.4 [7]/ Q.764 自动拥塞控制是 Q.1902.4 [7]/ Q.764 与 INAP 的交互 是 Q.1902.4 [7]/ Q.764 未配置的 CIC 是 Q.1902.4 [7]/ Q.764 ISUP 有效性控制 是 Q.1902.4 [7]/ Q.764 MTP 暂停与恢复 是 Q.1902.4 [7]/ Q.764 超长消息是Q.1902.4 [7]/ Q.7645.2 SIP Profile C 与ISUP 的互通软交换接收到NO.7信令网的ISUP 消息时,经封装和翻译把这些信息保存在SIP 消息中,然后发送到终结点的软交换;终结点的软交换接收到 SIP 消息后,重新使用从SIP 消息中提取出的ISUP 信息而发送到目的地的NO.7信令网中。

图3具有ISUP MIME 编码的转接SIP 呼叫的网络逻辑结构图软交换软交换YD/T XXXX -200X7软交换接收到NO.7信令网的ISUP 消息时,经封装和翻译把这些信息保存在SIP 消息中,然后发送到终结点的软交换或终结点SIP 终端;终结点的软交换接收到 SIP 消息后,把SIP 消息转接给SIP 终端;SIP 终端接收到SIP 消息后将丢弃封装的ISUP 信息。

如果SIP 终端发送的消息要终结到NO.7信令网,网关的软交换把SIP 消息转换为ISUP 发送到NO.7信令网。

表2给出SIP Profile C 与ISUP 互通的能力。

表2ISUP 功能/业务在互通点发起/终结ISUP 建议 SIP/SDP 和扩展RFC基本呼叫信令流程话音/3.1 kHz 音频否Q.1902.4 [7] Q.764RFC 3261 [1], RFC 3264 [2],RFC SDPNEW [3], RFC 3262 [4],RFC MANYFOLKS [5],RFC UPDA TE [6]. 64 kbit/s 不受限 是 Q.1902.4 [7]/ Q.764 Note(1) 多速率连接类型是 Q.1902.4 [7]/ Q.764 Note(1) N × 64 kbit/s 连接类型 是 Q.1902.4 [7]/ Q.764 Note(1)成组方式 否 Q.1902.4 [7]/ Q.764 RFC 3261 [1]重叠方式 否 Q.1902.4 [7]/ Q.764 RFC 3204, RFCOVERLAP 转接网选择 否 Q.1902.4 [7]/ Q.764 RFC 3204 导通指示 是 Q.1902.4 [7]/ Q.764前向转移否 Q.1902.4 [7]/ Q.764 RFC 3204 RFC 2976 简单分段是 Q.1902.4 [7]/ Q.764音信号和录音通知 是 Q.1902.4 [7]/ Q.764 Note(1) 接入递交信息否 Q.1902.4 [7]/ Q.764 RFC 3204 用户业务信息的传送 否 Q.1902.4 [7]/ Q.764 RFC 3204 暂停和恢复 否Q.1902.4 [7]/ Q.764RFC 3204图4具有ISUP MIME 编码的发起/终结呼叫SIP 的网络逻辑结构图SIPYD/T XXXX-200X8允许回叫能力的连接类型的信令流程否Q.1902.4 [7]/ Q.764 RFC 3204传播延迟确定程序是Q.1902.4 [7]/ Q.764简单的回声控制信令流程否Q.1902.4 [7]/ Q.764 RFC 3204自动重复试呼是Q.1902.4 [7]/ Q.764闭塞和解除闭塞是Q.1902.4 [7]/ Q.764CIC 组查询是Q.1902.4 [7]/ Q.764同抢是Q.1902.4 [7]/ Q.764复位是Q.1902.4[7]/Q.764收到不合理的信令信息是Q.1902.4[7]/Q.764兼容性程序是Q.1902.4[7/Q.764ISUP信令拥塞控制是Q.1902.4 [7]/ Q.764自动拥塞控制是Q.1902.4 [7]/ Q.764与 INAP的交互是Q.1902.4 [7]/ Q.764未配置的 CIC 是Q.1902.4 [7]/ Q.764ISUP有效性控制是Q.1902.4 [7]/ Q.764MTP 暂停与恢复是Q.1902.4 [7]/ Q.764超长消息是Q.1902.4 [7]/ Q.764临时替换路由(TAR) 是Q.1902.4 [7]/ Q.764跳数计数器程序是Q.1902.4 [7]/ Q.764 RFC 3204收集呼叫请求程序是Q.1902.4 [7]/ Q.764 RFC 3204难以到达(Hard-to-Reach)呼叫测量位置程序是是Q.1902.4 [7]/ Q.764Q.1902.4 [7]/ Q.764 RFC 3204运营商选择指示是Q.1902.4 [7]/ Q.764 RFC 3204通用信令程序是Q.1902.4 [7] Note(1)通用号码转移否Q.730 [8] RFC 3204通用数字转移否Q.730 [8] RFC 3204通用通知程序否Q.730 [8] RFC 3204业务激活否Q.730 [8] RFC 3204远程操作业务单元 (ROSE)能力否Q.730 [8] RFC 3204网络特定的性能否Q.730 [8] RFC 3204早释信息传送否Q.730 [8] RFC 3204RFC 2976应用传送机制 (APM) 否Q.765 [34] RFC 3204RFC 2976重定向否Q.730 [8] RFC 3204Pivot 路由否Q.730 [8] RFC 3204补充业务直接拨入 (DDI) 否Q.731.1 [9] RFC 3261 [1]多用户号码 (MSN) 否Q.1902.4 [7]/Q.764 RFC 3261 [1]主叫线识别显示 (CLIP) 否Q.731.3 [10] RFC PRIV ACY [9],RFC P-ASS-ID [10]主叫线识别限制 (CLIR) 否Q.731.4 [11] RFC PRIV ACY [9],RFC P-ASS-ID [10]被连接线识别显示 (COLP) 否Q.731.5 [12] RFC PRIV ACY [9],RFC P-ASS-ID [10]被连接线识别限制 (COLR) 否Q.731.6 [13] RFC PRIV ACY [9],RFC P-ASS-ID [10]恶意呼叫识别 (MCID) 否Q.731.7 [14] RFC 3204子地址 (SUB) 否Q.731.8 [15] RFC 3204YD/T XXXX -200X9遇忙呼叫前转 (CFB) 否 Q.732.2 [16] RFC 3204 RFC3261 无应答呼叫前转(CFNR) 否 Q.732.2 [17] RFC 3204 RFC3261 无条件呼叫前转 (CFU) 否 Q.732.2 [18] RFC 3204 RFC3261 呼叫转向 (CD) 否 Q.732.2 [19] RFC 3204 RFC3261 明确的呼叫转移 (ECT) 否 Q.732.7 [20] RFC 3204 RFC3261 呼叫等待 (CW) 否 Q.733.1 [21] RFC 3204 RFC3261 呼叫转移(HOLD)否 Q.733.2 [22] RFC 3204 RFC3261 遇忙呼叫完成 (CCBS) 是 Q.733.3 [23] 无应答呼叫完成 (CCNR) 是 Q.733.5 [25]终端可携带(TP) 否 Q.733.4 [24] RFC 3204 会议呼叫(CONF) 否 Q.734.1 [26] RFC 3204 三方业务 (3PTY) 否 Q.734.2 [27] RFC 3204 闭合用户群 (CUG) 否 Q.735.1 [28] RFC 3204 多级优先控制(MLPP)全球虚拟网络业务 (GVNS) 否 否 Q.735.3 [29] Q.735.6 [30] RFC 3204 RFC 3204 国际电信计费卡 (ITCC) 否 Q.736.1 [31] RFC 3204 反向计费(REV)否 Q736.3 [32] RFC 3204 用户到用户信令(UUS)否 Q.737.1 [33] RFC 3204 RFC 2976 附加功能/业务对包含PSS1信息流的VPN 应用的支持否 Q.765.1 [35] RFC 3204 RFC 2976对GA T 协议的支持 否 Q.765.4 [36]RFC 3204 RFC 2976 对号码可携带(NP)的支持 否 Q.769.1 [37] RFC 3204双向音频会话否RFC 3261 [1], RFC 3264 [2],RFC SDPNEW [3], RFC 3262 [4],RFC MANYFOLKS [5], RFC UPDA TE [6]. Q.1902.4[7] /Q.764其他特性…… 是 RFC 3261 [1], RFC 3264 [2],RFC SDPNEW [3], RFC 3262 [4],RFC MANYFOLKS [5], RFC UPDA TE [6].YD/T XXXX -200X10 6. SIP 终端之间的呼叫表3给出了SIP 终端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