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巴戟天泡酒的正确方法

巴戟天泡酒的正确方法巴戟天,又名巴戟天、巴戟天、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皮。
巴戟天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阳、滋阴补血、强筋壮骨、益气安神的功效。
巴戟天泡酒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方法,既可以发挥巴戟天的药用价值,又可以在饮用中增加一些风味。
那么,巴戟天泡酒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首先是巴戟天,一般来说,干燥的巴戟天更适合泡酒,因此我们可以选择购买干燥的巴戟天。
另外,我们还需要白酒或者黄酒,这取决于个人的口味偏好。
此外,还需要一个干净的玻璃瓶或坛子,用来装泡好的酒。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泡酒的具体步骤。
首先,将干燥的巴戟天洗净,然后晾干备用。
接着,将洗净的巴戟天放入玻璃瓶或坛子中,然后倒入适量的白酒或黄酒,注意要确保巴戟天完全被酒浸没。
然后,将瓶口封紧,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静置一个月左右。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需要每隔几天就摇动一下酒瓶,以促进巴戟天和酒的充分接触。
一个月后,我们就可以品尝我们自己泡制的巴戟天酒了。
在享用之前,我们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过滤纸过滤一下,以去除杂质。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巴戟天泡酒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泡酒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使用干净的容器和工具,以免影响酒的品质。
其次,巴戟天泡酒属于滋补酒,适量饮用即可,不宜过量。
另外,巴戟天泡酒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来说,可以适量饮用,但不宜过量,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总的来说,巴戟天泡酒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既可以享受到酒的美味,又可以发挥巴戟天的药用价值。
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泡制,并注意适量饮用,就可以在家中轻松制作出美味的巴戟天酒。
希望大家都能尝试一下,享受这种独特的美味和健康的滋补功效。
巴戟天

入药部位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
性味
味甘、辛,性微温。
归经
归经
归肾、肝经。
功效
功效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主治
主治
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相关配伍
相关配伍
1、治虚羸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巴戟天、生牛膝各三斤。以酒五斗浸之,去滓温服,常 令酒气相及,勿至醉吐。(《千金方》)
生理特性
生理特性
藤状灌木。根肉质肥厚,圆柱形,不规则地断续膨大,呈念珠状。茎有细纵条棱,幼时被褐色粗毛。叶对生; 叶柄长4~8mm,有褐色粗毛;叶片长椭圆形,长3~13cm,宽1.5~5cm,先端短渐尖,基部钝或圆形,全缘,上 面深绿色,嫩时常带眦色,并有衡疏短粗毛;老时肖滑无毛,下面沿中脉上被短粗毛,叶缘有短睫毛,侧脉6~7 对;托叶膜质,鞘状。花序头状,有花2~10朵,生于小枝的顶端或热电厂成伞形花序;总花梗长3~10mm,被污 黄色短粗毛;花萼倒圆锥状,先端有不规则的齿裂;花冠白色,肉质,长可达7mm,花冠管的喉部收缩,内面密 生短粗毛,多数3深裂,较少14裂;雄蕊与花裂片同数。生于花冠管的近基部,花丝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纤 细,2深裂,藏于花冠内。核果近球形,直径6~11mm,熟时红色。小核内有种子4颗,近卵形或倒卵形,背部隆 起,侧面平坦,被白短柔毛。花期4~7月,果期。
附注
附注
《药典》《中药大辞典》
谢谢观看
3、盐巴戟天: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切面皮部厚,紫色或 淡紫色,中空。气微,味甘、咸而微涩。
4、制巴戟天: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绞和横裂纹。
巴戟天的栽培条件

巴戟天的栽培意义
• 巴戟天的栽培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巴戟天是一种重要的中 药材,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巴戟天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 也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其次,巴戟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 植物,种植后可以多年收益,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态 效益。此外,巴戟天的种植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 药材加工、运输等,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栽培风险
巴戟天的栽培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 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等。其中,技术风险包 括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市场风险主要 包括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自然灾害 风险包括气候变化、病虫害等。
市场趋势与预测
市场趋势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认识和需求不断增加, 以及中医药市场的不断发展,巴戟天的市场 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随着保健品市场的 不断扩大,巴戟天在保健品领域的应用也将 进一步扩大。
通风
良好的通风环境可以促进巴戟天的生长,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在栽培过 程中要注意通风换气,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季节。
03
栽培技术
种子选择与处理
种子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种子处理
将种子进行筛选、清洗,去除杂质和劣质种子。
播种与育苗
播种时间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 般为春季或秋季。
浇水量
每次浇水时,应确保水渗透到土壤深处,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收。
病虫害防治
病害
巴戟天易受到根腐病、白粉病等病害的侵袭。对于根腐病,应加强田间排水,保持土壤通透性;对于 白粉病,应加强田间通风,及时清理落叶和枯枝。
虫害
巴戟天也易受到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侵害。对于蚜虫,可使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防治;对于红蜘蛛 ,可使用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防治。在用药时,应严格按照药剂说明进行配制和使用,注意安全和环 保。
中药学_巴戟天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归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巴戟天
性状鉴别:
根扁圆柱形式圆柱形,略弯曲,长度不等, 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或灰黄棕色,有 的微带紫色,具纵皱及深陷的横纹,有的 呈缢缩状或皮部横向断离而露出木部,形 如鸡肠。质坚韧,折断面不平,皮部厚57mm,淡紫色,木部直径2-4mm。气微,味 苦,略涩。
显微鉴别:1.木栓层为数列,栓内层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巴戟天
性状鉴别:
细胞有的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鞘部位石 细胞断续排列成环,石细胞长方形或类方 形,切向直径50-180μm,径向直径3050μm。韧皮部较宽,近形成层处草酸 钙针晶较多。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 单个散在,偶2-3个成群,切身 直径约至 70μm;木纤维发达;偶有非木化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巴戟天
药理作用: 明巴戟天可能具有肾上肾皮质激素样作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巴戟天
炮制:
1.巴戟天:拣去杂质,用热水泡透后,趁 热抽去木心,切段,晒干。
2.炙巴戟:取甘草,捣碎,置锅内加水煎 汤,捞去甘草渣,加入拣净的巴戟天,煮 至松软能抽出木心时(此时余汤不宜多), 取出,趁热抽去木心,晒干。(每巴戟天 100斤,用甘草6斤4两)3.盐巴戟:取拣净 的巴戟天,用盐水拌匀,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巴戟天
药理作用:
着增加小鼠体重,延长持续游泳时间。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用未成年小白鼠, 按ACTH生物活性检定法试验,共享药4天, 结果表明,巴戟天温浸剂65g/(kg.d), 80g/(kg.d)口服及巴戟天50%乙醇提取物 60g/(kg.d)口服,能使小鼠胸腺萎缩(P值 分别为P<0.0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巴戟天
原始形态:
巴戟天养生食谱

巴戟天养生食谱
巴戟天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养生食材,被誉为“滋补圣品”。
它常被用于制作养生汤、炖品等,具有滋补身体、强身健体的功效。
下面是一些使用巴戟天的养生食谱,供大家参考。
1. 巴戟天煲鸡汤
所需材料:鸡腿肉、巴戟天、红枣、枸杞、姜片、盐。
制作步骤:
1)将鸡腿肉切块,用热水焯水后捞出备用;
2)将巴戟天、红枣、枸杞洗净,备用;
3)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将巴戟天、红枣、枸杞、姜片和鸡腿
肉一起放入锅中;
4)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2小时;
5)炖煮至汤汁浓郁,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2. 巴戟天炖猪蹄
所需材料:猪蹄、巴戟天、草果、生姜、葱段、料酒、盐。
制作步骤:
1)将猪蹄清洗干净,焯水后切块备用;
2)将巴戟天、草果洗净,备用;
3)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将巴戟天、草果、猪蹄、生姜、葱段
和料酒一起放入锅中;
4)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3小时;
5)炖煮至猪蹄酥烂,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3. 巴戟天红豆汤
所需材料:巴戟天、红豆、冰糖。
制作步骤:
1)将巴戟天洗净,备用;
2)将红豆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再焯水;3)将焯水后的红豆和巴戟天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
4)加入适量冰糖,继续炖煮10分钟即可。
巴戟天作为养生食材,具有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以上这些养生食谱使用了巴戟天的特性,可以滋补身体、强身健体。
但切记适量食用,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不同。
巴戟天

• 唐代至清末广为运用的“巴戟天”为“归 州巴戟天”,原植物经考证为茜草科虎刺 属四川虎刺 ,药材现称“鄂西巴戟天”或 “恩施巴戟天”。 • “滁州巴戟天”因功效“不及蜀者佳”已 淘汰失传,原植物考证为百合科土麦冬属 土麦冬。
• 现今药用植物巴戟天非古代记载之“巴戟 天”,而是清末发展的新品种。1958年, 经侯宽昭教授调查考证,并于1963年被收 录于《中国药典》
• 治阳衰气弱,精髓空虚,形神憔悴,腰膝 痿痹。或女人血海干虚,经脉断续,子嗣 难成。 • 巴戟天+当归+枸杞子(本草汇言)
• 治风湿腰痛,行立不得。 • 巴戟天+当归+石斛(圣惠方)
• 治肾虚不足,视物不清。 • 巴戟天+天
四大南药
巴 戟 天 益 智 仁
槟 榔
砂 仁
巴戟天
• 【别名】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 肠、三角藤、糠藤.
巴戟天现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尤以广东高要、 德庆等地栽培品为地道。
中医学对于巴戟天的认识
• 根据近代学者考证,历代本草著作中记载的古之“巴戟天” 来源不只一种。 • 乔智胜等认为:南北朝以前使用的主流“巴戟天”药材的 原植物可能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铁箍散 ,药材现称 “川巴戟”或“香巴戟”;
常见壮阳药
海马
鹿茸
锁阳
• 【用法用量】内服:熬汤,6-15g;入丸、散、 浸酒或熬膏。
• 【注意】
• 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覆盆子为之使。恶朝生、雷 丸、丹参。 ②《本草经疏》:凡病相火炽盛,便赤,口苦, 目赤目痛,烦躁口渴,大便燥秘,法咸忌之。 ③《得配本草》:火旺泄精,阴虚水乏,小便不 利,口舌干燥,四者禁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
中药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巴戟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在中医药学中被用来治疗一系列的疾病和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
巴戟天的学名为Morinda officinalis How,属于茜草科,是一种多年生蔓生灌木。
它主要生长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云南省、广东省等地。
巴戟天的药用部分为根和全草。
根部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临床实践。
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补肾壮阳:巴戟天被中医药学视为一种强壮肾气的药物。
它能够调节肾脏功能,提高性功能,治疗阳痿、早泄、遗精、勃起功能障碍等病症。
巴戟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巴戟天苷和巴戟天茄甾醇,能够促进睾丸激素的分泌,增加精子数量和活力。
2. 补充精血:巴戟天具有滋补血液的作用,可以治疗贫血和血虚引起的各种病症。
它含有多种对造血系统有益的活性成分,如巴戟天苷、巴戟素、巴戟天茄甾醇等,这些成分能够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血液循环。
3. 抗衰老:巴戟天富含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缓机体衰老的速度,延缓皮肤的老化,提高机体免疫力。
巴戟天中的巴戟天苷和巴戟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它们能够中和体内的自由基,防止氧化过程对细胞的损害。
4. 改善睡眠质量:巴戟天具有安神、止痛的作用,能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
它含有多种镇静和镇痛成分,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感到安静和放松。
5. 促进骨骼健康:巴戟天对骨骼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
它含有多种对骨骼生长有益的成分,如钙、镁、锌、硒等。
这些成分对骨骼生长和维持骨密度起到重要作用,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
总体来说,巴戟天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临床实践,以治疗肾阳虚、肝肾不足、贫血、失眠、老年衰弱等问题。
然而,使用巴戟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合理用药,避免不当使用而导致副作用。
广东常见中药草——巴戟天

广东常见中药草——巴戟天巴戟天(学名:Morinda officinalis How)是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
藤本;肉质根不定位肠状缢缩,根肉略紫红色,干后紫蓝色;嫩枝被长短不一粗毛。
叶薄或稍厚,纸质,干后棕色,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
花序3-7伞形排列于枝顶;花序梗长5-10毫米,被短柔毛;头状花序具花4-10朵;;花柱外伸,柱头长圆形或花柱内藏,柱头不膨大,2等裂或2不等裂,子房(2-)3(-4)室,每室胚珠1颗,着生于隔膜下部。
聚花核果由多花或单花发育而成,熟时红色,扁球形或近球形,直径5-11毫米;核果具分核(2-)3(-4);分核三棱形,外侧弯拱,被毛状物,内面具种子1,果柄极短;种子熟时黑色,略呈三棱形,无毛。
花期5-7月,果熟期10-11月。
巴戟天分布于中国、中南半岛;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生于山地疏、密林下和灌丛中,常攀于灌木或树干上,亦有引作家种。
巴戟天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属“四大南药”之一,民间素有“北有人参南有巴戟天”的说法。
主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
巴戟天的采集和加工方法也很讲究。
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后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再晒干。
在某些情况下,还会用热水泡透后抽去木心,再切段晒干。
巴戟天的性味为辛温,归肝肾二经。
它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蒽醌、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和糖类等成分,具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及降低血压作用。
总之,巴戟天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中药材,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特别是对于需要补肾助阳、强筋健骨的人群更是有显著效果。
石韦别名:石樜(《本经》),石皮(《别录》),石苇(《滇南本草》),金星草、石兰(《纲目》),生扯拢(《分类草药性》),虹霓剑草、石剑、潭剑(《福建民间草药》),金汤匙、石背柳(《中药材手册》),石韦,其性味甘、苦,微寒。
入肺、膀胱经。
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等作用。
能清湿热、利尿通淋、治刀伤、烫伤、脱力虚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戟天
产品分布:
巴戟天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江西、湖北、云南、四川等省、区,其中主产于广东德庆、五华、郁南、紫金、封开、和平、高要,海南琼海、万宁,广西北流、容县、灵山、钦州、宁明,福建南靖、平和、武平等县
产品介绍:
巴戟天主产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等地;广西、福建等亦有少量产出。
巴戟天生长周期较长,以种植5-6年后采挖为宜,采收时间以秋、冬季为好。
制作方式:巴戟天种植周期长,采挖、加工(三蒸六晒,手工抽芯)需要较多人工,生产成本高
巴戟天目前市场价格; 巴戟天近期在产地购货的商家依然不减,当地货源走动顺畅,行情继续上涨,市场人气有增无减,随着产区行情进一步提高,寻货商明显增多,持货商惜售心理也相对提高,行情依旧坚挺运行,目前当地鲜货价格就15元上下,干货已开始上市,大肉统价格在80-90/公斤元,中肉统价格在75-80元/公斤上下,小肉统价格在60-70元/公斤上下,特级大肉100-元/公斤上下,特大标头肉:120-150元/公斤上下;该品近期成为商家们追捧的品种,整体人气已经上升,后市看好者较多。
巴戟天农户成本:
巴戟今年曾一度跌至鲜品每市斤3.5元之后,产地农户已无利可图,不愿采挖,后涨至4.5-5.5元/kg。
从巴戟的市场价格走势看:巴戟天已成功触底。
从它的生产成本来算:包地费用一般每亩每年在100-400元,种苗每亩需要10000株,每株0.3元,人工每人70元/天,加上农药化肥等费用,种植4年的花费每亩在12000-13000元,亩产鲜品4500市斤左右,今年产地最低时,生条每市斤3.5元,由于收购价太低,药农不愿采挖,之后回升到现在的4.5-5.5元。
每亩花费12000-13000元,采挖费0.8元/公斤,亩产4500斤,所以采挖费需要3600元,这样每亩总支出费用需要15000-16000元;每亩收入是4500元*3.5元=15750元,故每市斤3.5元的收购价,农户只是保本或者略有亏损。
对于需要种植3-4年的巴戟天来说,产区农户当然不愿意采挖,所以收购价又快速上涨至4.5-5.5元。
目前市场供货:主要供于安徽亳州广西玉林等批发市场。